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

合集下载

论失地农民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

论失地农民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

te o nr sd ln d rn u b n x a so i g tig ig r n bg e, e oe o fr r e ie t b c me h c u t i e a d u g r a e p n in s et bg e a d ig rt ls s f ame r sd n s e o moe y i n h r
ad n mo e h fr r rsd n o b c me h r a ie i rmoig u b nz t n a b c me a b t e e k.S te a— r .te a me e ie tt e o te U b nz d n p o t r a iai h s e o ot n c n o l o h r t l p o oe h c n e t f c u tr a u e ta te sa l h n o e s ca sc rt s se i e rp s d t e o c p o o neme s rs h t h etb i me t f a n w o il e u y ytm i h rs le o c s i s te e ov fr te p a a t it h ie f te t rs od h e s ns no te ct s o h h e h l . i Ke w o d p a a t; o il e u t u b nz t n y r s: e s n s s ca sc r y; r a iai i o
地, 就意 味 着 失去 最基 本 的 生活 保 障 。 次 失掉 最 基本 的 其 化 的 发展 过程 中 , 民必 然要 向城镇 、 农 向二 、 三产 业转 移 ,
制进 入 的农 民则在 真 正融 人 城市 生 活 的过 程 中 遇 到 了前 就 业 岗位 , 国城 市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的路径分析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的路径分析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的路径分析【摘要】在当前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化进程是主要指标之一。

而在城市化进程中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需求的满足程度,成为了其中较为棘手的部分。

“政府-集体经济”的社会保障模式在基于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和供给方的讨论和对集体经济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作用的论证中提出来,可以有效地解决短期内政府在保障失地农民政策中的缺陷,从而推动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关键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集体经济;“政府-集体经济”模式城市化进程在改革开放后飞速前进,越来越多的农业土地被改为建设用地,由于土地总量不变,便造成了失地农民的数量开始大规模增长。

高速的城市化进程迫使农民离开土地走向城镇,向城市居民的身份转变。

因此政府对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政策成为农民离开土地后生活利益保障和发展的重要保证。

1.社会保障制度解析的主要内容由于社会保障这种政治——经济现象的复杂性,其最终的决定因素大多是由不同利益和制度的共同作用影响形成的的,非人为可以左右。

失地农民在用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换取实地补偿金后,已经不再是农民身份,他们开始向经商和打工者的身份过渡。

实地补偿金的领取拆散了原有核心家庭的框架,这不仅使得“储蓄经济”的现象突出,也促进了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现象。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强制规定和实施的一项基本制度,责任的主题是国家和社会,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主要包括社会底层需要帮助的劳动力丧失者和特殊群体)。

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实现社会成员基本生存需求的满足,保障社会成员的生存权,其存在价值是保证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实现。

目前在大中城市的由失地农民转型的就业者,多是农民工或其他类型的雇佣者,在城市的最底层劳动,居住条件偏远且没有耕种的土地。

社会保障在他们身上并没有太多的显现。

这些已经进入城市的失地农民拥有着城市居住地和户口,但仍旧无法享受到城市居民的待遇。

在医疗、保险、就业、养老等等社会生活保障方面都存在着很多问题,失地农民在社会弱势群体的身份中长久羁绊难以脱离。

农村城镇化背景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

农村城镇化背景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

且倾尽全力着手解决好这 一棘手 问题 。
关 键 词 :城 镇化 失地 农 民 征地制度 补偿标准 社会 保 障


城 镇化 与伪 城镇化
失地 的 同时相 当 于失 去了 低成 本的 生活 方式 。在 城 市
城镇 化是指农村人 口转化 为城镇人 口的过程 。城镇化是 中 ,现在对 于健康 生活 的追 求越来 越强烈 ,物质 水平提 高 ,
部分 的征 用土地 ,并不 改变整个村庄 的属 【 生,改变的可能 是 权利 ,通过法律法 规保证其公平 的利益和受到侵犯 时维权的
部分农 民的生活方式 ,但是形式上他们 仍然是农村人 口。
诉求 。但是随 着失 地这一现状 的产 生 ,他们的一 系列权利包
三 、失地 对农 民 的影 响
括政治经济社 会的权利都会 随着 征地而发生 改变 ,甚至于失
失地的 同时也就失去了家庭财 富。土地的所有权是 一个 去。 因而 ,在这 一点t ,失地 无疑地打破 了农 民稳定的生活 家庭 的 ,并且是可 以继承的 ,昕 以失 去了土地也就意 味着失 环境 ,打破 了稳 定的生活保障 以及就业权 。
去 了 家庭 财富 。我 国相 关法 律规 定农 民拥 有土 地承 包经 营 人作 为一种有思想 的高 等动物 ,首先 需要保障的也还 是 权 ,使 用 权 ,流 转权 ,收益权 ,继 承权 ,并 且还 有 “ 3 0不 生存 问题 。而土地是保 障农 民生存问题 的基础 ,是保 障其 它 变”的稳定性 。土地作为一种 资源 ,是不可再生 的 ,因此是 更高 层次需求的前提 。失地现象的产生 ,就眼前而看 ,感觉 『 呆 值 的 ,失去土地就相 当于失去, 一 笔财富 。
人 口持续 向城镇 聚集的过程 ,是 世界各国工业进程 中必然经 物 价也越 来越 贵 ,而在农村 里 ,大 家 自种 自吃 ,陈本低 廉 , 一 旦农 民失地 ,那么供给 的东西 历的阶段 。城 镇化是推进农村社 会发展成为现 代化城镇的一 可 以省 去大笔的生活 费。而一 个过程 ,这是 漫长的 ,它涉 及到太多改变 ,改变农 村人 口的 更 少 ,整个城镇需 求更大 ,物价可能 更要 上涨 ,农 民不 得不 花高额的生活费 。 生活方式 、思想方式 、行 为方式等等 。 伪 城镇化 叉称为 “ 不完全 城镇化 ” ,是指 中国城 乡分割

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鲍海君吴次芳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集体土地将大量被征用,大量农民将成为失地农民。

现行的征地安置标准过低且方式单一,导致大量失地农民转化为城市贫民,其结果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

妥善安置失地农民,是我国社会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以征地补偿安置费和土地转用后的增值收益为主要资金来源,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可行方案。

一、引言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国家或社区为改善和提高成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而提供的社会服务及其措施 ,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实行的是高补贴、高就业的社会保障制度,即有了城市户口就可享有就业机会及养老、医疗等一系列社会保险与粮食、副食品、住房等补贴 。

而农村实行的是以群众互助和国家救济为主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其保障水平明显低于城市。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土地福利性均分的原则下,把土地作为保障农民基本生活需要的主要手段,并通过土地政策努力协调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土地的福利绩效足以抵消其效率损失,从而为家庭经济的发展及其保障功能奠定了基础,为农民的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提供了制度安排。

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集体土地将大量被征用,大量农民将成为失地农民,并且将生活在相对陌生的城市里。

要由农村意识转化为城市意识,由农民的生活、生产方式和行为转化为市民的生活、生产方式和行为,需要一个较长的磨合期和适应期 。

在这一期间,失地农民由于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大都会表现出对生活前景的彷徨、焦虑,甚至失去信心。

同时,由于农民失去了土地这一生产资料,解决今后的生存、发展问题将成为矛盾的焦点,其结果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发展。

遗憾的是:对于我国社会发展中的这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产生了大量失地农民的今天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拟探讨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有关问题,以引起更多的人来关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几个基本点

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几个基本点
导致无地的农民 ,纳入城镇就业体 系 并建立社会保 障 制度 ” 。今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颁发的一号文件再次 明确:
行 中做到有法可
( )征收土: 三 倡 多渠道 、多形
“ 要完善土地征 用程序和补偿机制 ,提高补偿标准 ,改进 分配办法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 作报告时强调 : 要依法扩大养老、失业 、医疗 、工伤等
政策上并未 明确夫 成 了失地农 民安呈 20 年 5 0 4 年间 . 征
社会保险覆盖面 .完善灵活就 业人员的参保办法 ” 。应该
说,党 中央 、国务院对建 立失地农 民社会保障机制是高 度重视 的。但是 ,这些要求还停 留政府文件上 没有上 升到 法律 的高度 .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支撑 ,更没有形成 法律体系 因而执行中弹性 大 ,操作性不强 。

人资格的审查 ;保险费标准 的确定 、调整和征收 ;失地农 民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统筹协调相关服务机构业务范围; 开展失地农 民社会保障咨询 Nhomakorabea等等 。
元化的历史必然。因此 ,应把失地农 民纳入城镇保障体
系,农民也应 向城市居民一样 ,平等地享受养老保险 、大
额医疗保险 、失业救济和最低生活保障 并且要真正做到
容。
般而言 ,农民失地就失去了就业能力。他们原有的
种 田技能是难于适应 目前劳动力市场需求及变化的。 因此 ,
政府应对他们进行专门的、专业的就业培训 提高再就业 自信心 使他们有一种或几种谋生技能 具备进入劳动力
( )建立失地农 民社会保障专门的行政管理机构 三 从 目前的情况看 ,各地对失地农 民社会保障行政管理 职能划分不统一 有的归属于土地行政 主管部 门 有的归 属于劳动和社会保障主管部 门.存在着互相推诿扯皮的现 象 。我们倾向在劳动和社会保障主管部门下设立 失地农

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构

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构
活 和 长 远 生 计 . 中央 到 地 方 已经 出 台 了 有关 失 地 农 民社 会 保 障 合 作 医 疗 和 农 村 特 困 医 疗 救 助 制 度 执行 , 失 地农 民 已 “ 转 非 ” 进 从 对 农 未 的政 策 文 件 。但 是 , 地 的失 地 农 民社 会 保 障 在 制 度 建 设 上 存 在 认 识 入 城 镇 医 疗 保 险 范 畴 的 , 照 区 农 村 新 型合 作 医 疗 和 农 村 特 困 医疗 救 各 参 不 统 一 、 理 不 规 范 等 问 题 . 待 总结 经 验 , 一 思 想 , 强 立 法 以 促 助 制 度 执 行 等 管 亟 统 加 4就 业保 障 . 进我国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制度建构 。
() 可 地 方 政 府 在 确 定 保 障 对 象 时 , 当从 实 体 和 程 序 两 个 方 面 做 出规 得 培 训 补 贴 。 3 自主 创 业 扶 持 和 自主 就 业 服 务 制 度 。 对 具 备 条 件 的 应 通 定 。首 先 , 实体 法 上 规 定 主体 资 格 、 地 标 准 等 要 件 。征 地 时享 有 农 失 地 农 民 在 引 导 其 利 用 征 地 补偿 金 和 自有 资金 自主创 业 的 同 时 , 过 在 失
科技信息
。本刊重稿o
S I N E&T C N L G F R TO CE C E H O O YI O MA I N N
20 0 8年
第 2 期 3
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构
张 永忠
( 南师 范大 学 法学 院 广东 广 州 5 0 0 ) 华 10 6
【 摘 要 】 建立 科 学合 理 的失 地 农 民社 会 保 障制 度 , 实 有 效地 解 决 失地 农 民 的基 本 生 活和 长远 生计 , 我 国在 城 镇 化 、 业 化 建 设 进 程 中 切 是 工 亟 待 解 决的 重 大 问题 。我 国 失地 农 民社 会 保 障制 度 应 当 明确 保 障 对 象 , 立保 障 体 系 , 证 资金 来 源 , 建 保 强化 责 任 机 制 。 【 键词 】 关 失地 农 民 ; 会 保 障 ; 度 建 构 社 制

构建西北地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考

构建西北地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考
第25 卷 第1 期 � �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V l.2 5 N .1 � 20� 11 年2 月 � � � � J a l fJi l i P i ce Ec i c M a a ge e C a d e C l l ege Fe b a 2011 ����������������������������������������������
[ 2 0 1 0 �1 2 �0 5 收稿日期]
从年龄结构看, 1 6 岁以下的占 1 6.5% , 1 6�2 5 岁的 占 1 4 .6% , 2 6�4 5 岁的占 2 6.7% , 45 岁以 上的占 42 .2 % , 556 0" 其中符合" 政策的占 2 9 .1 % �从文化 程度看,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 6% , 初中文化程度占 40 % , 小学文化程度占 50 % , 文盲半文盲占 4 % � 2 .缺乏一技之长, 就业率低� 由于文化素质较 低和农村尚无健全的职业培训教育机制, 以及年龄 等原因, 失地农民缺乏一技之长, 6 0 % 的失地农民难 "九佬 十八匠 " 以就业 �即使是具有传统的 技能 的 农民, 在现代企业条件下, 就业也遇到困难� 尤其是 那些年龄偏大的 , 打工没力气� 上班没人要� 从业人 员也主要从事一些简单体力劳动� 3.征地补偿金基本没进行生产性投资 �由于实 际困难和小农思想束缚, 相当部分失地农民缺乏长 远打算和创业能力, 往往在短期内, 把有限的土地补 偿费用于建房� 子女结婚� 读书 � 日常生活等方面, 有
二� 当前西北地区失地农民 社会保障所面临的问题 ( 一) 西北地区失地农民面临的生活保障问题 西北地区失地农民普遍入不敷出, 实际生活质 量明显下降 �调查数据显示, 东� 中部失地农民失去 耕地后收入有 所增加, 而消费支出也有 所增加; 然 而, 西部失地农民消费支出和收入都有所下降 � 失 地农民消费支出增加额超过收入增加额, 生活质量 远不如前� 东� 中� 西部失地农民年人均支出增加额 90 .92 元 � 与收入 增加 额之差 分别 为: 2 39 .1 6 元� 71 .2 8 元, 而且家庭年人均支出上升比例与收入上 升比例之差分 别为: 8.45% � 2 9 .9 5% � 1 5.0 5% � 这 也表明 , 失地农民在收入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还 要承受更多支出的压力� 由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 , 失地农民还面临着子 女的教育问题 �子 女上学成为最 重的现金支出负 担, 大专院校学杂费标准提高后, 失地农民子女大多 数要靠举债上学 , 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扶持只能解决 其中少数人的问题� 近年来, 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 西北地区城市商 品房的价格上升也较快� 低廉的土地补偿金与高昂 的城市住房支出相矛盾, 导致了多数失地农民家庭 经济陷入破产状态� 一些家庭即使筹措到购房必需 的资金 , 他们也将背负长久的家庭债务负担� ( 二) 再就业与培训问题 �中国青年报 � 2 0 0 4 年 1 2 月 6 日报道: 农业部 副部长张宝文指出: 中国农村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 不足 7 年; 4 .8 亿农村劳动力中, 小学文化程度和文 盲半文盲占 40 .31 % , 初中文化程度占 48.0 7% , 高 2% , 中文化程度仅占 1 1 .6 大专 0 .5% � 显然 , 这种 文化程度很难适应中国城市化快速 发展的相应要 求 �由于农民缺少从事非农产业的技能与知识 , 因 此, 想要从事其他行业的非体力劳动工作, 在当今需 求复合型人才的社会中基本是不可能的 � � 59 �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如何建立健全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如何建立健全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如何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保障农村居民基本生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制度安排。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健全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当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保障水平较低、覆盖范围不广、制度不完善等。

那么,如何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呢?首先,加大财政投入是关键。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

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标准和待遇水平。

这包括增加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的资金投入。

同时,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确保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可持续性。

在养老保险方面,政府应进一步提高基础养老金的标准,让农村老年人能够过上更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对于医疗保险,要增加对农村医疗设施建设和医疗服务的投入,提高报销比例,减轻农民的医疗负担。

对于最低生活保障,要根据农村居民的生活成本和经济发展水平,合理确定保障标准,做到应保尽保。

其次,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基础。

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改革。

比如,养老保险制度中的缴费标准和领取条件需要更加合理,以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的需求。

医疗保险制度要加强与医疗改革的衔接,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

同时,要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加强对社会保障经办机构的管理和监督,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让农民清楚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保障情况。

再者,扩大保障覆盖范围是重点。

要让更多的农村居民享受到社会保障的福利,就需要不断扩大保障覆盖范围。

不仅要将农村常住人口纳入保障范围,还要关注外出务工人员、失地农民等特殊群体的保障问题。

对于外出务工人员,要加强与输入地的社会保障制度衔接,保障他们在异地能够享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待遇。

对于失地农民,要建立专门的保障机制,解决他们的养老、就业和医疗等问题。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

无 岗、保 障无份 、创业无 资的 “ 四无 ”状态 。落实科学发展
4 、 构建失地农 民社会保障体系是失地 农民基本权益 的有
观 ,坚持 以人为本 ,就是 以农 民的根本利益作 为研究农 民社 效保障 人权的基本 内容包括生存 权和发展权 。生存权 是发展权 会保障 问题 的出发点和落脚 点 ,统筹城 乡发展 ,保障农 民各

推广 ,但是 与城市居 民的社 会保障还有一定距 离 。推进城 乡
统筹发展 ,其着眼点就是 要缩小城乡社会保 障差距 ,让农 民 构建 失地农 民社会保 降体 系 的重要 意 义 l 、构建失地农 民社会保障体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 和城市居 民享有 同等 的权 利 、拥有同等 的机会 。改革 中国城 乡分割 的社 会保障 制度 ,建 立起城 乡统一 的社会 保障制度 。 要求 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 发展 ,核心是 以人为本 ,基 本 应首先 改革 以土地作为农 民的社会保障 ,把农 民从土地上解
※本文为 2 0 1 2 年度 河北省科技厅软科 学课题 《 城镇化进程 中失地农 民社会保 障问题研 究》 ( 项目 号 :1 2 4 5 7 2 0 4 D 一 1 1 )研究成果之一。

6 1 —
l 农 民间鼍 l
农业 经济 2 0 1 3 / 4
民购买了医保 ,很少 有农 民参保失 业保险和养老 保险。近几
障 ,失去 的是一系列拥有土 地所获得的权利和 利益 ;从精神 障其基本 的生存权与发展权 ,使失地农 民享受 市民待遇 ,切 层面上 ,失 去了最熟练耕种土 地的劳动技 能 ,失去了低成本 切实实分享 经济发展成果 ,以维护失地农 民的根 本利益 ,实
的生 活发 展方 式 ,特别 是 失去 了对 土地 世世 代代 的深 厚感 现共同富裕 和社会公平 、公正 。

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

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
0 1 年这一群体将达 到 1亿 人 。仅 “ . 1 十一 五”期 间,每年 新增失 面的 不稳 定性 ,依托家庭保 障受 到越来越大 的冲击。2 1年 92 17 地 农 民约 2 万 人 ,这是一个 庞大 的群 体 。当原有的生 活环 国家统计局对 2 4 个失地农户 ,78 名劳动力进行了抽样调 ∞ 。 境被打破 以后 ,部分农 民失地后难以维持 生活现状 ,实际生 查 ,具体情况见表 l 表 1 2 4 个失地农户 ,7 名劳动力就业情况抽样调查表 92 1 就 业类 型
实行 的是 集 体经 营 土地 方式 ,没有 产 生大 量 的 失地 农 民。 于失 地农 民自身及社 会保障长效机制缺 失等原因 ,常常是上 l7 年改革 开放以后 ,随着我 国城镇 化进程不断加快 ,在 2 岗又 下岗 ,长期处于失 业或半失业状态 。据调 查 ,失地农 民 98 O
世纪 8 年代 中期 、9 年代初曾发生过 两次 “ o 。 圈地 热” ,失地 的职 业有 的会随着 企业转 制和技 术进步存在 被淘汰 的风险 ,
地带 ,成为一个边缘群 体 。目前 ,失地农 民的就业 渠道比较 许多失地农户靠征地补偿款来维持生计 ,几年后补偿款用

5 — 9
【 农民同麓 1
农业经济
3 1 / 0 24
完 ,生活也 就没有 了保障 ,在养 老保 险 、失业 保险 、医疗 、 保障 留有 很多隐患 ,没有 形成土地征用 、户 口转 和落 实社
二 、我 国现 行失 地农 民的社 会 保 障体 系存 在 问
题 剖析
关于失地农 民的社会 保障 问题 ,各 地都进行 了有 益的探 参加 了新农村社会保 险 ,部分失地农 民在户 口转 性后还参 加 索 ,但现有的失地农 民社会保障都有其 自身的局限性和 缺陷。 了城 镇居 民保险 。也就 是说 ,全 国失地农民社会保 险中出现 1 、缺乏统一规范的 、具有法律强制性 的失地农 民社会保 了新 农村社会养老保 险 、失地农 民养 老保险 、城镇居 民养老

试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

试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
需 要 失 地 农 民 为 了 城 市 的 发 展 、 国 家
猛 进带来 物价 的疯涨 和部分 基层 干部 贪 污腐 败严重 ,导致 目前失 地农 民 的 合法权益得不到很好 的维护。 目前 一部 分失 地农 民面 临着经 济 上 受到损 失 ,生活没有 着落 ,生 活水 平 下降 ,就业无 保 障 ,养 老无着 落 的
份子 的失地农 民失 去土地 后普 遍面
人 口的增 长 ,同时还意 味着 相关 制度 的跟进 与相关 待遇 的提高 。作 为城市 重 要组 成部分 的失地农 民理 所 当然也 应该享 受同城市居 民一样 的福利待 遇 , 但 是现 有的城 乡二元 结构 导致失 地农
经济 、实现社会 正义与公平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如何 构建更加科 学合理的失地农 民保 障体 系是 当前普遍 关注的问题 ,在分析构建 失地农
民保 障 体 系必要 性 的基 础 之 上 对 失 地农 民 的社 会 保 障 体 系进 行 构 想 。
关键 词 :失地农 民;保障体 系;构建


失 地 农 民 问题
民摆脱 生存 危机 ,满足 国民的生 活保 障需求 ,不 断改 进 与提 高 国 民福 利 ,
促 进 物 质 文 明 与 精 神 文 明 建 设 , 实 现 社 会 的 和 谐 发展 。
三 、 失 地 农 民 社 会 保 障 体 系 构 建 的 必要 性 分 析
民 。 由 于 我 国 目前 的征 地 补 偿 标 准 较
民发展极 不平衡 的现状 提 出来 的 ,作 为其 中重 要组成 部分 的社会保 障体 系 的完善显得 就非 常有必 要 了。因 为长
期 以来 ,我 国 城 镇 享 受 的 是 高 补 贴 、 高 就 业 的 政 策 ,享 受 医 疗 、失 业 、养 老 等 社 会 保 险 , 同时 还 有 各 种 补 贴 包 括 粮 食 、住 房 等 方 面 。 而 农 村 地 区 的

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长效机制

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长效机制

有义务从项 目的建设 资金 中考虑农 民的社会保障资金 。
( )失地农 民的养老保 障金 应委托社会保险机构 管 二
理 ,或交 由银行和 非银行金融机构管理 .并 引入竞争机 制 促进基金 的保值增值 。无论何种经营管理模 式 , 都要把 安
第二 ,用工单位 的市场化招 工安置与制度安排上存在 矛盾 。市场化 用工制度 要求劳动者竞争上 岗、能上能 下, 而竞争性用工制度本质上排 斥低效用工方式 ,用工单位存 留给失地农民的就业 岗位愈来愈少 。第三 ,市场经济 中企 业面临的竞争压 力越来越大 ,企业经营不景气 ,甚至被兼 并或破 产 ,往往会将以招工安置方式吸纳的失地农 民推 向 失业的境地 ,其生活保障问题 又凸显出来。
对经济特别 困难的农 民进行免费培训 。根据不 同的年龄阶
第一 ,在农 民因征 地而失去土地赋予 的保障权利后 , 尽管国家依法给予了安置 补助费等补偿费用 ,然而以农业
产值作为补偿标准过低 ,很难保证失地农民维持过去的生 活水准 ,而且在每月发放 时存在支付风险 ; 忽略了所征 用
段和 文化层次 .有针对性地 安排培训内容 ,鼓励失地农 民 积极参加 ,提高他们 的就业竞争能力 .增强其 自身的保障
规定 .被征地农户的安置途径主要为四个方面 : 农业生产 安置 、重新择业安置 、入股分红安置 、异地移 民安置 。随 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 ,户籍制度、劳动用
败和官僚主义滋生的来源 。
第二 ,货币安置是一种生活指向性的安排 ,而非就业
指向性的安置 。征地农 民在得 到土地使用权置换的生活安
置 费后 ,却被永久地推 向了劳动力市场。在劳动力市场机
制不健全 ,就业信 息零碎失真 ,简单劳动力市场竞争过度

城镇化形势下廊坊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问题研究

城镇化形势下廊坊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问题研究
历史阶段 的产物 。本 文结合 廊坊 市失地农 民的社 会
员 , 地补偿 有关 规 定一 次 性 发 给征 地安 置 补助 按征 费 。廊坊 市还规 定 , 征地 农 民社会 养 老保 险 基金 被
保 障 问题进行 相关 问题 的研 究 。
1 廊坊 市失地农 民社 会保 障现 状分析
的焦点。廊坊市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步伐 中,征用 的土地面积也在逐 年增加 ,如何有效 的解决失地后农 民 的社会保障问题 ,建立和完善失地农 民相关社会保 障制度一 直是廊坊各 界广泛关注 的问题 。本文就这一 问题 展 开研究 ,进而提 出构建其保障体 系维护失地农 民的切身利益 和长远保障的相关建议 。
是基本 的物 质生活有 困难 的社会成 员 的经 济上 的援
人。
20 年 9月 , 坊 市 出台 了 《 征 地农 民养 老 07 廊 被
保险实施 办法 ( 试行) , 》 以确保被征 地农 民老有所 养 。该《 办法》 定 , 规 同时符 合 以下条 件 的被 征 地农 民纳入养 老保 险范 围 : 被征 用 土 地在 本 市行 政 区域
关键词 :城镇 化;失地农民 ;社会保 障
中 图分 类 号 :C 7 99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7 63—73 (0 9 0 0 3 —0 9 8 20 )4— 0 1 4
13 年在美国社会保障法 中首次使用“ 95 社会保 障” 一词 , 之后该词迅速传遍全球。上世纪 8 0年代 以来 , 社会保障一词也正式出现在中国政府 的文件 中。社会 保 障是政 府 和社 会 组织 对 基本 生 活 , 别 特
实行县 ( 区) 市、 级统筹 , 由当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
办机构 在 国有 商业 银行 设 立 “ 征地 农 民社 会 养老 被

建立健全“四个机制” 加强失地农民生活保障

建立健全“四个机制” 加强失地农民生活保障

建立健全“四个机制” 加强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建立健全“四个机制”加强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土地是农民生活的最基本保障,是农村稳定的基础。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如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解除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保证农民安居乐业,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近几年来,我们紧密结合寒亭实际,坚持把维护失地农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突出位置,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初步建立起了“收入有、生活有保障、就业有门路、创业有扶持”的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模式,从根本上解除了失地农民的近忧远虑,促进了农村经济开展和社会稳定。

一、建立健全土地补偿机制,确保失地农民长期受益。

为防止有限的补偿金短期内被“吃光分光”,我们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坚持按国家有关政策最大限度地提高整地补偿标准、规范补偿金发放的同时,努力探索经营土地补偿进的路子,到了明显成效。

一是确保土地补偿金及时到位。

为切实维护失地农民的切身利益,我们按照一定要维护好群众的利益、一定要严格依法办事、一定要注意节约土地“三个一定要的”原那么,严格土地征用,并且始终坚持“凡征必补、补必到位”,对土地补偿的标准、补偿款的发放、兑付时限都做出具体要求。

明确规定,但凡对农民土地补偿不能及时足额到位的工程,一律不准开工建设,确保土地补偿金及时足额拨到农民手中。

目前,全区农民因失地获得的补偿,均高于其失地前从土地上获得的收入。

二是搞好土地补偿金经营运作。

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积极探索经营土地补偿金的路子,把土地补偿金留在村集体作为开发建设资金,通过村民入股、合作开发等形式建设标准车间向外出租的方式,让“死”钱变“活”,“小”钱变“大”,实现了土地补偿金的屡次增值,让失地农民获得了长期稳定的收益。

如我们开元街道南张氏三村,组织村民每人以xx元土地补偿款入股,建设了标准车间13000平方米,租赁给来投资的企业,去年收入近100万元,每个村民分红500元,预计今年可达1500元。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
[ 收稿 日期] 2 0 1 3 — 1 0 — 0 9
[ 作者简介 ] 黄树标 , 广西政法 管理 干部 学院教 务处 高教所讲师 ( 广西 南宁, 5 3 0 0 2 3 ) ; 邓环 , 广西民族 大学理 学院讲 师、 华 南师 范大学博士研 究生( 广 西南宁, 5 3 0 0 0 6 ) 。
万人 。农 民失地 问题 正成 为影 响当前社会稳定 和 4 . 5 %、 2 . 5 %; 房地产用地 开发建设 速度加快 , 截 至 发展 的首要 问题 , 如果 不妥善解 决好失地农 民问 2 0 1 2年 底 , 全 国处于在建 状态住 房用地 2 6 . 3 万 公
题, 必将 作 为对 我 国的经 济 发 展造 成 巨 大影 响 。因 顷 , 同比增长 3 1 . 3 %, 以上土地近七成被政府用行政
2 0 1 4 年第2 期 ( 第8 卷 总第 5 0 期)
创 新
l NNoVATI oN
No . 2 2 0l 4
( V o 1 . 8 , C u mu l a t i v e l y N o . 5 0 )
中国城 市化进 程 中 失地农 民社会保 障体 系 的构 建
[ 中国分类号 ] F 3 2 3 . 8 9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 号] 1 6 7 3 — 8 6 1 6 ( 2 0 1 4 ) 0 2 — 0 0 9 1 — 0 5
失地农 民问题是世界各 国在现代 化过程 中遇 规模 也 日益扩 大 。据 2 0 1 2 年 国 土资 源部 公布 的 《 中
( 一) 城 市化 进程 中 失地农 民生存现 状
随 着我 国工 业化 和 城 市化 进 程 的 加快 , 城 市 建 算 , 目前 我 国 每 年 非 农 建 设 需 要 占用 的 耕 地 大 约 设也 进入快 速扩张期 , 大 量 农 业 用 地 被 征 收 于 建 l 6 . 6 7~2 0 万公顷 , 有将 近 3 0 0万 的农 民失 去他 们 所 设, 失 地 和 半 失 地农 民 数 量不 断增 加 , 并 迅 速 扩 大 赖 以生存 的土 地 , 成 为 当代 的失 地农 民 。按 照这 样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的路径分析——“政府+集体经济”双重供给主体模式初探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的路径分析——“政府+集体经济”双重供给主体模式初探
朱 逸 ,纪晓岚 ,李文静
( 东理 工 大 学 ,上 海 华 20 3) 0 2 7

要: 满足 失地 农 民的社会 保 障需 求 , 日益成 为城 市化 进程 中的棘 手 问题 。通过 讨论 失地农 民社会 保
障 的资金 来 源和供 给 主体 , 论证 发展 集体 经 济对 于 失地农 民社 会保 障 的积极 作 用 , 出“ 提 政府 + 集体 经 济” 的 社会 保 障模 式 , 以特 殊 背景 下 的暂 时性 制度 安排 , 来应对 政府 短期 内对 于失地 农 民社会 保 障 的不足 , 可为下


引 言
二 、 海 市 失地 农 民社 会 保 障 的典 型 模 式 上 在上海 市 , 决失地农 民问题的主要着眼点是把失地农 解
改革开放以来 , 我国经济蓬勃发展 , 城市化率不断增长 ,
建设用地 的需求量迅 速增 长 , 土地总量 不变的情况 下 , 在 农
民的保 障问题 , 入镇 保范畴 , 纳 通过 开展镇 保 , 解决失地农 民 的基本养老 、 医疗问题 。2 0 年 , 0 3 上海 市政 府发布《 上海市小 城镇社 会保险暂行 办法》 沪府发[0 36 号 ) 以及《 ( 2 0 15 , 上海市 被征 收农 民集 体所有 土地农业人 员就业 和社会保 障管理办 法》 沪府发[0 36 号 ) 对失地农 民的养老 、 ( 2 0]6 , 医疗 和就业进 行 了规 定 。具 体地说 , 对被征 地农 民 , 由征 地责任单位 一次 性为被 征地农 民缴纳 1 年基本养老 、 5 医疗保 险金 , 即加入镇 保, 并办理农 民户籍“ 转非” 农 手续 。 小城镇保险的 内容被概 括为 “5 X 模式 ,5 2+ ” 2 %为缴纳养 老 、 医疗 、 失业 、 生育和工 伤 等保险费费率 ,x 则是补充养老 、 “” 补充医疗和征地 人员生活 补贴等用 途 , 可以起到 改善生活 的积极作用 。而对其 就业 , 则 主要 采取市场化就业 , 政府扶持和帮助 的办法 , 即采取“ 落 实保障 、 户籍转性 、 市场就业 、 政府 帮助” 的办法 。 上海市被 《 征 收农 民集体所有土地农业人员就业 和社会 保障管理办法》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法律制度。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都以制定和实施社会保障法为标志。现代文明国家均由宪法作出规定,享受社会保障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我国5宪法6第45条、第14条第4款对公民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也作了规定,但从总体上说,我国的社会保障立法严重滞后,至今还没有一个专门的关于社会保障内容的法律出台,只有一些立法层次较低的行政法规、规章,而且这些仅有的立法大多的适用对象只是城市居民或老年人、妇女、失业人员、退休人员等。而针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法律可以说还是空白。如:2004年9月,在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提出的今后社会保障的计划和白皮书中,只有很少的内容涉及农村社会保障,而且仅仅提到了在某些地区开展新型合作医疗和农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试点,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中根本没有提到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因此,为了体现社会公平,为了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应加快立法,为维护失地农民的权益提供法律支持。
3.2失地农民的就业权受到侵害
农民失去土地后,首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就业,由于我国绝大部分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较低, 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较弱, 农民转移到二、三产业比较困难, 失去土地后很难找到新的就业方式, 许多人每天无所事事, 到处闲荡, 甚至有人无聊之余进行赌博,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而对于已获得就业安置的失地农民来说, 当单位机构改革时, 通常被列为精简的对象, 因此失地农民的就业回流率普遍较高。
和生活有较大提高, 但这只是短期的、暂时的, 随着补偿费的日益消耗, 收入较低的农民由于失去土地又找不到工作, 生活没有来源, 形成新的贫困户。经济基础较好或有技能的失地农户, 以公路、县城的开发为契机, 投资置业, 从事二、三产业经营, 变得更加富有。
4失地农民失地的同时失利的原因
4.1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立法严重滞后

探究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的重点

探究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的重点
助 失地农 民就业上。
关键词 :失地农 民;征地制度 ;上海模 式 ;浙江模 式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 失地农 民问题已 由发达地 区 局部社会问题扩展为全 国性的社会问题 , 严重影响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和 越重要 , 理论界对此也给予 了大量的关注。已有 的研究成果普遍赞同农 的 21 . 2失地农 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在城市 化加快 的过 程中 , 民付 出了太大 的代价 , 农 而得到的补偿却 项调查表明 ,6%多的失 地农民生活十分困难 :有稳定经济 收入 、 0
的保值增值 I还有学者指出, ; 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险体系, 并根据 征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 6 倍一1 0倍:安景补助
失地农民拥有更多资源 的现实 ,为失地农 民建立高水平 的个人账户 。 费按照需要安霹 的农业人 口数计算 , 每人 的补助标准是该耕地被征 用前 本文通过我国现有失地农 民社会保障模式的分析 , 认为我 国失地农 民社 三年平均年产值 的 4至 6倍 。但在实际补偿 中 ,由于土地年产值不确 会保障体系构建的重点应放在为失地农 民提供接受教育和培训l 的机会 、 定 ,上述补偿标准 差距很 大。以现金形式补偿 的通 常都 在每亩 1 万元 . 5
界的关注。主要是关于失地农 民社会保障基金 来源、 管理及运营方面 的 2 .我国现 有征 地制度的缺陷 .1 2
探讨 : 有人认为征地中土地补偿安 置费以及 土地转 用后 的增值 收益是失 我国土地征 用制度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 , 从建 国后沿用至今 , 尽管 地农 民社会保障基金 的主要来源 , 其他的可 能来源还有 中央政府和地方 期间在征地补偿标准方面做了一些调整 , 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土地征 政府的财政拨款 、 失地农民社会保 障基金运营收入 以及慈善机构的捐赠 用制 度本 身。 等; 也有人认为应由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共担 ,国家 出资部分在土地 一是 征地补 偿标 准偏低 , 补偿办法简单。根据现行 《 土地管理法 》 ,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作者:王德华来源:《科学与财富》2014年第03期摘要:为了综合反映不同地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发展水平,选择了多个指标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模型评价具体步骤。

关键词:社会保障;主成分分析法;评价指标体系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o Build the Evaluating Indicator System of Social Security for Landless FarmersWang-dehua( Huaihua University, Huaihua 418008 ,China)Abstract:The paper builded the evaluating indicator system of social security for landless farmers.In order to reflect the level of social security in different area of landless peasants the paper gives a method to evaluate the system with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Keywords: social securit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evaluating indicator system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湖南省失地农民民生指标体系构建研究》(12C0846),主持。

一、引言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村土地被大量征用,催生出了一个数量庞大的失地农民群体。

按照就近解决的原则,失地农民被转移到中等城市或小城镇生活,由农民转变为市民,他们的生存、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重新面临就业、医疗、养老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是关系到农民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

本文在对张家口市高新区失地农民抽样调查的基础上,逐一分析当前社会保障项目,提出应当构筑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社会救助在内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以解决失地农民的切身问题。

标签: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1 问题的提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甚至出现了年均1.36%高速增长态势[1]。

以城市化为推手的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等项目大量蚕食农村良田,致使农民与其安身立命的土地相剥离。

据有关专家估计,我国近年失地农民在5000万左右[2]。

世代依靠土地维持基本生活的农民,在失去土地后短时间内由于知识结构、技能、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制约,加上政策机制和保障机制的缺失,农民在被迫“城市化”的同时却无法真正享受市民待遇。

土地对于农民来说不仅具有经济功能,而且有很强的社会保障功能。

近年来由于农民失地而频发的各类问题,除征地补偿、土地流转制度不合理外,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或是不完善也是非常重要的诱导因素。

从国家层面来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一直被历届政府所重视,相关文件不断出台;部分省市也已经颁布了符合自身情况的政策制度。

但是,现实中依然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政策落实不到位、保障内容缺失、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学术界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现状分析、必要性分析和水平分析等方面;对符合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的研究也有涉及,但考虑受国家政治经济条件变动的影响,研究构建符合当前具体情况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仍有意义。

2 数据收集2.1 样本选择张家口市高新区是2002年经省政府批准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该区共辖四镇两个街道办事处,全区总人口15万人,主要以农业人口为主。

高新区设立的直接目的就是为张家口城市化进程服务,在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的背景下,土地征用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

该区失地农民产生的原因及现状符合中国当前的整体形势,因此,选择该区作为样本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为了解高新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及需求情况,本文采取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失地农户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0份,问卷有效率达90%。

2.2 样本特征本次调查中,男性139名,占样本总量46.3%;女性161名,占53.7%。

年龄结构方面,20岁以下的占样本总量7.1%;21-60岁的占样本总量72%;60岁以上的占样本总量20.9%。

收入结构方面,征地前以种植业作为第一收入来源的农民占66.3%,以劳务收入作为第一收入来源的农民占23.5%;征地后,以种植业作为第一收入来源的农民占8.2%,以劳务收入、房租等作为其收入来源占50.8%,余下的41%处于失业状态。

社会保障方面,样本中90.8%的失地农民已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97.5%的失地农民已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被征地前有7.3%的农户享受低保制度,另外,已购买各类商业保险的农民占样本总量的3.6%。

2.3 基本情况根据调查,样本地区失地农民存在的基本情况主要有:第一,消费支出增加,原因为被迫城镇化后食物、住房等消费均比以前增加;第二,征地补偿方面,基本以一次性的货币补偿为主,并未预留社保基金;第三,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做法,当地仅仅依靠各“村、镇”自行建立的保障措施来实现,并未建立起完善的制度体制来解决该地区失地农民的“衣食之忧”。

3 问题分析3.1 社会保险方面①养老保险。

养老问题是社会保障的核心问题。

根据本文的调查,针对失地农民,张家口地区并未建立统一的养老制度,目前尚存的仅是部分区县较富裕乡镇自行建立的保障措施;而针对样本地区,失地农民养老制度更是空白。

土地的流失,使其所承载的“保障功能”不复存在。

如果不为失地农民构建起一套科学合理的养老保险制度,若干年后,在农民短视行为驱动下,征地补偿款一旦花完,养老问题将成为很大的社会问题。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推行,无疑为失地农民构筑了一定的养老防线。

但是,目前“新农保”缴费主体缺失、缴费层次偏低(大多选择100元缴费档次)而导致的过低待遇水平,使农民在失去“土地养老”这一保障后很难维持其老年生活。

笔者以2013年数据,从给付水平方面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同张家口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进行比较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新农保”给付水平比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低15-25倍,差距明显。

从社会公平角度讲,笔者认为,失地农民在被迫城市化后,面临着与城镇职工相同的消费环境,老年人口也应享受相同的养老待遇,但从现实来看,目前我国还没有能力直接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因此构建适合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②失业保险。

失业保险的享受对象一般为缴费的劳动者。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失地农民不属于失业保险的保障范围。

农民在失去土地成为失业者后,最为缺乏的是再就业的劳动技能或是创业的能力及制度环境。

因此,为失地农民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失业保险制度,增强其“造血”能力,是最为重要、最具长远意义的政策工程。

据调查,高新区目前针对失地农民的失业保险也尚处空白状况,征地补偿款的一次性支付,不足以解决农民长久的就业、创业问题,亟待相关制度的建设。

③医疗保险。

调查显示,张家口市高新区失地农民已基本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療制度中。

笔者以2014年最新政策为依据,分别从医疗起付线、住院补偿比例两方面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障进行比较分析(表4)。

■通过对比,住院补偿部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差异不大,封顶线甚至超过医疗保险(2014年“新农保”为10万,医疗保险为6万);门诊补偿部分,“新农合”采用门诊统筹方式,这种方式从可持续角度优于医疗保险的个人账户模式。

因而,结合现实条件,笔者认为延用现有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可以满足失地农民的医疗需求,无需单独构建新模式。

④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现行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均为以劳动者为保障对象,体现权利与义务相对等的社会保险子项目。

从其性质和保障范围来看,失地农民如未选择正规单位就业,则不属于工伤保险保障范围;而因生育产生的费用,可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得到报销和补偿。

考虑到当前的财政支持能力和失地农民自身的缴费能力以及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对失地农民长远发展的影响意义,故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构建中,暂不考虑涵盖该项目。

3.2 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属于较高层次的保障项目。

在现阶段张家口市高新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险制度还不健全、失地农民基本生活水平还没有得到长久保障的背景下,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本文认为暂不考虑针对失地农民建立专门的社会福利体系。

在社会福利方面,依靠农村或城镇现有的项目设施,为失地农民提供服务即可。

3.3 社会优抚。

社会优抚是针对军人及家属的保障制度,故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中不应保护此项。

3.4 社会救助。

社会救助方面,据抽样调查的结果,目前仍有3.2%的被调查对象处于贫困线以下,需要政府提供“低保”来维持基本生活。

探究这部分人陷入贫困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是前期占地补偿款偏低,以京藏高速占地补偿为例,补偿仅为5500元/亩,与当前物价水平相差悬殊;二是由于个人能力差异的存在,部分老、残等弱势群体因失去土地而返贫的现象也很多。

同时,由于失地农民身份界定不清,贫困现象发生后,应纳入城镇救助还是农村救助存在争议。

所以,应当从社会公平角度入手,为失地农民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社会救助制度。

4 结论及建议在对张家口市高新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合理性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目前需要单独为失地农民建立的社会保障项目应从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两方面着手,其中社会保险应包括独立的养老保险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在社会救助方面则急需建立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而社会保障其他项目或依靠当前制度解决(如医疗等)或暂不需要考虑(如工伤等)。

由此,构建张家口市高新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如下。

■此外,根据张家口市高新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完善征地补偿、土地流转制度。

以国家正在推行的农村土地确权工作为契机,形成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切实提高农民的征地补偿收入;农民征地补偿款的发放不应以一次性的货币支付为主要手段,要使农民征地补偿方案体现出“生命周期”内平衡原则,尤其是要预留社保基金,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提供经济基础。

第二,构建长效机制,保证现有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项目的稳定性。

按照本文的分析,部分可以依靠现有平台构建(如“新农合”)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项目,务必要吸取旧制度(“老农保”、“老农合”)破产的经验教训,保证制度的长久性;特别要从筹资机制和法律保障方面入手,成功构建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将失地农民涵盖进去。

第三,通过精算方式,合理测定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各项目的缴费水平及待遇水平。

同时,要建立好待遇调整机制,使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水平与物价水平相挂钩,体现出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特征,切实保障农民失地后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1]纪楠楠.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特区经济,2014(1):141-145.[2]胡勇.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0:131.[3]李冬梅,钟永圣.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J].财政研究,2010(05):60-62.课题项目:2013年度河北北方学院校级课题(张家口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研究),项目编号:SQ201308。

孙殿君(1984-),男,硕士,河北张家口人,河北北方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师,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