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荣 社会学概论 第一章

合集下载

胡荣社会学概论_第4章_文化

胡荣社会学概论_第4章_文化

第4章文化【第一节什么是文化】一、文化的定义最初给文化下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而为后来人所常引用的是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文化或文明,依民族志上广义地讲,是一个整体,包括人在社会中所习得的知识、信仰、美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任何其他的能力与习惯。

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文化是指那一群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而言的。

克罗伯和克拉克洪: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的和外显的模式之中,借助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与传播,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那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式样,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通过历史衍生和由选择得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

我国学者普遍认同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或“人的一切生活方式和为满足这些方式所创造的事事物物,以及基于这些方式所形成的心理和行为。

”狭义的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本文所讲的是广义的文化。

二、文化的特性(1)文化是人类创造的。

(2)文化是后天习得的。

(3)文化具有共享性。

(4)文化具有复合性或整合性。

(5)文化具有象征性。

(6)文化具有传递性。

(7)文化具有变迁性。

三、文化的要素1. 语言和符号语言(language)是社会交往的产物,又是社会交往的工具。

人们进行社会生产以及其他社会活动时必须借助语言才能实现。

没有语言便不能沟通,不能进行生产劳动,也没有文化。

符号(sy m bols)是无声的语言,它包括身体姿势、表情、动作、图形、标志等。

文字是最普遍的符号,而动作也可以是符号,例如向人吐口水,即代表我不喜欢你或恨你之意。

2. 价值观(values)价值观是一个社会或群体中的人们所共有的对于区分事物的好与坏、对与错、符合或违背人的愿望、可行与不可行的观念。

它是决定该社会或群体的理想和目标的一般的和抽象的观念,因此,是文化的核心。

3. 规范(nor m s)规范是一个社会中引导其他成员做出反应的那种共同的标准或通则。

社会学概论学习指导

社会学概论学习指导

社会学概论学习指导第一章绪论重点:通过教学,掌握什么是社会?什么是社会学?难点:马克思是怎样看待社会的?1.“社会”一词源于()。

(中国)2.马克思是怎样看待社会的?答:马克思著作里对社会的理解,主要分三点:(1)社会是人们交往的产物,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2)人的社会区别于动物社会的特征是劳动。

人类通过生产劳动,创造了人类的自身,创造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文化,组成了不同于其他动物靠本能而结合的社会。

(3)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是与自然界有重大区别的特殊领域。

3.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从()开始的,产生与19世纪30年代。

(孔德)4.孔德在哪部著作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

(《实践哲学教程》)5.中国社会学的创始人是()。

(康有为)6.严复翻译斯宾塞的《社会学的原因》定名为()。

(《群学肄言》)7.重要名词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8.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学研究的()。

(哲学基础)第二章人的社会需要重点:通过学习,重点掌握优势需要的涵义,社会需要在人的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需要理论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难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需要理论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1.需要的社会性是指需要的提出和满足都是()。

(普遍社会现象)2.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答: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处于非常关键的位置,表现在:(1)需要是人的行为动力。

人的行为追求一定的目的,包括物质利益、成长条件、社会关系和精神食粮,这些目的的构成人们行为的动力,构成人们向自然和社会进取的、积极的动力源泉。

(2)社会需要是人们社会关系的基础。

(3)社会需要与人的劳动、实践相结合,相辅相成,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3.马克思需求的()和相对性论点至关重要,它奠定了马克思关于工人阶级相对贫穷和绝对贫穷的理论。

社会学概论 第一课

社会学概论 第一课

第一讲什么是社会学目录第一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社会学的起源和发展第三节社会学的主要理论流派第四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第五节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第六节学习社会学的意义1、定义是众多的如果社会是人类群居的生活共同体,那么,社会学是从群体和整体的角度研究人类社会行为的科学。

——群体性、整体性、科学性- 严复:翻译《The Study of Sociology》—《群学肄言》将社会学从西方引入中国的第一人- 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1959)——社会学的视角- 《共产主义新传统》现任教于斯坦福(1986)2、对研究对象的理解社会学诞生于欧洲从传统走向现代的19世纪中叶,它对人类社会的群体性、整体性的科学认知,对于人类社会未来走向的人文关怀,引发了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争论,造成了直到今天都还存留的缺乏共识的状况。

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理解,不同流派给予了不同的回答:- 社会结构- 社会行动- 社会文化- 社会变迁- 社会关系一、社会结构说社会之大,它是一个体系或系统,由功能不同的各个部分所构成。

社会构成部分之间的稳定联系,就是社会结构,制约着群体和个体的行为。

1、社会结构说的学术流派(1)地位结构观:阶级、阶层、性别、年龄、教育、职业、收入、组织、党派……(2)网络结构观:家庭、亲属、同学、同乡、同事、战友、邻里、朋友、相识……二、社会行动说人类是具有理解力和创造性的主体,人的行为时由动机推动的,个体为了实现某目标而行为,所以行为被赋予了某种意义。

社会学旨在理解和洞察人类行为的社会意义。

代表人物:-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904-1905)- 舒茨(Alfred Schutz,1899-1959)《社会世界的现象学》(1932)—提出“现象学”观念三、社会文化说社会主体是人类,人类能共同生活是因为自己创造了文化。

胡荣社会学概论_第5章_社会化

胡荣社会学概论_第5章_社会化

胡荣社会学概论_第5章_社会化第5章人的社会化【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化】一、社会化的涵义:1.广义的社会化观点:社会化是一个人与社会互动并贯穿人生始终的过程。

广义社会化的研究对象,不仅可以是具体的人,还可以是具有社会意义的群体,甚至整个社会。

2.社会化研究的三种角度个性发展角度、文化的角度、社会结构的角度3.社会化的涵义社会化就是个人通过与他人或群体的互动,学习社会规范及文化、内化社会价值观,从而获得人格并参与到社会的过程,这一过程贯穿人的一生。

二、社会化的条件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较长的生活依赖期;学习能力和语言能力;社会化的基本途径三、社会化的基本途径(1)社会教化社会教化,一般是指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机构及其执行者实施的社会化过程,即广义的教育。

社会教化大致可被分为两大类:一是有系统的、正规的教育,如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监狱对犯罪者的改造;二是非系统的、非正规的教育,如社会风俗、群体亚文化、传播媒介对人的影响和教育。

(2)个体内化模仿学习;主观认同;角色扮演;自我强化四、社会化的内容1.社会生活基本需求的社会化学习基本的生活知识内化社会的行为规范掌握劳动技能确立生活目标2.社会化的其他重要的方面性别角色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法律社会化民族社会化【第二节社会化理论】一、库利:镜中我1.自我意识的形成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我们对别人眼中自己形象的想象。

第二阶段,我们想象他人对自己形象的判断,是漂亮、聪明、害羞或是孤僻。

最后,产生某种自我的感觉,如感到被尊敬或是感到羞耻等。

2.库利认为,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无非是他意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的反映。

3.“人们彼此都是一面镜子,映照着对方”。

二、米德:角色扮演1.“自我”分为“主我(I)”和“客我(me)”。

-“主我”是“自我”中尚未被社会化、易冲动及有创造力的部分,即还未被组织与指导的倾向。

-“客我”是指将他人的社会态度内化后的习惯性的“自我”,常优先考虑他人的意见。

社会学概论第一章 导论

社会学概论第一章 导论

第一章导论▪使用教材: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教学参考用书:1.王思斌主编:《社会学教程》(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2. [美]D·波普诺著:《社会学》(第10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

3.童星主编:《现代社会学理论新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出版。

4.宋林飞著:《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出版。

5.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

6.北京大学社会学编写组编,《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出版。

7.孙立平主编:《社会学导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出版。

8.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社会学》(第四版,中文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出版。

9.风笑天编著,《社会学导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年。

本章内容:一、什么是社会学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特点三、社会学与常识四、社会学的功能一、什么是社会学1、学术界对社会学的定义:《美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是对人的社会行为进行的一种科学研究或对人群的研究。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社会学是人类行为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旨在探索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及人与人和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交往和相互影响的原因和结果。

日本《世界大百科事典》:社会学是研究人的共同社会生活的科学。

《苏联大百科全书》:社会学是一门关于社会这一完整体系以及论述与整个社会有关的各种社会法规、过程和人群的科学。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社会学是现代社会科学中从某种特有的角度,或侧重对社会,或侧重对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或侧重对社会和人的关系,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因而具有自己独特的对象和方法的学科。

2、台湾学者龙冠海比较归纳: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团体或团体生活的;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组织或社会制度的;社会学是研究人类关系火山灰关系的;社会学是研究社会过程或社会互动的;社会学是研究社会行为的。

《社会学概论》全套课件 PPT

《社会学概论》全套课件 PPT

文化传播的手段。社会交往有利于个人 成长。社会交往是文化传播的手段。社 会交往是社会构成与发展的基础。
3.社会交往的类型
从不同的角度,把社会交往划分为:个
人交往与群体交往;直接交往与间接交 往;竞争、合作、冲突、调适等。
4.社会交往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交往理论:交往的物
质条件。需要是义往的原因。经济交往 是其它交往的基础。
本章是教材的逻辑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
节。社会是由社会关系构成的,而社会 关系是建立在社会交往基础上的,本章 继续深入分析究竟为什么有了社会交往 和社会关系,就能构成社会,这是本章 的主要内容。本章在理论主和重点和难 点,就是要深刻阐明马克思列宁主义诉 社会交往理论,以及吸取符号相互作用 认在社会交往中的微观分析理论。
3.初级社会关系与次级社会 关系
三、社会角色
1.社会角色与社会地位
所谓社会角色,是指社会关系两端位置
上的行为类型、行为模式。所谓社会位 置,就是社会关系中的社会地位。而社 会角色就是与那个社会地位相联系的行 为模式,社会角色按一定的社会规范, 表现一定的社会行为。
2.社会角色的类别
理想角色和实际角色、先赋角色和自致 角色。
开拓和交往的扩大而逐渐按生存、享受、 发展需要的方向增长的。
2.集体的发展与人的需要不 断提高
社会集体希望自己不断发展,并能满足
其成员不断增长的需要。
3.社会需要的满足
社会需要的满足决定于一定社会的生产
水平、生活水平和文化环境。人的需要 具有社会性,也表现在人的需要的满足 方式和满足的可能性具有社会制约性。
需要的社会性与实践性。也就是说,只有通 过劳动,通过实践,需要才能发展,才能实 现。
二、社会需要的理论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社会学概论重点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社会学的功能:描述功能、解释功能、预测功能: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人口与社会运行人口规模直接因人的生育、死亡和迁移因素而发生变化人口的自然构成主要包括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口自身及其变动、自然环境及其变动和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变动人口发展过程:原始阶段、中期阶段和现代阶段老龄化:老龄化,即总人口中老龄人口的比重,相对于年轻人口所占的比重而言,呈持续增长。

环境与社会运行环境服务于人类的三种总体功能:供应站、居住地和废物库环境的三种功能彼此竞争空间,常常相互冲突邓拉普的模型有助于简明地概括环境的社会功能及其随时间演进而发生的变化环境与社会关系的演变:第一时期是采集狩猎时期;第二时期是农业时期;第三时期是工业时期环境保护经历的主要阶段:末端治理、源头和过程控制、可持续发展、生态现代化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与社会运行:两种生产,即人口自身的生产和物质资料的生产第三章:社会系统与社会运行一、什么是社会与社会系统(一)社会主要有两大派别:1、社会维实派:也叫社会实体派。

他们认为,社会不仅是个人之集合,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实体2、社会维名派:社会是代表具有同样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是空名,而非实体,真实存在的只是个人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对社会做过多方面的论述:第一:社会不是单个个人的堆积或简单相加,它是人们的联系或关系,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二:在全部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最为根本的关系第三:社会系统思想。

社会系统是由四个子系统构成的,即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会生活系统和思想文化系统(二)社会的特点:1、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2、社会以人与人交往为纽带3、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4、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5、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6、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三)社会的功能:整合功能、交流功能、导向功能、继承和发展功能二、社会运行(一)什么是社会运行: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他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

社会学概论 第1章概论

社会学概论 第1章概论
11
第五节 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一、与哲学的关系
社会学是从哲学中逐渐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哲 学是一门强调思辨的人文科学学科。在从哲学分化出来的过程中, 社会学逐步摆脱了哲学的思辨色彩,日益增加经验研究和应用研 究的比重,从而成为一门现代社会科学学科。
社会学属社会科学,哲学则是人文科学的代表。
12
第五节 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三、与经济品和服务的流转,更关 注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由经济活动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 社会关系。经济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生活具 有社会性。在两门学科互动的基础上,产生了经济社会学。
四、与政治学的关系
政治学的研究核心内容主要集中在权力的产生、分配和使 用,以及权力的合法化过程,即权威的出现,尤其是正式组织 所体现的权威的产生。而政治学界目前也越来越多地关注一些 “社会学”方面的问题,与此同时,社会学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地适用于政府的政治决策。
生了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现代思想,成为现代社会的思想基 石。传统的生活方式、思想形态的瓦解使得思想家们开始了对自 然和社会的重新思考,全新理解。早期的社会学先驱们正是被这 些巨大的社会变革所吸引,试图解释它们发生的原因、研究它们 的后果。
早期的社会学家: 孔德:社会学 实证主义 涂尔干:社会学研究准则就是把社会事实当成客观事物来研究 马克思:对社会制度的研究 韦伯:理想类型 价值中立
五、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3
第六节 学习社会学的意义
一、认识自我,适应社会 二、获得客观知识,掌握认识工具 三、认识规律,贡献社会 四、个体小我,群体大我
14
6
第三节 社会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一、功能论
功能论认为整个社会如同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这个有机 体的各个部门都是为了维护这个有机体的生存和延续而存在。 功能论强调社会是由相互依存的各部分构成的整体系统,其中 的每个部门存在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持社会的稳定。

社会学概论ppt课件

社会学概论ppt课件

谢谢大家!
二、社会结构的微观要素(重点)
1、社会结构
社会结构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社会结构是指社会中的各个组成要素及其要素之间持
久的、稳定的相互关联的模式。
2、转型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
(1)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
“国家—民众”“国家—社会中间层—民众”
(2)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
阶层内部分化,不平等现象日渐突出
1、微观、中观与宏观
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曾提出社会学研究既不应该热衷于 过于抽象的宏大理论,也不应该停留于具体的经验判 断,而是应该注重提出“中层理论”,即在具体经验 研究的假设基础上进行有限度的理论探讨。
2、社会群体、临时性集群、社会类属
秧歌队、公园里的游人、老年人
3、广义社会组织、狭义社会组织、初级社会群体
父亲缺位家庭、双薪核心家庭、代沟问题、农村留守儿童 的社会化、随迁农民工子女的社会化
2、社会角色的扮演
角色丛 角色不清、角色冲突、角色中断、角色失败 儿媳妇、双面胶、新妈妈、离婚
3、社会互动、社会关系、社会网络、社会资本:
处于结构资源内部的个人行动者可以从中得到包括规 范、信任和网络等各种形式的便利。
由于社会成员的行为偏离了自己的角色,违反了社会的期 望——越轨
5、集群行为、社会运动、集体行动、政治运动 6、社会变迁、现代化、全球化
四、社会结构的变异与变迁(重点)
1、改革前后中国的社会分层
改革前后:政治标准多元、封闭性二元结构、不平等低断裂 90年代中后期以来:贫富差距、社会分化与聚合、资源的一体化配
2、社会学的想像力:
跳出日常生活,重新思考“习以为常”
人们只有将个人生活与社会的历史,这两者放在一 起认识,才能真正的理解它们。

社会学概论(完整)ppt

社会学概论(完整)ppt

第二节
一、社会需要的类型
社会需要理论
物质需要 精神需要
社会综合性需要
二、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 在个人和社会不可分割的前提下,就产生个人的需要并不只是指自然的人, 而是指社会的人。人就是社会的动物。人所表达的需要,体现了人之所谓人的 本性。 人性与动物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人类的生产首先是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再提高到为了满足的享受的需要, 2008-3-4 7 社会学概论 最后提高到为了满足最高级的发展需要。
二、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科学条件
西方社会学产生的背景和科学条件
中国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三、社会是社会学
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 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 社会科学。
2008-3-4 社会学概论 3
第三节
社会学研究的领域以及与 有关社会科学的关系
社会需要的满足决定于一定社会的生产水平、生活水平和文化环境。 人的需要具有社会性,也表现在人的需要的满足方式和满足的可能性具有社 会制约性。 社会需要的提高是人的体内平衡与体外平衡的协调、个人与社会需要的协调、 物质与精神生活协调的发展过程。 就集体而言,则是集体与个人成员的需要的协调、领导与群众的需要的协调、 历史与现实协调的发展过程。 需要只要协调才能提高,也只要协调才能得到预想的均衡的满足。
一、社会学研究的领域 理论社会学
按其知识 结构,社会学 学科内容分为
应用社会学
经验社会学
二、社会学与其他有关社会科学的关系
社会学与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的关系 社会学与历史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关系 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2008-3-4 社会学概论 4

胡荣 社会学概论 第一章

胡荣 社会学概论 第一章

胡荣社会学概论第一章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学
一、社会学的定义
一般定义:社会学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互动的。

本书定义:社会学是一门对人的社会生活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二、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社会单位
本书定义:社会单位,是人与人之间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
持久关系的集合体。

其它定义:1.指整个人类社会
2.指民族国家
3.把社会看做社区
4.指某一特定团体
5.把社会看做群体。

1.从规模划分社会单位
(1)社会群体,社会单位的最低层次,包括家庭、邻里、朋友
群等,联系方式为面对面的互动。

(2)社会组织,通过直接的互动和间接的互动而结成的社会单
位。

(3)国家,由人民、土地、主权、政府四个要素组成。

(4)世界体系。

只有当各国人民之间的互动频繁,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个共同体时,这种世界范围的社会单位——世界体系,才算形成。

2.从权利关系划分社会单位
(1)初级社会单位。

初级社会单位是在互动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相对独立的共同体。

原始群、氏族、家庭、邻里、朋友群、学生社团、志愿组织、私人企业、利益群体、政治、国家、联合国等就属于这类初级社会单位。

(2)次级社会单位。

彭华民《社会学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一章~第三章【圣才出品】

彭华民《社会学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一章~第三章【圣才出品】

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和任务1.1复习笔记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1.社会学的基本问题(1)社会学定义三大类型①侧重以社会整体为研究对象这类观点的主要代表是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等人。

其中,孔德、斯宾塞在研究整体社会时,强调的是一般社会现象,而迪尔凯姆则强调特殊的社会现象,即社会事实。

这种观点形成了社会学中的实证主义路线。

②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这类观点的主要代表是韦伯等人,主张对人们的主观行为进行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以理解和解释的方法来认识社会。

形成了社会学中的反实证主义路线。

③马克思主义从个人和社会的辩证统一角度来为社会学下定义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应当避免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反之,社会又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个人借以产生社会关系的总和。

(2)社会学理论流派分析社会的基本视角①由孔德创立,经斯宾塞、迪尔凯姆发展起来的早期结构功能学派,主张从社会的整体方面而不是从个人方面去研究社会进步的法则。

a.孔德的观点孔德要建立的社会学是研究整个社会的学问。

在孔德的科学分类中,他把天体物理学、地球物理学和化学归为研究无机物的科学,而研究有机物的科学有生物学和社会物理学(即社会学)。

b.斯宾塞的观点他的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现象的总论,着重强调社会分工论和社会进化论。

c.迪尔凯姆的观点他坚信社会决定个人的存在,他认为社会现象的本质就是社会事实,而社会事实是先于个人而存在的。

②从齐美尔开始,由韦伯发展起来的形式社会学和理解社会学。

这派学者不同意把社会整体当作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而把社会互动形式和社会行动者在社会互动中赋予自己行动的主观意义当作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③在美国形成的由库利初创、米德发展、最后由布鲁默命名的符号互动理论,主张从自我的形成入手去研究社会过程和社会秩序。

a.库利著名的“镜中之我”理论认为,一个人只有获得一定人格才能成为自我,而人格和社会不可分离,人们在交往中想象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才能产生自我意识和自我形象。

社会学概论各章小结

社会学概论各章小结

社会学概论第一章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1.社会学的创立是社会变革、自然科学发展、社会思想和社会经验研究的产物。

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代表人物是马克思、孔德、斯宾塞等,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涂尔干和韦伯等。

2.社会学中心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欧洲转移到美国,首先在美国发展为制度化学科。

时至今日,美国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仍然在世界社会学发展中产生巨大影响。

3.二战后欧洲社会学的特点是:研究重心转向现实社会,研究领域多样化,理论研究趋于多样化,同时在社会学的制度化建设上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4.苏俄社会学经历了曲折的道路,在20世纪50年代恢复以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5.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已有110余年的历史,经历了四个曲折的发展时期。

1979年,社会学的恢复重建标志着中国社会学正逐步走向成熟,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6.社会学本土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进程,“社会学美国化”是个先例。

巴西、印度等世界各国社会学工作者都不约而同地倡导、推行社会学本土化,建立符合本国实际情况的社会学。

7.在中国,社会学本土化是与社会学中国化相一致的,起步于20世纪20、30年代,20世纪后期得到了更自觉、更明确、更有组织的推行。

在中国,社会学本土化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第二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1.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综合性社会科学。

它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实证性和应用性等主要特征。

2.社会学的功能有:研究功能、教育功能、社会管理功能和社会批评功能。

3.社会学研究方法主要是指以实证的方式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所产生、形成、变化的人们的关系、行为、态度以及各种社会现象进行科学探索的一种研究方法。

社会学实证研究的一般程序是:筹划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

4.社会学研究的资料收集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法、实地研究法、社会实验法和非介入性研究方法。

5.社会学研究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实际研究应该是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相结合。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打印版)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打印版)

《社会学概论新修》(杭生)重点概念汇总目录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第一节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第二节社会学研究对象与社会学其他容的关系第三节社会学的学科地位第四节社会学与社会第二章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第一节人口与社会运行第二节环境与社会运行第三节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与社会运行第三章社会系统与社会运行第一节什么是社会与社会系统第二节社会运行第三节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几种角度第四章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第一节文化的含义及特性第二节文化的类型第三节文化构成与文化分析第四节文化的功能第五章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第一节社会学方法论第二节社会学研究的过程第三节社会学主要研究方法第四节社会指标第五节抽样技术与数据分析基础第二编社会运行的微观分析第六章社会化与个体化第一节社会化与个体化概要第二节人的社会化第三节人的个体化第七章社会互动第一节社会互动的含义第二节社会互动的过程第三节社会互动研究的主要理论视角第四节社会角色第八章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第一节社会网络第二节社会群体第三节初级社会群体第九章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第一节研究概述第二节婚姻家庭社会学第三节性社会学第四节性别角色与社会性别第三编社会运行的宏观分析第十章社会组织第一节社会组织概述第二节社会组织目标第三节社会组织结构第四节社会组织理论与管理第十一章社区第一节社区概述第二节农村社区第三节城市社区第四节虚拟社区第十二章社会制度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制度第二节社会制度的类型及功能第三节制度创新与制度变迁第十三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第一节社会分层概述第二节社会分层研究的两论传统第三节社会分层研究的主要容第四节我国的阶级阶层状况第五节社会流动第十四章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第一节社会变迁第二节社会现代化第三节社会现代化过程的基本特征第四节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特征第五节我国的现代化进程第十五章城市化第一节城市的起源、演变与城市化第二节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变动第三节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第四节城市问题与城市规划第十六章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第一节集体行为和社会运动的概念及分类第二节集体行为理论第三节社会运动的兴起与发展第四编社会运行与社会建设第十七章社会问题第一节什么是社会问题第二节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及其类型第三节社会问题的理论研究第四节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第十八章社会控制第一节社会控制概述第二节社会控制体系第三节社会越轨与社会控制第十九章社会政策第一节社会政策的含义与类型第二节社会政策理论的发展第三节社会政策的一般过程第四节中国社会政策的演变与现状第二十章社会建设第一节社会建设的概念第二节社会建设的相关理论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1.社会学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胡荣社会学概论第一章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学
一、社会学的定义
一般定义:社会学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互动的。

本书定义:社会学是一门对人的社会生活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二、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社会单位
本书定义:社会单位,是人与人之间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
持久关系的集合体。

其它定义:1.指整个人类社会
2.指民族国家
3.把社会看做社区
4.指某一特定团体
5.把社会看做群体。

1.从规模划分社会单位
(1)社会群体,社会单位的最低层次,包括家庭、邻里、朋友
群等,联系方式为面对面的互动。

(2)社会组织,通过直接的互动和间接的互动而结成的社会单
位。

(3)国家,由人民、土地、主权、政府四个要素组成。

(4)世界体系。

只有当各国人民之间的互动频繁,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个共同体时,这种世界范围的社会单位——世界体系,才算形成。

2.从权利关系划分社会单位
(1)初级社会单位。

初级社会单位是在互动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相对独立的共同体。

原始群、氏族、家庭、邻里、朋友群、学生社团、志愿组织、私人企业、利益群体、政治、国家、联合国等就属于这类初级社会单位。

(2)次级社会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