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名词解释(农大)

动物生理学名词解释(农大)
动物生理学名词解释(农大)

靶细胞:激素作用的特定效应细胞称靶细胞

不完全强直收缩:加大对肌肉的刺激频率时,在肌肉的舒张期并开始新的收缩,所描记的曲线呈锯齿状,称不完全强直收缩

C

潮气量: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

长反馈调节:指外周靶腺所分泌的激素对下丘脑所起的调节作用。

D

代偿间歇: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有一段较长的心脏舒张期,称代偿间歇

单纯扩散:脂溶性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的净移动

胆盐的肠肝循环:胆盐排出小肠后,绝大部分可由小肠粘膜吸收入血,经门静脉回到肝脏重新组成胆汁排入十二指肠,这一过程称胆盐的肠肝循环。

第二信使:激素与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后,将激素所携带的信息由胞外传递到胞内的物质,包括cAMP、cGMP、Ca2+、IP3、DG等

窦性节律:由窦房结发出冲动引起的心搏节律

F

反刍:反刍动物在摄食时,饲料不经充分咀嚼,就吞入瘤胃,在休息时返回到口腔,仔细地咀嚼,这种独特的消化活动称反刍。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特异性投射系统第二级神经元的纤维通过脑干时,发出侧支与脑干网状结构的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然后在网状结构内多次换元而投射到大脑皮质的广泛区域,这种投射不具点对点的关系,称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肺活量:用力吸气后再用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

肺牵张反射:由肺扩张或缩小而反射性地引起吸气抑制或吸气。

分娩:发育成熟的胎儿通过雌性生殖道产出的生理过程

G

感受器:体表及组织内部专门感受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或装置,由特化的传入神经末梢及其附属装置构成。

高渗尿:尿的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

H

红细胞比容:压紧的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红细胞脆性:红细胞对低渗溶液的抵抗能力

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红细胞在血浆中保持悬浮状态而不易下沉的特性

化学性突触:依靠突触前神经元末稍释放特殊的化学物质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对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影响的突触。

J

基本电节律:胃肠道的平滑肌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可记录出一种缓慢的、大小不等的节律性去极化波

激素: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能传递信息的活性物

减压反射:血压过高时,延髓的心交感中枢、交感缩血管中枢功能降低,心迷走中枢兴奋,引起心跳减慢血管收缩强度下降,使血压恢复正常,称减压反射。

近球小体:又称肾小球旁器,由肾小球旁细胞、致密斑和系膜细胞构成

M

脉搏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

每搏输出量:心脏收缩时一侧心室射入动脉的血量

每分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入动脉的血量

每分通气量:每分钟呼出或吸入的气量。

N

脑肠肽:有些激素不仅存在于胃肠道内,还存在于脑内,这些双重分布的激素称为脑肠肽。

脑干网状结构:指从延髓、脑桥、中脑直达间脑的广泛区域,由一些散在的神经元群及其突触联系所构成的神经网络。

内分泌: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把胞浆中生物活性物质排到周围血浆或组织液的过程。

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机体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

尿素再循环:瘤胃内产生的NH3进入血液运输到肝脏,经鸟氨基酸循环后全成尿素,再经血液运输到唾液腺,随唾液重新进入瘤胃的过程。

凝血因子: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的物质

P 排泄:动物有机体将代谢终产物和其它不需要的物质经过血液循环由体内排出的过程。

旁分泌:激素不经血液运输,仅由组织液扩散而作用于邻近细胞,称旁分泌

Q

期前收缩:在心肌有效不应期之后受到额外刺激,可引起心肌正常收缩之前的收缩

牵张反射:骨胳肌被牵拉时,肌肉内肌梭受到刺激,产生的感觉冲动传入脊髓,引起被牵拉肌肉发生反射性收缩,称牵张反射。

强直收缩:对肌肉刺激频率不断加大,肌肉不断进行收缩总和,直至处于持续的缩短状态称强直收缩

去大脑僵直:将中脑前后丘切断后,动物出现四肢僵直,头后仰,尾巴翘起,躯体呈角弓反张状态,这一现象称去大脑僵直。

去极化:细胞膜受刺激或损伤后,膜内负电位绝对值减小,极化状态逐步消除的过程

R

妊娠:指雌性动物在卵子受精后合子发育、胎儿生长和准备分娩所发生的生理过程

容受性舒张:当咀嚼和吞咽食物时,反射性地通过迷走神经引起胃底和胃体部的肌肉舒张的反射

S

神经递质: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处释放,经突触间隙扩散,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膜神经元或效应器上的受体,引起信息从突触前传递到突触后的化学物质称为神经递质。

神经内分泌:某些神经元除了产生和传导神经冲动外,还具有合成和释放激素的功能,称为神经内分泌。

肾单位: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

肾糖阈: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

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从肾小球滤过的原尿量。

渗透性利尿:由于小管液中渗透压的升高,阻碍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而引起的尿量增加

生理无效腔:肺泡无效腔与解剖无效腔合称生理无效腔

生殖:生物体生长发育成熟后,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子代个体,这种功能称为生殖

时值:刺激强度为二倍基强度时引起兴奋的时间

食管沟反射:幼畜吮吸动作可反射性使食管沟两唇卷曲成勺状,供乳汁不经前胃而直接流进皱胃,这一反射称食管沟反射。

受体:指细胞膜或细胞内的某些大分子蛋白质,它能识别特定的化学物质并与之特异性结合并诱发生物学效应。

T

突触: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

突触延搁:信息经突触传递时存在一定的时间延误称突触延搁。

W

微生物消化:利用畜禽消化道内栖居的大量微生物对饲料进行消化。胃的排空:随着胃的运动,食糜分批地由胃移送入

X

吸收:营养成份经消化道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细胞内消化:物质在细胞内进行的消化过程,例如细胞的吞噬作用

细胞外消化:物质在细胞外进行的消化过程

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下丘脑、腺垂体与甲状腺之间的功能联系及其调控关系,形成一个系统,称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

消化: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吸收和利用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称为消化。

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所构成的活动周期

心力储备:指心排出量能随机体代谢的需要而增长的能力

兴奋性: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性成熟:动物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生殖器官基本发育完全并具备繁殖能力,叫性成熟

血浆胶体渗透压:由血浆蛋白等胶体物质形成的渗透压。

血浆晶体渗透压:由血浆中的无机盐和小分子物质等晶体物质成形成的渗透压。

血清:血液凝固后,血凝块发生收缩,并释放出的淡黄色液体

血型:指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的类型

血压:血管内血流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血液的粘滞性:由于分子间相互摩擦而产生阻力,以致流动缓慢并表现出粘着的特性

血液凝固:血液由流动的溶胶状态变为凝胶状态的过程

Y

氧饱和度:氧含量与氧容量的百分比。

氧含量:血红蛋白实际结合的氧量

氧解离曲线:以氧分压作横坐标,氧饱和度为纵坐标,绘制出的氧分压对血红蛋白结合氧量的函数曲线。

氧容量:100毫升血液中血红蛋白所能结合的最大氧量

异位节律:由窦房结以外的自律细胞取代窦房结而主宰的心搏节律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当抑制性神经元兴奋性时,其末梢释放抑制性化学递质,递质与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使后膜对K+、Cl-尤其是Cl-的通透性升高,导致K+外流和Cl-内流,使后膜超极化,称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易化扩散:非脂溶性或脂溶性很小的物质借助膜上特殊蛋白质的帮助由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扩散

应激反应:有害刺激引起的机体一系列非特异性反应称应激反应

有效滤过压:存在于滤过膜两侧的压力差。

余气量:在竭尽全力呼气之后,仍能剩留在肺内的气量。

阈电位:细胞膜去极化达到产生动作电位时的电位

阈值:控制刺激时间和使时间——强度变化率不变,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

原尿:入球小动脉的血液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的滤过液。

Z

中枢延搁:在中枢神经中,由于存在多个突触的传递,兴奋通过中枢所需的时间较长,称中枢延搁。

终尿:原尿经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及分泌作用,最终形成的尿液。

主动运输:指细胞通过某种耗能过程,将物质由膜的低浓度侧向高浓度侧转运的过程

自身调节:指组织、细胞在不依赖于外来的神经或体液调节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

1.呼吸过程中胸内压有何变化?

答:胸内压等于肺内压减去肺回缩力,是一个负压。吸气时,肺扩张,回缩力增大,胸内负压更负;呼气时,肺缩小,肺的回缩力减小,胸内负压也相应减少。

2.胸内负压是怎样形成的?胸腔内负压有什么生理学意义

所谓胸内负压,就是说胸膜腔内的压力低于外界大气压。

动物出生后胸廓由于弹性而扩展开来,外界大气进入到肺泡中使得肺泡扩张。由于肺泡具有弹性,使肺泡产生回缩力。这是胸内负压产生的根本原因。胸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力;由于肺内压与外界大气压相同,压差为0,所以胸内压=-肺回缩力,也就是说,胸内负压是由于肺的弹性回缩力形成的。(1)对肺有牵拉作用,使肺泡保持充盈气体的膨隆状态,不致于在呼气之末肺泡塌闭;(2)对胸腔内各组织器官有影响,可促进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3)作用于全身,有利于呕吐反射。

5.大量饮清水后尿量为什么增加?

答:大量饮清水后,血液被稀释,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减少,肾脏重吸收水分减弱,使多余水分以稀释尿形式排出,尿量增多。

6.简述肾脏有哪些生理功能。

答:(1)肾脏是机体最重要的排泄器官,通过生成尿液,将机体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

(2)对机体的渗透压、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起重要作用。(3)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

7.机体如何维持正常体温?

答:畜禽正常体温的维持有赖于体内产热和散热两者保持平衡。体内一切组织细胞活动时,都产生热,同时机体随时都在不断地向外界散热,以保持产热与散热之间的平衡。

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受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调节,使两者在外界环境和机体代谢经常变化的情况下保持动态平衡,实现体温的相对稳定。9.微生物为什么能在瘤胃内生存?

答:瘤胃内具有微生物生存并繁殖的良好条件:

(1)食物和水分相对稳定地进入瘤胃,供给微生物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2)节律性的瘤胃运动将内容物搅和,并后送。

(3)瘤胃内容物的渗透压接近于血液渗透压。(4)瘤胃内温度高达39~41度。

(5)PH值变动于5,5~7.5(6)内容物高度缺氧。

10.胃液中的盐酸有什么生理作用?

答:(1)提供激活胃蛋白酶所需的酸性环境;

(2)使蛋白质变性,便于受胃蛋白酶消化;

(3)有一定杀菌作用;

(4)进入小肠后,可促进胰液、胆汁分泌和胆囊收缩。

52. 简述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过程。

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过程如下:当躯体运动神经的动作电位到达轴突末梢时,轴突末梢上的电压依从性钙通道开放。Ca2+内流使轴突末梢内的Ca2+浓度升高,由此触发递质小泡开始向着突触前膜方向运动,并与轴突前膜发生接触、融合、破裂,将囊泡内的递质乙酰胆碱释放到接头的间隙。乙酰胆碱扩散到终板膜上并与上面的胆碱能N2受体结合,这就打开了终板膜上的化学依从性的离子通道,主要引起Na+内流(也有少量的K+外流),使终板膜上产生去极化的终板电位。当终板电位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使得邻近肌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水平,于是肌膜上的电压依从性的钠通道开放, Na+大量内流产生动作电位。轴突末稍释放的乙酰胆碱,在大约2ms的时间内就被接头间隙中胆碱脂酶迅速分解掉,因而使接头的兴奋传递能够保持1对1的关系。

53. 试述动物去大脑僵直现象及其产生原理。

将动物的脑干暴露,在中脑的上、下丘脑之间横断脑干,保留脑桥、延髓和脊髓,动物可出现全身肌紧张显著加强,四肢伸直、脊柱后挺、昂头翘尾的现象,称为去大脑僵直。

去大脑僵直是在脊髓牵张反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过强的牵张反射。脑干网状结构中存在着调节肌紧张的易化区和抑制区。抑制区的活动有赖于高位中枢,特别是大脑皮质的抑制区和尾状核的下行始动作用,而易化区既受高位中枢的下行性影响、又接受上行感觉冲动的激动。当在中脑水平横断脑干以后,较多地切除了抑制系统的作用,使得易化系统相对占了优势。这些易化作用主要影响抗重力肌,因此使动物四肢的伸肌和头部上抬的肌肉紧张加强,产生僵直现象。

54. 简述化学性突触传递信息的过程及机制。

按照突触传递信息对下一个神经元的作用,化学性突触可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两种。当兴奋冲动传到轴突末梢时,轴突膜去极化,膜外的Ca2+内流使轴突内部Ca2+浓度升高。这就引起突触小泡开始向着突触前膜方向移动,与突触前膜接触、融合并发生破裂,通过胞吐作用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递质扩散到突触后膜,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如果递质与后膜受体结合的结果增加了突触后膜Na+、K+和Cl-尤其是Na+的通透性, Na+内流使后膜去极化,这就发生了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EPSP的效应是使突触后膜去极化,使下一个神经元发生兴奋。如果递质与后膜受体结合的结果增加了后膜对Cl-和K+的通透性,尤其是

Cl-的通透性, Cl-内流使后膜超极化,产生IPSP,这样就使下一个神经元发生抑制。

57. 下丘脑有什么主要生理功能

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的高级中枢,主要生理功能有:①调节体温。下丘脑存在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当体内外温度发生变化时,可通过体温调节中枢对产热或散热机能进行调节,使体温恢复正常并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②调节水平衡。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是水平衡的调节中枢,一方面通过控制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另一方面控制饮水来调节水平衡。③调节摄食活动。下丘脑存在着摄食中枢和饱中枢,两个中枢互相制约共同调节摄食活动。④调节内分泌活动。下丘脑本身可以合成或释放多种激素,进入血液,经垂体门脉系统到达腺垂体,调节腺垂体的分泌活动。⑤控制生物节律。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是形成生物节律的重要结构。⑥参与情绪反应等。

58. 什么叫稳态?稳态有何生理意义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在各种体液调节机制的作用下,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内环境是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其温度、渗透压、电解质成分及其比例、pH值、含氧量、养分等,都会对细胞的生命活动产生影响,内环境理化性质的较大变化,将引起机体功能紊乱,甚至危及生命。所以稳态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条件。

62. 简述淋巴循环的生理意义

淋巴循环的生理意义:①调节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液体平衡。②回收组织液中的蛋白质。③吸收和运输脂肪。④防御作用。胸内负压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有利于使肺泡保持扩张状态而不至于萎缩。此外,当吸气时胸内负压进一步降低,有利于降低中心静脉压,促进静脉内的血液和淋巴回流。

64简述肝脏的功能

肝脏是体内最大的消化腺,也是极为重要的代谢器官。肝的主要功能有:①消化与吸收功能②代谢功能③清除功能④解毒和排泄功能⑤造血功能。

65.简述尿的生成过程

尿的生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三个环节。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液经有孔的内皮细胞层、基膜层和肾小囊脏层细胞之间的裂隙3层分子筛样滤过膜,将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和蛋白质大分子阻挡住,而让水、电解质、葡萄糖、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通过形成超滤液,即原尿;原尿流经紧小管各段时,将99%的水、全部的葡萄糖、氨基酸和绝大部分电解质等有用物质重吸收入血,而将无用的代谢终产物、药物和进入体内多余的物质留在小管液内;肾小管和集合管将上皮细胞新陈代谢产生的H+、NH3和小管外的K+等物质主动分泌到小管液内。通过此3个连续的过程在乳头管形成终尿。

5.试比较单纯扩散与易化扩散的区别。

单纯扩散与易化扩散的区别在于:

单纯扩散是指脂溶性物质由细胞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单纯扩散的物质有O2、CO2、乙醇、脂肪酸等。其特点是:①顺浓度梯度;②不耗能;⑧无饱和现象;④无结构特异性。

易化扩散是指水溶性小分子或离子借助载体或通道由细胞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过程。易化扩散的物质有葡萄糖、氨基酸、离子等。其特点是:①顺浓度梯度;②不耗能;③膜蛋白质为中介物;④具有特异性;⑤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具有饱和现象。

3.试论有机体对尿生成的三个调节环节。

答:(1)肾脏血流量的调节

肾血流的自身调节:在肾动脉血压变动于10.7~24 kPa范围内时,肾血流量总是在某一水平上,并不随血压的变动而波动。

肾血流量的神经—体液调节: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缩血管反应。肾上腺素、加压素等均能引起肾血管收缩,肾行之有效流量减少。

(2)肾小球滤过因素: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改变、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球囊内压的改变都将影响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影响生成原尿的量和成分。

(3)神经—体液对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分泌的调节

血浆晶体渗透压的改变、循环血量的改变。均可影响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主要是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从而影响这些部位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平多或减少。抗利尿激素是决定尿量多少,调节体内水平衡的重要激素。

循环血量下降时,可通过心—血管反谢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使醛固酮分泌增加;血K+增高或血Na+下降时,可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皮质球状带,促进醛固酮分泌增加。醛固酮的作用是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Na+和排K+,从而保持细胞外液量。

4.血压的形成及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答:血压是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血压的形成:(1)血液对管的充盈是形成的基础,取决于血管容积和循环血量的相关关系;

(2)心脏的收缩供能是形成血压的能量来源;

(3)血管的外周阻力是形成血压的条件,管道阻力最大时,液流对管壁的侧压力也为零,当管道阻塞,管道阻力最大时,液流对管壁的侧压力也最大。

6.试述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在调节血压中的作用。

答:当动物失血时,血压和血容量都下降,刺激牵张感受器、致密斑感受器和交感神经,促进近球细胞分泌肾素量上升,肾素与来自肝的血管紧张素原形成血管紧张素I,血管紧张素I能促进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而使心输出量下降;还能与肺内的转换酶形成血管紧张素II,II 能促使血管收缩,结果I与II使血压上升。II还能在氨基肽酶的作用下生成血管紧张素III,它与II都能促使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醛固酮,保Na+、水,血容量上升。

5.血液凝固的过程。

答:凝血过程基本上是一系列蛋白质有限水解的过程,凝血过程一旦开始,各个凝血因子便一个激活另一个,形成一个“瀑布”样的反应链直至血液凝固。凝血过程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步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第二步凝血酶原激活为凝血酶;第三步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

22.试述交感神经兴奋对心脏活动的影响及其机理。

答:影响:(1)正性变时作用;(2)正性变传导作用;(3)正性变力作用。总之,使心跳加快加强。

节前神经元位于1~5节胸段脊髓灰质外侧柱内,其轴突在星状神经节与节后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轴突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与节后神经元膜上N型胆碱受体结合,引起节后神经元兴奋后,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与心肌细胞膜上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通过Campr 作用,使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发生改变。

23.试述迷走神经兴奋对心脏活动的影响及其机理。

答:影响:(1)负性变时作用;(2)负性变传导作用;(3)负性变力作用。

节前神经元位于迁髓的疑核和背核区域,其轴突在心内神经节与节后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节前纤维轴突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与节后神经元膜上的N型胆碱受体结合,引起节后神经元兴奋后,其节后纤维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与心肌细胞膜上的M型胆碱受体结合,通过cGMP作用,使用权心肌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升高,促进K+外流。

13.试述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特征

答:交感神经起自脊髓胸腰段侧角,神经节位置离效应器远,节前N 纤维长度小于节后,支配的效应器较广泛,节前纤维释放ACh,少部分节前纤维为ACh。副交感神经起自Ⅲ、Ⅶ、Ⅸ、Ⅹ对脑神经,脊髓骶段侧角,神经节位置离效应器近或在效应器壁内,节前N纤维长度大于节后,支配的效应器较局限,节前节后纤维皆为ACh,大部分节前纤维为NE。

7.抗利尿素是如何调节尿生成的?

答:抗利尿素由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元所分泌,经下丘脑-垂体束被运输到神经垂体,它的主要生理作用是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还能增强髓部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有利于尿液浓缩。

6.试述胃液分泌的调节机制。

答:胃液分泌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分为头期、胃期和肠期三个阶段。

(1)头期。头期胃液的分泌通常由采食时看到、嗅到和尝到食物所引起,完全是迷走神经的作用,迷走神经直接刺激壁细胞分泌HCL,此外还可引起幽门粘膜G细胞释放促胃泌素。

(2)胃期。食物进入胃后,继续刺激胃泌分泌,主要途径是:食物的硬度和容积刺激胃底、胃体部感受器,通过局部和壁内神经丛反射引起胃液分泌;扩张刺激胃幽门部,通过壁内神经丛作用于G细胞,引起促胃泌素释放;食物的化学成分直接刺激G细胞,引起促胃泌素释放。

(3)肠期。胃内酸性食糜进入小肠后通过十二指肠的促胃液素促进胃液分泌。

动物生理学试题库答案

. 答案 一、名词解释: 7.原尿:入球小动脉的血液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的滤过液。 8.终尿:原尿经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及分泌作用,最终形成的尿液。9.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从肾小球滤过的原尿量。 10.有效滤过压:存在于滤过膜两侧的压力差。 11.排泄:动物有机体将代谢终产物和其它不需要的物质经过血液循环由体内排出的过程。 12.肾糖阈: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的浓度限度。 13.能量代谢:体内伴随物质代谢所发生的能量释放、转化和利用的过程。14.基础代谢:动物在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条件下的能量代谢水平。 15.静止能量代谢:动物在一般的畜舍或实验室条件下、早晨饲喂前休息时的能量代谢水平。 16.等热范围:动物的代谢强度和产热量保持在生理最低水平时的环境温度。17.蒸发:机体的热量靠体表呼吸道水份 18.辐射:体热以红外线形式向温度较低的外界散发。 19.物理消化:经过咀嚼和胃肠运动,使饲料磨碎并与消化液混合成食糜,向消化道后段推送的过程。 20.胃的排空:随着胃的运动,食糜分批地由胃移送入 21.反刍:反刍动物在摄食时,饲料不经充分咀嚼,就吞入瘤胃,在休息时返回到口腔,仔细地咀嚼,这种独特的消化活动称反刍。 文档Word

. 22.容受性舒张:当咀嚼和吞咽食物时,反射性地通过迷走神经引起胃底和胃 体部的肌肉舒张的反射。 23.化学消化:利用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中的各种酶对饲料进行消化。24.微生物消化:利用畜禽消化道内栖居的大量微生物对饲料进行消化。25.肾单位: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 26.致密斑:致密斑位于远曲小管起始部或髓绊升支粗段部分,细胞核密集而 形成圆盘状的聚集区,其功能为感受小管液中钠离子浓度的变化从而调节肾素的分泌。 27.继发转运:指通过耦联转运系统由离子梯度驱动的转运 28.肾小球滤过率:每分钟两侧肾脏生成原尿的量 29.肾糖阈: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 30.高渗尿:尿的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 31.肌小节:肌原纤维每两条Z线之间的部分称为肌小节,是肌肉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单位 32.横桥:肌球蛋白的头部露出在粗肌丝的表面形成横桥。 33.等张收缩:肌肉张力不变而长度发生改变的收缩 34.等长收缩:肌肉长度不变而张力发生改变的收缩 35.强直收缩:对肌肉刺激频率不断加大,肌肉不断进行收缩总和,直至处于持续的缩短状态称强直收缩 ++跨膜外流而引起的终板膜跨膜内流和36.终板电位:终板膜上发生的NaK 的去极化称终板电位。.量子释放:以小泡为单位的倾囊释放称为量子释放37文档Word .

动物生理学名词解释+简答整理版

B 靶细胞:激素作用的特定效应细胞称靶细胞 胞吐作用:指某些大分子物质或物质果位从细胞内排出胞外的过程 补呼气量:平和呼气末,再尽力呼气,多呼出的气体量称为补呼气量。补吸气量:平和吸气末,再尽力吸气,多吸入的气体量称为补吸气量。不完全强直收缩:加大对肌肉的刺激频率时,在肌肉的舒张期并开始新的收缩,所描记的曲线呈锯齿状,称不完全强直收缩 C 肠胃反射:食物进入肠道后,抑制胃的排空的反射。 超极化:膜内负电位增大的状态 潮气量: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 垂体门脉系统:下丘脑促垂体区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垂体门脉的初级毛细血管网相接,下丘脑分泌的激素从这里释放入血液,再沿门脉血管到达腺垂体,形成次级毛细血管网。 长反馈调节:指外周靶腺所分泌的激素对下丘脑所起的调节作用。 D 代偿间歇: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有一段较长的心脏舒张期,称代偿间歇 单纯扩散:脂溶性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的净移动 单收缩:肌肉受到一次刺激所引起的一次收缩 胆盐的肠肝循环:胆盐排出小肠后,绝大部分可由小肠粘膜吸收入血,经门静脉回到肝脏重新组成胆汁排入十二指肠,这一过程称胆盐的肠肝循环。 等热范围:动物的代谢强度和产热量保持在生理最低水平时的环境温度。等渗溶液:与细胞和血浆的渗透压相等的溶液 等张收缩:肌肉张力不变而长度发生改变的收缩 等长收缩:肌肉长度不变而张力发生改变的收缩 第二信使:激素与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后,将激素所携带的信息由胞外传递到胞内的物质,包括cAMP、cGMP、Ca2+、IP3、DG等 顶体反应:精子与卵子接触时,精子顶体中的酶系释放出来以溶解卵子外围的的放射冠及透明带,这一过程称为顶体反应。 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在原有静息电位基础上膜两侧电位发生快速而可逆的倒转和复原,并可向周围扩布的电位波动窦性节律:由窦房结发出冲动引起的心搏节律 F 发情周期:由一次发情开始到下次发情开始所经历的时期称一个发情周期 反刍:反刍动物在摄食时,饲料不经充分咀嚼,就吞入瘤胃,在休息时返回到口腔,仔细地咀嚼,这种独特的消化活动称反刍。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规律性应答。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特异性投射系统第二级神经元的纤维通过脑干时,发出侧支与脑干网状结构的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然后在网状结构内多次换元而投射到大脑皮质的广泛区域,这种投射不具点对点的关系,称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肺活量:用力吸气后再用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 肺牵张反射:由肺扩张或缩小而反射性地引起吸气抑制或吸气。 分娩:发育成熟的胎儿通过雌性生殖道产出的生理过程 辐射:体热以红外线形式向温度较低的外界散发。 G 感受器:体表及组织内部专门感受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或装置,由特化的传入神经末梢及其附属装置构成。 高渗尿:尿的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 H 恒温动物:能维持体温的平衡点,保持体温相对稳定的动物 横管:又称T管,是由有细胞膜向内呈漏斗状凹陷形成的闭合管道,其主要功能为把细胞膜上的动作电位迅速传进细胞内部。 横桥:肌球蛋白的头部露出在粗肌丝的表面形成横桥。 红细胞比容:压紧的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红细胞脆性:红细胞对低渗溶液的抵抗能力 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红细胞在血浆中保持悬浮状态而不易下沉的特性 后放:当刺激停止后,传出神经仍可在一定时间内连续发放冲动使反射延续一段时间,这种现象称为后放. 化学消化:利用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中的各种酶对饲料进行消化。化学性突触:依靠突触前神经元末稍释放特殊的化学物质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对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影响的突触。 J 肌小节:肌原纤维每两条Z线之间的部分称为肌小节,是肌肉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单位 基本电节律:胃肠道的平滑肌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可记录出一种缓慢的、大小不等的节律性去极化波 基础代谢:动物在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条件下的能量代谢水平。 激素: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能传递信息的活性物质。激素的允许作用:某种激素影响细胞对其他激素的敏感性,使其效应加强的作用 脊髓休克:当横断脊髓后,横断以下脊髓的反射功能暂时消失的现象称为脊髓休克 继发转运:指通过耦联转运系统由离子梯度驱动的转运 减压反射:血压过高时,延髓的心交感中枢、交感缩血管中枢功能降低,心迷走中枢兴奋,引起心跳减慢血管收缩强度下降,使血压恢复正常,称减压反射。 解剖无效腔:从鼻至呼吸性细支气管之间的呼吸道的气体不能参与肺泡气体交换,称为解剖无效腔。 近球小体:又称肾小球旁器,由肾小球旁细胞、致密斑和系膜细胞构成精子获能:精子进入雌性生殖道后经历一系列变化而获得使卵子受精的能力,称为精子获能 静息电位:静息状态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静止能量代谢:动物在一般的畜舍或实验室条件下、早晨饲喂前休息时的能量代谢水平。 L 量子释放:以小泡为单位的倾囊释放称为量子释放 M 脉搏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 每搏输出量:心脏收缩时一侧心室射入动脉的血量 每分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入动脉的血量 每分通气量:每分钟呼出或吸入的气量。 N 脑肠肽:有些激素不仅存在于胃肠道内,还存在于脑内,这些双重分布的激素称为脑肠肽。 脑干网状结构:指从延髓、脑桥、中脑直达间脑的广泛区域,由一些散在的神经元群及其突触联系所构成的神经网络。 内分泌: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把胞浆中生物活性物质排到周围血浆或组织液的过程。 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机体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 内吞:指细胞外物质团块进入胞内的过程 能量代谢:体内伴随物质代谢所发生的能量释放、转化和利用的过程。能量代谢:物质代谢过程中伴随眘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称能量代谢 逆流倍增:小管液在髓绊降支与升支逆流过程中出现的渗透浓度倍增现象 尿素再循环:瘤胃内产生的NH3进入血液运输到肝脏,经鸟氨基酸循环后全成尿素,再经血液运输到唾液腺,随唾液重新进入瘤胃的过程。 凝血因子: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的物质 P 排卵:发育成熟的卵泡在特定的时间和条件下排入腹腔的过程 排泄:动物有机体将代谢终产物和其它不需要的物质经过血液循环由体内排出的过程。 旁分泌:激素不经血液运输,仅由组织液扩散而作用于邻近细胞,称旁分泌 Q 期前收缩:在心肌有效不应期之后受到额外刺激,可引起心肌正常收缩之前的收缩 牵张反射:骨胳肌被牵拉时,肌肉内肌梭受到刺激,产生的感觉冲动传入脊髓,引起被牵拉肌肉发生反射性收缩,称牵张反射。 强直收缩:对肌肉刺激频率不断加大,肌肉不断进行收缩总和,直至处于持续的缩短状态称强直收缩 去大脑僵直:将中脑前后丘切断后,动物出现四肢僵直,头后仰,尾巴翘起,躯体呈角弓反张状态,这一现象称去大脑僵直。

动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1.易化扩散:一些不溶于脂质的,或溶解度很小的物质,在膜结构中的一些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也能顺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跨过细胞膜,这种物质转运方式成为易化扩散。 2.主动转运:指细胞通过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将某种物质分子或离子逆电化学梯度由膜的一侧移向另一侧的过程。 3.钠泵:一种镶嵌在膜脂质双分子层中的具有ATP酶活性的钠—钾依赖式ATP酶的蛋白质。 4.肌小节:是肌原纤维的最小结构和功能单位。每个肌节由粗肌丝和细肌丝以及作为收缩蛋白附着点,维持粗细肌丝精确几何位置的细胞骨架构成。 5.阈值:引起组织兴奋即产生动作电位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 6.阈电位:当刺激加强使膜内除极化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就可以在已经除极化的基础上产生动作电位,这个能进一步诱发动作电位除极化的临界值称为阈电位。 7.静息电位:细胞在未受刺激、处于静息状态时存在于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8.动作电位:当神经、肌肉等可兴奋细胞受到适当刺激后,其细胞膜在静息电位基础上会发生一次迅速而短暂的、可向周围扩布的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9.兴奋收缩耦联:在以膜电位的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与以肌丝滑动为基础的收缩活动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中介过程把两者联系起来,这一过程就是兴奋收缩耦联。 10.终板电位(EPP):一种兴奋性突出后电位。总的效果使终板较缓慢地除极化。 11.前负荷:在肌肉收缩前加到肌肉上的负荷。 12.后负荷:肌肉开始收缩时才遇到的负荷或阻力。 13.等张收缩:肌肉收缩时期,张力不变而长度变化的单收缩。 14.渗透压:指溶液中的溶质促使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一侧溶液扩散到另一侧溶液的力量。 15.晶体渗透压:血浆渗透压主要来自血浆中的晶体物质(如电解质),称为晶体渗透压。 16.等渗溶液:通常将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 17.等张溶液:能使悬浮于其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体积和形态的盐溶液。 18.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分数。 19.红细胞沉降率:在离体静置的抗凝血中红细胞由于密度较大而下沉,通常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在血沉管中下沉的距离表示红细胞沉降的速度,称红细胞沉降率。 20.趋化性:白细胞具有趋向某些化学物质游走的特性。 21.吞噬作用:白细胞可按着某些物质的浓度梯度游走在这些物质的周围,把异物包围起来并吞入胞质内,称为吞噬作用 22.血液凝固: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转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23.平均动脉压:其数值并不是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和的一半,而是更接近于舒张压,约为舒张压加1/3脉压。 24.全心舒张压:心房和心室同时处于舒张状态时候的压力。 25.每分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所射出的血量。 26.慢反应自律细胞:动作电位除极化速率缓慢,兴奋发生和传导也慢并且具有自动节律性的心肌细胞。 27.房室延搁:房室交界区是正常时兴奋由心房进去心室的唯一通道,交界区这种缓慢传导可使兴奋在这里延搁一段时间,称为房室延搁。 28.心指数:以单位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 29.胸膜腔内压:胸膜腔内的压力。此压为负压。 30.肺内压:肺泡内的压力。在呼吸暂停,呼吸道畅通时,肺内压与大气压相等。 31.潮气量: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32.功能残气量:平静呼气末尚存于肺内的气量,是残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 33.通气/血流比值:每分钟呼吸器官通气量和每分钟血流量之间的比值。只有适宜的通气/血

动物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科

《动物生理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醛固酮的主要作用是 __ _____,它的分泌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 系统和血_______↓、血_______↑的调节。 2、当交感神经兴奋时,心率,支气管平滑肌,瞳孔。 3、血浆中有许多缓冲对以维持其pH的稳定,其中最重要一对是。 4、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组成, 血浆晶体渗透压主要由 组成。哺乳动物的血浆的渗透压大约与葡萄糖或氯化钠溶液相等。 5、皮肤散热的方式有、、 和 。 6、胰岛素的作用是使血糖水平,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是使血糖水 平,调节这两种激素分泌的最重要的因素是。7、肾小球滤过压等于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和 代数和。 8、血液是由液体成分的和悬浮其中的所组成。 9、肾上腺皮质产生、和三类激素。 肾上腺髓质产生和二种激素。 10、血浆蛋白中_____________是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 _____________是机体防御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_____ _________则参与血液凝固 11、机体在安静时的主要产热器官是___ ___,运动或使役时的主要 产热器官是____ ____,促进机体产热的最主要的激素是。 12、经典突触的结构包括_________ __、_________ __ 和_________ ___。 13、通过消化液中消化酶实现的消化活动称为___ _____消化。

14、胃肠共有的运动形式是,小肠特有的运动形式 是。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最主要的部位是。 二、选择题 1、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调节过程是()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负反馈调节 D.自身调节 2、红细胞的比容是指红细胞() A. 与血浆容积之比 B. 在血液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 C. 与血管容积之比 D. 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3、微循环最重要的生理意义是() A.物质交换 B.维持血容量 C.促进散热 D.保存体温 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 4、CO 2 A.物理溶解 B. 形成碳酸氢盐 C. 形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D.与血浆蛋白结合 5、胃蛋白酶原转变为胃蛋白酶的激活物是() A. Cl- B. Na+ C. HCl D. 内因子 6、关于胆汁的生理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胆盐、胆固醇、卵磷脂都可乳化脂肪 B. 胆汁酸可与脂肪酸结合,促进脂肪酸的吸收 C. 胆汁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D. 胆汁的消化酶可促进脂肪的消化 7.原尿和终尿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终尿中不含() A. 葡萄糖 B. Nacl C. Kcl D. 白蛋白 8. 下列哪些物质是合成甲状腺素的必需原料() A. 碘 B. 铁 C. 镁 D. 钠 9、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 B.反应 C.适应 D.反馈 10、条件反射的特征是() A.种族遗传 B.先天获得 C.反射弧固定 D.个体在后天生活中形成

动物医学专业动物生理学试题库-期末考试-兽医考研-专用

【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正常原尿的下列成分中哪一种能全部被重吸收? ( ) A、水 B、Na+ C、尿素 D、葡萄糖 2. 在肾小球滤过时,促进血浆滤出的直接动力是( )。 A、全身动脉血压 B、肾动脉血压 C、入球小动脉血压 D、出球小动脉血压 3. 阴部神经兴奋时( )。 A、尿道括约肌收缩 B、逼尿肌收缩 C、尿道外括约肌收缩 D.尿道外括约肌舒 4. 对原尿部分物质而言,重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 A、近曲小管 B、远曲小管 C、髓袢降支 D、髓袢升支 5. 大量失血引起尿少的主要原因是( )。 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下降C、.囊压增高 B、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D、滤过膜通透性减小 6. 近端小管重吸收的特点是( )。 A、重吸收物质种类少 B、各种物质重吸收量少 C、小管液与上皮细胞液保持等渗D受神经和体液因素调节 7. 肾维持机体水平衡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对下列哪一项的调节实现的?( ) A、肾小球的滤过量 C、近端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量 B、肾小管的分泌功能 D、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量

8. 下列哪一项可直接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和Cl-的重吸收?( ) A、血管紧素 B、抗利尿激素 C、心房钠尿肽 D、醛固酮 9. 肾髓质渗透压梯度的维持依靠( )。 A、弓形动脉 B、小叶间动脉 C、管周毛细血管网 D、直小血管 10. 建立起肾外髓部渗透压梯度的物质基础是( )。 A、NaCl B、尿素 C、肌酐 D、KCl 二、填空题 1. 尿生成的过程包括肾小球的__________、肾小管、集合管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个基本过程。 2. 肾小球滤过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调节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而__________调节Na+、K+的转运。 4. 静脉注射甘露醇引起的利尿称为__________,大量饮清水引起的利尿称为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的增高、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的降低,是引起抗利尿激素释放的主要因素。 6. 肾小球旁器由,和三部分组成。 7. 浓度升高、浓度降低可直接刺激醛固酮的分泌。 8. 滤过分数是和之比,表示流经肾脏的血浆被滤出生成原尿的情况。 9. 不论肾小球的滤过率是增加还是减少,近端小管对水和Na+的重吸收是定比重进行的,重吸收率始终为肾小球滤过率的左右,这种定比重吸收的现象称为。 10. 初级排尿中枢在。皮层的高级中枢可抑制或加强初级中枢的反射活动。 三、判断题 1. 在一般情况下,肾血流量的相对稳定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维持的。…………() 2.原尿与血浆的本质区别在于原尿中不含有红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3.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将使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滤过量减少。………………() 4. 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使尿量增多。…………………() 5. 尿液的浓缩主要发生在髓袢升支粗段。因为该段肾小管不能主动重吸收 Na+而对水通透,使髓袢升支粗段小管液成为高渗溶液。………………………………() 6. 肾小管和集合管可分泌H+、K+和NH3。…………………………() 7. 生理状态下不同物质通过肾小球滤过膜的能力取决于被滤过物质的大小, 而和其所带电荷的性质无关。…………………………………………………………() 8. 葡萄糖的重吸收是与Na+的主动重吸收是相耦联的,属于继发性主动转运。……() 9. 抗利尿激素可调节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水的重吸收 大部分在该部位进行。……………………………………………() 10. 肾小管上皮细胞可通过入胞方式从小管液中重吸收少量被滤出的小分子蛋白质。()

动物生理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练习题(作业)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正反馈是指反馈信息对起。 2反射弧是由,,,,和五个部分组成。 3体液包括和。 4反射活动包括和两大类。 5体液调节的特点是反应速度慢、作用时间。 6自身调节的特点是:调节作用较,对刺激的敏感性。 二、选择题: 1.下列各种实验中,何种属于急性实验方法。() A离体蛙心灌流实验 B狗食管瘘假饲实验 C临床胃液分析实验 D血液常规检查 2.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途径是:() A正反馈调节 B负反馈调节 C神经调节 D 体液调节 三、名词解释: 1可兴奋组织 2稳态 3反馈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控制信息加强作用 2、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3、细胞内液细胞外液 4、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5、持久 6、局限较小 二、选择题 1、A 2、B 三、名词解释 1可兴奋组织在接受刺激后迅速产生特殊生物电反应的组织 被称作可兴奋组织。 2稳态内环境理化性质维持相对恒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3反馈:在人体生理功能自动控制原理中,受控部分不断的将 信息回输到控制部分,以纠正或调节控制部分对受控部分的 影响,从而实现自动而精确的调节,这一过程称之为反馈。 反馈有正反馈与负反馈之分。受控部分的反馈信息,对控制 部分的控制信息起促进或增强作用者称正反馈,与此相反, 反馈信息对控制信息起减弱作用者,称为负反馈。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填空题: 1.静息电位是外流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静息电位绝对值称超极化。 2.冲动达到神经-肌肉接头处,使突触前膜释放,使终板膜主要对的通透性增加。3.骨骼肌收缩时,胞浆内的钙离子升高,其主要来源于。4.横桥具有ATP酶的作用,当它与蛋白结合后才被激活。5.骨骼肌收缩和舒张过程中,胞浆内钙离子浓度的升高主要是由于钙离子由中释放,而钙离子浓度的降低,主要是由于肌浆网结构中活动的结果。 6.细胞去极化后向原来的极化状态恢复的过程称为。7.肌肉收缩是肌丝向肌丝滑行的结果。 8.骨骼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的中介物质是。 9.钠离子泵是一种酶,它能分ATP解释出能量以形成和维持细胞内外的正常分布状态。 10.终板膜上乙酰胆碱受体通道开放时,可允许和同时通过,结果造成终板膜去极化,形成终板电位。 11.第二信使物质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影响细胞功能:一是通过直接激活各种,引起磷酸化反应,二是提高胞浆中浓度。 12.如果化学信号与膜受体结合后激活了膜内的促速G 蛋白(Gs),则Gs与GTP的复合物可以增强的活性,后者可使胞浆中的ATP 迅速转化为。 13.细胞内的cAMP 可以激活一种依赖于cAMP 的,后者进而使多种功能蛋白质发生反应。 14.与cAMP 生成相关的G 蛋白有两种:一种是,它和cAMP 的复合物可增强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一种是,它和cAMP 的复合物可减弱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 二、选择题: 1.当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时,称作膜的:()A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反极化 E超极化2.神经-肌肉接头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是:() A化学性突触传递 B局部电流 C非典型化学性突触传递 D 非突性传递 E电传递 3.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的递质是:() A.NE B. Ach C.5-HT D.多巴胺 E.血管活性肠肽4.骨骼肌的肌质网终末池可储存:() A钠离子 B钾离子 C钙离子D镁离子E、Ach 5.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的耦联因子是:() A钙离子B钠离子C镁离子D钾离子ENE 6.与单纯扩散相比,易化扩散的特点是:() A顺浓度梯度差转运B不消耗生物能 C需要膜蛋白的帮助 D是水溶性物质跨膜扩散的主要方式E是离子扩散的主要方式 7.常用的钠通道阻断剂是:() A同箭毒碱 B阿托品 C 四乙胺 D异搏定 E 河豚毒素8.常用的钾通道阻断剂是:() A河豚毒素 B 四乙胺 C 哇巴因 D 锰离子 E 异搏定 9.判断组织兴奋性的高低的常用指标是:()

动物生理学试题(有答案)

1. (体温调节中枢)难易度:适中认知度:识记 实验证明,须保留动物的哪一部分及以下神经结构的完整,才能维持体温相对恒定()选项 A )延髓 选项B)中脑选项C)下丘脑选项D)小脑选项E)大脑答案:C 2. 知识点:0701(基础代谢率)难易度:容易认知度:识记 关于基础代谢率,下列哪一项叙述是错误的()选项 A )与肌肉活动有关选项B)与精神紧张有关选项C)与食物有关选项D )与环境温度有关选项E)基础代谢率的高低以千卡/体重()/小时表示答案:E 3. 知识点:0701(基础代谢率)难易度:容易认知度:识记 基础代谢率是以每小时下列哪一项为单位计算的产热量() 选项 A )体重 选项B)体长选项C)年龄选项D )体表面积选项E)环境温度 答案:D 4. 知识点:0702(散热方式)难易度:容易认知度:识记 当外界温度等于或高于机体皮肤温度时,机体的散热方式是

选项 A )辐射散热 选项B )传导散热 选项C)对流散热 选项 D )蒸发散热 选项E)传导和对流散热答案:D 5. 知识点:0701(基础代谢率)难易度:容易下列有关基础代谢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选项 A )雄性动物的基础代谢率平均比雌性动物高选项B)幼畜的基础代谢率比成畜的高选项C)老龄畜的基础代谢率低 选项 D )体重相同的动物基础代谢率较为接近选项巳基础代谢率与体表面积之间具有比例关系答案:D 6. 知识点:0702(散热方式)难易度:容易 当环境温度较低时,机体的主要散热方式是(选项A )辐射 选项B)传导和对流 选项C)不感蒸发 选项D)发汗 选项E)辐射+传导+对流 答案:E 7. 知识点:0702(散热方式)难易度:容易 给高热动物用酒精擦浴是() 选项 A )增加辐射散热 选项B)增加传导散热 选项C)增加对流散热 选项D)增加蒸发散热 选项E)传导散热和辐射散热同时增加 认知度:识记 认知度:识记) 认知度:识记

动物生理学试题库答案

答案 一、名词解释: 7.原尿:入球小动脉得血液经过肾小球得滤过作用,形成得滤过液。 8。终尿:原尿经过肾小管与集合管得重吸收作用及分泌作用,最终形成得尿液。 9.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从肾小球滤过得原尿量. 10。有效滤过压:存在于滤过膜两侧得压力差。 11。排泄:动物有机体将代谢终产物与其它不需要得物质经过血液循环由体内排出得过程。 12。肾糖阈: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得浓度限度。 13.能量代谢:体内伴随物质代谢所发生得能量释放、转化与利用得过程。 14.基础代谢:动物在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条件下得能量代谢水平. 15。静止能量代谢:动物在一般得畜舍或实验室条件下、早晨饲喂前休息时得能量代谢水平。 16。等热范围:动物得代谢强度与产热量保持在生理最低水平时得环境温度。 17.蒸发:机体得热量靠体表呼吸道水份 18.辐射:体热以红外线形式向温度较低得外界散发。 19.物理消化:经过咀嚼与胃肠运动,使饲料磨碎并与消化液混合成食糜,向消化道后段推送得过程。 20。胃得排空:随着胃得运动,食糜分批地由胃移送入 21。反刍:反刍动物在摄食时,饲料不经充分咀嚼,就吞入瘤胃,在休息时

返回到口腔,仔细地咀嚼,这种独特得消化活动称反刍. 22。容受性舒张:当咀嚼与吞咽食物时,反射性地通过迷走神经引起胃底与胃体部得肌肉舒张得反射. 23.化学消化:利用消化腺分泌得消化液中得各种酶对饲料进行消化. 24。微生物消化:利用畜禽消化道内栖居得大量微生物对饲料进行消化。25。肾单位:肾单位就是肾脏得基本功能单位,由肾小体与肾小管组成。26.致密斑:致密斑位于远曲小管起始部或髓绊升支粗段部分,细胞核密集而形成圆盘状得聚集区,其功能为感受小管液中钠离子浓度得变化从而调节肾素得分泌. 27.继发转运:指通过耦联转运系统由离子梯度驱动得转运 28.肾小球滤过率:每分钟两侧肾脏生成原尿得量 29.肾糖阈: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得血糖浓度 30。高渗尿:尿得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 31.肌小节:肌原纤维每两条Z线之间得部分称为肌小节,就是肌肉收缩与舒张得基本单位 32.横桥:肌球蛋白得头部露出在粗肌丝得表面形成横桥. 33.等张收缩:肌肉张力不变而长度发生改变得收缩 34.等长收缩:肌肉长度不变而张力发生改变得收缩 35.强直收缩:对肌肉刺激频率不断加大,肌肉不断进行收缩总与,直至处于持续得缩短状态称强直收缩 36.终板电位:终板膜上发生得Na+跨膜内流与K+跨膜外流而引起得终板膜得去极化称终板电位。

动物生理学名词解释+简答整理版

动物生理学名词解释+简答整理版

B 靶细胞:激素作用的特定效应细胞称靶细胞 胞吐作用:指某些大分子物质或物质果位从细胞内排出胞外的过程 补呼气量:平和呼气末,再尽力呼气,多呼出的气体量称为补呼气量。补吸气量:平和吸气末,再尽力吸气,多吸入的气体量称为补吸气量。不完全强直收缩:加大对肌肉的刺激频率时,在肌肉的舒张期并开始新的收缩,所描记的曲线呈锯齿状,称不完全强直收缩 C 肠胃反射:食物进入肠道后,抑制胃的排空的反射。 超极化:膜内负电位增大的状态 潮气量: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 垂体门脉系统:下丘脑促垂体区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垂体门脉的初级毛细血管网相接,下丘脑分泌的激素从这里释放入血液,再沿门脉血管到达腺垂体,形成次级毛细血管网。 长反馈调节:指外周靶腺所分泌的激素对下丘脑所起的调节作用。 D 代偿间歇: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有一段较长的心脏舒张期,称代偿间歇 单纯扩散:脂溶性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的净移动 单收缩:肌肉受到一次刺激所引起的一次收缩 胆盐的肠肝循环:胆盐排出小肠后,绝大部分可由小肠粘膜吸收入血,经门静脉回到肝脏重新组成胆汁排入十二指肠,这一过程称胆盐的肠肝循环。 等热范围:动物的代谢强度和产热量保持在生理最低水平时的环境温度。等渗溶液:与细胞和血浆的渗透压相等的溶液 等张收缩:肌肉张力不变而长度发生改变的收缩 等长收缩:肌肉长度不变而张力发生改变的收缩 第二信使:激素与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后,将激素所携带的信息由胞外传递到胞内的物质,包括cAMP、cGMP、Ca2+、IP3、DG等 顶体反应:精子与卵子接触时,精子顶体中的酶系释放出来以溶解卵子外围的的放射冠及透明带,这一过程称为顶体反应。 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在原有静息电位基础上膜两侧电位发生快速而可逆的倒转和复原,并可向周围扩布的电位波动窦性节律:由窦房结发出冲动引起的心搏节律 F 发情周期:由一次发情开始到下次发情开始所经历的时期称一个发情周期 反刍:反刍动物在摄食时,饲料不经充分咀嚼,就吞入瘤胃,在休息时返回到口腔,仔细地咀嚼,这种独特的消化活动称反刍。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规律性应答。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特异性投射系统第二级神经元的纤维通过脑干时,发出侧支与脑干网状结构的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然后在网状结构内多次换元而投射到大脑皮质的广泛区域,这种投射不具点对点的关系,称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肺活量:用力吸气后再用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 肺牵张反射:由肺扩张或缩小而反射性地引起吸气抑制或吸气。 分娩:发育成熟的胎儿通过雌性生殖道产出的生理过程 辐射:体热以红外线形式向温度较低的外界散发。 G 感受器:体表及组织内部专门感受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或装置,由特化的传入神经末梢及其附属装置构成。 高渗尿:尿的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 H 恒温动物:能维持体温的平衡点,保持体温相对稳定的动物 横管:又称T管,是由有细胞膜向内呈漏斗状凹陷形成的闭合管道,其主要功能为把细胞膜上的动作电位迅速传进细胞内部。 横桥:肌球蛋白的头部露出在粗肌丝的表面形成横桥。 红细胞比容:压紧的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红细胞脆性:红细胞对低渗溶液的抵抗能力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红细胞在血浆中保持悬浮状态而不易下沉的特性 后放:当刺激停止后,传出神经仍可在一定时间内连续发放冲动使反射延续一段时间,这种现象称为后放. 化学消化:利用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中的各种酶对饲料进行消化。 化学性突触:依靠突触前神经元末稍释放特殊的化学物质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对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影响的突触。 J 肌小节:肌原纤维每两条Z线之间的部分称为肌小节,是肌肉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单位 基本电节律:胃肠道的平滑肌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可记录出一种缓慢的、大小不等的节律性去极化波 基础代谢:动物在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条件下的能量代谢水平。 激素: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能传递信息的活性物质。激素的允许作用:某种激素影响细胞对其他激素的敏感性,使其效应加强的作用 脊髓休克:当横断脊髓后,横断以下脊髓的反射功能暂时消失的现象称为脊髓休克 继发转运:指通过耦联转运系统由离子梯度驱动的转运 减压反射:血压过高时,延髓的心交感中枢、交感缩血管中枢功能降低,心迷走中枢兴奋,引起心跳减慢血管收缩强度下降,使血压恢复正常,称减压反射。 解剖无效腔:从鼻至呼吸性细支气管之间的呼吸道的气体不能参与肺泡气体交换,称为解剖无效腔。 近球小体:又称肾小球旁器,由肾小球旁细胞、致密斑和系膜细胞构成精子获能:精子进入雌性生殖道后经历一系列变化而获得使卵子受精的能力,称为精子获能 静息电位:静息状态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静止能量代谢:动物在一般的畜舍或实验室条件下、早晨饲喂前休息时的能量代谢水平。 L 量子释放:以小泡为单位的倾囊释放称为量子释放 M 脉搏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 每搏输出量:心脏收缩时一侧心室射入动脉的血量 每分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入动脉的血量 每分通气量:每分钟呼出或吸入的气量。 N 脑肠肽:有些激素不仅存在于胃肠道内,还存在于脑内,这些双重分布的激素称为脑肠肽。 脑干网状结构:指从延髓、脑桥、中脑直达间脑的广泛区域,由一些散在的神经元群及其突触联系所构成的神经网络。 内分泌: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把胞浆中生物活性物质排到周围血浆或组织液的过程。 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机体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 内吞:指细胞外物质团块进入胞内的过程 能量代谢:体内伴随物质代谢所发生的能量释放、转化和利用的过程。能量代谢:物质代谢过程中伴随眘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称能量代谢 逆流倍增:小管液在髓绊降支与升支逆流过程中出现的渗透浓度倍增现象 尿素再循环:瘤胃内产生的NH3进入血液运输到肝脏,经鸟氨基酸循环后全成尿素,再经血液运输到唾液腺,随唾液重新进入瘤胃的过程。 凝血因子: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的物质 P 排卵:发育成熟的卵泡在特定的时间和条件下排入腹腔的过程 排泄:动物有机体将代谢终产物和其它不需要的物质经过血液循环由体内排出的过程。 旁分泌:激素不经血液运输,仅由组织液扩散而作用于邻近细胞,称旁分泌 Q

动物生理学试题一(含答案)

动物生理学试题一 (职高班用) 一、选择题 1.下列哪项指标可反映兴奋性的大小 A 动作电位去极化幅度 B 动作电位去极化速度 C 膜电位水平 D 阈强度 2.动作电位长极相(上升支)的出现与膜对哪种离子通透性的变化有关 A K+通透性降低 B K+通透性增高 C Na+通透性增高 D Na+通透性降低 3.神经一肌肉接头兴奋传递的递质是 A NE(去甲肾上腺素) B Ach(乙酸胆碱) C 5—HT(5一羟色胺) D 多巴胺 4.肌细胞兴奋一收缩耦联的耦联因子是 A Ca2+ B Na+ C Mg2+ D K+ 5.阈电位是指 A 造成膜对K+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B 造成膜对Na+通道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C 造成膜对K+通道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 D 造成膜对Na+通过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 6.通常所说的神经纤维静息电位值大约是-70mV,意思是 A 膜内两点之间电位差为70mV B 膜外电位比膜内电位低70mV C 膜内电位比膜外电位低70mV D 膜外两点的电位差为70mV 7.细胞在静息时膜对下述离子通透性最大的是 A Na+ B Mg2+ C K+ D Cl- E Ca2+ 8.神经纤维接受刺激而兴奋时,膜内电位从-70mV变为0mV的过程称为 A 极化 B 超极化 C 去极化 D 反极化 E 复极化 9.神经纤维动作电位下降相是指膜的 A 复极化过程 B 去极化过程 C 反极化过程 D 去极化和反极化过程 10.目前一般认为肌肉收缩是由于 A 骨骼肌粗肌丝长度变短 B 骨骼肌细肌丝长度缩短 C 粗肌丝向细肌丝之间滑行 D 细肌丝向粗肌丝之间滑行 E 粗、细肌丝长度均缩短 11.组成骨骼肌粗肌丝的主要蛋白质是 A 肌凝蛋白 B 原肌凝蛋白 C 肌钙蛋白 D 肌纤蛋白

畜牧兽医动物生理学试题库

动物生理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每分通气量2.氧饱和度3.氧解离曲线 4.通气血流比值5.余气量6.肺牵张反射 7.原尿8.终尿9.肾小球滤过率10.有效滤过压11.排泄12.肾糖阈 13.能量代谢14.基础代谢15.氧热价 16.等热范围17.蒸发18.辐射 19.物理消化20.胃的排空21.反刍 22.容受性舒张23.化学消化24.微生物消化 25.肾单位26.致密斑27.继发转运 28.肾小球滤过率29.肾糖阈30.高渗尿 31.肌小节32.横桥33.等张收缩 34.等长收缩35.强直收缩36.终板电位 37.量子释放38.三联体39.横管 40.化学性突触41.神经递质42.突触延搁 43.受体44.特异投射系统45.脑干网状结构 46.去大脑僵直47.锥体系48.条件反射 49.牵张反射50.脊髓休克51.内分泌 52.神经内分泌53.旁分泌54.激素 55.垂体门脉系统56.长反馈调节57.应急反应 58.性成熟59.体成熟60.发情周期 61.精子获能62.顶体反应63..着床 64.生殖65.排卵66.分娩 67.妊娠维持68.初乳69.常乳 70.心动周期71.每搏输出量72.心力储备 73.期前收缩74.代偿间隙75.窦性节律 76.异位节律77.每分输出量78.脉搏压 79.动作电位80.静息电位81.主动运输 82.易化扩散83.内吞84.胞吐作用 85.时值86.阈值87.内环境 88.血压89.吸收90.基本电节律 91.肺活量92.血型93.稳态 94.血清95.血浆96.红细胞比容 97.红细胞脆性98.血液的粘滞性99.血沉 100.血液凝固101. 去极化102. 中枢延搁 103. 突触104. 兴奋-收缩耦联105.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106.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107. 突触前抑制108. 突触后抑制109. 潮气量110.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111. 单收缩 112. 凝血因子113. 等渗溶液114. 红细胞悬浮稳定性115. 血浆胶体渗透压116. 血浆胶体渗透压117. 解剖无效腔118. 氧容量119. 氧含量120. 消化

动物生理学名词解释复习

一、 1)生理学:生理学是生物学的分支,是研究正常人体及动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新陈代谢:生物体在适宜的环境中总是不断地自我破旧立新的过程。 3)兴奋性:机体具有对外界环境变化产生反应的能力。 4)生殖:生物个体生长到一定阶段时,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子代的过程,是生命得以延续的保证。 5)外环境:机体整体直接接触和生活的环境。 6)内环境:指细胞直接接触和生存的环境。 7)稳态:内环境的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8)神经调节:由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 9)体液调节: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经血液运输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 10)神经-体液调节:很多内分泌腺并不是独立于神经系统的,它们也直接或间接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因此,也可以将体液调节看成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成为“神经-体液调节”。人体内的功能调节大多数是这种复合式的调节。 11)局部体液调节:某些组织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它们并不随血液流到其他器官起作用,而是在组织液中扩散,调节邻近组织的功能活动,称为局部体液因素和旁分泌调节。 12)自身调节:当体内、外环境变化时,细胞、组织、器官不依赖神经与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13)非自动控制系统:是一个开环系统,即受控部分的活动不会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的活动。 14)反馈控制系统:是一个闭环系统,即受控部分的活动会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的活动。15)前馈控制:是指控制部分向受控部分发出指令的同时,又通过另一快捷通路向受控部

分发出前馈信息,及时地调控受控部分的活动。 二、神经肌肉的一般生理(1) 1)单纯扩散: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跨膜移动的过程。 2)易化扩散: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在特殊膜蛋白质帮助下,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的过程。 3)主动转运:指细胞膜通过本身某种形式的耗能过程将物质分子(或离子)逆浓度梯度差和电位差转运的过程。 4)出胞和入胞:出胞与入胞是大分子物质或颗粒性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例如神经递质的释放;受体介导式入胞等。 5)配体:能与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活性物质。 6)G蛋白偶连受体:总数多达一千种左右,结构上属于同一超家族,由一条七次穿膜的肽链构成。胞外侧端和跨膜螺旋内部有配体的结合部位,胞内胞质侧有结合G蛋白的部位。7)G蛋白:由α、β、γ3个亚单位形成的异源三聚体蛋白;根据α亚单位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可分为Gs家族、Gi家族、Gq家族和G12家族;分子开关激活时结合GTP,失活时结合GDP。 8)G蛋白效应器: 指催化生成(或分解)第二信使的酶;主要有腺苷酸环化酶/AC、磷脂酶C/ PLC、磷脂酶A2/ , PLA2 、鸟苷酸环化酶/GC、cGMP磷酸二酯酶/ PDE;某些离子通道可接受G蛋白的直接或间接的调控。 9) 第二信使: 指激素、递质、细胞因子等信号分子(第一信使)作用于细胞膜后产生的细胞内信号分子;较重要的第二信使有:环一磷酸腺苷/ cAMP、三磷酸肌醇/IP3、二酰甘油/ DG、环一磷酸鸟苷/cGMP 和Ca2+等;调节的靶蛋白主要是各种蛋白激酶和离子通道,产生以靶蛋白构象变化为基础的级联反应和细胞功能改变。

动物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答案:丘脑第三类细胞群及其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神经通路称为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2.异位节律() 答案:由潜在起搏点所形成心脏节律称为异位节律。 3.肺活量(,) 答案:最大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4.血清() 答案:血液凝固后1~2小时,血块发生回缩,同时析出淡黄色的液体 5.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答案: 6.受体()蛋白 答案:一种能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信号分子),起到传递化学信息的蛋白质 7.肾血流量自身调节 答案: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肾血流量能通过自身调节作用保持相对稳定,包括血管的肌源性自身调节、球-管平衡和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引起的渗透性利尿等 8.有效不应期() 答案:心肌细胞从0期开始至复极达-60这一段不能再产生动作电位的时期。 9.非自动控制系统 答案:是一个开环系统( ),受控部分的活动不会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是单方向的。 10.余气量(,) 答案:最大呼气末尚存留于肺中不能呼出的气量 二、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哪些属于细胞、分子水平的研究: A.化学突触传递的原理 B.骨骼肌收缩的原理 C. 血液在心血管中的流动规律 D.心脏的泵血过程 答案:, 2.以电紧张形式扩布的是

A.动作电位 B.静息电位 C.局部电流 D.局部电位 答案:D 3.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A.缓慢 B.广泛 C.持久 D.迅速 答案: 4.躯体运动神经属于: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中枢 D.传出神经 答案:D 5.刺激阈值是指 A.保持一定的刺激持续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不变,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 B.刺激时间不限,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适刺激强度 C.保持刺激强度不变,引起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适刺激时间 D.用最小刺激强度, 引起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短刺激时间 答案:A 6.静息电位的大小接近于 A.平衡电位 B.平衡电位 C.平衡电位和平衡电位之和 D.平衡电位和平衡电位之差 答案:A 7.下列关于稳态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A.维持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B.稳态是机体的各种调节机制维持的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C.负反馈调节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途径 D.稳态的调定点是固定不变的 答案: 8.下列各项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需后天学习获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