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草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识别与鉴定

合集下载

试验10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

试验10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

2、浸制标本
常见的肉质果实和鲜艳的各种浆果,很难制成腊叶标本。可 将其用药液处理,制成浸制标本。它有如下优点:①能防止腐烂, 便于长期保存;②能很好的保持标本原形原色;③有利于教学和 展览陈列。 (1)浸渍标本的步骤 ①按标本的大小选择标本缸或标本瓶,并备好缚扎标本的玻 璃片。玻璃片用四只橡皮凹脚,嵌入玻璃,固定在瓶内。用于浸 渍的植物标本要带花或带果,既要株形美观,又要富有特色。把 待浸制的植物标本用清水洗净,存放于干净的玻璃标本瓶中,若 有绿色部分,须先在硫酸铜溶液中固定后才浸。 ②用玻璃片把瓶中材料固定,以免加入药液后材料自行上浮。 ③把配制好的保存液加入玻璃瓶中,让标本充分浸渍,把瓶 盖紧。 ④待标本没有气泡逸出,即用蜡密封。 ⑤贴标签纸:用碳素墨水书写种名、学名、标本产地、制作 日期,并贴于标本瓶的上方,并涂蜡加以保护。
④消毒:压干的标本还要进行消毒,以便杀死残留的 虫卵。杀虫最好用二硫化碳(敌敌畏也可,或HgCl2的 酒精溶液),把药沾在棉花或放在皿内。每个纸箱用药 量为10-20毫升,然后将标本放入箱内,严密封存,三天 后即可达到预期的效果(注意:在操作过程中要通气通 风,谨防中毒,操作完成后一定要洗手)。 ⑤上台纸:腊叶标本都要上台纸。台纸是一种厚而致 密的白板纸,通常将整张白板纸裁成8开(38*27cm)即 可。标签大小为8*6cm,上面标明科名、种名、学名、 采集地、日期、采集人等几项,文字最好是打印或铅印。 标本装帧时要注意将标本合理地安置在台纸上,一是标 本形态要自然;二是摆布要科学,有的植株要摆正(如 带枝叶花果的标本),有的则要偏斜(如缠绕植物等), 若是比较标本,还要使各类根都能下垂;三要突出植物 的特点,如蕨类植物,除选择根、茎(根状茎)、叶外, 必须翻转1-2片蕨叶,突出完整的孢子囊群的特点;四 是布局要美观,不能将台纸摆得满满的,要空实互补, 讲究一点空白美,才能产生轻松感的效果。

动植物标本采集及制作方案

动植物标本采集及制作方案

动植物标本采集及制作方案一、背景介绍动植物标本采集及制作是自然科学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对动植物进行采集并制作标本,可以有效记录和保留珍稀物种,增加生物多样性,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素养。

下面将介绍一种动植物标本采集及制作的方案。

二、方案设计1.准备工作(1)确定采集区域:在野外选择适合的采集区域,最好是生物资源丰富的地方,如森林、湿地等。

(3)了解法规:在采集之前,需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采集行为合法合规。

2.采集动植物标本(1)动植物选择:选择有代表性的、完整的物种进行采集,确保标本质量。

(2)采集方法:对于小型动植物,可以使用标本夹进行采集并固定在纸张上。

对于大型动植物,可以选择拍照记录或采集一小部分进行制作标本。

(3)标本记录:在采集时要注意记录采集地点、采集日期、环境条件等信息,以便后续进行科学研究。

3.制作动植物标本(1)处理采集标本:将采集的动植物标本进行处理,去除不必要的部分,如根、茎、叶等。

(2)固定标本:将动植物标本用固定剂处理,可以选择95%乙醇等杀菌固定液。

4.标本保存和展示(1)标本保存:将制作好的动植物标本放入标本盒或密封袋中,避免高温、潮湿和虫害等因素对标本造成损害。

(2)标本展示:可以选择将标本放在展示柜中,利用展示柜的透明度和光线,在教室或实验室中展示标本,方便学生学习和观察。

三、方案的实施效果与意义1.生物多样性保护:通过采集和制作动植物标本,可以有效记录和保留珍稀物种,增加生物多样性。

2.科学观察和研究:制作的动植物标本可以供学生进行科学观察和研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观察能力。

3.自然科学教育:动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过程可以成为自然科学教育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精神。

总结:动植物标本采集及制作方案可以有效记录和保留生物物种,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素养。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遵守相关法规,并注意采集的物种选择和标本质量。

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范本模板】

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范本模板】

第四章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植物标本包含着一个物种的大量信息,诸如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和物候期等,是植物分类和植物区系研究必不可少的科学依据,也是植物资源调查、开发利用和保护的重要资料.在自然界,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它的季节性以及分布地区的局限性.为了不受季节或地区的限制,有效地进行学习交流和教学活动,也有必要采集和保存植物标本“没有植物标本,也就没有植物分类学”。

由此可见,掌握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的一整套工作方法,对一个植物学工作者和教师来讲,是极为重要的.植物标本因保存方式的不同可分许多种,有腊叶标本、液浸标本、浇制标本、玻片标本、果实和种子标本等。

本书介绍最常用的腊叶标本和液浸标本的制作方法。

一.腊叶标本的制作将植物全株或部分(通常带有花或果等繁殖器官)干燥后并装订在台纸上予以永久保存的标本称为腊叶标本.这种标本制作方法最早于16世纪初由意大利人卢卡·吉尼(Luca Ghini)发明的,世界上第一个植物标本室建于1545年的意大利帕多瓦大学。

一份合格的标本应该是:(1)种子植物标本要带有花或果(种子),蕨类植物要有孢子囊群,苔藓植物要有孢蒴,以及其它有重要形态鉴别特征的部分,如竹类植物要有几片箨叶、一段竹竿及地下茎。

(2)标本上挂有号牌,号牌上写明采集人、采集号码、采集地点和采集时间4项内容,据此可以按号码查到采集记录。

(3)附有一份详细的采集记录,记录内容包括采集日期、地点、生境、性状等,并有与号牌相对应的采集人和采集号。

(一)、标本采集用具1.标本夹: 是压制标本的主要用具之一。

一般长约43cm,宽30cm,以宽3cm,厚约5~7mm的小木条,横直每隔3~4厘米,用小钉钉牢,四周用较厚的木条(约2cm)嵌实。

它的作用是将吸湿草和标本置于其内压紧,使花叶不致皱缩凋落,而使枝叶平坦,容易装订于台。

2.枝剪或剪刀:用以剪断木本或有刺植物。

3.高枝剪: 用以采集徒手不能采集到的乔木上的枝条或陡险处的植物。

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方法(史上最全)

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方法(史上最全)

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方法(全)植物标本包含着一个物种的大量信息,诸如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和物候期等,是植物分类和植物区系研究必不可少的科学依据,也是植物资源调查、开发利用和保护的重要资料。

在自然界,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它的季节性以及分布地区的局限性。

为了不受季节或地区的限制,有效地进行学习交流和教学活动,也有必要采集和保存植物标本。

第一节国内外主要植物标本馆简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约有大小植物标本馆(室)2639个,共收藏标本近3亿份。

这些标本的76%保存在15个国家内,其中美国占22.1%,法国占7.4%,原苏联占6.6%,英国占5.7%,德国占5.6%,中国占3.7%。

世界上馆藏100万份以上的标本馆有55个,其中500万份以上的标本馆有7个。

这55个标本馆分布在22个国家,其中美国最多有12个,其次是英国、瑞典、德国和原苏联各4个,再次是法国、瑞士、日本各3个。

上述数据表明植物标本收藏数量与国家的发达程度成正相关,不仅发达国家标本搜集起步早、搜集范围广,而且近年来增长速度也是最快的。

如瑞典自然博物馆以每年16万份的速度增长;美国不仅大标本馆最多、占世界标本总数的比例最高,标本增加速度也最快,5年增加490万,占同期世界增长量的27.7%。

第二节腊叶标本的制作方法植物标本因保存方式的不同可分许多种,有腊叶标本、液浸标本、浇制标本、玻片标本、果实和种子标本等。

本书介绍最常用的腊叶标本和液浸标本的制作方法。

将植物全株或部分(通常带有花或果等繁殖器官)干燥后并装订在台纸上予以永久保存的标本称为腊叶标本。

这种标本制作方法最早于16世纪初由意大利人卢卡·吉尼(Luca Ghini)发明的,世界上第一个植物标本室建于1545年的意大利帕多瓦大学。

一份合格的标本应该是:(1)种子植物标本要带有花或果(种子),蕨类植物要有孢子囊群,苔藓植物要有孢蒴,以及其它有重要形态鉴别特征的部分,如竹类植物要有几片箨叶、一段竹竿及地下茎。

杂草学实验指导12-13-1

杂草学实验指导12-13-1

实验一农田杂草的调查、识别与种类鉴定一、实验目的了解主要栽培作物农田杂草的发生与分布,识别主要农田杂草,为杂草化学防除打下基础。

二、实验内容杂草是伴随着人类而产生,没有人类,没有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就不存在杂草。

但杂草又不是人类为了自己的目的而栽培的,它们在漫长的时间里适应了在耕地上生存并给耕地带来危害。

因此,杂草既不是栽培植物,也不是野生植物的一类特殊的植物,它既有野生植物的特性,又有栽培作物的某些习性。

杂草是来源于自然环境中,对自然环境适应、不断进化,从而干扰作物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的植物。

对杂草进行分类是识别杂草的基础,而杂草的识别又是杂草的生物、生态学研究,特别是防除和控制的重要基础。

农田杂草是指能够在农田中不断自然繁衍其种族的杂草。

具体又可分为:(一)水田杂草水田中不断自然繁衍其种族的植物。

包括水稻及水生蔬菜作物田杂草。

1、稻田杂草的发生与分布稻田常见杂草种类约100种,其中分布广、危害重的最主要稻田杂草是稗草、鸭舌草、牛毛毡、水莎草、矮慈姑、节节菜、异型莎草、眼子菜、扁秆藨草。

总体说来,从南到北,杂草种类减少,杂草群落结构趋于简化,杂草与水稻同生期缩短。

稻田杂草的发生一般是在播、栽、抛后10天左右出现第一次杂草出苗高峰,此批杂草主要以禾本科的稗草、千金子和莎草科的异型莎草等一年生杂草为主,且发生早、数量大、危害重。

20天左右出现第二次出草高峰,此批杂草主要是莎草科杂草和阔叶类杂草。

(二)旱田杂草旱作物田中不断自然繁衍其种族的植物。

1、夏熟旱作物田杂草能够在夏熟作物田中不断自然繁衍其种族的植物。

包括麦类、油菜、蚕豆、绿肥以及春季蔬菜等作物田杂草,一般是冬春出苗,春末、夏初开花结实的杂草。

(1)麦田杂草的发生与分布麦田杂草群落结构受地区差异、农田生态条件、耕作措施影响明显,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型:①以看麦娘或硬草为优势种,另有主要阔叶杂草如牛繁缕、雀舌草或猪殃殃、大巢菜以及伴生菵草等组成的群落,主要发生在淮河流域一线以南的稻茬麦田。

经典:第七章-杂草科学的研究方法

经典:第七章-杂草科学的研究方法
揭示库中杂草种子的区系成分和组成,杂草种 子在土壤中的空间分布规律.如不同土壤深 度杂草种子的分布数量和不同种类杂草种子 的分布特点。杂草的结实量以及各种环境因 素和耕作栽培措施对杂草种子库组成`规模 和空间结构的影响等方面.
9
(2)根据杂草种子库的规模预测杂草发生 率的研究
通过研究杂草种子埋藏深度与杂草出苗率的相互 关系,建立模拟模型。如prostko等(1997)利 用fermi--dirac分布方程模拟园叶锦葵(malva pusilla)种子埋藏深度与出苗率间的关系,预测 该杂草的发生情况。
对照药剂,另设一个不除草的对照,最好再设 一个人工除草的对照。对照药剂是在同种作物 上常用的除草剂,而且防除对象应相似。如供 试药剂是混剂,还应加上混剂组成成分单用的 对照。一般设4个重复。
35
2. 小区排列:一般小区按随机区组排列,每 个区组内各个处理必须随机排列。小区面积 宜在20-30m2,最低应不少于15m2。
相对覆盖度(%)
30-50
50以上
10-30
30-50
50以上
5-10 10-30 30-50 5以下
3-5 5-10 10-30 5以下 3以下 5以下 10以下
相对多度(%)
50-100
25-30
25以下
26
❖ 有地下根茎或地上匍匐茎地高度升一级; ❖ 相对覆盖度:A单位面积上杂草覆盖所占地%或B
37
(2) 作物:记录作物所处的生育期、长势, 观察作物受药害情况。 (3) 环境:包括气象资料、土壤参数等。 2. 样方: 一般情况下,每小区以五点取样。 样方面积可在0.25-1m2。
38
2数据的统计分析: 方差分析:处理数较少时可用LSD法, 处理数较多时须用DMRT法。 田间药效试验的结果只能明确对主要杂 草的防除效果,对那些次要杂草的防除 效果很难定论。

植物标本的制作和种类鉴别

植物标本的制作和种类鉴别

植物标本的制作和种类鉴别【摘要】生物教学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植物鉴别能力,使学生尽可能多地、熟练地掌握和准确地识别各种植物。

本研究小组通过制作体验及分析,全面了解了植物标本的制作过程。

本文将着重讨论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及种类鉴别,主要鉴别植物为芒果、桃花、文竹、迎春花和杜鹃,涉及有其分类特征、生长特征、经济价值等,希望对自我学习生物学科有所帮助。

【关键词】植物标本;采集;制作;种类鉴别中学生物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植物分类,植物标本是植物教学和科研的一个重要手段,植物标本制作是植物分类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植物的分类的实习,可以使学生尽可能多的,熟练地掌握和识别各种植物,提高自我对植物分类的鉴别能力,从另一方面是自我亲近了解大自然。

植物标本的制作是根据课业的不同需要,选择植物的全株、叶、花、果实、种子等,采用不同的方法制作完成的。

在植物分类学习实践中,采用不同的植物标本制作方法制作不同的植物标本,对促进植物分类学习有积极的作用。

植物标本的种类很多,如腊叶标本、浸制标本、立干制标本、琥珀标本等,本文着重探讨植物干花标本、植物叶脉标作的制作方法,企盼抛砖引玉,对自我学习植物分类有所帮助。

1.标本的采集与制作1.1采集简谈标本制作的采集方法,采集前准备采集用具及用品。

如标本夹(又称夹板)、采集箱、小锄头、掘铲、枝剪、吸水纸、野外标本记录本、号牌、绳子、放大镜、照相机制作一份完整、典型的标本,应立足于标本的采集。

草本药用植物全株采集,高大草本、木本用药植物取有花果叶片完整的枝条。

雌雄异株植物分别采集,雌雄同株应采集两种花;先花后叶的植物可在采到带花标本的同时将植物加以标记,另找时期补采配齐。

采下的标本及时编号挂签,同种数份以及药材部分挂同号标签。

详尽填写野外记录。

1.2制作方法1.2.1压制药用植物标本采集后需尽快压制。

干制方法是用胶带或图针把植物固定,在上面铺几层吸水纸,然后又放上其他植物;接下来,用木板夹住它们,并压上重物。

怎样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

怎样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

附录3. 怎样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从事植物分类学教学和研究,必须要采集植物标本,而且要采集合手规格的标本,以便研究和鉴定之用,如果标本不合格,无法鉴定,就无保存的价值。

采集和制作合格的标本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

1. 采集和制作标本的常用工具(1) 小铲子 用以挖掘草本植物或小灌木,特别是有鳞茎、块茎的种类。

(2) 枝剪 用以剪取枝条或带刺的植物。

(3) 标本夹 用于压制标本,通常用木条做成,并配有捆绑用的尼龙绳带。

(4) 吸水纸 在压制标本过程用于吸收植物体的水分,多用吸水性较好的草纸。

(5) 海拔表 用于测量植物生长的海拔高度。

(6) 野外记录本 用于记录植物的形态和生境特点。

(7) 标号牌 用于对采集的标本进行编号。

(8) 台纸 用于装订标本。

2. 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应注意的问题(1) 采集的标本要尽可能完整,不能光有茎和叶,最好有花或果,同时还要注意有无特殊的地下器官。

(2) 采集标本时,小草本应连根采取整个植株,较高大的草本可将其折成“N”形或“W”形,或在同一株上选形态上有代表性的上、中、下三段压制。

(3) 在将标本压入草纸时,要注意使叶片既有腹面朝上,又有部分叶是背面朝上,以利于以后观察叶背的毛被情况。

如果有花,应将其中一朵剖开,平展在草纸上,显示其内部结构,便于今后研究。

(4) 当采集雌雄异株或单性花、雌雄同株的植物标本时,要分别采集雌、雄枝。

(5) 有些植物的鉴定主要依据果实,如:伞形科、紫草科、藜科等,因此要尽可能采集到果实。

采集蕨类植物标本最好采带有孢子囊的植株,寄生植物则要连同寄主一起采集、压制。

(6) 每采集一份标本都要及时编号、记录,特别是开花的植物标本,要及时记下花期、花的颜色,因为标本经压制后,颜色往往褪去,影响鉴定。

与此同时,还要记录所采集植物的生境特点,包括:海拔、坡向、伴生种等等。

中 国 植 物中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拉丁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习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高:________胸高直径:______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叶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果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备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采集者:__________采集号:______采集日期: 年 月 日采集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采集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采集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采集日期: 年 月 日(7) 对采集的标本进行编号时,将在同一地区同一时间采集的同一种标本编为同一号,每号标本可以不止一份。

植物标本采集和制作

植物标本采集和制作

一、目的和要求为了更好地认识、研究和利用自然界的植物资源,在长期生产实践中,人们摸索和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的方法,以便植物材料能够长期保存下来,供教学和科学研究所用。

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不仅便于长期保存,为教学和科研服务;而且通过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能够对某一地区的植物资源状况作出客观评价,为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植物资源提供依据。

此外,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是植物系统分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所谓植物标本是指经过采集和适当处理后能够长期保持其形态特征的全株植物或植物的一部分。

根据处理和保存方法不同,可将植物标本分为蜡叶标本、浸制标本、风干标本和砂干标本四种类型。

蜡叶标本是指经过采集和压制,植物体完全干燥后,装订到台纸上的标本。

浸制标本是指经过采集后,用药剂将植物浸泡到标本瓶中的标本,以便防腐保存。

风干标本是指经过采集后,让其自然干燥所形成的标本。

砂干标本是指经过采集后,将植物体用干砂包埋起来,完全干燥后能保持原来的生活状态的标本。

二、实验内容和方法(一)藻类植物标本采集和制作1.藻类植物基本特征及生长习性藻类植物一般都具有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以供本身所需。

生殖器官为单细胞构造。

植物体无根、茎、叶分化。

藻类植物多数生长于水中,也有些生长在潮湿的树干、石头、墙壁、土壤等地方,还有些生长于动植物体内。

如硅藻门植物喜欢在冷水中,春秋两季出现较多;金藻门植物多在寒冷秋末至次年早春出现;甲藻门植物在温暖夏季、碱性水中生活;蓝藻门植物在温暖夏季生长旺盛,常形成“水花”;绿藻门植物在春秋两季生长旺盛;裸藻门植物在温暖夏季、有机质丰富的水中生活。

因此,各门藻类植物的采集地点、时间需根据它们各自的生活习性确定。

采集之前,必须先了解各种藻类植物的生活习性,否则不易采到所需要的标本。

根据水的多少、有无和藻类植物生活方式将它们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水生藻类:是指生活在各种水体中的藻类植物,根据它们在水中的生活方式,可分为:①浮游藻类:是一群自由漂浮于水中,体积微小,肉眼不能见到的单细胞或群体藻类。

杂草是怎样检疫的?

杂草是怎样检疫的?

杂草检疫⾸先是进⾏现场检疫,在现场检查货物本⾝和周围环境是否混有杂草籽,然后按规定的⽐例和⽅法扦取样品,于室内进⾏检查。

室内检验时,先称重标识样品再选择适宜的套筛 ( 或电动筛 ) 过筛,所⽤筛⼦⼀般为⼆层筛,过筛后,将筛过的样品倒⼊搪瓷盘内,其余各筛下物倒⼊⼩搪瓷盘或培养⽫内,分别进⾏杂草种⼦检查,即将样品及筛下物中的全部杂草种⼦挑选出来,再进⾏种⼦鉴定。

以假⾼粱为例:现场检疫时⽤⼩套筛过筛,在 1.5mm 筛的筛上物中检查产品中有⽆假⾼粱籽实,然后按标准扦取约⼀公⽄左右的样品于室内检验。

样品先⽤电动筛过筛,电动振荡三分钟后,对 2.5mm 以上的样品及 2.5-1.5mm 的筛下物于⽩搪瓷盘中检查。

⼀旦确定为假⾼粱种⼦后,要⽴即通知港区和货主,港区应⽴即停⽌卸货,货主应将该批货物的流向告知出⼊境检验检疫机构并通知具体⽤货单位存放好货物。

出⼊境检验检疫机构将派员⽴即了解⽤货单位所⽤货物的⽣产⽬的、⼯艺流程、产品流向及周围环境等,确信该批货物在此使⽤假⾼粱扩散和成活的可能性⼏乎为零时,才能允许使⽤,否则需把该批货物调离使⽤。

在⽤货单位加⼯使⽤过程中,仍需前往取样监管,以确保⽆具活⼒的假⾼粱种⼦扩散。

怎样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

怎样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

附录3. 怎样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从事植物分类学教学和研究,必须要采集植物标本,而且要采集合手规格的标本,以便研究和鉴定之用,如果标本不合格,无法鉴定,就无保存的价值。

采集和制作合格的标本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

1. 采集和制作标本的常用工具(1) 小铲子 用以挖掘草本植物或小灌木,特别是有鳞茎、块茎的种类。

(2) 枝剪 用以剪取枝条或带刺的植物。

(3) 标本夹 用于压制标本,通常用木条做成,并配有捆绑用的尼龙绳带。

(4) 吸水纸 在压制标本过程用于吸收植物体的水分,多用吸水性较好的草纸。

(5) 海拔表 用于测量植物生长的海拔高度。

(6) 野外记录本 用于记录植物的形态和生境特点。

(7) 标号牌 用于对采集的标本进行编号。

(8) 台纸 用于装订标本。

2. 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应注意的问题(1) 采集的标本要尽可能完整,不能光有茎和叶,最好有花或果,同时还要注意有无特殊的地下器官。

(2) 采集标本时,小草本应连根采取整个植株,较高大的草本可将其折成“N”形或“W”形,或在同一株上选形态上有代表性的上、中、下三段压制。

(3) 在将标本压入草纸时,要注意使叶片既有腹面朝上,又有部分叶是背面朝上,以利于以后观察叶背的毛被情况。

如果有花,应将其中一朵剖开,平展在草纸上,显示其内部结构,便于今后研究。

(4) 当采集雌雄异株或单性花、雌雄同株的植物标本时,要分别采集雌、雄枝。

(5) 有些植物的鉴定主要依据果实,如:伞形科、紫草科、藜科等,因此要尽可能采集到果实。

采集蕨类植物标本最好采带有孢子囊的植株,寄生植物则要连同寄主一起采集、压制。

(6) 每采集一份标本都要及时编号、记录,特别是开花的植物标本,要及时记下花期、花的颜色,因为标本经压制后,颜色往往褪去,影响鉴定。

与此同时,还要记录所采集植物的生境特点,包括:海拔、坡向、伴生种等等。

中 国 植 物中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拉丁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习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高:________胸高直径:______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叶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果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备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采集者:__________采集号:______采集日期: 年 月 日采集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采集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采集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采集日期: 年 月 日(7) 对采集的标本进行编号时,将在同一地区同一时间采集的同一种标本编为同一号,每号标本可以不止一份。

植物病害标本采集、制作和鉴定【范本模板】

植物病害标本采集、制作和鉴定【范本模板】

实训十、植物病害标本采集、制作和鉴定一、目的要求通过采集和制作标本,了解植物病害标本采集要求,学会标本的采集与记录,掌握植物病害标本的制作方法,进一步巩固病害知识,每人抽签完成1份病害标本。

二、材料和用具标本夹、吸水纸、塑料袋、纸袋、标签、铅笔、记号笔、小刀、枝剪、手锯、标本缸、酵酸铜、硫酸铜、95%乙醇、甲醛溶液、亚硫酸、甘油、蒸馏水等。

三、内容与方法(一)病害标本的采集1 标本采集基本要求采集完整的标本,最好是先摄影然后再压制或浸渍保存,拍照越清晰越好,要求拍正常植株和病害部位。

每号标本,样本数量应至少采集2—3份。

2 取样部位(1)标本上有子实体的应尽量在老叶上采集因为它比较成熟,许多真菌有性阶段的子实体都在枯死的枝叶上出现,而无性阶段子实体大多在活体上可以找到。

(2)柔软多汁的子实体或果实材料,则应采集新发病的幼果.(3)病毒病应尽量采集顶梢与新叶。

(4)线虫病害标本应采病变组织,为害根部的线虫病害标本除采集病根外还应采集根围土壤。

(5)表现蔫萎的植株要连根挖出,有时还要连同根际的土壤等一同采集.(6)对于粗大的树枝和植株,则宜削取一片或割取一截。

(7)如果病害在叶、果实和枝干上都有表现时,尽量采集全面。

(8)寄生类应和寄主一起采集。

病害症状很特殊病害,要连同植株的枝叶或花一起采集,以便鉴、定其寄主名称。

3 标本数据记录和标本编号要求记录准确、简要、完整。

完整的记录与标签同样十分重要,要有寄主名称、采集日期与地点、采集者姓名、生态条件和土壤条件等。

4 标本采集方法(1)枝干类、根部病害标本的采集取其得病部位,用锯、枝剪或高枝剪采取,切勿用手折断,影响标本的美观,对纤维长而强韧的枝干等,尤应注意。

(2) 叶部病害标本的采集大型叶植物,它们的叶子和花序均很大,采集标本时可采一部分或分段采集,以同株上幼小叶加上花果组成一份标本(同时标明叶实际大小);或把叶、叶柄各自分段取其一部分;对于像菟丝子、列当这样的寄生植物应连同寄主一起采集,并记录寄主的名称。

校园杂草识别实验报告(3篇)

校园杂草识别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校园杂草的种类及其特征。

2. 培养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3. 掌握杂草识别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杂草是指非栽培植物在农田、园林、草坪等地方自然生长的植物。

杂草对农作物、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识别杂草、控制杂草的生长对农业生产和园林养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通过对校园杂草的观察、分析,掌握杂草的识别方法。

三、实验材料1. 校园内各种杂草样本。

2. 拍照设备。

3. 计算机软件(如Photoshop、Microsoft Word等)。

四、实验方法1. 观察法:对校园内的杂草进行实地观察,记录其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等。

2. 拍照法:利用拍照设备对杂草进行拍照,以便于后续分析。

3. 分析法:对拍摄的杂草照片进行观察、分析,结合杂草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等,对杂草进行识别。

4. 归纳法:对识别出的杂草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出校园内杂草的种类及其特征。

五、实验步骤1. 观察校园内杂草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等。

2. 利用拍照设备对杂草进行拍照,记录下其生长环境、形态特征等信息。

3. 将拍摄到的杂草照片导入计算机,利用Photoshop等软件进行编辑,以便于观察和分析。

4. 对杂草照片进行观察、分析,结合杂草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等,对杂草进行识别。

5. 将识别出的杂草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出校园内杂草的种类及其特征。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校园杂草种类通过观察和识别,发现校园内杂草主要有以下几种:(1)狗尾草(Setaria viridis):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20-100cm,叶线状披针形,顶生圆锥花序,小穗绿色,有芒。

(2)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100cm,叶线状披针形,顶生圆锥花序,小穗绿色,有芒。

(3)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50-150cm,叶线状披针形,顶生圆锥花序,小穗绿色,有芒。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本文介绍了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包括采集前的准备工作、采集时的注意事项、压制标本的制作方法以及标本的保存和维护。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5篇《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篇1一、采集前的准备工作1. 确定采集目标:确定要采集的植物种类和数量,以及采集时间和地点。

2. 准备采集工具:根据采集目标,准备好相应的采集工具,如剪刀、铲子、刷子、纸张等。

3. 准备标本夹:标本夹是用来夹持植物标本的,一般使用厚实的纸张或塑料板制作。

4. 准备标签:为每个标本制作一个标签,上面注明植物名称、采集时间、采集地点、采集人等信息。

二、采集时的注意事项1. 采集时要选择健康的植物,避免采集生病或受虫害的植物。

2. 采集时要注意保护植物的根系和土壤,避免破坏植物的生长环境。

3. 采集时要避免破坏植物的枝叶和花朵,尽量保持标本的完整性。

4. 采集时要注意安全,避免被植物刺伤或中毒。

三、压制标本的制作方法1. 将采集的植物标本放入标本夹中,用纸张或塑料板夹紧。

2. 在标本夹上放置重物,如书籍、砖块等,压制标本。

3. 压制时间根据植物种类和标本大小而定,一般需要压制 2-3 天。

4. 压制结束后,将标本取出,用刷子轻轻刷去多余的土壤和枝叶,然后将标本放入干燥通风处晾干。

四、标本的保存和维护1. 标本晾干后,可以用纸张或塑料袋将标本包装好,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2. 标本要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以免损坏标本。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篇2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采集植物标本:在野外采集植物标本时,需要准备好采集工具,如标本架、采集箱、挖根刀、剪枝剪等。

选择有花有叶、比较完整的植物作为标本,并去除枯叶。

在采集时,需要注意避免破坏植物的生态环境,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2. 处理植物标本:将采集到的植物标本放在吸水纸上摊开,再移入报纸中。

weed-ecology-调查方法-七级目测法

weed-ecology-调查方法-七级目测法

4
10-25 25-50 50-95 5-10 10-25 25-50 2-5 5-10 10-25 1-2 2-5 5-10 <1 1-2 2-5 <0.1
3
2
1
T
0 <1 <2
调 查 表 设 计
地区样点

市 3个县 3个乡镇 3个村
调查路线
目测数据的量化
综合值=Σ(级别值*该级别出现田块数)*100%/(5*10)
1.1.5 标本制作、鉴定:
标本压干后,用千分之一的 升汞酒精溶液进行消毒处理。 贴缝在台纸上。台纸是用8 开的白板纸制成,标本上台 纸后,在台纸的右上角要注 出地名或省名。左上角贴野 外记录纸。
1.1.6 标本保存
上好台纸的标本均放入特制的标本橱柜内 保存。内置樟脑块防虫蛀和霉菌侵蚀。

1.2资料分析和讨论
2.2数据的多元统计分析 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所得数据矩阵进行分析处理。
该分析宜通过自编程序或使用统计分析软件(如 SPSS,SAS, MVSP或其它软件包)在计算机上进行。
Descriptive Multivariate Modeling 排序方法(Ordination methods)
1)、主成分分析PCA

1.1.2野外记录:
采集记录本,记录项目有:采集地点、生态环境、农田
类型、危害何种作物、危害程度、作物种类、杂草防除 情况、采集日期等。要严格按其格式填写。
项目:当地的土名,需要向当地群众了解,同时可了解
它的危害和用途。另外,记载杂草植株经压制后易变的 特征,如植物的花色、杂草植株是否有乳汁、杂草有否 特殊气味等。
基础上的。它不仅能够阐明杂草的种类组 成而且还能揭示杂草发生的数量、危害程 度、分布特点等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换纸时还应注意:一定要换干燥而无皱褶 的纸,纸不干吸水力就差,有皱褶会影响 标本的平整。 • 对体积较小的标本可以数份压在一起(同 一号的),但不能把不同种类(不同号) 放在一张纸上,以免混乱。 • 对一些肉质植物,在压制时,须把它们先 放入沸水中煮3-5分钟,然后再照一般方法 压制,这样处理可以防止落叶。 • 换纸时最好把含水多的杂草分开压,并增 加换纸次数。
(பைடு நூலகம்)红色果实保存的配方:
• 配方1:福尔马林4ml,硼酸3g,水400ml; • 配方2:福尔马林25ml,甘油25ml,水1000ml; • 配方3:亚硫酸3ml,冰醋酸1ml,甘油3ml,水 100ml,氯化钠50g; • 配方4:硼酸30g,酒精132ml,福尔马林20ml,水 1360ml。
性状 直径
体高 树皮
土名 英文名
二、填写采集记录的要求
• 关于杂草的产地、生长环境、性状、花的颜色和 采集日期等,对于标本的鉴定和研究有很大的帮 助,一张标本价值的大小,常以野外记录详细与 否为标准。 • 在野外采集标本时,应尽可能的随采、随记录和 编号,以免过后忘记或错号等。 • 野外记录的编号和号牌上的编号要一致。 • 回来应根据野外记录签上的记录,如实地抄写在 固定的记录本上或录入电脑,作为长期的保存和 备用。 • 在野外编的号码应一贯连续。采集记录签的大小 约为9×13cm,其式样如附表3-6:

分子生物学的标本可选择干净的幼枝或叶片3-5 个,放入装有硅胶的密封袋中,让其快速干燥 即可。 每个样地的不同杂草分别采集1-2份(如地方需 要预留标本可多采1份),给以同一编号。 每份杂草标本均须系上号牌,号牌的大小一般 为2cm×4cm,号牌上要写明采集人、采集号、 采集时间和采集地点。
• •
2. 压制
• 在压制标本之前首先必须想到台纸的大小。将所采的标本 去些枝叶,花只留四五朵就够了。这样当标本干了的时候, 不但美观,而且还重点突出,具有完整性。 • 另外,在压制前必须将标本整理好,枝、叶、花、果各部 分都要展开,平平地放着,不要叠起来,因为标本干透后 就不能动了,这叫做整形。 • 整形后将每份标本中间放几张吸水纸(可用报纸代替), 把夹好的标本一份一份地重叠起来放在标本夹板中,用绳 捆紧,并且要放在干燥和通气的环境中,上面还一定要加 压力。 • 每天须换一次吸水纸,使标本易干,以免发霉。压得紧, 干得快,标本的形色才能保住;压得不紧,干得慢,而且 还易皱褶。
• 在换纸或压标本时,植物的根部或粗大的 部分要经常调换位臵,不可集中在一端, 致使高低不均,同时要注意尽量把标本向 四周放,决不能都集中在中央,否则也会 形成边空而中央突起很高,致使标本压不 好。 • 在压标本或换纸时,各标本要力争按编号 顺序排列,换完一夹,应在夹上注明由几 号到几号的标本、采集的日期和地点等。 这样做既有利于将来查找,又可以及时发 现在换纸过程中丢失的标本。
三、标本的压制
• 在标本采来后,当天晚上就应用干纸更换一次, 借此要对标本进行整理。第一次整理最为重要, 由于植物在标本夹内压了一段时间,植物基本被 压软了,这是你想如何整理都行,如果等标本快 干时再去整理就容易被折断。 • 整理时要注意不使多数叶片重叠,叶子要正面和 反面都有,以便观察叶的正、反面上的特征;落 下来的花果和叶要用纸袋装起来,和标本放在一 起。 • 标本中间隔的纸多一些,就压得平整,而且干得 也快,头三天应每天更换2次干纸,后两天每天更 换1次即可,直至标本全干为止。
2.保色溶液:保色溶液的配方较多,但到目 前为止,只有绿色较易保存,其余的颜色 都不很稳定。这里简单介绍几种保色溶液 的配方,仅供参考。
(1)绿色果实的保存配方: • 配方1:硫酸铜饱和水溶液75ml,福尔马林50ml, 水250ml; 将材料在配方1中浸泡10-20d,取出洗净浸入4%福 尔马林溶液中长期保存。 • 配方2:亚硫酸1ml,甘油3ml,水100ml; 先将果实浸在饱和硫酸铜溶液中1-3d,取出洗净 后再浸入0.5%亚硫酸中1-3d,最后于配方2中长期 保存。
定名签的大小约为5×10cm,其式样如下: ×××植物标本室 中名 学名 科名 产地 采集人 号数 鉴定人 日期
五、浸制植物标本的处理和保存
– 由于需要,一些植物的花、果或整个植株,须 要浸泡在药液中保存。浸泡药液可分为一般溶 液和保色溶液2种。 1. 一般溶液:有些植物的花和果是用于实验的 材料,即可浸泡在4%的福尔马林溶液中,也可 浸泡在70%的酒精溶液中,前者配法简单,价格 便宜,但易于脱色,而后者脱色虽比前者慢一 些,但价格较贵。
二、鉴定结果的录入
• 待专家鉴定结束后,应及时将鉴定的标本收回, 将鉴定结果补充在野外采集记录本上,并及时 录入相应的数据库。定名签格式如下:
×××植物标本室 中名 学名 科名 采集人 鉴定人
产地 号数 日期
• 标本记录签格式如下:
采集人 产地 环境 海拔 胸高 叶 花 果实 科名 中名 学名 附记 ×××植物 号数 年 月 省(市) 县 日
• 上台纸时最好不要用浆糊,因为浆糊容易 生虫,损坏标本。 • 对体积过小的标本,如浮萍,不使用纸条 固定时,可将标本放在一个折叠的纸袋内, 再把纸袋贴在台纸的中央,这样在观察时 可随时打开纸袋。 • 近来许多标本标本室开始用整体胶贴法来 装订标本。即在标本上涂上乳胶,再将其 放在台纸上,经压实,干燥即可。 • 凡经上台纸的植物标本,经正式定名后, 都应放进标本柜中保存。
无论采用哪种配方,浸泡时药液不可 过满,浸泡后用凡士林、桃胶或聚氯 乙烯粘合剂等封口,以防药液挥发。
叶脉的干制法
• 将12克无水碳酸钠(有腐蚀性)溶于500毫升的清 水中,然后加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动使其沸腾。 • 将选好的树叶,放入烧杯中,煮约5分钟后,用玻 璃棒轻轻拨开粘连的树叶(动作要轻)。 • 当在叶面上出现均匀而柔软且略带透明的腐蚀物 时,用摄子夹准叶柄,轻轻捞出,放在盛清水的 培养皿中,清洗几次,漂去碱液,然后捞出叶片。 • 用牙刷轻轻地分块刷去叶面上的叶肉,直至露出 叶脉为止。 • 最后将叶脉标本夹在吸水纸间,再用旧报纸压平 压干即可(亦可染成各种颜色)。
(2)黄色果实的保存配方:
• 6%亚硫酸268ml,80-90%酒精568ml,水50ml。
直接把要浸泡的植物材料浸泡在此混合液 中,便可长期保存。 (3)黄绿色果实保存的配方: • 把标本浸入5%的硫酸铜溶液中1-2d,取出 洗净,再浸入用6%亚硫酸30ml,甘油30ml,95% 酒精30ml,水900ml配制的保存液中保存。在 此之前,先向果实注射少量保存液。
制作蜡叶标本注意事项
• 制作蜡叶标本就是上台纸。 • 台纸以厚的卡片纸为佳,大小为长41cm,宽30cm。 将白色台纸平整地放在桌面上,然后把消毒好的 标本放在台纸上,摆好位臵,右下角和左上角都 要留出贴定名签和野外记录签的位臵。 • 用刻刀沿标本的适当位臵上切出数个小纵口,用 具有韧性的白纸条,由纵口穿入,从背面拉紧, 并用胶水在背面贴牢。 • 标本固定好后,通常在台纸的左上角贴上野外记 录签,在右下角贴上定名签,这样一份完整的标 本就完成了。
先将洗净的果实浸泡在配方1的混合液 中24h,如不发生混浊现象,即可放在 配方2、配方3、配方4的混合液长期保 存。
(5)紫色、黑紫色和深褐色保存的配方:
• 福尔马林50ml,10%氯化钠水溶液100ml,水870ml;
将以上3种物质混合搅拌,沉淀过滤后制成保存 液,先用注射器往标本里注射少量保存液,再把 标本放入保存液中保存。
3.上台纸
• 标本干透了放在台纸上用线钉好,加上标签,就 成了一份蜡叶标本。 • 如果所采的标本没有单独一份是完整的,我们常 常把两三份都不很完整的标本按照植物的实际情 况拼凑在一处,成为一份完整的标本。 • 上台纸的标本如果太长,在压制时可将标本折2-3 折。特别长的标本,最好分别取茎端一段、根部 一段,钉在台纸上就够了。
三裂绣线菊
灯台树
卷耳
花椒
点地梅
石南
杂草标本的识别与鉴定
杨建全 jqyang2003@
一、准备工作



将所有待鉴定的植物标本进行初步的检查,核 实待鉴定的标本是否具有齐备的采集记录标签。 须事先和相关的鉴定专家取得联系,约定所鉴 定的标本必须回收,并根据送去鉴定的单位和 个人对标本进行初步的分类包装。 将要鉴定的标本送到相关的专家手中或请专家 到指定地点鉴定(可先请各地区的植物专家初 步鉴定,然后提供标本由知名专家:强胜(杂 草)刘全儒(植物)核实)。
杂草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
杨建全 jqyang2003@
一、标本采集的要求



必须采集完整的标本,所有标本尽可能带有花、 果。 木本或较为高大的草本植物,只能采其带花或 果的植物体一部分;高大的草本植物,采下后 可折成“V”或“N”字形,然后再压入标本夹 内;也可选其形态上有代表性的剪成上、中、 下三段,分别压在标本夹内,但要注意编同一 个采集号,以便鉴定时查对。 带有病虫害或寄生物的杂草采集方法与其他植 物标本的采集方法一致,并要予以注明。
四、标本的制作和保存
• 植物(杂草)标本在上台纸前,应进行消 毒。目前最为理想的消毒的方法就是把标 本放进低温冰柜(-30℃左右)冰柜1-4周, 杀死标本上的虫或虫卵,之后即可取出上 台纸。也可以是上台纸后消毒。
蜡叶标本的制作具体方法
1. 采集
• 采集时,最好要取得一个完整的标本,那就是根、茎、叶、 花、果实都有。 • 植物从根到茎的顶端恰好是37公分最好,放在标准台纸上 正合适。如果比较小也不成问题。 • 若是比较高大,在采集时必须要照顾到植物的完整性。可 采集它的典型代表部分,如根、茎、叶、花、果实的部分。 此外木本植物采花枝、果枝即可。一株植物上有异型叶, 也应采几套下来供参考。 • 在采集开始时,可先在采集箱或塑料袋中放些野草,使野 草散发出水分以防止所采植物的水分散失,特别在炎热的 季节是必要的。当标本采到手后,马上要放在采集箱中, 以免水分散失。标本采多了时,可以把野草拿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