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常见心理行为发育问题
儿童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及对策
幼儿期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及对策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发育行为科王真真一、概述(一)、儿童心理行为发展内容感知觉情绪情感认知个性语言社会交往智力道德……(二)、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的影响因素儿童的心理行为发展,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遗传因素:基因、染色体、遗传性疾病等;2.环境因素:营养、疾病;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因素对儿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儿童期是个体一生中,心身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
早期经验的重要性。
早期经验: 指个体生命初期,在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中,与抚育者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及形成的体验印记。
实际上,不管成人有无意识,个体童年时期的每一个细节体验,都将构成经验储存在个体大脑中,对其终身产生影响。
家庭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家庭影响幼教机构影响认知(智力因素)30-50% 20%个性行为(非智力因素)75% 5-10%(影响大,并不等于影响好。
恰恰是因为影响大,当影响不好的时候,结果会更糟糕。
)教育误区一:认识上的误区“有些家庭教育的缺失是父母素质本身不高。
”这个观点不成立。
家庭教育关键因素不取决于家长社会地位和文化平,而是取决于父母是否能够真正理解孩子、尊重孩子。
二:方式上的误区1、多物质少时间2、重智商轻情商3、重结果轻过程4、过多注重己愿5、棒喝教育过多四种父母类型1、溺爱型:向孩子注入过剩的爱,有时会起到妨碍孩子自立的副作用;2、放任型:基本上对孩子的教育无关心,给孩子无限制的自由;3、支配型:对孩子发出过剩的命令并强迫孩子遵从;4、均衡型:严格与温柔均衡,和孩子保持适当的亲子关系。
(最佳亲子关系)几点忠告:1、儿童发展强调全面综合发展;2、家庭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3、家庭中夫妻关系永远第一重要,而非孩子;4、永远保持良好、有效的沟通,不了解孩子就没有成功的教育;5、孩子是家庭的衍生,孩子的任何优点和缺点都与家长、家庭有关。
二、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对策(一)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1.言语障碍:发音的准确性和保持言语流畅性及节律所表现的缺陷及困难。
儿童常见心理行为问题
常见心理行为发育障碍孤独谱系障碍(ASD)
ASD分类: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不能分类的广泛性发育障碍
常见心理行为发育障碍睡眠障碍
定义:各种因素导致的睡眠质量,时序和行为方面的异常,包括睡眠障碍,异态睡 眠和病态睡眠。
常见心理行为发育障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定义:是以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为主要表现,并伴有各种共患 病的常见神经发育障碍。
核心障碍:注意缺陷,活动过度和行为冲动。 继发症状:学业损害,同伴关系和家庭关系,社会适应功能异常 ADHD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复杂性疾病
常见心理行为发育障碍
精神发育迟滞 脑瘫 言语和语言障碍 孤独症谱系障碍 喂养障碍 睡眠障碍 分离性焦虑
注意缺陷多动症障碍 抽动障碍 对立违抗性障碍 品行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常见心理行为发育障碍精神发育迟滞
精神发育迟滞是已发生于发育时期的、一般智力功能明显低下和适应能力显著缺陷 的一组疾病,患病率0.3%。
儿童心理保健的主要任务
通过健康教育,宣传儿童心理卫生知识,让家长和社会了解儿童心理健康保健的内 容和重要性,使家庭,幼儿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消除和削弱一切不利因素, 为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心身发展的环境,使儿童心身发展潜力得以充分发挥,促进 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儿童心理保健的主要任务
指导教养员培养儿童积极的,平衡的,正常的心理状态,良好的协作精神,顽强的 意志品质,以适应当前的社会和环境,早期发现儿童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以便由 专业人员进行早期矫治,为儿童发展至成人期的心理健康奠定基础。
常见学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
一、问题心理行为的判断标准以下五个标准必须同时满足,方可判断为儿童有问题心理行为:1、问题行为和年龄是否相称?2、特殊心理行为出现的频率;3、特殊心理行为持续的时间(出现3个月以上,家长必须予以重视。
一般需要半年以上的观察期才能确诊。
)4、特殊问题行为的严重程度(要同时符合两个条件:影响社交、影响知识接受,才能认定为严重)5、心理反应是否与周围环境相适应。
二、学龄前常见心理行为问题1、神经发育性问题。
3-6岁的孩子,神经发育最快。
大脑智力发育相当于成人的80%以上。
神经发育性问题不是非器质性问题,一般是是暂时性的功能性障碍。
种类:排泄功能障碍、睡眠障碍、神经性呕吐、抽动症等。
(1)抽动症。
一般见于5岁以上孩子,小学居多,男孩多于女孩。
家长要多注意孩子眨眼、挤眉、皱额、伸脖、咬舌、清嗓等行为。
(2)睡眠障碍。
有三类孩子容易出现入睡困难:体质不佳,性格多变、敏感;神经发育较快,植物神经营养不够,缺乏维生素B1、B6、B12等;睡眠习惯不好或入睡环境欠佳。
2、情绪方面的问题。
表现:波动、易怒、过分焦虑引起的神经性敏感、过分依赖家长和老师、与别的孩子关系恶劣或敌对等。
3、性格方面的问题3岁以前成为气质,3岁以上形成性格。
性格的70%为先天遗传。
表现:易发脾气、粗鲁、反抗性强、好斗;或者过分胆怯、孤独。
4、习惯方面的问题表现:咬指甲、眨眼、玩“鸡鸡”、偏食等,多见于5岁左右的孩子。
如吸吮手指,可以持续到13、14岁,但形成在学龄前时期,往往与性格特点有关(内向、敏感)。
5、语言发育的问题表现为:语言发育延迟、口吃、选择性缄默等。
(1)口吃。
半数以上在5岁前发病,为功能性口吃,思维敏捷但语言发育不成熟,即“脑比口快”。
(2)语言发育迟缓。
18个月大不会讲单词、30个月大不会讲短句即可确诊。
在深圳地区常见(粤语、普通话、英文等在一个家庭同时使用),或者是语言刺激不够(父母工作繁忙,由家中老人和保姆带孩子)(3)选择性缄默,3-5岁起病,小学最明显(家里有话,学校没话)。
儿童常见心理行为问题【31页】
左右达到高峰,而到六岁以后开始下降,能否及时克服恐惧与孩子在父母身边得到 的安全感密切相关。 干预技巧:机会,孩子的恐惧并安抚,解释真相
退缩行为
定义:是以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为主要表现,并伴有各种共患 病的常见神经发育障碍。
核心障碍:注意缺陷,活动过度和行为冲动。 继发症状:学业损害,同伴关系和家庭关系,社会适应功能异常 ADHD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复杂性疾病
常见心理行为发育障碍抽动障碍
抽动:指身体任何部位肌群出现不自主,无目的重复和快速的收缩动作。 抽动障碍:指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起病,以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为特征的神经
程度要比同龄儿的文化环境所期望的标准低得多。 在18岁以前发病。
常见心理行为发育障碍脑性瘫痪
定义:是一组由于发育中胎儿和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脑损伤,引起的运动和姿势发 育持续性障碍症侯群。
导致运动受限,常伴有感觉、认知觉、交流及行为障碍,伴有癫痫及继发性肌肉骨 骼问题。
DNF-5:属于运动障碍 诊断标准:2014年 必备: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障碍,运动及姿势发育异常,肌力和肌张力异常,反
不适当的吮吸行为
表现:吸吮手指和脚趾,尤其是大拇指导致大拇指变 形 主要原因:小宝宝吸吮手指属于正常现象,通过嘴巴 认识世界。较大宝宝仍吮吸手指,可能是有心理原因, 吮吸手指可以起到抚慰作用, 干预技巧:分散注意力
咬指(趾)甲
主要原因:缺乏微量元素等生理原因,更多的是心理原因(孩子 压抑情绪紧张)
主要原因: 生理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 干预技巧: 排便治疗 心理治疗
婴幼儿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婴幼儿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婴幼儿时期是个体心理行为发展的关键阶段,婴幼儿的心理行为问题会对其今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婴幼儿心理行为问题的种类及影响因素。
一、婴幼儿心理行为问题的种类婴幼儿的心理行为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离焦虑:婴幼儿在与主要照料者分离时出现情绪紧张、哭闹等反应。
2. 抑郁情绪:婴幼儿可能因环境变化、疾病或其他原因表现出情绪低落、不愿与人交流等情况。
3. 情绪失调:婴幼儿可能因外界刺激、生理需求等导致情绪波动较大,表现出情绪不稳定。
4. 睡眠问题:婴幼儿的睡眠问题包括入睡困难、夜间醒来频繁、睡眠时间不规律等。
二、婴幼儿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婴幼儿心理行为问题的出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家庭环境:家庭氛围对婴幼儿的心理行为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家庭中的亲子关系、教养方式等因素会直接影响婴幼儿的心理行为。
2. 遗传因素:婴幼儿的心理行为问题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父母或其他近亲中存在睡眠问题等心理行为问题的可能会增加婴幼儿患此类问题的风险。
3. 生理因素:婴幼儿的生理状态如健康状况、生长发育等也会对其心理行为问题产生一定影响。
4. 外界刺激:婴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的外界刺激也会影响其心理行为发展,比如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等因素。
结语在婴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及时发现和处理心理行为问题至关重要。
父母和照料者应注重对婴幼儿心理行为问题的观察,并借助专业机构的帮助,帮助婴幼儿建立积极健康的心理行为。
同时,也需要从多方面考虑影响婴幼儿心理行为问题的因素,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婴幼儿心理行为的健康发展。
【字数约800字】。
儿童常见行为问题的成因与解决方法
儿童常见行为问题的成因与解决方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都会面临着孩子行为问题的困扰。
这些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失控、社交困难等。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深入了解这些行为问题的成因,并采取恰当的解决措施,以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儿童行为问题的成因分析生理因素我们需要关注孩子的生理发展状况。
有研究表明,一些生理因素,如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营养不良、睡眠障碍等,都可能导致儿童出现行为问题。
例如,注意力不集中通常与大脑前额叶区域发育迟缓有关;情绪失控则可能源于大脑边缘系统的神经调控能力不足。
因此,我们应该密切关注孩子的生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相关问题。
心理因素除了生理因素,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会影响到他们的行为表现。
一些不良的心理因素,如自尊心脆弱、情绪管理能力差、挫折应对能力弱等,都容易导致孩子出现行为问题。
例如,社交困难可能源于孩子缺乏自信,无法与他人良好互动;情绪失控则可能源于孩子无法适当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
环境因素孩子的成长环境也会对其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一些不利的家庭环境,如家庭关系紧张、教养方式不当、家庭教育缺乏等,都可能导致儿童出现各种行为问题。
例如,家庭关系紧张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影响到他们的行为表现;而教养方式不当则可能助长孩子的不良行为。
因此,我们应该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为他们提供充满关爱和支持的家庭氛围。
解决儿童行为问题的有效方法针对上述儿童行为问题的成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有效方法来解决:提升儿童的生理健康水平。
这包括注重孩子的营养摄入、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及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的生理问题。
培养儿童的心理素质。
这包括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培养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挫折应对能力,让他们学会合理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这包括父母要以身作则,维持良好的夫妻关系,采取适当的教养方式,为孩子创造一个充满关爱和支持的家庭氛围。
幼儿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29
气质的类型
发动缓慢型:也称启动缓慢型。
这类儿童活动水平低,行为反应强度弱,情绪消极, 逃避新刺激、新事物,对新事物和新变化适应缓慢,不管 积极还是消极的反应都很轻微。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他 们会对新刺激慢慢发生兴趣,在新情境中能逐渐活跃起来。
气质的类型
中间偏易养型:介于易养型和难养型之间,偏向易养 型。
拒 绝——神经质、反社会、粗鲁、冷淡 希望引人注意、
残 酷——独立;执拗、冷酷、神经质、逃避
民 主——独立、直爽、协作、亲切、社会性、 富有创造力
3.发育中的儿童异常行为客观存在。
每个孩子都会在成长中的某一个阶段出现 这样或那样的行为异常。
国外学者研究发现在21月~14岁之间, 每个儿童平均出现4~6个行为问题,有些我们 称为问题行为,往往与环境因素教密切,更严 重的称为行为障碍,通常与生物遗传因素关系 更为密切。
让家长感觉易于抚养。
气质的类型
难养型:也称困难型。 “挑战性气质” 这类儿童的生理功能不规则,对新刺激的
反应消极退缩,对变化不适应或适应缓慢,强 烈的消极的情绪表现。这些儿童特征表现为睡 眠和饥饿模式不规则,对新食物接受缓慢,适 应时间延长,总是大声哭闹,笑声也很大,遇 到挫折易发脾气。
常给抚养带来很大困难。
• 别让我养成坏习惯。在年幼的此刻,我得靠你来判 断好坏和对错。
• 别让我觉得自己比实际的我还渺小,这只会让我假 装出一副和我实际年龄不符的傻样。
• 可能的话,尽量不要在人前纠正我的错误,我会感 到很没面子,进而和你作对。你私下提醒,效果会 更好。
• 别让我觉得犯了错误就想犯了罪,它会削弱我对人 生的希望。
幼儿的发育和行为
幼儿期的儿童的发育速度比婴儿期
学龄前儿童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
学龄前儿童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学龄前期儿童有哪些常见心理及行为问题?一、发育问题1、智力障碍:由于各种原因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损害,表现为智力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低于同龄儿童水平。
心理测验时智商和社会适应商数都低于70。
2、孤独症类疾病:主要包括儿童孤独症和阿斯伯格综合征,表现为语言障碍、刻板行为与兴趣狭窄、社会交往功能障碍三大主要症状。
大部分孤独症儿童同时存在智力障碍。
3、运动发育障碍:表现为身体运动以及手运动的控制和协调障碍。
4、语言发育障碍:包括单纯的语言表达障碍、混合性语言障碍、发育性发音障碍以及口吃。
二、行为问题1、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临床主要表现注意集中障碍和冲动多动行为。
2、幼儿攻击性行为:以攻击他人和破坏物体为主要表现。
3、咬指甲:表现为反复啃咬指甲及其周围的皮肤。
4、吸吮手指:表现为反复吸吮手指行为。
5、暴怒发作:表现为受到挫折后大发脾气,在地上打滚、哭闹、情绪爆发等现象。
6、屏气发作:在受到挫折后情绪爆发时,出现呼吸暂停,伴有口唇发绀、面色苍白,甚至有倒地抽搐、意识丧失等现象。
7、习惯性摩擦综合征:表现为反复出现双腿伸直交叉摩擦,或以会阴部倚靠在物体上摩擦,并伴有面红出汗的现象。
8、进食问题:表现为偏食、挑食、厌食、吃饭速度慢以及异食癖等各种进食行为问题。
9、睡眠问题:表现为入睡困难、夜醒、磨牙、梦魇、梦惊和睡行等各种形式的睡眠障碍。
10、抽动性障碍:表现为反复刻板地、不自主地出现眨眼、挤眼、缩鼻、歪嘴、摆头、点头、张嘴、耸肩、肢体抖动、清嗓子、喉中发出怪声和秽语等症状。
11、遗尿症:表现为5岁以后的儿童还反复出现夜间或午睡时小便尿在床上的现象。
三、情绪问题1、儿童恐怖症:过分地害怕某些特殊物体、特殊动物、特殊场景的现象。
2、社交恐怖症:在与陌生人交往时过分胆小害怕,紧张不安。
3、儿童分离性焦虑:害怕与亲人分离而拒绝上幼儿园,一旦分离或面临分离时就焦虑、紧张、身体不适和哭闹,回到亲人身旁一切恢复正常。
儿童期常见心理行为问题
儿童期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儿童期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表现及防治方法如下:(一)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表现儿童心理卫生问题主要指发生在儿童期的行为偏异。
狭义上等同于行为问题,广义上则泛指所有的心理社会问题,也就足那些在严重程度、持续时问上都超过相应年龄允许范围的异常行为。
儿童期有以下较多见的心理一行为问题:1. 学业相关问题:学习困难、注意力障碍、自控能力差、活动过度、拒绝上学等,多发生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初入学儿童。
其中有些问题属于从学龄前期向学龄期过渡过程中出现的暂时性适应不良。
2.情绪问题:如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孤僻,强迫观念、过分任性或冲动、退缩、恐惧等。
此类问题表现程度严重者,须排除精神性疾患。
3. 品行问题:如偷窃、经常说谎、逃学、破坏公物、攻击行为、各种破坏性行为等,男孩显著多于女孩。
4. 不良习惯:如习惯性抽动、吮指、咬指甲、摩擦癖、遗尿、口吃、偏食等。
判定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时,应遵循两个原则:第一,儿童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心理表现,由此表现出的占主导地位的、典型、本质的特征,称儿童心理年龄特征。
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不同年龄段儿童有不同的教育期望和要求。
只有将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和教育要求联系起来,才能对其是否存在心理一行为问题做出切合实际的判断。
第二,不能把儿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暂时性行为表现都视为心理一行为问题。
只有那些具有特殊性、直接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行为,才作为行为问题来对待。
多数儿童在发育的某阶段都会经历各种心理、行为方面的暂时性适应不良,称"心理社会发展失调",经适当的行为指导可痊愈;若久拖不治,问题常变得复杂而严重,导致心理障碍发生。
(二)儿童期心理行为问题的防治儿童期心理-行为问题有多种多样表现。
在基层幼儿园、学校中应着重针对以下四类(尤其第一类)问题进行预防和矫治:1. 学业相关问题(1)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儿童多动症",指由非智力因素引起的、与年龄不相符的注意障碍、冲动、活动过度,并伴有学习困难和社会适应力低下的一组儿童行为异常症候群。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及常见问题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及常见问题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会交往等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将直接影响到儿童未来的心理发展和行为表现。
同时,由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容易出现一些常见问题。
本文将就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及常见问题进行探讨。
一、学前儿童心理发展1.认知发展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表现为感知觉、注意、记忆、想象和思维等方面的发展。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感知觉能力快速发展,能够通过多种感官来认识世界;注意能力逐渐提高,能够开始控制自己的注意力;记忆能力不断增强,能够记住更多的信息;想象和思维能力也开始萌芽,开始进行简单的想象和推理。
2.情感发展学前儿童的情感发展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识、情绪表达和情感调节等方面的发展。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自我价值;情绪表达逐渐丰富,能够表达更多的情绪;情感调节能力也逐渐提高,能够逐渐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
3.社会交往发展学前儿童的社会交往发展主要表现为与同伴和成人之间的交往关系。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对同伴产生兴趣,与同伴进行简单的游戏和互动;同时,也开始形成与成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能够与成人进行简单的交流和互动。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常见问题1.注意力问题注意力问题是最常见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问题之一。
一些孩子很难集中注意力,无法专心完成一项任务或游戏。
这可能是由于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或者家庭环境过于嘈杂、刺激过多等原因造成的。
对于注意力问题,家长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提供适合孩子的游戏和活动,以及减少外界干扰等方式来帮助孩子提高注意力。
2.情绪问题学前儿童容易出现一些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这些情绪问题可能是由于孩子的生活环境不稳定、缺乏安全感等原因造成的。
对于情绪问题,家长可以多陪伴孩子,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同时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
6月龄
1.发音少,不会笑出声
2.紧握拳不松开
3.不会伸手及抓物
4.不能扶坐
5.扶腋下站立时下肢呈剪刀样或不能站
□
□பைடு நூலகம்
□
□□
2岁
1.无有意义的语言
2.不会扶栏上楼梯/台阶
3.不会跑
4.不会握笔乱涂
5.不会用匙吃饭
□□
□
□
□
8月龄
1.听到声音无应答
2.不会区分生人和熟人
3.不会双手传递玩具
4.不会翻身
5.不会独坐
□
□
□
□□
2岁半
1.兴趣单一、刻板
2.不会说2-3个字的短语
3.不会示意大小便
4.走路经常跌倒
□
□
□
□
12月龄
1.不会挥手表示“再见”或
拍手表示“欢迎”
2.呼唤名字无反应
3.不会用拇食指对捏小物品
4.不会爬
5.不会扶物站立
3岁
1.不会双脚跳
2.不会模仿画圆
3.不能与其他儿童交流、游戏
4.不会说自己的名字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
年龄
预警征象
年龄
预警征象
3月龄
1.对很大声音没有反应
2.不注视人脸,不追视移动人或物品
3.逗引时不发音或不会笑
4.持续头后仰
5.俯卧时不会抬头
□
□
□
□
□
18月龄
1.不会有意识叫“爸爸”或“妈妈”
2.不会按要求指人或物
3.不会指身体部位
4.不会独走
5.与人无目光对视
□
□
□
□
□
儿童心理健康标准及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
儿童心理健康标准及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
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 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儿童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尊重他人,积极参加集体活动,适应纪律约束和行为规范。
2. 富于同情心:乐于帮助别人,关心别人,表现出“利他”和“亲社会”的行为。
3. 心态平衡:保持愉快的心态,情绪稳定,能理智地分析遇到的问题,很少表现出焦虑不安或忧郁。
4. 活泼乐观:与人交往坦诚、随和,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遇到困难和挫折所引起的不良情绪能很快释放,不淤积心里。
5. 意志力强:不怕困难和挫折,不达到目的不罢休,从不半途而废。
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还能排除外界和内心的干扰,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和工作。
6. 求知欲强:兴趣广泛,喜欢观察事物,爱动脑筋,思维敏捷,对新鲜事物反应快,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而儿童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包括:1. 咬指甲:儿童时期很常见的不良行为,男女儿童均可发生。
程度轻重不一,重者可引起局部出血,甚至甲沟炎。
爱咬指甲的孩子常伴有睡眠不安和抽动。
2. 吮吸手指:婴儿期常见的现象,到2-3岁以后应逐渐消失。
如不消失,则是一种不良的行为偏差。
3. 屏气发作:婴幼儿在受到刺激哭闹时可能出现屏气发作的现象,表现为呼吸暂停、口唇青紫、四肢僵硬等。
多见于2岁以内的孩子。
4. 口吃:儿童期常见的语言障碍,约有半数口吃的儿童在5岁前发病。
5. 言语发育延迟:儿童口头语言出现较同龄正常儿童迟缓,发展也比正常儿童缓慢。
一般认为18个月不会讲单词、30个月不会讲短句者均属于言语发育延迟。
6. 选择性缄默症:已获得语言能力的孩子因精神因素的影响,在某些特定场合保持沉默不语。
这种心理问题多在3-5岁时起病。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对于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儿童心理健康的信息,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获取帮助。
6岁以下儿童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
3)干预对策:药物治疗,心理行为治疗,生物反馈 治疗(A620全自动脑功能诊断治疗仪)三方面的 综合治疗。
精选完整ppt课件
26
10、情绪障碍之癔症
1)表现:突然发生的(1)形式多变的痉挛发作(如 角弓反张、挣扎状、捶胸、抓人等);(2)瘫痪 (突然发生、可突然好转);(3)五官感知觉异常 (如弱视或失明、失聪、失音、口吃、耳语、声嘶、 咽喉部异物感或梗塞感);(4)反复出现的经常变 化的多种躯体症状(如腹痛、恶心、皮肤痒、烧灼感、 麻木感、蚁走感、关节“疼痛”(但不红、不肿、弯 曲活动正常);(5)情感爆发(如嚎啕大哭、喊叫 并时常伴以肢体乱动及冲动行为等);(6)意识改 变,常见的形式是“晕倒”;(7)可集体发作;(8) 容易受周围环境的暗示发病、加重或好转;(9)儿 童自身具有癔症个性(表现为情感丰富、有表演色彩、 自我中心、富于幻想、暗示性高、情绪不稳)。 2)处理:心理治疗(暗示治疗为主)、祛除病因、个 性培养。
学龄前期
3 岁 ---- 6、7岁
学 龄 期 6、7 岁 ----11、12岁
青 春 期 大约12岁 ----17、18岁
成年期
18岁 ---- 死亡
---------------------精选-完-整p-pt-课件--------------
8
1、言语发展的特点 1岁左右是最初单词阶段,用一个词代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成因及其措施
1.5.3自制能力较弱。
主要表现:感情用事,情绪波动大。做事情虎头蛇尾,甚至半途而废。上课随便说话,做小动作。时常不完成作业等。
1.7.4妒忌心。主要表现:盲目骄傲,不愿意看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常对别人挑剔和贬低。感情上自私,只要求老师对自己关心、重视,看到老师关心、重视别人,就生气,甚至怨恨别人。与同伴相处,喜欢显示自己,讥笑别人。发现比自己强的人或者事,轻则故意视若无睹,重则想破坏。
1.8依赖心理。
由于小学生自身的特点,还没有自立生活的能力,只能长期
1.6.3退缩行为。逃避、依赖、爱哭、不爱社交、自暴自弃等行为。
按性质划分,问题行为可以分为过失型和品德不良型。前者是指个体行为对组织纪律和社会普通生活准则的触犯或者违背,这种问题行为往往是由不恰当的需要、好奇、好动、试探、畏惧、缺乏经验和认识力不足等因素所引起的,品德不良型问题行为,是指个体行为对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对集体利益与他人利益的
;..
.
志力非常薄弱。当他们面对艰难和挫折的时候,就会无所适从,甚至采取销极的逃避方式,这种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浮现。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问题了。
1.6问题行为。
其心理变态,性格乖僻和行为异常。
2、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
.
影响人的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复杂多样。其中,生理因素如遗传、发育、疾病等是能否实现心理健康的自然基础,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与社会因素在维护人的心理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个体的心理素质及其成熟发展水平等内部因素则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导因素。因此,对小学生心理问题成因的分析,应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普通来说,需要从家庭、学校、社会和自身几个方面来分析。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然而,一些孩子在心理行为发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问题,这给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不良影响。
为了及早发现和干预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我们需要了解一些预警征象。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的预警征象。
一、儿童焦虑问题1.过度担心和害怕,常常表现为害怕离开父母、害怕黑暗、害怕陌生人等。
2.拒绝参与社会活动,不愿与其他儿童一起玩耍或参加集体活动。
3.频繁出现消化不良、头痛、胸闷等身体不适症状,无明确身体原因。
4.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出现分散注意力、难以专注学习等情况。
5.疑心过重,常怀疑他人对自己的意图和动机。
二、儿童抑郁问题1.情绪低落,经常哭泣、消沉,缺乏兴趣和乐趣。
2.自卑和自责,常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
3.失眠或睡眠质量差,经常夜醒或早醒,并且感到疲倦。
4.食欲改变,可能出现食欲减退或食欲增加,导致体重下降或体重增加。
5.自我封闭,不愿与他人交流,总是独处。
三、儿童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问题1.注意力不稳定,经常分心,难以长时间专注于一个任务。
2.边做事边动,坐立不安,难以保持安静。
3.容易冲动,缺乏自制力,难以抑制冲动行为。
4.学习和社交困难,难以与他人合作,经常出现学习成绩下降的情况。
四、儿童自闭症谱系障碍问题1.沟通障碍,无视他人的眼神和手势,和他人交流困难。
2.重复和刻板行为,经常出现重复言语、重复动作等行为。
3.社交障碍,不善与他人相处,缺乏与他人互动的能力。
4.兴趣狭隘,只对特定事物或特定领域的活动感兴趣。
五、儿童行为问题1.攻击性行为,经常出现打架、咬人、损坏物品等行为。
2.反社会行为,常常违反规则,对他人不尊重,无视他人的权益。
3.情绪失控,难以控制自己的脾气,经常发脾气、撕扯东西等。
4.逃学或旷课,不愿去学校,经常逃学或旷课。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这些征象的出现并不一定就代表孩子有问题,但我们应该关注并及早干预。
儿童常见心理行为发育问题
情感冷。
社交发展问题
人际关系障碍
难以与同龄人建立和维持 友谊关系,可能表现为孤 僻、不合群。
社交技能不足
缺乏有效的社交技巧,难 以理解和适应社交规则。
社交焦虑
对社交场合感到紧张和恐 惧,回避与他人交往。
03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的 预防与干预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关注个体差异
教师应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所了解, 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 的教育。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应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帮助学生了解心理行为发育问题, 提高心理素质。
专业心理咨询和治疗
寻求专业帮助
当孩子出现心理行为发育问题时, 家长应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和治疗。
制定个性化方案
专业心理咨询师会根据孩子的具 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跟踪评估
在治疗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会定 期评估孩子的进步情况,调整治
疗方案。
04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的 研究与展望
当前研究的主要方向
01
02
03
04
早期干预
研究如何通过早期干预来预防 或减轻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 ,提高儿童心理健康水平。
病因研究
探讨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的 遗传和环境因素,以及它们之
02
虽然智力正常,但在学习方面存在困难,如理解能力、记忆力
或注意力问题。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
03
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和冲动,影响学习和日常生活。
情绪发展问题
01
02
03
情绪调节困难
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经 常表现出易怒、焦虑或抑 郁。
过度依赖
过分依赖父母或监护人, 难以独立处理情绪和问题。
儿童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及指导
儿童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及指导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廖捷儿童行为发育又称心理发展或称心理发育,指个体或种系从产生到死亡期间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
也就是指儿童心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
这一过程大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反应活动从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的方向发展。
2、反应活动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方向发展。
3、认知功能从认识客体的直接外部现象向认识事物内部本质方向发展。
4、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方向发展。
儿童行为发育包括:动作、言语、认知、人格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
而这些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促成,同时又受不同年龄生理发展水平和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及其制约。
婴儿期:儿童从出生到两岁左右,大致处于感知运动阶段,这一阶段儿童只有动作性的智力活动,而没有表象和运算的智力活动,如:粗大运动:包括抬头(3个月)、抬肩(4个月)、翻身(6个月)、坐(7个月)、爬行(8个月)、站立行走(12月)、跳(2岁)等。
精细动作:视线跟随、手握物、手指动作等.言语:从牙牙学语到明确含义的语言发展。
社会性:包括表情、微笑、认人、啼哭等。
幼儿期:幼儿期心理发展的水平很大程度取决于动作和言语的发展,其动作的发育有赖于知觉、体格和生理功能的发展。
而幼儿期是言语发展的关键时期,其语言的发展是先理解后表达,记忆以无意记忆、形象记忆和机械记忆为主,但思维还不能摆脱实物及表象。
对社会性认识以自我为中心。
认为他人对世界的看法与已相同,开始出现社会道德感、理智和美感。
气质是个体之间表现出不同和行为方式,气质与能力和动机不同,能力是指“做什么"和“做得如何”,动机是“为什么做”,而气质是说明“怎样做”。
所以说:“行为方式就是气质"。
儿童气质学说的提出揭示了儿童行为多样化的本质,为儿童个体化养育提供理论的基础。
儿童气质不是一个单一的结构,而是由多个维度所组成的混合体,具体分为九个维度:分别是活动水平、节律性、趋避性、适应性、反应强度、心境、持久性、注意分散度和反应阈。
儿童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及处理 PPT
MR的分度
0~6岁 DQ(分)
极重度 重度 中度 轻度
≤25 26~39 40~54 55~75
7岁以上 IQ (分)
适应行为 AB (分)
﹤20 20~34 35~49 50~69
﹤6 6~6.9 7~7.9 8~8.9
常见心理行为发育障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言语和语言障碍
语言障碍是指儿童在理解或运用(表达和交流)语 言符号及规则方面发生的问题,或者儿童语言能力 的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伙伴的水平。
病态睡眠:指由躯体,精神疾病引发的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诊断标准
至少每周发生3次,持续时间至少一个月 入睡困难:入睡平均所需时间超过30分 夜醒:每夜睡眠中转醒频繁(≥3次/晚) 磨牙、梦呓、梦游、夜惊(梦魇)仅对2岁以上
儿童进行诊断 遗尿只对5岁及以上儿童进行诊断
常见心理行为发育障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终身性疾病 •ADHD是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性疾病
DSM-5 AD/HD临床类型
➢ 混合性表现:在过去的6个月内,同时符合诊断标准A1(注 意障碍)和诊断标准A2(多动-冲动)。
卫生部《儿童心理保健技术规范》
一般心理行为发育问题
冲动行为 屏气发作 睡眠问题 异食癖 拔毛发癖 摩擦癖 适应性问题 拒绝入园 被忽视及受虐待问题等
卫生部《儿童心理保健技术规范》
常见心理行为发育障碍
精神发育迟滞 脑瘫 言语和语言障碍 孤独症谱系障碍 喂养障碍 睡眠障碍 分离性焦虑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抽动障碍 对立违抗性障碍 品行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卫生部《儿童心理保健技术规范》
精神障碍
儿童精神分裂症 焦虑症 恐怖症 强迫症 神经性厌食症 贪食症 自伤行为 遇到此类儿童应及时转诊至精神专科门诊或专科医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吃
遗传
心理因素
第六自我意识良好
自我意识是主体对自己及自己与客观世界关系的意识,具有良好自我意识的幼
儿,能了解自己,悦纳自己,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发育性因素
模仿
(六)异食癖
第六自我意识良好 自我意识是主体对自己及自己与客观世界关系的意识,具有良好自我意识的幼
儿,能了解自己,悦纳自己,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第六自我意识良好
慢自我性意运识是动主体或对发自己声及抽自己动与障客观碍世界关系的意识,具有良好自我意识的幼 儿,能了解自己,悦纳自己,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
共病现象
(四)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主要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主要表现为与患儿年龄不 相称自的我过意识渡是活主体动对自、己注及自意己力与第客六不观自集世我界意中关识或系良的好注意识意,持具有续良时好自间我短意识的幼 暂、冲动任儿性,能、了情解自绪己不,悦稳纳并自己伴,有体验认到自知己障存在碍的和价值学。习困 难的一组综合征
(三)抽动障碍
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以不自主的突发、快 速、重自复我意、识非是主节体律对自性己、及自刻己板与第客六的观自世我单界意一关识系良或的好多意识部,位具有肌良肉好自我意识的幼 运动和(或)儿发,能声了抽解自动己为,悦特纳自点己的,体一验种到自复己杂存在的的慢价值性。 神经精神障碍
短暂性抽动障碍
兴趣和行为方面的障碍
感知觉和运动功能的异常
认知和智力方面
常用训练方法
行为治疗
结构化教育
第六自我意识良好
自我感意觉识是统主合体对训自练己及自己与客观世界关系的意识,具有良好自我意识的幼
儿,能了解自己,悦纳自己,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听觉统合训练
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训练
音乐康复训练
社区康复
社会支持系统
(二)智力低下
常见心理行为发育问题
(一)孤独症
第六自我意识良好 自我意识是主体对自己及自己与客观世界关系的意识,具有良好自我意识的幼
儿,能了解自己,悦纳自己,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临床表现:
社会交往障碍
第六自我意识良好
语言自我发意育识是及儿主,沟体能对了通自解己交自及己流自,己障悦与纳碍客自观己世,界体关验系到的自意己识存,在具的有价良值好。自我意识的幼
指导建议
(一)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二)促进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三)重视儿童意志品质的培养
(四)注重父母、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 (五)及时处理儿童的不良行为表现
专业知识 组织规划
爱心与付出
沟通能力
目标性 与
总结反思
(七)吸吮手指、咬指甲
第六自我意识良好 自我意识是主体对自己及自己与客观世界关系的意识,具有良好自我意识的幼
儿,能了解自己,悦纳自己,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儿童智力发展规律
布鲁姆智力发展曲线图
100% 80% 50%
0岁
非常 迅速
4岁
迅速 8岁
缓慢
17岁
无变化
35岁 下降
经历改变婴儿大义是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 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学龄前儿童
儿童期是个体生理和心理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一个人从刚出生时完全依赖他人的生 物个体,逐步发展成为具有独立意识的社会个体。
在这个迅猛发展的阶段,及时有效的心理卫生 工作,将为个体一生的心身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儿童常见心理行为发育 问题
李莉
儿童早期发展
概念
国际上关于“儿童早期”的定义是指0-6岁的 儿童阶段,儿童体格和心理的全面发育。
儿童早期即0-6岁,是儿童生理、心理发展最为迅速的 时期,是大脑快速发育的阶段,同时也是十分脆弱的一 个时期——最容易受到先天性疾病、营养性疾病、感染 性疾病等各种疾病的侵害,也容易因为各种内外在条件 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形成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端。儿 童早期的心理行为问题易被家长忽视。
(五)言语障碍
言语发育迟缓 口吃 选择性缄默
言语发育迟缓
儿童口头语言的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正常发 育水平,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语言发育障碍,临床表 现除言语落后外,可伴有发音、语言质量以及交流 方面的异常
遗传因素、脑损伤、耳部感染及构音器官疾病、家 庭环境
表达性言语发育延迟、感受性言语发育延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