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注式阅读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小学批注式阅读教学设计案例

小学批注式阅读教学设计案例

小学批注式阅读教学设计案例阅读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基础能力之一,而批注式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种小学批注式阅读教学设计案例,通过对文本的理解和批注,帮助学生提升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

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批注的方式提取文章中的关键信息。

2. 学生能够运用批注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语归纳总结文章的主旨和要点。

二、教学准备1. 选择一篇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短文,并复制成多份供学生使用。

2. 准备批注示范文本,用来向学生展示批注的正确方法和技巧。

3. 准备不同种类的批注工具,如有色荧光笔、标记笔等。

三、教学步骤1. 引入阶段在课堂上向学生简单介绍批注式阅读的概念,并指出批注对于阅读理解的重要性。

可以举例说明批注技巧对于全面理解文章的帮助。

2. 批注示范阶段向学生展示一篇批注示范文本,解释批注的目的和方法。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关键词、标记重要句子、画出关键段落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批注,教师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标注,以便学生更好地区分。

3. 批注实践阶段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一篇文本和批注工具,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批注技巧,对文章进行批注和理解。

教师可以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4. 分享和总结阶段邀请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批注成果和对文章的理解。

其他同学可以提问或补充。

教师在这个环节可以做一下点评,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和理解文章。

五、巩固练习让学生自主选择一篇短文进行批注,并写一篇关于他们所读文章的批注感悟。

鼓励他们使用多种批注技巧,并在批注感悟中提及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六、作业布置布置学生完成一份批注感悟的作文。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批注方式,并充实作文内容,完整展示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通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设计案例,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取和理解文章中的关键内容,并能够在自己的思维下进行思考和总结。

这种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学生培养深入阅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水平,为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奠定基础。

教学案例 小学生批注式阅读写什么

教学案例 小学生批注式阅读写什么

小学生批注式阅读写什么?
现今的课堂,我们常看到老师们让孩子们写批注。

可是批注怎么写,写些什么呢,老师又往往不明说,结果导致孩子们不知道怎么写,或者写得千篇一律。

我们班的课堂上,我也常让孩子们写批注。

从二年级开始,我就分层次地教孩子们,从几个角度去写。

我把自己的方法总结为下几点:
1、批生字词初读课文圈生字、标自然段就是批注的一种。

2、批脉络给段落列小标题,写内容提要,理清文章脉络。

3、批感悟这是常态课堂上最常见的批注。

孩子们在阅读任何文本后都会有自己的感悟,批注在书旁然后交流,往往是非常能产生思维火花的。

4、批人物分析人物的形象,与前后文进行对比等,或是联系到背景知识,也可以预测到后面的情节。

5、批文法这是需要老师给孩子们好好做示范,引导孩子在阅读的时候关注到作者的遣词造句。

6、批标点其实这也是方法的一部分,单独把它列出来是为了提醒孩子们可以关注到平时少关注到的。

7、批章法到了中高年段老师提醒孩子们关注到章法,比如前后呼应,倒叙,结尾点题等。

8、批质疑反复阅读过程中脑海中产生的疑问,既是问自己,也是问作者,引发重读再读。

9、批漏洞提倡孩子们把自己关注到的文本中的一些细微问题批注出来,表达个人感受。

这一点是特别需要老师们关注的。

批注阅读教学设计

批注阅读教学设计

《一棵小桃树》批注式阅读教学案例与反思教学目标:1.识记重点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通过自主批注,品味本文清新朴实的语言。

3.感悟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以及所寄托的深刻含义教学重、难点:1、理解文章赞美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以及所寄托的深刻含义2、把握托物言志的写法和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困境中坚强不屈,勇于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采用在默读中批注与品味的方法让学生在默读中整体感知,在批注中感悟人物内在的精神实质,在感悟中欣赏语言的美。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千万朵怒放的桃花在风中摇曳,美丽的色彩鲜艳红似火。

美丽的小桃树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童年回忆,也给予了作者贾平凹以无限的思念。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来了解一下小桃树和贾平凹之间的情感历程。

贾平凹是当代作家,生于陕西的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

在“文化大革命”中,家庭遭到毁灭性摧残。

虽然如此,他没有气馁,也没有畏惧,依然顽强的生活。

1972年他进入西北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学,然后一直生活在西安从事文学编辑兼写作的工作。

他的作品有小说《满月儿》《高老庄》等。

(二)默读课文,用勾画圈点文中的生字词并给重点字词注音且解释:例如:伫(zhù)、懊丧(ào sànɡ)、矜持(jīn chí)、忏悔(chàn huǐ) 撂(liào) 褪(tuì)伫立:长久地站立。

生灵:生命。

孱头:软弱无能的人。

矜持:拘谨,拘束。

踏青:清明前后到郊外去游玩散步。

垂垂暮老:形容渐渐衰老的状态。

楚楚:软弱柔美。

(三)浏览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用波浪线勾画出小桃树的生长过程,并批注这是一颗怎样的小桃树。

小桃树的生长过程的词语有:在角落里拱出一个嫩芽----一个春天才长二尺来高-----已经有院墙高了----如今,它开了花了--高高的一枝上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

用批注方法激发学生深度阅读思维——《牛和鹅》课堂教学案例

用批注方法激发学生深度阅读思维——《牛和鹅》课堂教学案例

用批注方法激发学生深度阅读思维——《牛和鹅》课堂教学案例近年来,随着智慧教育大受追捧,有效的激发学生阅读思考能力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极大地拓展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空间,有效构建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批注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鼓励学生探究和思考的方法,它可以培养学生从文本中穿梭象征性的思维,深刻理解文本的含义,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进而拓展学生知识的领域,从而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

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本案例选用了《牛和鹅》的读后作业,学生通过阅读文本,使用批注方法进行深入思考,并用自己的话读懂文本,进而提示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探究文本的含义,从而激发学生阅读思考和深度探索文本的能力。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了一种提示性的批注方法,把学生从解释性的阅读转变为探究性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文本探索能力。

在读后安排的作业中,教师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读懂文本,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寻找线索,用自己的话来推断文本含义。

比如,《牛和鹅》中,学生可以在牛和鹅之间的对话中看到牛勇气的反抗,从而想出“一只小动物,可以拥有大勇敢”的启示。

其次,课堂活动中,教师把学生分为小组,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让他们通过思考和讨论,从文本中发现线索,挖掘出文本的深层含义,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为学生提供相关资料支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运用积极思维,从而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推断问题,理解隐含信息,有效构建学生思维模式。

最后,教师建立了评价标准,以此来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探究,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文本含义的发掘上,考核学生的思维水平,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在文本探究中获得更多收获。

总之,通过批注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为学生创造一种趣味的阅读环境,让学生可以在阅读中理解文本含义,增强对文本的理解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在文本探究中获得更多收获。

用批注方法激发学生深度阅读思维——《牛和鹅》课堂教学案例

用批注方法激发学生深度阅读思维——《牛和鹅》课堂教学案例

用批注方法激发学生深度阅读思维——《牛和鹅》课堂教学案例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也认识到深度阅读的必要性。

深度阅读不仅仅是简单地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简单的阅读,培养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思考能力,从而对学生个人发展和进步有着巨大的帮助。

近年来,实施批注式阅读在课堂教学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运用。

本文主要围绕如何通过批注式阅读激发学生深度阅读思维,以《牛和鹅》为例进行介绍。

首先,在阅读之前,教师要让学生们先将整篇文章做一个全面的观察,熟悉文章内容以及文章格式,尤其是一些新出现的单词以及连接词,这样可以为他们阅读做好充足的准备。

其次,教师还要在文章中添加合理的批注,具体来说,可以在文章中添加一些小结、概括或者把某些词语拆开,以便学生们能够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将文章中出现的重难点用视频或者图片做精彩的引导,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给学生提供一些辅助思考想法。

《牛和鹅》是一篇有趣的故事,讲述的是一头牛和一只鹅发生的故事,两只动物都憧憬着到湖边能够看到更美的风景,但牛毫不犹豫的游向湖边,而鹅却只能无可奈何的憧憬。

故事中,牛游到湖边后,发现自己游不到那里,要想看到美的景色,也只能守着那里的湖岸。

就在这里,教师可以利用以上批注方式,引导学生们思考,帮助他们深入理解文章,激发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关注。

比如,教师可以从事件发展线索出发,添加一些细微的批注,例如,让学生们思考牛为什么会游到湖边?而且为什么鹅不敢?以及鹅憧憬湖边的美景,背后是什么意义?这些问题都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更深刻的理解文章内容,也可以帮助他们更清楚的建立文章和自己的关联。

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一些表达形式帮助学生建立文章和自己的关系。

比如,当学生们熟悉故事的情节发展后,可以让他们用自己的话来改写故事,将故事中的人物替换为自己,看看自己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们深刻体验到文字里面的含义,更能激发学生们思考,培养他们的深度阅读思维。

批注式阅读教学案例

批注式阅读教学案例

批注式阅读教学案例批注式阅读是指学生在自主阅读时,对文章的语言进行感知,对文章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精彩片段、重点语句,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用线条符号或简洁的文字加以标注的读书方法。

以下是一个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案例:案例标题: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探究一、背景介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校语文教研组开展了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探究。

二、案例描述1. 课前准备在开始批注式阅读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先确定教学内容和目标,并收集相关的资料和素材。

同时,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让他们了解什么是批注式阅读,如何进行批注式阅读。

2. 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文章或段落,让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

例如,可以选择《背影》中的一段描写父亲买橘子时的细节描写,让学生通过批注来深入理解文章中的情感和语言特色。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批注,即针对文章中的某个主题或观点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例如,可以让学生阅读《孔乙己》后,对文章中的“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这一主题进行批注式阅读。

3. 课后反思课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和总结,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进。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不足之处。

三、案例分析通过批注式阅读教学实践,我们发现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批注式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批注式阅读需要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参与度:批注式阅读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阅读过程中来,从而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参与度。

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1. 引言1.1 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实践价值。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面对海量信息,如何获取有效信息,分辨信息的真伪,思考信息的意义,已成为当前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而批注式阅读正是一个能够培养学生对文本深度理解能力的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批注,学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不断记录、评价和交流自己的思考,提高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

批注式阅读也能够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文本背后隐藏的意义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阅读思维方式,并将其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2. 正文2.1 了解批注式阅读的概念批注式阅读是指读者在阅读时利用各种方式对文本进行标注和注解的阅读方法。

通过批注式阅读,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在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中,学生通过标注关键词、画重点、写读后感等方式,将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记录在文本上,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阅读的内容。

批注式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细致认真的阅读习惯,提高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学生在批注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思考和总结,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涵。

批注式阅读还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知识,提高写作水平,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了解批注式阅读的概念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注重关键信息的标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教师也可以通过批注式阅读来了解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及时进行调整和指导。

通过批注式阅读,教师和学生可以更好地合作,共同提高语文阅读水平。

用批注方法激发学生深度阅读思维——《牛和鹅》课堂教学案例

用批注方法激发学生深度阅读思维——《牛和鹅》课堂教学案例

Read and Write PeriodicalJuly 20212021年7月第18卷第07期Vol.18No.07读与写杂志用批注方法激发学生深度阅读思维*———《牛和鹅》课堂教学案例王春艳(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富鹏小学广东广州510000)摘要:在语文教学进行的过程中,批注方法的运用能够很大程度上对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起到关键的作用,让学生更加透彻地了解文章内容,明晰文章知识体系,从而更加高效地进行语文学习,以下,笔者结合教学实际来谈一谈如何用批注方法激发学生深度阅读思维。

关键词:语文教育;批注方法;阅读思维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1)07-0068-011反馈预习,初步认识批注这是一篇精读课文,笔者通过课前预习单,检查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

同时,在预习单中设计题目:你发现这篇课文与以前课文不同之处?笔者从学生的预习单中发现,这篇文章旁边有很多空白处,有些地方还有一些红色字体。

看来,部分学生对批注不明确。

课堂上笔者反馈给学生,请观察以前在书上做的笔记。

通过比较,学生明白以前课堂上对词语的解释、句子分析等进行文字批注是加深理解,要掌握的是从多个角度对课文进行批注,并利用这些批注进一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

2与先前经验关联,从多角度了解批注方法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给文章作批注。

“不同的角度”指的是除了文章中写得好的、有启发体会的地方外,还有对文章有疑惑的、不理解的地方,这里的“疑惑”隐含了第二单元中“提问”策略的运用。

师:“自主阅读课文,把感悟写在文中相应的地方,这就叫批注,谈谈你的批注。

”从学生所作的原始批注看,很多同学只是停留在文本的表面,只能针对文本中的一处或一个自然段作批注。

师:“读一读文中的批注,并将这些批注分类,谈谈你对这些批注的看法。

”生:“我发现文中的第一批注‘事情真的是这样吗?’是对文中有疑惑的地方写的批注。

《紧扣课后习题学习运用批注》四上《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学案例

《紧扣课后习题学习运用批注》四上《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学案例

紧扣课后习题学习运用批注——统编版四年级上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学案例背景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这一单元中有两个语文要素:第一,是首次明确提出“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

第二,是“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

批注,就是指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圈点勾画,将自己阅读时的疑问、感受、启发等写在空白处。

批注时,既可以仅做圈画,又可以仅做文字批注,最佳的则是二者结合。

为了渗透这两个语文要素,教材在内容安排上巧花心思。

《牛和鹅》作为单元首篇课文,借助五处学习伙伴的批注,提示学生批注时可以从有疑问的地方、有体会的地方、有启发的地方和写得好的地方,这四个角度出发。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和《陀螺》则侧重于让学生练习“在不理解的地方”和“在体会比较深的地方”作批注。

三篇课文的课后习题直接指向于单元语文要素,力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阅读鉴赏能力。

在新课标(2022版)对第二学段的学生在阅读鉴赏方面提出了如下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思想的感情。

学习圈点、批注等阅读方法。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乐于与他人讨论交流。

由此可见,批注是中高年级学生必须要掌握的语文技能,学好这项本领,有助于学生今后乃至终身阅读时都能做到读中思,思中悟。

笔者结合教材中的课后习题,浅谈在《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一课中如果有效落实批注教学。

教学实施(一)课前关注课后提示,在不理解的作批注在带领学生预习课文时,我关注到了本课的课后习题一,“默读课文,在你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和同学交流。

”在复习前一课的知识点——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批注后,我又结合本册教材第二单元学到的提问策略,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不理解的地方、有疑问的地方进行批注。

在第一课时学生便交流了自己预习时产生的疑惑之处:1.什么是豁虎跳?2.为什么不会豁虎跳就不能演大老虎?3.什么是砸锅?4.为什么老师看了半晌才把角色分给我?5.为什么作者没有写他表演时的过程?……学生提出了这些问题后,我进行了这样的引导“这些批注中,有哪些疑惑之处是你读完课文或查阅资料后能够解决的呢?”有学生对问题1“什么是豁虎跳?”这一问题进行了解惑,豁虎跳就是老虎跳跃时的一种样子。

四年级批注式阅读范例600

四年级批注式阅读范例600

四年级批注式阅读范例600
批注式阅读范例(四年级):
文章标题:《夏洛的网》
学生姓名:小明
阅读日期:XXXX年XX月XX日
批注1:夏洛是一只聪明的蜘蛛,她为了救小猪威尔伯,用她的智慧织出了神奇的网。

批注2:我被夏洛的聪明才智深深吸引,她不畏惧困难,敢于挑战。

她的勇敢和智慧是值得我学习的。

批注3:在夏洛的网中,我看到了友谊的力量。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有友谊,就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

批注4:夏洛织出的网不仅仅是一个神奇的网,它更是一个充满爱和希望的网。

它让我明白,生活中充满了可能,只要我们敢于尝试。

批注5: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它让我明白了友谊、勇气和希望的重要性。

我会将这个故事告诉我的朋友和家人,让他们也能感受到这份美好。

初中阅读批注教案

初中阅读批注教案

初中阅读批注教案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2)学会批注的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2)运用批注法,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阅读心态。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2)学会批注的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运用批注法,深入解读文本,提出有价值的观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对新课产生期待。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学生尝试对课文进行批注,标记出关键词、重要句子、段落大意等。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各自的批注心得。

(2)各组选取优秀的批注成果,进行分享和展示。

4. 教师讲解(1)针对学生的批注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2)教师示范性的对课文进行批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5. 实践环节(1)学生根据所学批注方法,自主选择一篇课文进行批注。

(2)学生展示自己的批注成果,进行交流和讨论。

6. 总结与反思(1)教师对学生的批注成果进行点评,总结课堂收获。

(2)学生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阅读批注方面的进步。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批注法的熟练程度。

3.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参与程度。

4. 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心态。

五、教学建议1.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2.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3. 教师要善于引导,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

4. 注重课后巩固,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阅读中。

批注,让阅读留痕探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

批注,让阅读留痕探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

批注,让阅读留痕探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在阅读时也渐渐感受到了印刷文化带来的便利。

然而,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许多学生仅仅阅读了大量的文字,却只能凭空想象所表述的内容,无法理解作者的意图,并且自己不能有所创新,仅有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也无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所以需要采用批注式阅读教学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本文将针对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进行研究,并且给出了一些具体案例说明。

一、批注式阅读教学的介绍批注式阅读教学是指在阅读材料的正文中,用笔记录下自己在阅读的时候所产生的思考、疑问和想法等。

而这些想法可以是情感体验、语言分析、文化解释、内容理解、主题感悟等。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文本的知识、形式和意义。

此外,还可以通过学生的批注,了解到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过程,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阅读误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

二、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

几乎所有的作家都是通过大量阅读来积累写作素材和提升写作技巧的,只有在阅读的时候,才能够深入了解到具体的思想、情感、语言等表达手法。

此外,通过批注式阅读教学,学生还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得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三、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案例1. 阅读《小燕子》这篇课文时,教师将学生组织起来,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用笔标出自己的想法。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及时与学生交流,讨论学生的疑问并给予解答。

在这样互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小燕子的内心感受,并且感受到教师的呵护与关爱。

2. 在阅读《红楼梦》时,学生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记录下自己的思考,分析故事情节及人物的性格特征,想象自己是小说中的人物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将得到有力的锻炼。

批注教学实践(3篇)

批注教学实践(3篇)

第1篇摘要:批注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阅读理解能力。

本文将探讨批注教学的理论基础、实践步骤以及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为教师提供一种有效的教学参考。

一、引言批注教学是一种基于文本的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阅读理解能力。

这种方法强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动思考、质疑、探究,通过对文本的批注,实现对知识的内化和迁移。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批注教学进行探讨。

二、批注教学的理论基础1. 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通过与环境互动,将已有知识与新知识相结合,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批注教学正是基于这一理论,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

2. 质疑式教学理论质疑式教学理论强调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批注教学正是通过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批注,实现对质疑式教学理论的实践。

3. 阅读理解理论阅读理解理论认为,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包括词汇理解、语法理解、内容理解、情感理解等。

批注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批注,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批注教学的实践步骤1. 预读阶段在预读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文本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同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

2. 阅读阶段在阅读阶段,学生应认真阅读文本,并对文本内容进行批注。

批注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词解释:对文本中的生词进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

(2)关键词提取:找出文本中的关键词,帮助学生把握文本主旨。

(3)质疑与探究:对文本内容提出质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情感体验:表达对文本内容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反思阶段在反思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批注,总结阅读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阅读体验。

4. 应用阶段在应用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如写作、演讲、辩论等,以检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批注,让语文课充满活力——《与朱元思书》教学案例

批注,让语文课充满活力——《与朱元思书》教学案例
高 ,二 者都 充满 生机 与活 力 。
教师 :可 以 ,你 的见 解很 独 到 。
这 也是 山 “ ”之处 。 奇 学 生 7:我 写 的 是 : “ 山 异 奇 水 ,天下 独绝 ”这 八 个字 内涵 丰 富 ,
画 ,找 到 关键词 句 ,结 合相 关修 辞 知
( 生边 看书 边小 声议 论 ,不 久 学 识 在书 中 空 白处 作 一些 简要 批注 。可 就 各 自安静 读 写 。我发 现每 人批 注 不 不仅概括了富舂江山光水色的总体特 点 ,还饱 含了 作者 的赞 美之情 。 以是 解 释 ,可 以 是 分 析 ,可 以 是 点 少于三 处 ) 学 生 8:不仅 如 此 ,这 一 句 还 有 评。 教 师 :在 刚刚 过去 的十 分 钟里 , ②作者抓住 山光水色的特点模山 同学们认真看书批注 ,有了不少看法 统领 全文 的作 用 。 学生9 :我 是这 样 来 评 价 “ 飞 鸢 范 水 ,仅 仅 是 为 了 展 现 大 自然 美 景 见解。下面就请大家交流发言 ,把 自 戾 夭 者 ,望峰 息 心 ;经纶 世务 者 ,窥 吗 ?你 从 字里行 间捕 捉 到作 者怎 样 的 己的成 果 与别 人分 享 ,取长 补 短 ,共 思想 情 感呢 ?请 在 有关 词句 旁边 ,把 同提高 。
耸入 云的 雄奇 景色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学生 5 :我 想纠 正 前 面 同学 的发
呢 ? 在教 学实 践 中我作 过许 多 尝试 ,
其 中 运用 “ 批注 法 ”来 进行 阅读 教学 引起 我极 大的 兴趣 。所 谓 “ 注法 ” 批 就 是 在阅 读过 程 中 ,教 师指 导学 生 在 文 章正 文 或空 白处 ,即书头 、地 脚 、 段 尾 等 ,做一 些 点评 。或 圈或 点 ,可 短 可长 ,注解评 价 兼可 ,感 性理 性 不 限 。在进 行批 注和 交流 讨论 中梳 理 结 构 、概 括 主 旨 、体 会 写 法 、品 味 语 言 、领 悟 情 感 并 汲 取 文 章 的 思 想 内 涵 。如 何 把 “ 注 法 ”落实 在课 堂 教 批 学 实践 中?它 能否 让 每一个 学生 都 积 极 参 与到 学 习活 动 中去 ?能 否让 语 文

小学四年级语文:一元多研——“批注式阅读”教学案例

小学四年级语文:一元多研——“批注式阅读”教学案例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一元多研——“批注式阅读”教学案例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One Yuan, Many Researches-"Annotation Reading" Teaching Case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小学编订:FoonShion教育一元多研——“批注式阅读”教学案例一、背景介绍根据市教研室的统一安排,学校语文组本学期进行了以“一课多研、一环多研、一元多研”等多种形式努力构建有效课堂的教学研究活动。

在进行“一元多研”研究时,我们把“批注式阅读”确定为研究元素,重点研究如何把批注式阅读的方法和策略教给学生,观摩学习了由王素妮老师提供的示范引路课——五年级的《学弈》。

然后,我们三年级组的三位老师分别讲了一节学习实践课,并对批注式阅读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了及时的总结反思。

二、案例描述尼永丽老师的《松鼠》一课教学(一)导入一名学生以小动物为话题进行课前演讲。

(二)教学目标(大屏幕出示)(三)检查预习指生介绍搜集的关于松鼠的资料,同桌互相交流。

指生读词语,齐读。

提示注意的多音字:缝、塞、藏。

指生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其余同学认真听,给出评价。

(四)出示自学要求:1、读一读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课文介绍了松鼠的()和()两个方面,第二方面又是从()、()、()这三个方面具体介绍的。

明确:课文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两个方面,生活习性是从活动、住和吃三方面来具体介绍的。

2、悟一悟师:请同学们阅读描写松鼠外形的内容,批注感悟。

(提示:可以从构段方式、品词析句、修辞方法等方面进行批注)在课文中划出语句,在课本空白处批注,小组交流。

生:圈划批注。

师: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

”看同学们在小组交流时都非常的积极,下面请小组代表来交流你们小组的学习成果。

生:我们通过学习发现这一段的构段方式是总分。

第一句总写松鼠的外形特征是美丽,然后从松鼠的四肢、面孔、眼睛、毛、尾巴几方面分述的。

小学批注阅读教学设计

小学批注阅读教学设计

小学批注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的目标是培养小学生批注阅读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在阅读时理解、分析和评价文本,并能够有效地使用批注技巧来提高阅读效果。

二、教学内容1. 批注阅读的概念和重要性2. 批注阅读的基本技巧(标记关键词、划分段落、注释理解、提问思考等)3. 批注阅读的实践应用(阅读课文、文章、故事等)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 教师展示一篇简短的文章,并介绍批注阅读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在阅读时,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本?步骤二:批注阅读技巧介绍1. 标记关键词:学生学习如何在文本中使用标记符号标记关键词,以便在阅读过程中快速定位重点信息。

2. 划分段落:学生学习如何通过划分段落来帮助理清文本的结构和逻辑关系。

3. 注释理解:学生学习如何在文本旁边做简单注释,帮助理解并记忆重要内容。

4. 提问思考:学生学习如何在阅读过程中提出问题,并通过批注方式记录下来,以促进深入思考和理解。

步骤三:批注阅读的实践应用1. 教师提供一篇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短文,并要求学生独立进行批注阅读。

2. 学生根据所学技巧,对短文进行批注和注释,注意标记关键词、划分段落、提出问题等。

3. 学生相互交流批注结果,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步骤四:讨论和总结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回答以下问题:a. 批注阅读对于理解文本有什么帮助?b. 在实践中,你们觉得哪个批注技巧最有效?c. 今后在阅读时,你们打算继续使用批注技巧吗?2.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引导,总结批注阅读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批注阅读能力进行评价:1. 学生在实践应用环节中的批注结果和注释内容。

2. 学生在讨论环节中的积极参与和回答问题的质量。

3. 教师观察学生在实际阅读中是否能够有效地运用批注技巧,并提出合理的问题。

五、教学延伸教师可指导学生在日常阅读中继续运用批注技巧,并鼓励他们将批注阅读应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果和阅读能力。

初中语文小说圈点批注式阅读课堂教学引导

初中语文小说圈点批注式阅读课堂教学引导

初中语文小说圈点批注式阅读课堂教学引导1. 引言1.1 背景介绍初中语文是中国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而小说则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小说是一种文学体裁,通过其生动的情节和丰富的人物形象,能够深入读者心灵,引发他们的思考和感悟。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欣赏小说,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是每个语文教师关注的重点。

随着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和改进,圈点批注式阅读逐渐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一种新模式。

这种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圈点和批注,帮助他们把握文本的关键信息,培养思辨能力和阅读策略。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兴趣,促进他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

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借助圈点批注式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小说。

通过这种教学模式,也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背景介绍结束】1.2 研究意义初中语文小说圈点批注式阅读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这一教学模式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圈点批注式阅读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通过学生在阅读中批注、圈点、思考和总结,能够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涵,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常常对长篇小说感到枯燥乏味,难以持续保持注意力。

而通过圈点批注式阅读,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阅读中来,通过标记和思考来增加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圈点批注式阅读教学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自己观察、思考和总结来进行内容的圈点和批注,这样可以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热情和求知欲。

初中语文小说圈点批注式阅读教学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实践与研究1. 实践案例在南京市某小学,教师们开始尝试在语文教学中使用批注式阅读教学方法。

教师们从教材中精心挑选了一篇短文,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批注的方式深入阅读。

先是给学生介绍了批注的概念和作用,然后在阅读过程中,教师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标注和注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批注、注解和理解,进行了精彩的朗读和讨论,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2. 教学方法1. 教学效果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批注式阅读,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在批注的过程中,学生们能够主动思考、探究,从而对文章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培养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批注式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在批注的过程中,学生们通过标注和注解,理解文章的表层和深层含义,促进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批注式阅读的讨论过程中,学生们能够锻炼自己的表达和思维能力,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2. 存在的问题尽管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教师对于批注式阅读的理解和应用还不够深入。

有些教师只是简单地要求学生进行批注,而忽略了批注的目的和作用。

由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参差不齐,一些学生在批注的过程中难以理解文章,影响了整个教学过程的效果。

批注式阅读的教学方法需要更好地与语文课程相结合,使其成为课程的一部分,而不是孤立存在的一种教学方法。

三、未来的发展与建议1. 加强教师培训为了更好地推进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教育部门应该加强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对于批注式阅读教学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只有教师具备了较好的批注式阅读教学能力,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发挥教学效果。

2.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进行差异化教学。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3. 结合课程设置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方法需要更好地与语文课程相结合,成为课程的一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批注式阅读教学案例批注式阅读教学案例一一、教学内容:《再塑生命》二、教学目标:1.识记重点字词,复述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对莎莉老师敬爱和感激的情意2.通过自主批注与交流,品味本文清新朴实的语言。

3.让心灵接受一次爱的熏陶。

三、教学重、难点:1、品味本文优美的景物描写和清新朴实的语言2、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及其高贵品质。

四、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采用诵读、批注、想象、品味等方法展开教学,让学生在诵读中整体感知,在批注中有思有悟,在想象品味中欣赏语言。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熟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布置学生查阅有关的资料。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一个一岁半就失聪失明,生活在无光无语的世界里,连爸爸妈妈都不能认识的孩子,她几乎丧失了生活的能力和勇气,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

陷入了痛苦的深渊。

但她顽强的生活下来了,考入了著名的哈佛大学,长大后成为一名作家。

用自己的生花妙笔激励别人生存的勇气。

这种奇迹的创造,当然与她自身的努力分不开,但那段困难的日子里,她能走出心灵的障碍,重新塑造生命,却不能不归功于一位伟大的女性——她的老师莉莎文女士。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一课。

(二)字词检测:(1)注音搓捻()觅食()企盼()譬如()繁衍()栖息()小憩()遨游()迁徙()冥思遐想()(2)释义油然而生美不胜收不可名状花团锦簇期期艾艾(ài):困惑冥思遐想恩惠(三)自主学习,整体感知(1)本文从莎莉文老师到来写起,回忆莎莉文老师给“我”带来的命运变化,试概括课文写了哪几件事情?(2)你认为沙莉文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3)你认为海伦是一位怎样的学生?(4)你是怎样理解“再塑生命”这一题旨的?教师小结:课文一共写了三件事: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具体事物;莎莉文老师教我走进大自然;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爱”这种抽象事物。

莎莉文老师爱海轮,对海伦的教育讲究方法艺术,做到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而且善于抓住教育时机,开启海轮的智慧情感。

可以说莎莉文是出色的教育艺术家。

莎莉文老师使作者重新回到了大自然,理解了自然,懂得了什么是爱,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莎莉文老师“再塑生命的人”,因而本文以“再塑生命”为题。

(四)自主批注,小组交流,想象画面,体味意境,品味语言(1)找出文中关于“爱”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课文写得非常优美,简直是一首散文诗,充分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敢于体察的性格和精神追求,请你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自主圈点批画,然后小组内交流品味。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充分地将时间和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自由的批注可以让学生带着欣赏,带着好奇与文本与作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生发新的收获,新的思考。

有可能孩子的个人批注是不够全面的,但关键在于个体细腻的体会,这就为下一交流的环节做了充分的铺垫。

【方法指导】(1)学生先自主朗读、批注、品味。

在阅读中勾画出能概括部分内容的关键词句,在喜欢的句子、段落内容旁边写下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对文中不懂的地方写出自己的疑问。

(2)小组内交流思想,分享成果。

(3)名句赏析角度:遣词造句修辞手法表情达意饱含哲理等。

(五)拓展延伸:试列举古今中外那些付出艰辛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的事迹(由学生自主发挥,教师补充):A、奥斯特洛夫斯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B、贝多芬谱写《命运交响曲》;C、民间艺人阿炳奏响《二泉映月》;D、司马迁身受宫刑,完成《史记》;(六)小结:谈收获、感悟。

教学反思:(一)我的收获:批注、品味让学生爱上语文新课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所以面对文本,指导学生积极运用“批注式”阅读——在语文书上圈点勾画,并静思默想,像品茶一样品出文字的甘甜芳香,然后动笔在语文书上批写注解、阅读感悟,并在老师的组织下互动交流分享??学生的阅读批注交流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老师的教悄然“退居幕后”,学生用自己对文本文字的解释品评,发现文本词句段的温度热度,深度广度,用相互的交流讨论实现思维的碰撞,引起课堂生命体的和谐共振,实现生本教学和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有效的自主式阅读。

在《再塑生命》的教学中,在学生整体感知文本与主题后,我将重点放在了批注、品味与赏析语言上。

这是课堂上一位学生对爱的注解与感悟:“爱有点像太阳没出来以前天空中的云彩。

你摸不到云彩,但你能感觉到雨水。

你也知道,在经过一天酷热日晒之后,要是花和大地能得到雨水会多高兴啊!爱也是摸不着的,但你却能感受到它带来的甜蜜。

没有爱,你就不快活,也不想玩了。

”这里莎莉文老师用云彩来比喻爱,云彩是海伦看不到摸不到的,但是海伦能感受到它带来的甜蜜和快乐,就像爱一样,爱也是她看不到的,但是海伦能感受到它带来的甜蜜。

学生不仅仅对“爱是什么”有了很深的理解和感悟,有的同学在交流时还想到了自己在生活中所得到的诸多关爱,在批注和品味中升华了情感。

更多地同学则在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旁做了旁批,大都能从语言表达的优美、修辞运用及其效果、环境描写带给自己的感受及作用等角度深入品析语言,真正走近文本,与作者交流,批注了个人独特的感受与体验,很让我欣慰。

我想对语言文字的热爱与敏感,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体现。

(二)我的思考:如何让批注式阅读更有效《再塑生命》以朴实而又感性的语言触动了学生的灵魂,带给了她们美好和感动。

让学生都有话可说,有悟可感。

只是我在课堂上来回走动时,依旧发现一些后进生的书上批注寥寥无几,或者是批注的无效,只是将文中句子换种方式重复,尽管人数不多,但还是多少令我失望,毕竟这一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较大关联,且容易批注。

所以我想批注的有效是以后的语文教学中我要考虑和面对的重要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一问题,我们的教学任务才能更好地完成。

批注是一种自读自悟的过程,而学生对文章的感悟程度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可以体现出来,而有感情地朗读有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感悟文章内涵。

因此,在批注交流过程中穿插有感情地朗读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读写听说是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更应关注学生的读和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一遍遍地读中,学生的感悟会更深刻。

批注式阅读教学案例二一、背景介绍根据市教研室的统一安排,学校语文组本学期进行了以“一课多研、一环多研、一元多研”等多种形式努力构建有效课堂的教学研究活动。

在进行“一元多研”研究时,我们把“批注式阅读”确定为研究元素,重点研究如何把批注式阅读的方法和策略教给学生,观摩学习了由王素妮老师提供的示范引路课——五年级的《学弈》。

然后,我们三年级组的三位老师分别讲了一节学习实践课,并对批注式阅读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了及时的总结反思。

二、案例描述尼永丽老师的《松鼠》一课教学(一)导入一名学生以小动物为话题进行课前演讲。

(二)教学目标(大屏幕出示)(三)检查预习指生介绍搜集的关于松鼠的资料,同桌互相交流。

指生读词语,齐读。

提示注意的多音字:缝、塞、藏。

指生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其余同学认真听,给出评价。

(四)出示自学要求:1、读一读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课文介绍了松鼠的()和()两个方面,第二方面又是从()、()、()这三个方面具体介绍的。

明确:课文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两个方面,生活习性是从活动、住和吃三方面来具体介绍的。

2、悟一悟师:请同学们阅读描写松鼠外形的内容,批注感悟。

(提示:可以从构段方式、品词析句、修辞方法等方面进行批注)在课文中划出语句,在课本空白处批注,小组交流。

生:圈划批注。

师: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

”看同学们在小组交流时都非常的积极,下面请小组代表来交流你们小组的学习成果。

生:我们通过学习发现这一段的构段方式是总分。

第一句总写松鼠的外形特征是美丽,然后从松鼠的四肢、面孔、眼睛、毛、尾巴几方面分述的。

生:我们从“玲珑”和“闪闪发光”这两个词体会出松鼠的美丽可爱。

师:你们小组抓住了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来体会,很会抓重点。

咱们继续交流。

生:我们小组找的是“身上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像搽过油。

”这个句子。

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毛比作好像搽过油,写出了松鼠的毛非常光滑。

生:我们小组也是找的这个句子,作者这样写即生动又形象。

生:从最后一句我们知道了松鼠的尾巴总是向上翘着,多可爱啊!……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交流,我们感受到了松鼠的美丽和讨人喜欢,让我们带着对小松鼠的喜爱之情来朗读这一段。

3、练一练复述松鼠搭窝的过程并试着用“先……再……然后”说几句话指生朗读松鼠搭窝部分,明确“先……再……然后”表示顺序,把松鼠打我的过程写得十分具体。

请你扮演小松鼠,结合课文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介绍一下你们松鼠大家族是怎样搭窝的。

同桌练习,指生复述。

生运用“先……再……然后”说话。

五、总结六、作业吴海燕老师的《白鹅》一课教学(一)演讲导入生演讲有关鹅的资料。

(二)读一读1、出示学习要求(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丰子恺笔下的白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画出来体会一下。

2、指生说出课文的中心句。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三)悟一悟、注一注师:作者善于运用对比、反语等方法以及幽默风趣的语言来突出鹅的特点,结合这些特点自主批注感悟。

生:从“厉声叫嚣”这个词我看出鹅是非常厉害的一种动物。

生:从“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这句话我感受到作者运用了对比的写法,把鹅和狗进行对比,更形象的写出鹅的叫声严肃郑重。

师:同学们感悟得都很深刻,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朗读这一部分,读出鹅叫声的特点。

师:我们继续交流,哪些同学对鹅的步态这一部分进行了批注,请大胆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

生:从“傲慢”这个词中我感受到了鹅的不太相当的傲慢,不可一世。

生:从“大体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这句话中我感受到作者运用了鹅和鸭的对比的手法,更加写出了鹅的步调的从容,写出了鹅的傲慢的步态。

生:从“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这一句话我感受到鹅傲慢和架子十足。

师:是呀!就是这样一只傲慢的鹅老爷,主人还是不厌其烦的伺候它可见主人是多么喜爱这只白鹅啊!现在让我们带着喜爱的感情来朗读这一部分。

师:接下来我们继续交流,鹅的吃饭的特点。

生:从“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

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这句话可以看出鹅的吃相是三眼一板的,不会轻易的改变,这种吃法很令人发笑。

生:从“鹅老爷”“不胜其烦”“架子十足”这几个词语我看出作者是用了反语的写作手法,这样写更加突出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