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炎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护理

合集下载

2024静脉炎的预防和处理

2024静脉炎的预防和处理

静脉炎的预防和处理•静脉炎概述•静脉炎预防措施•静脉炎处理方法•药物治疗在静脉炎中的应用目•护理工作在静脉炎预防和处理中作用•总结:提高静脉炎预防和处理效果策略录静脉炎概述定义与分类定义分类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发病原因静脉炎的发病原因包括静脉输入强刺激性、高浓度药物或使用时间较长,损伤静脉内皮细胞;浅表静脉曲张、血液淤滞;肥胖、吸烟、外伤造成静脉内皮损伤;细菌感染等。

危险因素长时间坐立、卧床、缺乏运动、高龄、肥胖、吸烟、既往有静脉血栓形成史、肿瘤等是静脉炎的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临床表现诊断依据静脉炎预防措施合理选择输液工具及穿刺部位选择合适的输液工具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避免在关节、瘢痕、炎症等部位进行穿刺,选择弹性好、回流顺畅的血管进行穿刺。

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及消毒制度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消毒穿刺部位合理安排输液顺序与速度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控制输液速度加强患者教育及心理护理加强患者教育做好心理护理静脉炎处理方法局部外敷药物治疗消炎药膏中药外敷热敷红外线照射压力治疗030201物理治疗措施介绍对于严重静脉炎患者,如出现血栓、皮肤溃疡等并发症时,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术式选择根据患者病情和具体情况,可选择静脉切除术、静脉剥脱术、静脉内激光成形术等手术方式。

手术治疗适应症手术治疗适应症与术式选择VS并发症预防及康复指导并发症预防积极控制感染,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适当进行运动锻炼,以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

康复指导术后患者应遵循医生指导进行康复训练,如抬高患肢、穿弹力袜等,以促进静脉回流和减轻肿胀。

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有助于静脉炎的康复和预防复发。

药物治疗在静脉炎中的应用抗生素类药物使用注意事项明确感染类型和病原体在使用抗生素前,需明确感染是由细菌、真菌还是其他病原体引起,以及具体的病原体种类,从而选择针对性强的抗生素。

注意药物过敏反应使用抗生素前,需了解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如有过敏史,应避免使用相应抗生素或进行脱敏治疗。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静脉炎是指静脉内发生炎症反应的疾病,常见于长期留置导管、化疗、输液等情况下。

预防静脉炎的发生,以及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以供参考。

预防静脉炎的措施:1. 选择合适的静脉通路:在留置导管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静脉通路,如周围静脉、中心静脉等。

同时,要确保插管技术正确、操作无菌,避免导管插入过深或过浅。

2. 保持导管通畅:定期检查留置导管是否通畅,避免导管堵塞。

如果发现导管堵塞,应及时处理,如冲洗导管、更换导管等。

3. 保持导管周围清洁:每天定时清洗导管周围的皮肤,保持清洁干燥。

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清洁剂或消毒剂,以免引起皮肤过敏。

4. 规范输液操作:输液前,要进行充分的手卫生,并且佩戴手套。

输液过程中,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污染导管或输液瓶。

输液完成后,要及时拔除导管,避免导管长时间留置。

5. 避免局部压迫:避免导管周围的局部压迫,如穿紧身衣物、使用紧束带等,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护理静脉炎的措施:1. 观察症状:定期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如局部红肿、疼痛、发热等。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 保持导管通畅:定期冲洗留置导管,保持导管通畅。

注意观察导管是否有血栓形成,如有必要,可进行抗凝治疗。

3. 局部护理:根据医嘱,进行局部护理,如使用适当的消毒剂清洁导管周围的皮肤,避免皮肤感染。

同时,定期更换导管固定贴,保持导管的稳定。

4. 疼痛管理:如果患者有疼痛不适,可以采取适当的疼痛管理措施,如局部冷敷、疼痛药物等。

5. 定期更换导管:根据医嘱,定期更换留置导管,避免导管留置时间过长,减少感染的风险。

6. 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减轻其对静脉炎的焦虑和恐惧感。

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

总结: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通过选择合适的静脉通路、保持导管通畅、保持导管周围清洁、规范输液操作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原则

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原则

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原则静脉炎是一种常见的医院内感染,主要发生在静脉通路留置部位,如静脉导管或静脉输液。

预防和处理静脉炎是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非常重要的工作,下面将详细介绍静脉炎的预防和处理原则。

一、静脉炎的定义和病因静脉炎是指静脉内壁发生炎症反应,导致静脉通路留置部位红肿、疼痛、温度升高等症状。

常见的病因包括细菌感染、机械刺激、药物刺激等。

二、静脉炎的预防措施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在进行静脉通路留置或输液操作前,医护人员应洗手并戴好无菌手套,使用无菌消毒剂对患者皮肤进行消毒。

2.选择合适的静脉通路留置部位:应尽量选择无明显静脉曲张、血管硬化或血栓形成的部位,避免静脉炎的发生。

3.使用合适的静脉通路留置技术: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术,避免多次穿刺或过度刺激,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4.定期更换静脉导管:长期留置的静脉导管容易滋生细菌,导致静脉炎的发生。

因此,医护人员应定期更换静脉导管,减少感染的风险。

5.注意静脉通路留置部位的护理:定期观察静脉通路留置部位是否有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更换静脉导管。

三、静脉炎的处理原则1.早期发现和处理:一旦发现静脉通路留置部位有红肿、疼痛等异常症状,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进行处理,以防感染扩散。

2.局部抗菌治疗:根据感染情况,医护人员可使用适当的抗菌药物进行局部治疗,以减轻炎症反应和控制感染。

3.热敷和局部护理: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并有助于局部炎症的吸收。

医护人员还可以进行局部护理,如清洁、消毒等,以保持通路留置部位的清洁和干燥。

4.适当调整静脉通路留置:如果静脉炎持续存在或病情加重,医护人员可考虑更换静脉导管或调整留置位置,以减少炎症反应。

5.全身治疗:对于严重静脉炎或有全身感染症状的患者,医护人员应及时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以控制感染的进展。

四、静脉炎的并发症和预后静脉炎如果得不到及时和有效的处理,可能会导致以下并发症:1.血栓形成:静脉炎使静脉内壁受损,易于形成血栓,进一步阻塞血流。

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原则

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原则

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原则引言概述:静脉炎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主要由于血管内壁受损、感染或者长期使用静脉导管等原因引起。

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和及时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原则。

一、预防静脉炎的方法1.1 保持血管通畅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环,避免长期站立或者久坐,定期进行适量的运动,有助于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1.2 注意饮食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保持血液的稀薄度,有助于预防血栓形成。

1.3 避免损伤血管在进行注射或者输液时,避免损伤血管,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和穿刺技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二、静脉炎的处理原则2.1 局部处理对于已经发生的静脉炎,可以采取局部热敷、冷敷、局部按摩等方法缓解疼痛和肿胀。

2.2 使用药物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使用抗生素、消炎药等药物治疗静脉炎,匡助消除感染和炎症。

2.3 外科干预对于严重的静脉炎病例,可能需要外科手术治疗,如清创、引流等措施,以减轻患者的症状和并发症的发生。

三、注意事项3.1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血管超声检查等检查,及时发现静脉炎的病变,有助于及时治疗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2 饮食调理患有静脉炎的患者应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E等的食物,有助于促进血管的修复和健康。

3.3 避免久坐长期久坐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增加静脉炎的发生风险,应适当活动身体,避免长期久坐。

四、药物治疗4.1 抗生素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静脉炎,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疗,有效消除感染。

4.2 消炎药消炎药可以匡助减轻炎症和肿胀,缓解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

4.3 抗凝药物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凝药物,可以匡助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五、康复护理5.1 歇息患有静脉炎的患者应适当歇息,避免过度劳苦,有助于促进静脉炎的康复。

5.2 饮食调理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有助于促进组织修复和康复。

5.3 心理疏导静脉炎患者在康复期间可能会感到焦虑、抑郁等情绪,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保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康复效果的提高。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静脉炎是指静脉内径的一部分或全部发炎,常见于静脉穿刺、静脉输液或插管等操作后,如果护理不当或感染,就会引发静脉炎。

其主要症状包括疼痛、肿胀、红斑、发热等。

为了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并提供适当的护理,以下是一些重要的预防措施及护理建议。

预防静脉炎的措施:1.学习静脉穿刺技巧:对于医务人员来说,掌握正确的静脉穿刺技巧是预防静脉炎的首要举措。

使用正确的穿刺方法,并确保穿刺针、导管等器械的清洁和消毒,避免污染和感染的发生。

2.感染控制措施:对于病人和医护人员来说,遵守感染控制措施是预防静脉炎的重要环节。

包括洗手、戴手套、口罩和无菌操作等,以降低交叉感染的发生。

3.选择与病情相符的静脉插管位置: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静脉插管位置,减少静脉不适和并发症的发生。

4.定期更换导管:定期更换静脉导管可以减少导管内细菌的滋生,可以根据导管类型和患者情况确定更换的时间。

5.合理选择静脉插管材料:选择符合国家和国际标准的静脉插管材料,以减少对患者的刺激。

6.注意静脉插管部位的保护:插管后应尽量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多次接触和局部摩擦。

静脉炎的护理措施:1.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观察患者的局部静脉插管部位以及全身情况的变化,如红肿、疼痛、渗出、体温升高等症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

2.确保导管的完整性:定期检查静脉插管的导管是否完整,并保持导管的通畅性。

3.定期更换敷料:通过定期更换敷料,保持插管部位的清洁和干燥,降低感染的风险。

4.静脉插管部位消毒:根据医院相关规范,定期对静脉插管部位进行消毒,以减少细菌感染。

5.保持适度活动:适度活动可以增强患者的血液循环,有助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同时也有助于预防静脉炎。

6.做好疼痛管理:若患者出现疼痛不适,应根据医生指导提供适当的止痛药物或其他措施,以减轻不适。

总而言之,静脉炎的预防和护理都离不开正确的操作技巧、感染控制措施、定期检查以及适当的康复护理等方面的综合配合。

2024静脉炎预防和处理方法

2024静脉炎预防和处理方法

2024静脉炎预防和处理方法输液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发生的静脉血管炎症称之为〃静脉炎〃,发生率约为2.5%-45%,属于常见并发症之一。

如血管周围水肿、有痛感或有血栓形成,甚至出现硬结的炎性现象。

静脉炎发生的原因化学问题:药物PH值超过正常酸度或碱度;过高渗或过低渗。

造成反应。

机械因素:在输液过程中,短期间多次反复在同一区域进行穿刺;穿刺位置处于关节处;输入药剂里的微粒(例如:玻璃屑、橡皮屑等1细菌因素:无菌使用未达标引起;导管内有血液遗留。

病患原因:病患自身免疫系统下降,免疫力降低,合并多种疾病、气管插管等穿刺部位的细菌定植。

诱发的危险因素可干预:药液的PH值、渗透压、穿刺所选用的器材、穿刺的位置、药剂输入量和速度。

不可干预:病人的机体因素和药物本身的刺激作用。

临床表现及分型沿静脉的整体部位产生疼痛、压痛。

药剂滴速下降,穿刺位置出现血管红、肿、热、痛的现场,静脉触摸有硬感,呈条索状、没有弹性;严重情况下,部分针眼处可挤出脓性分泌物,并同时产生身体发热等全身症状。

临床表现分别有:红肿型:沿静脉走行皮肤红W、疼痛、触痛。

硬结型:沿注射的静脉位置出现了疼痛、触痛,触摸时有硬块感,如条索状。

坏死型:沿血管周围有较大范围肿胀形成瘀斑至皮肌层。

闭锁型:静脉堵住导致机化。

严重情况下,产生身体发热等全身症状。

预防措施1、选择较为粗直,血液供应多,无静脉瓣的穿刺血管,避开关节,容易进行固定。

因为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慢,因此在输液前我们优先选择前臂掌侧静脉。

长期输液病患要有计划的保护和合理使脉,根据远端到近端的原则进行使用静脉,尽量不使用受伤、感染的静脉。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穿刺操作前清洗双手,确保手部卫生,其次检查留置针、透明敷料贴,消毒液生产日期。

穿刺的过程中,消毒适用范围要200PX以上。

穿刺完成,需用无菌透明贴进行固定,透明贴72小时更换1次,纱布48小时更换1次,如果发生敷贴不粘或被污染,需要即刻更换。

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72至96小时。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静脉炎是指静脉内壁发生炎症反应的疾病,常见于静脉导管插管、输液、输血等操作后。

它是医院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导致败血症等严重后果。

为了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安全性,以下是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一、预防措施1.选择适当的静脉插管部位:避免插管部位过于挨近关节、肌腱、皮肤皱褶等易受压迫或者磨擦的区域。

通常选择静脉较粗、表浅、血管通畅的部位。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插管前,护士应洗手、戴好手套,并采用无菌巾包扎插管部位,避免细菌感染。

3.注意插管技术:护士在插管时应轻柔、稳定,避免插管过深或者过浅,以免损伤血管壁。

4.定期更换导管:根据医嘱或者相关规定,定期更换导管,避免导管内血栓形成。

5.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根据患者情况,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感染风险。

6.加强患者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静脉炎的预防知识,教授正确的静脉插管护理方法,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护理措施1.保持导管通畅:定期检查导管是否通畅,如发现有阻塞或者血栓形成,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2.定期更换导管固定贴:避免导管脱落或者移位,定期更换导管固定贴,保持导管的稳定。

3.注意皮肤护理:保持插管部位的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皮肤湿疹、红肿等感染症状。

4.定期更换输液瓶和输液管:遵循医嘱,定期更换输液瓶和输液管,避免细菌滋生。

5.观察患者症状: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如发现疼痛、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6.加强患者心理护理:静脉炎常伴有疼痛和不适感,护士应及时安抚患者情绪,减轻其痛苦。

7.饮食调理:根据患者情况,合理调整饮食,增加营养摄入,提高机体反抗力。

8.定期观察血液检查结果:根据医嘱,定期进行血液检查,了解患者的血常规、炎症指标等情况,及时发现异常。

9.加强团队合作:医护人员应加强沟通,形成合力,共同预防和治疗静脉炎。

总结: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是保证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课件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课件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特别是下肢 和足部的卫生,以减少细菌感染
的风险。
注意勤换洗衣物,保持环境卫生, 避免蚊虫叮咬等外部感染源。
在进行静脉输液、置管等医疗操 作时,要遵循无菌原则,防止医
源性感染。
避免使用刺激性药物或化妆品
一些药物或化妆品中含有刺激性成分, 长期使用可能损伤静脉内壁,引发炎 症反应。
若必须使用刺激性药物或化妆品,应 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并密切 关注身体反应。
CHAPTER
药物治疗
01
抗炎药
02 抗凝药
03 外用药
物理治 疗
压力治疗
冷敷和热敷
运动锻炼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日常护理
01
避免久站久坐
02
健康饮食
03
控制体重
04
戒烟限酒
CHAPTER
血栓形成
总结词 详细描述
静脉曲 张
总结词
详细描述
静脉炎可引起静脉内压力升高,使静 脉扩张、扭曲。静脉曲张不仅影响美 观,还可能引起疼痛、肿胀等症状, 严重时可导致溃疡和感染。
应避免使用刺激性药物或化妆品,如 某些减肥药、化妆品等。
及时就医治疗
若发现有静脉炎的征兆,如红肿、 疼痛、发热等,应及时就医治疗。
医生会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 措施,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帮助缓解症状、控制炎症。
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医生的建 议,按时服药、定期回诊复查,
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THANKS
• 静脉炎的概述 • 静脉炎的预防 • 静脉炎的护理
CHAPTER
静脉炎的定 义 01 02
静脉炎的分 类
根据病程长短,静脉炎可分为 急性静脉炎和慢性静脉炎。

静脉炎的预防与处理ppt课件

静脉炎的预防与处理ppt课件

02
静脉炎预防措施
合理选择输液通路和器材
选择合适的输液通路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输液需求,选择合适的输液通路,如外周静脉、中心静 脉等。
选用优质输液器材
使用质量可靠的输液器材,如一次性使用输液器、无菌注射器等,以减少对血 管的刺激和损伤。
规范操作,减少损伤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在输液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 则,避免污染和感染。
健康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静脉炎的相关知识,提高其对 疾病的认知度。
鼓励患者参与护理
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护理,如保持皮肤清洁、避免 刺激等。
营养支持与饮食指导
合理饮食
01
建议患者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食物,如瘦肉
、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控制饮食禁忌
02
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及海鲜等易过敏食物。
04
特殊类型静脉炎处理策略
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
立即停止输液
一旦发现化疗药物引起 的静脉炎,应立即停止 输液,避免炎症进一步
加重。
局部冷敷
使用冰袋或冷毛巾进行 局部冷敷,减轻疼痛和
炎症反应。
外用药物
涂抹消炎止痛药膏,如 扶他林等,有助于缓解
炎症和疼痛。
密切观察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 出现红肿、疼痛加重等 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熟练掌握穿刺技术
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和速度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性质,合理安 排输液顺序和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 输液对血管造成不良影响。
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术, 减少对血管的损伤和刺激。
药物预防策略
使用药物保护血管
在输液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药物来保护血管,如血管活性药物、抗炎药物等。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静脉炎是指静脉内发生炎症反应的一种疾病,常见于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等操作过程中。

静脉炎的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疼痛和不适,还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因此,预防和护理静脉炎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一、预防静脉炎的措施1. 选择适当的静脉通道:在进行静脉留置针或静脉输液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静脉通道。

一般来说,静脉留置针适用于短期使用,而中心静脉导管适用于长期使用。

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进行任何与静脉有关的操作时,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包括洗手、穿戴无菌手套、使用无菌巾等。

避免污染静脉通道,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

3. 定期更换静脉留置针:静脉留置针一般建议每72小时更换一次,或者在有必要时更换。

长时间使用的留置针易导致细菌滋生和感染,及时更换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4. 注意静脉通道的固定:静脉留置针或中心静脉导管应固定在患者身体上,避免移动或脱落。

固定应牢固而不会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5. 注意静脉通道的保持通畅:定期检查静脉通道是否通畅,避免血栓形成。

如发现血栓,应及时处理,如使用溶栓药物或更换静脉通道。

6. 饮食调理:合理的饮食调理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建议患者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鱼类等。

二、护理静脉炎的措施1. 观察病情:护理人员应定期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静脉通道周围是否红肿、疼痛、渗出物等。

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2. 保持休息:静脉炎患者通常需要休息,减少活动,以免加重炎症反应。

护理人员应提供舒适的环境,保持患者的休息状态。

3. 保持皮肤清洁:护理人员应定期清洁患者的皮肤,避免细菌感染。

使用温水和无菌棉球轻轻擦拭,避免摩擦或刺激。

4. 疼痛管理:静脉炎患者常常伴有疼痛症状,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疼痛管理措施,如使用镇痛药物或冷敷等。

5. 促进血液循环:护理人员可以进行适当的按摩或热敷,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

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

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

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
原因分析
1、药物因素:药物浓度过高和药物本身的理化因素。

2、护士操作因素:
(1)静脉穿刺时穿刺部位不当、操作不到位。

(2)未加强巡视次数,看护不到位。

3、患者因素:
(1)休克、严重脱水的患者,此类患者由于微循环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容易发生外渗性静脉炎。

(2)老年人皮肤松弛,静脉脆弱,自身条件使痛感降低,反应迟钝等因素易发生静脉炎。

(3)静脉输液系统:微量泵虽然有报警功能,但需阻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报警,过分依赖报警系统,则回血与药物外渗不能及时发现。

预防护理
1、血管的选择:
首选中心静脉或PICC给药,由于中心静脉血管管径粗,药液泵入后,很快被血液稀释,大大降低了药液对血管内皮的刺激及损伤,可有效的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2、护理措施:
(1)硫酸镁湿敷:主要利用硫酸镁具有高渗作用,促进局部组织水肿消退。

此外,镁离子还具有抗炎、扩张血管平滑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从而达到消炎止痛、消肿的目的。

(2)土豆片外敷:土豆中含有大量淀粉、盐类、胡萝卜素、维生素B、C、茄碱、龙葵素等。

淀粉可加快药液吸收、茄碱、龙葵素有缓解疼痛,减少渗出作用。

(3)喜辽妥软膏外敷:喜辽妥软膏的主要成分为多磺酸基黏多糖,涂抹静脉炎处,经皮肤吸收后,能迅速穿透皮肤,分布在皮下组织内,促进水肿及血肿的吸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因此能够缓解疼痛及压迫感,减轻水肿及血肿。

(4)外用水胶体敷料:水胶体敷料有消除红肿、减轻疼痛、防止坏死的作用。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静脉炎是指静脉内壁发生炎症反应的一种疾病,常见于静脉穿刺、静脉输液等操作后。

如果不及时预防和护理,静脉炎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形成等。

因此,对于需要进行静脉操作的患者,预防和护理静脉炎非常重要。

预防静脉炎的措施:1. 选择合适的静脉通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静脉通路,如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等。

外周静脉通路适用于输液、输血等常规操作,而中心静脉通路适用于需要长期静脉营养支持、化疗等情况。

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进行任何静脉操作之前,护士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包括洗手、戴手套、使用无菌巾等。

确保操作环境的清洁和无菌,减少感染的风险。

3. 规范穿刺技术:穿刺静脉时,护士应掌握正确的穿刺技术,避免多次穿刺或穿刺不准确。

正确的穿刺技术可以减少损伤静脉壁的机会,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4. 定期更换输液器具:输液器具应根据临床需要定期更换,避免长时间使用同一组输液器具。

长时间使用同一组输液器具可能导致细菌滋生和感染,增加静脉炎的风险。

5. 注意静脉通路的观察:护士应定期观察患者静脉通路的情况,包括观察通路周围是否有红肿、渗液、疼痛等症状。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如更换静脉通路、给予局部抗菌药物等。

静脉炎的护理措施:1. 加强皮肤护理:定期清洁患者的皮肤,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避免细菌感染。

如患者有皮肤破损或红肿等情况,应及时处理,并避免使用该部位进行静脉操作。

2. 规范输液操作:在进行输液操作时,护士应注意输液速度的控制,避免过快或过慢。

过快的输液速度可能导致血管扩张和静脉炎的发生,而过慢的输液速度可能导致静脉血栓形成。

3. 留意患者的症状变化: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包括体温、心率、血压等指标的变化。

如发现患者有发热、寒战、局部红肿等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4. 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对于已经发生静脉炎的患者,护士应根据医嘱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如抗生素、消炎药等。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静脉炎是一种常见的医疗并发症,指的是静脉内发生炎症反应的疾病。

它通常发生在静脉内插入导管的部位,如静脉留置针、静脉导管等。

预防和护理是减少静脉炎发生的关键措施,本文将详细介绍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一、预防静脉炎的措施1. 选择合适的静脉通道:在插入静脉导管或留置针之前,医护人员应仔细评估患者的静脉情况,选择适合的静脉通道。

避免插入导管时出现过度曲折、血管狭窄等情况,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插入静脉导管或留置针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包括洗手、戴手套、使用无菌巾等,以防止细菌感染导致静脉炎的发生。

3. 定期更换导管:静脉导管的长期留置容易导致静脉炎的发生。

因此,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规定的时间内更换导管,以减少静脉炎的风险。

4. 注意导管位置:插入导管后,医护人员应仔细观察导管的位置是否正确。

如果导管位置不正确,应及时调整,以避免导管对血管壁的刺激,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5. 维持导管通畅:定期冲洗导管、保持导管通畅是预防静脉炎的重要措施。

医护人员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导管冲洗,以防止血液凝结和细菌滋生。

6. 注意皮肤护理:静脉插管部位的皮肤应保持清洁、干燥。

医护人员应定期更换敷料,避免皮肤潮湿,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二、护理静脉炎的措施1. 及时观察症状: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包括局部红肿、疼痛、温度升高等。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 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静脉炎常伴有疼痛症状,护理人员可以根据医嘱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3. 局部冷敷:对于局部红肿、疼痛的患者,可以采用局部冷敷的方法。

使用冰袋或冷敷器冷敷患处,可以缓解炎症反应,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4. 维持导管通畅:如果导管堵塞或血流受阻,护理人员应及时采取措施,如冲洗导管、更换导管等,以保持导管通畅。

5. 加强皮肤护理:护理人员应定期更换敷料,保持插管部位的皮肤清洁、干燥。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静脉炎是指静脉内壁发生炎症反应的疾病,其主要原因是静脉内导管的使用和操作不当。

为了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并在护理过程中给予患者适当的护理。

1. 保持清洁和消毒:在插入静脉导管之前,护士需要仔细洗手并戴上无菌手套。

同时,使用消毒剂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消毒,确保操作区域的清洁。

2. 选择适当的导管: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导管,尽量选择尺寸较小的导管,减少对静脉内壁的刺激。

3. 观察导管位置:在插入导管后,护士需要通过透视或X光等方法确认导管的位置是否正确。

正确的导管位置有助于减少静脉内壁的损伤和炎症反应。

4. 定期更换导管:长期留置的导管易造成细菌滋生和感染,因此需要定期更换导管。

一般建议每7天更换一次导管,或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5. 注意导管的固定:导管的固定要牢固,避免在患者活动时移位,导致静脉内壁的损伤和炎症。

6. 密切观察患者症状: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如局部红肿、疼痛、温度升高等,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7. 保持导管通畅:定期冲洗导管,保持导管通畅,减少血液凝结和感染的风险。

8. 给予足够的液体:保持患者的水分平衡,给予足够的液体,有助于稀释血液,减少血液凝结的风险。

9. 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给予患者适当的营养支持,提高免疫力,有助于预防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

10. 做好手术切口的护理:对于已经存在手术切口的患者,要做好切口的护理,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防止感染的发生。

11. 教育患者和家属:护士需要向患者和家属提供有关静脉炎的预防知识,如何正确清洁和保养导管等,以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护理工作。

总结起来,预防静脉炎的关键在于保持清洁和消毒、选择适当的导管、观察导管位置、定期更换导管、注意导管的固定、密切观察患者症状、保持导管通畅、给予足够的液体、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做好手术切口的护理以及教育患者和家属。

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降低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的风险。

静脉炎的预防与护理ppt课件

静脉炎的预防与护理ppt课件
开展多学科合作与交流
鼓励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研究静脉炎的发病机制、诊断 方法和治疗手段,推动静脉炎防治工作的不断进步。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个性化治疗成为主流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未来静脉炎治疗将更加注重患者的个体差异,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
远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疗与智能设备应用普及
借助互联网技术和智能设备,实现远程医疗服务和患者自我监测,提 高静脉炎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治疗效果。
物理治疗技术
探讨了物理治疗在静脉炎治疗中的应用, 如超声波治疗、光疗等,并评估了它们 的疗效及适用人群。
手术治疗进展
介绍了针对严重静脉炎患者的手术治疗 方法,如静脉切除术、血管重建术等, 并分析了手术风险及术后康复情况。
未来治疗方向预测
基于当前研究进展,对未来静脉炎治疗 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展望。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护能力
告知患者静脉炎的风险和预防措施
01
向患者详细介绍静脉炎的风险、预防措施和自护方法,提高患
者的认知度和配合度。
指导患者正确活动肢体
02
在输液过程中,指导患者正确活动肢体,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
姿势造成肢体麻木、肿胀等不适。
提醒患者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03
告知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如出现疼痛、肿胀、发红等异常情况应
风险评估
手术治疗存在一定风险,如感染、出 血、血栓形成等,应在术前进行充分 评估,确保手术安全。
康复锻炼计划制定和执行
康复锻炼计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 锻炼计划,包括运动方式、强度、频率等。
VS
执行
康复锻炼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注意 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运动导致损伤。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ppt课件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ppt课件

局部护理
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避免 感染;可局部冷敷或涂抹消炎
药膏以减轻炎症。
调整输液速度
根据炎症程度调整输液速度, 避免过快导致血管损伤。
心理护理
关心患者,解释病情,减轻焦 虑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
02
静脉炎基本概念及危害
静脉炎定义与分类
静脉炎定义
静脉炎是指静脉血管内膜的炎症,常 见于静脉注射或输液后,也称为输液 性静脉炎。
THANK YOU
感谢观看
静脉炎的临床表现
熟悉静脉炎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分级 标准,提高识别能力。
静脉炎的预防措施
掌握静脉炎的预防措施,如合理选择 血管、规范穿刺操作、避免药物刺激 等,降低发生率。
静脉炎的护理措施
了解静脉炎的护理原则和方法,如局 部护理、药物治疗、物理疗法等,改 善患者生活质量。
新技术新方法展望
新型敷料的应用
静脉炎分类
根据病变部位和病因不同,可分为血 栓性静脉炎、化脓性静脉炎、药物性 静脉炎等。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包括静脉注射刺激性药物、高渗性溶液、细菌感染、长时间 留置导管等。
危险因素
老年人、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慢性疾病患者等容易出现 静脉炎。
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健康影响
生活质量影响
静脉炎导致局部红肿、疼痛、硬结等症状,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
关注新型敷料在静脉炎预防和护理中的应用,如水胶体敷 料、泡沫敷料等,提高防治效果。
超声引导下穿刺技术
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技术在静脉炎预防中的应用,提高穿 刺成功率和安全性。
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关注药物治疗静脉炎的最新研究进展,如新型抗炎药物、 生长因子等,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静脉炎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护理

静脉炎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护理

静脉炎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护理静脉炎是常见的介入治疗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

在介入治疗中,常见的引起静脉炎的原因包括操作过程中的错误、感染和病人的自身原因等。

对静脉炎的发生原因进行全面分析,有利于医务工作者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

以下是静脉炎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护理。

发生原因静脉炎的发生原因非常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操作过程中的错误由于介入治疗的复杂性和操作难度较高,操作者的专业技能和操作经验对手术的成功和效果非常重要。

如果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出现操作失误或操作技术不正确,则容易导致血管损伤、组织损伤,从而引发静脉炎的发生。

感染感染是静脉炎的主要诱因之一。

病人在手术前后长时间卧床,容易产生局部血液循环不畅、体位变化不频繁等一系列不利因素,从而导致静脉内病原菌滋生,引起感染。

此外,在介入治疗过程中常使用导管和针头等工具,这些工具若未经正确消毒则会带来细菌繁殖的风险,也容易导致静脉炎的发生。

病人自身原因病人本身的因素也是导致静脉炎的原因之一。

病人如果存在血管粗壮、血管松弛、血管壁减厚等一系列血管疾病,则容易造成血管膜前血肿、血液浆液渗出等,从而引起静脉炎的发生。

防治护理针对上述的发生原因,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术前准备术前准备非常重要,我们需要充分评估病人身体状态,确定手术方式和操作步骤,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性。

同时,我们还要充分洁净手术区域和术前辅助设备,减少感染的风险,充分消毒套管和皮肤等,协助患者进行换药等护理操作,保持穿刺部位的干燥清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术中护理在介入治疗过程中,我们需要严格控制各项操作步骤,特别是穿刺过程的操作员手法和针管的管制,尽量减少血管损伤。

同时,我们还需要对其他配合治疗的设备和药物进行显微病理学检查和评估,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术后护理术后护理是预防静脉炎发生的重要一环,包括换药操作和抗感染治疗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炎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护理【摘要】通过分析静脉炎发生的原因,综述相关防治护理措施,为降低静脉炎发生率,预防药品不良反应,合理、安全用药,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提供借鉴。

【关键词】静脉炎原因防治护理静脉炎是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穿刺静脉沿静脉走向出现红肿和疼痛,皮肤下出现红线,严重者静脉可出现索条状改变和结节。

静脉炎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影响了治疗效果。

其主要是于同一根静脉反复多次穿刺或输入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静脉内留置刺激性较大的塑料管时间太长而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1]。

多年来,临床专业人员通过了解静脉炎发生的原因,采取多种有效的防治护理措施,使静脉炎的发生率有所下降。

1静脉炎发生的原因药物作用静脉炎的发生主要与药物的酸碱度、渗透压、药物浓度、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及Ⅰ型变态反应有关[2]。

pH值正常人体血液的pH值为~,在此范围以外的溶液会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并诱发血小板聚集和继发的血栓性静脉炎的链式反应[3]。

血浆渗透压的升高血浆渗透压的升高是导致静脉炎的主要因素之一。

当输入高渗液体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使组织渗透压随之升高,血管内皮细胞脱水,进而局部血小板聚集,并释放前列腺素E1、E2,静脉通透性增加,白细胞浸润并产生炎症改变,产生静脉炎[4]。

化疗药物的直接毒性作用化疗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的细胞、组织具有一定的损伤。

因其高浓度药物输注对局部组织有较强的刺激,超过了血管缓冲应激的能力,或在血管受损处堆积,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局部pH值、代谢及渗透压改变、细胞溶解、化学介质释放。

同时化学药物影响DNA和蛋白质的合成,影响血管内膜的正常代谢和功能,从而易发静脉炎。

如阿霉素对心肌细胞的DNA有亲和性,且毒性是长期累加的;氨甲蝶呤可干扰叶酸代谢等。

抗癌药物多系化学及生物碱类制剂,它的直接毒性作用可导致局部组织酸碱平衡失调,加上其对血管有强烈的刺激性,所致的静脉炎多为坏死型[5]。

药物浓度药物浓度越高,刺激性也就越大,高浓度的药物短时间内大量快速进入血管内,也是诱发静脉炎发作的主要原因。

输液速度静脉用药滴速过快,或用药时间间隔不足,致使局部血管内药物浓度高,超过了其缓冲应激的能力,或在血管受损处堆积,均可使内膜受刺激[6],从而导致静脉炎的发生。

机械刺激及感染因素在同一血管周围反复多次穿刺造成的静脉炎也是静脉给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因为反复多次穿刺后,易导致血管周围炎症,纤维组织增生及血管内瘀血现象[7]。

硅胶管在血管内留置时间太长也容易导致血管内膜损伤引起化学炎性反应[8];或不按时更换敷贴,易使微生物侵袭而引起静脉炎;穿刺部位消毒不彻底也是引发静脉炎的重要因素[9]。

微粒因素及物理因素引发静脉炎的微粒主要药液本身的结晶、输液器具、不当的配液操作环节等。

另外药液的温度及理化性质对血管也是一种刺激[10]。

2预防措施调节静脉输液pH值在引起输液性静脉炎的诸多因素中,溶液的pH值和输液速度是两个重要的因素。

通过调整溶液的pH值至人体血液的生理范围内,可以降低输液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根据药物性质、渗透压、浓度、毒性作用等来调节滴速严格按医嘱调节滴速。

输注任何药物开始速度宜慢,如喹诺酮类药每分钟10~15滴,滴注10分钟后患者如无不适感觉,可逐渐将滴速调整至25~30滴。

同时,注意两次用药间隔时间不少于6小时;对须快速滴入的高渗液体,输注前后,静脉滴注20mL%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局部静脉内的残留液,使渗透压降低,同时采取局部热敷,从而减轻高渗液体对局部血管的化学性刺激,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11,12]。

滴注化疗性药物应严格按医嘱调节滴速,输入前后应用%生理盐水500mL引路穿刺和加量冲洗法较常规滴注法预防静脉炎效果显著[13]。

掌握药物的性质,密切监测药品不良反应用药前应了解药物的毒性作用,在使用一些易诱发静脉炎的药物时,应特别注意预防药物性静脉炎。

在用药过程中,应严密监测药品不良反应。

在联合用药时,应先了解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做到合理安全用药,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14]。

严格控制微粒的输入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加药时避免反复穿刺,尽量使用侧孔针头以减少橡胶微粒[15];临床配药时要充分溶解,减少大分子结晶微粒[16]。

同时使用具有终端滤器的输液器,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17]。

药液加温可显著减少其中的结晶颗粒。

正确选择静脉穿刺,提高穿刺技术,提倡使用套管针,减少对血管壁的机械刺激和损伤穿刺时尽量做到一针见血,以提高穿刺的成功率,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造成静脉壁的损伤。

在使用血管活性药,渗透压高、刺激性强的药品,以及面对末梢循环差的患者,为了预防静脉炎的发生,血管尽量选择粗直,弹性好,血流丰富,易固定的静脉进行穿刺,避开关节及静脉瓣,防止活动时发生药液渗漏。

静脉输液应遵循避免选择患肢和下肢血管的原则,因下肢静脉瓣多,血流慢,而患肢静脉回流障碍,输液时加大发生静脉炎的可能性[18]。

为了保护血管,避免反复穿刺,尽量使用套管针留置。

套管针针管柔软,对血管刺激小,留置时间相对长,活动时针体不易脱出发生药液渗漏。

但临床观察发现,留置时间越长,静脉炎发生率越高[19]。

因此,留置时间视患者的局部情况而定,最好不要超过5天。

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提出技术操作熟练,加强管理,将留置针天数定为3~4天,可使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3治疗护理措施药物预防付春华等[20]报道,静脉输注25%硫酸镁预防长春瑞滨所致的静脉炎,可使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降低,静脉炎发生时间推迟以及疼痛程度降低。

陈岱佳等[21]观察发现,在患者持续静脉滴注期间每4小时静脉注射肝素盐水稀释液10mL,拔针前推注20mL冲管,可有效降低大剂量醛氢叶酸/氟尿嘧啶持续滴注48小时所致Ⅲ、Ⅳ度外周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静脉炎的严重程度。

其原因可能为肝素能降低血液粘稠度,加速血流速度,缩短化疗药在血管的停留时间;可拮抗抗体,降低血管通透性;每隔4小时推注肝素盐水稀释液,可维持肝素在血管的作用时间并起到对局部血管定期冲洗的作用,从而达到预防或减轻静脉炎的目的。

红外线照射红外线照射能使局部组织逐渐升温,血管扩张,血流加速,可降低感觉神经的兴奋性,松弛肌肉,消除病患处疼痛症状;同时加速代谢过程,有利于代谢物和病理产物消除,促进渗出物的吸收,具有消肿、消炎、镇痛的作用,使局部血液循环特别是微循环得到明显改善[22]。

局部热敷法热敷可促进组织吸收,主要用于输注血管收缩剂等药物时。

杨艳[23]的研究结果显示,给予热水袋(40~50℃)热敷穿刺局部,使局部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缩短甘露醇在局部的停留时间,从而减轻局部淤血。

减少了静脉炎的发生率,优于50%硫酸镁湿敷。

西药局部湿敷酒精湿敷用酒精湿敷法能明显降低静脉输注甘露醇时静脉炎发生率[24]。

因酒精具有消毒防腐的作用,并可扩张局部血管,增强血液循环,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硫酸镁湿敷因25%硫酸镁具有镇静和改善毛细血管和小动脉的痉挛,Mg2+可激活细胞的蛋白激活酶及三磷酸腺苷酶,使细胞膜通透性发生变化,稳定膜电位,消除黏膜水肿,扩张局部血管,增强血液循环,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明显降低了静脉炎的发生率[25]。

局部封闭加硫酸镁湿敷曹岚等[26]采用2%利多卡因5mL加地塞米松5mg加%氯化钠注射液10mL做局部环型封闭后,再行50%硫酸镁湿敷,治疗甘露醇所致的静脉炎,使药物在静脉炎周围形成较高浓度,能迅速缓解不适,达到治疗效果。

康惠尔水胶体敷料治疗于金华等[27]用康惠尔水胶体敷料治疗静脉炎,疗效明显优于硫酸镁。

其主要成分是粘性材料和水胶体(羧基纤维素钠)以及人造弹性体等,起到局部润滑和隔离作用,削弱成纤维细胞的活性,保持敷料下皮肤干燥,减少菌落生长,为高分子特殊材料,很少有皮肤过敏反应。

人造弹性康惠尔水胶体敷料粘贴后成为闭合环境,形成低氧张力,刺激释放巨噬细胞及白细胞介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

中药外敷中医治疗静脉炎主要是以清湿热,活血化瘀,消炎止痛为主。

缪金莲[28]用酒调云南白药外敷治疗药物性静脉炎起到止血化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促进局部炎症吸收;用白酒调敷,行气破血,能加速局部血液循环,更能发挥云南白药的功效。

黎观妹等[29]将新鲜芦荟外敷治疗输液后静脉炎,具有杀菌,消肿,减轻疼痛,总有效率达%。

祝爱娥[30]用湿润烧伤膏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优于硫酸镁。

王素梅等[31]用马铃薯外敷静脉输液渗漏处,效果好。

郭淑珍[32]用仙人掌湿敷治疗输液后静脉炎,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1]李树贞.现代护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268.[2]欧丽萍.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的防治进展[J].护理研究,2007,6:1599.[3]KathyKokotis.Preventingchemicalphleb itis[J].Nursing,1998,28(11):41.[4]黄春英.654-2治疗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J].护士进修杂志,1996,1:39. [5]孙书香,王大玖.静滴化疗引起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防治[J].山西医药杂志,1997,26(5):473-474[6]吴勤,王鹏巨.静脉给药并发静脉炎的发病机理和防治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1994,10(2):41.[7]任旭东,曲在屏.甘露醇静脉注射对兔外周静脉炎及周围组织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2):68.[8]覃利华.静脉给药并发静脉炎的发病机理和防治进展[J].医学文选,1999,18(2):285.[9]王江滨,李丽华,付薇.静脉留置针引发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护理研究,2006,20(9):2453-2454.[10]张玉慧,扬志琴.甘露醇加温静脉滴注的疗效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2,8(7):536.[11]李娜,孙晓红.甘露醇致静脉炎的护理进展[J].吉林医学,2007,28(1):132. [12]王淑霞.20%甘露醇静脉滴注对静脉和周围组织的损伤及预防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2,17(3):206-207.[13]朱虹,高柏青,李艳梅,等.生理盐水加量冲洗法对化疗患者静脉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0,17(5):8-9[14]欧丽萍,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的防治进展[J].护理研究,2007,21(6):1599. [15]秦秀丽,商月娥,徐今宁,等.临床治疗中减少输液微粒污染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3):1159-1160.[16]耿丽华,王静.静脉用药微粒控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0,15(5):564.[17]李世珍,扬文娟,张文华.临床输液微粒污染的因素分析及预防[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3(7):1108.[18]黄彩娟,韩艳艳,胡杰,等.静脉炎危险因素及预防[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2):2772-2773.[19]赖利,李俊英.化疗性静脉炎的护理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2,17(1):78.[20]付春华,赵雁,丁莹,等.静脉输入硫酸镁预防诺维苯所致静脉炎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1):816-817.[21]陈岱佳,谢德荣,谢雪霞.肝素盐水间断推注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2,17(2):109-110.[22]宋宝英.红外线照射加外敷止痛消炎膏治疗药源性静脉炎的观察和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625-626.[23]杨艳.热敷法在甘露醇静滴时减少静脉炎发生及留针时间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6,2(3):46.[24]郝建红,商临平.酒精湿敷预防静滴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5):333.[25]左惠平.硫酸镁湿敷防止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观察[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3,17(6):533.[26]于金华,王泽红,舒晓.康惠尔水胶体敷料治疗静脉炎的效果评价[J].吉林医学,2007,28(1):103-104.[27]曹岚,唐春炫,罗庚求.局部封闭加硫酸镁湿敷治疗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5,20(21):39. [28]缪金莲.云南白药外敷治疗药物性静脉炎36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14(5):340.[29]黎观妹,戴金英,黄伟平,等.新鲜芦荟外敷治疗静脉炎的效果评价[J].现代护理,2003,9(2):92-93.[30]祝爱娥.湿润烧伤膏治疗化疗性静脉炎[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1):1472.[31]王素梅,白艳凌.马铃薯外敷治疗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J].护理学杂志,2004,19(23):25.[32]郭淑珍.仙人掌治疗静脉炎的临床观察[J].南方护理杂志,1998,5(1):23-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