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章广播电视新闻新发展深度报道和全新闻频率频道.pptx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全书课件完整版ppt全套教学教程最全电子教案电子讲义(最新)
第一章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概述
1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第二章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传播渠 道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第一节大众媒介的新传播时代 一、广播的传输方式 广播的传输方式即广播信息的传送形式。根据信息传送方式的不同,广播 可以分为两大类:无线广播和有线广播。 (一)无线广播 无线广播即通过无线电波传送广播节目信息的传输方式。由于利用了无线 发射的方式来传输音频信号,无线广播无须立杆架线,覆盖范围较广,性 能稳定,扩容性强,音质清晰,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的有线广播布线困难 、安装复杂、覆盖范围有限、扩容性差、音质模糊等问题。 要实现无线广播,首先要将声音信息转变为音频信号,其频率范围为16~20 千赫。然后用音频信号去调制作为载体的载波信号,通过发射天线将调制
12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字频道,有效地提高了频道资源的利用率。 在全世界范围内,卫星数字电视革命是1994年从美国的Direct TV公司开始 的。它在全北美播出175个频道,首次使用DTH方式,将数字电视信号直接 传送到用户终端,普通家庭只要使用较小的碟形天线就可以接收。 我国的卫星电视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已 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三、媒介融合与信息覆盖全球化 早在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就提出了“媒介即 讯息”的著名观点。在他的名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麦克 卢汉明确指出,从漫长的人类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意义的“讯息”不是 各个时代的媒介所传播的内容,而是媒介本身。换句话说,任何新媒介
7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二)有线广播 有线广播是利用金属导线或光导纤维所组成的有线传输分配网络,将广播 节目信号直接传送给用户接收设备的区域性广播传输方式。其传播通道利 用专用的传输分配网络,也可利用电信传输网络和低压电力传输网络。 与传统的无线广播相比,有线广播使用有线光缆传输广播信号,从根本上 克服了无线信号传输受覆盖区域、信号发射、障碍物干扰等因素影响音质 不稳定的缺点,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可有效控制接收范围,传输频带宽, 能构成双向传输系统等优点,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有线广播可以与无 线广播互相补充,共同组成完整的广播传播网。 二、电视的传输方式 电视传输方式即电视信息的传送形式。根据信息传送方式的不同,电视可
第09章广播电视新闻新发展深度报道和全新闻频率频道
《新闻调查》 ——新闻背后的新闻
《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一档深度调查类 节目,时长45分钟,每周一期,在百姓和高端 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新闻调查》注重研究真问题,以记者调查 采访的形式,探寻事实真相,追求理性,深入 分析,为促进和推动社会和谐进步发挥着重要 作用。
第09章广播电视新闻新发展深度报道 和全新闻频率频道
在报道的组织方面:
n 央视提前一天组织主持人、记者、编辑进行演 练,海外中心共动员2000人来做伊战报道。央 视一、四、九套全力出动,联合报道,显示了 规模化报道的威力。
n 凤凰卫视在布什对萨达姆发布48小时最后通谍 后立即召开中文台、资讯台的负责人开会,部 署战争报道事宜。刘长乐发出《紧急动员令》, 并成立了战时报道指挥部。
q 关注时事和社会重大问题 q 对一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有
比较深入的分析 q 对事件的影响和意义有一定的阐释
第09章广播电视新闻新发展深度报道 和全新闻频率频道
2. 《新闻学大辞典》对深度报道的解释 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
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 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导新 闻的方式。
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更加凸显。广播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呈现出新的面貌。
第09章广播电视新闻新发展深度报道 和全新闻频率频道
1994年4月1日央视开播的《焦点访谈》 栏目将内容定位为:
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 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
第09章广播电视新闻新发展深度报道 和全新闻频率频道
三、中国广播电视新闻 深度报道的现状和困境
第09章广播电视新闻新发展深度报道 和全新闻频率频道
第09章广播电视新闻新发展深度报道 和全新闻频率频道
广播电视新闻新发展深度报道和全新闻频率频道
全新闻频率频道的定义与特点
全新闻频率频道定义为
一种24小时不间断提供新闻信息的电视频 道。其特点在于
实时更新
全新闻频率频道会随时更新新闻信息,保 持时效性。
全面覆盖
全新闻频率频道会涵盖政治、经济、社会 、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新闻信息。
深入报道
全新闻频率频道会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 全面的报道和分析。
跨平台融合
将深度报道和全新闻频率频道的内容整合到多个平台上,如电视、网站、社交媒体等,实 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内容共享
深度报道和全新闻频率频道相互提供内容支持,全新闻频率频道可以提供实时、全面的新 闻报道,为深度报道提供素材;深度报道则可以为全新闻频率频道提供深入、详尽的新闻 解析。
互动性增强
通过观众参与、在线评论等方式,增强深度报道和全新闻频率频道的互动性,提高观众参 与度和黏性。
道方面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02
社会信息传播的变化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社会信息传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广播电视新闻
需要适应这一变化,提高深度报道和全新闻频率频道的质量。
03
研究意义
通过对广播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和全新闻频率频道的研究,可以深入了
解其发展现状和趋势,为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
导。
研究目的与方法
全新闻频率频道的优秀案例介绍
总结词
快速反应、实时更新、多维度呈现、互动性强
详细描述
全新闻频率频道优秀案例通常具备快速反应和实时更新的特点,能够紧跟时事热点,为观众提供最新 的新闻资讯。同时,通过多维度呈现手法,将新闻事件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给观众。此外,互动性 强的特点也使得全新闻频率频道能够更好地吸引和满足观众的需求。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课件09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主题的特点有哪些?
第一节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主题的特点
一、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具有多元主题并存的可能,要处理好主 题单一性和事件复杂性的关系
一般来说,多重主题不能同时出现在一篇报道中,单篇报道必 须集中于—个主题。通常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中一个问题 作为报道角度,有时如果问题比较重大,也会采用系列报道的 形式。
案例:电商价格大战:实体店参战,价格承诺未兑现;电商降
价不实在(新闻直播间)
第一节Βιβλιοθήκη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主题的特点
五、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主题更要强调新鲜性,紧如时代脉搏, 甚至引领时代方向
新闻新鲜性的内涵:广播电视探度报道的主题一定是紧扣时代 主流生活方式、主流价值观念、主流发展方向、主要社会矛盾 的。当我们把同一题材,不同年代的作品连起来看的时候,能 明显从中感到社会的发展,这样的作品才是具有新闻性的。
四、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主题具有开放性倾向,体现了价值多 元化时代的特色
深度报道关注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承担着解疑释惑、 观念引导的任务,但是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报道都要有非此即彼 的明确结论和态度。有时报道倾向于采用开放性结尾,提出问 题、列举各方观点,引发人们深层思考,并不强求全社会统一 认识。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王万顺 2015-2016(1)
第三章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主题 第一节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主题的特点
第一节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主题的特点
什么是主题,新闻报道的主题,新闻报道主题与小说主题的区 别是什么?
主题是记者对所报道事实的观点,即记者想要通过这个人、这 件事或这种社会现象说明什么。
案例:寻找“小良”(见教材)
第一节
陆晔《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广播电视新闻新发展——深度报道和全新闻频率/频道【圣才出品
第九章广播电视新闻新发展——深度报道和全新闻频率/频道9.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广播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发展和意义1.广播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类别界定的中外之别如果深入分析国外类似的节目实践,许多成功的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人,都会更关注一个新闻栏目的整体风格和定位,而并不十分介意在栏目中播出的单个节目,究竟是调查性报道、特写还是访谈。
2.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实践脉络(1)中国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历程中发育起来的。
(2)1990年代初中期,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调查性报道开始呈现出新的面貌。
①中国媒介的市场化程度提高,媒介生存压力骤增,新闻业新的竞争态势开始出现。
②中国社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强大驱动下开始出现各种利益分化,新的社会问题凸显。
3.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现状和困境(1)2003年前后,中国的新闻深度报道进入更广阔的公众视野。
(2)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的力量以更加明确的方式体现出来。
于是,对于新闻深度报道和评论而言,多个两难选择始终存在。
①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多种时代成分并存和多重利益分化,使得这类报道在面对大量可能涉及的内容时,担负着沉重的道义责任,却又时常力不从心。
②强大的市场驱动在一些时候成为道义责任和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共谋。
(3)广播电视新闻深度类节目与中国新闻改革的发展脉络相一致,广播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和评论类栏目的实践,呈现出宣传管理、市场需求和新闻媒介自身专业诉求之间一种微妙的平衡关系。
二、全新闻频率/频道的理念和实践策略1.全新闻频率/频道的新闻理念广播电视全新闻频道(频率)的兴起,是新闻业和社会公共生活发展变化相互呼应的结果。
从1970年代末美国有了第一家全新闻广播频率,到1980年世界上第一个24小时播出的电视全新闻频道CNN开播,如今每时每刻不间断的滚动新闻和现场直播已经让受众习以为常。
2.全新闻频率/频道的组织架构和节目策略(1)“时间迁移(time-shifting)”时间迁移是利用滚动新闻和重播让那些错过收听收看某些新闻栏目的听众和观众能在不同的其他时段补听补看。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PPT精品文档
趋向的报道形式。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是
新闻的5个“W”和一个“H”的进一步深入的
报道方式。
——《新闻学简明词典》
.
3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凭借声、画形象, 对重大的新闻事件,有影响的社会问 题、社会现象,做有背景介绍、有分 析解释、有归纳预测的报道与点评。
——叶子
(三层含义:媒介特色、题材要求、内容要求)
第七讲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
1
思考与讨论:
什么是深度报道? 电视新闻能否搞深度报道?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有哪些类型?
.
2
一、概念的界说
深度报道(In-depth reports),从操作层面 来说,就是“以今日之事态,核对昨日之 背景,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 ——美国专栏作家朱蒙得
“一种阐明事件因果关系,预测事件发展
1989年,建国40周年——《弹指一挥间》;
.
18
[互动]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的 联系和区别?
.
19
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的区别
题材选择的差异;(连续报道多为事件性 新闻,系列报道多为典型经验报道和反映 各方面成就等非事件性新闻。
报道时效的差异;(连续报道注重时新性, 系列报道注重时宜性;)
传播功能的差异;(连续报道的指导性在 于事故产生的教训,能对社会形成引以为 戒的效果;系列报道直接宣扬主旋律;)
.
22
.
20
报道序列的差异;
连续报道的次序排列是沿着事件发展变化 的流程进行排列的;各报道之间的次序不能 颠倒,不能任意变动;
系列报道的次序排列受记者、编辑主观影 响较大,没有客观必然性。
.
21
案例:《弹指一挥间》
第一集:有关核工业的报道;最后一集: 反映文化事业的成就——《文化事业硕果 累累》 某一集内部:《共和国的核工业》 《发展中的四川核工业基地》 《秦山核电站工程进展顺利》 《爱国归侨叶迪生》
ppt(full)=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第二版)
• 戒严时期台湾广播的特点 -对广播宣传严密管理与审查 -国民党实际控制下的“中广”与军政广播, 主控台湾广播业及宣传导向 -对大陆的“宣传”与“对外”广播 -涌现出一批有影响力的民营电台
• “解严”后广播频率的开放 - 1993年1月30日,台湾当局宣布开放调频 广播频道,台湾广播进入了多元化并存的 新阶段 -初步形成了三个层次的调频广播网:覆盖 全岛的电台、地区级电台以及社区级电台。
• 公营、商营广播电视体制的平衡 • 公营与商营广播电视体制的节目互补
第四节 世界广播电视的发展: 中国模式
• 中国模式广播电视体制即保持广播电视媒 体国有属性不变的前提下,引进有限的商 业运作体制,在第三世界国家中较具有代 表性。
• 与纯粹国有/国营广播电视体制相比,具有 新的特点:
一、广播电视业广告、节目出售等商业经营收 入在广播电视业中开始占据重要地位。 二、节目的制作部分以市场导向来执行;但仍 主要承担着执政党和国家的宣传喉舌作用。 三、广播电视机构之间出现激烈竞争,但“优 胜劣汰”或“优胜劣并”的情况尚不可能出现。
– NTSC制(也简称为N制) – PAL制(Phase Alteration Line,也称帕尔制) – SECAM制(Sequential Color with Memory, 也称色康制)
• 电视的其他技术制式
第二章
中国(大陆)广播电视的发展
第一节 民国时期广播事业的发展
• 民国时期广播电台的发轫 -1923年1月23日,“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 司广播电台”正式开始播音
第五章
广播电视传播的特性与社会功能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特性
• 广播电视的社会影响力 • 广播电视的特点
-传播对象的广泛性 -传播速度迅速及时 -丰富的视听语言作为传播符号,具有强烈的直观 性和感染力 -接受方式的随意性和伴随性 -线性传播,顺序接收,具有强烈的“现在进行时” 的视听感受 -转瞬即逝,难以保留
新闻广播业务第九章
第四节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界说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特征 电视新闻评论分类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界说
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评论者、评论集体或电视 机构对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件、问题或社会现 象表示的意见或态度。(《电视新闻分类与界定 》,第22 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这一界定,区分了它和消息新闻的不同任务,前 者是报道事实,传播新闻信息,而新闻评论节目 主要是发议论,讲道理。
新闻专题节目界说
新闻专题节目特征
新闻性
专题类新闻节目必须具有新闻性,即具备新闻的基本要素,这是新闻 专题区别于社教类专题节目的主要特点。 新闻性专题是围绕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新闻典型等展开的。报道要 有时效性,或是新近发生的事,或是适宜于当前形势需要的 对有重大新闻价值的题材,及时深入采访、挖掘,把思想内容和表现 形式都达到一定高度的完整节目呈现给观众,这是新闻专题的重要特 征。
例证: CNN 和凤凰台关于美国“9.11”事件的报道 CNN 关于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捕的报道
简 短
快和短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同样消息类新闻的任务是迅速 、简要地报道国内外大事,至于事实的来龙去脉,前因后 果的详尽分析、解释则是专题类电视新闻的任务。 由于要求快,每条新闻的播出时间都短,只能立足事件、 事态发生的现在来报道,即使用背景材料,也要用最简练 的语言与最典型的画面形象来说明问题。 新闻短,但不是短而空、短而轻、短而浅、而应是短而实 、而重、而厚而丰满。
专题报道
专题报道:电视新闻作深度报道最常用的节目形态, 专题 报道往往被视为重头新闻,是专题新闻中承载深度报道内 容的重要形式。
从题材内容上,专题报道可分为:
典型报道 重大新闻事件的现场报道 重大新闻事件的综合回顾
《新闻频道发展》课件
数据可视化技术将使新闻报道更加直观易懂,帮 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复杂新闻事件。
新闻频道的未来价值取向
社会责任感
新闻频道将更加注重社会责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反映民意, 推动社会进步。
真实性原则
新闻频道将坚守真实性原则,严谨报道新闻事件,维护新闻公信力 。
创新性思维
新闻频道将积极探索新的报道方式和内容形式,满足观众对新闻信 息的新需求。
利用新技术和创新手段,如虚拟现实、增 强现实等,新闻频道可以提供更加沉浸式 的用户体验。
05
新闻频道的未来展望
新闻频道的未来发展趋势
全球化趋势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新闻频道将更加注重国际新闻的报道,加强 跨国合作,满足观众对全球信息的需求。
多元化趋势
新闻频道将更加注重多元化的报道,包括报道角度、内容、形式 等,以满足不同观众群体的需求。
信息过载问题
互联网时代信息量爆炸,用户很难筛 选出真正有价值的信息,新闻频道需 要提供高质量的内容。
广告收入下滑
受数字广告竞争影响,传统新闻媒体 的广告收入下滑,需要寻找新的盈利 模式。
新闻伦理和客观性问题
在追求点击率和关注度的过程中,新 闻频道需要平衡客观性和娱乐性,避 免过度偏向或误导观众。
新闻频道的机遇
用户参与和互动
多元化内容和服务
利用社交媒体和互动技术,新闻频道可以 吸引更多用户参与和互动,提高观众粘性 。
除了传统的新闻报道,新闻频道可以提供 更多元化的内容和服务,如深度报道、数 据分析、评论等。
品牌建设和合作
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
通过品牌建设和与其他媒体、企业的合作 ,新闻频道可以扩大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社交化趋势
新闻频道将更加注重与观众的互动,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与观众 进行实时交流,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粘性。
广播电视新闻学9-10讲
3、电视戏曲和曲艺节目
包括各类戏曲剧目或唱段、曲艺节目的播出,以 及有关戏曲或曲艺艺术的流派、历史、演员、唱 腔、舞美等方面的知识内容介绍的专题节目。
而电视文艺节目有时也会特指电视综艺节目, 如电视晚会、电视音乐节目、电视游戏节目等, 这是对这个概念的狭义的理解。
二、电视文艺类节目的特点
1、文艺性、思想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电视文艺类节目时电视节目的有机组成 部分,必须服务于整个电视传播的根本 性质的宗旨,电视文艺类节目具有文艺 性、思想性和社会性统一的特点。
1959年国庆十周年时,中央电视台通过电缆传送, 现场转播了天安门广场的文艺晚会实况,这是中 央电视台第一次在现场转播规模较大的文艺演出,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964年底,央视利用黑白录像机录制了常香玉主演 的豫剧《朝阳沟》第二场、京剧《红灯记》中一场, 用来迎接1965年元旦的文艺晚会播出。这是我国电 视台第一次使用录像技术制作播出电视文艺节目, 结束了我国电视文艺类节目因为技术限制而全部使 用电视直播的局面,使电视文艺类节目的表现手法 更为丰富。
《围城》、《水浒》、《红楼梦》、《三国演义 》 等中国小说名著的成功搬上荧屏正标志着电视文 艺吸收文学营养所达到的较为理想的审美境界。 而《新闻启示录》、《9.18大案纪实》等作品向 电影《邻居》、《沙鸥》等吸取长镜头纪实美学 营养,《希波克拉底誓言》、《秋白之死》等作 品向《黄土地》等影片吸取构图造型美学的营养。 总之,电视文艺丛幼稚逐渐走向成熟的审美历程, 吸取了文学的、话剧的、电影的、戏曲的、音乐 的美学营养,并且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广播电视新闻学》PPT课件
精选PPT
21
第四章 广播新闻写作
第一节 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及广播新闻的特点 一、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用事实说话 迅速及时 简洁明了
二、广播新闻写作的特点——谈话性写作
更迅速 更简洁 更明白易懂
精选PPT
22
第四章 广播新闻写作
更明白易懂——句子的口语化表达 如何简化报道——主谓语连在一起,少
用倒装句、被动句,多用短句 选择适于听的词汇——多用双音节词。
注意同音字,口头语言,慎用简称(上 海环境测试所)少用方言土语,慎用代 词,简化数字,多用象声词。
精选PPT
23
第四章 广播新闻写作
第二节 广播新闻材料的选择
精选PPT
16
中国广播改革
2、1992年上海东方电台的创办与改革 直播——突发新闻可以第一时间播报 以新闻为主体的综合型栏目结构。《东广
早新闻》每天早晨6点至9点长达3小时。包 括快讯、动态新闻、深度报道及其评论等, 既有信息量又有思想深度。《正点新闻》 早6至晚22正点播出。
精选PPT
17
一、主题鲜明、集中——我要说什么
二、材料的选择 1、围绕主题选材,取材要精 2、广播新闻材料的选择 材料要具体、扎实; 精选生动细节; 选择典型音响材料,发挥听觉的传真性
精选PPT
24
第四章 广播新闻写作
第三节 广播新闻结构 一、广播新闻安排结构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以线性结构为主 给听众以听觉准备 要有必要的重复 二、广播新闻常见的结构形式
精选PPT
9
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
2、画面的情节片断性 原因一电视新闻的突发性、时效性 原因二新闻时间限制 3、现场的制约性 时间的制约(过去时) 对人与事的制约 对环境的制约
《广播电视新闻学》课件
20世纪末至今,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广播电视新 闻的传播方式和内容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许多新 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平台。
02
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方式与特点
广播新闻的传播方式与特点
传播方式
广播新闻通过无线电波传 送,覆盖范围广泛,不受 地域限制。
特点
声音传播,感染力强,适 合传递信息量大、内容丰 富的新闻报道;但缺乏视 觉信息,无法提供画面。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对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应予以保密,不得 泄露。
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应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 稳定,不得传播有害信息。
广播电视新闻的自律机制
行业自律组织
建立行业自律组织,制定自律规范,对广播 电视新闻从业者进行监督和管理。
内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规范新闻采编、审 核、播出等环节的管理流程。
记录和整理
及时记录采访内容,整理成文 字材料,以便后续编辑和报道
。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原则与技巧
及时性原则
尽快编辑和发布新闻报道,保 证新闻的新鲜度和时效性。
创新性原则
在保证新闻真实性和客观性的 前提下,运用新颖、有趣的方 式呈现新闻内容。
真实性原则
确保新闻报道的内容真实、准 确、客观,不夸大、不歪曲事 实。
人工智能对新闻业的影响
人工智能技术对新闻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改变新闻生 产方式、优化新闻内容、提高传播效果等方面,同时也带来 了一些挑战和问题,如数据隐私和伦理问题等。
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的创新与发展
融媒体时代的特点
融媒体时代是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互动性 强、个性化需求高等特点,对广播电视新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1广播电视新闻学课件第九章
现场报道和直播报道的异同:
同:以表现事件的发生现场为主;时效性强;现场感强
异:①从报道题材上,一般直播要重大些。
②从报道的时间上,直播要与整个事件共始终,而现场报 道可以是整个事件的某个片断。 ③从播出的空间上,直播与事件的发生现场同步播出,现 场报道可以同步也可以选择片断稍后安排播出。
4.连续报道 指对同一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在一个阶段内不 可预知的有关情况的发生、发展、结局的持续性报
试析2011-10-18《新闻报纸摘要》的内容提要
各位听众,早上好!今天是10月18日,星期二,农历 九月二十二。北京晴,最高气温21度。以下是内容提 要: 各地积极探索文化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文化惠民 工程,让人民群众更幸福,助国家提升软实力; 记者调查:文化产业融资瓶颈待破解,鼓励引入 民间资本; 三季度中经产业景气指数发布,部分重工业偏热, 预警家电业面临调整和市场竞争加剧; 油价下调一周,一些地方出现柴油荒; 我国民办高校首获研究所招生资格; 基层中国:宁夏固原盼解渴; 未来三天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回升、阳光灿烂; 伊朗宣布生产70公斤浓缩铀,为核反应堆提供 核燃料;
3、注意节目统筹
统筹节目内容:选稿和编排上注意多种类、多 地域、多行业、多层次的新闻信息都有。 统筹节目结构:重点稿件要排在头条或较为重 要的位置,次要稿件则尽量捆绑在重点稿件后。 相同体裁的稿件要穿插排列,如消息、评论、 简讯、新闻小故事、特写或录音报道、连线报 道等分层次间隔安排。
4、新闻编排的具体方法
(1)讲标准的普通话
(2)要有很强的口头表达能力
(3)要头脑清晰,思路敏捷,把现场所见所闻 有选择地直接表述出来,而且要有条理,通俗 易懂
广播电视新闻学讲义5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课件
02
后期制作技术
03
动画与图表制作
运用特效、音效、字幕等后期制 作技术,提升报道的视觉效果和 信息传递效率。
运用动画和图表等手段,将复杂 信息进行可视化处理,便于观众 理解。
编辑与制作的结合
编辑思维贯穿制作过程
在制作过程中始终保持编辑思维,确保报道内 容的质量和效果。
制作技术为编辑提供支持
运用制作技术将编辑的创意和想法转化为具体 的画面和声音。
02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类型 与题材
类型
专题报道
01
对某一事件、人物或话题进行深入、全面的报道,挖掘背后的
故事和意义。
调查报道
02
对某一社会问题进行深入调查,揭示真相和内幕,为公众提供
客观、全面的信息。
评论报道
03
对某一事件或话题进行评论和分析,提出观点和建议,引导公
众思考和讨论。
题材
社会热点
后续报道
对事件的后续发展进行持续报道,及时更新 相关信息。
案例三:人物专访的深度报道
人物选择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如知 名企业家、文化名人等。
深入交流
与人物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 们的成长经历、心路历程等。
细节描写
对人物的细节进行描写,展现 人物的个性和特点。
观点呈现
通过采访,呈现人物的观点和 看法,让观众更加了解人物的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将更加注重专业化和个性化, 针对不同领域和受众群体提供更加精准的报道。
面临的挑战
竞争压力
随着媒体数量的增加和传播渠道的多样化,电视新闻深度报道面 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
内容创新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创新报道内容,提高报道的吸引力和影 响力,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面临的重要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国家和地区有没有电视新闻频道及其运作 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这个国家的新闻传 播水平和能力,也反映了这个国家在当代国际 新闻传播格局当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二、全新闻频率/频道的特点
时间迁移(Time-shifting) 极地方化新闻(Hyper-local news) 新闻类别化:满足受众“分众化”的需求
二、中国广播电视新闻 深度报道的实践脉络
1970年代末期,在改革开放的社会历程中
凸显出各种新问题新矛盾,广播电视新 闻深度报道便应运而生。如:1978年上
海电视台推出的《新闻透视》栏目。
1990年代中期,随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发展,一方面,媒介竞争日益加剧;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新
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更加凸显。广播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呈解释 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
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 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导新 闻的方式。
3. 深度报道诞生发展的根本原因
深度报道
源于
社会需要和受众需要
4. 对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认识
一篇深度报道包含的主要内容:事件,新闻 背景,新闻过程,新闻分析(感性认识、理 性分析),新闻预测,对策建议等。
深度报道从调查走向研究,从知性走向理性, 记者通过调查研究社会问题,从调查型记者 走向研究型记者。
5. 深度报道特征 ——6w要素,注重6W中why ,how 的要素
when: 立足此时,追溯既往,推测未来。 where: 立足现场,左右延伸,纵横兼顾。 who : 立足事实,追踪采访,涉及相关。 what : 立足此事,搜集情况,报道细节。 why : 立足直接,分析横向,追究纵深。 how : 分析意义,注重结果,预测未来。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于2003年5月1日起试播, 7月1日起正式播出。脱胎自原CCTV-1(新闻、 综合频道)。
新闻频道全天24小时播出,整点新闻将以最快 的速度向观众提供第一手的国内国际新闻资讯, 突出时效性和信息量,实现滚动、递进、更新 式报道。整点新闻后,分别安排了各分类新闻, 主要有财经、体育、文化、国际四大类。
盘点新闻频道部分新闻栏目
主持人:劳春燕 《环球视线》
主持人:郭志坚 《新闻联播》
主持人:郎永淳 《新闻30分》
主持人:紫凝 《午夜新闻》
主持人:邱启明 《24小时》
主持人:柴璐 《国际时讯》
主持人:白岩松 《新闻1+1》
主持人:李小萌 《东方时空》
主持人:赵普 《朝闻天下》
主持人:欧阳夏 丹
《共同关注》
《新闻调查》 ——新闻背后的新闻
《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一档深度调查类 节目,时长45分钟,每周一期,在百姓和高端 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新闻调查》注重研究真问题,以记者调查 采访的形式,探寻事实真相,追求理性,深入 分析,为促进和推动社会和谐进步发挥着重要 作用。
1996年5月17日《新闻调查》开播,栏目创办 之初就明确提出:要做中国的《60分钟》。 并提出用调查的方式来做深度新闻节目的设 想,对节目制作形态做出了初步界定:双机 拍摄、记者现场采访、现场 评述,对事件多角度分析、 递进式探究。这种节目形态 一直沿用至今。
使受众能够接触多种信息来源和多样化 新闻内容。
媒介压力:各种媒介,特别是网络 媒体的压力
央视新闻频道与凤凰卫视资讯台的竞争
1、总体竞争态势 新闻频道境外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凤凰
卫视咨讯台。 凤凰卫视资讯台在广东等地有线落地,
三星级以上酒店、涉外小区和部分政府办 公大楼可以收到,至2007年,凤凰卫视在 内地拥有近一亿用户。
第九章
广播电视新闻新发展 ——深度报道和全新闻频率/频道
第一节 广播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的发展和意义
一、广播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以今日之事态,核对昨日之背景, 阐述明日之意义
1. 广播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特点
关注时事和社会重大问题 对一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有
比较深入的分析 对事件的影响和意义有一定的阐释
1994年4月1日央视开播的《焦点访谈》 栏目将内容定位为:
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 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
三、中国广播电视新闻
深度报道的现状和困境
中国广播电视 新闻深度报道 的实践,呈现 出宣传管理、 市场需求和新 闻媒介自身专 业诉求之间一 种微妙的平衡 关系
广播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实施
主持人:康辉 《世界周刊》
主持人:古兵 《面对面》
主持人:崔志刚 《新闻直播间》
三、全新闻频率/频道 架构和节目策略
记者按地域分工的新闻“采购”模式 充分利用伙伴媒介机构的新闻资源 庞大的专家嘉宾库 媒介融合的资源共享
四、中央电视台(CCTV)新闻频道
2003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试 播,7月1日正式播出。
体现新闻深度: ——客观深度和主观深度
舆论监督功能 内容取向与报道风格
第二节 全新闻频道/频率 的理念和实践策略
一、全新闻频道/频率的新闻理念
24小时随时随地报道新闻
通过与新闻事件同步的实时追踪、全 景描摹、连续关注,呈现出全球化的 影响力
新闻频率/频道像一个全天候的雷达,24小时
提出“与世界同步”、“贴近生活、贴 近实际、贴近群众”和“第一时间、第 一现场、第一需要”的口号。
四、中央电视台(CCTV)新闻频道
全天24小时不间断播送来自国内 外的新闻信息,形成 “整点新 闻+现场直播+字幕新闻+专题报 道”的基本传播模式。
CCTV新闻频道竞争压力
受众压力:全球化和媒介融合的大背景,
凤凰卫视资讯台的存在,打破央视在新闻 报道,特别是国际新闻和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上 一统天下的局面,增强央视的危机感,对于央 视和中国电视新闻的发展改革有益。
2、竞争方式与特点:
(1)竞争取向: 硬新闻之争
一方面与大陆地理上接近,文化上保留了中 国传统文化的底蕴;
另一方面,又具开放性和国际性,各种各样 的人物和思潮碰撞,资讯非常发达,人们既能够 从华人的角度来观察事物,又能够用世界的眼光 来进行比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