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二章 社会保障管理 《社会保障学》PPT课件》
第二章 社会保障管理
第二章 社会保障管理
• 第一节 社会保障管理的原则和内容 • 第二节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 第三节 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现状
第一节 社会保障管理的原则和内容
• 一、社会保障管理的原则 • 二、社会保障管理的内容
一、社会保障管理的原则
• 1.依法管理 • 2.专业化管理 • 3.集中统一管理 • 4.属地管理为主,系统直属管理为辅
二、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分类
• 1.社会保障管理机构依其权限来划分 • (1)第一层次是中央级管理机构 • (2)第二层次是地方级管理机构 • (3)第三层次是基层社会保障管理机
构
第三节 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现状
• 一、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 • 二、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现状 • 三、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
二、社会保障管理的内容
• 1.社会保障的行政管理 • 2.社会保障的基金管理 • 3.社会保障的对象管理
第二节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 一、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内容 • 二、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分类
一、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内容
• 1.专业化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 • 2.稳定的社会保障制度 • 3.明确的目标模式
一、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 历史沿革
• 1.1998年以前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改革 • 2.1998年以后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改革 • 2.2008年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改革
二、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 现状
• (一)一些争论 • (二)存在的问题
三、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改 革的方向
• (一)逐步健全我国社会保障相关法律法规 • (二)理顺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 (三)建立系统的社会保障监管机制
• (四)加强全国统一的居民社会保障信息数据库建设
第二章 社会保障管理
• 第一节 社会保障管理的原则和内容 • 第二节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 第三节 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现状
第一节 社会保障管理的原则和内容
• 一、社会保障管理的原则 • 二、社会保障管理的内容
一、社会保障管理的原则
• 1.依法管理 • 2.专业化管理 • 3.集中统一管理 • 4.属地管理为主,系统直属管理为辅
二、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分类
• 1.社会保障管理机构依其权限来划分 • (1)第一层次是中央级管理机构 • (2)第二层次是地方级管理机构 • (3)第三层次是基层社会保障管理机
构
第三节 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现状
• 一、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 • 二、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现状 • 三、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
二、社会保障管理的内容
• 1.社会保障的行政管理 • 2.社会保障的基金管理 • 3.社会保障的对象管理
第二节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 一、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内容 • 二、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分类
一、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内容
• 1.专业化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 • 2.稳定的社会保障制度 • 3.明确的目标模式
一、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 历史沿革
• 1.1998年以前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改革 • 2.1998年以后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改革 • 2.2008年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改革
二、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 现状
• (一)一些争论 • (二)存在的问题
三、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改 革的方向
• (一)逐步健全我国社会保障相关法律法规 • (二)理顺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 (三)建立系统的社会保障监管机制
• (四)加强全国统一的居民社会保障信息数据库建设
第四章 养老保险 《 社会保障学》PPT课件
义务,这样才有资格享受社会保险。同时,企业或雇
主也必须按企业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定期缴纳保险费。
3.强制储蓄模式
• 强制储蓄模式由企业和个人缴纳保险费,
国家不进行直接投入,只给予一定的政策优 惠。采用这种保障方式的以新加坡为典型代 表,在少数亚非发展中国家实行。强制储蓄 模式的典型特点是由中央政府决策,并自上 而下地组织开展强制储蓄。因为有中央政府 的这种作用和政府在税收和利率方面的政策 优惠,才使得这种模式有社会保障的性质。
给付项目、待遇水平、计算标准、调整办法、 计发途径等
养老保险行政机关、业务及监督机构设置、 各级权限划分、岗位与人员配置
第二节 外国养老保险
• 内容概要: • 一、外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模式 • 二、各国养老保险制度比较 • 三、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一、外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模式
•
世界各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千差万别。根据
•
投保资助模式又称为自保公助模式,是社会共同
负担、社会共济的养老保险模式。这种模式由劳动者
个人参保,国家提供一定的资助。每一个劳动者和未
在职的普通公民,都属于社会保险的参加者或受保对
象;在职的企业雇员必须按工资的一定比例按期缴纳
社会保险费,未在职的社会成员必须向社会保险机构
缴纳一定的养老保险费,作为参加养老保险所履行的
国家和企业 覆盖范围广,全 承担责任 体居民
保障水平高 保障水平高
保险费由 企业和个 人缴纳
国家和企 业承担, 个人缴纳 少部分或 不缴纳
管理简单 粗放
管理体系 相对复杂 管理成本 高 公积金局 统一管理
管理体系 复杂,成 本较高
二、各国养老保险制度比较
• (一)德国——投保资助型养老保险
《社会保障学》PPT课件
第2章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本章主要内容
❖ 社会保障的萌芽 ❖ 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及其历史和理论背景 ❖ 社会保障制度的初步发展与第一次世界经济大危机 ❖ 社会保障制度的多样化发展与福利国家的兴起 ❖ 当代世界主要的社会保障模式及其调整与改革 ❖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h
1
一、社会保障的萌芽
(一)中外早期社会保障思想
代表主体 追求的目标 基本认识
基本主张
西欧社会民主党
高标准目标
社会保障的目的是消除 贫困和不平等,实现较 为公平的分配;“福利 国家”危机的主要原因 在于初次分配的不平等
扩大和充实公民权;社 会保险税的征收要“更 加公平和累进程度更 高”;增加只给予穷人 的补助
实行自由市场经济的新保 在基本维持“福
h
21
(四)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前期改革轨迹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性质
探索期
突破发展期
时间
20世纪80年代中期-1992 1992-今 年
指导思想
定位于服从企业改革的需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
要
的、独立于企事业之外的社会保
障体系
改革进程与 内容
分项目和分地区进行的; 深化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制度
以单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 改革,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
1994年至今
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 相结合的基本医疗保险制 度,覆盖城镇全体劳动者, 并逐步形成包括基本医疗 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和医 疗社会救助在内的多层次 医疗保障体系
h
24
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 一是建立失业保险制度 ❖ 二是逐步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 ❖ 三是失业保险和促进就业的有机结合 ❖ 四是失业保险与下岗职工最低生活保障相
本章主要内容
❖ 社会保障的萌芽 ❖ 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及其历史和理论背景 ❖ 社会保障制度的初步发展与第一次世界经济大危机 ❖ 社会保障制度的多样化发展与福利国家的兴起 ❖ 当代世界主要的社会保障模式及其调整与改革 ❖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h
1
一、社会保障的萌芽
(一)中外早期社会保障思想
代表主体 追求的目标 基本认识
基本主张
西欧社会民主党
高标准目标
社会保障的目的是消除 贫困和不平等,实现较 为公平的分配;“福利 国家”危机的主要原因 在于初次分配的不平等
扩大和充实公民权;社 会保险税的征收要“更 加公平和累进程度更 高”;增加只给予穷人 的补助
实行自由市场经济的新保 在基本维持“福
h
21
(四)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前期改革轨迹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性质
探索期
突破发展期
时间
20世纪80年代中期-1992 1992-今 年
指导思想
定位于服从企业改革的需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
要
的、独立于企事业之外的社会保
障体系
改革进程与 内容
分项目和分地区进行的; 深化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制度
以单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 改革,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
1994年至今
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 相结合的基本医疗保险制 度,覆盖城镇全体劳动者, 并逐步形成包括基本医疗 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和医 疗社会救助在内的多层次 医疗保障体系
h
24
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 一是建立失业保险制度 ❖ 二是逐步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 ❖ 三是失业保险和促进就业的有机结合 ❖ 四是失业保险与下岗职工最低生活保障相
第六章 失业保险 《社会保障学》PPT课件
外国的失业保险制度
• 1、美国的失业保险制度 • 2、瑞典的失业保险制度 • 3、德国的失业保险制度 • 4、日本的失业保险制度 • 5、加拿大的失业保险制度
外国失业保险制度发展方向
• 1、外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 2、外国失业保险的改革方向
(一)外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 问题
• 1、外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 2、实施过高的失业保护水平 • 3、失业者消极对等再就业
(四)进一步改革完善我国失业 保险制度
• 1、改革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1)强制性原则。继续通过国家立法,以国家强制 的方式推进失业保险制度的实施 。(2)普遍性原 则。 (3)社会性原则。(4)权利与义务统一原 则。 (5)失业保障和就业促进兼顾原则。
• 2、 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 (1)加快失业保险制度法律建设。(2)进一步扩 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3)规范失业保险基金的 征缴和使用管理。(4)有效保障基本生活的同时, 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5)尽快探索预防失业的 有效途径。
失业程度的衡量
• 一是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失 业人数与全国劳动力总人数的比率,通常 用百分比来表示。它是评价一个国家或地 区就业水平和失业状况的动态指标,是反 映劳动力市场的总量平衡问题。
• 二是失业持续时间:失业持续时间是指劳 动者从失去工作到重新找到工作所用的平 均时间,它是衡量失业程度的另一重要指 标,主要反映劳动力市场结构平衡问题。
四、失业保险的期限
• 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根据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 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时间长短计算确定:
1.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 期限最长为12个月。
2.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不足10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 期限最长为18个月。
人民大2024戴卫东 社会保障学教学课件第1章 绪论
平和社会安全) 英国:为国民在失业、疾病、伤害、老年以及家庭收入锐减、生
活贫困时予以生活保障(《贝弗里奇报告》) 日本:以保险和国家援助的方式提供经济保障,并提高公共卫生
和社会福利水平 国际劳工组织:为成员可能面临的某种风险而提供的经济保障、
医疗照顾等 分析。
1.1.2 国内相关社会保障的内涵界定
➢ 社会保障制度本身参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并 且弥补初次分配的不足
➢ 社会保障通过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 制度安排,对初次分配的结果进行再分配,是再分配 的主要方式与途径
➢ 慈善事业是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但目前发展缓慢
社会保障与储蓄和消费
➢ 社会保障是政府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再使用的一种 较为特殊的形式,其施行必然会对社会成员的收支路径、 收支水平以及未来的风险预期产生影响,这些影响也必 定会与居民的消费、储蓄行为产生连锁反应。
社会保障的功能可以分为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 也可以划分为稳定功能、调节功能、促进发展功能、互助 功能和其他功能
1.4.2 社会保障的特征与原则
• 公共性
• 公平性
• 社会性
特
• 福利性
征
• 法律规范性
• 多样性
• 刚性发展
• 公平
• 与社会救济发展相适应
• 责任分担
原
• 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
第1章 绪论
重点问题
第社1会章保导障言的内涵 社会保障学科属性 社会保障基础理论 社会保障的重要性 社会保障中的思政元素
1.1 社会保障的内涵
1.1.1 国外相关社会保障的内涵界定
美国:社会安全网 → 根据政府法规而建立的保障项目 德国:对竞争中不幸失败的那些人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社会公
活贫困时予以生活保障(《贝弗里奇报告》) 日本:以保险和国家援助的方式提供经济保障,并提高公共卫生
和社会福利水平 国际劳工组织:为成员可能面临的某种风险而提供的经济保障、
医疗照顾等 分析。
1.1.2 国内相关社会保障的内涵界定
➢ 社会保障制度本身参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并 且弥补初次分配的不足
➢ 社会保障通过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 制度安排,对初次分配的结果进行再分配,是再分配 的主要方式与途径
➢ 慈善事业是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但目前发展缓慢
社会保障与储蓄和消费
➢ 社会保障是政府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再使用的一种 较为特殊的形式,其施行必然会对社会成员的收支路径、 收支水平以及未来的风险预期产生影响,这些影响也必 定会与居民的消费、储蓄行为产生连锁反应。
社会保障的功能可以分为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 也可以划分为稳定功能、调节功能、促进发展功能、互助 功能和其他功能
1.4.2 社会保障的特征与原则
• 公共性
• 公平性
• 社会性
特
• 福利性
征
• 法律规范性
• 多样性
• 刚性发展
• 公平
• 与社会救济发展相适应
• 责任分担
原
• 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
第1章 绪论
重点问题
第社1会章保导障言的内涵 社会保障学科属性 社会保障基础理论 社会保障的重要性 社会保障中的思政元素
1.1 社会保障的内涵
1.1.1 国外相关社会保障的内涵界定
美国:社会安全网 → 根据政府法规而建立的保障项目 德国:对竞争中不幸失败的那些人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社会公
第十一章 社会救助制度 《社会保障学》PPT课件
• 三是社会监督。一方面,设立由专人负责社会救助投诉电话和投诉 机构,接受群众监督,将投诉结果纳入到对社会救助工作的考核当 中,经核实投诉事实存在时,对责任人给予处罚;另一方面,接受 媒体的监督,具体监督内容包括法律法规的制定出台、政策措施的 完善到位、救助资金的筹集落实、救助内容的补充调整,救助对象 的准确有效、管理体系的建立健全、救助标准的公平合理,管理手 段的科学公正,救助对象的诚实守信等多个方面。
(三)城市贫困救助
• 我国传统的城市社会救助工作主要包括对社会孤老 残幼、社会困难户和20世纪60 年代精简退职老职工 以及国家规定的特殊对象的救济,其救济范围仅仅 局限于无劳动能力者。而有劳动能力者及其家庭的 生活困难,则由其所在单位解决。
• 近年来,城市贫困人口的构成也发生了某种变化, 除了原有的“三无”人员和社会困难户以外,不断 有新的居民进入贫困层,主要包括失业、停产、半 停产企业职工、退休较早、原工资较低从而退休金 微薄的老职工和农转非或“半边户”职工等,他们 构成了城市新贫困群体。
(四)社会救助基金管理的意义
第二,利于完善资本市 场并促进经济发展
第一,保证整个社会救助制 度的有序稳定运行
第三,有助于减轻政府的 社会救助费用负担
三、社会救助基金的筹集
国家财政拨款
社会筹集
信贷扶贫
国际援助
国家财政拨款作为社会 救助资金来源的主要渠 道,包括中央财政拨款 和地方各级财政拨款两 种。
不加任何限定的条件,将社 会救助基金无偿发放给被救 助者,其中救助款物属于典 型的无偿使用方式,这也是 社会救助基金传统使用方式 之一。
该方式主要用于社会基金中 的扶贫工作,通过将社会救 助基金中的一部分以无息或 者低息方法给被救助,以提 高被救助者的生产能力,并 限定一定的使用期限,到期 后全部收回并且周转使用。
(三)城市贫困救助
• 我国传统的城市社会救助工作主要包括对社会孤老 残幼、社会困难户和20世纪60 年代精简退职老职工 以及国家规定的特殊对象的救济,其救济范围仅仅 局限于无劳动能力者。而有劳动能力者及其家庭的 生活困难,则由其所在单位解决。
• 近年来,城市贫困人口的构成也发生了某种变化, 除了原有的“三无”人员和社会困难户以外,不断 有新的居民进入贫困层,主要包括失业、停产、半 停产企业职工、退休较早、原工资较低从而退休金 微薄的老职工和农转非或“半边户”职工等,他们 构成了城市新贫困群体。
(四)社会救助基金管理的意义
第二,利于完善资本市 场并促进经济发展
第一,保证整个社会救助制 度的有序稳定运行
第三,有助于减轻政府的 社会救助费用负担
三、社会救助基金的筹集
国家财政拨款
社会筹集
信贷扶贫
国际援助
国家财政拨款作为社会 救助资金来源的主要渠 道,包括中央财政拨款 和地方各级财政拨款两 种。
不加任何限定的条件,将社 会救助基金无偿发放给被救 助者,其中救助款物属于典 型的无偿使用方式,这也是 社会救助基金传统使用方式 之一。
该方式主要用于社会基金中 的扶贫工作,通过将社会救 助基金中的一部分以无息或 者低息方法给被救助,以提 高被救助者的生产能力,并 限定一定的使用期限,到期 后全部收回并且周转使用。
第十章 社会福利和优抚 《 社会保障学》PPT课件
一、社会优抚的概念
• 社会优抚是优待和抚恤的简称,即是指国家和 社会按照规定,对法定的优抚对象提供确保一 定生活水平的资金和服务,是一种带有褒扬和 抚慰性质的特殊社会保障制度
• 在我国社会优抚属于社会保障大系统中的一个 子系统,它是一项针对特殊对象的横向的综合 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优抚借助的手段是多层 次的,包括社会保险手段、社会救助手段、社 会福利手段,其中以社会福利手段为主。
的妇女可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 (2)特殊职业保障福利。我国现行的劳动法从妇女生理特征出
发,规定了禁止安排妇女从事体力劳动强度多大的工作,并在妇 女怀孕等特殊时期给予假期和经济来源保障的照顾。 • (3)保护妇女就业和工作权力的福利。
(三) 残疾人福利
• 残疾人福利包括以下内容: • 1.残疾人就业 • 2.残疾人教育 • 3.残疾人康复
二、社会优待性福利
• (一)职工福利 • (二)住房福利
(一)职工福利
• 1.职工福利的特点
• 2.职工福利的内容有福利津贴、福利设 施和福利服务三种
(二)住房福利
• 1.住房福利的性质 • 2.住房福利的内容与住房政策调控
三、社会特殊福利
• (一)老年人福利
•
(二) 妇女儿童福利
•
(三) 残疾人福利
(三)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
• 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诞生于20世纪30年 代的罗斯福“新政”时期, 60年代约翰 逊“伟大社会”时期扩张达到顶峰, 70 年代之后开始了收缩的转型进程,到了 90年代克林顿的所谓“新民主党人”时 期迈出了转型的关键步伐。
三、外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 革与发展前景
• (一)西方社会福利制度存在的问题 • (二)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和完
第九章 社会救助 《社会保障学》PPT课件》
会救助形式
一、社会救助体系
• 1.最低生活保障 • 2.特困人员供养 • 3.受灾人员救助 • 4.医疗救助 • 5.教育救助 • 6.住房救助 • 7.就业救助 • 8.临时救助 • 9.社会力量参与
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 障制度
• (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 • (二)最低生活保障的资金来源
• 除明确政府供款责任外,《城市居民 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还同时规定“国 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为城市居民最 低生活保障制度提供捐款、资助;所 提供的捐赠资助,全部纳入当地城市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因此,社 会捐献构成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补 充供款渠道。
三、农村贫困居民的生活救济
• 1.农村五保制度及其发展 • 2.农村五保供养的对象
• 1.提供救助是政府和社会的一项法定责任 和义务,而享受社会救助亦是符合法定资 格者的一项权益。
• 2.社会救助是只看结果,不看原因的制度 • 3.社会救助的对象具有“选择性” • 4.社会救助的标准是低层次的 • 5.社会救助一般是短期的 • 6.社会救助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和地方财
政,列入国家总预算支出
• 一、外国社会救助概况 • 二、外国社会救助现状
一、外国社会救助概况
• 1.外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 2.社会救助的基本概况
二、外国社会救助现状
• 1.英国的社会救助制度 • 2.德国的社会救助制度
第三节 我国社会救助
• 一、社会救助体系 • 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三、农村贫困居民的生活救济 • 四、农村扶贫 • 五、灾害救助、特殊对象救助及其他社
第九章 社会救助
• 第一节 社会救助概述 • 第二节 外国社会救助 • 第三节 中国社会救助
一、社会救助体系
• 1.最低生活保障 • 2.特困人员供养 • 3.受灾人员救助 • 4.医疗救助 • 5.教育救助 • 6.住房救助 • 7.就业救助 • 8.临时救助 • 9.社会力量参与
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 障制度
• (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 • (二)最低生活保障的资金来源
• 除明确政府供款责任外,《城市居民 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还同时规定“国 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为城市居民最 低生活保障制度提供捐款、资助;所 提供的捐赠资助,全部纳入当地城市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因此,社 会捐献构成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补 充供款渠道。
三、农村贫困居民的生活救济
• 1.农村五保制度及其发展 • 2.农村五保供养的对象
• 1.提供救助是政府和社会的一项法定责任 和义务,而享受社会救助亦是符合法定资 格者的一项权益。
• 2.社会救助是只看结果,不看原因的制度 • 3.社会救助的对象具有“选择性” • 4.社会救助的标准是低层次的 • 5.社会救助一般是短期的 • 6.社会救助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和地方财
政,列入国家总预算支出
• 一、外国社会救助概况 • 二、外国社会救助现状
一、外国社会救助概况
• 1.外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 2.社会救助的基本概况
二、外国社会救助现状
• 1.英国的社会救助制度 • 2.德国的社会救助制度
第三节 我国社会救助
• 一、社会救助体系 • 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三、农村贫困居民的生活救济 • 四、农村扶贫 • 五、灾害救助、特殊对象救助及其他社
第九章 社会救助
• 第一节 社会救助概述 • 第二节 外国社会救助 • 第三节 中国社会救助
第一章 社会保障概述 《社会保障学》PPT课件
研究内容
对不同层次的社会保障如何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 分配后的资源如何组织运行?
如何实现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和增值?
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内涵与外延
一、社会保障的内涵 “社会保障”源于英文“Social Security”一词,又译为“社会安全”。
发展历史:
01
最初萌芽
1601年英国颁布《伊丽莎白济 贫法》
选择性
普遍性
选择性
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内涵与外延
在我国,1993年中国共产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社会保障制度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并明确指出:“建立多层次的 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 储蓄积累保障。”
归纳起来,社会保障一般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方面,社会保险是社会 保障的核心内容。
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内涵与外延
比较项目 保障对象
权利义务关系
表1-1 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的比较
社会保险
社会救济
社会福利
劳动者(国民)
无法维持生活的人
全体社会成员
部分义务对应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 法》。由于它简明、概要、表 达准确,被国际劳工组织接受,
一直沿用至今。
03
制度出现
1938年,新西兰通过一项法案, 把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的所有 单项法规合并在一起,称为社
会保障制度。
04
现代概念的出现
1944年,第26届国际劳工大会 《费城宣言》正式使用“社会 保障”概念,逐渐形成现代意
(6)互济性。互济性体现在社会保障的国民收入再分配功能上。社会 救助和社会福利的资金,来自劳动者为社会剩余劳动所提供的资金,体 现了劳动者对非劳动者无偿援助,其互济性十分明显。
第三章 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历史 《社会保障学》PPT课件
保障改革提出明确要求与原则规范为主要标志。
工劳保医疗制度改革试点经验,对所采取的试行部
第三阶段(1998-2000年),社会保障逐渐成为我国一
分医药费与个人利益挂钩的办法给予肯定。1984年 保障制度建设(21世纪以来)
10月20日,中共中央第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 第一阶段(2000-2009年)。21世纪前十年,相继出台
发 展 阶 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是英国的《贝弗里 奇报告》的提出与被采纳。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社会保障制度在 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贝弗里奇报告》的提出与被采纳,对于 战后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发挥了极 其重要的作用,使社会保障待遇首先被作 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得以确立,较为完 整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结构与轮廓得到 开创性的界定,它不仅为英国战后重建社 会保障制度奠定了决策的基础,而且也成 为西方发达国家在战后发展与完善社会保 障制度模式的重要依据,是社会保障制度 日趋国际化的重要标志。
成 熟 阶 段
改革调整阶段
调整内容
(1)修订社会保障规章制度,削减社会保障总支出。 (2)加强管理,提高资源的使用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3)实行私营化,扩大福利提供领域的市场经济成份 (4)调整保障项目收支结构,注重个人和企业负担,减轻政府压力 (5)改变社会保障制度结构,建立多层次的,国家、企业、个人多方 参与的综合体系
1957年,三大改造任务完成,国家转入有计划的社
社会保障制度的创建奠定了基础。1951年2月26日,
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1962年2月国务院又颁布了
政务院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
《关于精简职工安置办法的若干规定》等法规。
例》,具体规定了职工在疾病、伤残、死亡、生育
社会保障学导论PPT课件
促进社会公平
通过提供均等的社会保障服务,缩小 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维护社会稳定
社会保障可以缓解社会矛盾,减少社 会冲突,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经济发展
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刺激消费, 促进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从而推动 经济发展。
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01
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提供安全的社会环境,促进消费和投资,推动
扩大对外开放,推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发展
加强与国际组织、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理念和技术。
提高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积极参与国际社会保障政策制定和标准制定,推动中国经验走向世界。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社会保障学的学科体系
研究领域
社会保障学的学科体系包括社会保障理论、社会保障政策、社会保障法律、社会保障管理、社会保障基金等多个方面 。这些领域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社会保障学的学科体系。
研究方法
社会保障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证研究、规范研究、比较研究和历史研究等。这些方法在具体研究中可以根据需要 相互结合,以更好地揭示社会保障领域的规律和问题。
04
教育福利
提高教育水平,促进社会公平 和人才发展。
住房福利
为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补贴和 住房保障。
健康福利
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健康保障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文化福利
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 进文化发展。
社会救助
最低生活保障
为生活困难的群众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特殊救助
为特殊困难群体提供专项救助和帮扶。
特点
社会保障学具有综合性、应用性、政策性和国际性的特点。 它综合运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多个学科的理 论和方法,研究社会保障领域的各种问题,为政府制定社会 保障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第七章 工伤保险 《社会保障学》PPT课件
• 从工伤保险基金的筹集方式看,其资金来源主 要由雇主负担,但在工伤项目的某个方面,当 它成为社会保险制度的一个或几个分支时,资 金来源则由雇主、雇员和地方政府3方负担。
(二)外国工伤保险的基 本情况
• 目前,世界上实行工伤保险的国家大体 可分为三种类型:使用集中公共基金的 社会保险类型,雇主责任保险类型及混 合型即两种制度并存的类型。
(三)伤残待遇
• 伤残待遇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 2.伤残津贴 • 3.生活护理费 • 4.死亡待遇 (丧葬补助金 、供养亲属
抚恤金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
企业(或雇主)承担 • 5.保障项目完备,待遇优厚
三、工伤保险的原则
• 1.无过失补偿原则 • 2.个人不缴费原则 • 3.补偿直接经济损失的原则 • 4.因工伤残与非因工伤残区别对待原则 • 5.补偿与预防、康复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节 外国工伤保险
• 一、外国工伤保险概况 • 二、外国工伤保险现状
(三)外国工伤发展趋势
• 1.工伤保险是广泛开展的社会保险项目 之一
• 2.补偿、预防、康复三位一体的体制仍 是工伤保险制度中较为通行的做法
• 3.工伤保险出现新的情况
二、外国工伤保险现状
• (一)德国的工伤保险制度 • (二)加拿大的工伤保险制度
(一)德国的工伤保险制度
• 德国的工伤保险是为了使投保人在遭到工伤事 故或患职业病时能有一定的经济保障而设立的 一种强制性的保险制度。
• 加拿大通过对以事故和赔偿情况为主的 综合性的科学评价,对企业实行浮动费 率。缴费额度以每个工人的收入为依据, 而且通常有一个最低限和一个最高限的 缴费率,缴费率取决于行业危险等级。
第三节 我国工伤保险
(二)外国工伤保险的基 本情况
• 目前,世界上实行工伤保险的国家大体 可分为三种类型:使用集中公共基金的 社会保险类型,雇主责任保险类型及混 合型即两种制度并存的类型。
(三)伤残待遇
• 伤残待遇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 2.伤残津贴 • 3.生活护理费 • 4.死亡待遇 (丧葬补助金 、供养亲属
抚恤金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
企业(或雇主)承担 • 5.保障项目完备,待遇优厚
三、工伤保险的原则
• 1.无过失补偿原则 • 2.个人不缴费原则 • 3.补偿直接经济损失的原则 • 4.因工伤残与非因工伤残区别对待原则 • 5.补偿与预防、康复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节 外国工伤保险
• 一、外国工伤保险概况 • 二、外国工伤保险现状
(三)外国工伤发展趋势
• 1.工伤保险是广泛开展的社会保险项目 之一
• 2.补偿、预防、康复三位一体的体制仍 是工伤保险制度中较为通行的做法
• 3.工伤保险出现新的情况
二、外国工伤保险现状
• (一)德国的工伤保险制度 • (二)加拿大的工伤保险制度
(一)德国的工伤保险制度
• 德国的工伤保险是为了使投保人在遭到工伤事 故或患职业病时能有一定的经济保障而设立的 一种强制性的保险制度。
• 加拿大通过对以事故和赔偿情况为主的 综合性的科学评价,对企业实行浮动费 率。缴费额度以每个工人的收入为依据, 而且通常有一个最低限和一个最高限的 缴费率,缴费率取决于行业危险等级。
第三节 我国工伤保险
社会保障学PPT全套课件
下图为以载体为核心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结构及其项目构成
政府: 筹资功能、经济政策
企业、各种社会组织 (以载体为核心)
大企业、小企业联合
行业协会、社区等
非营利组织、社团组织
城镇和农村社区
城镇职工及家属 社会保险
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 保险
贫困者 的社会救助
农村居民和城市未覆盖居民的 社会保障
失
工
医
养
生
城
农
择 性
政
福位福 福
利
福 利
利
利
退
现
伤
军
伍 军
役 军
残
人 退
人 就 业 安 置
人 及 其 家 属 优
烈 属 抚 恤
休 生 活 保 障
待
资金保障
政策、财政支持
服务供给
图1-2
社区落实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结构及其项目构成
(一)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或暂时失去劳动岗位的人 提供的收入保险计划。
公共管理方式(以新加坡为代表)
我国《社会保险法》的优缺点
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的缺陷之一:收入分配缺陷:两极分化(重效率、 轻公平)
——其解决措施是政府介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热点:社会保障制度关键在公 平可持续 视频链接:
导读——熟知也许非真知
社会保障制度近年来无论是在新闻报道还是政 府的工作报告中都被频繁提起。可以说,社会 保障制度已经逐渐被人们所熟知,所关心。然 而熟知也许非真知。
机造成了巨大的社会震荡。
美国: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社会保障法》,这是世 界上第一个制定《社会保障法》的国家。
背景2:德国、意大利法西斯的上台和空前残酷的世界大 战——构成建立社会保障的政治压力。
政府: 筹资功能、经济政策
企业、各种社会组织 (以载体为核心)
大企业、小企业联合
行业协会、社区等
非营利组织、社团组织
城镇和农村社区
城镇职工及家属 社会保险
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 保险
贫困者 的社会救助
农村居民和城市未覆盖居民的 社会保障
失
工
医
养
生
城
农
择 性
政
福位福 福
利
福 利
利
利
退
现
伤
军
伍 军
役 军
残
人 退
人 就 业 安 置
人 及 其 家 属 优
烈 属 抚 恤
休 生 活 保 障
待
资金保障
政策、财政支持
服务供给
图1-2
社区落实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结构及其项目构成
(一)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或暂时失去劳动岗位的人 提供的收入保险计划。
公共管理方式(以新加坡为代表)
我国《社会保险法》的优缺点
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的缺陷之一:收入分配缺陷:两极分化(重效率、 轻公平)
——其解决措施是政府介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热点:社会保障制度关键在公 平可持续 视频链接:
导读——熟知也许非真知
社会保障制度近年来无论是在新闻报道还是政 府的工作报告中都被频繁提起。可以说,社会 保障制度已经逐渐被人们所熟知,所关心。然 而熟知也许非真知。
机造成了巨大的社会震荡。
美国: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社会保障法》,这是世 界上第一个制定《社会保障法》的国家。
背景2:德国、意大利法西斯的上台和空前残酷的世界大 战——构成建立社会保障的政治压力。
第十一章 农村社会保障 《 社会保障学》PPT课件
保障特点是“保大病不保小病”,整个模式建立在合理分 摊的基础上,由参保者缴费,个人和集体共同集资建立基 金,基金数额按照“以支定收”的原则确定,分担比例根 据集体经济和农民的收入情况而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 风险分散的原则 。
保障特点是“既保大病又保小病”,在资金筹措上仍由个 人和集体共同集资,由地方政府、卫生部门以及保险公司 联合管理,是福利型合作医疗和风险型合作医疗模式的结 合。
• ④国民健康保险与雇员健康保险之间相互独立,且具有 排他性
• (三)法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 1.覆盖范围
• 2.资金来源 • 3.支付条件
• (四)泰国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
• 1.泰国的“健康卡”制度 • (1)主要内容
• (2)主要特点
• 2.泰国的“30铢计划”
• 三、国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特点
二、我国传统合作医疗制度的主要特 征
• 1.合作医疗以农村居民为保障对象 • 2.合作医疗以集体经济为基础 • 3.合作医疗模式不尽相同 • 4.合作医疗以自愿和互助互济为原则
三、传统合作医疗制度面临的困境
• 1.集体经济解体,资金筹集困难 • 2.抗风险能力差对农民的吸引力下降 • 3.农民收入变化引发医疗需求多元化 •
一、外国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模式
• 1.社会保险型 • 2.福利保险型 • 3.储蓄保险型
二、外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 (一)德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 1.德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 (1)覆盖范围 • (2)基金来源 • (3)支付条件 • (4)机构设置
• 2.德国农村的“农民健康保险”制度 • (1)德国“农民健康保险”的主要内容 • (2)德国“农民健康保险”的特点 • ①缴费的强制性 • ②实行与收入关联的缴费制度 • ③保险基金运营市场化 • ④联邦财政的巨额财政补贴“兜底”
保障特点是“既保大病又保小病”,在资金筹措上仍由个 人和集体共同集资,由地方政府、卫生部门以及保险公司 联合管理,是福利型合作医疗和风险型合作医疗模式的结 合。
• ④国民健康保险与雇员健康保险之间相互独立,且具有 排他性
• (三)法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 1.覆盖范围
• 2.资金来源 • 3.支付条件
• (四)泰国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
• 1.泰国的“健康卡”制度 • (1)主要内容
• (2)主要特点
• 2.泰国的“30铢计划”
• 三、国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特点
二、我国传统合作医疗制度的主要特 征
• 1.合作医疗以农村居民为保障对象 • 2.合作医疗以集体经济为基础 • 3.合作医疗模式不尽相同 • 4.合作医疗以自愿和互助互济为原则
三、传统合作医疗制度面临的困境
• 1.集体经济解体,资金筹集困难 • 2.抗风险能力差对农民的吸引力下降 • 3.农民收入变化引发医疗需求多元化 •
一、外国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模式
• 1.社会保险型 • 2.福利保险型 • 3.储蓄保险型
二、外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 (一)德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 1.德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 (1)覆盖范围 • (2)基金来源 • (3)支付条件 • (4)机构设置
• 2.德国农村的“农民健康保险”制度 • (1)德国“农民健康保险”的主要内容 • (2)德国“农民健康保险”的特点 • ①缴费的强制性 • ②实行与收入关联的缴费制度 • ③保险基金运营市场化 • ④联邦财政的巨额财政补贴“兜底”
第五章 医疗保险 《 社会保障学》PPT课件
• 一是工薪收入税(其中雇员与雇主各缴纳 50%)。
• 二是取代工薪收入税的私人保险费; • 三是就医的直接支付的部分费用; • 四是向雇主征收购财务税,主要用作支
付雇员长期疾病的费用; • 五是其他一些税收。
❖支付范围 :
• 一是医疗补助。包括疾病的治疗费、护理费、 药品费、住院费、休养费及病休补贴等。
• 基本统一型制度模式以德国为代表 • 分类对口型模式以日本为代表 • 特别限定型制度以美国为代表 3.此外,按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划分,有按服务项
目付费、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等类型。
四、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与支付
(一)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 • 医疗保险基金的含义:是通过法定或合同的形式,由参
保者(团体或个人)在确定的条件下,交付规定数量的保 险费而建立起来的一种货币资金,用来支付参保者按照 保险条件规定的全部或部分医疗费用。 • 医疗保险基金筹集模式 1.政府全额负担,即由政府全额负担或基本负担基本医疗 保险费用。 2.政府和个人共同负担,这主要适用于没有职业或者收入 很低的人群。 3. 政府、雇主(或单位)和个人三方分担。这是实行医疗社 会保险制度的大多数国家所采用的办法。 4. 全额个人负担。有几种医疗保险一般由个人全额负 担:—是自由职业人员的医疗保险;二是互助医疗保险 等补充形式的医疗保险。
2.劳保医疗制度
含义:劳保医疗是劳动医疗保险的 简称。它是为保护职工健康,对其因 工负伤、疾病或非因工负伤,按规定 享受由企业提供的医疗费用补助的一 种医疗保障制度。劳保医疗制度是我 国最早建立的医疗保障制度。
3.公费和劳保医疗制度的 主要弊端
(1)医疗社会保险资金筹措机制不健全 (2)对医患双方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
• 在亚洲,日本于1922年颁布《健康保险法》, 1938年颁布《国民健康保险法》,1972年,建 立了老年医疗保健制度。
• 二是取代工薪收入税的私人保险费; • 三是就医的直接支付的部分费用; • 四是向雇主征收购财务税,主要用作支
付雇员长期疾病的费用; • 五是其他一些税收。
❖支付范围 :
• 一是医疗补助。包括疾病的治疗费、护理费、 药品费、住院费、休养费及病休补贴等。
• 基本统一型制度模式以德国为代表 • 分类对口型模式以日本为代表 • 特别限定型制度以美国为代表 3.此外,按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划分,有按服务项
目付费、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等类型。
四、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与支付
(一)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 • 医疗保险基金的含义:是通过法定或合同的形式,由参
保者(团体或个人)在确定的条件下,交付规定数量的保 险费而建立起来的一种货币资金,用来支付参保者按照 保险条件规定的全部或部分医疗费用。 • 医疗保险基金筹集模式 1.政府全额负担,即由政府全额负担或基本负担基本医疗 保险费用。 2.政府和个人共同负担,这主要适用于没有职业或者收入 很低的人群。 3. 政府、雇主(或单位)和个人三方分担。这是实行医疗社 会保险制度的大多数国家所采用的办法。 4. 全额个人负担。有几种医疗保险一般由个人全额负 担:—是自由职业人员的医疗保险;二是互助医疗保险 等补充形式的医疗保险。
2.劳保医疗制度
含义:劳保医疗是劳动医疗保险的 简称。它是为保护职工健康,对其因 工负伤、疾病或非因工负伤,按规定 享受由企业提供的医疗费用补助的一 种医疗保障制度。劳保医疗制度是我 国最早建立的医疗保障制度。
3.公费和劳保医疗制度的 主要弊端
(1)医疗社会保险资金筹措机制不健全 (2)对医患双方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
• 在亚洲,日本于1922年颁布《健康保险法》, 1938年颁布《国民健康保险法》,1972年,建 立了老年医疗保健制度。
第十二章 社会福利制度 《社会保障学》PPT课件
资源募集可以面向政府、企业、团体和个人,具体资源包括现金、实物、劳务,还包 括知识产权收益、技术、股权、有价证券等。 (三)福利彩票资金 • 福利彩票的发行也是福利资金的重要来源。
三、社会福利的分配机制
• 社会福利的分配机制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第一次(初次)分配在市场和竞争中实现,其原则是 效率优先;第二次分配以实现社会公平为目的,由政府主导,以税收和社会政策方式进行分配; 第三次分配通过社会,按照自愿性原则实行公益捐赠,实现“富帮穷”。社会福利主要是通过 第二次、第三次这种再分配的方式实现。
(二)社会福利的特点
1.实施主体的广泛性。社会福利的实施主体既包括是国家,也包括各类社会组织。 2.享受主体的普遍性。社会福利是面向全体公民建立的保障机制,只要是符合条 件的公民都可以享受相关福利及其服务。 3.供给方式的服务性。社会的发展加剧了人们对社会的依赖,需要国家和社会不 仅提供资金,也提供各种服务来满足需求。 4.供给内容的丰富性。社会福利的内容涉及了国民教育、住房、就业、养老、医 疗、社区设施及服务等各个方面。 5.保障方式的高层次性。社会福利在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具有较高的层次。
化、市场化发展的重要形式。
第 四 节 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
一、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一)建国初期的社会福利制度 • 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即开始逐步建立社会福利制度,主要内容是由民政福利、企业
职工福利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福利组成,由此看,福利制度的体系是比较成型的。 (二)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福利制度 • 这一时期的社会福利主要包括职工福利、城市民政福利、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教育及住
(一)再分配的实现途径 • 第二次分配的实现途径主要是国家税收和政府的公共服务。 • 第三次分配由慈善等公益性组织为主导,对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 (二)社会福利的传递机制 • 社会福利的转递机制分为正式传递机制和非正式传递机制。 (三)政府购买社会福利服务的运行机制 • 社会福利服务的传递形式有政府包办一切服务项目逐渐向政府购买转型,是社会福利服务社会
三、社会福利的分配机制
• 社会福利的分配机制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第一次(初次)分配在市场和竞争中实现,其原则是 效率优先;第二次分配以实现社会公平为目的,由政府主导,以税收和社会政策方式进行分配; 第三次分配通过社会,按照自愿性原则实行公益捐赠,实现“富帮穷”。社会福利主要是通过 第二次、第三次这种再分配的方式实现。
(二)社会福利的特点
1.实施主体的广泛性。社会福利的实施主体既包括是国家,也包括各类社会组织。 2.享受主体的普遍性。社会福利是面向全体公民建立的保障机制,只要是符合条 件的公民都可以享受相关福利及其服务。 3.供给方式的服务性。社会的发展加剧了人们对社会的依赖,需要国家和社会不 仅提供资金,也提供各种服务来满足需求。 4.供给内容的丰富性。社会福利的内容涉及了国民教育、住房、就业、养老、医 疗、社区设施及服务等各个方面。 5.保障方式的高层次性。社会福利在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具有较高的层次。
化、市场化发展的重要形式。
第 四 节 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
一、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一)建国初期的社会福利制度 • 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即开始逐步建立社会福利制度,主要内容是由民政福利、企业
职工福利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福利组成,由此看,福利制度的体系是比较成型的。 (二)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福利制度 • 这一时期的社会福利主要包括职工福利、城市民政福利、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教育及住
(一)再分配的实现途径 • 第二次分配的实现途径主要是国家税收和政府的公共服务。 • 第三次分配由慈善等公益性组织为主导,对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 (二)社会福利的传递机制 • 社会福利的转递机制分为正式传递机制和非正式传递机制。 (三)政府购买社会福利服务的运行机制 • 社会福利服务的传递形式有政府包办一切服务项目逐渐向政府购买转型,是社会福利服务社会
绪论 《社会保障学》PPT课件
社会保障在本质上体现了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社会成员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分配关系。 社会保障作为分配领域的一种经济活动过程,也就是社会保障基金的形成和分配活动过程。 社会保障是一项复杂的、涉及面广的社会事业,它不仅涉及到经济问题,而且也涉及法律 问题、政治问题、伦理问题和社会问题等。
二、社会保障学的研究方法
典型的具体方法包括:
3.比较分析的方法
2.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方法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的方法
4.系统分析的方法
三、社会保障学的学科性质
社会保障学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他社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
1.社会保障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社会障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社会学家从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和社会公平的视角出发,将社会保障看成是社会学的一个领域,强调社会保障行为是社会控制,其
内容和任务是解决各种特定的社会问题,以达到社会的有序运行和良性发展。社会学研究社会问题的观点和方法为社会保障诸问题的研究提 供了基本理论和方法。 (2)社会保障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政治经济学研究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它着重研究市场经济的运动和发展的动力机制,而社会保障学侧重研究市场经济的稳定机制。在 研究满足劳动者的物质需要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上,两门学科存在着相互联系和交叉的关系。
其次是社会保障政策理论。其内容包括社会救助政策、社会 保险政策、社会福利政策,以及其他社会保障子系统与各具 体项目的政策研究。
最后是社会保障管理理论。这一层次探究的是社会保障法制理论、社 会保障管理体制理论和社会保障监控理论,等等,而政府介入的程度 和调控手段以及具体的运行机制,构成这一层次理论的核心所在。
2.社会保障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01
02
03
二、社会保障学的研究方法
典型的具体方法包括:
3.比较分析的方法
2.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方法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的方法
4.系统分析的方法
三、社会保障学的学科性质
社会保障学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他社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
1.社会保障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社会障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社会学家从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和社会公平的视角出发,将社会保障看成是社会学的一个领域,强调社会保障行为是社会控制,其
内容和任务是解决各种特定的社会问题,以达到社会的有序运行和良性发展。社会学研究社会问题的观点和方法为社会保障诸问题的研究提 供了基本理论和方法。 (2)社会保障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政治经济学研究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它着重研究市场经济的运动和发展的动力机制,而社会保障学侧重研究市场经济的稳定机制。在 研究满足劳动者的物质需要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上,两门学科存在着相互联系和交叉的关系。
其次是社会保障政策理论。其内容包括社会救助政策、社会 保险政策、社会福利政策,以及其他社会保障子系统与各具 体项目的政策研究。
最后是社会保障管理理论。这一层次探究的是社会保障法制理论、社 会保障管理体制理论和社会保障监控理论,等等,而政府介入的程度 和调控手段以及具体的运行机制,构成这一层次理论的核心所在。
2.社会保障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01
02
03
社会保障学课件(共30张PPT)
❖ 目前,社会保障学的理论体系尚未最终确立,其理论框架亦未定型。在这种条件下 ,只能先将社会保障在现实中的具体问题抽象化,然后再进行范畴化的研究。不过 ,根据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法则、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实践以及发达国家对社会保 障问题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状况,仍然可以从总体上把握社会保障学的基本理论框 架。
比较项目
社会保险
社会救济
社会福利
保障对象
劳动者(国民)
无法维持生活 的人
全体社会成员
权利义务关系
部分义务对应全部 权利
受益者单方面 权利
受益者付出劳动代价
保障水平
劳动者及家庭成员 的基本生活
水平最低
部分福利项目达到高 水平
管理与实施方式 统一、强制性
官民结合
官民结合
资金来源
保险费(税)
国家财政预算 拨款
❖ 社会学家则从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与社会公平的角度出发,将社会保障视为社会 学的一个领域,强调社会保障行为是社会控制,其内容和任务是解决各种特定的社会 问题,以达到社会的有序运行和良性发展。
❖ 政治学家认为社会保障属于政治学范畴,认为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 的社会政策,其直接目的是为社会稳定这一特定目标服务。
;
❖ 凡未按照规定交纳保险费者,则对其津贴标准相应予以降低。病、伤、残和产妇还可以 享受一定程度的免费或低费医疗待遇,死者遗属可以领取遗属年金和死者丧葬费。
❖ 社会救济是同社会保险相结合的,是社会保险的补充。那些遭受自然灾害和其他不 幸事故以及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城乡贫困户;那些没有固定职业或就业不充分,无 力缴纳保险费而无权领取社会保险津贴的人;那些虽然可以领取社会津贴,但津贴 数额不足于维持最低生活需求者;那些领取社会保险津贴的期限已满仍无其他收入 来源的人,可以申请社会救济。社会救济所需费用由国家财政支付。社会救济的标 准低于社会保险津贴。社会救济机构一般要对社会救济申请人进行生活状况调查, 在证明申请人符合条件后方可批准给予救济。
比较项目
社会保险
社会救济
社会福利
保障对象
劳动者(国民)
无法维持生活 的人
全体社会成员
权利义务关系
部分义务对应全部 权利
受益者单方面 权利
受益者付出劳动代价
保障水平
劳动者及家庭成员 的基本生活
水平最低
部分福利项目达到高 水平
管理与实施方式 统一、强制性
官民结合
官民结合
资金来源
保险费(税)
国家财政预算 拨款
❖ 社会学家则从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与社会公平的角度出发,将社会保障视为社会 学的一个领域,强调社会保障行为是社会控制,其内容和任务是解决各种特定的社会 问题,以达到社会的有序运行和良性发展。
❖ 政治学家认为社会保障属于政治学范畴,认为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 的社会政策,其直接目的是为社会稳定这一特定目标服务。
;
❖ 凡未按照规定交纳保险费者,则对其津贴标准相应予以降低。病、伤、残和产妇还可以 享受一定程度的免费或低费医疗待遇,死者遗属可以领取遗属年金和死者丧葬费。
❖ 社会救济是同社会保险相结合的,是社会保险的补充。那些遭受自然灾害和其他不 幸事故以及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城乡贫困户;那些没有固定职业或就业不充分,无 力缴纳保险费而无权领取社会保险津贴的人;那些虽然可以领取社会津贴,但津贴 数额不足于维持最低生活需求者;那些领取社会保险津贴的期限已满仍无其他收入 来源的人,可以申请社会救济。社会救济所需费用由国家财政支付。社会救济的标 准低于社会保险津贴。社会救济机构一般要对社会救济申请人进行生活状况调查, 在证明申请人符合条件后方可批准给予救济。
第一章 社会保障制度概述《社会保障学》PPT课件
度内在规定性的表现,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 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 体。
第二节 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
•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二、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1.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 • 2.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与初步发展 • 3.社会保障制度的全面发展
一、 社会保障模式的概念
• 定义:社会保障模式是对不同社会保障制 度的内在基本规定性及主要运行原则的概 括和总结,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在某一历史 时期社会保障的战略方金筹集和供给方式的不同, 国际上社会保障的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有四 种模式
• 1.投保资助模式 • 2.福利国家模式 • 3.强制储蓄模式 • 4.国家统筹模式
第二阶段:转向企业保险
• 没有积累的企业保险制度在计划经济向市场 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日益暴露出其缺陷。在计 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不是责任主体,企 业支付给员工的保险金最终都是由国家承担 的。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的社会保险实质上 就是前苏联模式下的“国家保险”,只不过 表现为待遇由企业发放的。
第三阶段: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
表1-1 社会保障模式比较
制度 代表国家 基本特征 类型
费用来 源
福利 英国 国家 瑞典 型
全民保障;措施系统完善; 国家一般 津贴广泛而优厚,与个人收 性税收 入及缴费不联系;收支标准
统一;财政负担沉重
投保 德、美、 资助 日等 型
权利与义务相对应;支付限 个人、单 期;保障基本生活;强调公 位、政府 平与效率兼顾
• 贝弗利奇计划的出台。
• 20世纪70年代后至今,社会保障制度进入调整 和改革阶段。以1973年中东石油危机为开端的 经济滞涨宣告了战后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的结 束,社会保障制度陷入了困境,福利国家的弊 端也日渐显现。在这种形势下,新一轮的社会 保障制度改革全面展开。
第二节 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
•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二、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1.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 • 2.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与初步发展 • 3.社会保障制度的全面发展
一、 社会保障模式的概念
• 定义:社会保障模式是对不同社会保障制 度的内在基本规定性及主要运行原则的概 括和总结,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在某一历史 时期社会保障的战略方金筹集和供给方式的不同, 国际上社会保障的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有四 种模式
• 1.投保资助模式 • 2.福利国家模式 • 3.强制储蓄模式 • 4.国家统筹模式
第二阶段:转向企业保险
• 没有积累的企业保险制度在计划经济向市场 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日益暴露出其缺陷。在计 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不是责任主体,企 业支付给员工的保险金最终都是由国家承担 的。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的社会保险实质上 就是前苏联模式下的“国家保险”,只不过 表现为待遇由企业发放的。
第三阶段: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
表1-1 社会保障模式比较
制度 代表国家 基本特征 类型
费用来 源
福利 英国 国家 瑞典 型
全民保障;措施系统完善; 国家一般 津贴广泛而优厚,与个人收 性税收 入及缴费不联系;收支标准
统一;财政负担沉重
投保 德、美、 资助 日等 型
权利与义务相对应;支付限 个人、单 期;保障基本生活;强调公 位、政府 平与效率兼顾
• 贝弗利奇计划的出台。
• 20世纪70年代后至今,社会保障制度进入调整 和改革阶段。以1973年中东石油危机为开端的 经济滞涨宣告了战后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的结 束,社会保障制度陷入了困境,福利国家的弊 端也日渐显现。在这种形势下,新一轮的社会 保障制度改革全面展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的局限性必然加速其崩溃。
h
5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及其历史 和理论背景
(一)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基本条件
❖ 必要条件:社会化大生产 ❖ 充分条件:工人运动兴起
h
6
7
8
(一)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形成阶段的特征
欧美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主要是在20世纪30 年代前后建立的,有很强的应急性质和“被迫上马、 零敲碎打”的色彩。其特征:
❖ 1、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出发点由解决劳资纠纷、 缓和劳资矛盾转向构筑社会功能体系
❖ 2、保障实施对象和覆盖范围,由面向特定阶层 和行业劳动者、工薪收入者转向惠及全体公民的 国民保障
❖ 3、社会保障建立在制度化的基础之上 ❖ 4、保障项目从零星分散的单项保障向全面体系
化方向发展
❖ 5、社会保障已成为一个h 独立的社会分工体系 14
❖ 中国早期朴素的社会保障思想,如:“人不独 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孔 子 ,《礼记·礼运篇》)
❖ 国外对社会保障的认识最早出现在古代的巴比 伦,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
❖ 西方早期的社会保障思想与当时西方空想社会 主义思潮的兴起密切相关
第2章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本章主要内容
❖ 社会保障的萌芽 ❖ 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及其历史和理论背景 ❖ 社会保障制度的初步发展与第一次世界经济大危机 ❖ 社会保障制度的多样化发展与福利国家的兴起 ❖ 当代世界主要的社会保障模式及其调整与改革 ❖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h
1
一、社会保障的萌芽
(一)中外早期社会保障思想
币边际效用低于低收入者的货币边际效用。因此,若将货币
收入从富人“转移”一些给穷人,就可以增加货币的总边际
效用,从而使社会满足总量增h 加。
10
约·梅·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理论:
❖ 基本判断: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生产过剩和失 业
❖ 基本命题:有效需求不足取决于三个基本心 理规律: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 递减规律和货币流动性偏好规律。
❖ 基本命题:(1)社会福利将随国民总收入的增加而增大; (2)社会福利由收入分配的均等化而增大
❖ 基本结论:(1)每一生产要素在各种用途中的边际社会纯
产品都相等,是资源达到最优配置的标准。因此,竞争可以
使边际社会纯产品等于边际私人纯产品,从而使经济福利极
大化 ;(2)货币边际效用也存在递减规律,高收入者的货
❖ 基本结论:实行充分就业的关键在于增加有 效需求
h
11
四、社会保障制度的多样化发展与福利国家
的兴起
(一)贝弗里奇报告与福利国家的兴起
❖ 1942年,社会保障服务委员会报告:《社会保险和有关服 务》,即“贝弗里奇报告” ,其主要观点:
❖ 继承了新历史学派理论中有关福利国家的思想,从英国现实 出发,指出影响英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
社会保障制度的扩展的四重含义:
❖ 一是世界上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急剧增加; ❖ 二是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和受益范围进一步扩大; ❖ 三是社会保障项目构成趋于体系化、网络化; ❖ 四是社会保障支出的绝对值及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比重显著增加。
社会保障制度的多样化发展:制度类型不断增加。
h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社会保 障制度发展的基本特征
❖ 1、社会保障的立法和计划都带有试验性质
❖ 2、各项保障措施大多是分散且不成体系的
❖ 3、体现了由“济贫法”转向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 过渡性
❖ 4、处理社会问题的责任逐渐从地方政府和私人机 构集中于中央政府
h
9
(二)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形成与福利经济 学和国家干预理论
阿赛·庇古的福利经济学:
❖ 基本假定:基数效用论
五大障碍:贫困、疾病、愚昧、肮脏和懒惰。
❖ 七个方面:儿童补助、养老金、残疾津贴、失业救济、丧葬 补助、丧失生活来源的救济、妇女福利。
❖ 四项原则:普遍性原则(又称全民保障原则)、保障基本生 活原则、政府统一管理原则、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
❖ 三种保障方式:社会保险、社h 会救济和自愿保险
12
(二)社会保障制度扩展及其多样化发展阶段
h
2
(二)中外早期社会保障的实践与发展
❖ 在实践中,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表现为: ❖ 从私人义务 ,到成员间的互助互济,再
到民间和宗教的慈善事业
h
3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前身——济贫法
❖ 1601年,英国《济贫法》,即旧“济贫法”。 其基点是对无业游民实行政府救济和强迫劳动。
❖ 1834年,英国《〈济贫法〉修正案》(即“新 济贫法”),承认社会救济是公民应享有的合法 权利,政府负有实施救济、保障公民生存的责任。
五、当代世界主要的社会保障模式及其调整与改革
❖ (一)当今世界主要的社会保障模式
制度类型
代表国
基本特征
费用来源 责任归属
福利型 保险型
英国 瑞典
全民保障;措施系统完善; 津贴广泛而优厚,与个人收 入及缴费不联系;收支标准
统一;财政负担沉重
国家一般 性税收
德、美、 权利与义务相对应;支付限 个人、单 日等 期;保障基本生活;强调公 位、政府 平与效率兼顾
政府 三方
强制 储蓄 型
集中管理和 运营基金
私营公司竞 争运营基金
新加坡 强制劳资双方缴费并计入个 雇主、雇
人账户;基金投入资本市场, 员
智利
保值增值
雇员
国家型
前苏联、 保障丧失劳动能力或失业的 企业主、
中国等 工人及其h家属;支付标准为 全额工资;统一办理保险
国家
个人
政府
15
(二)“福利”困境及其调整与改革
资本主义经济“滞胀”及其福利困境:
❖ 高福利造成财政困难,其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增长
❖ 高福利依赖高税收,沉重的税收负担抑制人们投 资和劳动愿意
❖ 高福利加大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率
❖ 高福利、高消费挤占了生产资金,使固定资产投 资增长减慢,破坏经济的物质基础
❖ 社会福利计划的扩大,需要组织一支从中央到地 1、均实行强迫劳动与贫困救济相结合的原则, 是宗教团体慈善救济的扩大化;
❖ 2、是兼顾两大利益集团:有产者、雇主与贫民、 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人之间的利益的一种制度;
❖ 3、是一项“不够格”(Less eligibility)的原则; ❖ 4、理论依据(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萨伊定理
h
5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及其历史 和理论背景
(一)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基本条件
❖ 必要条件:社会化大生产 ❖ 充分条件:工人运动兴起
h
6
7
8
(一)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形成阶段的特征
欧美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主要是在20世纪30 年代前后建立的,有很强的应急性质和“被迫上马、 零敲碎打”的色彩。其特征:
❖ 1、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出发点由解决劳资纠纷、 缓和劳资矛盾转向构筑社会功能体系
❖ 2、保障实施对象和覆盖范围,由面向特定阶层 和行业劳动者、工薪收入者转向惠及全体公民的 国民保障
❖ 3、社会保障建立在制度化的基础之上 ❖ 4、保障项目从零星分散的单项保障向全面体系
化方向发展
❖ 5、社会保障已成为一个h 独立的社会分工体系 14
❖ 中国早期朴素的社会保障思想,如:“人不独 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孔 子 ,《礼记·礼运篇》)
❖ 国外对社会保障的认识最早出现在古代的巴比 伦,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
❖ 西方早期的社会保障思想与当时西方空想社会 主义思潮的兴起密切相关
第2章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本章主要内容
❖ 社会保障的萌芽 ❖ 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及其历史和理论背景 ❖ 社会保障制度的初步发展与第一次世界经济大危机 ❖ 社会保障制度的多样化发展与福利国家的兴起 ❖ 当代世界主要的社会保障模式及其调整与改革 ❖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h
1
一、社会保障的萌芽
(一)中外早期社会保障思想
币边际效用低于低收入者的货币边际效用。因此,若将货币
收入从富人“转移”一些给穷人,就可以增加货币的总边际
效用,从而使社会满足总量增h 加。
10
约·梅·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理论:
❖ 基本判断: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生产过剩和失 业
❖ 基本命题:有效需求不足取决于三个基本心 理规律: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 递减规律和货币流动性偏好规律。
❖ 基本命题:(1)社会福利将随国民总收入的增加而增大; (2)社会福利由收入分配的均等化而增大
❖ 基本结论:(1)每一生产要素在各种用途中的边际社会纯
产品都相等,是资源达到最优配置的标准。因此,竞争可以
使边际社会纯产品等于边际私人纯产品,从而使经济福利极
大化 ;(2)货币边际效用也存在递减规律,高收入者的货
❖ 基本结论:实行充分就业的关键在于增加有 效需求
h
11
四、社会保障制度的多样化发展与福利国家
的兴起
(一)贝弗里奇报告与福利国家的兴起
❖ 1942年,社会保障服务委员会报告:《社会保险和有关服 务》,即“贝弗里奇报告” ,其主要观点:
❖ 继承了新历史学派理论中有关福利国家的思想,从英国现实 出发,指出影响英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
社会保障制度的扩展的四重含义:
❖ 一是世界上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急剧增加; ❖ 二是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和受益范围进一步扩大; ❖ 三是社会保障项目构成趋于体系化、网络化; ❖ 四是社会保障支出的绝对值及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比重显著增加。
社会保障制度的多样化发展:制度类型不断增加。
h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社会保 障制度发展的基本特征
❖ 1、社会保障的立法和计划都带有试验性质
❖ 2、各项保障措施大多是分散且不成体系的
❖ 3、体现了由“济贫法”转向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 过渡性
❖ 4、处理社会问题的责任逐渐从地方政府和私人机 构集中于中央政府
h
9
(二)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形成与福利经济 学和国家干预理论
阿赛·庇古的福利经济学:
❖ 基本假定:基数效用论
五大障碍:贫困、疾病、愚昧、肮脏和懒惰。
❖ 七个方面:儿童补助、养老金、残疾津贴、失业救济、丧葬 补助、丧失生活来源的救济、妇女福利。
❖ 四项原则:普遍性原则(又称全民保障原则)、保障基本生 活原则、政府统一管理原则、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
❖ 三种保障方式:社会保险、社h 会救济和自愿保险
12
(二)社会保障制度扩展及其多样化发展阶段
h
2
(二)中外早期社会保障的实践与发展
❖ 在实践中,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表现为: ❖ 从私人义务 ,到成员间的互助互济,再
到民间和宗教的慈善事业
h
3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前身——济贫法
❖ 1601年,英国《济贫法》,即旧“济贫法”。 其基点是对无业游民实行政府救济和强迫劳动。
❖ 1834年,英国《〈济贫法〉修正案》(即“新 济贫法”),承认社会救济是公民应享有的合法 权利,政府负有实施救济、保障公民生存的责任。
五、当代世界主要的社会保障模式及其调整与改革
❖ (一)当今世界主要的社会保障模式
制度类型
代表国
基本特征
费用来源 责任归属
福利型 保险型
英国 瑞典
全民保障;措施系统完善; 津贴广泛而优厚,与个人收 入及缴费不联系;收支标准
统一;财政负担沉重
国家一般 性税收
德、美、 权利与义务相对应;支付限 个人、单 日等 期;保障基本生活;强调公 位、政府 平与效率兼顾
政府 三方
强制 储蓄 型
集中管理和 运营基金
私营公司竞 争运营基金
新加坡 强制劳资双方缴费并计入个 雇主、雇
人账户;基金投入资本市场, 员
智利
保值增值
雇员
国家型
前苏联、 保障丧失劳动能力或失业的 企业主、
中国等 工人及其h家属;支付标准为 全额工资;统一办理保险
国家
个人
政府
15
(二)“福利”困境及其调整与改革
资本主义经济“滞胀”及其福利困境:
❖ 高福利造成财政困难,其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增长
❖ 高福利依赖高税收,沉重的税收负担抑制人们投 资和劳动愿意
❖ 高福利加大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率
❖ 高福利、高消费挤占了生产资金,使固定资产投 资增长减慢,破坏经济的物质基础
❖ 社会福利计划的扩大,需要组织一支从中央到地 1、均实行强迫劳动与贫困救济相结合的原则, 是宗教团体慈善救济的扩大化;
❖ 2、是兼顾两大利益集团:有产者、雇主与贫民、 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人之间的利益的一种制度;
❖ 3、是一项“不够格”(Less eligibility)的原则; ❖ 4、理论依据(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萨伊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