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运输 O2:与Hb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的 形式运输 CO2:以碳酸氢盐和氨基甲酸血 红蛋白的形式运输 (2)缓冲酸碱:红细胞内含有缓冲对
(三)红细胞的生成调节
骨髓 造血干细胞 原红细胞 中幼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
红系定向祖细胞
早幼红细胞 晚幼红细胞 成熟红细胞
由原红细胞发育至网织红细胞大约需要6~7天
(2)维生素B12和叶酸 是合成DNA随需的重要辅助酶
1 维生素B12
吸收需内因子参与,作用:增加叶酸在体内 的利用率。 酸 2 叶 叶酸在体内转化后参加DNA的合成,这个过程需 要维生素B12 参与。 叶酸与维生素B12缺乏DNA合成减少,红细胞 体积增大,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维生素B12: 正常情况下,体内储 1000~3000ug, 红细胞每天需要1 ~ 3ug,吸收障碍时,3 ~ 4年才可以出 现贫血 叶酸:正常情况下,体内储存 5~20mg,红细胞每天需要200ug,吸 收障碍时,3 ~ 4个月后可出现巨幼 红细胞性贫血
♣ 单核-巨噬细胞
可以合成释放多种因子:聚落刺激 因子(CSF)、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 因子、干扰素等。 ♣ 参与其它细胞生长调控 ♣ 参与特异性免疫
3 嗜酸性粒细胞:
(1)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 大细胞在速发型过敏反 应中的作用。 (2)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
4 嗜碱性粒细胞:
释放多种活性物质 包括组织胺(histamine)、肝素、过敏 性 慢 反 应 物 质。 这 些 物 质 可 引 起 哮 喘 ( asthma )、荨麻疹 ( urticaria )等 过敏反应。



趋化性(chemotaxis):白细胞具有朝向 某些化学物质运动的特性。 趋化因子(chemokine):能吸引白细胞 发生定向运动的化学物质。人体细胞的降 解产物、抗原-抗体复合物、细菌毒素、 病毒。 吞噬:白细胞游走到细菌、人体细胞的降 解产物、抗原-抗体复合物、细菌毒物等 处,将其吞噬,消化、杀灭。
♣ 当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伤时,内皮下
胶原暴露,血小板可黏附与内皮下组 织的胶原纤维上。
2.释放
血小板受到刺激后,将贮存在致密体、α- 颗 粒或溶酶体内的许多物质排出的现象,称 为血小板释放。
♣ 致密体:ADP、ATP、5-羟色胺、Ca2+

α - 颗粒:β 血小板巨球蛋白、血小板因子Ⅳ、
Ⅴ VWF、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敏感蛋白、血小板
(2)血栓烷A2 (TXA2)
聚集血小板,缩血管,阿司匹林可抑制其合成
(3)胶原
强致聚剂,只引起不可逆聚集 (4)凝血酶
①致聚与其剂量呈依赖关系;
②促进血小板颗粒内的纤维蛋白原释放。

1.红细胞生成所需的原料
基本原料:蛋白质和铁 叶酸
维生 素B12
辅助因子:
(1) 铁
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必需原料,正常成年
人体内共有铁3-4g,每天需要20mg-30mg的铁。 每天仅从食物中吸收1mg铁,95%来自体内铁的 再利用。衰老的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血红 蛋白分解释放铁可再利用。 缺铁,使合成血红蛋白不足,引起小细胞低 色素性贫血,即缺铁性贫血。
骨髓中新产生的红细胞直径约7—8微米, 要通过直径为0.3微米的骨髓窦才能进入周围 血液循环,所以要求此时的红细胞有很大的变 形性。
血液通过微循环,在血液和组织液之 间进行物质交换,维持机体新陈代谢和生 命活动。微循环毛细血管直径很小,最小 的只有3—4微米,当红细胞在全身血管中 循环运行时,要多次经过这些口径比它小 的毛细血管和血窦孔隙,必须经过变形才 能通过,从而保证微循环的正常灌流
(由于变形能力减退滞留在脾和骨髓)
10%的在血管中受机械冲击破坏
三、白细胞生理
白细胞:
(一)白细胞的分类和数量
无色、有核的细胞,在血液中呈球型 正常成人白细胞数(4.0--10.0)Χ 109/L
白细胞数可因年龄、机体不同状态有所变化
(1)新生儿白细胞高15 Χ 109/L,血液中
以白细胞为主,以后淋巴高,青春 期与成人等,婴儿10 Χ 109/L左右。 (2)有昼夜波动,下午高。 (3)进食、疼痛、情绪激动及剧烈运动 增高 (4)女性妊娠期高(12-17) Χ 109/L , 分娩时高达34 Χ 109/L.
2 与血浆EPO水平和血液Hb浓度
呈负相关系
3 当红细胞增高,EPO分泌减少 使红细胞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EPO的产生:
a、 大部分是肾脏产生(90~95%),在 血浆中含有一定量的EPO也可维持红细 胞的生成。 b、只有少量是肾外组织产生,肾脏破 坏时,可以维持体内低水平的EPO。 c、缺氧可以是EPO合成分泌增加
1 中性粒细胞



循环池:血液中随血液循环的中性粒细胞, 约有一半。通常的计数反映的是这一部分。 边缘池:附着在小血管壁上面的,需要时成 为循环池。 储存的中心粒细胞:在骨髓,量大,需要时 释放入循环血液。 中性粒细胞在血管内停留约6~8h,进入组织 不再返回血液。
2 单核-巨噬细胞:
从骨髓进入血液的是没有成熟的 单核细胞,在血液停留2-3天后入组 织,成为具有运动能力和吞噬能力 的巨噬细胞,吞噬病毒、疟原虫、 真菌、结核杆菌。
2、 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红系祖细胞向前体细胞增值分化,是红细 胞生成的关键环节 调节物:
⑴爆式促进激活物(BPA) ⑵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⑶雄性激素
(1)爆式促进激活物(BPA)—一类糖蛋白 红系祖细胞的发育可分为两个亚群: 爆式红系集落形成单位:早期的红系祖 细胞,在体外培养形成很大的集落,此过 程依赖与爆式促进激活物(BPA)的刺激, 可能是促进BFU-E从细胞周期的静止状态进 入DNA的合成期
(4)儿童到4岁以后,骨髓腔的增长速度 已超过了造血组织增长的速度,脂肪细 胞逐步填充多余的骨髓腔。(5)到18岁 左右,只有脊椎骨、肋骨、胸骨、颅骨 和长骨近端骨骺处才有造血骨髓,但造 血组织的总量已很充裕。(6)成年人如 果出现骨髓外造血,已无代偿的意义, 而是造血功能紊乱的表现。
分为三个阶段:
骨髓
BPA-爆式促进激活物 , BFU-E爆式红系集落形成单位 EPO-促红细胞生成素, CFU-E红系集落形成单位
(3)雄激素
①促进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生成;
②直接作用于骨髓,促进骨髓红细胞的 生成及释放:也可降低红系祖细胞对 EPO的反应,抑制红细胞的生成。
红细胞的破坏
正常成人红细胞寿命120天 每天约有0.8%的衰老红细胞被破坏 90%的衰老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一、血细胞生成的部位和一般过程 二、红细胞生理 三、白细胞生理 四、血小板生理
一、血细胞生成的部位和一般过程
1 成人的各种血细胞均发源于骨髓 2 造血器官有一个变迁的程序。 (1)在胚胎发育的早期,是在卵黄囊造 血,从胚胎第二个月开始,由肝、脾造 血;(2)胚胎发育到第五个月以后,肝、 脾的造血活动逐渐减少,骨髓开始造血 并逐渐增强;(3)到婴儿出生时,几乎 完全依靠骨髓造血,但在造血需要增加 时,肝、脾可再参与造血以补充骨髓功 能的不足。
红系集落形成单位:晚期的红系祖细胞, 在体外培养形成较小的集落对BPA不敏感, 只受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调节
(2)促红细胞生(EPO)
1 可刺激骨髓促进红细胞的生成
和释放。
2 刺激红系祖细胞增值和分化。
3 加速前体细胞增值与分化。
4 刺激骨髓细胞释放网织红细胞。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1 对组织中氧分压的降低敏感
2 白细胞分类、数量及功能
名称 百分比 主要功能
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50~70%
0.5~5%
吞噬与消化
参与过敏反应
嗜碱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0~1%
20~40%
参与变态反应
T 细胞 细胞免疫
B 细胞 体液免疫
单核细胞 3~8% 吞噬、免疫
(二)白细胞的生理特性和功能
白细胞主要功能参与机体的防御功能。 白细胞:具有变形、游走、趋化和吞噬 能力,主要吞噬细菌。 白细胞渗出:除淋巴细胞外,所有白细 胞都能伸出伪足作变形运动,穿过毛 细血管壁。
(3)渗透脆性
指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 的特性。是红细胞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 抵抗力低,脆性高。 1、红细胞在等身溶液中可以保持形态不变, 在低渗溶液中逐渐膨胀 2、当溶液中的NaCl降至42%,部分细胞开始 破裂溶血 3、当溶液中的当NaCl降至35%时,全部红 细胞发生破裂溶血
2.红细胞的功能:
2 红细胞的形态 双凹圆碟形,直径7-8um,周边最厚2.5um, 中心最薄1um。双凹蝶形需要消耗能量。 正常成熟的红细胞无核,无线粒体,糖 酵解是获能的唯一途径。
红细胞的形态
红细胞的形态
.血红蛋白(Hb)


红细胞内的蛋白质主要是血红蛋白。 成年:男性: 120-160g/L 女性:110-150g/L 正常红细胞数和Hb浓度还与年龄、生活 环境、机体功能状态有关。
红细胞叠连


红细胞彼此能较快的以凹面相贴,称之 为红细胞叠连。 这种叠连使红细胞团块表面积与体积比 减小,血浆对红细胞团块的摩擦力减小, 沉降加快。 这种叠连不是细胞本身,而在于血浆的 变化
影响悬浮稳定性的因素


1、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球蛋白及胆固 醇含量增高时,加速沉降 2 血浆中白蛋白、卵磷脂的含量增多时, 沉降率减慢

红细胞流过直径比它的直径还小的营养性 毛细血管、孔道或受到切应力作用时,其 形状就会顺着血流方向发生多种有利于流 动的改变 如切应力超过0.3牛顿/平方米,正常 的红细胞其长轴与流体流动方向平行变成 子弹头状、降落伞状、泪滴状、胚胎状、 梭状等多种形状 如把切应力去除,红细胞又立即恢复到 双凹圆盘型
源生长因子。
3.聚集
血小板彼此粘着的现象.
血小板的聚集,需要两个
时相
第一聚集时相:可逆,能迅速解聚。 第二聚集时相:不可逆,聚集后不再解聚。 生理致聚剂:引起血小板聚集的因素。 (1)ADP:引起血小板聚集的最重要物质,尤其 是血小板释放的内源性ADP ①聚集时相与ADP的剂量有关。 ②耗能,须Ca2+、纤维蛋白原参与。
★ (二)红细胞的生理特征与功能
1.红细胞的生理特征
可塑变形性 悬浮稳定性 渗透脆性 选择通透性
(1)可塑变形性
正常红细胞在外力的作用下具有变形能力。 外力撤走后,形状可恢复 这种红细胞在体内能随流动管道的形状、随 当时当地的流动状态而改变自己形状的特性, 就是红细胞的变形性. 正常成人红细胞体积约90um3.表面积140um2 表面积/体积比值较大所以容易变形。
四.血小板生理
血小板
体积小,无核,双面微凸圆
盘状,有伪足而呈不规则形状, 受刺激时伸出伪足。
(一)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
♣ 正常值:(100-300)× 109/L。
♣ 午后较清晨高,冬季较春季高,静脉血
较毛细血管高。
♣ 运动后高,妊娠中、晚期高。
功能:①维护血管壁完整性;
②参与生理性止血过程
(二)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1.粘附 血小板与非血小板表面的粘着, 称为血小板的粘附。
5 淋巴细胞
(1)B淋巴细胞能产生特异性抗,引起免 疫 反 应 , 称 体 液 免 疫 ( humoral immunity)。 (2)T淋巴细胞被激活,获得抗原特异性, 参与细胞免疫( cellular immunity )。
(三)白细胞的生成和调节
wk.baidu.com
了解不多,粒细胞生成受集落刺激因 子调节。 因子包括: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巨噬细胞集 落刺激因子等
(2)悬浮稳定性
悬浮稳定性:红细胞彼此保持一定 的距离,较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 不易下沉的特性。
红细胞表面积、体积比较大,红细胞和血浆 之间的摩擦大,红细胞下沉慢,所以可以悬 浮。 临床使用红细胞沉降率评价。
红细胞沉降率
红细胞在第一小时下沉的距离。 正常男性:0-15mm/h 女性:0-20mm/h 血沉越快,红细胞沉浮稳定性越小
造血微环境
指造血干细胞定居、存活、增值、分化 成熟的场所 包括:造血器官中的基质细胞、基质细胞 分泌的细胞外基质、各种造血调节因子、 进入造血器官的神经细胞和血管
二、红细胞生理
(一)红细胞的数量与形态. 1、 数量 正常成人: 男性 (4.5-5.5)× 1012/L 女性 (3.5-5.0)× 1012/L 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贫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