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 四大古典小说与中国古人的四个理想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了歌》:“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塚一堆草沒了。世人都曉神 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 多時眼閉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世人都曉神 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癡心父母古來多,Leabharlann Baidu順 兒孫誰見了。”(第一回)
四、《紅樓夢》與中國古人 的情感理想。 (續)
三、《西遊記》與中國古人 的修心理想。 (續)
3、神魔小說的虛擬性與修心理想的幻滅。
四、《紅樓夢》與中國古人 的情感理想。
1、《紅樓夢》小說的三重主題。 文學主題:愛情、婚姻、青春、生命被毀 滅的悲劇。 歷史主題:社會矛盾與政治鬥爭。
四、《紅樓夢》與中國古人 的情感理想。 (續)
哲學主題:“好”“了”與“色空”。
四、《紅樓夢》與中國古人 的情感理想。 (續)
雖然,透過四大古典小說,我們讀到了中 國古人四個理想的破滅;但是,千百年來, 中華民族始終沒有停止對王道仁政、忠義 雙全、修心養性以及愛情婚姻完美結合的 不懈追求。也許,理想無法實現,卻可以 無限靠近。
Q&A
《飛鳥各投林》:“為官的,家業凋零;富 貴的,金銀散盡;有恩的,死裏逃生;無 情的,分明報應。欠命的,命已還;欠淚 的,淚已盡。冤冤相報實非輕,分離聚合 皆前定。欲知命短問前生,老來富貴也真 僥倖。看破的,遁入空門;癡迷的,枉送 了性命。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 茫大地真乾淨。”(第五回)
四、《紅樓夢》與中國古人 的情感理想。 (續)
二、《水滸傳》與中國古人 的道德理想。 (續)
4、忠奸鬥爭模式與政治穩定及變革成本。 “自古權奸害善良,不容忠義立家邦。” (百回本第一百回)
三、《西遊記》與中國古人 的修心理想。
1、關於《西遊記》主題的爭論。 農民起義階級對抗自由、 智勇和進取的頌歌
三、《西遊記》與中國古人 的修心理想。 (續)
一、《三國志演義》與中國古人 的政治理想。 (續)
2、“尊劉貶曹”在小說中的具體表現。 劉備——“仁君”之代表:劉備的人格 宣言,劉備與人民的關係,劉備與將相之 關係;曹操——“奸雄”之代表:曹操的 人格宣言,曹操與人民的關係,曹操與將 相之關係。
一、《三國志演義》與中國古人 的政治理想。 (續)
2、“木石前盟”與“金玉良緣”:兩種不同的悲劇。 黛、釵性格比較。 寶、黛故事之本質:沒有婚姻的愛情悲劇。 寶、釵故事之本質:沒有愛情的婚姻悲劇。 金陵十二釵的結局:千紅一窟,萬豔同悲。
四、《紅樓夢》與中國古人 的情感理想。 (續)
3、從湯顯祖到曹雪芹:情感理想的建立與破 滅。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 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複生 者,皆非情之至也。”(湯顯祖《牡丹亭 題詞》)
中國傳統文化 ── 四大古典小說與中國古人的 四個理想
北京大學 潘建國教授
2008年8月24日
• 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與根基,歷史 悠久的中華傳統文化,早已融入了每一個 中國人的血液之中,她決定著我們的生活 方式、思維特徵、價值取向以及文學藝術 的總體面貌。因此,通過考察現代中國人 的生活與思想、研究中國古代的建築、音 樂、書畫等藝術、解讀中國古代的歷史、 哲學及文學典籍等方式,可以清晰地感受 與瞭解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3、小說結局與情感傾向之間的矛盾衝突。 清毛宗崗本《三國演義》篇尾詩:“紛 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鼎足三 分已成夢,後人憑弔空牢騷。”(第一百 二十回)
一、《三國志演義》與中國古人 的政治理想。 (續)
4、“仁政”理想的由來、內涵及其歷史命運。
二、《水滸傳》與中國古人 的道德理想。
1、關於《水滸傳》主題的爭論。 農民起義·投降主義江湖遊民·英 雄故事 《水滸傳》的別名:《忠義水滸傳》
• 作為中國古代最優秀的長篇敍事文學作品, 《三國志演義》、《水滸傳》、《西遊 記》、《紅樓夢》號稱“四大古典小說”, 流播廣遠,家喻戶曉,其歷史影響與精神 價值,已經超越文學藝術的層面,進入了 傳統文化範疇。
一、《三國志演義》與中國古人 的政治理想。
1、《三國志演義》成書過程與“尊劉貶曹” 傾向的形成。 唐代李商隱《驕兒》詩:“或謔張飛胡, 或笑鄧艾吃。” 宋蘇軾《東坡志林》卷一:“王彭嘗雲: 塗巷中小兒薄劣,其家所厭苦,輒與錢, 令聚坐聽說古話。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 敗,顰蹙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 快。”
2、以遊戲之筆,寓心學之說。 晚明“心學”思潮的主要內容。 小說情節對“心學”之說的文學闡釋: “心猿”——孫悟空;大鬧天宮——“放 心”、被壓五行山 —— “定心”、西天取 經——“修心”;妖魔——“心魔”。
三、《西遊記》與中國古人 的修心理想。 (續)
清初思想家黃道周《西遊證道書》第一回批語: “雖其書離奇浩汗,亡慮數十萬言,而大要可以 一言以蔽之,曰:‘收放心而已。’蓋吾人作魔 成佛,皆由此心。此心放則為妄心,妄心一起則 能作魔,其縱橫變化,無所不至,如心猿之稱王 作聖而鬧天宮是也。此心收則為真心,真心一見 則能滅魔,其縱橫變化,亦無所不至,如心猿之 降妖縛怪而證佛果是也。然則同一心也,放之則 其害如彼,收之則其功如此,其神妙非有加於前, 而魔與佛則異矣。故學者但患放心之難收,不患 正果之難就。”
二、《水滸傳》與中國古人 的道德理想。 (續)
2、《水滸傳》中的道德怪圈:以宋江為例。 忠義雙全(人生理想)不忠而義 (私釋晁蓋、水泊聚義)忠而不義 (謀求招安)不忠不義(小說結局)
二、《水滸傳》與中國古人 的道德理想。 (續)
3、“忠”“義”的對立與社會道德倫理的轉 型。 “忠”:處理上下關係的道德準則; “義”:處理左右關係的道德準則;兩者 並不處於同一邏輯層面。 “忠為君王恨賊臣,義連兄弟且藏身。” (全傳本五十五回) 鄉村宗族社會城鎮市民社會
四、《紅樓夢》與中國古人 的情感理想。 (續)
三、《西遊記》與中國古人 的修心理想。 (續)
3、神魔小說的虛擬性與修心理想的幻滅。
四、《紅樓夢》與中國古人 的情感理想。
1、《紅樓夢》小說的三重主題。 文學主題:愛情、婚姻、青春、生命被毀 滅的悲劇。 歷史主題:社會矛盾與政治鬥爭。
四、《紅樓夢》與中國古人 的情感理想。 (續)
哲學主題:“好”“了”與“色空”。
四、《紅樓夢》與中國古人 的情感理想。 (續)
雖然,透過四大古典小說,我們讀到了中 國古人四個理想的破滅;但是,千百年來, 中華民族始終沒有停止對王道仁政、忠義 雙全、修心養性以及愛情婚姻完美結合的 不懈追求。也許,理想無法實現,卻可以 無限靠近。
Q&A
《飛鳥各投林》:“為官的,家業凋零;富 貴的,金銀散盡;有恩的,死裏逃生;無 情的,分明報應。欠命的,命已還;欠淚 的,淚已盡。冤冤相報實非輕,分離聚合 皆前定。欲知命短問前生,老來富貴也真 僥倖。看破的,遁入空門;癡迷的,枉送 了性命。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 茫大地真乾淨。”(第五回)
四、《紅樓夢》與中國古人 的情感理想。 (續)
二、《水滸傳》與中國古人 的道德理想。 (續)
4、忠奸鬥爭模式與政治穩定及變革成本。 “自古權奸害善良,不容忠義立家邦。” (百回本第一百回)
三、《西遊記》與中國古人 的修心理想。
1、關於《西遊記》主題的爭論。 農民起義階級對抗自由、 智勇和進取的頌歌
三、《西遊記》與中國古人 的修心理想。 (續)
一、《三國志演義》與中國古人 的政治理想。 (續)
2、“尊劉貶曹”在小說中的具體表現。 劉備——“仁君”之代表:劉備的人格 宣言,劉備與人民的關係,劉備與將相之 關係;曹操——“奸雄”之代表:曹操的 人格宣言,曹操與人民的關係,曹操與將 相之關係。
一、《三國志演義》與中國古人 的政治理想。 (續)
2、“木石前盟”與“金玉良緣”:兩種不同的悲劇。 黛、釵性格比較。 寶、黛故事之本質:沒有婚姻的愛情悲劇。 寶、釵故事之本質:沒有愛情的婚姻悲劇。 金陵十二釵的結局:千紅一窟,萬豔同悲。
四、《紅樓夢》與中國古人 的情感理想。 (續)
3、從湯顯祖到曹雪芹:情感理想的建立與破 滅。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 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複生 者,皆非情之至也。”(湯顯祖《牡丹亭 題詞》)
中國傳統文化 ── 四大古典小說與中國古人的 四個理想
北京大學 潘建國教授
2008年8月24日
• 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與根基,歷史 悠久的中華傳統文化,早已融入了每一個 中國人的血液之中,她決定著我們的生活 方式、思維特徵、價值取向以及文學藝術 的總體面貌。因此,通過考察現代中國人 的生活與思想、研究中國古代的建築、音 樂、書畫等藝術、解讀中國古代的歷史、 哲學及文學典籍等方式,可以清晰地感受 與瞭解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3、小說結局與情感傾向之間的矛盾衝突。 清毛宗崗本《三國演義》篇尾詩:“紛 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鼎足三 分已成夢,後人憑弔空牢騷。”(第一百 二十回)
一、《三國志演義》與中國古人 的政治理想。 (續)
4、“仁政”理想的由來、內涵及其歷史命運。
二、《水滸傳》與中國古人 的道德理想。
1、關於《水滸傳》主題的爭論。 農民起義·投降主義江湖遊民·英 雄故事 《水滸傳》的別名:《忠義水滸傳》
• 作為中國古代最優秀的長篇敍事文學作品, 《三國志演義》、《水滸傳》、《西遊 記》、《紅樓夢》號稱“四大古典小說”, 流播廣遠,家喻戶曉,其歷史影響與精神 價值,已經超越文學藝術的層面,進入了 傳統文化範疇。
一、《三國志演義》與中國古人 的政治理想。
1、《三國志演義》成書過程與“尊劉貶曹” 傾向的形成。 唐代李商隱《驕兒》詩:“或謔張飛胡, 或笑鄧艾吃。” 宋蘇軾《東坡志林》卷一:“王彭嘗雲: 塗巷中小兒薄劣,其家所厭苦,輒與錢, 令聚坐聽說古話。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 敗,顰蹙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 快。”
2、以遊戲之筆,寓心學之說。 晚明“心學”思潮的主要內容。 小說情節對“心學”之說的文學闡釋: “心猿”——孫悟空;大鬧天宮——“放 心”、被壓五行山 —— “定心”、西天取 經——“修心”;妖魔——“心魔”。
三、《西遊記》與中國古人 的修心理想。 (續)
清初思想家黃道周《西遊證道書》第一回批語: “雖其書離奇浩汗,亡慮數十萬言,而大要可以 一言以蔽之,曰:‘收放心而已。’蓋吾人作魔 成佛,皆由此心。此心放則為妄心,妄心一起則 能作魔,其縱橫變化,無所不至,如心猿之稱王 作聖而鬧天宮是也。此心收則為真心,真心一見 則能滅魔,其縱橫變化,亦無所不至,如心猿之 降妖縛怪而證佛果是也。然則同一心也,放之則 其害如彼,收之則其功如此,其神妙非有加於前, 而魔與佛則異矣。故學者但患放心之難收,不患 正果之難就。”
二、《水滸傳》與中國古人 的道德理想。 (續)
2、《水滸傳》中的道德怪圈:以宋江為例。 忠義雙全(人生理想)不忠而義 (私釋晁蓋、水泊聚義)忠而不義 (謀求招安)不忠不義(小說結局)
二、《水滸傳》與中國古人 的道德理想。 (續)
3、“忠”“義”的對立與社會道德倫理的轉 型。 “忠”:處理上下關係的道德準則; “義”:處理左右關係的道德準則;兩者 並不處於同一邏輯層面。 “忠為君王恨賊臣,義連兄弟且藏身。” (全傳本五十五回) 鄉村宗族社會城鎮市民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