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品读-自测
国学经典考试题库和答案
国学经典考试题库和答案1. 引言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
对于学习国学经典的人来说,熟练掌握其中的重要内容和理论非常重要。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国学经典,我们整理了一份国学经典考试题库和答案。
本文将介绍题库的概述和内容,并附上一些示例题目和答案。
2. 题库概述本题库收集了包括《论语》、《大学》、《中庸》、《孟子》、《道德经》等国学经典中的重要内容。
题库中的题目分为选择题、判断题和简答题等多种类型,涵盖了国学经典的各个方面。
每道题目都有详细的解析和答案,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 题目示例3.1 选择题1.以下哪部作品是道家经典? A. 《论语》B. 《大学》C. 《中庸》D. 《道德经》正确答案:D解析:《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老子所著,是古代中国哲学思想的重要代表。
2.以下哪个词语是用来形容《论语》的?A. 仁者爱人 B. 政治原则 C. 道德经典 D. 人生哲学正确答案:D解析:《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包括了众多关于人生道理和行为准则的论述,因此可以称之为人生哲学。
3.2 判断题判断题需要判断给出的陈述是否正确。
1.孟子是道家学派的思想家。
正确答案:错误解析: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注重人性的善和教育的重要性。
2.《大学》是儒家经典著作中的一部。
正确答案:正确解析:《大学》是《四书五经》中的一部,是儒家学派的重要经典之一,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3.3 简答题简答题需要回答一个问题,并进行简要的阐述。
1.请简要介绍《论语》的主要内容和思想。
答案:《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主要记录了孔子的言论和教诲。
《论语》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等重要内容。
其中,孔子对仁、礼、智、信等价值观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并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准则。
4. 结论国学经典考试题库和答案的整理为学习国学经典的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工具。
国学经典测试100题(含答案)
国学经典测试100题(含答案)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用现代汉语翻译正确的是A:别人不知道我,我却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B: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正确答案:B2.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滋味”? ( )A:读到一本好书 B:听到一首好曲正确答案:B3.在《西游记》中,石卵遇见()化作一个石猴。
A:阳光 B:月光 C:雨水 D:大风正确答案:D4.三圣母被()逼迫,交出了宝莲灯。
A:杨戬 B:孙悟空 C:岳飞 D:神农氏正确答案:A5.()彻底治理好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A:鲧 B:大禹 C:尧 D:舜正确答案:B6.下面的上下连接不对的是?()A:牛——马 B:犬——猫 C:作酒固难忘曲蘖——飘扬竞把秋千舞 D:虎兕——猿猱正确答案:C7.()是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
A:黄帝 B:燧人氏 C:仓颉 D:神农氏正确答案:D8.西湖的白堤的得名与哪位诗人有关?()A:白居易 B:李白正确答案:A9.“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骚首踟蹰。
”这是一首()诗A:爱情 B:团聚 C:思亲正确答案:A10.柳永的《雨霖铃》这首词的线索是()A:思亲 B:欢聚 C:离别正确答案:C11.以下最能表达诗人和老朋友依依惜别的诗句是()A:落花时节又逢君 B:朝辞白帝彩云间 C:闻郎江上唱歌声 D:劝君更尽一杯酒正确答案:D12.下列不是出自《论语》的成语是哪一个?A:朽木粪土 B:杯水车薪 C:祸起萧墙 D:一匡天下正确答案:B13.商朝的最后一个国君是()A: 舜 B:禹 C:纣正确答案:C14.下面的上下连接不对的是?()A:好友——嘉宾 B:弹冠——结绶 C:蝉鸣哀暮夏——野烧焰腾红烁烁D:哀——乐正确答案:C15.九十年,国祚废。
中的“祚”读作()A: zhà B: zhá C: zuò正确答案:C16.头悬梁,锥刺股。
中的“头悬梁”讲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位名人?()A: 孟子 B:苏秦 C:孙敬正确答案:C17.“楚河”和“汉界”在今天的哪个省?A: 湖北 B:河南 C:河北 D:湖南正确答案:B18.一部着作的完成需要很长的时间,请问下列哪部着作的成书时间最长?()A:《徐霞客游记》 B:《说文解字》正确答案:A19.出自岳飞《满江红》的词句是()A:“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024春期国开河南电大本科《国学经典选读》无纸化考试(作业练习3)试题及答案
国开河南电大本科《国学经典选读》无纸化考试作业练习3 试题及答案说明:资料整理于2024年5月,适用于2024春季学期国开河南电大本科学员一平台网上无纸化考试。
作业练习3 试题及答案1 .庄子认为,陪着君子说话,不需要察言观色,直说即可。
A.正确2 .韩非子认为,子女赡养父母是最高境界的孝。
A.正确3 ."本末〃是讲做事首先要明白万物的本末始终,也就是了解事物的外部规律。
A.正确B程4 .祖国医学崇尚〃治未病"的思想原则。
A画B.错误5 .孙子,名武。
后世尊称他为〃兵圣〃,东方兵学的鼻祖。
B.错误6 .开凿门窗修建房屋,有了门窗和四壁内的空间,才有房屋容纳和通气的作用•作用。
ASB错误7 ."上善若水"是一种智慧。
尽量去做别人不愿做而有利于自己的事情。
A.正确8 .8 .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出自张九龄《望月怀远》。
A.画B.错误9 .《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
AHB.错误10 .“初唐四杰”包括(ABCD随机变化!!)?AI1."子畏于匡”的故事,解释正确的是(ABCD随机变化!!)。
A忸个故事表现了孔子那种"天命在我"的自信。
这是老子说的"无〃的B C DB.孔子当时地位身份很高,所以匡人奈何不了他。
C孔子因为有很多弟子保护,所以不怕匡人。
D 乩子之所以不怕匡人,是因为他相信自己身负天命.12 .请问以下诗句中写岳阳楼所见之景的是(ABCD随机变化!!)?A.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B.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乾坤日子庭水,今上岳阳楼13 .入选”四书〃的儒家经典有(ABCD随机变化!!)?A∣<⅞子》JB∙∣《论语》IC.《学记》D.《荀子》14 .天行健fBCD随机变化!!);地势坤,(ABCD随机变化!!)。
A.|君子以自强不息B■明德载画C.寒往则暑来D.暑往则寒来15以下说范尹哽有:(ABCD随机变化!!)。
国学经典阅读理解测试考核试卷
C.汉朝历史D.汉朝文化
15.《后汉书》所属的历史时期是:()
A.汉朝B.三国C.晋朝D.唐朝
16.《三国志》的作者是:()
A.陈寿B.裴松之C.司马光D.欧阳修
17.《世说新语》主要记载了哪个时期的人物事迹?()
A.汉朝B.三国C.魏晋D.唐朝
18.《孝经》中提到“夫孝,德之本也”,这里的“孝”是指:()
A.儒教B.佛教C.道教D.基督教
18.以下哪些是《周礼》中提到的“九职”之一?()
A.天官B.地官C.春官D.冬官
19.以下哪些是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
A.朱熹B.陆九渊C.王阳明D.黄宗羲
20.以下哪些是古代著名的历史评论家?()
A.司马迁B.班固C.范晔D.刘知几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A.经B.传C.爻D.辞
2.以下哪些是孔子的弟子?()
A.颜回B.子贡C.子路D.墨子
3.《道德经》中提出“无为而治”的理念涉及以下哪些方面?()
A.政治B.经济C.军事D.文学
4.下列哪些是“四书”之一?()
A.《大学》B.《中庸》C.《论语》D.《春秋》
5.《孟子》中主张哪些道德理念?()
A.仁爱B.正义C.礼节D.智慧
1.《周易》中八卦的基本符号是________和________。
2.《论语》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其中“论”字的意思是________。
3.《道德经》中提出“反者道之动”,这是指________。
4.《大学》中提到“格物致知”,其中“格物”的意思是________。
5.《孟子》认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里的“道”指的是________。
国学古诗词测试
国学古诗词测试一、古诗词1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2 。
3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4 。
梅子黄时日日晴, 5 。
6 ,添得黄鹂四五声。
死去元知万事空,7 。
8 ,家祭无忘告乃翁。
三万里河东入海,9 。
遗民泪尽胡尘里,10 。
二、国学经典德教加黎首,11 。
以后寝衰薄,五霸并成仇。
屈原投汨罗,12 。
13 ,欲把儒风灭。
14 ,群臣畏莫说。
由此坏朝纲,国败于胡亥。
秦欲万世传,未及三世撤。
15 ,群臣皆出猎。
天下共逐之,汉王最先得。
恃己多勇才,16 。
唯有一范增,见弃归田宅。
非不渡乌江,17 。
拔剑丧其元,兴亡从此决。
汉高祖登基,宽大人皆悦。
18 ,赏罚分清白。
19 ,著汉书十册。
20 ,芳名千古烨。
国学古诗词测试一、古诗词1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2 。
3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4 。
梅子黄时日日晴, 5 。
6 ,添得黄鹂四五声。
死去元知万事空,7 。
8 ,家祭无忘告乃翁。
三万里河东入海,9 。
遗民泪尽胡尘里,10 。
二、国学经典德教加黎首,11 。
以后寝衰薄,五霸并成仇。
屈原投汨罗,12 。
13 ,欲把儒风灭。
14 ,群臣畏莫说。
由此坏朝纲,国败于胡亥。
秦欲万世传,未及三世撤。
15 ,群臣皆出猎。
天下共逐之,汉王最先得。
恃己多勇才,16 。
唯有一范增,见弃归田宅。
非不渡乌江,17 。
拔剑丧其元,兴亡从此决。
汉高祖登基,宽大人皆悦。
18 ,赏罚分清白。
19 ,著汉书十册。
20 ,芳名千古烨。
国学古诗词测试一、古诗词1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2 。
3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4 。
梅子黄时日日晴, 5 。
6 ,添得黄鹂四五声。
死去元知万事空,7 。
8 ,家祭无忘告乃翁。
三万里河东入海,9 。
遗民泪尽胡尘里,10 。
二、国学经典德教加黎首,11 。
以后寝衰薄,五霸并成仇。
屈原投汨罗,12 。
13 ,欲把儒风灭。
14 ,群臣畏莫说。
由此坏朝纲,国败于胡亥。
三年级下册经典国学诵读及测试10
三年级下册经典国学诵读十(一)经典国学再现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
十载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当家才知盐米贵,养子方知父母恩。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
我是小助手举:科举考试。
稀:少。
饥:饥饿。
运:好运。
我是小翻译参加一次科举考试如果考上就榜上有名,十年苦读,终于可以大展宏图了。
十年寒窗苦读无人问津,考试考中后天下人都知道了。
喝酒欠债并非稀有的事,能活到七十岁的人却不多。
养儿子是为了老了以后有所依靠,积存粮食是为了防备饥荒。
当家后才能体会到钱财来之不易,有了儿女后才能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
生活好的时候要经常想想以前贫困的时候,生活困顿时不要像富裕时那样浪费。
运气好时,即使坏的情况也能逢凶化吉,运气不佳时,好的局面也会变坏。
考考你的智慧1.古代人的寿命比现在要短,从上文中,我们可以知道,古人活到岁的人很少。
2.“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这句让你想到了哪两个成语呢?3.你知道“时来风送滕王阁”这句话和唐朝哪个诗人有关吗?在下面写出他的名字吧。
弘扬传统文化“运去雷轰荐福碑”典故的由来运气不好的时候,即使好事情也会变坏。
这句中有一个典故。
宋代时候,范仲淹有一段时间在饶州做官。
当时当地有一个书生十分穷困潦倒,范仲淹非常同情他。
饶州有一个寺庙叫荐福寺,寺中有一块碑文,是欧阳询书写的,其拓本在当时十分值钱,范仲淹想拓一些送给书生。
却不料,巨雷却都把碑击碎了。
(二)经典国学再现入门休问荣枯事,且看容颜便得知。
官清书吏瘦,神灵庙主肥。
息却雷霆之怒,罢却虎狼之威。
饶人算之本,输人算之机。
好言难得,恶语易施。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道吾好者是吾贼,道吾恶者是吾师。
路逢险处须当避,不是才人莫献。
我是小助手荣枯:兴衰。
容颜:脸色。
罢却:收敛。
道:好。
避:避让。
我是小翻译进门时不要问主人家的兴衰情况,看看他的脸色大致就知道了。
国学经典选读模拟精彩试题二
国学经典选读模拟试题二02国学经典选读-0001试卷总分:100单项选择(共10题,共40分)开始说明:结束说明:1.(4分)《新五代史》的作者是()。
A、宋祁B、欧阳修C、刘昫D、脱脱2.(4分)历代的“起居注”及“实录”是按年叙述某一历史时期的事件,在体例上属于()。
A、编年体史书B、纪传体史书C、政书D、纪事本末体史书3.(4分)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事为(),言为《尚书》。
”A、《国语》B、《左传》C、《公羊传》D、《春秋》4.(4分)《资治通鉴》是一部()。
A、编年体通史B、编年体断代史C、纪传体史书D、纪事本末体史书5.(4分)“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出自《诗经》的()。
A、《邶风•静女》B、《周南•关雎》C、《秦风•蒹葭》D、《王风•黍离》6.(4分)()是我国最早的断代政书。
A、《唐六典》B、《会要》C、《续会要》D、《唐会要》7.(4分)纪传体史书的创立者是()A、班固B、司马迁C、袁枢D、司马光8.(4分)《宋书》最有价值的是()这一部分。
A、本纪B、志C、表D、列传9.(4分)被合称为“三通”的三部史书是()。
A、《史通》《通典》《通志》B、《通志》《通典》《资治通鉴》C、《通典》《通志》《文献通考》D、《通典》《通志》《通鉴纪事本末》10.(4分)()也被称为《汲冢纪年》、《汲冢古文》或《汲冢书》,本是一部先秦编年体古书,但到战国以后就不见流传。
A、《竹书纪年》B、《春秋》C、《国语》D、《左传》多项选择(共6题,共30分)开始说明:结束说明:11.(5分)下列史书属于纪传体的是()。
A、《后汉书》B、《晋书》C、《南齐书》D、《梁书》12.(5分)下列史书在体例上属于史评史论类的有()。
A、《过秦论》B、《汉书》C、《读通鉴论》D、《六朝通鉴博议》13.(5分)下列史书在体例上属于编年体的是()。
A、《唐六典》B、《竹书纪年》C、《汉纪》D、《顺宗实录》14.(5分)《孝经》主要阐述孝道观念,其中讲述了天子、()这几种不同等级的孝道是如何体现的。
国学测试200题doc(2)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A)A.月亮B.姻缘2.王先生的QQ签名《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璋是好的玉石;瓦是纺车上的零件。
男孩弄璋.女孩弄瓦,实为重男轻女的说法。
“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C)A.苏州B.房屋C.酒D.庄稼4.“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A)A.左手在外B.右手在外*表示扬善隐恶5.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A)A.忠耿正直B.刚愎自用*红色脸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如:“三国戏”里的关羽.《斩经堂》里的吴汉。
黑色脸既表现性格严肃,不苟言笑,如“包公戏”里的包拯;又象征威武有力.粗鲁豪爽,如:“三国戏”里的张飞,“水浒戏”里的李逵白色脸表现奸诈多疑,如:“三国戏”里的曹操.《打严嵩》中的严嵩。
蓝色脸表现性格刚直,桀骜不驯,如:《上天台》中的马武,《连环套》里的窦尔墩。
紫色脸表现肃穆.稳重,富有正义感,如:《二进宫》中的徐延昭,《鱼肠剑》中的专诸。
金色脸象征威武庄严,表现神仙一类角色。
如:《闹天宫》里的如来佛.二郎神。
6.《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B)A.浑水摸鱼B.反戈一击C.笑里藏刀D.反客为主*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为便于人们熟记这三十六条妙计,有位学者在三十六计中每取一字,依序组成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
全诗除了檀公策外,每字包含了三十六计中的一计,依序为: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浑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桑骂槐、隔岸观火、树上开花、暗渡陈仓、走为上、假痴不癫、欲擒故纵、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交近攻、反客为主、上屋抽梯、偷梁换柱、无中生有、美人计、借尸还魂、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连环计、假道伐虢。
“国学经典诵读”测试题
小学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测试题一、填空题。
(每空1分,38分)1.《游山西村》这首诗写农村一片富足景象和农家朴实好客的句子是“, 。
”不仅反映诗人对前途所抱希望,也说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性诗句:, 。
2.,。
重阳佳节,菊花盛开,整个长安成了菊花的世界。
3.“,。
”不明写忧思愁绪的深重而言白发难簪,一个未老先衰,忧国忧民的悲怆形象跃然纸上。
4.战火连连,兵荒马乱,“望湖楼”酒家却依然是一片灯红酒绿,歌舞升平,歌女搔首弄姿,这真是“,。
”达官贵人竟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这被侵占之地何时才能收复啊?5.《嫦娥》这首诗描绘主人公的孤冷凄清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的诗7.表面上是说天气,而实际上却是指“郎”的歌声是“无情”还是“有情”的诗句是,。
8.待到秋来九月八,。
9. ,闻郎江上唱歌声。
10. ,家书抵万金。
11.烟笼寒水月笼沙,。
12.本自同根生,?13. ,碧海青天夜夜心。
14.长安回望绣成堆,。
15. ,凭君传语报平安。
16. ,悠然见南山。
17.,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她在丛中笑。
18.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19.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六十而耳顺,,不逾矩。
”20.故园东望路漫漫,。
二、选择题。
(12分)1.下列诗句不是唐代诗人所作的一项是()。
A.感时花溅泪B.我花开后百花杀C.杨柳青青江水平D.心远地自偏2.中国文学史上,现存诗作最多的诗人是()。
A.陆游B.李白C.杜甫D.白居易3.豆蔻年华是指多少岁?()A.12B.13C.14D.154.儒家代表人物是()。
A.庄子孟子B.孟子老子C.孔子孟子D.孔子老子5.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中“妃子”是()。
A.沉鱼B.落雁C.闭月D.羞花6.下列诗人谁开创了“山水田园诗”?()。
A .岑参 B.李商隐 C.陶渊明 D.王维三、判断题。
国学经典选读自检自测
《国学经典选读》自检自测题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2分)1. 子曰:“君子不器。
”——此句恰当的意思是( C )C、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局限在某一方面。
”2.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一句中的“畏”的恰当意思是( C )C、敬畏3.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的恰当意思是( A )A、孔子说:“天何曾说过什么呢?春夏秋冬按天时运行,万物因而生息循环,天何曾说过什么呢?”4.“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的恰当意思是( D )D、尽最大的限度回归到与宇宙最初本元相应的慈善之心,这样就可以知道人内在的本性;知道了人的本性,也就知道了上天的运行规律了。
5.“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一句中的“率”恰当意思是( B )B、遵行,遵循。
6.子曰:“未知生,焉知死?”一句恰当的意思是( C )C、孔子答道:“生的道理还没有弄清楚,怎么能够懂得死呢?”7.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一句恰当的意思是( D )D、孔子答道:“把心力专一地放在使人民走向善与德的道义上,敬畏鬼神而保持高远的距离不随意亲昵,这样可以叫做‘知’了。
”8.“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一句恰当的意思是( A )A、“坚决地以广大的心胸行持宽仁的恕道,追求仁德不会有比这更近的道路了。
”9.“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其喜人之有福,而恶人之有祸也”一句恰当的意思是( B )B、所谓的仁爱之人,是说他从心底里很高兴很自然地去爱别人;他喜欢别人也有福,而且不喜欢别人有灾祸。
10.“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
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
”此句出自( C )C、王守仁《大学问》1.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
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这段话的所指是( D )D、这一段话是针对君主的角度来说的,阐述了君主要想治理好国家,就要具备知、仁、庄、礼,这四种品质,并需要由心而外,层层深入的执行与贯彻。
国学经典考试题库和答案
国学经典考试题库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下一句是()。
A.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B.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C.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D.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答案:A2.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出自以下哪部经典?()。
A. 《孟子》B. 《大学》C. 《中庸》D. 《论语》答案:D3.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
A. 《诗经》B. 《易经》C. 《尚书》D. 《礼记》答案:B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以下哪位儒家思想家的名言?()。
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老子答案:A5.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出自()。
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老子》答案:A6.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理念最早出自()。
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孟子》答案:A7.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以下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非子答案:B8. “上善若水”是以下哪部道家经典中的话?()。
A. 《道德经》B. 《庄子》C. 《列子》D. 《淮南子》答案:A9.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
A. 《论语》B. 《大学》D. 《孟子》答案:B10.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是以下哪位儒家思想家的名言?()。
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老子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四书”?()。
A. 《大学》C. 《论语》D. 《孟子》E. 《诗经》答案:ABCD12. “五经”包括以下哪些经典?()。
A. 《诗经》B. 《尚书》C. 《礼记》D. 《易经》E. 《春秋》答案:ABCDE13. 下列哪些人物是儒家的代表人物?()。
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老子E. 庄子答案:ABC14. 下列哪些作品是道家的经典?()。
小学国学经典古诗诵读测验
3.《咏柳》一诗通过对柳树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柳树轻柔的姿态和春天的美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静夜思》一诗通过描绘夜晚的宁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对月光、风声等细节的描绘,传达了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2.诗圣
3.杜甫
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静夜思》)
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
1.李白和杜甫被尊称为“诗仙”和“诗圣”,他们在唐代诗歌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李白以其豪放洒脱、想象丰富的诗风著称,被誉为“诗仙”;杜甫则以其深沉凝重、关注民生的诗风闻名,被誉为“诗圣”。
4. **诗歌节奏与韵律的感知**:感知诗歌的节奏和韵律,通过填空题和判断题等形式进行检验。
5. **文学素养与审美情感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感,如设计诵读活动的能力和对诗歌情感深度的思考。
###知识点详解
1. **选择题**:考查学生对诗人的识记、作品对应关系,以及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2.请简要介绍贺知章的诗作特点。
3.请简述《咏柳》一诗的意境和主题。
4.请简要分析《静夜思》的情感表达。
5.请简述《春晓》一诗的意境和主题。
##五、计算题(每题2分,共10分)
1.《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的“明”字在诗中出现了几次?
2.《咏柳》中“柳”字在诗中出现了几次?
3.《春晓》一诗共有多少个字?
2.以《寻隐者不遇》为例,说明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阅读测试题及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阅读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中国古代文化经典阅读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题目理解部分1. 夫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是孔子在《论语》中说的,意指每天要反躬自省自己是否为人处事忠诚、与朋友交往诚实以及是否对所学传承有心。
这一言论体现了孔子所倡导的人际关系、德行价值观及求知精神。
由此可见,孔子强调的吾日三省吾身思想,深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
2. 《论语》是一本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之作。
其中的言论充满智慧和哲理,对中国古代文化及今人的思考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题目分析部分1. 请从孔子的“三省吾身”思想出发,解释其对个人修养和人际关系的意义,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三、正文部分孔子作为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提出了吾日三省吾身的重要思想。
这一思想强调了个人对自己行为负责、对他人交往真诚及对知识传承的重视。
首先,吾日三省吾身思想对个人修养至关重要。
在这一思想中,孔子要求每个人反躬自省,思考自己是否为人处事谨慎、忠诚。
这意味着个人应该时刻关注自己的言行,要明辨是非,遵循道德规范。
通过不断地反思和修正自己的行为,个人可以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成为一个真正有担当、有责任心的人。
其次,吾日三省吾身思想对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孔子强调与朋友交往要诚实守信。
诚实是人际关系的基础,只有相互信任、诚实相待的人际关系才能长久而稳固。
当每个人都能遵循这一思想,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将更加和谐,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将得到加强,合作、协作的效果也会显著提升。
此外,吾日三省吾身思想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际交往变得更加复杂,诚实守信的价值变得愈发重要。
在职场中,诚信和忠诚被视为重要的品质,能够为个人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进而取得成功。
而在现代社会众多的诱惑和挑战面前,每个人都应该像孔子的三省吾身思想那样时刻审视自己的行为,保持诚信,才能真正做到对得起自己、对得起他人。
国学经典诵读阅读测试含答案
《国学经典诵读》阅读测试题含答案一、填空题(20分)1.,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一年好景君须记,3.笑渐不闻声渐悄,。
4.,不破楼兰终不还。
5. ,独沧然而涕下。
6.枝上柳絮吹又少。
!7.为善则流芳百世,8.知否,知否?9.沾衣欲湿杏花雨,10.一阵《春江花月夜》的旋律远远传来,多美妙的音乐啊!此曲只应天上有,。
二、选择题(30分)1.填地名:()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A. 靖州B. 青海C. 长沙D. 楼兰2.填花名:燕子来时新社,()落后清明。
A. 桃花B. 杏花C. 梨花D. 梅花3.填人物:()背涅精忠报国A. 岳飞B. 韩信C. 毛遂D. 秦桧4.填动物:叶底()一两声A. 鸟儿B. 黄鹂C. 蛾儿D. 燕子5.下列描写中国传统节日的诗句中,描写元宵节的一项是()A.清明时节雨纷纷B. 今夜月明人尽望C. 东风夜放花千树D. 荷尽已无擎雨盖6. 好生议论,曰摇唇鼓舌;共话衷肠,()。
A. 曰摇唇鼓舌B.曰促膝谈心C. 曰吐气扬眉D.曰推心置腹7.下面哪句诗不是描写春景的()A.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B.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C.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D.燕子来时社新,梨花落后清明8.说话十分守信用,我可以说()A. 慧眼始知道骨,肉眼不识贤人。
B. 毛遂片言九鼎,人重其言C. 一日三秋,言思慕之甚切D. 小过必察,谓之吹毛求疵9.朋友见了你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下面哪句诗和它意思相同。
()A. 一日三秋,言思慕之甚切。
B.季布一诺千金,人服其信C.乘患相攻,谓之落井下石。
D.有道则见,君子展济世之才。
10.下列诗句中描写军旅生活的是()A.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B. 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
C.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D.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11.正是橙黄橘绿时,指什么季节()A. 暮春B.夏季C.秋末冬初D.早春12.“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作者是()A. 辛弃疾B.苏轼C.释志南D.杜甫13. 对《青玉案.元夕》下面分析不正确的是()A.通过描绘元宵佳节满城灯火,游人如云,彻夜歌舞的场面,记叙了一对意中人在长街偶然相遇的情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经典品读 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 5 题,每题 6 分) 1 . 下列选项,与马斯洛所提倡的道家式科学、道家式父母理念一致 的是( )
A.现代实验室科学符合马斯洛所提倡的道家式科学 B.小王认为现在经济学很热,所以要求女儿学经济,以保障女 儿以后有较高的生活质量,虽然女儿很不喜欢经济学
C.小希的父母不喜欢她的男朋友,坚决要求小希与其分手 D.为了研究农民工的工作生活,李教授和农民工吃住、工作在 一起,收集了大量的一线资料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暂无 2 . 《大学》所说的明明德主要是针对( )而言的。
A.修身 B.治国 C.平天下 D.亲民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暂无
3 . 在《大学》中,至善是相对于( )而言的。
A.修身 B.治国 C.平天下 D.亲民 我的答案: C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暂无 4 . 修身的重要内容是( )。
A. 善良 B.公正 C.公平 D.慎独 我的答案: B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暂无 5 . 关于《中庸》的释义,不准确的是( )
A.无过不及 B.执两用中 C.道法自然 D.推己及人 我的答案: C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暂无
多选题(共 4 题,每题 10 分) 1 . 1. 马斯洛认为:有机体自身有着自我调控、自我管理、自我选择 的趋向。
下列关于这种趋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 B.A. C.A. 和控制
这种趋向就是选择健康、成长及生物意义上的成功 这种趋向是反威权、反控制的 这种趋向更多的强调自发性和自主性,而不是强调预测
D.A.
马斯洛的这一观点与老子思想的无为、自然是相悖的
我的答案: ABC 参考答案 :ABC 答案解析: 暂无 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度城市化是导致地球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 B.辅万物之自然,是说作为领导者当下属遇到克服不了的困难 时,要“辅”之;但不干扰、不控制他们
C.老子主张的道家式科学、道家式父母、道家式领导和基督教 的思想是一致的
D.老子认为,最好的领导者、最好的老师是“下知有之”,其次 是“亲而誉之” 我的答案: ACD 参考答案 :ABD 答案解析: 暂无 3 . 《大学》三纲领包括()
A.明明德 B.亲民 C.止于至善 D.修身 我的答案: ABC 参考答案 :ABC 答案解析: 暂无 4 . 《中庸》的主题主要谈()部分
A.诚明 B.中庸 C.德行 D.道义 我的答案: AB 参考答案 :AB 答案解析: 暂无
判断题(共 5 题,每题 6 分) 1 . 道家式的科学、道家式的老师、道家式父母的核心是强调对对方 的尊重和爱,不把自己的希望或要求强硬加在对方身上。
( ) 对 错
我的答案: F 参考答案 :F 答案解析: 暂无 2 . “齐家”的关键在于公正、避免个人信息额好恶之心,客观地看待每 个人的优点、缺点、长处、短处,并能公平的对待( ) 对 错
我的答案: T 参考答案 :T 答案解析: 暂无 3 . “慎独”指的是在有人在的情况下,自己的行为需要谨慎不苟。
( ) 对 错
我的答案: F 参考答案 :F 答案解析: 暂无 4 . 《中庸》与《论语》一样都是孔子所著。
( ) 对 错
我的答案: F 参考答案 :F
答案解析: 暂无 5 . 《中庸》中的“天”与物理意义上的自然之天含义一致。
( ) 对 错
我的答案: F 参考答案 :F 答案解析: 暂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