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线毛羽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纱线毛羽的成因分析及控制毛羽的措施

纱线毛羽的成因分析及控制毛羽的措施

纱线毛羽的成因分析及控制毛羽的措施福建省长汀县腾飞工业区鸿程纺织有限公司肖记雄纱线毛羽是指暴露在纱线主干外的那些纤维头端或尾端.须条在加捻过程中,部分纤维的头端或尾端没有被全部捻入纱线的主干部分而暴露在外,称为毛羽。

从这一定义上看出,整体未卷入纱体而附着在纱体表面的“浮游纤维”不是纱线的构成部分,不应该视为纱线毛羽。

本文不讨论这种附着在纱体表面的“浮游纤维”。

一、毛羽的成因分析毛羽主要形成于细纱,增长于槽筒。

在环锭细纱机上产生毛羽有三大主要原因:一是经牵伸后,从前罗拉钳口AOB[见下图一],送出的扁平纤维丛在加捻三角区A,CB,受加捻作用包卷成纱时,未受加捻力矩控制的大量纤维和少数纤维中段,不能卷入纱体而露在外面形成毛羽;二是通过始捻线A’O’B’(纤维丛与前罗拉脱离接触的线,离前罗拉钳口线有一距离,即如图2中的A’A)在C点基本成纱后(C点可称成纱点),纱线受导纱钩、隔纱板和钢丝圈的摩擦,使一些原包卷入纱体的纤维端或纤维中段被刮、擦、拉、扯露出纱体,或一些纱体表层纤维被擦断浮出纱体;三是高速运转时,因气圈段纱线的离心力与空气阻力较大,容易将纱线表层的纤维甩出纱体而形成毛羽。

AOBA’O’B’A’(O’B’)A(O,B)纱线毛羽的形态分类纱线毛羽就其本质而有两类:一是纤维头端(一端或两端)伸出纱体的端无羽;二是两端在纱体内而中段成圈状浮在纱体外的圈毛羽。

如图二aba:端毛羽b:圈毛羽国内外学者的资料表明,在环锭纺棉纱的毛羽中,端毛羽占90%以上。

纺纱段(导纱钩以前)纱线毛羽的82%~87%是端毛羽.另外,端毛羽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可沿纱线轴线方向分为前向毛羽.后向毛羽和双向毛羽。

二、减少纱线毛羽的措施1、合理选择原料在纤维的诸多机械特性中,扭转刚度和挠曲度是与纱线毛羽相关最为密切的机械特性。

纤维的扭转刚度和挠曲度大,将纤维扭转和弯曲的难度大,纤维伸出纱体的可能性就大,成纱毛羽就多。

用其他特性相同或相近而扭转刚度和挠曲刚度大的纤维纺纱,伸出纱体的纤维端数量多,且伸出的长度较长.对棉纤维,又因根部比梢端粗,刚度大,根端更易凸出纱体形成毛羽,棉纱的端毛羽多数是根端,有资料介绍,71%的伸出端是根端,且它们比梢端形成的毛羽约长17%;在较长的前向毛羽中根端比梢端多6%。

关于纱线毛羽几个问题的分析与探讨

关于纱线毛羽几个问题的分析与探讨
定 , 羽 长 度 由 1m 到 1 毛 m 2mm 或 1 m 共 分 9 5m 组 。 同样 可 打 印 出 毛 羽 图 表 , 可 检 测 周 期 性 的 并
中也有所 考 虑 , 由 于缺乏 正确 的评 价方 法 , 今 但 迄
仍 未被普 遍重 视 。
毛 羽疵点 。设 备 由 P C操 控 , 可作 出统计 分 析 , 校 正器 可将 测得 数 据 同 预先 设 置 的 数 据进 行 校 对 ,
纱 条 单 位 长 度 内 的 毛 羽 总 长 度 。 Pl y将 纱 条 投 ia l 影 在 Po cia显 微 镜 上 , 计 算 纱 条 1 m 内 r et j n 并 0m 的 穿 出 纤 维 和 打 圈 纤 维 数 , 毛 羽 的 长 度 则 由 弧 而
如果 两个 纱样 具有 同样 的毛 羽 指 数 , 中一 个 长 其
查 结 果 。 其 优 点 是 用 一 个 单 独 指 标 来 描 述 毛 羽 状 态 , 点 是 不 能 分 别 提 供 长 短 毛 羽 的 状 况 。这 样 , 缺
在毛 羽测 定仪 产 生 以前 , 们 通 过 显微 镜 观 人 察法 将纱 的影像 投 放到 屏幕 上然后 计 数其 不 同长 度 的穿 出纤维 和 打 圈纤 维 的数 量 , 羽 的长 度 可 毛 凭借 显微 镜 目镜 中的测 微计 测得 。这 样便 可获 得
均 数 。 这 种 测 定 方 法 每 次 试 验 数 量 多 , 费 的 人 花
力和 时间 过多 。
13 . 光 电 法
故提 供不 同长 度 的毛 羽 量 更 为 有 用 。U t 可 给 sr e 出在 不 同长 度纱 条 内 的 毛羽 指 数 , 的 长 度在 1 纱
第 3 8卷

技术纱线毛羽产生的因素与控制措施(上)

技术纱线毛羽产生的因素与控制措施(上)

技术纱线毛羽产生的因素与控制措施(上)根据环锭纺纱线毛羽形成的机理,毛羽可分为过程毛羽和加捻毛羽,过程毛羽主要是指纺纱过程中,纱线与纺纱通道摩檫形成的毛羽,与纱线经过通道的张力及静电等原因有关;加捻毛羽是须条在加捻过程中形成的,须条加捻除了几何结构的变化外,还有在纺纱张力的作用下边缘的纤维挤向中心,中心纤维挤向边缘,使纤维反复发生内外转移,当纤维头端被挤出并与其它纤维脱离后,因无纤维抱合而缺少张力和向心力,不再被压向内部而留在纱体外表面形成毛羽。

常见的指标是毛羽根数(单位:根/10m),控制毛羽主要是3mm及以上毛羽。

一、产生毛羽的因素1.1 原料性能如纤维的长度、整齐度、成熟度、抗扭强度、抗弯曲度、短绒率等。

1.2 纺纱过程中的工艺状况清梳开松程度、对纤维的打击度、短绒增加度、纤维分离度、平行度等。

1.3 机械状况(1)纱线通道光洁度,纱线与通道接触的面积、纱线通过通道的张力大小等。

(2)细纱纺纱三角区的大小,三角区对毛羽影响很大,据有关资料报导,纺纱三角区产生的细纱毛羽占整个纱线毛羽的80%一85%,细纱车间的飞花几乎80%以上是纺纱三角区产生的。

(3)钢领钢丝圈状态不良,使用寿命短,配套不一致,造成成纱张力差异,毛羽增加。

(4)纺纱部件,罗拉、皮圈、皮辊、导纱钩、上下销、集束器等都对毛羽有影响。

二、纱线毛羽的危害(1)毛羽会影响纱线外观的光泽性,还会降低纱线的强力和耐磨性,3mm以上的毛羽会严重影响后工序的生产及产品的手感、外观和使用性能,过多时还会影响正常上浆。

(2)纱线上的毛羽分布不均匀或在织造过程中毛羽形成新的棉结,会影响染色布的外观质量,有的会形成横档疵点;纺纱过程中产生的纱线毛羽差异,易造成坯布染色差异,形成横档疵点染疵。

(3)在喷气织机上生产高密织物时,毛羽会使相邻经纱相互缠连造成开口不清。

经纱上3毫米以上的毛羽还会使引经失败。

用30英支细纱为例,如果纱线上毛羽长度为3毫米,则细纱直径将增大18倍,喷气织机开口高度为3.5毫米,因毛羽的存在会减少织机开口的有效高度,使经纱开口不清,纬纱飞行受阻,造成停台。

纱线毛羽

纱线毛羽

纱 线 毛 羽杨红英 朱苏康(东华大学) 【摘要】 纱线毛羽严重影响无梭织造和高密织物的产质量。

文章阐述了纱线毛羽的测量评价方法、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等,认为毛羽取决于原料,产生于细纱,增长于络筒,贴伏于浆纱,影响于织造,去除于烧毛,体现于织物。

关键词:纱线毛羽 成因 细纱 络筒 浆纱 影响 机织中图分类号:TS106.4一、纱线毛羽概况纱线毛羽是指伸出纱线基体表面的纤维突出物。

随着纺织品档次的提高和无梭织机的普遍采用,纱线毛羽的危害日益突出:如织造高密织物时导致经纱开口不清,造成假吊经、三跳等疵点;无梭织造时还常导致引纬受阻停车;毛羽少时织物光洁、滑爽、纹路清晰,毛羽多特别是不均匀时则会出现纬档、条影和云斑等疵点。

可见,纱线毛羽已成为影响织物产质量的重要因素。

1.纱线毛羽的形态纱线毛羽的形态错综复杂,通常按照它与纱线基体的关系分为三种:(1)圈毛羽:纤维的两端伸入纱芯内部,中间部分露出纱线基本表面,形成一个圈或环。

(2)端毛羽:纤维的端部伸出纱线主体的基本表面,而其余部分位于纱芯内部,端毛羽沿纱轴方向又分为前向毛羽、后向毛羽、双向毛羽和假圈毛羽(端纤维卷曲为纤维圈或环的形状)。

(3)浮游毛羽:附着于纱线表面或其它毛羽上的松散纤维或野纤维。

2.纱线毛羽的测量及评价纱线毛羽的测量按照测试原理分为:目测法、照相法、重量法、光电法、图象分析法和激光法等,目前使用较多是光电法[1]。

著名的光电式毛羽测试仪有:德国Zweigle G565,瑞士UsterⅢ,英国Shirley,日本D T201,国产太仓YG171B和B T22等。

不同毛羽测试仪采用不同的参数表征毛羽,如毛羽(总、平均)根数、毛羽(总、平均)长度、毛羽指数、毛羽值等,毛羽指数是指纱线单位长度内单侧面上毛羽投影长度大于某设定伸出长度的毛羽累计根数;毛羽值(H)是被测纱线上耸出毛羽的累计长度(厘米)与该纱线一厘米长度上的毛羽总长之比值。

纱线毛羽指数与毛羽长度呈负指数相关[2],即:Y=A e-B X(1)式中:Y为纱线毛羽指数(根/m);X为纱线毛羽长度(mm)。

对各纱纺工序影响纱线毛羽的认识毕业论文

对各纱纺工序影响纱线毛羽的认识毕业论文

对各纱纺工序影响纱线毛羽的认识毕业论文目录第一章纱线毛羽第一节.纱线毛羽形成原因以及危害一、细纱毛羽的概念及危害性二、纱线毛羽形成的原因第二节、纱线毛羽产生的因素及其改善措施一、原料性能二、工艺参数三、后纺工序四、前纺工序五、车间温湿度六、运转操作管理结论参考文献第一章纱线毛羽第一节.纱线毛羽形成原因以及危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纺织品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纺织品面料提质升档已成为我国纺织企业创新科目。

根据市场目前对纱线质量要求的不断升级,纱线毛羽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纱线毛羽的多少和和分布是否均匀,对织物的质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对织物的染色、印花以及对后道工序的污染问题等都有着重大影响。

在纺纱过程中,纱线的毛羽主要产生在:细纱和络筒两个工序。

除了纤维的物理性质和所纺纱线工艺设计外,其中细纱的纺纱“三角区”中有关的加捻卷绕机件,以及络筒工序中的络纱力因素和设备类型等都对纱线毛羽的产生有明显的影响。

一、细纱毛羽的概念及危害性1、概念:毛羽即为伸出纱线表面的短纤维。

在生产实践中,通过对成纱毛羽的现象和相关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细纱毛羽长度一般小于1mm,占细纱毛羽的70%以上;长于3mm的极少不足细纱毛羽的1%。

因而得出结论:环锭纺细纱机形成的毛羽基本上属于短毛羽,而长毛羽主要是络筒机(特别是高速自动络筒机)机件对纱线的磨擦造成。

2、毛羽的危害性:毛羽造成了纱线表面的毛绒,降低了纱线外观的光泽性能。

例如:毛羽的长短,数量及其分布不仅影响机织、针织等后工序的生产效率,而且最终影响到产品的外观质量。

过多的毛羽会影响到准备工序的正常上浆,并在织造过程中由于纱线粘连造成开口不清,断头增加,在布面形成纬档织疵。

机织物的纬向条纹疵点并非都是有纱线长片段重量不匀造成,往往与纱线毛羽的不同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另外,纱线的毛羽还会造成织物的染色差异。

二、纱线毛羽形成的原因纱线毛羽的形态:纱线毛羽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细纱毛羽成因分析及其集聚纺纱技术

细纱毛羽成因分析及其集聚纺纱技术

细纱毛羽成因分析及其集聚纺纱技术新闻来源:家纺资讯、家纺招聘、家纺英才网1、纱线毛羽成形机理分析纱线条干均匀度、棉结杂质数、毛羽数等反映了纱线质量从而影响到产品的档次。

通过多年的努力,纱线的条干、棉结杂质数都有了一定的改善,唯独毛羽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尽管可以通过烧毛、上浆、上蜡装置等来改善纱线毛羽状况,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1毛羽的基本形态[1]纱线毛羽的基本形态分为两类:纤维的头端(一端或两端)伸出纱体的端毛羽和两端在纱体内而中段成圈状浮在纱体外的圈毛羽。

整体未卷入纱体而附着在纱体表面的“浮游毛羽”,不是纱线的构成部分,不宜视为纱线毛羽,如图1所示。

图1 纱线毛羽的形态1.2纱线毛羽的危害[2]纱线毛羽的危害性很大,主要表现在:(1)在生产织物,特别是生产高密织物时,长毛羽会使相邻经纱相互缠结,降低了织机开口的有效高度,引纬产生困难,纬纱飞行受阻造成停台;(2)纱线上的毛羽分布会在织造中形成新的棉结,影响布面(尤其是染色布)的外观,多毛羽纱线的织物更易起球;(3)纱线上的毛羽在下游各工序因受摩擦而脱落,形成飞花,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也会产生新的疵点,使纱线及织物质量下降;(4)由于伸出纱体外的毛羽比纱体内的纤维更容易染色,所以毛羽性质相差大的纱线织成的织物染色后容易产生色差,形成横档疵点;(5)织物的厚度会随毛羽的增加而增加,透气性与纱线表面毛羽指数呈正相关。

这些最终都将反映在织物上,使得织物不光洁,纹路不清晰,面料不滑爽等。

1.3 细纱工序毛羽成因的分析[3](1)纺纱三角区实际形状及影响纤维须条自脱离前罗拉握持时起,就受到从加捻点经气圈段、纺纱段传递来的捻度所加的扭矩M和纺纱张力T对各纤维产生向心压力的作用。

如纤维须条在X-Z平面内(如图2),沿O′Z方向输出,O’X为始捻线,A’B’为纤维须条宽度,A’CB’为加捻三角区。

图2 加捻三角区形态模拟图横向距纱轴中心不同距离位置的纤维受到的向心压力大小不同而在纱条内外层间发生反复的转移,在转移过程中被挤出纱体的纤维端,由于向心压力难于再作用于其上而留在纱的表面,与原先没有捻入纱条的纤维端一起成为毛羽。

纱线毛羽成因的控制和研究(第一讲 纱线毛羽的分类及检测)

纱线毛羽成因的控制和研究(第一讲 纱线毛羽的分类及检测)

纱线毛羽成因的控制和研究(第一讲纱线毛羽的分类及检测)第一讲纱线毛羽的分类及检测纱线毛羽指的是暴露在纱线主干外的那些纤维头端、尾端。

换言之,须条在加捻过程中,部分纤维的头、尾端,没有被全部捻入纱线的主干部分,这些外露的纤维头、尾,称为毛羽。

第一节纱线毛羽的分类纱线毛羽的形态是错综复杂的,一般可按下列标准进行分类:1.1 按纱线断面可分为下面三种:(1) 端毛羽:纤维的端部伸出纱线表面,而纤维的其余部分则伸入纱芯:(2) 圈毛羽:纤维的两端同时伸入纱芯,而纤维的中部则露出表面;(3) 浮游毛羽:附着于纱线表面的松散毛羽。

1.2 按纱线的运动状态可分为五种:(1) 顺向毛羽:纤维端顺着纱线输出方向的毛羽:(2) 倒向毛羽:纤维端逆着纱线输出方向的毛羽:(3) 双向毛羽:顺逆交叉分布的毛羽;(4) 乱向毛羽:由于纤维(特别是短纤维)凝聚粘附在纱上的无定向分布的毛羽。

(5) 圈向毛羽:纤维端呈圈状分布的毛羽。

第二节纱线毛羽的分布与检测方法2.1 纱线毛羽的分布规律:应用德国Zweigle G565型毛羽检测仪对纱线上毛羽长度的分布状况进行测试分析,得出纱线毛羽的累计分布符合负指数函数规律,即:N(x)=Ae-bx式中:N(x)—等于或大于X长度的毛羽根数:X—毛羽的设定长度:A.b—反映纱线毛羽特性,作为评价毛羽的指数。

通过G565型毛羽测试仪对各种类型纱线的毛羽进行大量测试,发现大约有75%以上的毛羽长度低于1mm,而3mm以上毛羽仅占1%。

根据毛羽分布状况及实际生产质量要求,一般认为2mm以上的毛羽即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确定3mm及以上的毛羽长度为临界长度或称有害长度,并把3mm或以上的毛羽分布情况作为考核纱线毛羽的重要依据。

2.2 毛羽检测方法及要求。

测定毛羽的方法有目测、称重及仪器测试法等。

目前常用的是仪器测试法。

该法所用的测试仪从检测原理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采用投影计数法,测试指标有:平均值ˉX,变异系数CV%、频数比、极差等,现在我公司使用的长岭纺电YGl72型纱线毛羽仪即是采用这种方法:另一类采用漫反射法,测试指标为:毛羽值H、标准差SH,毛羽变异系数CVHb 等,德国ZWeigle G565型、瑞士Uster3型毛羽仪即采用这种原理。

细纱机纱线毛羽的成因及控制措施

细纱机纱线毛羽的成因及控制措施

细纱机纱线毛羽的成因及控制措施摘要:为了减少纱线的毛羽,提高纱线的质量,简要分析在原料、设备器件、车间温湿度及人为因素等方面分析了传统环锭纺细纱机及网格圈式紧密纺细纱机上成纱毛羽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进行了相应的实验。

提出了控制细纱毛羽的主要措施,即采用成熟度适中及短绒率低的原棉,注意钢领与钢丝圈的的选配及使用周期,调节好车间温湿度并加强车间管理。

结果表明,采用以上措施有利于减少毛羽。

关键词:细纱机;纱线;毛羽;控制措施毛羽作为纱线质量的指标之一越来越受到生产厂家及客户的关注。

毛羽多、长,会降低纱线的强力,还会影响其手感与光泽,在织造工序易造成开口不清、断头增多等不良后果,其织物易起毛起球等,甚至会出现横档疵点,严重影响染色布的外观质量。

因此,为了提高纱线质量及织物质量就要控制毛羽,而了解并掌握细纱毛羽的形成原因则是控制细纱毛羽的基础。

1细纱毛羽的成因毛羽是指伸出纱线主体的纤维端或纤维圈。

近年来,随着紧密纺技术的出现与不断发展完善,毛羽数大大降低,据相关资料表明,在相同的纺纱条件下与传统环锭纺相比大约降低了70%。

但是,紧密纺与传统环锭纺相同也会产生毛羽,要进一步解决紧密纺纱线的毛羽,就要先了解并掌握环锭纺纱线毛羽形成的原因。

1.1传统环锭纺细纱毛羽成因1.1.1原材料的因素原棉短绒率高、长度短、整齐度差,纱线截面的根数就越多,纤维端露出纱体的几率就大。

若原棉成熟度差,在纺纱的过程中,回弹力小易扭结,也易使纤维两端伸出纱体形成毛羽。

1.1.2歪锭子或钢领直径不准确锭子与钢领、导纱钩不同心,就会形成歪气圈,纱体就会碰撞隔纱板,造成钩挂摩擦,使纤维伸出纱体形成毛羽。

由于钢领直径愈大,钢丝圈的线速度越大且运转不稳定,纱线摩擦力也越大,纱线与隔纱板间的摩擦撞击就愈厉害,从而使毛羽增加。

1.1.3钢丝圈与钢领不匹配或钢丝圈、钢领进入衰退期钢丝圈与钢领不匹配,在纺纱过程中会出现“小纱碰隔纱板,大纱擦筒管头”的现象,致使毛羽增加;在钢领稳定的状态下,钢丝圈进入衰退期后,钢丝圈由于磨损变得不光滑会对纱体钩刮,飞圈多,纱线气圈膨大,使进入纱体的纤维露出形成毛羽;在钢丝圈稳定的状态下,钢领进入衰退期后,由于钢丝圈长时间的摩擦,钢领表面形成不同程度的钢丝圈“跑道”,使钢丝圈运转不稳,造成纱体与“跑道”不断摩擦与碰撞,使毛羽增加。

减少纱线毛羽

减少纱线毛羽

52—58 50—56 52—60 52—60 58—67 68—75 70—80
• 毛羽假性减少
自动络筒工序是可以减少部分偶发性纱疵和极少 部分长发性纱疵的,自动络筒工序本身并不减少 棉纱的毛羽,因为自动络筒工序不存在清除短绒 率的功能,也没有并合、加捻、吸附功能存在, 尽管日本村田自动络筒机21C具有减少棉纱毛羽 功能,这个功能的原理是采用气流压力的作用是 棉纱毛羽吸附于棉纱主体表面,根本没有将前工 序已经形成的毛羽加捻与纤维主体之间,这样的 毛羽在后工序的摩擦中又会暴露出来,不是真正 意义上的毛羽减少,只是毛羽减少的一种假象而 已。
措施:开清棉要先自由打击,后握持打击,以梳代 打如用梳针、锯齿等打手代替原先的刀片打手, 适当减慢打击机件的速度等。
二、前纺工序减少毛羽的措施
(二)梳棉工序
梳棉工序应以减少纤维损伤,多排除短绒 为主。
措施:适当降低刺辊速度,选择合适的给棉板分梳 工艺长度,适当增加盖板速度;改善纤维转移状 态,减少弯钩纤维的形成;完善吸尘装置等。
管纱经络纱后,毛羽显著增加
在细纱工序,纱线毛羽的产生主要包括四点:
加捻三角区产生的毛羽
摩擦产生的毛羽 加捻卷绕产生的毛羽 飞花附着产生的毛羽
加捻三角区是 毛羽产生的一 个重要原因
紧密纺 赛络纺
二、毛羽的基本形态、分布规律与测试方法
(一)毛羽的基本形态 1,按纱线断面分:端毛羽,圈毛羽,浮游毛羽。 2,按纱线轴向分:顺向毛羽,倒向毛羽,两向毛 羽,凝聚毛羽。
一般来说需要考虑:
• 棉纤维短绒率与细纱、筒子纱毛羽间的关系 • 棉纤维的细度对纺纱细纱毛羽、筒子纱毛羽的影 响 • 棉纤维的长度、整齐度对纺纱细纱、筒子纱毛羽 的影响 • 棉纤维成熟度,未成熟棉纤维含量百分率对细纱筒 子纱毛羽的影响

任务9 纱线的毛羽 一、毛羽的形态 纱线毛羽是指伸出纱线主体的纤维

任务9 纱线的毛羽 一、毛羽的形态 纱线毛羽是指伸出纱线主体的纤维

任务9 纱线的毛羽一、毛羽的形态纱线毛羽是指伸出纱线主体的纤维端或圈,如图(7-20)所示。

短纤纱在加捻过程中大多数纤维的两端在加捻三角区中因为不受张力而被挤到纱的外层,伸出纱的表面就形成毛羽。

按纱线毛羽的形成分为加捻毛羽和再生毛羽。

加捻毛羽指成纱点处形成的毛羽,再生毛羽包括纱线在成纱点以后产生的毛羽和纱线在后道工序加工过程中因磨擦、离心力和空气阻力等因素产生的。

图7-20 纱线毛羽示意图毛羽对纱线和织物的外观、手感影响很大。

毛羽多的纱线在机织过程中容易造成相邻经纱纠缠使布机开口不清,产生假吊经疵点,针织过程中会造成摩擦过大等弊病,给织造带来困难,织制的织物织纹不清晰。

因此缝纫线、织纹要求清晰的织物用线,毛羽尽可能短或没有毛羽,必要时通过烧毛整理。

纱线毛羽少,织物表面光洁,手感滑、爽、软并具有较好的清晰度。

起线织物必须有毛羽和用毛羽较长的纱,使布面形成浓密的毛绒、手感松软。

纱线毛羽的形态按照它与纱线主体的关系主要分为两种:(1) 圈毛羽:纤维的两端伸入纱芯内部,中间部分露出纱线主体表面,形成一个圈或环。

(2) 端毛羽:纤维的端部伸出纱线主体的表面,而其余部分在纱芯内部,端毛羽按纱条方向又分为顺向毛羽、逆向毛羽等。

环锭纺纱时,纱线毛羽的82%~87%是端毛羽;细纱在中、小管纱时,产生的毛羽量要比满纱时多20%~30%;其中顺向毛羽约占75%,逆向毛羽约占20%。

二、毛羽的指标对各种类型的纱线毛羽进行大量测试,发现大约75%以上的毛羽长度短于1mm,0.5mm以下长度的毛羽约占68%,毛羽长度在1~3mm之间的约占30%,长度在4mm以上的毛羽约占2%。

0.5mm以下长度的毛羽称为毛茸,对纱线、织物外观影响较小。

5mm以上的毛羽很少,毛羽的研究重点在1~5mm长度的部分。

常用的纱线毛羽的指标有毛羽指数、毛羽值H和毛羽总长度等。

纱线毛羽的伸出长度是指纤维头端或圈凸出纱线主体表面的长度。

毛羽指数是指在单位长度纱线内,单侧面上伸出长度超过设定长度的毛羽根数,单位为根/m。

纱线毛羽的成因及控制

纱线毛羽的成因及控制

纱线毛羽的成因及控制纱线毛羽是继纱线强力、条干均匀度等衡量纱线性能的主要质量指标后,影响纱线质量水平的重要指标。

纱线毛羽影响纱线条干均匀度和强力,降低纱线的耐磨性能,同时纱线毛羽还是影响最终织物产品内在、外观质量、手感风格和后部加工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织造过程和织机效率的影响更加重要。

较长毛羽使上浆经纱不能正常分绞,临近经纱纠缠,使织口开口不清,造成经纱和纬纱阻断,降低生产效率。

毛羽较多会导致织物染色不匀。

随着纺织品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市场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毛羽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也显得越来越不容忽视。

纱线毛羽作为纱线性能的一个测量指标,,它产生于细纱工序, 增长于络筒工序,减少于浆纱工序。

1、细纱工序产生毛羽的原因很多,但主要的影响因素有:钢领、钢丝圈、车间温湿度等。

钢领、钢丝圈。

钢领和钢丝圈是加捻卷绕的重要元件,纲领和钢丝圈的选配对改善成纱毛羽有极大的影响。

钢领是选配钢丝圈的依据,而正确合理选配钢丝圈是用好钢领的重要保证。

纱线毛羽的产生与钢丝圈的规格型号与运行状态直接有关。

钢丝圈过轻或过重,会影响纺纱张力的变化,从而使纱线产生毛羽。

钢丝圈的运行状态也会影响气圈状态,从而产生毛羽。

钢领使用时间过长会造成磨损,还会在钢领表面形成光亮的金属熔结,使钢领表面摩擦系数降低而形成衰退钢领。

钢领磨损和钢领衰退都会严重影响钢丝圈的运行状态而导致纱线毛羽的增加。

刚上车的新纲领和进入衰退期的纲领都比使用走熟期的纲领产生的毛羽多。

实际生产中,使用纲领的类型不同,各企业生产的品种、车速不同,纲领的磨合期、稳定期及进入衰退期的时间不同,一般要靠平时的观察和实验摸索出纲领的运行规律,以合理的周期更换纲领。

可以在钢领上车前测其圆整度,目测、手感其光洁度,剔除不良钢领。

纲领在进入衰退期之前更换,可以有效地减少纱线毛羽。

车间温湿度。

细纱车间的湿度不能太高,湿度也不能太低,一般相对湿度控制在55%~60%,否则纤维在牵伸加捻过程中易扩散形成穿出纤维和纤维圈,易产生静电而增加毛羽。

毛羽 纺织业术语

毛羽 纺织业术语

毛羽纺织业术语
毛羽纺织业术语:
1.毛羽:毛羽是一种精美的软毛,它的本质上是微细的柔软的汗毛,因它的柔软性而受到欢迎。

在服装纺织品中,毛羽往往用作外表面的嵌饰,使其看起来更有质感。

2.毛羽纺织:毛羽纺织是把毛羽用来做小型装饰物或面料的一种技术,它利用特殊的纱线和毛羽编织出特殊的图案,使其形成一块细小华丽
的毛毯或面料,为产品增添时尚感。

3.毛羽制品:毛羽制品主要包括家纺、服饰、鞋帽、包袋等由毛羽制成的产品,这些产品的特点是柔软、轻薄、易洗、色泽不变、防潮防汗等。

4.毛羽面料:毛羽面料是用毛羽制作而成的特殊面料,具有蓬松、毛绒、柔软等特点,并带有一定的抗水性,常用于时尚服装的打底和桃皮草
的浅表层。

5.毛羽织物:毛羽织物是用毛羽编织而成的服装用织物,具有蓬松舒适、气垫软触感等特点,它在织物上呈现出特殊的花样,使衣服看起来更
加柔软浪漫。

6.毛羽技术:毛羽技术是将毛羽编织到服装或家居纺织品中的一种技术,不同于传统的缝纫技术,毛羽技术通过特殊的编织方法将毛羽编织到
服装或家居纺织品上,它可以加强服装和家居纺织品的质感和外观效果。

7.毛羽缝纫:毛羽缝纫是指将毛羽经由传统的机器缝纫到服装或家居纺织品中的技术,它能使衣服和家居纺织品附带一层柔软舒适的触感,
让衣服更有时尚感。

纱线毛羽成因的控制和研究(第三讲 影响毛羽的因素及控制措施)

纱线毛羽成因的控制和研究(第三讲 影响毛羽的因素及控制措施)

纱线毛羽成因的控制和研究(第三讲影响毛羽的因素及控制措施)第三讲影响毛羽的因素及控制措施从毛羽的成因分析可知,影响纱线毛羽的因素很多,现绘制关系图如下:因此,减少纱线毛羽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认真研究影响毛羽的各个因素及其规律,采取综合控制措施,方可取得良好效果。

第一节加强原料检验合理选配原料原料性能(长度、细度和刚度等)对成纱毛羽影响较大,因此,应加强原料管理,其重点就是严把原材料检验和使用关,具体抓好以下工作。

1.1 加强原料逐包检验和小量试纺工作。

在原料采购使用过程中,应加强对原料的检验,全面掌握每批甚至每包原料的性能,在原料排队上做到心中有数。

通过快速试纺及时反映成纱质量,发现工艺上、选配上存在的问题,以利指导工艺设置和原料选配工作。

1.2 建立每周原料巡视制度。

由生产厂长和总工负责组织有关科室车间(如生技、检验、原料、清花等),每周巡视检查原料使用情况和生产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1.3 合理选配原料。

原料选配时,应按照成纱毛羽的要求,控制好纤维的长度、细度、整齐度及短绒率,为减少毛羽创造良好的条件。

另外,原料选配时,还应注意化纤的油剂含量以及原棉的含糖量情况,因为油剂含量少,纺化纤时,易产生静电,引起须条发毛:油剂含量过多,原棉含糖量过高,都会造成通道粘附纤维现象严重,使梳棉、并条工序半制品发毛,毛羽增加。

第二节合理前纺工艺提高纤维平行伸直度前纺各工序应以减少纤维的损伤,多排除短绒,提高纤维的伸直度为重点,确保半制品均匀、光洁、不发毛,为减少细纱毛羽打下基础。

2.1 清花工序:其重点是减少纤维的损伤,贯彻“多松少打”的工艺原则,所以清花工序应先自由打击,后握特打击以梳代打,减少纤维的损伤,可用梳针、锯齿等打手来替代原先的刀片打手,适当减慢打击机件的速度等。

2.2 梳棉工序:应以减少纤维的损伤,多排短绒为主。

常采用“紧隔距、强分梳”的工艺配置,适当降低刺辊转速,选择合适的给棉分梳工艺长度以减少对纤维的损伤;适当增加盖板速度,以增加对短绒的排除;增大锡林与刺辊的速比,提高纤维的转移率,改善纤维的转移状态,减少弯钩纤维的形成,以减少下道工序短绒的增加;完善吸尘装置,以利排除短绒。

纱线毛羽的测试

纱线毛羽的测试

五、试验程序
7、测试过程中,由于断纱等意外原因造成测试数据异常, 在本组检测完成后,可将异常数据删除。鼠标选中异常数 据,然后点击“删除记录”,然后点击“保存”。找到出 现异常数据时的纱管,点击“补充记录”,即可完成本组 测试。删除与补充记录应在测试结束后立即进行。 8、实验结束后,打印实验数据包括评均值、极差、毛羽 指数、CV-变异系数、频数比、直方图、样条图等。 9、所有实验完成后,关闭实验系统。
五、试验程序
4、引纱(先拉出约10m纱线舍弃)通过导纱轮——止捻 轮——张力器——螺旋导纱轮——定位轮——光电检测 器——定位轮——导纱轮——胶辊。 5、张力调节,预张力根据FZ/T01086-2000要求,调节预 张力,使纱线的抖动尽可能小。如32S棉型纱线,预加张 力刻度线设置在7。 6、点击“启动”按钮,开始测试,管纱测试完成后,仪 器自停——换管继续测试,直至完成所有试样。
六、测试结果说明
1、单管测试结果报告
这是对一管纱线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用来评价每管纱线 的毛羽指标,其指标内容有:
A.平均值:每管一定毛羽长度设定次数测试值的平均值。
B.极差:设定次数测定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C.毛羽指数:即每米纱线的毛羽根数,它是将平均值折算 成每米毛羽根数得到的指标。 D.CV——变异系数:表示设定次数测试值的离散程度。
六、测试结果说明
E.频数比:一个毛羽长度区间的毛羽根数占测得全部毛 羽根数的百分率。 F.直方图:纵坐标为毛羽根数,横坐标为毛羽长度。 G.样条图:纵坐标为测试值大小(测试值中最大值), 用竖线高度表示;横坐标为实验次数,按测试顺序排列。 每管纱之间用宽条隔开。样条图可以反映一个批次纱线在 不同毛羽长度上的测试全貌。

毛羽的测试方法三

毛羽的测试方法三
8、实验结束后,打印实验数据包括评均值、极差、毛羽 指数、CV-变异系数、频数比、直方图、样条图等。
9、所有实验完成后,关闭实验系统。

六、测试结果说明
1、单管测试结果报告 这是对一管纱线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用来评价每管纱线
的毛羽指标,其指标内容有: A.平均值:每管一定毛羽长度设定次数测试值的平均值。 B.极差:设定次数测定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C.毛羽指数:即每米纱线的毛羽根数,它是将平均值折算 成每米毛羽根数得到的指标。 D.CV——变异系数:表示设定次数测试值的离散程度。
一、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 利用光电原理,当纱线连续通过检测区时,凡大于设定长
度的毛羽会相应地遮挡投影光束,使光电传感器产生信号 而计数。 纱线四周都有毛羽,仪器测试的是一个侧面的毛羽数,但 它与纱线实际存在的毛羽数是成正比的。将纱线投影成平 面,测量离纱线表面L处的单位长度上的毛羽数。
一、实验原理
六、测试结果说明
2、批次测试结果报告 这是对一组多管纱线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其中的数据为
批次中每一管纱线的测试平均值),用来评价一批纱线的 毛羽指标。
六、测试结果说明
3、影响毛羽测试的因素: A、测试速度: 测试速度高时工作效率高.但速度越高,毛羽挤压后留给 毛羽的回复时间越短,毛羽的测试值越小;另一方面,速 度高时空气阻力作用增强又使毛羽增多. B、毛羽设定伸出长度: 纱线毛羽指数与毛羽伸出长度是负指数关系,其曲线方 程为:F=A+Be-CL 其中:F——纱线毛羽指数
六、测试结果说明
E.频数比:一个毛羽长度区间的毛羽根数占测得全部毛 羽根数的百分率。 F.直方图:纵坐标为毛羽根数,横坐标为毛羽长度。 G.样条图:纵坐标为测试值大小(测试值中最大值), 用竖线高度表示;横坐标为实验次数,按测试顺序排列。 每管纱之间用宽条隔开。样条图可以反映一个批次纱线在 不同毛羽长度上的测试全貌。

浅析细纱与络筒工序纱线毛羽的成因及防措

浅析细纱与络筒工序纱线毛羽的成因及防措

! !前言
纱线 毛羽是 指暴 露在 纱线 主 干外 的纤 维 头端 " 尾端或中间 部分 $ 毛羽影 响纱线条 干均 匀和 表面光洁度 " 降低成纱强力 $ 毛羽对 织造 速度 较高 的 无 梭 织 机影 响 极 大 " 若经纱毛羽 多" 织 造过程中 相 邻经 纱粘 连 缠 绞 " 使 织机 开 口不 清 " 产生 % 假吊经 & ’ % 三 跳& 疵 点" 或造 成经 纱断 头 $ 对喷气 织机会因纬纱 毛羽多 " 使 喷射 受阻 而造成 引纬 失败 $ 毛 羽不 匀会 导 致染 色 不均 匀 " 其多的 地 方颜 色较 深 " 少的 地 方颜 色 较浅 $ 若两根纬 纱上的毛羽不 同 " 会因为 反光 程度 的差别在布 面上形成横档 " 影响织物 的外 观质 量 $ 随着 纺织 品向 高 档细 密化 方 向发 展 及使 用无梭织机 比例的增加 " 对 纱线毛羽 提出 了较 高的要求 $ 因此 " 如何控制 成纱毛羽 是纺 织企 业非常关心 的问题 $
生产 实践 毛 羽数 下 降 $ 5 ;"但细纱捻系数的 大小影 响 细纱 品质 " 过 大的 捻系 数会 使纱 线表面 手 感 发硬 ! 降低 细纱 机产 量 " 因此 ! 在 兼顾细 纱 品 质和 细纱 生产 率时 ! 适当 增加 细纱 捻系 数 ! 有 利于 降低 细纱 毛羽 " $6 7! 合理选 择细 纱锭 速 在纺 纱特数和纤 维细度一定 的前提下 ! 锭 速 超出一定范围 后 ! 毛羽与细 纱锭速成正 比增 加 " 据有关资料 表明 ! 当锭速 超过! # # % # # B K D 8 时! 若 所纺纱线捻系 数较大 ! 随着 锭速 的增加 ! 其 毛羽数有下降 的趋势 " 这 就表明 ! 在实 际生 产 中欲提高锭速 但又不使纱 线毛羽过 多 ! 应适 量 提高所纺纱线 的捻系数 " $6 4! 合理选 配钢 领和 钢丝 圈 钢 领与 钢 丝 圈 的 选 配 对 毛 羽 的 影 响 很 大! 主 要影响 因素 如下 " $6 46 !! 钢丝 图的 截面 形状 不 同截 面形 状的 钢丝 圈其 动摩 擦因数 不 同! 对 纱线 的摩 擦 情 况 也 不 同 " 钢 丝 圈 截 面 形 状与 动摩 擦因 素的 关系 见表 % "

纱线毛羽检测

纱线毛羽检测
采用投影计数法进行纱线毛羽测试,该仪器是将光敏元 件根据设定的毛羽检测长度调整到距离纱线的相应位置上 ,纱线以恒定的速度通过检测点,光敏元件会对纱线移动 中LCD光速被毛羽遮断的次数进行统计,即可获得纱线毛 羽的毛羽指数。
日本Keisokki LST-III
采用激光器件来测量纱线毛羽,其检测机构不仅检测纱 线投影两侧的毛羽,而且可以测量纱线直径及偏差。LSTIII毛羽仪将毛羽长度分为三个级别,风别统计大于1mm、 3mm、或5mm毛羽数。LST-III毛羽仪可以同时给出毛羽 指数和不同长度的毛羽根数。
毛羽测试设备
• Zweigle (兹韦格) 毛羽测试仪
Hale Waihona Puke • 中国长岭YG172/172A
测试时,纱线匀速从纱管引出,通过激光光源和集成 传感光电管组成的检测区,凡大于设定长度的毛羽会相应 的遮挡投影光速,引起光通量的变化,使光电传感器产生 讯号,经电路工作而计数、显示和输出结果。
英国锡莱毛羽仪
毛羽的特点测量指标 毛羽测试方法 毛羽测试设备及原理
毛羽的特点
纱线上毛羽的外观显示复杂形态,其基本形态有四
种:(1)端毛羽;(2)圈毛羽;(3)浮游毛羽;(4) 假圈毛羽。
• 典型的纱线纵向投影和断面投影分别如图5-7和图 5-8所示。
毛羽测量指标
(1)毛羽指数: 单位长度纱线内,单侧面上伸出长度超过某设定长度 的毛羽累计数,单位为根/m。 (2)毛羽的伸出长度: 纤维端或圈凸出纱线基本表面的长度。 (3)毛羽量: 纱上一定长度内毛羽的总量。量值上与全部露出纱体 纤维所散射的光量成正比。
毛羽测试方法
• 一、传统毛羽测试方法
1) 外观比较法:直接目测对比(管纱);纱 线绕黑板拍照对比;标准黑板对照法判定毛羽级 别。 2)显微镜法:将显微镜放大图像投影在屏幕上 或者拍照,人工对纱线单位长度上的毛羽进行测 量,毛羽长度可凭借目镜中的测微计测得,即可 获得纱条单位长度内的毛羽总长度。

纱线毛羽测试探究报告2012

纱线毛羽测试探究报告2012

毛羽测试设备原理
专利:Device for measuring the hairiness of a yarn 发明人:Felix Ernst,Wampfler Hans(1987) 申请人: Zellweger Uster AG
毛羽测试设备原理
两种原理测试数据对比情况
投影计数法 主要测试数据 毛羽分类统计 测试数据重现性 数据波动 温湿度影响 电磁干扰影响 纱线颜色影响 毛羽指数 能 差 大 大 无影响 不明显 漫反射法 毛羽值 不能 较好 小 小 有影响 明显
检测长度调节
光敏二极管直接定位 检测长度连续可调 检测长度无级调节 固定三级调节 漫反射法
日本LST-III 长度大于1mm、3mm或5mm 瑞士乌斯特 全毛羽检测
美国CCT
全毛羽检测
6类毛羽长度同步调节
毛羽测试设备
总结对比分析
仪器种类
Zweigle
测试设备的不足
测出的仅是纱线一个侧面的毛羽数,对同一样本进行重复测试, 得到的数据重现性差。
毛羽测试方法
二、光电式毛羽测试方法
投影计数法:
将纱线投影成平面,测量距纱线表面L处的单位长度上 的毛羽,监测点为光敏三极管,纱线通过检测点时,长度 >L的毛羽遮挡光线,三极管产生电脉冲,脉冲的个数即为 毛羽指数。 特点: 取样多,效率高,观察直观 测试数据稳定性,重复性较差
毛羽测试方法
二、光电式毛羽测试方法
一、传统毛羽测试方法
烧毛失重法
取一定长度的纱线进行高温烧毛处理,对其烧毛前后的 重量进行测量对比,即可得到毛羽的总重量。
电测法
使纱线在两个管形电极中通过,利用高压电场使毛羽带 电极化竖起,然后用电极将电荷引出,用电荷量的大小来 反映毛羽数量。

纱线的性能检测—纱线的毛羽

纱线的性能检测—纱线的毛羽

1.1毛羽的定义
端毛羽又可分为以下五种:
(1)头向毛羽;(2)尾向毛羽;(3)双向毛羽; (4)圈向毛羽;(5)乱向毛羽。
1.2毛羽的分布规律
(1)环锭纺棉纱毛羽中,端毛羽大约 占82%-87%,其中尾向毛羽占75%, 头向毛羽占20%左右。
(2)毛羽的长度分布规律是:0.5mm的毛羽占总数的60%左右;1-3mm 的约占35%;3-4mm的约占4%;5mm以上的仅占1%。
3.2 毛羽的消除
合理选择原料 合理的前纺工艺,提高纤维的平行伸直度 防止纤维的扩散 减少对纤维的摩擦
1.3有害毛羽长度
一般认为2mm以上毛羽即会产生不良影响; 习惯上把3mm及以上毛羽长度称为临界毛羽或有害长度。
2
毛羽的表征
• 毛羽的指标
• 毛羽的测试
2.1 毛羽的指标
常用指标有三种:
单位长度的毛羽根数 重量损失的百分率 毛羽指数
毛羽指数:在单位纱线长度的单边上,超过某一定投影 长度(垂直距离)的毛羽累计根数,单位为根/10米。
2.1 毛羽的指标
毛羽值 H
综合反映毛羽丰富程度的指标 其值越大,说明毛羽越多或越长
定义:在1cm测试区域内纱线上突出的纤维的长度总和。
比如:毛羽H为4.0,则表明测试区域为1cm时,此时突
出纤维的长度总和为4cm。
2.2 毛羽的测试方法
烧毛失重法 光学投影法 静电法 光电仪测量法 目测评定法
3 毛羽的危害及消除 • 毛羽的危害 • 毛羽的消除
3.1 毛羽的危害
毛羽造成纱线外表毛绒,降低纱线外观的光泽性; 毛羽会影响准备工序的正常上浆; 毛羽在织造过程中会引起开口不清,断头增加,降 低织机的生产效率; 毛羽对布的质量和织物的染色印花质量都有重大影 响; 毛羽会使织物在服用过程中产生起毛起球问题。

纱线毛羽基本知识

纱线毛羽基本知识

纱线毛羽基本知识一、基本概况纱线毛羽是由纱线在成纱过程中,纤维露出纱体表面而形成的,棉纱是由一根一根短纤维经捻合凝聚而成的,有毛羽伸出纱体是必然的。

毛羽按纤维伸出纱线基体的形态不同分为:端毛羽、圈毛羽和浮游毛羽三种;按纱线方向分为:头向毛羽、尾向毛羽、双向毛羽、圈向毛羽和乱向毛羽等。

一般情况,0.5~1mm长度的毛羽占总数的60%左右,1~3mm长度的毛羽占总数的35%左右,3mm以上长度的毛羽占毛羽总数的5%左右。

毛羽是影响纱线外观和风格的一个重要质量指标,纱线毛羽的状态直接影响到织造效率、布面风格和染色效果。

特别是3mm以上的毛羽会严重影响后道的生产,影响纱线及其最终产品的外观、手感和使用性能。

如:纱线之间容易缠结,导致织布时纱线不能顺利通过经停片、综眼和筘齿,造成开口不清或断头增多。

在无梭织机上使用时,因织机多为小梭口、大张力、高速度的工作状态,若纱线毛羽问题严重,则会引起经纱阻挡断头,织造效率降低。

随着纺织产品日新月异的变化和人们丰富多彩的消费需求,近几年来对纱线的毛羽问题也相应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由于环锭纱线的毛羽形态无规则性,在纱线表面的分布呈随机性,即使同一管纱线大、中、小纱各段长度反映的各种长度毛羽值往往差异也大。

因此如何分析与评估本厂环锭纱线的毛羽状况,建立和加强纱线毛羽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必须从企业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先进的纱线毛羽检测手段,制定有关毛羽的质量标准,防止毛羽不良现象的产生,满足用户的要求。

二、毛羽不良的几种现象:纱的毛羽问题有下列几种现象:1、毛羽总体值较高,布面不清晰,严重影响染色效果;2、毛羽CV值较高,布面欠平整,引起染色差异;3、少数纱线毛羽浓密,导致在织布通道中形成棉球、棉结影响断头及布面三、影响成纱毛羽的因素毛羽大部分是在细纱机牵伸和加捻卷绕过程中产生的,而络筒后毛羽的数量是原纱毛羽的2—4.5倍,严重影响后道工序的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诸多纺织企业对如何解决纱线毛羽这一现象而绞尽脑汁,费尽心力,但是结果却并不理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纱线毛羽基本知识
一、基本概况
纱线毛羽是由纱线在成纱过程中,纤维露出纱体表面而形成的,棉纱是由一根一根短纤维经捻合凝聚而成的,有毛羽伸出纱体是必然的。

毛羽按纤维伸出纱线基体的形态不同分为:端毛羽、圈毛羽和浮游毛羽三种;按纱线方向分为:头向毛羽、尾向毛羽、双向毛羽、圈向毛羽和乱向毛羽等。

一般情况,0.5~1mm长度的毛羽占总数的60%左右,1~3mm长度的毛羽占总数的35%左右,3mm以上长度的毛羽占毛羽总数的5%左右。

毛羽是影响纱线外观和风格的一个重要质量指标,纱线毛羽的状态直接影响到织造效率、布面风格和染色效果。

特别是3mm以上的毛羽会严重影响后道的生产,影响纱线及其最终产品的外观、手感和使用性能。

如:纱线之间容易缠结,导致织布时纱线不能顺利通过经停片、综眼和筘齿,造成开口不清或断头增多。

在无梭织机上使用时,因织机多为小梭口、大张力、高速度的工作状态,若纱线毛羽问题严重,则会引起经纱阻挡断头,织造效率降低。

随着纺织产品日新月异的变化和人们丰富多彩的消费需求,近几年来对纱线的毛羽问题也相应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由于环锭纱线的毛羽形态无规则性,在纱线表面的分布呈随机性,即使同一管纱线大、中、小纱各段长度反映的各种长度毛羽值往往差异也大。

因此如何分析与评估本厂环锭纱线的毛羽状况,建立和加强纱线毛羽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必须从企业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先进的纱线毛羽检测手段,制定有关毛羽的质量标准,防止毛羽不良现象的产生,满足用户的要求。

二、毛羽不良的几种现象:
纱的毛羽问题有下列几种现象:
1、毛羽总体值较高,布面不清晰,严重影响染色效果;
2、毛羽CV值较高,布面欠平整,引起染色差异;
3、少数纱线毛羽浓密,导致在织布通道中形成棉球、棉结影响断头及布面
三、影响成纱毛羽的因素
毛羽大部分是在细纱机牵伸和加捻卷绕过程中产生的,而络筒后毛羽的数量是原纱毛羽的2—4.5倍,严重影响后道工序的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诸多纺织企业对如何解决纱线毛羽这一现象而绞尽脑汁,费尽心力,但是结果却并不理想。

下面简单地分析一下影响成纱毛羽的因素:
1、原料对毛羽的影响
原棉的纤维长度、细度、成熟度、短绒率、纤维所携带的杂质等在纱线的形成过程中,对毛羽的产生将带来直接的影响。

纤维长度长、整齐度好,纤维与纤维之间的抱合力大,毛羽形成的机率小;当纤维长度较短时,纤维在纺纱过程中不能被正常的包覆,使纤维的一端裸露在纱体“螺旋线”外端的机会比较多而形成毛羽;纤维自身所携带的杂质在纺纱过程中容易产生疵点,影响须条的正常运行与伸直平行,使纤维露出纱体的机会增加而产生毛羽;原棉的短绒率越高,牵伸过程中浮游纤维多而毛羽的形成机率越大;原棉成熟度高,棉纤维的强力好,纤维相对来说粗细均匀,长度较长。

纱线单位长度内纤维数减少,纤维头减少,而且,长细纤维易受加捻扭矩和纤维间摩擦力的作用而使可能伸出纱体的纤维头长度减短。

所以,纱体光滑,毛羽较少;同一批原料中各唛头之间的马克隆值差异大、一致性差时,纤维在运行过程中受控力下降,易产生毛羽。

所以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配棉的质量和回花的使用率,提高原料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2、前纺各工段对成纱毛羽的影响
清钢联开清线对成纱的毛羽也会有一定的影响,要求各设备的通道部位光洁无毛刺,无挂花现象(因刮擦而起毛形成毛羽),打手、尘棒、输棉帘上不能有毛刺与挂花现象,减少对纤维的刮擦与损伤;梳棉机各针布的锋利度要好,增强分梳效能,减少短绒的产生机会,合理锡林、道夫、盖板的速度、隔距与牵伸的配置,进一步伸直纤维,减少毛羽的形成机率。

清梳联流程对纤维的打击力度比较大,在细纱高倍牵伸过程中被拉断的纤维比较多,使纱线的耐磨性变差,毛羽
精梳工段:一般来说,普梳纱比精梳纱的毛羽多30%~40%。

通过精梳工艺,排除了棉条中的大量短纤维,提高了纤维伸直平行度,所以成纱毛羽会减少。

精梳准备工序要注意减少粘卷现象,精梳适当增加落棉,保持顶梳、锡林和毛刷良好的工作状态,整个输棉通道要光洁无毛剌。

并条工段要注意牵伸分配,促使弯钩纤维的伸直,从而减少毛羽的形成机率,喇叭口不能挂花,压力棒要定时检查、保证良好状态。

粗纱工段,成纱毛羽会随着粗纱捻度的增加而减少,粗纱的毛羽越多,那么细纱的毛羽也会随之增加,在所有有棉条通过的地方都要保持光洁,不能有挂花现象。

前纺各工段使用的塑料棉条筒与棉条相互摩擦而容易产生静电,纤维与纤维之间相互排斥和吸引,一些短绒不能被正常包覆而形成毛羽,塑料条筒要光洁无毛刺。

三、成纱的毛羽主要产生在细纱和槽筒工序
1、细纱工序对毛羽的影响
细纱是纺纱的关键工序,其纺专器材的优劣对成纱毛羽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1)钢领直径不精确,圆整度、平整度不良,或有波纹、毛刺、凹凸不平与不光洁,钢领板不平或走动变形,上下运动不垂直,会造成纺纱张力的起伏波动与摩擦效应增加,导致纱线毛羽增加;(2)钢丝圈与钢领配合不良、嵌花,会造成纱线毛羽显著增加;(3)导纱钩起槽,对纱条的摩擦,会使毛羽增加;(4)锭子对锭尖中心不准,造成纺纱张力波动而使纱线毛羽数量增加;(5)细纱锭速也是影响毛羽的重要因素,成纱毛羽数随细纱锭速呈正比例增加;(6)细纱机加捻部分的工艺条件与设备状态不良,纱线受到刮擦,会损伤纱线结构,使毛羽增加,加捻过程中,外来飞花和短绒附着于纱体而部分捻人纱中,也会形成毛羽。

(7)细纱机的牵伸对毛羽的影响特别大,后区牵伸倍数越大,毛羽就会随之增加。

另外随着细纱捻系数的增大而毛羽会降低;(8)钢丝圈的轻重直接影响毛羽,钢丝
圈在加捻过程中沿钢领轨道飞速的做跳跃式运动(不是摩擦运动),当钢领板处在小纱位置时,气圈张力过紧,这个时候是毛羽产生的最佳时期,钢丝圈太重,纺纱张力大,气圈小,使钢丝圈对纱条的摩擦增加,至使纱线与筒管顶端相碰摩擦而产生毛羽。

同时,纱线也易被刮擦而形成棉结。

若钢丝圈太轻,纺纱张力小,气圈过大而使纱线与隔纱板相碰撞而产生毛羽。

2、络筒工序对毛羽的影响
络筒工序是毛羽增长的关键工序,对毛羽影响很大,主要表现为:(1)络纱通道内的所有元件一旦出现毛刺、凹槽、破损,接触纱处表面不光洁时,棉纱在运动过程中就会受到较大的摩擦,并产生静电,导致棉纱毛羽增加;(2)宝塔管、筒管和槽筒配合不良时,筒纱在运动中就会产生跳动与滑移,都会导致筒纱的局部加重摩擦,棉纱毛羽会显著增加;(3)工艺参数:车速越高,纱线与槽筒之间的摩擦力越大,纱线受损伤也越大,毛羽数增加;络纱张力大,纱线与络纱通道各部件的摩擦力增大,棉纱毛羽变长、增多;筒纱卷装量对棉纱毛羽也存在一定的影响,若卷装过大,筒子重量大,筒子与槽筒摩擦力大,纱线受损伤大,棉纱毛羽量就会增加。

四、温湿度及其他的影响
从理论上讲,湿度是影响毛羽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各种条件变化的不稳定性,很难量化它对毛羽的影响,只有从长期的监测中才能看到它对毛羽的影响趋势。

湿度大,则纤维体积膨胀,透气性差,单纤维强力提高,纱线在相同条件下耐受强力提高,耐摩擦力提高,毛羽有减少趋势,因此,在细纱,落筒工序适当增加加工环境的湿度,有利于毛羽的减少,细纱车间的相对湿度低于50%时,成纱毛羽会急剧增加。

纱线自身相互摩擦也会产生毛羽,从细纱机上落下的管纱或已络成的筒子纱在退绕、运输、储存过程中相互摩擦亦会产生毛羽。

所以在生产过程中,要注意轻拿轻放,尽量减少毛羽的产生机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