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格律常识》-东南大学、清华大学-王步高229页PPT

合集下载

诗词格律知识

诗词格律知识

第八章诗词格律知识第一节诗律一、诗体概说诗歌是文学作品的重要体裁之一。

我国最早的文学作品不是散文,而是诗歌。

诗歌的发展,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古代诗歌在发展过程中,形式、体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从原始的二言诗体,发展出《诗经》的四言体,接着出现了杂言式的楚辞体(骚体)和乐府诗,最后产生了五言、七言体;又如从早期的没有严密的格律限制到后来的具有严密的格律限制等等。

大体来说,诗体的发展经历了古体诗、新体诗和近体诗几个阶段。

古体诗是相对于唐以后出现的所谓近体诗而言的,它的范围一般来说指的是近体诗产生以前的诗歌,主要是汉魏六朝诗歌,包括汉魏乐府古辞、南北朝乐府民歌以及这时期的文人诗;也包括唐以后仿照古体诗的体制而创作的形式自由、不受格律限制的一类诗,或称古风。

“古诗”是个含义模糊的概念。

“古”是个时间概念,就唐代而言,汉魏六朝的诗歌是古诗,就今天而言,唐代的诗歌又属于古诗。

比如,我们说会背古诗三百首,它的范围就很大。

王力《古代汉语》(第四册,1511页)把汉魏六朝诗称为“古诗”,把唐以后的仿古诗歌称为古体诗或古风;有的教材(如人大1998版《古代汉语》)不提古诗,而是统称为古体诗。

我们采取后一种做法。

五言诗和七言诗是汉朝产生的诗体。

五言诗起源于西汉的民谣,东汉末的《古诗十九首》是最早出现的成熟的五言诗。

七言诗早期的代表是《柏梁台诗》和曹丕的《燕歌行》。

到齐梁时代,诗体又逐渐发生了变化。

这种变化主要是随着四声的发现而在诗歌创作中开始讲究平仄。

当时有所谓的“永明体”,也叫“新体诗”,它的特点是讲究声律,沈约和谢脁为其代表作家。

唐代,诗体又发生了重大变化,即近体诗的兴起和成熟。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篇章、句式、对偶、音律都有严格规定的一种崭新的诗体,包括律诗和绝句。

五四运动以后,随着白话文运动的深入发展,出现了用白话创作的新诗。

二、古体诗和近体诗的比较古体诗和近体诗各具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字数古体诗以五言(即每句五个字)为主,此外,也有四言、六言、七言和杂言。

诗词格律 (课件)

诗词格律 (课件)

一 律诗的平仄谱
(一)七律的平仄谱 七律的平仄谱,是用七言平仄的四种基本句型,按一 定顺序组合而成的。这四种基本句型,按不同搭配, 一共可以组成四种平仄谱式。七律的四种基本谱式中 所包含的平仄基本句型排列次序如下: 第一式:首句平起不入韵式
①②③④①②③④ 第二式:首句仄起入韵式
②④①②③④①② 第三式:首句仄起不入韵式
二 五言律句的四种平仄基本句型
五言律句有四种平仄基本句型:
① 仄起仄收句
仄仄平平仄
② 平起平收句
平平仄仄平
③ 平起仄收句
平平平仄仄
④ 仄起平收句
仄仄仄平平
第三节 平仄谱式
近体诗按照一定的规则将四种平仄基本句 型组合搭配,制成各个诗体固定的平仄格 式。近体诗的平仄格式又叫做平仄谱式, 简称平仄谱,或诗谱。平仄谱式,是学习 近体诗平仄音律的重要内容。写近体诗, 都要按照平仄谱式规定的声律,不能任意 改变。
(2)古四声的特点:
唐·释处忠《元和韵谱》:“平声哀而安,上声 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直而促。”
明·释真空《直指玉钥匙门法》:“平声平道莫 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
声短促急收藏。”
清顾炎武《音论》:“平音最长,上去次之, 入则诎然而止,无余音矣。”又说:“平声轻
迟,上去入之声重疾。”
(3)式句的第五字只能用平声字,不能用仄声字。 (3)式句的第六字、第七字都是仄声字,如果在 第五字上再用仄声字,就是三仄调了。三仄调,指 句中连用三个仄声字。如果三仄调出现在句尾三字 脚上,就叫三仄脚,亦称三连同。古仄脚是古体诗 常用的一种格式,所以不能用在近体诗中。
(4)式句的第五字只能仄声字,不能改仄为平。 (4)式句的第六字、第七字是两个平声字连用, 如果第五字再用平声字,就犯了三平调。三平调, 是指句中连用三个平声字。如果这三个平声字用在 句尾的三字脚中,就叫三平切脚或三平脚。三平调 是古体诗专用的平仄格式,近体诗也应尽力避免。

诗词格律常识-清华大学-王步高PPT课件

诗词格律常识-清华大学-王步高PPT课件
17、洽
狭、峡、匣、压、鸭、乏、劫、胁、
插、押、狎、柙、夹、浃
30
CHENLI
30
平仄的对立,实质上就是高低调和长 短调的对立。由于平、上、去、入四 声不同的发音特点,当不同声调的音 节在诗句中有规则地交替或重复时, 诗句就有了一种音韵美,会抑扬顿挫、 朗朗上口、富有韵律感。
31
CHENLI
31
几种基本的律句 :
15
平: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上声高呼用力强 去: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入声短促急收藏
16
CHENLI
16
东-懂-冻-笃 方-仿-放-缚 工-拱-共-各 同-动-洞-独 空-孔-控-哭 卢-鲁-路-禄 文-吻-问-物 申-审-圣-设 萧-小-笑-屑 鱼-语-御-玉
17
基-本-建-设 雄-伟-建-筑 生-产-季-节 花-草-树-木 清-理-账-目 增-长-见-识 参-考-价-值 歌-古-过-骨 知-指-志-质
跌、揭、桀、薛、噎、碣;
27
CHENLI
27
10、药
薄、阁、爵、约、脚、郭、酌、托
、削、铎、灼、凿、着、泊、勺、
嚼、桌、搏、礴、昨;
11、陌
陌、石、白、泽、伯、迹、宅、席
、籍、格、帛、額、
柏、积、夕、革、脊、隔、掷、责

惜、择、摘、藉、骼、瘠、昔;
28
CHENLI
28
12、锡 锡、击、绩、笛、敌、滴、镝、檄、激、
平平仄仄仄平平
43 CHENLI
43
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山暝听猿愁,
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
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
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
C遥HEN寄LI 海西头。 44

王步高教授《诗词格律与写作》第二讲

王步高教授《诗词格律与写作》第二讲

王步高教授《诗词格律与写作》第二讲8.目、钼、苜、睦9.答、搭、嗒、瘩、褡、匒、鎝这里像“木”,像树木的“木”,大家注意,第六个字要特别强调一下,我们这里讲的是形声字。

形声字,只有“木”字作声旁的时候,它构成的这些字才是入声字。

因为“木”这样的字很容易做形旁,像“树木”的“木”,“树”,它也有“木”,它“木”字作为形旁,而不作为声旁,它就不是读入声。

因为作形旁的这样的情况太多太多了。

像树林的“林”,根本就不是,它这里就不是,木字就不做声旁。

它不是。

有的不是形声字。

就是是形声字,它是做形旁用的,形旁用的就不是。

所以由“木”衍生出来的,这种读入声的字,并不很多。

大家注意,第七组,“读”,它实际上繁体字是“言”旁,加一个卖东西的“卖”。

这个比较特殊。

它,很多组成的都是入声。

但是,单独做声旁的字却不是入声。

后面还有几个。

像昨天的“昨”,也是这种情况。

加了偏旁都是入声,不加偏旁的那个“乍”,乍寒乍暖的那个“乍”,却不是入声,却不是入声。

有几个要特别注意,第八个,像“目”,不是很多。

这个“答”,跟这个“答”组成的也不是很多。

【PPT】10.滴、敌、嘀、嫡、镝、敵11.节、節、疖、癤、莭、蠞、蝍、幯;即、唧、鲫、喞、栉;12.戢、辑、缉、楫、蕺、鍓、輯、湒、偮、檝、箿;13.捷、婕、睫、崨、偼、脻、誱、蓵、踕;14.及、级、极、汲、笈、圾、芨、岌、伋、忣、岋、彶;像这个“滴”、敌人的“敌”,是这样的。

繁体就这个“敵”了[指繁体的敌字]。

节,节目的“节”,莭,都是繁体。

这个还多一些。

像这个“即”,也有这个,像十二这个戢、辑,都是这样。

这样的我举了五十多组。

如果同学们把其中的关键字掌握住,又同时一下子推开,就能够帮你记住大量的入声字。

[15—20中的字太小看不清。

21—26未显示]【PPT】入声的屋部,但它们的声符“卖”却在去声卦部,而“续、赎”等字有在入声沃部。

但是,前面房屋的屋部这个倒问题不大。

都是入声字。

利用偏旁类推时要格外注意一些例外的情况。

东南大字王步高格律与写作知识公开课

东南大字王步高格律与写作知识公开课

东南大字王步高格律与写作知识公开课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探索东南大字王步高格律与写作知识1. 介绍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王步高格律是一种重要的诗歌体裁,它起源于唐代,经过发展与变革,至今仍然有着重要的影响。

诗词格律常识课件

诗词格律常识课件

02 诗词的韵律规则
平仄的规则
平仄定义
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基本要素 ,平声指较平缓的声调,仄声指
相对不平缓的声调。
平仄规律
在诗词中,平仄的交替和变化会 产生节奏感,形成抑扬顿挫的韵 律。常见的平仄规律有“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等。
平仄的作用
平仄的运用可以使诗词读起来更 加和谐、悦耳,增强语言的音乐
理解作者的意图。
象征手法可以通过具象或抽象的 方式来表现,如用具体的景物或 形象来象征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情
感。
对比手法
对比手法是通过对比不同的事物或形象来突出它们之间的差异或相似之 处。
对比手法可以用来强调事物的特点或情感的表现,使读者更加深刻地理 解作者的意图。
对比手法可以通过对比相同或不同的事物或形象来表现,如用对比的方 式来突出事物的特点或情感的表现。
详细描述
意境营造要求作者通过描绘景物、抒发情感、表现意象等方式,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境界,使读者在欣 赏作品时能够感受到美的熏陶和心灵的震撼。同时,要注意意境的深远和高雅,避免流于浅薄和低俗 。
THANKS
感谢观看
词牌的运用和变化
词牌的运用
在创作词时,需要根据所选词牌的格式和韵律进行填词,以符合该词牌的要求。
词牌的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词牌在流传过程中发生了变化,产生了不同的变格和别名 。同时,一些词人也会根据自己的创作需求对词牌进行创新和变化,从而丰富了 词的创作形式和风格。
04 诗词的修辞手法
比兴手法
节奏规律
节奏的形成与平仄、押韵、对仗等要素密切相关,常见的节奏有二 拍、三拍、四拍等。
节奏的作用
节奏可以使诗词更加生动、有力,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感染力。同时 ,节奏也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词的情感和意义。

格律诗基础知识课件

格律诗基础知识课件
平仄分为平声和仄声两种,平声音调平缓、低沉,仄声音调高扬、明亮。诗 人需要合理运用平仄,使诗歌的韵律更加丰富和有力。
格律诗基础知识Leabharlann 件本课程将介绍格律诗的起源、特点和应用,以及韵律、平仄、韵部和押韵的 重要概念。我们还将探讨常见的格律诗句式和创作技巧。
什么是格律诗?
格律诗是一种严格按照特定的音韵和字数要求创作的诗歌形式,具有独特的 韵律和平仄格律。它要求诗人在写作过程中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约束。
格律诗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韵律是诗歌中音节发声的规律和节奏感。它赋予了诗歌和谐的音乐性和韵味, 是诗歌语言的重要特征。
韵律的分类和特点
韵律可以按照音节长度、音调和音韵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类。不同的韵律形式 赋予诗歌不同的气质和风格。
什么是平仄?
平仄是指诗歌中字音的高低和音调的升降。它是判断韵律和格律是否符合要求的重要标准。
平仄的含义及分类
格律诗最早起源于古代中国,并在历史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它随后传入了其他国家,成为世界上许多 文化传统中的重要文学形式。
格律诗的特点和要求
格律诗具有严格的音节、韵律和字数要求,诗人需要根据特定的格律体裁来创作。它要求诗人准确选择字词、 掌握节奏和押韵技巧,以达到优雅、生动或震撼人心的效果。
什么是韵律?

基础诗词格律PPT课件

基础诗词格律PPT课件

泊秦淮 作者: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律诗 春望 作者: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huàn)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浔阳江头夜送客∆ , 陌
醉不成欢惨将别, 屑 ∆
枫叶荻花秋瑟瑟∆ 。/ 栉
别时茫茫江浸月。 月 ∆
主人下马客在船, 仙 忽闻江上琵琶声, ∆
举酒欲饮无管弦。/ 先 主人忘归客不发。/ 月


古体诗的用韵 ②古体诗可以换韵(近体诗必须一韵到
底)。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 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 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 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思 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物复道,努 力加餐饭。
基础诗词格律
一、格律诗的句数和字数
联:
每2句为一联。
出句和对句:
每联第1句为出句,第2句为对句。
联名:
律诗: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绝句:首联、尾联。
二、格律诗的押韵
1、何谓“押韵”? 押韵 是指在诗歌该用韵的地方用同韵部的字。 格律诗一般隔句押韵,偶句最后一个字押韵。第一句
可用韵,也可不用韵,用韵的叫“首句入韵”,不 入韵的叫“首句不入韵”。五言诗多首句不入韵, 七言诗多首句入韵。 格律诗用韵的字也叫“韵脚”
四、近体诗的平仄 1、何谓“平仄”?
“平仄”指的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声调。“平”即 中古的平声,“仄”即中古的上、去、入三声。

诗词格律与写作实录(王步高)

诗词格律与写作实录(王步高)

诗词格律与写作东南大学王步高教授同学们:本学期我们在东南大学和清华大学同时开设《诗词格律与写作》这门课。

这门课是我们《唐宋诗词鉴赏》这门国学精品课程的一个部分。

《唐宋诗词鉴赏》包括三门课:一个是《唐诗鉴赏》,一个是《唐宋词鉴赏》,一个就是《诗词格律与写作》。

这门课要教会同学们写诗、填词和对对子。

所以它既是一门知识课,更是一门技能课。

最终要达到大家会写,所以除掉这个正常内容讲授外,同学们课后的作业量是比较大。

比如讲到对联的时候,讲完基本知识之后,我要出十副上联,你要对十副下联。

然后经过五言、七言的对联,还有一些分类的对联,比如写一些春联,写一些寿联,写一些婚联,写一些挽联,经过这些严格训练之后,再进入诗和词的写作。

讲五绝、七绝、五律、七律和词,然后每一次课之后都有一定量的作业。

所以这门课的开头,我历来都把这门课的难处首先告诉同学们。

同时也是告诉同学们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就能学会一门高雅的技能。

使同学们掌握一种本领,能够写诗、填词、对对子。

还是可以写得很像一回事。

我们用的教材是这样的几本书。

希望同学们尤其是上面两本一定要准备。

【PPT】1、王力《诗词格律》中华书局2、龙榆生《唐宋词格律》上海古籍出版社3、施东向《诗词格律初阶》天津大学出版社4、《声律启蒙》一个是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是中华书局出版。

第二本是龙榆生先生的《唐宋词格律》,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

施东向先生编的《诗词格律初阶》由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质量比较好。

有许多地方能弥补王力先生那个教材的不足。

再有是古人写的《声律启蒙》。

《声律启蒙》在网上可以下载,但是错误率比较高。

我们教学主要传授知识,也评点学生的作品。

教学进度就分24节(讲),就是这样的:【PPT】1、韵、韵脚、韵书、押韵2、四声、入声辨别3、平仄、律句、准律句、粘对、4、孤平、拗救5、对仗6、工对、宽对、流水对、扇面对、7、作业、邻对、正反对8、句中对、借对9、春联、婚联10、勉志联、寿联11、对联修辞、合掌12、挽联及其他13、五绝(上)14、五绝(下)15、七绝16、五律(上)17、五律(下)18、七律(上)19、七律(下)20、律诗的章法句法21、词的格律基础(上)22、词的格律基础(下)23、作词提示(上)24、作词提示(下)第一讲:韵、韵脚、韵书、押韵这一讲,讲韵,讲韵脚,讲韵书,讲押韵。

《律诗的基本知识》课件

《律诗的基本知识》课件

2
历史
随着时间的推移,律诗在唐宋时期达到了顶峰,并逐渐衍生出各种风格和流派,如七言律诗、 五言律诗等。
3
影响
律诗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律诗的特点和结构
严格的音律要求
律诗要求每个字的音节和声 调都符合特定的规则,使诗 句具有一定的韵律和节奏感。
特定的韵律结构
律诗采用特定的韵脚和句式 结构,如平仄、押韵等,使 诗句更加优美和谐。
言简意赅
律诗要求用极少的字句表达 丰富的意境和情感,言简意 赅,意味深长。
律诗的韵律和格律
韵律
律诗中的韵律包括平仄和押韵,通过对字音的安排 和组合,营造出鲜活、和谐的音乐效果。
格律
律诗中的格律包括律名、韵目和句式,根据不同格 律的要求,塑造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样化而丰富的诗歌形式。
《律诗的基本知识》PPT 课件
律诗是一种古老而优美的诗体,它有着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结构。本课件将 介绍律诗的定义、起源、特点、韵律、写作技巧、名篇欣赏,并对核心要点 进行总结。
律诗的定义
律诗是一种古代诗体,是指按照严格的音律要求和特定的韵律结构来构思和创作的诗歌形式。
律诗的起源和历史
1
起源
律诗起源于中国古代,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的《诗经》,后逐渐发展演变成独特的诗歌形式。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 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 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总结和要点
• 律诗是一种古老而优美的诗体,有着丰富的音律和韵律规则。 • 律诗的起源和历史十分悠久,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 律诗的特点和结构使其在表达情感和意境方面独具魅力。 • 掌握律诗的韵律和格律是创作灵感的关键。 • 律诗的写作技巧包括注重音韵和节奏、运用修辞手法和把握诗歌意境。 • 通过欣赏律诗名篇,能更好地领略律诗的魅力和艺术。

诗词格律之平仄常识课件

诗词格律之平仄常识课件

平仄是古诗词中重要的声韵因 素,通过平仄的交错和协调, 形成优美的节奏和和谐的韵律

平仄在诗词中的作用
平仄有助于塑造诗歌的音乐美。 平仄还能够表达情感,传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平仄能使诗词的句式更加多变,增强表现力。 平仄是构成诗词和谐统一的重要因素。
平仄的起源与传承
平仄起源于先秦时期,发展于唐代,成熟于宋代。 平仄的传承历经千年,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详细描述
造成平仄不谐的主要原因是对近体诗的声调变化规律 掌握不准确,有时也因为作者写作时疏忽大意。纠正 平仄不谐的方法是加强对声调变化规律的掌握,注重 每两句之间的平仄对应关系,同时注意避免使用声调 相同或相近的字相邻排列。
05
平仄实践与应用
近体诗中的平仄运用
律诗的平仄
律诗通常分为四联,即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每联的上 句和下句都要遵循平仄相对的规则。
详细描述
造成平仄相粘的主要原因是对近体诗的粘对规律掌握不准确,有时也因为作者写作时疏忽大意。纠正平仄相粘 的方法是加强对粘对规律的掌握,注重上下句之间的平仄对应关系,同时注意避免在相邻两联中同一位置上使 用同一平仄声韵。
平仄相替的纠正
总结词
平仄相替是指近体诗中,每句的末一字和 下一句的头部使用的字,它们的声调应该 相替变换,但实际运用中常出现错误。
《诗词格律之平仄常识课件》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平仄基本概念与常识 • 平仄的分类及使用 • 平仄的运用技巧 • 平仄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 平仄实践与应用
01
平仄基本概念与常识
平仄定义与基本概念
平仄是指声调的抑扬顿挫和节 奏的和谐性。
平仄分为平声和仄声,平声调 平和,仄声调有升降曲折变化

律诗的相关知识共17页PPT

律诗的相关知识共17页PPT

入声
一屋,屋木竹目服福禄熟谷肉咒鹿腹菊陆轴逐牧伏宿读犊渎牍椟 黩毂复粥肃育六缩哭幅斛戮仆畜蓄叔淑菽独卡馥沐速祝麓镞蹙筑穆 睦啄覆鹜秃扑鬻辐瀑竺簇暴掬濮郁矗复塾朴蹴煜谡碌毓舳柚蝠辘夙 蝮匐觫囿苜茯髑副孰谷
三觉,觉角桷较岳乐捉朔数卓汲琢剥趵爆驳邈雹璞朴确浊擢镯濯 幄喔药握搦学
四质,质日笔出室实疾术一乙壹吉秩密率律逸佚失漆栗毕恤蜜橘 溢瑟膝匹黜弼七叱卒虱悉谧轶诘戌佶栉昵窒必侄蛭泌秫蟀嫉唧怵帅 聿郅桎茁汨尼蒺
八黠,黠札拔猾八察杀刹轧刖戛秸嘎瞎刮刷滑 九屑,屑节雪绝列烈结穴说血舌洁别裂热决铁灭折拙切悦辙诀泄 咽噎杰彻别哲设劣碣掣谲窃缀阅抉挈捩楔蹩亵蔑捏竭契疖涅颉撷撤 跌蔑浙澈蛭揭啜辍迭呐侄冽掇批橇 十二锡,锡壁历枥击绩笛敌滴镝檄激寂翟逖籴析晰溺觅摘狄荻戚 涤的吃霹沥惕踢剔砾栎适嫡阋觋淅晰吊霓倜
(三)对仗
2、换柱对:首联和颈联入对。
3、偷春对:首联入对而颔联不对。《送杜少府之 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 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4、三联用对仗。李白《送友人》,杜甫《闻官 军收河南河北》。
特殊的对仗方式:
1、隔句对 2、当句对 3、交股对 4、流水对 5、借对 6、倒装对
近体诗押韵的要求:
1、两句一押,韵脚在偶句句尾,也有首句起韵的; 2、一韵到底,不许换韵; 3、必须选一个韵部的字押韵,不能用邻韵,更不 能四声通押。
4、不能出现重复的韵脚字; 5、必须押平声韵。
上平
一东,东同铜桐筒童僮瞳中衷忠虫终戎崇嵩弓躬宫融雄熊穹穷冯 风枫丰充隆空公功工攻蒙笼聋珑洪红鸿虹丛翁聪通蓬烘潼胧砻峒螽梦 讧冻忡酆恫总侗窿懵庞种盅芎倥艨绒葱匆骢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