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对中考命题的思考及对教学的建议

合集下载

河南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河南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中考语文试题分析备考建议2020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坚持“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原则,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

根据“课标”,全面考查考生在语文学业方面达到的水平,促进考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体来看,试卷难易适中,没有偏题、难题、怪题,注重考查考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理解与运用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能力,渗透对“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查。

试题体现了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也有机地渗透在具体的考查内容中。

一、命题理念及特点1.坚持以《新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契合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2.坚持能力为重、强化能力培养,着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重价值观引领,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导向。

3.注重从运用的角度考查学生语言与文学、文化积累。

注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考察知识的运用,注重用学科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注重语文与其它课程及生活实践的联系,加大内容整合力度。

突出知识间的内在关联性,将知识按照问题情境的逻辑关系和思维脉络的有序性整合在一起,加强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

5.减少了“是什么”的问题,增加“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不仅考察思维的结果,更考察思维的过程。

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6.体现了语文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特点。

7.强化了写作时对文体属性的要求,注重文本写作方法和写作意图的探究。

二、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第一版块:积累与运用(一)试题分析第1题:字音题,今年的字音题考察方式由往年对多音字、形近字字音的比较转变成对常见字音的拼音认读考查。

考查的数量由往年的24组词语减少为12组词语,增加了12个拼音。

考查的依然是以常用字中的多音字、有形近字的形声字、受方言影响易读错的字为主,其中多音字5个,超过三分之一。

比之往年,此题降低了识记性基础知识考查的难度。

中考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

中考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

中考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简历模板、心得体会、工作材料、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es, contracts,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resume templates, experience, work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中考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试题分析是指根据学生对每一试题的答案,对试卷进行分析研究,并作整体性评价。

教之道,贵以“砖”———浅谈中考作文指导的抛砖引玉

教之道,贵以“砖”———浅谈中考作文指导的抛砖引玉

教学篇•教学反思作文一直牢牢占据着中考语文的半壁江山,如何组织高效的写作教学活动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内容。

写作教学不能“一招吃遍天下”,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也绝非一朝一夕即可完成之事,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实际写作水平和教学需要,结合中考作文考查实际抛砖引玉,引导学生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创作之路。

一、关注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纵观近几年各省市中考题,我们普遍发现大部分作文题都体现了关注生活的命题趋势:2016年北京市作文题《读书,实践,收获》、2016年安徽中考作文题《你是我最……的人》、2016年重庆中考作文题《感谢那个为我提灯的人》、2016年济南中考作文题《共度好时光》等无一不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息息相关。

上作文课,光靠讲范文、背模板是永远也不能真正提高写作水平的。

范文永远都讲不完,模板早晚都会过时,教师指导写作活动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经验,积累写作素材,写出自己的东西。

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都蕴藏着无数的写作素材,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中的事物出发,激发创作欲望。

开展写作训练活动时,教师给出的题目不能脱离生活实际,切忌空中楼阁式的写作活动。

学生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新鲜事,形形色色的事件、人物都可以作为话题组织学生展开写作。

中考作文要求学生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写出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认识。

仔细分析近几年的中考作文题,我们发现很多命题都具有明显的现实色彩,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

生活是广阔的海洋,生活中蕴藏着无数的宝藏,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事、身边人,使学生将写作内容密切联系现实,关注自我成长,再也不用愁写作时无真话可说、无真话可写了。

二、联系教材,训练写作技能新课标写作教学目标在语言方面加入了“生动”这一项,学生习作应当立足通畅、追求文采。

质朴的叙述应融入丰厚的底蕴,布局谋篇之间应注入情感的血液,遣词造句之时应加大思想容量,理性思辨之中应高扬人文素养,形象描述之中应呈现诗情画意。

初三语文试卷分析反思

初三语文试卷分析反思

语⽂试卷分析的好坏决定了下次继续考试的成绩。

下⾯是店铺为⼤家搜集整理的初三语⽂试卷分析反思,希望能对⼤家有所帮助! ⼀、总体分析 这⼀份模拟考卷,可以说是命题者花了⼀定⼼思,出的⾮常成功。

考卷突出了检查学⽣初中三学年所掌握的知识和所具有的语⽂能⼒,重视语⽂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对学⽣语⽂素养的考查,对今后的中考复习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虽然难度系数有⼀定提升,但符合今年中考的命题导向。

本试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在参加的考⽣中最⾼分为101分,最低分为6分,其中以80——90分的居多,较往常相⽐确实有点难度。

⼆、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在结构上,主要分为以下⼏⼤块: (1)语⽂知识积累与运⽤。

主要考查了汉字的书写,拼⾳的正确读法、病句的修改、古诗⽂名句默写、运⽤、名著积累、语⾔的实际运⽤等⼏个⽅⾯,很有针对性地考查学⽣对语⽂基础知识的掌握。

本次试卷在结构上,主要分为以下⼏⼤块: 1、汉字书写。

这⼀题不是简简单单的规范抄写⽽是要求学⽣从多个词语中选择拼⾳、写法正确的⼀项综合性较强。

2、病句修改注重与课本接轨,既考查了对⽂本的熟悉⼜巧妙的考察了学⽣的修改病句的知识。

3、名句填空。

第1————4题是机械型默写,即给出上句,要求写出下句,或给出下句,要求填出上句。

难度较⼩,除个别的有错别字,其余得分不错。

第5题和第6题是理解性填空还是⽐较简单的,也容易得分。

最后⼀个是考查学⽣的筛选能⼒。

有新意的是加进了对现代⽂名篇名段的考察,体现了中考的⽴⾜课本,以本为主的思想。

4、名著积累。

名著题不是简单的考名著知识⽽是将语⾔的运⽤与其结合起来,可谓⼀举⼆得。

5、语⾔运⽤题。

这道题既联系了实际,⼜考察了学⽣的语法知识,是⼀道综合性较强的题。

学⽣要想选对须仔细思索。

(2)阅读 (1)古诗⽂阅读 ⽂⾔⽂阅读延续了传统的⽐较阅读,选择了《爱莲说》与《岳阳楼记》进⾏⽐较阅读,在题型的设计上也是由易到难,由课内的知识识记到课外的理解运⽤。

初中教师中考备考培训总结(3篇)

初中教师中考备考培训总结(3篇)

初中教师中考备考培训总结(3篇)初中教师中考备考培训总结(精选3篇)初中教师中考备考培训总结篇1我第一次上初三,对初中阶段的知识框架和命题趋势都不熟悉,正在在不知道如何更有效的中考复习的时候,迎来了这次中考数学研讨会。

我也很荣幸的参加了今年数学中考研讨会,通过为期一天的学习,我对今年的命题趋势和后阶段的中考复习备考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

学习内容如下:3月31日上午,顾老师主要从《几形》部分中考试卷特点与复习建议进行讲解,首先分析了近三年中考及20__年样卷数学试卷特点,(1)内容比例较稳定(2)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稳定(立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立足于课本,回归课本)(3)论证运算难度基本稳定。

其次,出示一些高频考点如选择题填空题中相交线与平行线、三视图、圆的有关计算、三角形、圆、相似三角形;解答题全等三角形、四边形、有应用背景的三角比的计算(直角三角形);最后还讲解了复习策略:(1)重课本、抓“落实”;(2)从中考命题的趋势来看,教材仍是考试命题之本,所以要注重看教材的定义、概念、性质、运算法则、例题、习题等。

针对上述特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备考:一、制订详细的复习计划,做好三轮复习。

第一轮:基础复习一定要打好基础,以便为下一阶段的“专题复习”乃至最后一阶段的“强化训练”作好充分准备,要上好每一节复习课,上复习课老师不是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简单的重复,而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对知识进行重点梳理,把握学科主干知识的内在联系,对已学知识中的重点、难点进行分析、讲解,以便形成科学的知识体系,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对复习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在首轮复习过程中,配合做一些相关练习很有必要,但要注意难度不能过大。

搞好第一轮复习是做好下两轮复习的必要条件。

第二轮:专题复习第二轮专题复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将第一轮复习的知识点、线结合,交织成知识网,用学科内的不同主干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以达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专题复习”可按照中考题型分为“填空、选择专题”、“规律性专题”、“探索性专题”、“阅读材料专题”、“开放性专题”等,在进行这些专题复习时,应尽可能从各个侧面去展开,并将近几年中考题按以上专题进行归类、分析和研究,真正把握其命题方向和规律,然后制定应试对策,初步形成应试技巧,为下一步的强化训练复习打下坚实基础。

九年级下册语文中考复习教案5篇

九年级下册语文中考复习教案5篇

九年级下册语文中考复习教案5篇在基础教育中, 语文是最重要的一门学科。

它不仅具有工具性, 且有很强的思想性, 是学习其他所有学科的基础。

下面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下册语文中考复习教案, 仅供参考, 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九年级下册语文中考复习教案1中考, 如何做好备考复习, 是每一位毕业班教师深思的问题。

作为语文学科, 它的知识点多而散, 没有数理化学科那样强的系统性, 这一特点给广大师生的备考复习带困难。

倘若方法不当, 则往往事倍功半。

怎样在短期内迅速巩固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让他们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以及我校的一些具体做法, 在此与各位同行一起交流。

一、研读考试说明, 明确中考动向。

首先, 按照中考说明的要求, 要把握好整个教材的结构体系, 明确每一个知识点, 对其中的重点和难点, 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 要了解研究近几年的中考试题特点, 看准命题方向, 明确备考对策。

再次, 根据中考说明列出的知识点和学生实际, 科学合理地制定复习计划, “知己知彼”, 打有准备之战。

二、针对学生实际情况, 确定复习方法, 调动学生积极性, 提高复习效率。

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过程, 复习备考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 明确他们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存在的知识缺陷等, 从而选择适合他们的复习方法。

在复习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重要, 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 他们才会积极地进行思考, 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能更好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

三、形成知识网络, 明确复习重点有的放矢, 各个击破。

中考语文复习旨在构建起知识点的基本框架。

复习时, 教师要做到“胸有成竹”。

在指导复习的过程中, 要经常总结在复习过程中的成败得失, 及时调整复习策略。

使整个复习全面、系统, 形成知识网络。

对知识网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项复习, 逐一巩固。

纵观近三年的中考出题趋势, 总体的特点是稳定中有变化。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 答题技巧]学校语文教学论文《教学内容的拓展与延长策略》-V1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 答题技巧]学校语文教学论文《教学内容的拓展与延长策略》-V1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学校语文教学论文《教学内容的拓展与延长策略》-V1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考试内容,对于语文成绩的提升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但是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阅读理解的答题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任务。

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阅读理解答题呢?下面,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

一、理清题意阅读题目时,首先要理清题意。

阅读完文章后,要立刻抓住问题的关键词和问题所涉及的内容,然后才能快速地找到文章中的答案。

二、词语理解在阅读理解中,经常会涉及一些生词或一些熟悉的词语被赋予不同的含义,因此理解词语的含义是阅读理解答题的关键之一。

可以通过单词查阅或者在题目中推断出生词的含义。

三、选择正确答案正确的选择答案需要对文章细节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和判断,需要对文章内容进行仔细的分析和归纳。

正确的答案应该是与文章意思一致、信息匹配,不应该是只符合某个句子的内容。

四、多读几遍在完成一次阅读后,如果仍无法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答案,可以进行多次阅读。

多次阅读不仅能够提高理解文章的能力,而且还能够帮助记住文章的细节。

五、注意时态和态度在阅读理解中,时态和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元素。

时态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发生时间,而态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的立场和观点等。

因此,我们需要对文章中的时态和态度进行仔细的分析。

六、规律性思考有时,文章中会出现一些规律性的内容,例如排列组合等,可以通过规律性思考解决题目。

规律性思考需要对问题具有敏锐的嗅觉和理解力。

以上就是关于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的相关内容。

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当然,最重要的仍是平时的积累和刻苦学习,相信大家一定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促进学习”理念下中考作文试题命制探究及教学启示

“促进学习”理念下中考作文试题命制探究及教学启示

“促进学习”理念下中考作文试题命制探究及教学启示作者:郭跃辉来源:《中学语文·教师版》2021年第09期摘要祝新华博士提出的“促进学习的作文评估”理念,反映在中考作文命题中就是:除实现“服务选拔”的功能外,还要能够“促进学习”。

2021年部分省市的中考作文题为考生搭建了写作支架,将教材内容作为命题材料,从而导向读写结合,并且考查思辨能力,实现初高中写作训练与评价的衔接,这些都是“促进学习”的主要表现。

关键词促进学习;写作支架;引导教学;思辨;初高中衔接作文测评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香港祝新华博士提出了“促进学习的作文评估”理念。

他认为:“在强调促进学习的评估的背景下,作文评估既要客观、准确地评定学生的作文水平,又要进一步激励学生更有兴趣地学习作文,同时引导教师找出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改进教学。

”[1]作为初中学段的“终结性评价”,中考作文测评既是高一级学校选拔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初中学段写作水平的集中体现。

不过,从“促进学习”的角度看,中考作文测评除了“服务选拔”功能外,还应该能够促进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能够不断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

一、提示:搭建写作支架中考作文测评作为“终结性评价”的突出特点就是鲜明地提出了写作的要求。

常规的作文除了标题(半标题)、话题外,还有直接的要求,包括文体、字数、注意事项如“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为了引导学生在写作时能够明确文体,作文题目中出现了“可以记叙经历,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等指引,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写记叙文、抒情文、议论文等,后来也有“可进行文学创作”方面的提示。

这些“提示”的本质是为考生搭建“写作支架”。

目前不少作文题目,既包含了材料和标题(半标题)、话题以及写作要求,也逐渐出现了对考生写作的“提示”。

例如2021年浙江省宁波市的作文题目:旅行,可以改变认识,可以改变习惯,可以改变观念,……【任务一】写一篇游记。

如何开展初三语文有效教学论文

如何开展初三语文有效教学论文

浅谈如何开展初三语文有效教学【摘要】语文课程改革以来,有的语文教师陷入了一种困境,不免提出一些疑问:语文教学改革后,语文课怎么上?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其实万变不离其宗。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把知识性的考试转化为对学生技能技巧的考试,以便培养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

这次改革,给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注意教学方法,才能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学生。

【关键词】初三语文有效教学复习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不断深入,又是一年初三教学正进入全面冲刺阶段。

在这一阶段,我们语文教师应如何开展语文教学与复习,才能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呢?坦白地说,就是如何教学与复习,才能更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考试能力,获得满意的语文中考成绩。

笔者经过集体备课,精心思考,认为在这一学期里,我们应该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点,以选好,用好资料为基本抓手,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提升语文素养为追求目标,展开教学与复习工作。

我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认为要能有效进行初三教学与复习,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以《课标》和《考试说明》为教学的依据,以教材和中考试卷为教学的主要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应该达到的能力与目标,它是开展语文教学的纲要性文件,更是中考命题的重要依据,《中考语文考试说明》不仅为我们明确指出了考试的内容和要求,还为我们指出了考试的形式以及试卷的结构、题型、难度甚至还有分值的分配等,建议大家在上新课之前,认真地读一读它,真正吃透领悟其要义。

以往的初三教学中往往存在这样的现象,即匆匆结束新课,然后大量寻找课外材料进行阅读训练,甚至进行题海战,这是得不偿失的做法,且不说你找来的文章是否经典,是否有训练的意义,就是寻找文章本身也是一件不轻松的事情,学生往往对你选的文章还不怎么喜欢,甚至厌倦这样的训练,而教材都是经过编者精心挑选的经典美文,内涵比较丰富,有很高训练的价值,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利用教材,充分挖掘其中的资源,为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服务。

2023福建中考语文评析

2023福建中考语文评析

2023福建中考语文评析一、考试概况与评价目标2023年福建中考语文考试于6月27日举行,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总分为150分。

本次考试旨在全面考查初中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阅读理解、写作等方面的综合素养,为高一级学校选拔优秀学生提供参考依据。

二、试题特点与难度分析本次中考语文试题在命题上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考查。

试题难度适中,区分度较好,能够较好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

具体来说,试题的特点和难度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知识考查全面,注重细节和辨析。

试题涵盖了语音、字形、词语运用、句子改写等多个方面,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提出了较高要求。

2.阅读理解题注重文本分析和理解能力。

试题选取了多篇不同体裁的文章,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要求考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分析文章结构、内容要点、作者观点等。

3.写作题注重审题和表达能力。

写作题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要求考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经历和感受进行创作。

这要求考生具备较好的审题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考生表现与成绩分析从考生的表现来看,大部分考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对于阅读理解和写作有一定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但也有部分考生在基础知识掌握和运用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同时在阅读理解和写作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从成绩分析来看,本次中考语文成绩整体表现良好,平均分较高。

但是也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地区和学校之间的差异,部分地区的平均分较低,说明在某些地区的教学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四、教学建议与改进措施针对本次中考语文考试的情况,我们提出以下教学建议和改进措施: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训练。

初中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和训练,包括语音、字形、词语运用等方面。

通过加强练习和反馈,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运用能力。

2.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选取优秀的阅读材料和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个性化 中考作文的最高境界中考满分作文揭秘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个性化 中考作文的最高境界中考满分作文揭秘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个性化中考作文的最高境界中考满分作文揭秘打破模式化,倡导个性化,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作文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

个性化作文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是否有创意的表达了真情实感”,这在2007年中考作文的批阅中得到了极高的重视。

何为“有创意的表达”就是要求学生要有胆量把心灵放飞,大胆的书写、自由的表达。

但在短短的几十分钟的考场上如何才能使写出个性化作文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精神为之一振呢?请看笔者对2007年中考满分作文的个性化揭秘:一、个性化的思维角度:30秒能调动评分老师的兴趣中学生写作的最大问题是千篇一律,所谓个人的观点也都是人人熟知的空洞的大道理,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缺少独立的思考,缺少自己的认识和思想。

如何让你的作文成为万绿丛中一点红,在极短的时间内调动阅卷老师的兴趣呢?这就需要你敢于打破陈规,勇于创新,独辟蹊径,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佳作。

如山东莱芜一考生在文章开头这样写到“潘金莲你实在是冤枉啊!”,这一句话就会立刻调动老师的阅读兴趣,本来“潘金莲”这一人物形象自古以来都为人们所不齿,是人们鄙视和厌弃的对象,但小作者却在此为她喊冤,实属罕见。

她在下文又这样写道:“生活在封建社会最底层的婢女潘金莲的一生是充满血泪的一生”“可今天看来,潘金莲的一次不从,两次不忠恰恰是对封建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的一次冲击,两次反抗是对爱情自由和人权的追求!虽然她不当的手段导致了自身的灭亡,但她的死绝不是如有人所说的“罪有应得”、“大快人心”,她的死是一幕引人深思的悲剧。

”(《其实并不是这样》),可见小作者在文中大胆的对《水浒传》中“潘金莲”这个人物进行了新说,打破了以往人们的陈腐见解。

由人物的表面表现分析到精神本质,合情合理。

试问这样的文章怎能不使阅卷老师刮目相看?又如湖北仙桃一考生在文章开头这样写道“我是一只猫,一只流浪猫。

我穿梭于人间,游历在天下。

”这样的开头让人匪夷所思,猫和风景有何关系?这不能不让人产生继续读下去的兴趣。

初中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初中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初中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初中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篇1一、本学期校本教研主题及构思:1、本学期校本教研主题:中考命题趋势及命题能力训练2、确定本主题的依据:根据本教研组前两年对于州温中考语文试题和全国中考试题的研究,积累了各个知识点的考查规律,所以在此学习研究的基础上,我们继续深入校本教研学习的内容,在这个主题之上向老师的具体命题实践和能力提高方向转变,使对理论的研究归纳具有更实际的实际作用。

二、围绕本主题而设计的系列校本教研活动:1、活动主题:中考复习与州温中考命题思考为了给初三备课组一个复习的参考,也是对于前几年中考命题研究的一个总结。

启发老师在州温中考命题的趋势变化中,思考中考复习的策略,把握中考命脉,以此来提出今年初三复习的注意点。

有助于在组内形成教学与思考结合的教研气氛,提升老师对教学的认识。

2、活动主题:现代文阅读命题现代文阅读考查的趋势变化,对现代文教学的指导意义十分重要。

了解现代文阅读的命题形式,熟悉现代文阅读的各个知识点。

依据《考试说明》和具体中考试题的接触,学会命题,评价命题的优劣,做出有积极意义的修改。

3、活动主题:古诗文阅读命题古诗文阅读部分得分容易,基于基础知识点较多。

归纳古诗文阅读命题的规律比较容易,也是提高学生中考成绩的一个有效途径。

4、活动主题:命题反馈和评价命题的反馈和评价,可以成为老师衡量自身命题能力的一个途径和方法。

借用讨论,基于上面三次活动的学习内容之上,让老师学会评价试题的好坏,并作出积极性的修改,可以使老师快速把握修改试题,来弥补原创试题不足的现状,从而逐步提升命题能力。

三、本学期校本教研活动的目的:迎接本学期全市初中各学科命题竞赛,使老师做好充分准备参加比赛,获得优异的成绩。

下半年州温八中初中语文组教研活动表周次日期活动内容地点参加预备8.24~8.30初中教研组大组活动:谈论计划四楼会议室全组老师18.31~9.6各备课组活动:制定备课组计划本学期教学思路讨论初三段备课组:开课准备各备课组全组老师29.7~9.13市教研组长、教研员会议(周二)州温教研院z老师开课校内全组老师39.14~9.20校本教研系列活动之一:中考复习与命题“教坛新星”“优秀青年教师”评比报名校内全组老师49.21~9.27学科命题培训校教研处59.28~10.4中秋节、国庆节610.5~10.11国庆节市直七年级教学研讨会州温十四中七年级老师710.12~10.18校本教研及初中优秀教研组展示活动州温实验中学教研组长810.19~10.25初中语文学业考试质量分析会梧田一中九年级老师910.26~11.1市初中案例评比初中语文名师大讲堂州温教研院1011.2~11.8校本教研系列活动之二:现代文阅读命题校内全组老师1111.9~11.15期中考试1211.16~11.22市直八年级教学研讨会州温四中八年级老师1311.23~11.29初中语文教师命题竞赛1411.30~12.6初中语文复习导引审稿会1512.7~12.13启动“小文学家”培养计划另定1612.14~12.20校本教研系列活动之三:古诗文阅读命题校内全组老师1712.21~12.27初中课改疑难问题研讨暨“精品百课”展示1812.28~1.3元旦191.4~1.10校本教研系列活动之四:命题反馈和评价校内全组老师201.11~1.17211.18~1.24221.25~1.31期末考试232.1~2.7学期结束工作寒假开始初中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篇2一、指导思想本学期,语文教研工作将紧紧围绕县教育局提出的“11346”总体工作思路。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对中考命题的思考及对教学的建议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对中考命题的思考及对教学的建议

紧扣时代脉搏抓实课堂教学——对中考命题的思考及对教学的建议今年我有幸参加了大庆市中考语文命题工作,在半个月的时间里,对中考的解读、对课标的领悟使我的教育思想有了进一步的深入,对试题的斟酌、对答案的推敲使我在命题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与同行的交流、向优秀教师的学习我有了很多的感触和收获。

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因为生活因喜悦而精彩,喜悦因分享而永恒。

我最大的感受是:今后考生需具备“大语文”概念,跳出简单的语文基础知识,全面理解语文是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语文教学也不仅是对课文的讲解,应该是师生之间思想的碰撞、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

我从三个方面来谈。

一、2007年中考语文试题的特点今年试题考试内容的安排与试题的设计符合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有利于引导学生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审美情趣,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培养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有利于推进语文学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1.注重考查综合语文素养试题注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方面考查,在“积累与运用”部分设计了包括对识字、写字能力和语言积累水平的考查;优秀古代诗文积累的考查;中外名著的阅读情况的考查和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等。

对必要的语文知识的考查,则侧重学生对所学的语文知识的应用上。

试题不仅呈现出对不同积累水平测试的要求,而且着意于引导学生尊重、热爱祖国语言,重视文化积累。

这道题是一个创新:首先,考查的形式和视角新颖。

它不是常见的假设情境,“请君入瓮”的考查形式,也不是对生活中一些琐碎的语文现象的分析和整理,而是人们生活中既常见又重要的事件的分析、理解、感悟。

其次,它贴近生活。

《新闻联播》是家喻户晓的节目,又正值晚饭时播出,考生在家中不经意间接受了这个信息。

人人都有话可说,有情可感。

再次,尝试了语文学科与历史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与整合。

初三语文教学工作总结(4篇)

初三语文教学工作总结(4篇)

初三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回顾学年我所担任九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百感交集。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按照学校教学工作的安排,教学中心任务是引导学生应对及操作中考试题的策略和方法。

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一、联系教材,研究课标,熟悉考点中考是紧扣《课程标准》来命题的,而考点在《____年中考各科考试说明》中有详细的解释。

《课程标准》规定:语文素养的考查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语文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每个方面的考查又涉及到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发展状况,自然试题中会重视语文积累和运用的考查、重视语言文字独特的人文价值,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和审美活动,尊重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个体差异。

题目不会难,但会很灵活,会有多层次的考查。

如测试语文积累与运用中,既有考查记忆,也有考查学生的理解水平,还有考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等。

另外通过研究《考试说明》,语文共42个考点要求,就明确了复习的范围,针对性强,有的放矢。

二、狠抓课堂内的效率,增强课堂内的容量,提高课堂内的训练效率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运用灵活多样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在基础知识方面,提倡自学,依据教师教的方法,以个人完成任务为主,团结协作为辅,在平时的生活中主动积累并逐渐形成习惯。

促使他们积极归类知识,在多看多说中掌握。

针对不同的题型,在老师的指导下,做类型训练,以形成熟练的解题思路。

如仿写句子、图文信息转化、语言实际运用、广告、对联等题型通过一定题量的练习,力争让学生形成题型的固定解题思路,要让学生有规律有技巧地进行答题。

对于古诗词的积累方面,狠抓背诵。

除了在课堂上指导他们理解诗词的基础上背诵外,重要的是督促检查他们灵活运用方法去巧记,注重实效,抓重点,突破难点,对诗词作适当的归类,对一些名句则多角度地训练和思考,在实际的语言中灵活运用。

从多次校检和市检考试中,发现学生对古诗词的掌握积累较为扎实。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文章的立意和构思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文章的立意和构思

浅谈文章的立意和构思假如我是一位旅游者,来到一处风景胜地,我一定渴望获得这样一条浏览路线:首先它是新颖的,不是我们所走惯的旧路,不会使人感觉厌倦;其次,它是便捷的,尽管它曲折,或艰难,然而曲折中的佳境,艰难中有趣味。

不论道长道短,都不是白花力气冤枉路。

再次,它是自然的,它的起伏或曲折,都是自自然然,顺势而成的,当我们沿着它信步而行的时候,便会有一种轻松自然,无拘无束的适意感。

一、文章的立意立意新颖深刻,是中考作文闯入高分或满分区的关键。

什么叫“立意”呢?“立”就是确立,“意”则指文章的主题(也叫中心思想),“立意”,就是提练和确立文章的主题。

“文章以意为主”,“意犹帅也”。

这就是说,主题是文章的统帅、灵魂,它是决定一篇文章质量高低、价值大小的重要依据。

同时,文章的选材组材谋篇布局,以及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也必须根据主题的需要来确定。

可见,立意确实重要,没有立意,其思想、材料便成了“无帅之兵”、“乌合之众”,构思活动便无法进行。

那么,如何立好意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判断:准确、深刻、新颖、简约,有时代感,格调高。

1、准确。

这是立意之本。

准确是指文章的主题能够切合话题,或是与话题有一定关联性。

切题才是准确,否则,主题再好,也是枉然。

此外,还要注意立意要有针对性。

选取人们最感兴趣的,最能反应人们思想感情的作为主题,文章才能最大限度地激起反响。

当然也有“技术”问题,审题要认真分析题目,抓住题眼著文章。

2、深刻。

深刻指文章有思想深度,选择自己有体会的人生感情,挖掘生活的底蕴。

初中生写作,在立意上难以深入,原因往往在于浅尝辄止,没有深入开掘。

所谓开掘就是深入思索,挖出事物最本质的东西来。

3、新颖。

新颖指文章要有新鲜感,没有空话、套话,没有陈词老调,有的是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见解。

如果思想懒惰,人云亦云,所写文章必是千人一面。

要让立意有新鲜感,可以渗入时代观念更新,奏响时代最强音;可以反思旧语俗见,或摒弃,或必改造,推陈出新;可以从毫无价值的立意中另辟蹊径,发现并凸现其闪光点,翻出新意;多方面地调动其灵感思维,可以开阔思路,由此及彼,有利于找到理想扔新意的主题。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中考现代记叙文阅读题失分原因分析(通用)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中考现代记叙文阅读题失分原因分析(通用)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中考现代记叙文阅读题失分原因分析(通用)中考现代记叙文阅读题失分原因分析今年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质量不高,4个小题,10分,抽样调查,难觅满分得主,普遍得分5分、6分。

通过分析,我觉得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下面是我结合学生答题情况的分析。

一、文本阅读不够认真。

考题:22.有人认为将题目改为“那车一开,就是6年”更贴切,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3分)一般来说,标题是文本内容的高度概括,或者揭示文本中心。

显然,这道题考查的是学生的整体感悟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文本,把握记叙文的六要素。

原文故事的主要人物是哥哥,事件是哥哥照顾遭车祸的弟弟6年了,并且还在继续。

重点写了哥哥担心弟弟醒来,着急赶回医院的情形。

如果认真读了原文,很容易就能获得这些信息,从而知道原文通过哥哥对弟弟持之以恒的照顾来赞美不离不弃的浓浓亲情,歌颂真诚、善良等美好品德。

这样正确答案就有了,就不会认为将题目改为“那车一开,就是6年”更贴切,更不会出现“因为火车还没有到站,所以原题目好”或者“因为火车到站了,所以改的好”等0分答案。

二、信息筛选不准确。

试题:23.文章重点描写了哥哥担心弟弟醒来,着急赶回医院的情形。

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动作描写,依次填写在横线上。

(3分)惊呼→________→脱衣服→________→向对岸游去→________学生初见这道题,可能是一阵“窃喜”,因为在平时的训练中已经不止一次的讲到人物描写的方法,从文中找出动作描写自然是很简单的,但是阅卷后反馈出来的信息,却是大多数考生都未能拿到满意的分数,原因何在?我认为是没有认真筛选信息。

文中的动作描写有很多处,除了题干中列出了的,还有如“飞快地往回跑”、“扯开喉咙喊”、“挣脱我的手”、“跳进河里”、“把衣服和烧鸡顶在头上”、“上岸”、“向我挥挥手”、“一边穿衣服一边向医院跑去”等表示动作的词句,答案要的是表现哥哥赶回医院的“着急”的动作,很多考生就忽略了“着急”的限制,致使答案不准确。

江苏省南通市2024年中考命题分析及应考策略

江苏省南通市2024年中考命题分析及应考策略

初三阶段教学、备考方向和设想
(三)抓好练习训练的三个层次。
1.精编精批。合理控制题目的难度,依据南通市中考试题的命题风格、特点设计 题目,基础题情境化,阅读题多维化,适当增加创新型题目(可参考浙江中考试 卷)做到有练必改,并且做好评改记录,统计小题得分,记录典型错例。
2.精讲再练。要针对错误率较高的题目重点评讲,评讲时呈现错例,纠正思维偏 差,输送方法规律;必要时作适当的类型题错题再练、变式训练。
如(2021—2023)散文最后一题:
(21) 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最后一段中“一种精神”的具体内容,并联系生活说说这种精神的当下意义。 (22)阅读全文,说说这春芽怎样滋养了作者的身心和精神。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对于这滋养了我们身心 和精神的春芽,你准备怎样去感恩它。 (23)联系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说说松庄老人的生活态度带给你什么启示。
(二)近年南通中考语文试卷命题意图
1.落实课标,引导回归教材 试卷题目的设计,体现了“紧扣教材,源于教材”的基本原则。试
卷中不但有教材中的汉字拼写,名句默写,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活动 ,文言实词解释等;更多题目体现了“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原则, 如素材、设问链接、设问方式、考察能力点等能找到教材依据。引导师 生重视教材学习和使用,解决语文“教考两层皮”的现象。
二、我校学生语整的语文知识体系。
学生基础不扎实,拼音认读,汉字书写存在读不准,写出对的问 题,如汉字书写,除涉及扣分的古诗文默写,其它题目的答案书写中 也都出现比较明显的错别字。语文基本知识点残缺,体系零碎不全, 即使已进入初三,如五种表达方式、人物描写方法、论证方法等基本 概念不清晰,甚至不懂。
3.分层分类。根据学生水平,合理分层分类。根据“强、中、弱”三个层次设置, 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对总分中语文偏弱且会影响升入不同高中的学生,针对薄 弱点提出个性化要求。这项工作繁琐艰巨,但如能执行效果显著。

初三学生语文试卷分析

初三学生语文试卷分析

初三学生语文试卷分析初三学生语文试卷分析范文推荐初三学生语文试卷分析篇一:九年级语文试卷分析一、试卷分析:这次的试题涉及九年级上册的大部分内容,由于期中考试结束至本次考试期间我们主要进行了第六单元的教学,因此重点还是集中在第六单元,如:选取了《陈涉世家》的选段部分作为文言文阅读材料。

本次试卷共有三部分,四位老师都认为试题难易适度,容量适当。

二、分析:1、试卷第一部分是积累与运用。

共28分这部分中40%的学生得分都在20分以上,有5%的能拿到28分。

而失分学生的原因还是在于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字词掌握的不牢固,知识的运用能力也差,平常课外知识的积累更是少之又少,比如在第9题中,题目要求“写出你最熟悉的四大名著的相关知识”,有同学居然写了“陈胜吴广起义”,像这类送分的题反而拿不到分的还大有人在。

2、第二部分是阅读与理解共42分(1)现代文阅读。

共23分。

考虑到在第三单元时详细地了议论文相关知识,选取了一篇议论文作为阅读材料。

文章篇幅不长,也没有晦涩难懂的地方,但从阅卷情况来看,有30%的同学找不到这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很多同学对于论证方法掌握不到位,有些只能写出是哪一种论证方法却写不出运用这种论证方法的好处,还有些同学举不出“当一个人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时,他仍然可以为王”这样的例子,乱写一通,更有甚者,将文章中已经涉及到的人物又搬来写,自然拿不了分。

(2)文言文阅读。

共19分。

节选了《陈涉世家》中的段落,题目涉及的都是上课时强调的重点(包括加点字解释、句子翻译、用原文填空等)。

但从阅卷的结果看,上课反复强调的重难点学生掌握的不牢固。

比如“请写出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部分同学记得不牢,把这两个给打反了,说明学生对知识点掌握不够好。

3、第三部分是写作。

共50分。

给了一段,然后以“需要”补充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但仍有10%的同学字数不够,还有些同学的文章中心不够明确,字词潦草,错别字较多,顶格写标点符号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中考命题的思考及对教学的建议今年我有幸参加了大庆市中考语文命题工作,在半个月的时间里,对中考的解读、对课标的领悟使我的教育思想有了进一步的深入,对试题的斟酌、对答案的推敲使我在命题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与同行的交流、向优秀教师的学习我有了很多的感触和收获。

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因为生活因喜悦而精彩,喜悦因分享而永恒。

我最大的感受是:今后考生需具备“大语文”概念,跳出简单的语文基础知识,全面理解语文是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语文教学也不仅是对课文的讲解,应该是师生之间思想的碰撞、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

我从三个方面来谈。

一、2007年中考语文试题的特点今年试题考试内容的安排与试题的设计符合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有利于引导学生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审美情趣,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培养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有利于推进语文学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1.注重考查综合语文素养试题注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方面考查,在“积累与运用”部分设计了包括对识字、写字能力和语言积累水平的考查;优秀古代诗文积累的考查;中外名著的阅读情况的考查和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等。

对必要的语文知识的考查,则侧重学生对所学的语文知识的应用上。

试题不仅呈现出对不同积累水平测试的要求,而且着意于引导学生尊重、热爱祖国语言,重视文化积累。

这道题是一个创新:首先,考查的形式和视角新颖。

它不是常见的假设情境,“请君入瓮”的考查形式,也不是对生活中一些琐碎的语文现象的分析和整理,而是人们生活中既常见又重要的事件的分析、理解、感悟。

其次,它贴近生活。

《新闻联播》是家喻户晓的节目,又正值晚饭时播出,考生在家中不经意间接受了这个信息。

人人都有话可说,有情可感。

再次,尝试了语文学科与历史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与整合。

有利于考查学生接收信息、提取信息、处理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

从学生人格养成的角度来看,这道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4题也是个典型的例子。

它是一道考查名著阅读的试题。

这道试题出了两道小题:(1)学校开展读书活动,遇到下列情况,应该推荐什么书?①小强要参加诗歌朗读比赛,向他推荐②小华家中有变故,最近精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向她推荐。

(2)根据所给的两个词语,判断是哪部名著。

人力车夫三起三落(3)用上上面两个词语,写一段话简介一下该部书的内容,不超过45字。

《骆驼祥子》是课标要求阅读的名著,但不是语文课本的名著推荐与阅读,该题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所强调的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倡导“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精神。

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对今后的教学将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2.突出灵活性和基础性课程改革,为中考语文试题注入了新的活力,试题更为灵活,但在灵活的同时,也较以往注重了试题的基础性。

所谓“灵活性”,指的是根据试题的需要,灵活设置开放性考题,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所谓“基础性”,指的是结合语境设置语文基础知识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注重文化性和地方性所谓“文化性”和“地方性”指试题的选材而言:试题多把“文化性”放在现代文阅读题中的记叙文阅读或散文阅读上,如今年的散文阅读《寒山寺》,就属文化散文,如2006年考到了“大庆魅力城市”,在复习备考中我们也练到了“绿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龙凤湿地观鸟节”、“创建国家卫生城”。

对于考生来说,浓郁的地方特色会使他们感到特别亲切,引导他们从生活中学习语文,有利于培养他们关注现实的习惯和热爱家乡的感情。

也引导我们教师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意识,把语文从教室的一隅中解放了出来,走向生活,亲近文化。

4.体现综合性和创新性这里的“综合性”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试题的综合性考查方式,二是综合性学习内容。

语言积累与运用考查的综合。

试题不再孤立地考查语音、汉字、书写、词语辨析等考点,而是将其融入一个语段中综合考查,把这个语段作为一个载体。

如实验区第1题:“综合性学习”考查力度在加大。

从考查内容来看,“综合性学习”体现出其丰富多元的特点命题人为了突出地方特色,为了贴近学生生活,出题内容主要侧重于本地区发生的大事,本地区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特有风俗,以及学校活动。

除此以外命题人也将目光投注到新闻时事、国际风云等公众热点之上,体现出了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的结合。

如第6题,诗歌鉴赏,考查的是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其中一道题是:温家宝在谈到台海两岸关系时引用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话常被人引用,它揭示的哲理是什么?温总理引用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题型“活” “实” “新”,这道题向我们传递了一条最新信息,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也是新课标对我们提出的明确要求。

5.力求时代性和全面性注重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及社会生活的联系,将一些时事材料引入试卷,这些设计,体现了“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课程理念,试题的所有考查内容都力求体现时代性和全面性。

如说明文阅读《中华医学论》链接的材料“陈晓旭因笃信中医,拒绝西医而病故”,“英伦三岛把中医纳入医疗保健方案”,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认为对中西医应持有的正确态度,本题选用了一组富有时代气息的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题目设计综合性较强,注重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课内与课外的联系。

6.注重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多数实验区所选材料都注重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重视选文的典范性,强调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能较好地联系学生生活,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正确导向。

如第4题,口语交际,今年春晚上有一个节目是北京市外来打工子弟的诗朗诵《心里话》,你作为他们的同龄人对他们说几句鼓励的话。

这道题让我们关注农民工,关注弱势群体,教育考生要有善心、爱心,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同时从那些孩子身上也可以学到自尊、自立、自强,引导考生正确地认识贫富。

所以考试本身也是教育,考试也有教育功能。

7.尊重学生有个性的表达。

《课标》指出,语文学习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应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如一些开放性的试题,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

非试验区第3题:说说你心目中的语文是什么?学生可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我们也要引导学生肯定自我感受,张扬独立个性。

8.体现了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考试本身具有导向功能,为初中教学指出方向。

今年的试题体现了这一特点。

①诗歌鉴赏是高考题型;②社科类说明文市高考必考的社科文,而且有一道题型是相同的,即:下面说法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③文言文选用了课外语段,《陈涉世家》选段链接了《项羽本纪》选段,而高考文言文只考课外篇目;④文言虚词的考查,考查了《陈涉世家》及其他四篇课文的四个虚词“之”、“其”、“而”、“以”,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这就告诉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把握知识传授的深度、难度和广度,注重平时的基础教学,注重平时的积累,时刻关注中考命题的趋势和方向。

二、明年中考语文命题趋势1.改革力度加大,试题更趋完善命题艺术创作一样,永远是一种遗憾的艺术。

它的变化也是渐进的、有规律的,否则,将会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比如:今年出了命题作文,可以说是一种回归,明年有可能出材料作文,让你摸不着规律,但没有规律也是一种规律。

总之,明年的中考语文题将会继续加大改革的力度,使试题更具有科学性,更加符合考查语文能力和培养具有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人才的要求。

2.体现新课程精神,落实新课标要求命题人是自觉地有意识地用新课程的理念、新课标的精神作指导。

特别是新课标中有关“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部分,如对考试的整体要求是:“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

”具体要求是:识字与写字中汉语拼音能力的评价:“重在考查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地方音的情况”,识字:“要考查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阅读能力:“要综合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查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写作能力:“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并要求要表达真情实感,要有创意。

3.题型更新颖丰富,内容更符合语文素养的要求从近两年的中考试题看,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实验区的试题,无论是积累运用部分,还是阅读、写作部分,题型都十分丰富新颖,体现了命题者的匠心:如古诗文默写的不同要求不同类型的题型、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题型、阅读题的文化内涵丰富的开放性题型以及作文题的体现时代精神的题型。

试题内容也在力求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三、教学建议1.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达到“乐学”的境界。

2.引导学生认真进行语言积累语言积累,不仅指古诗文和现代诗文的积累背诵,也包括词语的积累,名言警句、俗语、谚语的积累。

我们应该在日常学习中和中考复习中,对其加以重视:因为进行语言积累,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经验,通过考试考查学生对语言的积累,是一种促进学生学习,改善语文教学的极好的方式。

3.加强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语言运用的考查,范围涉及很广,包括语音、汉字、语法、修辞、课外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内容。

语音的考查,一般是结合语境要求给易读错的字准确地注音,包括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在方言中分不清前后鼻韵母和部分声母的字,常用字是考查的范围;汉字的考查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修改错别字,二是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语法和修辞从运用的角度考查,如修改病句;修辞的考查更为普遍,如句子的仿写、续写和填写,一般考查的修辞格为排比、对偶、比喻等,还有消极修辞中的简明、连贯、得体。

常见的语言运用题还有根据提供的材料写广告语,结合表格复述其内容,给报纸设计相关栏目,对有关生活现象进行评点,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综合性学习的考查可能会让设计活动方案,并对活动成果进行展示和分析等。

这些题型都非常灵活,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出题,出题的一个原则就是让你押不上题,但只要学生能力具备了,出什么题都无所畏了,所以培养语言运用的能力就是以不变应万变。

那么,能力的培养不是在考前的训练上,而是要渗透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从低年级抓起,从没一节课抓起。

4.根据课标精神,提升阅读素养中考文件对现代文阅读要求是以课外材料为主,很明显,现代文阅读应该主要考查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