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幼儿游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游戏是幼儿课程的灵魂
• 游戏于课程=血液于身体 • 课程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而出现,游戏却 是渗透于课程的方方面面。
游戏较多 快乐、创造,吸引孩子,有生命力
缺乏游戏精神 枯燥沉闷、教师主导、权威控制、缺乏创造。
第四节
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
影响因素
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
一、儿童主观因素对游戏的影响
(一)年龄 年龄反映身心发展水平(体能、认知、 语言、社会性),影响游戏内容和方式。
为什么幼儿喜欢游戏?——满足心理需求 • 缓解渴望成人生活与实际能力的矛盾。 • 逃避成人世界的种种限制,弥补由此造成 的不满和沮丧。 怎么做呢?——虚构 • 角色扮演 • 一物多用
四、游戏与生活密不可分
游戏——生活 • 儿童在游戏中学习社会规则,实现着对生活 规则、社会规范的认同和接纳。 • 儿童在游戏性心理体验中,面对每一天的生 活,以想象排解困惑、解决难题、认识自己。
1.家庭的影响
• (1)父母影响幼儿游戏的性质。 • (2)父母对待男女幼儿的不同方式,对幼 儿游戏性别差异影响极大。 • (3)父母提供的玩具与环境对幼儿性别差 异有一定的影响。
2.伙伴的影响
(1)有无伙伴 有伙伴的表现: • 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能更多的以“假装”的方 式使用物体,发现物体更多性质。 • 互相模仿、共同分享快乐,将技能在复杂水平 上整合,提高游戏水平。
2.游戏材料
(3)游戏材料的复杂程度以及儿童对材料的 熟悉程度 • 完全陌生、比较复杂:引发探究性行为。 • 中等熟悉、中等复杂:引发象征性游戏和 练习性游戏。
2.游戏材料
(4)游戏材料的位置及可见性 • 放在中央位置的游戏材料使用率高,并容 易引起儿童相互作用的游戏。 • 游戏材料被遮挡,儿童则不能知道哪些 材 料是可以利用的。
2.伙伴关系
• (2)伙伴的熟悉程度 • 16-18个月、22-24个月的孩子的社会性游 戏明显对于单独游戏。 • 幼儿与熟悉的同伴玩的数量明显多于与母 亲玩 数量,没有一个人愿意与陌生人玩。
2.伙伴关系
(3)伙伴的年龄 • 不同年龄的儿童:分享、合作、谦让 • 同龄儿童在一起:水平接近、沟通顺畅
(三)个别差异 个别差异(想象力、幽默感、情绪表现、 对新异事物的探求、好奇心、交往技能等) 影响幼儿游戏的兴趣和风格。
兴趣 偏好想象者 风格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角色扮演和想象 和人的活动
偏好型式者
周围的实物世界
独自探究物体、结 构游戏、分类游戏
一、儿童主观因素对游戏的影响
(四)健康和情绪 健康和情绪影响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 儿童在游戏中的表现就是他们当天身体状 况和情绪的反映。 • 生病:活动量小、静态的、旁观 • 情绪低下:无精打采
小结
• 各个学派从不同的立场出发,阐述了幼儿 游戏的理解和看法,他们并不相互矛盾, 而是对游戏本质丰富性认识的相互补充。
第二节
幼儿游戏的特点
讨论:
• 我们从小就在玩游戏,在你们的印象中, 玩游戏时的感受是什么?
幼儿游戏的特点:
一、游戏是快乐的 二、游戏是自愿自主的 三、游戏是充满幻想的 四、游戏与生活密不可分 五、游戏是有序的
如何实现:
1.保证一日生活中有充分的自主游戏时间。
每天2-3个时间段的自主游戏,每次不少于30 分钟,同时提供随机的游戏时间。
如何实现:
2.给幼儿均等的游戏机会,让每个幼儿都有 选择、体验游戏的可能。
如何实现:
3.给幼儿创设游戏环境(空间、开放区域)。
如何实现:
4.教学活动要体现游戏化的精神,寓教于乐。
名称 中心式 特点 便于开展集体性规则游戏、平行游戏和大动作游戏
区隔式
组群的合作游戏、通过操作进行的探索性游戏,会 使幼儿游戏的空间密度和社会密度处在 变化中
2.游戏材料
• 含义:游戏材料是儿童游戏所用的玩具和 物品的总称。游戏材料可激发儿童的游戏 动机、游戏构思、引起儿童的联想和行动。
2.游戏材料
• 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儿童学习的趣味性;但 严格来讲,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游戏特点(自主、 自愿),也就失去了游戏的教育价值,削弱了游 戏是幼儿园基本活动的渗透力。
四个误区
4.夸大游戏的自由性
• 现状:“儿童自发游戏无教师”——儿童在生活中 以自发的游戏为主,教师迷失了作为专业性教师 的职责,不知道如何在自由和规则之间寻找切入 点。 • 应然:自由是 一定的秩序中进行的。
通过游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 性,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游戏的 轻松、刺激与创造。
• 现在的幼儿园实践了这一精神吗? • 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四大误区
四大误区:
1.将游戏标签化
• 实然:以游戏的名称来安排活动,却由教师安排 玩法、时间、场地(名存实亡)。 • 应然:应反映幼儿完整的一次经历为目的,借助 游戏的方式来促进幼儿的发展(有血有肉)。
1.游戏场地
(3)户外游戏场地的类型
名称 设施 特点 作用
传统的游戏 固定的、常见的 场 设备 创造性的游 各种各样的、可 戏场 移动的设备和器 械
一种玩法、器 发展运动能力, 械之间缺少有 不利于发展想 机的的联系 象力 用途多样、想 发展发展运动 象联系 能力和想象力
1.游戏场地
(4)室内游戏场地的分隔
• 游戏目的:存在于主体内部的需要。 • 游戏动机:内部动机
二、游戏是自愿、自主的
• 真游戏:幼儿自由选择游戏类型,自由决 定游戏进程和节奏。
二、游戏是自愿、自主的
• 伪游戏:教师导演幼儿游戏,幼儿服从教师 指派。 • 埃里克森:自由在何处止步或被限定,游 戏便在哪里终结。
三、游戏是充满幻想的
四、游戏与生活密不可分
生活——游戏 • 儿童在不断增长 的社会经验中,丰富着游戏 内容、情节、角色。
因此,既要丰富儿童生活经验,又要让儿童的 生活充满游戏般的快乐与探索。
五、游戏是有序的
• 现象:幼儿园玩游戏的时候,混乱,总需 要教师在旁边大声的吆喝来规范,为什么会 出现这种现象?
五、游戏是有序的
不同学派的观点:
• 席勒、斯宾塞:“剩余精力说”——游 戏是剩余精力的发泄和运用,儿童 可以从中获得愉悦和满足。
不同学派的观点:
• 谷鲁司:“能力练 习说(生活预备 说)”——游戏是 准备生活阶段练 习本能的一种手 段。
不同学派的观点:
• 霍尔:“复演论”—— 游戏是个体呈现祖先 的动作、习惯和活动, 是重演史前的人类祖 先到现代人进化的各 个阶段。
第一节
幼儿游戏的本质
不同学派的观点:
• 我国:“游戏”与“嬉戏”、“玩耍”相似,最早 出现在战国时期的文献中。 • 英文:有“play”、“game”两个词,主要指 “玩”和“比赛”。
不同学派的观点:
• 福禄贝尔:教育史上 系统研究游戏并尝试 着创建游戏实践体系 的第一个教育家。 • 游戏是儿童内部存在 的自我活动的表现, 是一种本能性的活动。
3.游戏时间
游戏时间的多少影响游戏的数量、质量和游 戏类别,儿童开展自发性游戏一般不少于30 分钟。 • 时间充分:导致高社会性水平和高认知水平游 戏,从事更具有创造性的游戏,产生积极的游 戏情绪。 • 时间不充分:放弃复杂游戏,选择简单游戏。
二、客观因素对游戏的影响
客观因素 物理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
二、客观因素对游戏的影响
客观因素 物理环பைடு நூலகம்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
(一)物理环境因素
1.游戏场地 (1)游戏地点——室内或室外 (2)游戏场地的空间密度 (3)户外游戏场地的类型 (4)室内游戏场地的分隔
1.游戏场地
(1)游戏地点——室内或室外 年长儿童和男孩更喜欢室外游戏。
1.游戏场地
(2)游戏场地的空间密度 空间密度=(房间大小-不可用的空间大小)/孩 子人数 适宜空间密度:2.32—7.0平方米/人 小于:攻击行为、破坏行为、错误使用 大于:粗大动作、交往少
(1)游戏材料的种类、数量以及材料之间的 搭配。 • 数量增加:社会交往下降、攻击行为下降 • 品种多样化:促进发散性思维 • 不同种类和数量摆放一起:影响主题和性 质 • 与年龄的交叉关系:低龄儿童需同类游戏 材料;较大儿童需不同游戏材料
2.游戏材料
(2)游戏材料的特征 材料特征的不同将引发不同水平的游戏经验。 • 功能固定单一:引发一种行为,游戏情节受 到 限制。 • 无固定功能:按照自己的想象创造多种玩法。
他们快乐吗?
一、游戏是快乐的
1.满足身体活动需要 • 自由变换、随意重复——保持身体最佳状态 2.满足心理需要 • 偶然性——意外刺激 • 重复性——重复快乐 • 无心理负担——轻松 • 专注、积极——充实 • 幼儿主宰——成功感 • 社会交往方式
二、游戏是自愿、自主的
《儿童权利公约》:儿童有权自由发表自己 的意见,表达游戏的愿望,可以自由选择 同伴。
研究发现: • 儿童与比自己年长的儿童的社交经验有助于促进 其社交技能和水平的提高 • 年长儿童能促进儿童游戏质量的提高
2.伙伴关系
(4)伙伴的性别 • 儿童倾向于和同性别的伙伴一起游戏,会 对新颖物体进行更多的探究,游戏时间持 续相对较长。
希尔、艾森伯格:儿童排斥异性伙伴偏爱的玩具, 而选择适合自己性别的玩具,希望得到同性的接 纳。
• 游戏是幼儿自我规则意识和能力的外显, 同时也是社会规则的内化过程。
思考
• 本段视频中反映了游戏的那些特点?通过 哪些情节反映出来?
第三节
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地位
游戏活动
1
幼儿园活动 教学活动 3
2
生活活动
幼儿园中的“游戏”元素
一、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 游戏固有的特点使游戏成为最适合儿童、 最受儿童喜爱和在儿童阶段不可或缺和替 代的活动。 • 《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以游戏为 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 因此,应选择生动有趣的情节、形象可爱的内容 吸引幼儿,强调渗透在内容之中的游戏性特征。
四大误区
2.游戏环境琳琅满目
• 现状:游戏环境刺激丰富,但未环境课程化,游 戏场地和材料利用不充分、儿童自由选择的机会 少、投放缺乏目的性和层次性、游戏区角缺乏有 效的指导。
四个误区
3.以教学游戏替代创造性游戏
性别差异表现:
• 玩具和材料差异:2岁开始表现出性别化玩 具的偏爱,女孩喜欢娃娃、厨房;男孩喜 欢交通工具、积木、玩具枪等。
性别差异表现:
• 游戏类型和主题差异
类型 男孩 运动量大、竞争性的动态游戏 主题 冒险、超人、宇宙、幻想
女孩
安静、运动量及竞争较小的静态游戏
家庭、服饰化妆
一、儿童主观因素对游戏的影响
如:随着年龄增长 • 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游戏到规则游戏 • 单独游戏——合作游戏 • 单一的游戏内容到丰富的主题内容
一、儿童主观因素对游戏的影响
(二)性别差异
• 原因:社会角色期待、生物学因素、社会 角色的模仿 • 表现:游戏同伴、玩具和材料、游戏类型 和主题
性别差异表现:
• 游戏同伴差异:儿童对同性别伙伴做出的 社会性行为显著多于异性伙伴,年龄越大 越明显。
幼儿游戏的本质 幼儿游戏的特点 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地位 影响幼儿游戏的因素 幼儿游戏的分类 幼儿游戏的教育作用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案例:
老师:有人在家吗? 爸爸:什么人? 教师:我是你们家的客人,快开门。 爸爸:我很忙,你等会儿再来。 教师:你这个爸爸怎么没礼貌,客人来了也不招待吗? 爸爸:(无奈,放下手中活去开门)请进,你自己喝茶。 教师:主人要给客人倒茶呀! 爸爸:(想去搓橡皮泥,又不得已来倒茶) 教师:妈妈不在家,娃娃也没人管。 爸爸:我忙呢!让娃娃睡会儿。 教师:你一点儿也不像个爸爸。
不同学派的观点:
• 维果茨基:游戏 是社会性活动, 是在真实的实践 情况之外,在行 动上再造某种生 活现象。游戏的 本质是以物代物 的活动。
不同学派的观点:
• 《教育大辞典》:游戏 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 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一 种有目的、有意识的, 通过模仿和想象,反映 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独 特的社会生活。其特点 有:趣味性、具体性、 虚幻性、自由自愿性、 社会性。
幼儿游戏理论与实践
主讲人:李小丹
学期计划
课时:共18周,每周3节。 考试:2015年1月5日至2015年1月18日之间。 评分:出勤率作为平时分计入考试成绩。
本书目录


学前儿童游戏导论 角色游戏
三 四
五 六
表演游戏 结构游戏 体育游戏
智力游戏
其他游戏

第一单元
认识幼儿游戏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