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D/T1012-2000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

条文说明

3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规划

3.3.1.3 水利工程项目规划主要包括排灌工程系统规划、喷滴灌工程规划、竖井工程规划和排灌电气工程规划四部分。

A)排灌工程系统规划

1)骨干沟渠是指干、支级灌排沟渠。

─灌溉干渠尽可能布置在灌区的最高地段,其他各级主要渠道应沿地形较高地段布置,以便控制最大的自流灌溉面积。排水干沟应布置在地形最低的地段,或利用天然的沟道,以便承泄上一级沟道来水时,不发生壅水现象,并能自流泄入承泄区。但运用这一原则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地形条件有时必须放弃高地的高地的自流灌溉面积而改为提水灌溉,或是适当提高排水沟的位置,局部低地咳采用机电抽排。

─渠系布置要求总的工程量和工程费用最小,并且工程安全可靠。例如当渠线遇到沟谷时,可采用绕行与直穿两种方式。绕行即渠道沿等高线随弯就弯;直穿就是做填方渠道或虹吸管、渡槽等建筑物横过沟谷。采用何种措施,要从各方案的工程量、水头和水量损失等方面进行比较确定。

─为了减少渠道输水损失,防止渠道坍塌,保证工程安全,选择渠线时,还要充分注意渠道沿线的地质情况,尽量避免通过风化岩层和节理发育的破碎带一以及透水性较强的地带。

─为了防止渠道由于超过允许最高水位而酿成决堤事故,保证渠道和渠系建筑物的安全,灌溉渠系上必须修建泄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一般修在容易发生事故和需要特别加以保护的关键渠段,如渠首闸下游、引水渠末端、有大量坡地径流汇入渠段的下端以及渡槽、倒虹吸、大填方渠段等重要工程的上游。具体位置最好设在能够利用天然河沟洼谷作为泄水道的地方,以减少开挖泄水道的工程量。

─对于灌溉渠系,上级渠道的布置应为下级渠道创造条件较好的分水点位置,应注意利用灌区内原有的小型排灌系统和水井以及塘堰、水库和抽水站,组成井渠结合,蓄、引、提结合的灌溉系统。

─对于排水沟道,则下级沟道的规划布置应为上级沟道创造良好的排水条件,不发生壅水。特别要选好承泄区,使之满足以下要求:①在设计情况下,承泄区的水位不应使排水系统造成壅水或淹没现象;②承泄区的输水能力或容量应能及时排泄或容纳由排水区排出的全部水量;③在汛期,承泄区的洪水位若对排水地区产生壅水,引起淹没,则其淹没历时不应超过设计中所规定的时间。对于排水沟出口与承泄区之间连接段的布置,要考虑水流及泥沙条件。一般要求干沟与承泄区连接处的交角,最好成45°~60°。干沟出口处,承泄区应具有稳定和平顺的岸边,以防止河道演变后对排水不利。另外,因河道凸岸泥沙容易淤积,所以出口不宜选择在河道弯曲的凸岸。

2)田间排灌沟渠布置因地貌类型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平原地区的排灌沟渠可根据其相对位置和不同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种基本布置形式:①灌排相邻布置。浇灌渠道与排水沟相邻布置,单向灌溉,单向排水。这种形式适用于地形有单一坡向,灌排方向一致的地区。②灌排相间布置。渠道向两侧灌水,排水沟承泄两侧的排水。这种布置形式适用于地形平坦或有一定波浪状、起伏不大的地形,灌渠布置在高处,排水沟布置在低处。③灌排兼用布置。排灌合渠的布置形式,只有在地势较高、地面有相当坡度的地区或地下水位较低的平原地区才适用,因为在这种条件下,不需要控制地下水位,灌排矛盾小。

─丘陵山区的农田,按其地形部位不同,可分为岗、土旁、冲、畈四种类型。岗田是位于岗岭上的田块;土旁田为山冲两侧的坡上梯田;冲田在两岗之间地势最低处;畈田在冲沟下游和河流两岸。①平缓岗地,以岭定向,岗顶分水;山田之间要沿等高线开挖截水沟,使山水归槽不满田,达到山田分开,促使实现岭顶平原化。灌溉干渠一般沿岗岭脊线布置,或沿骨干道路布置,斗渠垂直等高线。排水沟道则布置在岗、土旁之间,将田块按地形高低分片平整,形成梯田。②土旁田的田间渠系布置以解决灌溉为主,适当考虑排水防渍要求。农渠沿等高线布置,毛渠垂直于等高线,沿梯田短边布置,在上、下层梯田间的分界

处,灌溉渠道用跌水衔接,消能防冲。每层梯田里坎设置导渗沟,以降低梯田地下水位。农渠水进入毛渠后向两边田间灌水,毛渠可以灌排两用。在土旁、冲分界处(土旁脚)开挖排水沟,使排水时田面水经导渗沟进入灌排两用毛渠再进入土旁脚排水沟。③冲田的渠道布置形式视冲洼的宽窄而定。当冲垅的宽度小于100M时,可在山坡来水面积较大的一侧布置。

3)地下排灌系统规划布设区应具备良好的地面排涝系统和灌溉系统与其配套,以保证排水暗管出流通畅。

地下排水系统应与田间灌排明渠网相适应,必要时可对已有的田间灌排渠沟系进行局部调整或改进,以有利于管理运用。在规划布置地下渠道时,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①根据灌区地形、水源等情况,取水建筑物(如抽水站、引水涵洞)最好设置在灌区地势高的一边的适中部位,以缩短渠线和降低各分水井的高度,达到节约材料的目的。②渠线平直,避免水平弯道和垂直起伏。弯道会增加管长和连接难度,同时水流阻力大;垂直起伏除了存在上述缺陷外,还会于管道弓起处形成汽泡,显著缩小过水断面,产生对地下渠道非常有害的影响。③地下渠道系统的布置应适合机耕和农业技术的要求。根据实践经验,以地下渠道灌溉的旱地作物区,农渠采用双向控制灌溉,布置成农渠间距200~300M,农渠长度为400~600M。④渠线布置应做到路渠合一,即地面是道路,地下是暗渠。地下渠道的平面布置,一般有两种形式:其一是两边分水式,适用于没有明显坡度的平坦地区,主管道可以布置在灌区中间,在主干管道上每隔一定距离(60~200M左右)建筑一个配水井,在配水井两边布置分支管道。在分支管道上再每隔一定距离修建一个用水井和放水井。其二是一边分水式,适用于一定坡度的地段。主干管道沿高地一边布置,并向一侧布置分支管道。

4)排灌系统的其他工程规划。

─农田水利工程必须全面配套,才能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灌溉渠系上若缺乏配套工程设施,就不能按需要控制水位,分配流量,这不但浪费水量,而且影响有效灌溉面积和工程效益。因此,必须按本条所规定的有关要求进行水库、抽水站以及其他水工建筑物等工程的规划。

─小型水库主要由蓄水坝、溢洪道、放水涵管三部分组成。蓄水坝的作用是拦断水流,抬高水位,积蓄水量。溢洪道的作用是当水库水位超过控制蓄水位时,宣泄洪水,防止洪水从坝顶漫溢,引起溃坝事故。放水涵管的作用是把水库中的水引出,供灌溉、发电等使用。①小型水库的选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选择谷口狭窄、谷内宽广,坝址附近有利于布置溢洪道和放水涵管的地形;要有足够的集水面积(指水库坝址以上的流域范围);地质条件好,有不透水或透水性很小的坚实地基;水库应靠近灌区;坝址附近有适用的土料及沙石材料。②小型水库规划必须确定库容,包括有效库容(在放水涵管以上正常蓄水位以下的库容,供农田灌溉、人畜用水、发电等用)和死库容(放水涵管进口底槛高程以下无法自流放出的库容,相应水位为死水位,其确定主要应能满足下游农田自流灌溉所要求的引水位高程)。③确定蓄水坝、溢洪道、放水涵管等建筑物的位置,选择其建筑形式并估算工程量。

─抽水站是由机电抽水设备及一系列水工建筑物组成,又叫泵站。其作用是将低处的水抽送到高处,可用于农田的灌溉和排涝(渍)。在以下几种情况可建立泵站进行排灌:以地下水、水库、湖泊为灌溉水源,以及洼地涝水不能自行排除时;引河水灌溉,采用自流方式不可能或不经济时;需要机电抽水自流引水相互补充时;采用机压喷灌时;翻越分水岭的跨流域引水时。①确定抽水站的站址应注意以下几点:灌溉站应设在灌区地形较高的地段,既方便输水入田,又可扩大灌溉面积;机房尽量设在较好的地基上,避免建在流沙或淤泥层里,以减少地基处理和加固的费用;站址应设在交通方便,靠近电源和居民点的地段,节省输电耗费和提高对动力资源的综合利用。②抽水站的设计流量,与抽水站的抽水目的有关,通常多按灌溉与排涝分别计算:灌溉抽水站的设计流量,与灌溉面积和用水量有关;排涝泵站设计流量与降雨量、河网调蓄能力、作物布局等有关。灌排结合泵站则分别计算出灌排流量,采用其中大者作为泵站设计流量。

③抽水站的扬程通常指总扬程,又叫水头。总扬程是由进水池水面到出水池水面的高差(净扬程)再加上水流通过管道的水头损失(损失扬程)。灌溉与排水的要求不同,计算设计的方法也不一样,但都从分析出水池与进水池水为来确定。④选择机组就是选择水泵和动力机,水泵选择一般根据设计流量和设计扬程来确定水泵型号和需要台数,然后再校核扬程,检验电动机是否超载和是泵是否有汽蚀问题;动力机要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