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的职业安全与职业防护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防护ppt课件完整版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防护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4e552c1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eb.png)
2024/1/25
25
医务人员权益保障
2024/1/25
获得职业防护的权利
医务人员有权获得必要的职业防护,医院应提供充足的防护用品 和设施。
获得健康检查的权利
医务人员有权获得定期的健康检查,医院应建立相应的健康档案和 管理制度。
获得工伤保险的权利
医务人员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患职业病时,有权获得相应的工伤 保险待遇。
其他锐器伤害。
12
额外预防措施
2024/1/25
加强患者筛查和隔离
对于可能具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应进行筛查和隔离,减少医务 人员暴露的风险。
实施环境清洁和消毒
定期对医疗环境和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降低病原体的传播风险。
强化医务人员培训和教育
提高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和防护的认识,加强相关培训和教育,提 高防护意识和技能。
29
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的建议
2024/1/25
提高医务人员防护意识
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危 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完善职业防护设施
医疗机构应加大投入,完善职业防护设施,如提供充足的 防护用品、建立安全的医疗废物处理系统等。
加强职业防护监管
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医疗机构职业防护工作的监管,确 保各项防护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2024/1/25
22
06
CATALOGUE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政策与法规
2024/1/25
23
国家相关政策法规
0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明确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制度,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
2024/1/25
02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与防护ppt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与防护ppt](https://img.taocdn.com/s3/m/6e3eb8da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b4.png)
02
医务人员职业危害因素
生物危害因素
微生物气溶胶
在处理呼吸道或肠道等感染性物质时,或在操作产生气溶胶 的医疗设备时,医务人员可能暴露于微生物气溶胶中。
接触污染的体液
医务人员在处理患者伤口、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时,可 能接触污染的体液。
化学危害因素
化学消毒剂
长期接触化学消毒剂可能对医务人员的呼吸系统、皮肤、眼睛等产生刺激和 损伤。
工作场所暴力
医务人员在工作场所可能遭受暴力袭击 ,导致身体和心理伤害。
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可能暴露于患者的体 液、血液、排泄物等污染物质中,从而 增加感染疾病的风险。
医疗事故
医务人员在医疗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医 疗事故,导致患者死亡或伤残。
03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通用防护措施
严格执行卫生标准
患者安全文化教育内容
包括患者安全意识培养、患者安全文化宣传等内容。
患者安全文化教育形式
通过宣传册、讲座、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教育,使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患者安全 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患者安全意识。
05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监测与评 估
职业安全监测的内容与方法
监测内容
包括医疗设施的安全性、医疗操作流程的合理性、医疗设备 的维护和更新情况、医疗废弃物的处理情况等。
岗前职业安全培训考核
通过考核确认受训者是否掌握了相关知识和技能,是否能够 胜任岗位工作。
在职职业安全培训
在职职业安全培训内容
包括新员工入职培训、不同科室之间的交流培训、定期职业安全培训等。
在职职业安全培训考核
通过定期考核和实际操作评估,确保医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运用所学知 识和技能。
患者安全文化教育
手术室职业安全与防护
![手术室职业安全与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56a76bc3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b8.png)
未来,手术室职业安全将更加注重预防和综合管理,以保障医疗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未来,将有更多的研究和探索针对手术室职业安全的创新技术和方法,以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未来,手术室职业安全教育将更加普及和深入,以提高医疗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实践措施
02
该医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手术室职业安全与防护水平,包括加强手术室环境清洁消毒、规范手术器械和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强化工作人员个人防护意识等。
实施效果
03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该医院手术室职业安全与防护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医护人员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提高。
改进措施
该医院采取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如加强手术室环境的清洁消毒频次、定期开展工作人员个人防护培训等。
完善规章制度
制定并更新手术室职业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明确各项操作流程和防护要求,确保医务人员严格遵守。
定期开展培训
加强监测和检查
建立报告制度
加强沟通与协作
01
02
03
04
针对手术室职业安全与防护,定期组织培训课程,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护技能和应对能力。
定期对手术室环境、设备等进行监测和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
03
CHAPTER
手术室职业安全与防护的风险因素与危害识别
手术过程中,医生、护士和患者近距离接触,可能增加细菌、病毒等生物因素传播的风险。
生物因素
手术室使用的消毒剂、麻醉剂等化学物质,可能对医护人员造成呼吸道刺激、过敏反应或中毒等风险。
化学因素
手术设备噪音、振动以及长时间固定姿势等,可能对医护人员的身体造成疲劳、肌肉骨骼损伤等风险。
未来,将有更多的研究和探索针对手术室职业安全的创新技术和方法,以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未来,手术室职业安全教育将更加普及和深入,以提高医疗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实践措施
02
该医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手术室职业安全与防护水平,包括加强手术室环境清洁消毒、规范手术器械和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强化工作人员个人防护意识等。
实施效果
03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该医院手术室职业安全与防护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医护人员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提高。
改进措施
该医院采取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如加强手术室环境的清洁消毒频次、定期开展工作人员个人防护培训等。
完善规章制度
制定并更新手术室职业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明确各项操作流程和防护要求,确保医务人员严格遵守。
定期开展培训
加强监测和检查
建立报告制度
加强沟通与协作
01
02
03
04
针对手术室职业安全与防护,定期组织培训课程,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护技能和应对能力。
定期对手术室环境、设备等进行监测和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
03
CHAPTER
手术室职业安全与防护的风险因素与危害识别
手术过程中,医生、护士和患者近距离接触,可能增加细菌、病毒等生物因素传播的风险。
生物因素
手术室使用的消毒剂、麻醉剂等化学物质,可能对医护人员造成呼吸道刺激、过敏反应或中毒等风险。
化学因素
手术设备噪音、振动以及长时间固定姿势等,可能对医护人员的身体造成疲劳、肌肉骨骼损伤等风险。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ppt课件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260d788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a0.png)
增加。
防护措施不规范
防护措施不规范 01
部分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没有严格遵 循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手套等,增 加了感染的风险。
防护意识薄弱 02
部分医务人员对职业防护的重要性认识不 足,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容易发生职业暴 露。
防护设施不完善
1
防护设施不足
一些医疗机构由于资金不足或管理不善,导致医务人员 使用的防护设施不足,如口罩、手套等。
优化设备配置
合理配置医疗设备,确保医务人员在使用 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
04
医务人员职业防 护的监管和评估
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完善防护设备标 准
政府和医疗机构应制定和完善医务人员使用的 防护设备的标准,并严格监督实施。
建立考核评估体 系
医疗机构应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情况进行定 期考核和评估,确保各项防护措施得到有效执 行。
成功案例介绍
北京朝阳医院
北京朝阳医院重视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建立 了一套完善的防护机制,减少了医务人员职 业暴露的风险。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在职业防护方面做得 非常好,他们的医务人员都经过了严格的培 训,采取了多种防护措施,确保了医务人员 的安全。
失败案例分析
某医院手术室发生锐器伤事件,原 因是医务人员未按规定佩戴手套, 导致感染乙肝病毒。
定期开展评估和检查
监管措施
政府或医疗机构应 定期对医务人员的 职业防护情况进行 检查和评估,以确 保安全措施得到有 效执行。
目的和意义
通过定期的评估和 检查,可以及时发 现和纠正医务人员 职业防护中存在的 问题,降低职业暴 露风险。
实施方案
医疗机构应制定具 体的评估和检查方 案,明确检查内容 和标准,确保评估 和检查工作的科学 性和有效性。
防护措施不规范
防护措施不规范 01
部分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没有严格遵 循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手套等,增 加了感染的风险。
防护意识薄弱 02
部分医务人员对职业防护的重要性认识不 足,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容易发生职业暴 露。
防护设施不完善
1
防护设施不足
一些医疗机构由于资金不足或管理不善,导致医务人员 使用的防护设施不足,如口罩、手套等。
优化设备配置
合理配置医疗设备,确保医务人员在使用 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
04
医务人员职业防 护的监管和评估
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完善防护设备标 准
政府和医疗机构应制定和完善医务人员使用的 防护设备的标准,并严格监督实施。
建立考核评估体 系
医疗机构应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情况进行定 期考核和评估,确保各项防护措施得到有效执 行。
成功案例介绍
北京朝阳医院
北京朝阳医院重视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建立 了一套完善的防护机制,减少了医务人员职 业暴露的风险。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在职业防护方面做得 非常好,他们的医务人员都经过了严格的培 训,采取了多种防护措施,确保了医务人员 的安全。
失败案例分析
某医院手术室发生锐器伤事件,原 因是医务人员未按规定佩戴手套, 导致感染乙肝病毒。
定期开展评估和检查
监管措施
政府或医疗机构应 定期对医务人员的 职业防护情况进行 检查和评估,以确 保安全措施得到有 效执行。
目的和意义
通过定期的评估和 检查,可以及时发 现和纠正医务人员 职业防护中存在的 问题,降低职业暴 露风险。
实施方案
医疗机构应制定具 体的评估和检查方 案,明确检查内容 和标准,确保评估 和检查工作的科学 性和有效性。
手术室职业防护PPT课件
![手术室职业防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b04a6a7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74.png)
5.药物、疫苗预防 有条件者可于事后 注射疫苗。如可疑感染HBV时,可注射特 异性乙肝高价免疫丙种球蛋白、乙肝疫 苗;如暴露于HCV时,应及时进行 HCV抗体检查等。
(二)管理者 制 定相关制度,督促关 心护士,减少损伤的 发生并将危害程度降 到最低。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 防护指引
手术室 应使用 外科口 罩
防范措施
(一)病人 术前完善各项必要的检查与化验,包括:肝功能、 乙肝抗原、抗体、丙肝、梅毒、艾滋病等,已知感 染者做好细菌或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有特殊感染 时应在手术单上注明,以便于手术室作出合理的安 排。
(二)护士 1.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相关疫苗接种 如:乙肝疫苗。通常
对乙肝表面抗原阴性者进行接种,是目前预防乙肝最有效 的措施,且对丙肝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2.术前应自我检查 手部皮肤有破损者原则上暂不参加手术 的洗手工作,尤其是某些感染性手术。而担当巡回护士时 应做好自我防护,如:戴手套,穿隔离衣,接触病人前后、 尤其接触及血液、体液后必须洗手。
外科口罩的佩戴方法
❖ 将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口罩下方带系于颈后, 上方带系于头顶中部。
❖ 将双手指尖放在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 指向内按压,并逐步向两侧移动,根据鼻梁形状 塑造鼻夹。
❖ 调整系带的松紧度。
护目镜、防护面罩的使用 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 分泌物等喷溅时 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时
感染途径
包括:意外针刺伤、刀割伤、污血溅落到眼睛或沾染皮肤 等,即:经过黏膜和非完整性皮肤传播,不会通过吸入血 气溶胶而传播。皮下接触HIV的危险性是0.3%,黏膜接触 则为0.09%;针刺感染HCV的危险性为1.8%。 有研究表明,在血液及各种体液中含病毒较多的分别是: 血液、血液成分、伤口感染性分泌物、阴道分泌物、羊水、 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等。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ppt课件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e0abe08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00.png)
通过开展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手术室护士对职业暴露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加强相关研究,不断完善现有的防护措施和方法,为手术室护士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01
保持手术室通风换气
手术室应安装通风设备,定期开窗通风,减少空气中细菌浓度,降低感染风险。
02
使用高效过滤器
在手术室使用高效过滤器可以过滤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减少感染的风险。
手术室护士长期面对患者的痛苦和死亡,容易产生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因此需要加强心理疏导,提高心理素质。
加强心理疏导
手术室护士需要学习沟通技巧,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缓解紧张气氛,降低医疗纠纷的风险。
对发生的职业暴露事件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找出原因和漏洞,总结经验教训。
针对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完善防护措施和操作规程。
学习和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职业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确保医院和护士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完善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加强制度执行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紧急情况
手术过程中出现的紧急情况,如大出血、心脏骤停等,需要护士迅速应对,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容易造成心理压力。
02
CHAPTER
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
手术室护士在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时,必须使用手套进行防护,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正确使用手套
在手术过程中,护士需要佩戴医用外科口罩,以防止通过呼吸道传播病菌。
学习沟通技巧
手术室护士需要定期参加专业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和服务质量,增强自信心和职业认同感。
参加专业培训
03
CHAPTER
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的预防措施
手术室职业暴露与防护ppt
![手术室职业暴露与防护ppt](https://img.taocdn.com/s3/m/e09be1a2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c5.png)
锐器损伤
手术中使用的刀片、针头等锐 器可能导致工作人员受伤。
化学因素
化学物质
手术室中常见的化学物质包括麻醉剂、消毒剂和化学试剂等,长时间接触可能对 手术室人员的呼吸系统、皮肤和眼睛等造成刺激和损伤。
气体排放
手术室中使用的气体排放可能对手术室人员的健康造成影响,如麻醉废气和气体 排放等。长时间接触这些气体可能导致手术室人员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提高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增强职业防护意 识
医务人员需认识到职业暴露的危害,严格遵守 操作规程,加强防护措施。
提升自我保护能 力
医务人员需提高对常见职业暴露的处理能力, 如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及时处理锐器等。
建立和完善防护制 度与措施
提高职业防护意识和技能
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职业防护的重视程度和防护技能水平,减少职业暴露的风 险。
电磁屏蔽
采用电磁屏蔽技术, 如导电漆、金属网 等,可以有效地隔 离电磁辐射,降低 其对手术室人员的 影响。
时间防护
限制在电磁辐射环 境中的工作时间, 合理安排工作人员 轮换,以减少辐射 暴露时间。
04
化学因素防护措 施
空气净化措施
化学因素防护措施
手术室应安装空气净化装置,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减少空气中微生物和有害气体的含量。
手术室职业暴 露与防护ppt
汇报人:XXX
01
手术室职业暴露的风险
02
防护措施的重要性和原则
03
物理因素防护措施
04
化学因素防护措施
05
生物因素防护措施
06
提高职业防护意识和技能
目 录
01
手术室职业暴露 的风险
物理因素
手术室职业安全与防护
![手术室职业安全与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e568abd2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6d.png)
03
手术室火灾应急处理 预案
针对手术室可能发生的火灾制定应急 处理预案,包括灭火器的使用、紧急 疏散等。
03
手术室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个人防护措施
工作人员防护
手术室工作人员应当穿着符合 规定的手术衣、手套、防护鞋 等个人防护用品,以避免受到
血液、体液和组织等污染。
面部和眼部保护
手术室工作人员应当佩戴面罩、 护目镜等面部和眼部保护用品, 以避免血液、体液和组织等对眼 睛和面部的污染。
04
手术室职业安全培训与教育
岗前职业安全培训
针对手术室工作人员的岗前职业安全培训,应包括医院感染 控制、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操作流 程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措施等内容。
岗前职业安全培训应由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授课,并确保参 训人员能够充分掌握所学知识,通过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手 术室工作。
生物污染
手术过程中可能接触到患者的血液 、体液和分泌物等,增加了医护人 员感染疾病的风险。
物理因素
手术室中的噪音、辐射、高温等物 理因素可能对医护人员的健康产生 不良影响。
手术室职业安全的法律法规要求
国家法律法规
医护人员在进行手术操作时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职业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如《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
手部保护
手术室工作人员应当在操作前、操 作后和接触污染物后洗手,并使用 消毒剂消毒手部,以避免细菌交叉 感染。
环境防护措施
空气净化
手术室应当安装空气净化装置 ,保持空气流通,以减少细菌
污染的风险。
清洁和消毒
手术室地面、墙壁、设备等应 当经常清洁,定期消毒,以避
免细菌的滋生和传播。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课件PPT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4f50cf7e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8e.png)
VS
环境保护要求
在废弃物处理过程中,需遵循环境保护要 求,如减少废弃物产生、节约资源、防止 二次污染等,确保废弃物处理不对环境造 成不良影响。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5
健康监测与异常情况处 理
定期体检制度和健康档案管理
定期体检制度
01
针对医务人员的职业特点,制定全面、细致的体检计划,包括
医务人员面临风险
生物性风险
化学性风险
物理性风险
心理社会性风险
如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感染,传染病传播等。
如消毒剂、化疗药物等 有毒有害物质接触。
如辐射、噪音、锐器伤 等。
如工作压力、暴力伤医 事件等。
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
法律法规
《职业病防治法》、《医院感染 管理办法》等明确了医务人员的 职业防护权益和责任。
正确佩戴和脱卸流程示范
佩戴口罩
应确保口罩紧贴面部、无缝隙,注意 调整鼻夹和系带,避免触摸口罩外侧 。
穿戴手套
脱卸流程
应在指定区域按照正确顺序脱卸个人 防护用品,避免污染环境和自身。同 时,应注意手卫生和消毒工作。
应先戴手套再穿隔离衣或防护服,注 意手套应套在袖口外面。
REPORT
CATALOG
DATE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1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概述
职业防护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职业防护是指在工作过程中,为预防 和减少职业危害,保障劳动者身心健 康和生命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重要性
有效保护医务人员免受职业暴露和感 染,确保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质量, 维护医务人员健康权益,提高工作满 意度和团队凝聚力。
关于手术室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ppt课件
![关于手术室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b57a7fa50e2524de5187e6c.png)
.3 物理性危害的防护
①C型臂由专人操作,使用时注意距离防护和时间防护。无法 回避的医护人员应穿好铅衣,其他人员尽量避开射线范围, 在病人病情许可情况下可暂避室外。参加人员进行登记, 次数均摊,避免身体短期大剂量集中接受X线照射。合理排 班,避免孕妇接触X线辐射。 ②使用电刀电凝时及时吸尽烟雾,避免烟雾在局部过浓。关节 置换手术更换为非骨水泥材料要及时清理干净;腹腔镜手 术时,严格检查气腹机与二氧化碳容器衔接处,防止二氧化 碳泄漏。 ③为防止或减轻噪声污染,尽量做到操作准确、轻柔,做到说 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开关门轻。使用噪音小、功能好的新 仪器、新设备。定期检查器械车,使用润滑剂加强保养。 吸引器应做到即用即开,各种监护仪器音量大小适宜。保 持室内安静,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对话。Fra bibliotek 心理因素危害
• ①手术室护士每日精神高度紧张,注意力高度集中, 工作节奏快,所面临的工作性质具有高危、高风险、 高强度、无规律性,长期处于此环境中易造成严重 心理压力。 • ②各种创面、坏死组织、恶性肿瘤等刺激可导致 不良心理状态,引起焦虑、烦躁、心理疲劳等。
1 生物性危害的防护
① 建立术前病毒检测体系,了 解病史,做好预防工作。对 澳抗阳性及有特异性感染 者应作特别记录并安排在 固定的手术间,门口设有隔 离标志。与手术无关人员 不要入内,谢绝参观。 ②做好个人防护,如工作人员 有皮肤破损暂不参加特异 性感染手术,尽量避免与病 人皮肤、黏膜等损伤部位 或体液直接接触。操作时 应戴口罩、帽子和双层手 套。急诊手术未来得及进 行病毒检测的按阳性处理。
④术中尽量使用一次性用物。手术完毕后要分类处理 感染物品,器械先用1∶200的84消毒液浸泡,再清洗; 针头、刀片放入回收盒内;一次性用物用1∶200的 84消毒液浸泡、毁形;丢弃物品装入黑袋送焚化炉焚 烧,手术间进行终末消毒。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课件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9698827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91.png)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可以降低疾病在患 者和医务人员之间的传播风险,保护 社会公众的健康。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医务人员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医疗服 务的质量,通过职业防护可以确保医 务人员保持最佳状态,为患者提供优 质的医疗服务。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的目标和意义
减少职业暴露
通过采取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 降低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接触有害 物质、病患和病原体的风险,从
放射科职业防护措 施
定期对放射科设备 进行检测和维护,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
对医务人员进行放 射安全培训,提高 其安全意识和操作 技能。
案例二:某医院手术室职业防护措施
手术室职业防护措施
建立严格的手术室清洁消毒 制度,确保手术环境无菌。
02
01
03
为医务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 准的防护用品,如手术衣、
教育内容与方式
教育内容
在职员工定期复训
新员工入职培训
教育内容与方式
高风险岗位强化培训 教育方式 线上课程:提供视频教程、PPT课件等学习资料。
教育内容与方式
线下培训
组织专题讲座、研讨会和实地操 作演练。
自主学习
鼓励医务人员自主学习,提供相 关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
培训与教育的评估与改进
考试成绩
而减少职业暴露。
提高安全意识
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培训和教 育,提高他们对职业风险的认知和 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促进可持续发展
良好的职业防护措施有助于保障医 务人员的健康和安全,促进医疗行 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大 的价值。
02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
物理因素
01
02
03
04
锐器伤
手术室职业暴露与防护PPT
![手术室职业暴露与防护PPT](https://img.taocdn.com/s3/m/d55bc4b7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41.png)
职业暴露防护原则和措施
05
5.环境控制
保证血站有适当的日常清洁标准和卫生处理程序, 在彻底清洁的基础上消毒献血椅、床单、设备和 环境的表面(工作台面、洗脸池、门把手)等,并保 证程序的落实。
职业暴露防护原则和措施
(三)加强针对预防
免疫计划 空气传播预防 接触预防 皮肤黏膜暴露后的药物预防
职业暴露防护原则和措施
在两个献血者之间一定要更换手套或者消毒,手套不能代替洗手。在实 际工作过程中,受客观条件限制(大批量采血时、采血车上水源不足), 戴手套也是一个预防经手感染的有效方法。应用一次性清洁和无菌手 套为好,用过的手套应放在指定的污物袋内。当手套接触到血液时,应 及时更换手套。运输医疗废物的人必须戴厚质乳胶清洁手套
(1)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当手部有 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 液)和流动水洗手。②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可 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2)在下列情况下,医务人员应根据上述(1)的原则选择洗手 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①直接接触每个献血者前后。 ②每一位献血者献完血之后,下一位献血者献血之前。③ 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④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 无菌物品之前。
常见的职业暴露危害因素
5、其他因素
由于检验科的工作性质,工作人员每天都被各种含有潜在性威胁的标本包围,有时还要与患有不明疾病的患者接触, 虽然有一定的保护性措施,但是仍然会有一定的心理负担,尤其是身体表面有损伤或工作时受伤时,心理压力会更大, 时间长了还可能对工作产生厌烦心理。
03 Part 医疗护理
职业暴露防护原则和措施
二.预防措施
1.洗手与手消毒 接触献血者血液或者被血液污染的物品,脱手套后,要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 法》及《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的洗手指征为:接触患者前后,特别是在接触有破损皮肤、黏膜以及进行侵人性操 作前后;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其污染物品时,不论是否戴手套,都必须洗手
手术室职业安全与防护培训课件
![手术室职业安全与防护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a7a4cbf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8d.png)
7
手术室职业安全与防护
生物性因素
据研究: 含病毒浓度高的血液和体液依次为: 血液>血液成分>伤口分泌物>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 等。 含病毒浓度低的体液: 尿、大便、汗、泪、母乳。 黏膜(如眼、鼻腔、口腔)暴露于污染血液和体液而感染HBV比率为
0.1%;暴露于含HBV的血液和体液,感染比率为10%~33%。 接种过乙肝疫苗的没有危险性。
5
手术室职业安全与防护
化学性因素
❖ 1、细胞毒性物质
化疗及介入治疗广泛应用于临床,直接接触,严重者可造成免 疫力下降、流产、胎儿畸形、甚至致癌的危险。
❖ 2、化学消毒灭菌剂
常用有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甲醛、戊二醛等,长时间接触 可能导致皮肤损伤、呼吸系统病变、头晕头痛等不适。
❖ 3、麻醉废气
微量的麻醉废气可对听力、记忆力、理解力、读数能力及操作能 力等产生影响,甚至可引起自发性流产、胎儿畸形和生育能力下降。
为病人做好血液的HBV、HCV、HIV检查,急诊手术病人按阳性处理。 术中,手术室护士要重视把保护病人及“自身无伤害”放在同等重 要的位置,尽可能排除各种因素造成的污染和伤害,确保病人和自身 的健康。
10
手术室职业安全与防护
机械性损伤的防护
2、安全处理针头、刀片
(1) 传递刀、缝针时放慢速度,或将手术刀放在弯盘中传递,避免直 接手-手接触。
刺伤后应在24h内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必要时抽患者血对比, 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1个月、3个月、6个月注射乙肝疫 苗第1针30μg,第2、3针各10μg 。
12
手术室职业安全与防护
物理性损伤的防护
1、噪音防护
机器需定期维修;工作人员做到“四轻”: 即说话轻、走路轻、 操作轻、关门轻。吸引器不用时及时关闭。
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与处置培训课件(PPT 52张)
![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与处置培训课件(PPT 52张)](https://img.taocdn.com/s3/m/3bf19608bcd126fff7050bad.png)
血源性传染病感染或携带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 损皮肤或黏膜 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 器刺破皮肤 吸入具有感染性的气溶胶 直接接触了传染性物质
职业暴露的方式
针刺 皮损 黏膜污染 割伤
58.4% 22.7% 11.2% 7.7%
职业暴露特点
★多发生在非传染科室。 ★艾滋病的潜伏期很长,HIV感染者 从外表无法辨别,却具有传染性; ★艾滋病没有特异的临床表现,病人 常到各科就医,就诊时不易及时做 出正确诊断; ★医务人员面对更多的是潜在的传染 源。
谢谢大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职业暴露后的危险性
职业暴露后的HIV感染与下列几方面密切相关 – 暴露接触的面积大小、深度 – 接触HIV污染物的多少 – 污染物中HIV的含量 – 针头刺伤的深度;有可见的血液从伤口溢出 ;针头刺破了静脉和动脉; – 污染源来自于晚期HIV感染者(病毒载量高)
0.33%几率的遭遇
一个周五下午,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艾滋病确诊实验室刚上班, 一个20多岁的女孩来到实验室,女孩的面容憔悴,满脸惶恐,她怯生生地告 诉实验室工作人员:自己是四川某县的一名护士,在医院注射室工作。今年 7月,她给一个患者打针,刚把针头拔出来,一个朋友和她开玩笑,在身后 猛一拍她的肩膀,她大惊之下,拿针的手一哆嗦,刚拔出来的针头顺势就扎 进了自己手上的肌肉里。后来,她才从医生那里知道,那个病人是艾滋病感 染者。 得知这个消息,她欲哭无泪。作为护士,她清楚地知道:是否感染HIV 只有在三个月后才能检查出来。接下来的日子,她每天都在忐忑不安中度过, 每天她都祈祷,希望不要被HIV“选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戴戴 戴 穿 或 手口 防 隔 围 套罩 护 离 裙
镜衣
小心锐器刺伤
锐器放入锐器盒内 垃圾放入黄色袋
18
职业暴露基本分类
沾染性暴露 损伤性暴露 吸入性暴露 食入性暴露
19
锐器伤对医务人员健康的威胁
• 锐器伤是医疗锐器如注射器针头、缝针、各种穿刺 针、手术刀、剪刀等造成的皮肤损伤,锐器伤是医 务人员发生血源性感染最重要的传播途径。
关于手套的几点补充说明
• 手套不能重复使用,更换要及时. 如 果手套的防护效果没有改变可以消 毒后重复使用
• 需要有一定弹性,必须盖住袖口 • 不要在公共场所戴手套 • 摘除手套后必须要洗手 • 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12
手卫生——手套
为人为己
13
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
=
脱掉手套后应立即洗手
14
• 实例 采血室人员
对整个面部能起到防护作用, 可防止血液滴粒或其它感染性物质 飞溅到眼睛,鼻子,口腔或面部的 其它部位。
• 口罩
保护口和鼻的黏膜;提供有限 的空气预防能力。
16
科学使用标准预防防护用品
• 口罩
根据暴露风险、传播途径、
• 帽子
医疗操作的需要,选择适宜的
防护用品。
• 护目镜、防护面罩
• 手套
麻痹轻视,盲目乐观
挤、室内光线较暗等。
• 6、未提供安全器具。
21
如何避免发生医疗锐器伤
1.要树立标准预防理念,强化自我防护意识。 2.要正确处理医疗废物。使用后的医疗锐器应 放在锐器盒内,锐器盒要有明显的标识,放在安 全的区域。 3.禁止使用后的针头进行回帽操作。 4.进行开安瓶操作时,应使用手套或指套,如 有碎玻璃粘在手上,应及时用流动的水冲洗,禁 止用力擦拭。 5、正确、合理地使用防护用品及其器材。
24
• 2、禁止食品和饮 料混置于储存血 液或其它潜在污 染物质的冰箱、 冰柜、抽屉、柜 子和桌椅面等。
25
26
27
28
• 我国数据,工作3年以内的医院新职工(医生和护 士)锐器伤发生率高达95.66%,而锐器伤后报告 者仅占7.67%。
• 没有报告将导致职业暴露后不能获得有效的专业指 导和相应的医学处理,对锐器伤的预后产生不利影 响。
20
职业暴露发生的原因分析
• 1、自我防护意识淡薄。 • 2、存在着错误或不规范操作行为 • 3、工作中思想不集中。 • 4、使用锐器及其废物处理不当。 • 5、环境不良因素,如职业空间拥
• 防护设备 根据其设备性能和对相应的危险因素 采取多种防护设备
4
体力操作安全处理
重视使用搬运病人或重物的机械设备,在科 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护理器材的 生产已为减轻护理工作量提供了许多优越 的条件,如翻身பைடு நூலகம்、对接车等。
• 识别风险 • 分析风险存在的风险程度 • 体力安全操作指南
5
激光的安全使用与防护
22
如何杜绝职业感染HBV、HCV、HIV
• 重在预防 • 预防HBV感染——接种乙肝疫苗 • 尚未生产出HCV、HIV疫苗 • 执行安全技术 • 正确处理锐器盒和处理锐器 • 屏障技术
23
职业安全卫生一般操作规程
• 1、可能发生血源 性病原体职业接 触的工作场所, 禁止进食、饮水、 吸烟、化妆和摘 戴隐形眼镜等
• 隔离衣、防护服 防护过度,悲观恐慌 • 防水围裙
• 鞋套
注意对病人和其他 工作人员的保护
17
医护人员标准防护流程
医护人员进行医疗、护理操作时,有可能接触病 人的血液、体液
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手接触
可能飞溅面部
可能污染身体
侵袭性操作
戴手套
脱去手套后, 立即洗手,必 要时手消毒
戴戴戴 手口护 套罩目
镜
手术室的职业安全与职业 防护
1
一、手术室的职业安全与防护
• 在医院特定的环境之下,护士在为病人实 施护理措施的过程中,护理活动的空间、 地点周围存在的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 心理因素的影响。护士时刻有感染某种疾 病的危险
2
职业安全的现状和危害
• 危害 手术室有很多常规性工作,如搬运病 人,为病人翻身、注射,手术中传递缝针、 手术刀、尖锐器械,术中定位照片,使用激 光各类化学消毒剂等潜在的职业安全危险 因素。现状:研究显示95%中国护士在工 作期间曾发生过针刺伤或锐器伤。
这些实例你会觉得很熟悉
• 采血者戴着手套一个接着一个采血,保护自己 不保护患者。
他们认为可行的方法是:手套无污染的情况下不 脱手套直接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手套,可以双向防护, 一旦手套有血污染立即更换。
• 这样的方法是不合乎规范的,可 能更适合“中国国情”。
• 你认为呢?
15
标准预防措施 • 护面罩 ——面(口)罩
8
标准预防措施 ——戴手套
• 接触可能为无菌组织的时候必须戴无 菌手套 —即使感染性的组织 —接触不同病人或者病人的不同无菌 部位必须更换手套
—对于非无菌部位手套可以重复使用
9
10
戴手套是否能预防医疗锐 器伤
• 不能 • 戴一层可减少
50%以上的接触 血量 • 戴二层会减低 70%的接触血量
11
6
职业安全危险因素的防护
• X线的安全使用与防护:放射防护原则 合理化、 最优化、剂量限制
• 化学物质安全与防护 高效消毒 中效消毒 低效消 毒
• 锐器损伤的预防 手套 针头 传递锐器的中间区域 尖锐物品的处理 针刺伤后的紧急处理 建立锐器 损伤的管理制度。
7
• 强调双向防护。既要预防疾病 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防 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给病人。
• 激光的环境要求:激光必须置于密闭的空间内, 治疗区域附近的气体必须是不助燃的 环境周围 应配备有效的消防措施
• 操作前要求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了解器械的 性能和使用方法,操作时不要带手表、首饰 搬 运时避免震动,操作中要求避免实验室人员和接 触激光人员必须佩戴防护眼镜。
• 操作后要求 护理人员应做定期健康检查 由专职 人员定期进行激光仪器的安全检查,由专职人员 定期检查。
3
二、职业安全
• 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不仅是医务人员的 责任,也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我国于2002年5 月1日开始实施了<<职业病防治法>>
• 个人防护装置的使用 防护用品 是工作人员与 危险因素的最后一道屏障 可分为一般防护和特 殊防护 一般防护有医用口罩、医用帽子、医用 面罩、防护眼镜、防护服、手套、防护鞋等。特 殊防护包括防射线、防激光等专用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