2019年中国丙肝防治指南更新亮点3课件-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2019年「丙型肝炎防治指南」要点解析

2019年「丙型肝炎防治指南」要点解析

2019年「丙型肝炎防治指南」要点解析2019年「丙型肝炎防治指南」要点解析在刚过去的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年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年会上2019年更新版《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发布。

与旧版相比,新版指南增加了国内外的循证医学证据以及新的治疗方案,即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治疗,并对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抗病毒治疗进行了明确的规范。

本文通过与2019年版的《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对比,为您逐一阐述,新版指南的亮点所在。

流行病学更新流行病学数据。

全球HCV的感染率为2.8%,估计约1.85亿人感染HCV,每年因HCV感染导致的死亡病例约35万例。

我国属HCV低流行地区。

2019年调查显示,我国1-59岁人群抗-HCV流行率为0.43%。

加上高危群体,我国HCV感染者约1000万例。

HCV1b和2a基因型在我国较为常见,其次为2型和3型,未发现基因4型和5型,6型相对较少。

预防除旧版预防措施外,新增对高危人群的筛查。

建议根据我国《丙型肝炎筛查及管理》对丙型肝炎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及管理。

自然史及发病机制新增促进疾病进展的高危因素。

年龄在40岁以上、男性、嗜酒(女性或男性50g/d以上)、合并感染HIV并导致免疫功能低下;肥胖、胰岛素抵抗、合并HBV感染、非酒精性脂肪肝、肝脏高铁载量、合并血吸虫感染、肝毒性药物和环境污染所致大的有毒物质、遗传因素等。

新版指南还进一步阐明了发病机制。

丙型肝炎肝损害的主要原因是HCV感染后引起的免疫学反应,其中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起重要作用。

实验室检查新版指南中实验室检查提至临床诊断之前,并删除血清生化学检测和HCVRNA定性检测段落。

补充抗-HCV检测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IA。

并指出抗原检测是在缺乏HCVRNA检测条件时才考虑进行的。

统一HCVRNA定量检测单位为IU/ml。

指南对HCV基因分型的方法及意义进行了具体描述,并表示应在抗病毒治疗前进行该检测。

新增了HCV耐药相关基因检测、宿主IL-28B基因分型。

2019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全文)

2019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全文)

2019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全文)为了规范和更新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抗病毒治疗,实现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为公共卫生威胁"目标,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根据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的特点、国内外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和药物的可及性,于2019年组织国内有关专家修订了《丙型肝炎防治指南》。

慢性HCV感染者的抗病毒治疗已经进入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 antiviral agents, DAAs)的泛基因型时代。

优先推荐无干扰素(IFN)的泛基因型方案,其在已知主要基因型和主要基因亚型的HCV感染者中都能达到90%以上的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 SVR),并且在多个不同临床特点的人群中方案统一,药物相互作用较少;除了失代偿期肝硬化、DAAs治疗失败等少数特殊人群以外,也不需要联合利巴韦林(Ribavirin,RBV)。

因此,泛基因型方案的应用可以减少治疗前的检测和治疗中的监测,也更加适合在基层对慢性HCV感染者实施治疗和管理。

但是,泛基因型方案不是全基因型方案,对于少数未经过DAAs临床试验,或者已有的临床试验未获得90%以上SVR的基因亚型和耐药相关替代突变(Resistance-associated substitutions, RASs)的感染者[1,2],还需要规范的临床试验来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基因型特异性方案仍然推荐用于临床,主要考虑其在中国的可负担性优于泛基因型方案,以及一些特殊人群(如失代偿期肝硬化、儿童/青少年和肾损伤等患者)。

优先推荐不需要联合RBV的DAAs方案,但如果临床试验证实需要联合RBV方可获得90%以上的SVR,则应该参照药品说明书联合RBV,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该监测RBV的不良反应。

而且,具有RBV绝对禁忌证的慢性HCV感染者应该选择不联合RBV的DAAs方案。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
于诊断急性或慢性HCV感染。 ✓HCVRNA、基因型和变异检测 1.HCVRNA定量检测:HCVRNA定量检测应当采用基于PCR扩增、灵敏度、特异度和精
确度高并且线性广的方法,其检测结果采用IU/ml表示。 2.HCV基因分型:采用基因型特异性DAAs方案治疗的感染者,需要先检测基因型。 3.HCVRASs检测:目前检测RASs的方法包括: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和新一代深度测序方
规范的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或再同时联合索磷布 韦治疗,或索磷布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但是治疗失败。 8.直接抗病毒药物经治:既往经过规范的DAA抗病毒治疗,但是治疗失败, 包括含非结构蛋白(NS)5A抑制剂的DAA经治和不含NS5A抑制 剂的DAA经治。 9.RAS:可导致DAA耐药的基因位点置换(氨基酸替代)。 10.HCVRNA不可测:使用高灵敏度的HCVRNA检测试剂进行检测发现低于检 测下限。
流行病学
✓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不同性别、年龄、种族人群均对HCV易感。据世界 卫生组织估计,2015年全球有7100万人有慢性HCV感染,39.9万人死于HCV 感染引起的肝硬化或肝细胞癌。
✓2006年,我国结合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对剩余的血清标 本检测了抗-HCV抗体,结果显示1~59岁人群抗-HCV阳性率为0.43%,在全 球范围内属低流行地区,由此推算,我国一般人群HCV感染者约560万.如加 上高危人群和高发地区的HCV感染者,估计约l000万例。
影像学诊断
1.腹部uS检查:操作简便、直观、无创性和价廉,us检查已成为肝脏检查最常用的重 要方法。该方法可以协助判断肝脏和脾脏的大小和形态、肝内重要血管情况及肝 内有无占位性病变,但容易受到仪器设备、解剖部位及操作者的技术和经验等因 素的限制。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解读PPT课件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解读PPT课件
预防措施
加强血液安全管理,严格筛选献血者,保证血液及血液制品 的安全;推广安全注射,减少不必要的注射和穿刺操作;加 强性健康教育,提倡安全性行为;对丙型肝炎高危人群进行 筛查和早期干预。
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多样,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可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 呕吐、黄疸等症状。部分患者可发展为慢性肝炎,长期携带病毒并导致肝硬化和 肝癌。
03 适用人群
适用于不同基因型、不同病情的患者,但需根据 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疗程。
联合治疗方案
01 方案组成
联合治疗方案通常包括干扰素和DAA药物的组合 ,或不同DAA药物之间的组合。
02 疗效与安全性
联合治疗方案可进一步提高丙型肝炎的治愈率, 减少病毒反弹和复发的风险。
03 适用人群
适用于病毒载量较高、肝功能损害较重或单一治 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医疗机构和人员
本指南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和从 事丙型肝炎诊疗工作的医务人员 ,包括肝病科、感染科、消化科 等相关科室的医生、护士和技师 等。
02
丙型肝炎概述
定义和流行病学
丙型肝炎定义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肝脏疾病,可导致肝脏炎症、坏死和纤维化,严重 者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流行病学特点
诊断方法
丙型肝炎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实验室检测。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抗-HCV检测和 HCV RNA检测。抗-HCV检测可用于筛查感染者和评估免疫状态,而HCV RNA 检测可确定病毒载量和复制情况,为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03
抗病毒治疗策略
干扰素治疗
干扰素种类
主要包括普通干扰素和聚乙二醇干扰素两种。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心理支持工作,提供家庭温暖和关爱,共同 帮助患者度过难关。

2019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全文)

2019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全文)

2019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全文)为了规范和更新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抗病毒治疗,实现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为公共卫生威胁"目标,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根据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的特点、国内外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和药物的可及性,于2019年组织国内有关专家修订了《丙型肝炎防治指南》。

慢性HCV感染者的抗病毒治疗已经进入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 antiviral agents, DAAs)的泛基因型时代。

优先推荐无干扰素(IFN)的泛基因型方案,其在已知主要基因型和主要基因亚型的HCV感染者中都能达到90%以上的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 SVR),并且在多个不同临床特点的人群中方案统一,药物相互作用较少;除了失代偿期肝硬化、DAAs治疗失败等少数特殊人群以外,也不需要联合利巴韦林(Ribavirin,RBV)。

因此,泛基因型方案的应用可以减少治疗前的检测和治疗中的监测,也更加适合在基层对慢性HCV感染者实施治疗和管理。

但是,泛基因型方案不是全基因型方案,对于少数未经过DAAs临床试验,或者已有的临床试验未获得90%以上SVR的基因亚型和耐药相关替代突变(Resistance-associated substitutions, RASs)的感染者[1,2],还需要规范的临床试验来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基因型特异性方案仍然推荐用于临床,主要考虑其在中国的可负担性优于泛基因型方案,以及一些特殊人群(如失代偿期肝硬化、儿童/青少年和肾损伤等患者)。

优先推荐不需要联合RBV的DAAs方案,但如果临床试验证实需要联合RBV方可获得90%以上的SVR,则应该参照药品说明书联合RBV,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该监测RBV的不良反应。

而且,具有RBV绝对禁忌证的慢性HCV感染者应该选择不联合RBV的DAAs方案。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

( ) 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epatitis C 2019 version
, Chinese Society of Hepatology and Chinese Society of Infectious Diseases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病毒性肝炎作为公共卫生威胁,需要90% 以上的感染者得以诊
: d收通oi稿信1日 作0.期 者39::62魏属90/1来北j9. i,京s-电s1n清1.子1华-0信02长14箱;庚-修:5医w2回e5院i6l日a.肝i2@期0胆1m:92胰a.0i1l1疾.29t.s病-0in01g中81hu心-a2.;4ed。u. cn,清华大学附 属段北钟京平,佑电安子医信院箱疑:难du肝an病25及17人@ 工16肝3. 中co心m,;首都医科大学附 感王染贵疾强病,电科子肝信病箱中:心jo,h北n13京12大12学@国si际na.医co院m感,北染京和大肝学病第部一。医院
[1 - 2]
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30 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为公共卫生 床试验来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威胁”目标,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根据丙型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基因型特异性方案仍然推荐用于临
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的特点、国内外最新的循 床,主要考虑其在中国的可负担性优于泛基因型方案,以及一
指南中的证据等级分为A、B、C 三个级别,推荐等级分为1 和2 异[6]。荟萃分析[7]显示,全国一般人群抗- HCV 阳性率为
级别(表1,根据GRADE 分级修订)。
( );儿童抗 阳性率为 0 60% 0. 40% ~ 0. 79%

预防丙肝PPT课件

预防丙肝PPT课件
治疗费用高昂,早期预防可减少经济负担。
为什么要预防丙肝? 社会责任
通过预防丙肝,保护自己及他人,促进社会 健康。
提高公众意识是实现预防的关键。
如何预防丙肝?
如何预防丙肝?
安全注射
确保使用一次性针具和医疗器械。
避免共用针具,定期检查医疗机构的卫生状况。
如何预防丙肝?
性安全
使用安全套和避免与不明感染者发生性关系。
大约80%的丙肝患者会发展为慢性病。
什么是丙肝?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血液接触传播,包括共用针具、输血等 。
性传播和母婴传播的概率较低。
为什么要预防丙肝?
为什么要预防丙肝? 公共健康影响
丙肝是一种全球性健康问题,影响数亿人。
慢性丙肝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增加医疗负 担。
为什么要预防丙肝? 个人健康
感染丙肝会对个人健康造成长期影响,如肝 功能衰竭。
如出现疲劳、食欲减退等症状,及时就医。
尽早诊断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定期健康检查
高风险人群应定期进行肝功能和丙肝抗体检测。
早发现、早治疗是预防丙肝并发症的关键。
谢谢观看
医疗从业者在工作中暴露于血液的风险较高 。
应接受相关培训,掌握防护措施。
谁需要特别关注丙肝预防? 孕妇
孕妇应进行丙肝筛查,以防止母婴传播。
早期检测和干预可以降低传播风险。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高风险接触后
如有高风险行为或接触感染者,应尽快就医。
早期检测和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症状出现时
预防丙肝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丙肝? 2. 为什么要预防丙肝? 3. 如何预防丙肝? 4. 谁需要特别关注丙肝预防? 5.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课件丙型肝炎防治指南

课件丙型肝炎防治指南

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
(二)慢性丙型肝炎的诊断 二 慢性丙型肝炎的诊断 1.诊断依据:HCV感染超过6个月,或发病日期不明、无肝炎 史,但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符合慢性肝炎,或根据症状、体征、 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亦可诊断。 2.病变程度判定:病变程度判断可参考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 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 案》(2000年,西安)中关于肝脏炎症和纤维化分级、分期的诊 断标准。HCV单独感染极少引起重型肝炎,HCV重叠HIV、 HBV等病毒感染、过量饮酒或应用肝毒性药物时,可发展为重 型肝炎。HCV感染所致重型肝炎的临床表现与其他嗜肝病毒所 致重型肝炎基本相同,可表现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经过。
丙型肝炎的实验室诊断
(一)血清生化学检测
(二)抗-HCV检测 HCV检测 抗-HCV酶免疫法(EIA)适用于高危人群筛查,也可用于 HCV酶免疫法(EIA)适用于高危人群筛查,也可用于 HCV感染者的初筛。但抗-HCV阴转与否不能作为抗病毒 HCV感染者的初筛。但抗-HCV阴转与否不能作为抗病毒 疗效的指标。用第三代EIA法检测丙型肝炎患者,其敏感 疗效的指标。用第三代EIA法检测丙型肝炎患者,其敏感 度和特异度可达99%,因此,不需要用重组免疫印迹法 度和特异度可达99%,因此,不需要用重组免疫印迹法 (RIBA)验证。但一些透析、免疫功能缺陷和自身免疫性疾 (RIBA)验证。但一些透析、免疫功能缺陷和自身免疫性疾 病患者可出现抗-HCV假阳性,因此,HCV RNA检测有助 病患者可出现抗-HCV假阳性,因此,HCV RNA检测有助 于确诊这些患者是否合并感染HCV。 于确诊这些患者是否合并感染HCV。
代偿期肝硬化10年 生存率为8பைடு நூலகம்% 失代偿期肝硬化10年 生存率为25%

丙肝防治最新指南ppt课件

丙肝防治最新指南ppt课件
7
丙型肝炎的自然史-慢性丙肝
感染后20年,儿童和年轻女性肝硬化发生率为
2%~4%;中年因输血感染者为20%~30%; 一般人群为10%~15%; 感染HCV时年龄在40岁以上、男性及合并感染 HIV并导致免疫功能低下者可促进疾病的进展; 合并HBV感染、嗜酒、NASH、肝脏高铁载量、 合并血吸虫感染、肝毒性药物也可促进疾病进 展。
8
丙型肝炎的自然史-慢性丙肝

在感染30年后HCV相关的HCC发生率为1%~3 % 肝硬化患者,HCC的年发生率为1%~7%; 促进丙型肝炎进展的因素以及糖尿病可促进HCC 的发生; 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的HCC发生率相对较高; 一旦发生肝硬化,10年存活率约为80%,如出 现失代偿,10年的存活率仅为25%; 干扰素治疗后完全应答者的HCC发生率较低,但 无应答者的HCC发生率较高。
9
急性丙型肝炎的诊断



流行病学史:有输血史、应用血液制品史或明确的HCV 暴露史。输血后急性丙型肝炎的潜伏期为2~16周,散发 性急性丙型肝炎的潜伏期尚待研究。 临床表现: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部疼痛 等,少数伴低热,轻度肝肿大,部分患者可出现脾肿大, 少数患者可出现黄疽。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表现为隐 匿性感染。 实验室检查:ALT多呈轻度和中度升高,抗-HCV的HCV RNA阳性。HCV RNA常在ALT恢复正常前转阴,但也有 ALT恢复正常而HCV RNA持续阳性者。
12
抗病毒治疗应答的类型
生化学应答:ALT和AST恢复正常。
病毒学应答:???
组织学应答:是指肝组织病理学炎症坏
死和纤维化的改善情况,可采用国内外 通用的肝组织分级(炎症坏死程度)、分期 (纤维化程度)或半定量计分系统来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