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市场与政府》题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章市场与政府

一、名词解释

1.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垄断、公共产品、外部性和不完全信息等的作用,市场不能正常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现象。

2.公共物品——是指私人部门不愿意提供或者不能生产从而由公共部门提供的产品和劳务。公共物品一般来说具有非排他性或非竞争性的特点。

3.外部性问题——是指生产者或消费者在自己的活动中产生的一种对他人的有利或不利影响,这些有利影响带来的利益或有害影响带来的损失不是由生产者或消费者本身所获得或所承担的。

4.道德风险——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交易发生后出现的被提供服务者从事那些提供服务者所不希望进行的活动,导致风险增大的一种现象。5.寻租——是指垄断者为了维护垄断地位、长期占有垄断利润而从事的一种非生产性活动。主要形式包括贿赂、游说官员、支持选举等。

(A)小于(B)大于

(C)等于(D)可能不等于

2.为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对竞争性行业厂商的垄断行为(A)

(A)是限制的(B)是提倡的

(C)不管的(D)有条件地加以支持的

3、某个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对其他厂商产生的有利影响,我们把这种行为称作(C)(A)生产的外部不经济(B)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C)生产的外部经济(D)消费的外部经济

4.某人的吸烟行为属(D)

(A)生产的外部经济(B)消费的外部经济

(C)生产的外部不经济(D)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5.公共产品的产权是属于社会,而不属于任何个人是指它的(B)

(A)排他性(B)非排他性

(C)竞争性(D)非竞争性

6.当人们无偿地享有了额外收益时,称作(D)

(A)公共产品(B)外部不经济效果

(C)交易成本(D)外部经济

7.只要交易成本为零,财产的法定所有权的分配就不影响经济运行的效率,这种观点称为(C)

(A)有效市场理论(B)看不见的手

(C)科斯定理(D)逆向选择

8.如果上游工厂污染了下游居民的饮水,按照科斯定理,(C)问题可妥善解决

(A)不管产权是否明确,只要交易成本为零

(B)不论产权是否明确,交易成本是否为零

(C)只要产权明确,且交易成本为零

(D)只要产权明确,不管交易成本有多大

1.市场经济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充分有效地发挥资源的配置作用。(╳)

2.在垄断存在的情况下政府必须进行控制,其目标是实现帕累托最优,同时兼顾公平。(√)

3、在完全信息条件下,降低商品和要素价格一定会刺激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4.外部经济说明私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

5.外部经济有利于资源配置。(╳)

6.外部不经济不利于资源优化配置。(√)

7.公共物品的生产决策与私人物品的生产决策一样由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决定。(╳)

8.公共物品必须同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9.在一定条件下,增加公共物品消费者人数并不需要减少其他消费品的生产。(√)10.完全竞争市场一定比垄断更以保证生产资源的有效利用。(╳)

四、简答题

4.外部性问题如何影响资源配置?

4.答:微观经济学讲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会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其实是假定经济活动不存在“外部影响”,即单个经济活动主体的经济行为产生的私人利益和私人成本就是社会利益和社会成本。但在现实生活中,私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往往是不一致的。一项经济活动存在外部经济时,人们从该项活动中得到的私人利益会小于社会利益,而存在外部不经济时,人们从事该活动所付出的私人成本又会小于社会成本,在这两种情况下,自由竞争条件下的资源配置都会偏离帕累托最优。

5.以污染为例说明政府采取什么办法可以消除外部性问题带来的不良影响?5.答:解决外部不经济的办法,可以由政府采取如下对策:(1)管制。制定有关环保的法令及行政措施。(2)税收。对产生外部不经济的企业适量征收产量税。(2)确定产权。产权是指通过法律程序确定某种经济个体占有某种财产的权利。可把流经下游的河水质量作为一种产权判给下游企业。

(4)合并企业的方法。使外部不经济转为企业内部的问题。

6.公共物品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6.答:公共物品的主要特征有:(1)非排他性。公共物品的消费权为整个社会共同占有,并不排斥其他人对它的同时消费。(2)非竞争性。对某公共物品来说,消费者的增加不会引起该种物品生产成本的增加。(3)不可分性。不能将公共物品分割为可以计价的单位供市场销售。

7.公共物品的生产为什么有市场失灵现象?

7.答:一般情况下,消费者对私人物品的偏好程度可通过愿意支付的价格来表现,使自己的消费达到最大满足,从而市场价格可对资源配置起到支配作用。公共物品由于不能细分,因而人们对公共物品的消费不能由市场价格来决定,价格机制无法将社会对公共物品的供需情况如实反映出来。如果要人们根据用价格所表现的偏好来生产这些物品,那么谁都不愿意表露自己的偏好,只希望别人来生产这些物品,而自己坐享其成,这样,公共物品难以足量地生产出来,其产量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五、计算题

六、论述题

1.20世纪初的某天,列车在绿草如茵的英格兰大地上飞驰。车上坐着英国经济学家庇古(A⋅C⋅Pigou)。他一边欣赏风景一边告诉同伴,列车在田间经过,机车喷出的火花飞到麦穗上,给农民造成了损失,但铁路公司并不用向农民赔偿。将近70年后,1971年,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斯蒂格勒(G⋅j⋅Stigler)和阿尔奇安(A⋅A⋅Alchian)同游日本。他们在高速列车上见到窗外的稻田,想起了庇古当年的感慨,就询问列车员铁路附近的农田是否受到列车的损害而减产。列车员告诉他们的是,恰恰相反,飞速驰过的列车把吃稻谷的飞鸟吓走了,农民反而受益。但铁路公司没有向农民收取相应的费用。两代经济学家遇到的是什么类型问题?这类问题如何解决?

1.答:列车的行驶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影响,这涉及到外部性问题。

铁路公司和农户是两个独立的经济主体,铁路公司的列车在运输过程中,给农户的生产带来了额外的成本或者受益。这些成本或受益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几乎是无法衡量的。由此,铁路公司不承担这些成本或享受这些受益。

两代经济学家遇到的是典型的外部性问题。不同的是庇古发现的是外部不经济,而后来发现的是外部经济。

解决外部性问题的主要方法包括税收、管制、合并或明晰产权。本例中,管制是不合适的,合并也不符合实际,税收缺乏客观参照(农业产量的决定因素比较复杂)。可以考虑的方法是明晰产权,即界定铁路沿线的非种植区,而后依据初始权利的分配,给予农户土地征用补偿或强制划线等。

2.17世纪初期,作为隶属英国的政府机构,领港公会建造了两座灯塔。虽然领港公会有特权建设灯塔,并向使用的灯塔的船只征收费用,但公会却不愿意在灯塔上投资。在1610年至1675年之间,领港公会一个新的灯塔也没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