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比较研究解读

合集下载

孔子的启发式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的比较

孔子的启发式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的比较

孔子的启发式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的比较一、孔子的"启发式"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的相同点都是"问---答"互动式交谈,都属伦理谈话,都激发了对方积极的思考。

二、孔子的"启发式"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的不同点(一)就"问---答"交谈的地位来看,《论语》的基本性质是"独白性的","问与答"只是其中辅助性的一部分。

《论语》记载孔子的话,大抵是采取这两种形式:单纯的"子曰"和针对于"某某问"的"子曰"。

前者相当于"独白",其具体语境被完全抽掉了,后者才类似于"问与答",则部分地保存了当时的语境。

从全篇来看,"子曰"出现的频率远高于"问与答",据陈桂生考证,前者在《论语》中,共204章,约占总章数(521章)的39.8%,后者中师-第对话68章,仅占总章数(521章)的16.8%。

而"问与答"在苏格拉底思想的生成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柏拉图对话集》和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都是用对话的形式写成。

(二)就"问---答"交谈的方式来看,"产婆术"以先生问、谈话对象答为主,而"启发式"则以第子问、先生答为主。

据陈桂生考证,在《论语》师-第对话68章中,第子问、先生答或不答65次,总75.6%,先生问、第子答或不答21次,仅总24.4%。

而"产婆术中的"问---答",以先生问、谈话对象答为主,其原因大凡与与苏格拉底的对话的理念有关,即哲学家克尔恺郭尔所概括的:使自以为知者知其不知,使自以为不知者知其所知。

更为他本人求知欲所驱使。

孔子和苏格拉底生死观之比较

孔子和苏格拉底生死观之比较

孔子和苏格拉底生死观之比较
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是古代哲学家和思想家,他们的生死观也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无论是孔子还是苏格拉底,他们都持有一种宿命论的生死观。

孔子认为人的生死是由天命所决定的,他说:“天生民人,以尊周礼。

”就是说人的生死是由上天所命定的,无法违背。

苏格拉底也认为人的生死是由命运所决定的,他认为人的一生都是在努力追求智慧和真理的过程中,而死亡只是生命的终点,没有什么值得害怕的。

孔子和苏格拉底都对死亡持有一种淡然的态度。

孔子认为死亡不是终结,而是另一种形式的生存,他说:“生无可恃,焉知死可恶乎?”意思是生命本来就没有什么可以依靠的,那么死亡又有什么可怕的呢?苏格拉底也对死亡持有相似的看法,他认为智者应该追求真理和智慧,而不是害怕死亡,他说:“死亡不会伤害我们,我们害怕的只是对死亡的错误认识。

”他认为死亡只是人的一种解脱,是从苦恼解放的途径。

尽管孔子和苏格拉底对死亡持有相似的看法,他们的态度和立场上有所不同。

孔子注重人的实际利益和幸福生活,他认为人的生命价值在于能够对社会作出贡献,所以他更加关注人的世俗境遇和社会责任。

苏格拉底则更加关注人的智慧和灵魂的追求,他认为人应该追寻真理和智慧,通过自我反省和内省来达到人生的目的。

孔子和苏格拉底的生死观有相似之处,都是宿命论的观点,都持有一种淡然的态度,认为死亡不是终结,而是另一种形式的生存。

但他们的立场和关注点有所不同,孔子更加关注实际利益和幸福生活,苏格拉底更注重智慧和灵魂的追求。

这些不同之处反映了他们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想传统,但都体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哲学思想的追求。

谈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同与异

谈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同与异

谈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同与异苏格拉底(469—399BC)与孔子(551—479BC)分别是古代西方与东方思想史上最有名望、最有声誉的代表人物之一。

千百年来他们的名字一直为人们所铭记,他们的品格一直为人们所称道,他们的思想一直闪耀在历史的星空中。

尽管他们分处地理的两极,但是他们的思想却有着众多的共通之处。

苏格拉底与孔子都热衷于政治,他们的一生都在谈论哲学、道德和政治问题中度过。

苏格拉底曾当选过雅典议事会的成员,参与审理过轰动一时的雅典将军案件;在“三十僭主统治”时期勇敢地反对过里底亚的暴政。

孔子年轻时也曾担任过鲁国的中都宰、大司寇等职,并且政绩卓著。

两位现实政治的积极参与者都对政治问题抱有自己的理解看法。

苏格拉底认为政治是伦理性的,同时伦理也是政治性的。

人世间至高至大的美德是政治美德。

政治美德既是一种知识也是一种艺术。

正是借助这种管理艺术,人们才能成为优秀的政治家、首长、家长,而对自己和国家的其他公民都有益处。

同时,这种至高至大的美德在人们的私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都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在这两种情况下都要根据这种艺术和知识来管理相应的事务。

一个好主人或好管家的本领类似一个好统治者的本领,而且前者能够轻而易举地从事后者的工作。

苏格拉底曾对一个名叫尼各马希代斯的人说,“管理私事与管理公事只是量上的'区别。

在其它方面,二者完全相同。

所以,你不应该轻视善于管理家务的人。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Ⅲ,Ⅳ,12)苏格拉底还指出,雅典有一万多个家庭;如果连一个家庭都料理不好,那么又怎么可能管理好这一万个家庭呢?具备有关事务的相应知识和处世本领的人,必将是一个优秀的首长,而不管他是管理家庭还是管理军队或国家。

孔子也是一个伦理政治的提倡者。

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他认为治理国家应当以道德来感化人民,只有这样人民才会前来归附,好象满天星斗都环绕北斗运行一样。

同时治理国家的人本身也必须是一些道德高尚的正人君子。

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比较

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比较

苏格拉底与孔子教育思想的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几乎是同一时期产生于不同两个国家和文化的两位著名的教育家,一个来自东方中国,一个来自西方希腊,不同的文化熏陶,不同的时代背景,但文化往往是相通的,地域的差别阻挡不了两位智者精神层次的交流和相通之处。

教育对象上,两者认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

孔子认为“有教无类”,孔子所处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教育被贵族所垄断,平民根本没有受教育的权利,高昂的学费也不是一般平民能承受得起的。

孔子并不认同这一观念,他创办私学,并提出“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提出平民也有受教育的权利,同时战争使得文化学术下移,私学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这不仅适应了时代的需求,还满足了平民受教育的愿望。

而苏格拉底认为人有天赋的差异,但是都应接受教育而获取知识、完善美德,这与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是很相似的。

苏格拉底说:“我愿同样回答富人和穷人提出的问题,任何人只要愿意听我谈话和回答我的问题,我都乐于奉陪。

”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的想法,即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青年人、老年人、有钱人、穷人、农民、手艺人、贵族、平民都是他施教的对象,不论是谁,只要向他求教,他都热情施教。

并且从他的弟子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出这一点,他的弟子囊括了出生豪门的富家子弟,出生贫寒的手工业者等各行各业的人。

教育方法上,两者都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孔子是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他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认真思考,思考很长时间但还想不通的,可以去启发他;经过思考后已经有所领悟的,但不能以适当的言词表达出来得,此时可以去开导他。

他强调教师的启发是建立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并能举一反三。

苏格拉底的“苏格拉底方法”,又称之为“产婆术”。

他的“产婆术”教学法则是为思想接生,是要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

“苏格拉底方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

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循循善诱,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

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法”比较研究

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法”比较研究

教学研究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法''比较研究蒋武超(扬州大学,江苏扬州225100)摘要:本文立足于教学论视角,从教学的哲学基)、学生观与知识观、教学中的思维方法这三个方面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法”,探讨两种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异同及优势与缺[,在分析各自利弊的基)上,从两者的互补性出发,综合两种启发式教学法的长处,为当代课堂教学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孔子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法比较当代价值一、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法”对比(一)教学法的哲学基)之比较。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法立足于实践哲学,研究的主题是面向社会人生的。

无论是孔子哲学中的核心概念——“仁”,还是孔子“由仁而德”的伦理追求,都立足于社会的伦理规范,涉及的是日常生活的情境,处于经验层面。

因此,孔子所奉行的教育哲学是不涉及形而上学的探讨的。

从认识论层面来看,孔子将西周典章礼乐制度与自己的理解判断融合,并将之奉为真理,判断弟子是否掌握了知识就必已有规范作为检验的标准。

此外,孔子并不认为真理先验地存在于个人的心灵之中,真理是需要通过后天教育才能逐的。

将人为“上智”“中人”“”,并〔大多数人为“中人”之性,认为这部分人,能够通过接受教育自己所处的人性阶层,个的社会。

法立足的哲学是一种先验的真理观。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洞穴之喻”,认为人肉眼所见的世之外还个发的理念,是之所以存在的基础。

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所述的“理念”即先天存在于人心灵之中的真理,唯有通过人的灵魂转向才能领悟。

这种领悟过程是的,需要通过长年累月的哲学,只有极少数人的境界。

柏的“理念”论的,人在认识论上都奉行基础主义,企图为现实知识的存在为基础、不证自明的前提*理论假设,两人在人的心灵中找个前提,即理念。

因此,的启发式教学法意在唤起受启发者“沉睡的心灵”,通过启发、引导让他从现实的蒙昧中醒,地接近心中已然存在的真理,另外,启发式教学中追寻的真理是超乎日常经验范围的,是形而上的,这也是与孔子大不相同之处,在苏格拉底看来,从日常经验中所得出的知识结论是狭隘的、不是普遍的。

苏格拉底问答法与孔子启发式教学法的区别

苏格拉底问答法与孔子启发式教学法的区别

苏格拉底问答法与孔子启发式教学法的区别苏格拉底问答法和孔子启发式教学法都是古代著名的教学方法。

二者虽然都以引导学生思考为核心,但在具体实践中有很大的区别。

苏格拉底问答法是一种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
的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强调提问的重要性,通过系统的提问推动学生思考,让学生思考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并通过不断的反思和讨论来深化学生的理解。

同时,这种方法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而孔子启发式教学法则是一种通过启发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知
识的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过程,让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中发掘自己的思维潜能。

教师只是起到引导和启发的作用,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慢慢领会。

从实践角度来看,苏格拉底问答法更加注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提问的方式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而孔子启发式教学法则更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需要创造一个自由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

综上所述,虽然苏格拉底问答法和孔子启发式教学法都是很有效的教学方法,但具体实践中还是有很大的差异。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来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 1 -。

孔子和苏格拉底生死观之比较

孔子和苏格拉底生死观之比较

孔子和苏格拉底生死观之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是古代哲学家和思想家,他们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提出了深刻的生死观念。

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他的思想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形成。

苏格拉底则是古希腊的哲学大师,他对西方哲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他们分别活跃在中国和希腊,但是他们对于生死观的思考,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下面我们就来比较一下孔子和苏格拉底的生死观。

首先要了解的是,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是在极其不稳定的时代生活着。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和战国初期,这个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不稳定和混乱。

而苏格拉底则出生在希腊的克里特岛,而他所处的雅典,正处于希腊城邦时期的鼎盛时期。

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是他们的思想都是在政治混乱和社会动荡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这也决定了他们对于生死观的思考,不仅仅是哲学上的思考,更是对生命的现实体验和回应。

对于生死观的思考,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是深受其所处时代的影响。

孔子在困乱的战国时代,亲身经历了乱世的苦难和痛苦,从而对于生命、死亡和人生价值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他认为,生命是宝贵的,应该珍惜生命,不怕牺牲,愿为真理和正义奋斗到底。

这种不畏牺牲的奋斗精神,也成为了孔子思想中的重要内容。

而苏格拉底则更多地受到古希腊宗教和哲学的影响,他对于生死观的思考,更多地是在宗教和哲学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

他认为,死亡不过是一种新的生命状态,而人应该在这个世界上追求真理和正义,这样,他的灵魂才能在来世获得永恒的幸福。

这种对于死亡的理性思考,也成为了苏格拉底思想中的一大亮点。

在生死观的表达上,孔子和苏格拉底一点都不含糊,他们的思想在追求永恒的真理、正义和伦理规范上,都有着非常明显的相似之处。

比如说,孔子十分注重人的实际行为和品德修养,他认为人应该以仁爱为中心,修养自己,改造世界。

苏格拉底也非常强调人的伦理品质和道德观念,他认为真正的智慧是懂得自己无知,并且能够自我反省和不断追求道德的完善。

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之比较观

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之比较观

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之比较观(一)教育的对象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这充分体现了孔子教学对象的广泛性。

苏格拉底也同样,他的学生处在各个领域,无论是老年人、年轻人、有钱人、穷人、农民、手艺人、贵族都有涉及,同样也是有教无类。

他迫切地希望通过教育来提高公民的道德修养、丰富他们的知识,从而拯救这个城邦。

(二)教育的方法不仅二者教育对象均十分广泛,二人教育的方法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孔子认为学生学习要有好的学习方法如‚举一反三、‚温故知新,并且学思结合、不耻下问。

他还提倡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通过老师点拨的方式而让学生自己悟出更多的道理。

苏格拉底更是创立了一套完善的教育体系,他称之为‚助产术,也被他称为‚辩证法,即借助他的帮助,由对方自己来生产出自己的思想。

一般分为四个环节:反讥、归纳、诱导和定义。

大概的意思是‚通过反问来揭露对方谈话中的矛盾或漏洞,然后一步步地将其引向普遍的、确定的、真实的知识。

他们二人的教育方法都侧重于让学生有自己真正的思考,而不是一味地机械地接受。

只是苏格拉底是一反前人在自然哲学上的研究,而提出要关注、研究人本身;孔子则是极力倡导学生学习古代先贤、学习经典文章。

(三)述而不作作为两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们却不约而同地主动放弃了通过自己著作来教育后代的机会,他们都秉承了一种‚述而不作思想。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即使是《论语》,也是他的弟子撰写的。

苏格拉底同样是没有留下任何著作,对于他的思想,我们只能从他的弟子柏拉图和克赛诺封的著作中获得。

为什么他们都不愿意用自己的言语留给后人些什么呢?这是一个谜,一个神秘美丽的谜,或许只有多了这一点缺憾才完美吧。

苏格拉底与孔子教学比较

苏格拉底与孔子教学比较

他强调通过对话和问答的方式 ,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真理, 而非单纯地传授知识。
苏格拉底认为每个人都有潜在 的智慧和美德,教育者的任务 是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他们 走向正确的方向。
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
苏格拉底采用对话和问答的方式 进行教学,通过不断提问和追问,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发现真
理。
他通常会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 验出发,通过类比和比喻等方式, 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思想。
苏格拉底的教学风格是平等和自 由,他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和疑问,与他在课堂上进行平等
的交流和讨论。
03
孔子教学思想
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 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是古代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至圣先师”,其 思想对中国及东亚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比较苏格拉底与孔子的教学思想,有助于深入理解 东西方教育传统的异同,为现代教育提供启示。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
分析苏格拉底与孔子教学思想的异同,探讨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
意义
通过比较东西方教育思想的源头,为现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 借鉴和启示,促进东西方教育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02
苏格拉底教学思想
苏格拉底简介
02
01
03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被誉为西 方哲学之父。
他出生于雅典一个普通家庭,通过自学成为一位卓越 的哲学家和思想家。
苏格拉底的思想和教诲对西方哲学、文化和教育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苏格拉底的教学理念
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 养美德和智慧,使人成为有德 行和智慧的人。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苏格拉底和孔子都注重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 方法。未来研究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探讨如何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 需求,提高教育质量。

孔子与苏格拉底师道观比较研究

孔子与苏格拉底师道观比较研究

谢谢观看
2、权威主义与民主主义的差异
中国和希腊的政治制度也影响了两位大师的教学理念。中国历史上一直是权威 主义政治制度,强调对权力的尊重和服从。这种制度下,教育往往成为了一种 灌输和传承的工具,教师成为了权威的代表。而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法在一定程 度上打破了这种模
式,他鼓励学生思考和质疑,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而希腊民主政治制度 下,人们更加注重自由和平等。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教学法正是体现了这种民主 精神,他通过平等的对话引导学生发现真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 精神。
孔子与苏格拉底师道观比较研究
01 一、背景介绍
目录
02 二、概览
03 三、创新性
04 四、影响
05 五、比较分析
06 参考内容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东西方文化中的两位伟大哲学家和教育家,他们的师道观在 许多方面有着相似之处,但也存在许多不同之处。本次演示将从背景介绍、概 览、创新性、影响以及比较分析这五个方面来探讨他们的师道观。
一、背景介绍
孔子是中国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被尊称为圣人。他出生在一个礼乐世 家,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认 为教育应该面向所有人,不论贫富贵贱。
苏格拉底则是古希腊哲学家和教育家,被誉为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哲学家之 一。他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年轻时是一名勇敢的战士,后来转变为一名哲 学家。苏格拉底主张通过对话和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帮助他们获得 真理和智慧。
1、教育目的:孔子和苏格拉底都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为社会做出贡 献。他们都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但在具体实践中存在差异。 孔子更注重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的培养,而苏格拉底则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 能力和哲学素养。

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对比分析

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对比分析

撷英篇启发式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心理发展需求、认知水平,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促使学生自我思考,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

启发式教学的源头可追溯到中国春秋时期伟大教育家孔子和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他们开创了东西方启发式教学法的先河。

在新课程改革引领教育创新的大背景下,比较分析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有助于我们更加有效地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

在孔子长期的教育教学生涯中,他开创了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即是今天我们所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这样说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学生想要掌握新知识,老师应该先让这个学生自己经过缜密的思考,如果思考后还是不能解决问题,并且心中愤懑时,这时候老师再去引导他,这样习得的知识才能牢固。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提出了产婆术启发式教学理论。

产婆术,这种方法主要是在教学中,苏格拉底从人人皆知的简单事物或浅显的道理开始,向学生提出问题,并佯装自己一无所知,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然后用反诘的方式,使学生陷入自相矛盾的窘境,从而引发积极思索,然后再辅之以各种有关事例进行启发和诱导,使学生一步步接近正确的结论[1]。

苏格拉底比喻说这就像助产婆一样把婴儿从母亲的肚子里顺利接生出来,他把这种方法命名为产婆术。

一、孔子、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方法的相同点1.两者产生的社会背景相似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此时的社会正处于变革时期,在这种瞬息万变的时代,人们需要掌握各类新的知识来适应社会的变化。

孔子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出了他的教学方法。

苏格拉底生活在雅典城邦发展的顶峰时期,由于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促使文化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思潮,苏格拉底正是出现在这样一个新生思想涌现的时代。

孔子和苏格拉底比较

孔子和苏格拉底比较

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比较及其优点缺点
一、孔子提倡有教无类,认为人应该平等的接受教育,广招学生,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

他的学生大部分是平民阶层;这一点苏格拉底与孔子相似,都是广收学生,把受教育权扩展到下级阶层。

二、在实际教学中,孔子提倡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天赋能力进行教学,主张启发式教学,实现个性发展。

苏格拉底通过与学生讨论,给学生以启迪,他的精神助产术,对于知识不只是一味灌输,而是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导。

三、孔子提倡“仁”,要宽厚待人;苏格拉底强调“美德即知识”,认为人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获得美德。

两者都强调美德的重要性。

四、孔子和苏格拉底都重视学习和思考的结合,来达到最好效果。

孔子打破了教育上的阶级性,使人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它学思并重、举一反三的教学原则对后世影响深远。

但是孔子忽视自然科学,轻视农业,这也是其弊端所在。

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有利于把重要问题进行归纳、提炼,引导学生的思辨。

2016级免费师范生一班2016100370。

孔子和苏格拉底生死观之比较

孔子和苏格拉底生死观之比较

孔子和苏格拉底生死观之比较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世界历史上两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和西方的文化。

在生死观方面,孔子和苏格拉底有着很大的不同。

孔子相信生命不是终点,而是前往灵魂的永恒之家。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不灭的灵魂,即使身体死亡,灵魂也会继续存在。

孔子对死亡的看法是非常淡泊的,他认为,死亡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不必过于悲伤。

苏格拉底认为,死亡是一个神秘的未知领域,人无法预测或掌握。

他强调人类的精神力量,认为人类应该活得有价值和高贵。

他说:“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有一种道德或伦理上的价值。

”他主张人们在生命中追求真理和智慧,并且不害怕死亡。

孔子重视人的灵魂,强调信仰和道德。

他认为,人类需要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目标。

他指出,一个人能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取决于他的修身齐家。

只有修身齐家,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或女子。

苏格拉底则强调自我审视和思考。

他认为,人类应该通过自我审视来发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并且努力改进自己。

他强调人类的内在本质和真理,认为只有通过自我发现和思考,才能真正地了解自己和世界,从而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总之,孔子和苏格拉底的生死观有很大的不同。

孔子注重灵魂和价值观,强调修身齐家以及治国平天下;苏格拉底强调自我审视和思考,鼓励人们追求真理、智慧、高贵和价值。

两者不同的生死观,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想传统,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不同的哲学启示和思考方向。

苏格拉底与孔子思想主张的异同

苏格拉底与孔子思想主张的异同

苏格拉底与孔子思想主张的异同苏格拉底与孔子是两位古代哲学家和思想家,他们分别代表了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的思想传统。

尽管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域,但他们的思想主张在某些方面有着明显的异同。

本文将从道德观、教育观和政治观三个方面对苏格拉底与孔子的思想进行比较与剖析。

一、道德观:苏格拉底的道德观注重个人的内心品质和思想的准确性。

他认为人应该以真理为导向来评判和引导自己的行为,他讲究的是一个人的灵魂的美和道德的合宜。

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是人应该追求真理和智慧,通过对话和辩论来寻找真相。

孔子的道德观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和社会责任。

他关注的是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孔子提出了“仁”的概念,认为人应该以仁爱、尊重和忠诚来待人,追求亲和和谐的人际关系。

尽管苏格拉底和孔子的道德观着重点不同,但他们都强调了人的内心品质和高尚的道德行为。

苏格拉底关注的是个体的内心思想,而孔子注重的是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

二、教育观:苏格拉底和孔子都将教育视为塑造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手段,但他们在教育目标和方法上存在一些差异。

苏格拉底的教育重点是培养个体的自主思考和批判思维能力。

他通过对话和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

苏格拉底主张学问没有终点,教育应该是一种自我探索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孔子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他注重知识的传授,强调学生应该通过学习经典和文化传统来陶冶情操和培养品德。

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认为通过学习来提升能力和地位是应该追求的目标。

尽管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教育方法有所不同,但他们的教育观念都体现了培养个体的全面发展和追求真理的重要性。

三、政治观: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政治观存在明显的差异。

苏格拉底对于民主制度持批评态度,他认为民主往往会导致无知和草率的决策。

苏格拉底主张由哲学家或智者来领导国家,他认为只有那些能够理性思考和追求真理的人才能够有效地治理国家。

孔子则提倡君主制度,他主张君主应该是仁德高尚的人,通过道德的榜样来影响和治理国家。

试比较孔 子与苏格拉底思想倾向之异同

试比较孔 子与苏格拉底思想倾向之异同

试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倾向之异同孔子与苏格拉底,分别是古代中国和古希腊的思想巨匠,他们的思想对各自文化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尽管生活在不同的地域和时代,但他们在思想倾向上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点之一,是他们都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和伦理规范。

孔子强调“仁”,认为这是做人的最高道德准则。

他主张通过“克己复礼”来实现仁,即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社会的礼仪规范。

苏格拉底则倡导“美德即知识”,认为只有拥有正确的知识,才能具备良好的品德。

他通过对话和辩论,引导人们思考什么是正义、勇敢、节制等美德。

再者,他们都关注教育的重要性。

孔子提倡“有教无类”,主张不分贵贱贫富,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他通过言传身教,培养了众多弟子。

苏格拉底也认为教育是塑造灵魂、培养美德的关键途径。

他采用问答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发现真理。

然而,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倾向也存在诸多不同。

在对道德的具体理解和追求方式上,孔子的“仁”更侧重于人际关系中的伦理规范,强调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的相处之道。

他的道德观念是基于社会等级和秩序的,注重个人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

而苏格拉底的美德观念则更侧重于个人内心的道德判断和理性思考,追求真理和智慧,更加强调个体的自主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政治观点上,孔子主张恢复周礼,希望通过道德的力量和君主的仁德来治理国家,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他强调等级制度的合理性,认为社会各阶层应各司其职。

苏格拉底则对当时雅典的民主制度进行了反思,他更关注政治制度的公正性和合理性,追求一种基于理性和智慧的政治治理模式。

在教育方法上,孔子主要是以传授知识和经验为主,注重对经典的学习和传承。

他的教育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规范性。

而苏格拉底则是通过不断地提问和反驳,激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和探索,让学生在自我反思中获得真理。

从哲学思考的角度来看,孔子的思想更多地是一种实用的人生哲学和社会哲学,关注的是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和政治问题。

孔子和苏格拉底生死观之比较

孔子和苏格拉底生死观之比较

孔子和苏格拉底生死观之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是古代伟大的哲学家,被誉为世界文化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虽然他们生活在不同的国家和时代,但在生死观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

孔子和苏格拉底都认为人的生命是一种有限的存在,死亡是不可避免的。

孔子强调人生短暂,提倡珍惜时间,充实自己的人生。

他认为人的生命应该有所成就,人们应该努力追求道德和智慧。

苏格拉底也强调人的生命有限,他认为人的时间应该用于追求真理和智慧。

孔子和苏格拉底都相信人的灵魂是不死的。

孔子认为人的灵魂是永恒的,死后会进入另一个世界。

他认为人的灵魂应该长存,用于指导和教育后代。

苏格拉底也认为人的灵魂是不灭的,他认为人的灵魂有种种形式存在。

他强调灵魂的重要性,认为人的灵魂应该追求智慧和真理,以使灵魂得到完善。

孔子和苏格拉底都关注人的品德和道德。

孔子提倡仁爱和正直,他认为人的品德决定了其灵魂的归宿。

他强调人的修养和道德行为的重要性。

苏格拉底也强调道德和正直,他认为人的品德决定了其灵魂的状态。

他认为人应该追求智慧和真理,以提升自己的品德和道德。

孔子和苏格拉底在面对死亡时都表现出了坚定的态度。

孔子曾经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他认为死亡是天意,人无法改变。

苏格拉底在面对死刑时,也表现出了坚定而勇敢的态度。

他拒绝逃离或者改变自己的思想,选择面对死亡,因为他认为遵循真理和正义是人应该做的。

他坚信自己的灵魂会在死后得到解放和完善。

孔子和苏格拉底的生死观有许多相似之处。

他们都认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

他们都相信人的灵魂是不死的,灵魂的状态和品德决定了其灵魂的归宿。

他们在面对死亡时都表现出了坚定的态度。

无论是孔子还是苏格拉底,他们的生死观都强调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鼓励人们追求智慧和道德,实现自我完善和灵魂的升华。

苏格拉底与孔子言说方式的比较

苏格拉底与孔子言说方式的比较

苏格拉底与孔子言说方式的比较苏格拉底与孔子言说方式的比较邓晓芒苏格拉底的言说,他的标准是确立于言说本身的,就是说,话语本身有自身的标准。

所以我们在言说伦理道德问题时,以及言说其他任何问题时,我们都应该遵循话语本身的标准。

这个标准,到后来经过世世代代的发展,就形成了西方的逻辑。

西方重逻辑、重语法规范,这是西方文化的一个特点,也是西方言说的一个特点。

今天,跟大家谈谈关于苏格拉底与孔子在言说方式方面的区别。

这个问题很重要。

首先,这两个人在中西文化各自的传统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西方,苏格拉底是一个大师,特别是在伦理道德方面,成为了后世的楷模。

曾经有人把苏格拉底比作为西方的孔夫子,整个西方哲学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开始有了一个转向,从原来探讨自然界的本原转向了探讨伦理与道德问题,所以苏格拉底是一个开创性的大师。

大家都知道,孔夫子在中国是具有崇高地位的。

今天我要谈的,不是他们具体的道德观点和道德历程,而是他们在谈话的时候,他们的说话方式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中西方的差异,想从这个问题来切入到我们在讨论伦理道德、政治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所不知不觉在遵循、在运用的某种思维方式。

从这个方面,我们可以对中西两大文化体系产生一种清晰、宏观的认识。

在说话的方式上,孔子的《论语》是众所周知的。

孔子一生,没有留下他自己专门撰写的哲学和伦理道德著作。

《论语》,就是他跟他的一些弟子们的谈话,由他的弟子们记录下来的对话录,所以孔子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也就是说,他不写书,他只整理古籍,然后以口头的方式把他的意思和道理讲出来。

苏格拉底在古希腊也有类似的著作。

苏格拉底也没有一部自己写的书,也只有由他的弟子们所记录的对话录。

特别是他的大弟子柏拉图,在他的书里,往往就是以苏格拉底的口吻来转述苏格拉底的思想和柏拉图自己的理解。

所以这两个人都是用他们口头的对话形式来启发人们去关心和思考真理、追求智慧,以这种方式阐述自己的思想,而阐述的话题主要是伦理道德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比较研究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比较研究思想是属于人类的。

因此,不同国度、不同地域里的思想家虽然处在不同的历史状态下,并置身于不同的文化氛围中,但其思想的目的、思想的方式和思想内容总不免有这样或那样的相似之处。

在晚近时期的人类历史进程中,由于文化交流的日渐增多,相互借用和相互参证使得这种情况已经具有了相当的普遍性,这就使得比较研究更加方便了。

不过对于早期的思想家进行比较研究却更具意义。

因为在文化交流还没有大规模的展开,甚至在基本没有文化交流的情况下,思想家们共同的或近似的乃至完全不同的思考尤能表现不同民族的相同或相近乃至完全不同的遭遇和所面临的相同或相近的问题。

这种比较研究不仅可以展示不同民族的文化心态和文化类型,而且可以通过这种比较了解人类的共同特征,进而理解人类的共同命运。

孔子(551- 479 .BC)和苏格拉底(469- 399 .BC)都是早期人类思想史中的重要人物。

将苏格拉底与孔子的思想进路、思想方式以及思想内容等方面进行比较,可以折射出古希腊与古代中国的诸多方面令人深思的问题,而这一点,对更好、更客观地理解中西文明会提供有益的帮助。

孔子与苏格拉底都有很强的现世精神,二人均不喜欢空谈玄理。

苏格拉底并不重视脱离现世的人事问题去思考冥冥之天或茫茫宇宙中的事物起源问题,他批评这些人,“完全不管人事,而对天上的事情加以猜测,是不是认为自己在做本分的工作?”苏格拉底坚信首先弄清人事问题是绝对重要和必要的。

在他看来,人事问题是世间最重要的同时也是首要的问题,不仅本身即已十分重要,而且其它一切问题,如果脱离了人事问题都将失去其应有的意义。

孔子在这一点上与苏格拉底很相像,季路问孔子若何“事鬼神”,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又问“死”,孔子答以“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

在孔子看来,生的问题和人的问题还没有弄清楚,是没有必要去谈论“鬼神”和“死”之类的问题的。

虽然苏格拉底不愿首先去谈论人事以外的“客观存在”方面的问题,而孔子则不喜欢谈论“死”之后等问题,但两位先哲同样不喜欢先去探讨人以外的问题,则是显而易见的。

这一点表明两人都有明显的现世精神,双方同样持有明显的入世情怀。

对于一个饱含现实情趣的思想家或践履者而言,人生之前或人死之后,抑或人以外的问题,同样都属于无实际意义和现实效用的问题,他们虽不主张禁绝这种思想,但总是对其采取批判的态度,认定将人之外的事物或人生之前乃至人死之后的真实和虚幻的“东西”作为思考对象是无意义和没有必要的。

在这一点上,苏格拉底与孔子几乎没有什么原则的区别。

两位先哲都对现实问题有浓厚的兴趣,都通过文化的自我体认而赋予自己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两位先哲那里,这种对现世的关怀,主要的还是集中在他们对政治问题的兴趣上面。

有趣的是,这种浓厚的政治兴趣使得两位先哲同时将目光投注在了道德领域,他们都希望建立一种符合伦理原则的政治,都试图努力造就一种政治与伦理相统一的合理的政治生活。

苏格拉底为实现自己的现世抱负而四处宣讲道德,他“如父如兄地敦促人们关心美德”,每日敦促和劝说大家,“不管老小,都不要只顾个人和财产,首先要关心改善自己的灵魂”,他认为这是比个人和财产“更重要的事情”。

在他看来,人要使自己有力量、有美德,求助于神灵,不如求助于自己心灵,“一个更好的公民”的标准,是包括理财能力、为城邦效命疆场而能克敌制胜、以外交的方式化敌为友、通过演说凝聚人心、使人民齐心协力等等诸多方面的。

这种宣讲的主旨,就是要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进行融合,使政治与伦理在伦理的基础上协调起来,而公民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就会使城邦中更加良好的政治的实现成为可能。

与苏格拉底试图将现世政治伦理化的做法相类似,孔子的目标是将伦理政治化,他为推行自己的社会理想而到处奔波,周游列国,提出了很多政治伦理观念,这些观念都是以改造现实为基础并为改造现实服务的。

“学优则仕”和“为政以仁”是最能表现孔子欲将伦理政治化倾向的。

孔子为了实现将伦理政治化的目的,提出了“礼”的主张。

所谓“礼”,其实就是对包括维护等级制度在内并首先表现为对等级制度进行维护的社会生活秩序的强调。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遂顺理成章地成了等级制度和旧秩序的护符。

这是具有浓厚伦理色彩的政治学说。

孔子将道德作为万能的政治手段,冀望通过对人心的道德改造,恢复逝去的周朝式的统治和生活秩序。

其实“如有用我者,吾为其东周乎”(《论语·阴货》)的真正用意,就是要重建伦理化的政治,将伦理政治化。

政治的伦理化和伦理的政治化是十分相似但又有明显不同的两种思想倾向。

两者的相同点在于两者均对政治和伦理现状严重不满,都认为伦理和政治“道德”的崭新社会生活秩序。

为此,孔子和苏格拉底选择了不同的取向并采取了不同的方式。

孔子的路径是由政治而道德的。

虽然儒家每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表现层次上而言是从伦理到政治的。

但这只是对少数君王或为政者而言,也就是说,这只是对社会生活中的“大人先生”们的要求,而对于整体社会的改造,则更主要的还是寄托在通过政令的贯彻执行而收到改造社会使之道德化的客观效果。

传统社会中以礼为法或以礼代法,“礼法”联称的秘密即在于此。

事实上这种以“礼法”为特征的社会,正是奉行了孔子的这种主张,沿着孔子的这种路径而行进的。

宋明时代程朱理学的垄断和统治思想地位的实现,也正是选择这种路径来改造社会的“成功”。

程朱由此获得正统的思想史地位,同时也难于撼动,也就不足为怪了。

因此,近世学者如牟宗三等欲从学理上认定五峰胡宏和蕺山刘子为孔孟正传的努力,最多只能在“学理”上产生影响,而由于传统儒学,原本即是一种最后必须落实在践履上的学问,所以,无论胡宏与刘宗周理论上多么精湛,都不足以也根本不能够成为事实上的正统。

程朱的地位之不可以撼动,就是因为中国社会实行的是礼法,而不是“心法”、“性法”、“心性法”。

只有“礼”才是现实的,较“心”、“性”等更有实际效用。

与孔子所选的路径不同,苏格拉底选取的是从伦理到政治的路径。

如同孔子一样,他首先基本否定了现实的合理性,认为这个国家已经极其缺乏生气,如同一头衰老的笨牛。

而社会公职不仅没有给人一种公心,反而增加人的自私的欲望,成了满足个体自私愿望的条件和手段,以至于使他不得不告诫人们:要想做一个正直的人,就不应该谋取社会公职。

他认为,“一个真想为正义而斗争的人,如果活着,哪怕是活一个短暂的时期,那就必须当老百姓,决不能担任公职。

”苏格拉底并不是认定:有公职与丧德之间有一种必然的连带关系。

但至少他认为他所处的时代的情形是这样的。

他要改造他所处时代的社会风气,寄望于通过他的努力,唤回社会良心和人间公道。

他没有像孔子那样,试图通过政治首脑人物人格的道德化,形成君主的良心然后以这种良心为礼法,在向下推行中,坚守“仁义”原则,并通过这种坚守,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性。

社会秩序的稳定,同时育的方式,实现整体社会的道德水平的提高,然后通过社会公议等形式,监督政治首脑和政府官员,限制他们的私欲的膨胀,以社会自己的力量挽回社会自己的公道和良心。

后世西洋政治虽不再坚持用社会良心力量来维护社会的公道,但以社会自己的力量来整合社会自己的秩序,维护社会公益的做法,大致延续着苏格拉底的思想取向。

苏格拉底欲使政治伦理化,但他没有寄望于当权者的道德水平的改善,而是相信下层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能够制约上层人物的私欲。

他要努力建设一种政治体制,一种伦理化了的政治体制,他不相信政治人物(如孔子心目中的明君圣王)会先天的具有道德良知。

孔子欲将道德政治化,但却选取了先伦理,而后政治,最后再到伦理的路径,客观上表现为自上而下的倾向;苏格拉底则欲将政治道德化,其所选取的路径乃是先使人学习政治的知识,从而养成公道的观念和习惯,进而用这种观念为指导去改造现实政治,最后实现它的伦理化。

这样的路径表现为一种自下而上的倾向。

应该说孔子的路径和倾向是贵族式的,而苏格拉底的做法则表现为一种明显的平民化特征。

但是无论孔子将伦理政治化的做法被孟子所继承,提出所谓“仁政无敌”的主张,还是苏格拉底的政治伦理化的倾向为柏拉图所继续,形成所谓“哲学王”的政治理想模式,同样不合乎实际,同样无法真正得到实行。

孔子与苏格拉底虽然同属于道德宗师,同对现世抱有强烈的热忱,但二人的现世情怀里又有比较明显的不同的地方。

孔子对现实的强调,有着明显的保守倾向,他试图利用对已经崩溃的周朝礼法的恢复,完成对现实社会秩序的重新整合,而这种整合是必“因于”前代之礼的。

所谓“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论语·为政》)这表示了孔子对社会进化的承认,但这种进化显然是“可知的”,即程度是不大的。

因此孔子非常像一个道德的社会的改良者,他所强调的秩序或礼,着重在遵从一面,所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小人学道则易使”(《论语·阴货》)。

在孔子所强调的这种秩序中,个人(身处社会下层的大多数)大致可以看作是被动的(除极少数自愿践履的圣贤之外),至少应当说自觉程度是不高的。

而苏格拉底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秩序,在这种新秩序中,人是自觉的,有意识和意志自由的。

孔子看到了现实的不合理性(“八佾舞于庭”,“陈氏弑其君”等),他认为使之趋于合理的唯一有效办法是恢复周礼。

这种贵族式的崇古取向,与苏格拉底的平民式未来式取向是明显不同的。

苏格拉底冀望于具有自觉道德人格和丰富知识技能的新人群的产生,由他们来改正现实秩序的不合理性。

苏格拉底欲使平民接受相当的教育之后努力参与政治,这样的做法实际就是要建立一种平民政治,而孔子的“小人学道则易使”极至,必然是贵族政治的生成。

平民政治易于走向民主,而贵族政治则会自然地导致专制。

苏格拉底和孔子处在不同环境之中,却同样认识到政治与道德的分离是现世生活的“不洁”,他们都想通过重新整合的方式实现社会秩序的合理化,他们在政治与道德问题上的思考之相似性,表明了人类所遭遇的问题是相近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相似的。

但双方选取的路径和取向上不同,却反映出各自不能脱离自己的生活环境而思考问题,这种思考展示了双方比较明显的差异性。

这种差异性在一定的意义上,也预示了两种文化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的分道扬镳。

两位先哲的这种差异性,其实就是两种文化—东西文化在源头上开始分流的一个比较明显的标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