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研究性学习的探索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课研究性学习的探索

发表时间:2012-04-13T10:31:49.390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2年第6期供稿作者:孙永兵

[导读]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学模式、新的学习方式不断地冲击着传统的历史教学。

摘要:历史研究性学习能改变学生原有的历史学习方式。教师要把研究性学习渗透到教学之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历史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笔者希望能探索出一条适应农村中学的行之有效的研究性学习之路。

关键词:历史教学;研究性学习;必要性;开展方法

作者简介:孙永兵,任教于江苏省宿迁市洋河中学。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学模式、新的学习方式不断地冲击着传统的历史教学。作为教学一线的历史教师,笔者和其他教师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教育改革的洗礼。在新课改中,研究性学习的倡导与实施,已成为教育战线上最为流行的、最时尚的话题。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特定的问题,利用现代技术,如互联网、图书馆、社会实践调查等多种途径和方法获取有价值的材料,以探讨、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研究性学习中重点突出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但是,由于初中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的有限,要想真正开展研究性学习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们所见到的,听到的,基本上都是在开展公开课或是参加课程竞赛时才会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而一般教学,依然采用比较传统的方式授课。特别是在农村中学。所以,作为一名一线的农村中学教师,笔者一直就想探索一条适应农村中学的行之有效的研究性学习之路。于是2009年底笔者申报了宿迁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个人课题”----《农村初中历史课研究性学习的探索》,并于2010年获准立题。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感悟也更加深刻。下面,笔者就把她学习探索的过程及感悟写出来,恳请专家们斧正、赐教。

一、为什么要进行研究性学习?

课改之初,我们一线的历史教师在感受新课改带来的新奇、惊喜、烦恼与困惑中不断地反思、总结、实践。一直用了很多年的教育教学理念一下子要改变很多教师接受不了。但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在实践中的不断运用,逐渐感觉到新课改的许多理念非常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特别是研究性学习。

首先,实施“研究性学习”,是更新教学方法的需要。传统的教学方法,至今在许多学校中仍占主导地位,这种方式主要是以单向的教学为主,缺乏师生间必要的交流。教师单纯地传授知识,任务就是把自己头脑中的知识灌输到学生的大脑;而学生则是单纯地接受知识,要做的只是将教师传输过来的知识原封不动地承袭。学生疲于应付,对学习没有兴趣。笔者对洋河中学两届的九年级学生做过调查:

作这一调查时,为了调查的真实性,笔者自己并未直接去调查,而是让这两个班的班主任帮助笔者发的调查表作的调查。从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才经过两年多的历史学习,由于我们的一些传统做法导致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不高,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讨厌历史。这让我们这些一线的历史教师感到心中不是滋味,所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必须改变。“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完全可以说是教学方法上的一次革命,它使教学方法由便于教师的“教”转向便于学生的“学”,重点由“教法”转移到了“学法”之上,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实施“研究性学习”,也是学科本身的需要。中学历史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历史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教学生学会学习。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偏重于将教学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学生被动地记忆、吸收、消化,这只着眼于学生对一般历史知识和结论的掌握,而不利于学生在新情景下,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特定的历史现象,解决新的历史问题。因此,历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研究历史,就得钻到史书所写的时代中去,当一次古人,要让学生去探寻历史的痕迹。只有在对详实的历史材料,切实存在的历史遗迹等做了亲手整理、亲眼目睹和亲自思考以后,他们才能确信历史的存在。由此,学生才可以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将相对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相对理性的认识。所以我们说,历史教学本身更需要进行研究性学习。

实施“研究性学习”,还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需要。未来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要在这个时代有立足之地,除了要有丰富的科学知识,更要有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善于思考的精神。而在我们传统的教学中,主要的学习类型还是填鸭式的。这种学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外部强制力的制约,重在接受和记忆。教出来的学生,大多只会机械地接受、记忆,思想不敢也不可能有丝毫的逾轨,毫无创新意识,更不用说什么实践能力了。设置研究性学习,就是为了从小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学习中的主体意识,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种途径,去获取知识,并将所学的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从而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也有了自如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实施研究性学习,实质上也是适应社会与时代,培养未来人才的需要。

二、如何开展历史课的研究性学习?

上面我们了解了历史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之后,我们再来探讨一下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体现研究性学习。

首先是课堂教学,课堂是学习的主要阵地,课堂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构成的,教学活动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完成的,所以,

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研究性学习,还需要从教师与学生双方面做起。教师在历史课堂中要扮演设计师、组织者与参与者的角色。传统的历史教学,比较枯燥,教师基本都是照本宣科地强制性地向学生灌输知识,有责任心的教师还会详细讲解知识点,而无责任心的教师一般就是划划重点,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下来就好。这样的教学教育方式早该淘汰了。这就要求我们在现在的历史课堂教学中,要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首先要扮演的是活动设计师的角色,既要会设计又要会指导。虽然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主设计、自行修习、自主探索的活动过程,但由于目前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还有一定的不足,所以他们往往设计不出什么有价值的有可研究性的问题,所以这时就需要老师来为他们设计一些既能激发学生研究热情又能体现学科价值的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都全身心地投入。这就要求教师要提前充分地备好课,并且在备课的同时一定要备好学生,否则是设计不出适合学生研究的课题的。

教师除了要做一名合格的设计师外,还要当好一个组织者。传统的课堂教学,就是教师讲学生听,要求学生端坐在座位上,麻木地听课,只要学生不扰乱课堂纪律就天下太平,但这样的课堂教学形式实在是太单一、太落后、太死板了,这样的课堂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是不容乐观的。而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教师的组织的关系密切。其实,课堂教学的方式是很丰富的,关键看教师会不会组织,组织得好不好。除了运用比较传统的讲授式课堂教学方式外,在历史课堂上我们还可以运用竞赛、辩论、演讲等方式开展教学。在实施这些教学方式之前,教师一定要组织好学生,创设出学习的氛围与意境来,让学生充分领会活动的意思,不至于乱场。例如,毕业班的教师在专题史复习时,都会准备《中日关系》这样一个专题。教师们也都会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如何处理当前的中日关系?”在这我们不妨用辩论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自由组织成方阵,为了增强凝聚力允许学生换座位。最终由各个方阵经过激烈辩论决定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虽然学生的辩论还显得稚嫩,他们的言辞还不够犀利,但从他们投入的表情以及收获的满足感可以让人感到,这样的教学是有效的。当然了,上这样的课教师一定要组织好学生,组织好课堂,并提前预计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否则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件让人措手不及,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教师在无形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

最后,教师还要在课堂中继续扮演参与者的角色。这里的参与有别与传统教学中的参与,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参与主要就是站在讲台上讲课,而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参与则是要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与学生共同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并一起解决问题。就比如上面提到的“我们如何处理当前的中日关系?”这一问题时教师就以加入其中的任意一方,去聆听学生们讨论的过程,也可以适时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完全把自己融入这热火朝天的气氛中去,让自己成为他们的一份子。当然,我们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让学生在最后得出“既不能忘记历史,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又要放眼未来,与日本人民发展友好关系。”教师可以联系在日本近来发生的地震、海啸中中日人民相互帮助的事例进一步阐述。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而且师生之间通过这样的交流也可以增进感情,真可谓一举两得。

除了课堂上进行研究性学习之外,我们还在课外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我们可以就一些同学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如我们可以结合当前的利比亚战争及美、法等西方国家对其的干涉开展《世界需要和平》的研究性活动,旨在探讨大家感兴趣的东西。当然,在这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世界史的内容进行研究。虽然有些知识学生了解的并不十分透彻,但由于他们感兴趣,所以他们能非常主动地搜集资料,互相交流探讨,活动就能开展得很成功。

还比如,可以在假期到来之前,由教师为学生确定一些适宜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课题,让学生利用假期比较长的时间进行社会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自主探究某些历史或现实的问题,比如在去年暑假时,笔者布置学生在假期回去调查当地主要的历史名胜与古迹,最好拍回照片,在开学时写出报告上交。让学生感受到历史“不只是残台断瓦,古庙荒冢、发黄的书本”,原来还这么有趣,还可以这样学。

总之,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我们一线的教师可能在以后实践的过程中,依然会有阻碍,甚至会产生新的问题,但它所显现出来的各种优点,是不容抹杀的,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努力与倡导之下,研究性学习一定会越来越好,也一定能够真正走入我们的课堂,让我们为之努力吧!参考文献:

[1]王文丰,于春燕.历史新课程教学设计[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陈志刚.初中生不适合进行历史探究吗?[J].历史教学,2007(5).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洋河中学邮编: 2238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