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菜的制作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害。
思考: 1、加入白酒有什么作用?
白酒可抑制泡菜表面杂菌的生长,它也是 一种调味剂,可增加醇香感。
2、用水封闭坛口起什么作用?不封闭有什 么结果?
水封闭坛口起着使坛内与坛外空气隔绝的作用, 空气中21%是氧气,这是最简易的造成无氧环境 的方法。这样,坛内可利用蔬菜中天然存在的乳酸 菌进行乳酸发酵。如不封闭,则会有许多需氧菌生 长,蔬菜会腐烂。
3、为什么泡菜坛内有时会长一层白膜,这层白膜 是怎么形成的?
形成白膜是由于产膜酵母的繁殖。酵母菌是兼 性厌氧微生物,泡菜发酵液营养丰富,其表面氧气 含量也很丰富,适合酵母菌的繁殖。
4、为什么日常生活中要多吃新鲜蔬菜,不吃存放 时间过长、变质的蔬菜?
有些蔬菜,如小白菜和萝卜等含有丰富的硝酸盐。 当这些蔬菜放置过久时发生变质(发黄、腐烂)或 者煮熟后存放太久时,蔬菜中的硝酸盐会被微生物 还原成亚硝酸盐,危害人体健康。
课题3 泡菜制作
一、菌种——乳酸菌
1、分布:空气、土壤、植物体表、人或动物肠道内等 2、代谢类型:异养厌氧型细菌 3、种类:乳酸链球菌、乳酸杆菌(生产酸奶)等 4、制作原理: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5、反应式
C6H12O6 酶 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
乳酸菌
凡可使糖类发酵产生乳酸的细菌,都称乳酸 菌,包括乳酸链球菌、乳酸杆菌等。
具体操作步骤: (1)泡菜的腌制过程
2006年11月1日上午,课外小组同学选取 1.2.3号三只容积相同的泡菜坛,用清水洗净,用 开水消毒,然后在1.2.3号坛中分别加入洗净并用 开水焯过的白萝卜和洋白菜各1kg,再倒入倒满煮 沸过的10%的NaCl溶液,用水封坛,置于温度为 18—20°C的同一环境中,封坛前进行第一次测定 以作对照。后来每隔三天测定一次,直到泡菜腌 熟能够食用为止(此周期为15天)——定期取样。
在标准使用液和样品中分别加入2ml0.4%的对 氨基苯磺酸溶液,混匀,静置3 —5min后各加入 1ml0.2%的盐酸萘乙二胺溶液,加水至刻度 (50ml),混匀,静置15min,用目测法比色,测得 1.2.3号坛内亚硝酸盐含量,记录下来。
测定以后,在1.2.3号坛中再分别取40ml滤液 (方法同前),置于酒精灯上加热煮沸半小时, 再重新用目测比色法测定(方法同前)。观察在 加热情况下的亚硝酸盐含量是否变化。
(09·浙江自选模块)下面是有关食醋和泡菜制作的 实验。请完成下列问题: (1)食醋可用大米为原料经三步发酵来制作: 第一步:大米经蒸熟、冷却后加入淀粉酶,将原料中的淀 粉分解成 糊精 (填中间产物),然后进一步分解成葡 萄糖,这一过程可用 碘液 (填淀粉指示剂)来检 测,因为该试剂遇淀粉呈蓝色,遇上述中间产物呈红色。 第二步:用 酵母 菌将葡萄糖转化成乙醇,这一发酵过 程中,玻璃发酵瓶不应完全密闭的主要原因是 发酵过程 中会产生大量CO2,使瓶内压力升高而可能引起爆裂。
的含量都达到最高峰(1.2.3号坛中的亚硝酸盐分 别达到0.6mg/kg、0.2mg/kg、0.8mg/kg),也就 是说,在腌制后的前5天内,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 量就可以达到最高峰。
这可能是由于泡菜在开始腌制时,坛内环境 有利于几种细菌的繁殖(包括一些硝酸盐还原 菌),这些细菌可以促进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
⑶ 反应方程式
例题:泡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喜欢的一种食 品,但是泡菜中却含有亚硝酸盐。当人体摄入的 亚硝酸盐总量达到0.3g~0.5g时,会引起中毒; 当摄入总量达到3g时,会引起死亡。我国卫生标 准规定,亚硝酸盐的残留量在酱菜中不得超过 20mg/kg。
为此,某课外小组通过实验来测定泡菜在腌 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了解其在腌制过 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高峰期和加热状态下亚硝酸 盐含量的变化。
亚硝酸盐是硝酸盐还原菌促进硝酸盐还原形成的,而 不是硝化细菌氧化氨形成的。
八、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和操作流程 (1)原理: 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
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 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 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 盐的含量。 (2)操作流程
后期 积累,pH继续下 pH继续下 (硝酸盐还原菌被
降,抑制其活动)降
完全抑制)
提醒: (1)亚硝酸盐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①膳食中绝大部分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以“过客”的 形式随尿排出,但当摄入总量较多时,可引起中毒或死亡。 ②亚硝酸盐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的 物质——亚硝胺。 (2)乳酸菌、乳酸、亚硝酸盐的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如下乳酸菌、乳酸、亚硝酸盐的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 下:
第8天后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开始有明显下 降。
这是因为随着腌制时间的延长,乳酸细菌也 大量繁殖,对硝酸盐还原菌产生一定的抑制作, 使其生长繁殖受到影响,造成泡菜中亚硝酸盐的 含量又有所下降。
另一方面,加热和未加热的泡菜中,测得的
亚硝酸盐含量基本没有发生变化。这说明泡菜煮
熟后食用,并不会减少泡菜中亚硝酸盐对人体的
随着泡菜腌制过程中亚酸盐含量的逐渐增加, 取样量可以逐渐减半,而标准使用液量不变。每 隔3—4天测定1次。
⑸测定结果
表2:未加热和加热情况下亚硝酸盐含量的对比(mg/kg)
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 三只泡菜坛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绝对数
量虽然不同,但整体的变化趋势却基本相同。 在腌制后的第四天,三只泡菜坛中亚硝酸盐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1. 制作泡菜的原理。利用乳酸菌在无氧的环境下大量繁 殖制作泡菜。
2.检测亚硝酸盐的原理和方法
名称
原理或方法
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 显色反应 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重氮盐
与N-1-萘基乙二胺偶联,形成紫红色产物
比色
将标准比色液与显色液(实验液)进行比 较,以确定显色液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二、制作流程
三、设备及用品 泡菜罐、菜刀、菜板
四、原料
(1) 各种蔬菜均可,一般用白菜、洋白菜、黄瓜、 柿子椒、胡萝卜、白萝卜等。 (2) 添加的调味品,如花椒、八角等。 (3) 白酒。 (4) 食糖和盐。
五、腌制条件
腌制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腌制的时间、 温度和食盐的用量。
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10%、腌制时 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 含量增加。
(2)取样及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在1.2.3号坛中分别吸取40ml滤液(从三只坛
子中分别取等量的白萝卜和洋白菜和50ml溶液混 合后过滤)于3只50ml比色管中,贴标签标记,作 样品。
另吸取0.00ml、0.20ml、0.40ml、0.60ml、 0.80ml、1.00ml亚硝酸钠标准使用液(相当于0ug、 1ug、2ug、3ug、4ug、5ug亚硝酸钠),分别置于 50ml比色管中。
一般在腌制10天后,亚硝酸盐的含量开 始下降。
六、乳酸菌、乳酸和亚硝酸盐的变化
发酵 时期
乳酸菌
乳酸
亚硝酸盐
发酵 少(有O2,乳酸 初期 菌活动受抑制)
少
增加 (硝酸盐还 原菌的作用)源自文库
下降
发酵 中期
最多(乳酸抑制 其它菌活动)
积累、增 多、pH下 降
(硝酸盐还原菌受 抑制,部分亚硝酸 盐被分解)
发酵 减少(乳酸继续 继续增多, 下降至相对稳定
思考: 1、加入白酒有什么作用?
白酒可抑制泡菜表面杂菌的生长,它也是 一种调味剂,可增加醇香感。
2、用水封闭坛口起什么作用?不封闭有什 么结果?
水封闭坛口起着使坛内与坛外空气隔绝的作用, 空气中21%是氧气,这是最简易的造成无氧环境 的方法。这样,坛内可利用蔬菜中天然存在的乳酸 菌进行乳酸发酵。如不封闭,则会有许多需氧菌生 长,蔬菜会腐烂。
3、为什么泡菜坛内有时会长一层白膜,这层白膜 是怎么形成的?
形成白膜是由于产膜酵母的繁殖。酵母菌是兼 性厌氧微生物,泡菜发酵液营养丰富,其表面氧气 含量也很丰富,适合酵母菌的繁殖。
4、为什么日常生活中要多吃新鲜蔬菜,不吃存放 时间过长、变质的蔬菜?
有些蔬菜,如小白菜和萝卜等含有丰富的硝酸盐。 当这些蔬菜放置过久时发生变质(发黄、腐烂)或 者煮熟后存放太久时,蔬菜中的硝酸盐会被微生物 还原成亚硝酸盐,危害人体健康。
课题3 泡菜制作
一、菌种——乳酸菌
1、分布:空气、土壤、植物体表、人或动物肠道内等 2、代谢类型:异养厌氧型细菌 3、种类:乳酸链球菌、乳酸杆菌(生产酸奶)等 4、制作原理: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5、反应式
C6H12O6 酶 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
乳酸菌
凡可使糖类发酵产生乳酸的细菌,都称乳酸 菌,包括乳酸链球菌、乳酸杆菌等。
具体操作步骤: (1)泡菜的腌制过程
2006年11月1日上午,课外小组同学选取 1.2.3号三只容积相同的泡菜坛,用清水洗净,用 开水消毒,然后在1.2.3号坛中分别加入洗净并用 开水焯过的白萝卜和洋白菜各1kg,再倒入倒满煮 沸过的10%的NaCl溶液,用水封坛,置于温度为 18—20°C的同一环境中,封坛前进行第一次测定 以作对照。后来每隔三天测定一次,直到泡菜腌 熟能够食用为止(此周期为15天)——定期取样。
在标准使用液和样品中分别加入2ml0.4%的对 氨基苯磺酸溶液,混匀,静置3 —5min后各加入 1ml0.2%的盐酸萘乙二胺溶液,加水至刻度 (50ml),混匀,静置15min,用目测法比色,测得 1.2.3号坛内亚硝酸盐含量,记录下来。
测定以后,在1.2.3号坛中再分别取40ml滤液 (方法同前),置于酒精灯上加热煮沸半小时, 再重新用目测比色法测定(方法同前)。观察在 加热情况下的亚硝酸盐含量是否变化。
(09·浙江自选模块)下面是有关食醋和泡菜制作的 实验。请完成下列问题: (1)食醋可用大米为原料经三步发酵来制作: 第一步:大米经蒸熟、冷却后加入淀粉酶,将原料中的淀 粉分解成 糊精 (填中间产物),然后进一步分解成葡 萄糖,这一过程可用 碘液 (填淀粉指示剂)来检 测,因为该试剂遇淀粉呈蓝色,遇上述中间产物呈红色。 第二步:用 酵母 菌将葡萄糖转化成乙醇,这一发酵过 程中,玻璃发酵瓶不应完全密闭的主要原因是 发酵过程 中会产生大量CO2,使瓶内压力升高而可能引起爆裂。
的含量都达到最高峰(1.2.3号坛中的亚硝酸盐分 别达到0.6mg/kg、0.2mg/kg、0.8mg/kg),也就 是说,在腌制后的前5天内,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 量就可以达到最高峰。
这可能是由于泡菜在开始腌制时,坛内环境 有利于几种细菌的繁殖(包括一些硝酸盐还原 菌),这些细菌可以促进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
⑶ 反应方程式
例题:泡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喜欢的一种食 品,但是泡菜中却含有亚硝酸盐。当人体摄入的 亚硝酸盐总量达到0.3g~0.5g时,会引起中毒; 当摄入总量达到3g时,会引起死亡。我国卫生标 准规定,亚硝酸盐的残留量在酱菜中不得超过 20mg/kg。
为此,某课外小组通过实验来测定泡菜在腌 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了解其在腌制过 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高峰期和加热状态下亚硝酸 盐含量的变化。
亚硝酸盐是硝酸盐还原菌促进硝酸盐还原形成的,而 不是硝化细菌氧化氨形成的。
八、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和操作流程 (1)原理: 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
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 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 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 盐的含量。 (2)操作流程
后期 积累,pH继续下 pH继续下 (硝酸盐还原菌被
降,抑制其活动)降
完全抑制)
提醒: (1)亚硝酸盐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①膳食中绝大部分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以“过客”的 形式随尿排出,但当摄入总量较多时,可引起中毒或死亡。 ②亚硝酸盐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的 物质——亚硝胺。 (2)乳酸菌、乳酸、亚硝酸盐的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如下乳酸菌、乳酸、亚硝酸盐的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 下:
第8天后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开始有明显下 降。
这是因为随着腌制时间的延长,乳酸细菌也 大量繁殖,对硝酸盐还原菌产生一定的抑制作, 使其生长繁殖受到影响,造成泡菜中亚硝酸盐的 含量又有所下降。
另一方面,加热和未加热的泡菜中,测得的
亚硝酸盐含量基本没有发生变化。这说明泡菜煮
熟后食用,并不会减少泡菜中亚硝酸盐对人体的
随着泡菜腌制过程中亚酸盐含量的逐渐增加, 取样量可以逐渐减半,而标准使用液量不变。每 隔3—4天测定1次。
⑸测定结果
表2:未加热和加热情况下亚硝酸盐含量的对比(mg/kg)
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 三只泡菜坛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绝对数
量虽然不同,但整体的变化趋势却基本相同。 在腌制后的第四天,三只泡菜坛中亚硝酸盐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1. 制作泡菜的原理。利用乳酸菌在无氧的环境下大量繁 殖制作泡菜。
2.检测亚硝酸盐的原理和方法
名称
原理或方法
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 显色反应 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重氮盐
与N-1-萘基乙二胺偶联,形成紫红色产物
比色
将标准比色液与显色液(实验液)进行比 较,以确定显色液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二、制作流程
三、设备及用品 泡菜罐、菜刀、菜板
四、原料
(1) 各种蔬菜均可,一般用白菜、洋白菜、黄瓜、 柿子椒、胡萝卜、白萝卜等。 (2) 添加的调味品,如花椒、八角等。 (3) 白酒。 (4) 食糖和盐。
五、腌制条件
腌制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腌制的时间、 温度和食盐的用量。
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10%、腌制时 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 含量增加。
(2)取样及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在1.2.3号坛中分别吸取40ml滤液(从三只坛
子中分别取等量的白萝卜和洋白菜和50ml溶液混 合后过滤)于3只50ml比色管中,贴标签标记,作 样品。
另吸取0.00ml、0.20ml、0.40ml、0.60ml、 0.80ml、1.00ml亚硝酸钠标准使用液(相当于0ug、 1ug、2ug、3ug、4ug、5ug亚硝酸钠),分别置于 50ml比色管中。
一般在腌制10天后,亚硝酸盐的含量开 始下降。
六、乳酸菌、乳酸和亚硝酸盐的变化
发酵 时期
乳酸菌
乳酸
亚硝酸盐
发酵 少(有O2,乳酸 初期 菌活动受抑制)
少
增加 (硝酸盐还 原菌的作用)源自文库
下降
发酵 中期
最多(乳酸抑制 其它菌活动)
积累、增 多、pH下 降
(硝酸盐还原菌受 抑制,部分亚硝酸 盐被分解)
发酵 减少(乳酸继续 继续增多, 下降至相对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