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版药典学习
2015版《中国药典》分享解读
![2015版《中国药典》分享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d689a82cec3a87c24128c42b.png)
h
新版药典收录药品数量达5608个,比2010年 版药典新增1082个,覆盖基本药物目录和医 疗保险目录的大部分品种,更加适应临床用 药。
h
一部:中药 二部:化学药 三部:生物制品 四部:附录和药用辅 料标准
一部:中药
收载品种2598种 新增品种 440 个 修订品种 517 个
h
不收载品种7种
对提升药用辅料质量,特别是高风险药品的安全性、 弥补我国药用辅料 标准短缺、 提高药用辅料监管能力、 推进药用辅料的行业发展具有重要 作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在药典四部增加了直接服用中药饮片的微 生物限度检查要求
《中国药典》增补本是将《中国药典》编制 工作常态化的重要手段,要及时跟上国际国 内医药工业的发展步伐,根据临床需求,积 极吸纳科研成果。
h
• 《中国药典》是为保证药品质量可控、确保人民 用药安全有效而依法制定的药品法典。”是国家 药品标准体系的核心。
• 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都必须遵守 《中国药典》
2015版
2010版 2005版 2000版 1995版 1990版 1985版 1977版 1963版 1953版
总 《中国药典》收载品种:全面满足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体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用药的需要; 目 标 ( 安全保障和质量控制水平:中药标准引领国际发展,
新增品种各论 13 个, 其中包括预防类 4 个品种,治疗类 9 个品种
不收载 2010 年版《中国药典》 品种 6 个
四部:附录和药用辅料标准
2015 年版《中国药典》 最大的变动之一是将原药典各部附录整合, 并 与药用辅料标准单立成卷,首次作为《中国药典》 第四部
内容包括凡例、 通则和药用辅料
完整版2015年版中国药典凡例和通则学习1
![完整版2015年版中国药典凡例和通则学习1](https://img.taocdn.com/s3/m/415a9cad964bcf84b9d57bc9.png)
名称与编排
中文药名:照《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命名; 英文药名: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品命名原则
(INN); 有机药物化学名:采用《有机化学命名原则》; 化学结构式:按照“药品化学结构式书写指南”
书写。
项目与要求
按药品标准内容逐一规定各项下应该明确的内容。
1、性状:该项下记载药品的外观、质地、断面、臭、味、 溶解度以及物理常数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药品的质量特性。
2015版《中国药典》概况
一部:药材和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 剂 和单味制剂等。
新增1082个、修订 517个,共计 2598个。 二部: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及放射性药
品等。 新增492个、修订 415个、不收载 28种,共计
2603个。 三部:生物制品,新增 13个、修订 105个、不收载
溶解度是药品的一种物理性 质。各品种项下选用的部分溶剂 及其在该溶剂中的溶解性能,可 供精制或制备溶液时参考。对在 特定溶剂中的溶解性能需作质量 控制时,在该品种〔检查〕项下 作具体规定。药品的近似溶解度 应以规定的名词术语表示。
项目与要求
药品的近似溶解度以下列名词术语表示: 极易溶解 系指溶质lg(ml)能在溶剂不到1ml中溶解; 易溶 系指溶质lg(ml)能在溶剂1? 不到10ml中溶解; 溶解 系指溶质lg(ml)能在溶剂10? 不到30ml中溶解; 略溶 系指溶质lg(ml)能在溶剂30? 不到100ml中溶解; 微溶 系指溶质lg(ml)能在溶剂100? 不到1000ml中溶解; 极微溶解 系指溶质lg(ml)能在溶剂1000? 不到10000ml中溶解; 几乎不溶或不溶系指溶质lg(ml)在溶剂10000ml中不能完全溶解。
正文
1、明确收载的标准为按批准的处方、工艺、贮藏运 输条件所制定的技术要求; 2、规定了正文的排序。
2015版中国药典(新)
![2015版中国药典(新)](https://img.taocdn.com/s3/m/4b14ae74453610661ed9f494.png)
中国药典发展简况
• 中国自古修编药典 • 《新修本草》-公元659年 • 唐朝《太平惠民和制局方》-公元107
8年
• 《中华药典》-1930年,国民党政府
卫生署参照英美药典编写
中国药典发展简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卫生部成立药典委员会,开始组织编写药典
• 灭菌物品的无菌保证不能依赖于最终产品的无菌检查,而
是取决于生产过程中采用合格的灭菌工艺、严格的GMP管 理和良好的无菌保证体系。
灭菌方法
1. 湿热灭菌法 2. 干热灭菌法 3. 辐射灭菌法 4. 气体灭菌法 5. 过滤除菌法
无菌生产工艺:系指必须在无菌控制条件下生产无菌制 剂的方法,无菌分装和无菌冻干是最常见的无菌生产工 艺。后者在工艺过程中须采用过滤除菌法。
• 进入分装区域的人员应严格限定数量,分装人员应经严
格培训考核
• 应根据验证结果,规定分装时间,最长不超过2 4小时
(本公司产品规定分装最长时间为12小时)
• 抽样应具有代表性,应在分装过程的前、中、后三个阶
段或从冻干箱不同层中抽取样品
生物制品通则
生物制品包装规程
• 药品包装标签的文字表述应以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
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5 〜2.5 g ;称取“2.0g” ,系指称 取重量可为1 .9 5〜2 .0 5 g ;称取“2.00g” ,系指称 取重量可为 1.995 〜2.005g
• “精密称定” 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 • “称定” 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 • 试验时的温度,未注明者,系指在室温下进行;温度高低
重组DNA蛋白制品:系采用遗传修饰,将所需制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62f4b0902020740be1e9b10.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编制大纲(草案)国家药典委员会2010年12月目录一、总纲 (3)⏹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二、各部纲要 (10)⏹《中国药典》一部(中药上下卷)⏹《中国药典》二部(化学药)⏹《中国药典》三部(生物制品)⏹《中国药典》四部(附录与辅料)三、支撑工作 (26)⏹深化国际合作,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建立药典信息资源平台,构建药品标准信息服务体系⏹加强药典工作管理总纲《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15年版编制大纲,按照《药品管理法》和相关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进行编写,系统阐述《中国药典》2015年版编制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各部纲要,是《中国药典》2015年版编制及今后五年国家药品标准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践行科学监管理念,结合当前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水平、药品监督管理以及医改的重大需求,以确保公众用药安全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和改革药品标准形成和淘汰机制,强化科技创新成果在药典标准中的应用,支持并保护先进生产工艺,促进医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汲取国内外先进经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不断优化、完善和提高国家药品标准,建立健全最严格的、以《中国药典》为核心的国家药品标准体系,大幅提高我国药品质量控制水平和《中国药典》的国际地位,在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支撑药品科学监管、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上发挥更重要作用。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建立严格的药品标准、维护公众健康的原则必须坚持把确保公众用药安全作为药品标准工作的宗旨,在建立严格的药品质量标准进程中应恪守科学、先进、实用、规范,充分反映和体现本阶段国内外药品质量控制的先进水平和发展趋势,切实保障药品质量与用药安全,维护公众健康。
(二)坚持继承、发展、创新的原则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结合,鼓励药品质控技术自主创新,重点加大我国在药品标准薄弱领域的支持力度,紧紧围绕科研为标准服务,标准为监管服务,监管为公众服务的思路,促进科学研究与标准工作的有效结合,提高我国药品标准中自主创新技术含量,积极实施保护药用资源,发展绿色药品战略目标,使我国医药领域的自主创新技术通过标准快速转化为生产力,提高我国药品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
![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https://img.taocdn.com/s3/m/e6137ab1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49.png)
我国药典是规范和标准化我国各类药品的权威性参考书,是指导医务人员、药师合理使用药品的重要指南。
2015年发布的我国药典明确了一系列药品的规范用法用量、适应症等临床用药须知,为临床医生和药师提供了科学、规范的用药指导。
以下将就我国药典2015版中的临床用药须知做出详细说明,以期对临床医生和药师的用药决策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儿童用药须知1. 儿童用药的特点儿童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体重和身高均较成人小,药物的代谢、吸收、分布等特点与成人有所不同。
对于儿童用药需根据儿童的芳龄、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用药调整。
2. 儿童用药原则(1)首选口服给药,儿童用药剂型应尽量选择口服液、颗粒剂等儿童适用的剂型;(2)合理计算儿童用药剂量,应根据儿童体表面积或体重进行用药剂量的计算;(3)注意用药安全,避免儿童用药的不良反应,临床医生和家长需严格遵医嘱使用药品;(4)对于特殊用药需慎重,一些对儿童特别敏感的药物,如抗生素、抗精神病药等,需特别谨慎使用。
3. 儿童常用药品用法用量我国药典2015版中明确了一些常用儿童药物的用法用量,例如退烧药布洛芬、解热镇痛药扑热息痛、抗生素头孢噻肟均有详细的儿童用药须知,包括适应症、用药剂量、不良反应等。
二、孕妇用药须知1. 孕妇用药的注意事项孕妇用药需特别谨慎,因为药物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甚至引发流产、先天畸形等严重后果。
对于孕妇用药需慎重考虑,必须在严格医生指导下使用。
2. 孕妇常用药品避免使用一些药物在孕妇中应尽量避免使用,如维生素A、某些抗生素、抗癫痫药等,这些药物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慎重选择。
3. 孕期常见疾病用药指南孕期常见疾病如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需要用药治疗,我国药典2015版明确了这些疾病在孕期的用药指南,包括禁忌药物、适宜药物、用药剂量等,对临床医生和孕妇用药提供了科学指导。
三、老年人用药须知1. 老年人用药的特点老年人由于生理退行性改变,药物的代谢能力降低,肾功能下降等特点,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用药需特别谨慎。
2015药典培训班学习资料
![2015药典培训班学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71bd6af680203d8cf2f2427.png)
③
《中国药典》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修订概况 修订内容
检验环境要求-修订前
检验环境要求-修订后
在洁净度10000级下的局部洁净
微生物计数试验环境应符合微
度100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行
生物限度检查的要求。
单向流空气区域、工作台面及环
单向流空气区域、工作台面及
境应定期按《医药工业洁净室
(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
嗜温性微生物:25-43℃ 嗜热性微生物:≥45℃ 嗜冷性微生物:10-18℃
《中国药典》非无菌产品微生物检查:微生物计数法
实验菌株
应来自认可的国内外菌种保藏机构的标准菌株,或 使用与标准菌株所有相关特性等效的商业派生菌株。
菌种编号:CMCC—中国医学菌种保藏中心
CMCC(F) —真菌
标准储备菌株可用于制备每月或每周一次的工作菌株 冷冻菌株一旦解冻转种制备工作菌株后,不得重新冷冻或再次
使用
工作菌株不可代替标准菌株,标准菌株的商业衍生物仅可用作 工作菌株
不同的微生物,应根据其生物特征来选择最适宜的保藏方法, 并定期检查
中国药典》非无菌产品微生物检查:微生物计数法 菌种保藏
琼脂斜面低温保藏法
结果判定以变化范围进行规定,符合微生物计数规 律-精密度
采用更适宜的培养基体系-培养体系
检验结果偏差调查-偏差调查
《中国药典》非无菌产品微生物检查:微生物计数法
修订后的检查法的特点—2
概念更明确,体例更合理,与国际接轨又兼顾了国情 增加供试品对照组,菌种采用CMCC,检验量同2010版,微生 物限度标准、控制菌检查法保留了部分生化试验 计数法明确规定了《中国药典》2010年版未规定的事项
《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药材的取样和鉴定通则【药品检验研究院】 ppt课件
![《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药材的取样和鉴定通则【药品检验研究院】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6d12bb284ac850ad0242c1.png)
成分进行的鉴别试验。包括一般鉴别、光谱及色谱鉴别等方法。 (1)如用荧光法鉴别,将供试品(包括断面、浸出物等)或经酸、碱 处理后,置紫外光灯下约10cm处观察所产生的荧光。除另有规定外,紫外 光灯的波长为365nm。
(2)如用微量升华法鉴别,取金属片或载玻片,置石棉网上,金属片
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
4、聚合酶链反应鉴别法是指通过比较药材、饮片的DNA差异来鉴别药 材、饮片的方法。
《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 药材和饮片取样和检定通则解析
《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 药材和饮片取样和检定通则解析
《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 药材和饮片取样和检定通则解析
三、供试品如已破碎或粉碎,除“性状”、“显微鉴别”项可不完全相同 外,其他各项应符合规定。 四、“性状”系指药材和饮片的形状、大小、表面(色泽与特征)、质 地、断面(折断面或切断面)及气味等特征。性状的观察方法主要用感官 来进行,如眼看(较细小的可借助于扩大镜或体视显微镜)、手摸、鼻闻 、口尝等方法。 1、形状是指药材和饮片的外形。 2、大小是指药材和饮片的长短、粗细(直径)和厚薄,一般应测量 较多的供试品,可允许有少量高于或低于规定的数值。
倍,即1/3供实验室分析用,另1/3供复核用,其余1/3留样保存。
《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 药材和饮片取样和检定通则解析
0212 药材和饮片检定通则
检定包括“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测定”、“含
量测定”等。检定时注意下列有关的各项规定: 一、检验样品的取样应按药材和饮片取样法(通则0211)的规定进 行。 二、为了正确检验,必要时可用符合本版药典规定的相应标本作对 照。
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解读
![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118c6032561252d380eb6ebb.png)
二、八个变化
1.制定了中药材及饮片中二氧化硫残留量限度标 准
2.推进建立和完善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黄曲霉毒 素、以及中药材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控制;
3.研究制定了人参、西洋参标准中增加有机氯等 农药残留的检查
4.对《中国药典》 收载的莲子等14味,易受黄曲 霉感染药材及饮片标准中增加“黄曲霉毒素” 检查项目,并制定相应的限度标准
全面提高和完善中药材(包括民族药)、中药饮片质量 标准,重点研究道地药材与非道地药材、野生与栽培药 材品质的特异性和常用中药材专属性检测方法,深入研 究并建立能有效控制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质量的方法。
3.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质量标准体系,逐 步由单一指标性成分定性定量向活性、有效 成分及生物测定的综合检测过渡,向多成分 及和指纹或特征图谱整体质量控制模式转化。
我国医药产业技术进步及优化升级中发挥更 大作用。
编制目标
完善中药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控制模式
1.建立符合中药特点、能够从整体上有效 反映中药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均一稳定 等特征的中药质量控制模式。
2.建立中药有效性、安全性评价方法。逐 步做到每个品种都要有科学规范的安全性 数据,要有与活性直接相关的有效性控制 方法和专属的能反映整体特征的质量标准。
八个变化
5.建立了X单晶衍射的检测方法对滑石矿中可能伴生 的有害成分-石棉进行检查
6.完成了67个中成药薄层色谱检测中使用的展开剂 中毒性溶剂的替换(67个品种苯替换成甲苯)
7.取消紫河车药材饮片和含紫河车中药材品种的收 载
8.修订银杏叶提取物测定银杏酸的方法,质控能力 提升
(一)品种变化情况
1.品种遴选原则 1、覆盖临床各科并能满足临床的需要的品种。 2、使用安全、疗效确切、质量可控、剂型与
2015药典培训之辅料
![2015药典培训之辅料](https://img.taocdn.com/s3/m/95b386270b4c2e3f572763b8.png)
Page 8
一、微晶纤维素
照下式计算微晶纤维素的相对黏度:
ηrel=v1/v2
根据计算所得的相对黏度值ηrel,査附表,得[η]C值{特 性黏数[η](m l/g )和浓度C(g/100ml)的乘积},按下式计算 聚合度(P ),应不得过350。
P=95[η]C/m
式中m 为供试品取样量,g,以干燥品计算。
一、微晶纤维素
1.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无臭,无味。
在水、乙醇、乙醚、稀硫酸或5%氢氧化钠溶液中几乎不溶。 2.鉴别 相比10版药典,15版增加了鉴别2,即黏度测定,这里增加了乌氏黏度计的使用 3.醚中溶解物 相比10版药典,15版增加了醚中溶解物,不得过0.05% 4.干燥失重 10版药典标准为5.0%,15版改为7.0% 5.炽灼残渣 10版药典标准为0.2%,15版改为0.1% 6.电导率 相比10版药典,15版增加了电导率的测定 7.含量测定
Page 9
Page 10
Page 11
二.玉米淀粉
1.性状 10版药典规定在冷水中不溶,15版改为在水中不溶。冷水指2~10℃。 2.灰分
10版药典规定玉蜀黍淀粉不得过0.2%,15版改为0.3%。
3.铁盐 10版药典规定不得过0.002%,15版改为0.001%。
4.外来物质
15版新增项目,取鉴别(3 )项下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得有其 他品种的淀粉颗粒。 5.重金属
15版取消了含量测定
Page 3
一、微晶纤维素
电导率
取本品5.0g,加新沸并放冷至室温的水40ml,振摇2 0 分钟,离心,取上清液,在25℃±0.1℃;依法测定,同 法测定制备供试品溶液所用水的电导率,两者之差不得过 75μS/cm。
2015年版《中国药典》培训-定版
![2015年版《中国药典》培训-定版](https://img.taocdn.com/s3/m/4def607c011ca300a6c390f4.png)
20
—— 2015版药典解析
2015版药典 特点七:
- 安全性控制项目大幅提升 •建立了X单晶衍射的检测方法对滑石矿中可能伴生的有害成分石棉进行检查
中 药
完成了67个中成药薄层色谱检测中使用的展开剂中毒性溶剂的 替换(67个品种苯替换成甲苯) •取消紫河车药材饮片和含紫河车中药材品种的收载 •修订银杏叶提取物测定银杏酸的方法,质控能力提升
—— 更加全面的完善药典标准的规定,从药典标准整体
上进一步提升对药品质量控制的要求
14
—— 2015版药典解析
2015版药典 特点四:
附录(通则)、辅料独立成卷 —— 四部
1、 2010版以前,《药典》的每一部分别制定附录 2、以2010版《药典》为例,一部有附录11条,二部附录149条,三 部附录149条。 3、这些附录条目中,附录标题相同内容也相同的有51项,其中一、 二、三部都相同的有17项 4、还有29条是标题相同但内容不同的,比如制剂通则、薄层色谱 法、无菌检查法、试液、缓冲液配置等。 -新药典变化最多的一部
—— 求大同,存小异
13
—— 2015版药典解析
2015版药典 特点三:
-健全的标准体系 各论品种 -------- 收载品种大幅增加 药用辅料 -------- 品种增加至约270个,新增相关指导原则
标准物质 -------- 新增相关通则和指导原则
药 包 材 -------- 新增相关指导原则
23
—— 2015版药典解析
2015版药典 特点八:
- 有效性控制水平提升 • 对于中药材加强了专属性鉴别和含量测定:如采用LC-MC特征图 谱进行鉴别
中 药
•加强专属性鉴别检查:50种药材增加显微鉴别:采用PCR检查方法
2015年版《中国药典》凡例和通则学习(1)
![2015年版《中国药典》凡例和通则学习(1)](https://img.taocdn.com/s3/m/d3de7d2a76c66137ee061957.png)
检查方法和限度
采用本版药典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时应 对方法的适用性进行确认; 采用其他方法检验时,应与药典方法作 比较试验,在仲裁时,应以药典方法为 准; 限度:标准中规定的各种纯度和限度数 值以及制剂的重(装)量差异,系包括上限 和下限两个数值本身及中间数值。规定 的这些数值不论是百分数还是绝对数字, 其最后一位数字都是有效位,计算时可 多保留一位。
项目与要求
2、鉴别: 【鉴别】项下包括经验鉴别、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显 微鉴别中的横切面、表面观及粉末鉴别,均指经过一定方法 制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特征。理化鉴别包括物理、化学、 光谱、色谱等鉴别方法。
项目与要求
3、检查: 包括反映药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的试验方法和限度、均 一性与纯度等制备工艺要求等内容;对于规定中的各种杂质 检查项目,系指该药品在按既定工艺进行生产和正常贮藏过 程中可能含有或产生并需要控制的杂质(如残留溶剂、有关 物质等);改变生产工艺时需另考虑增修订有关项目。 对于生产过程中引入的有机溶剂,应在后续的生产环节 予以有效去除。除正文已明确列有“残留溶剂”检查的品种 必须对生产过程中引入的有机溶剂依法进行该项检查外,其 他未在“残留溶剂”项下明确列出的有机溶剂或未在正文中 列有此项检查的各品种,如生产过程中引入或产品中残留有 机溶剂,均应按通则“残留溶剂测定法”检查并应符合相应 溶剂的限度规定。
标准品与对照品
两者皆可用于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标准物质。 区别: 标准品:系指用于生物检定 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其特性 量一般按效价单位计; 对照品:指采用理化方法进 行鉴别、检 查或含量测定时所用 的标准物质,其特性量 值一般按 纯度(%)计。
标准品与对照品
标准品与对照品的建立或变更批号,应与国际标准品或原批 号标准品或对照品进行对比,并经过协作标定。然后按照国家 药品标准物质相应的工作程序进行技术审定,确认其质量能够
[实用参考]《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凡例详解
![[实用参考]《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凡例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25bfe4135901020207409cab.png)
【7A版】《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凡例详解总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组织制定和颁布实施。
《中国药典》一经颁布实施,其同品种的上版标准或其原国家标准即同时停止使用。
《中国药典》由一部、二部、三部、四部及其增补本组成。
一部收载中药,二部收载化学药品,三部收载生物制品,四部收载通则和药用辅料。
除特别注明版次外,《中国药典》均指现行版《中国药典》。
本部为《中国药典》四部。
二、国家药品标准由凡例与正文及其引用的通则共同构成。
本部药典收载的凡例与通则对未载入本部药典的其他药品标准具同等效力。
三、凡例是为正确使用《中国药典》进行药品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是对《中国药典》正文、通则与药品质量检定有关的共性问题的统一规定。
四、凡例和通则中采用“除另有规定外”这一用语,表示存在与凡例或通则有关规定不一致的情况时,则在正文中另作规定,并按此规定执行。
五、正文中引用的药品系指本版药典收载的品种,其质量应符合相应的规定。
六、正文所设各项规定是针对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ManufacturingPractices,GMP)的产品而言。
任何违反GMP或有未经批准添加物质所生产的药品,即使符合《中国药典》或按照《中国药典》没有检出其添加物质或相关杂质,亦不能认为其符合规定。
七、《中国药典》的英文名称为Pharmacopoeia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英文简称为ChinesePharmacopoeia;英文缩写为ChP。
正文八、《中国药典》各品种项下收载的内容为标准正文。
正文系根据药物自身的理化与生物学特性,按照批准的处方来源、生产工艺、贮藏运输条件等所制定的、用以检测药品质量是否达到用药要求并衡量其质量是否稳定均一的技术规定。
九、药用辅料标准正文内容一般包括:(1)品名(包括中文名、汉语拼音与英文名);(2)有机物的结构式;(3)分子式、分子量与CAS编号;(4)来源;(5)制法;(6)性状;(7)鉴别;(8)理化检查;(9)含量测定;(10)类别;(11)贮藏;(12)标示等。
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解读
![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10f1775bbb68a98271fefa5b.png)
2016年河南省执(从)业药师继续教育网络学习课程版权所有严禁翻录传播违者必究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解读郑州大学药学院潘成学一、基本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以下简称“新版《药典》”),是按第十届药典委员会确定的编制大纲的目标和要求编制而成的,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颁布实施。
于2015年12月1日起正式执行,是建国以来第十版药典。
2015版药典分为四部出版一部:中药二部:化学药三部:生物制药四部:药典通则、药用辅料总体目标1、进一步完善《中国药典》结构,令药品安全保障和质量控制水平进一步提高。
2、以中药标准主导国际发展。
3、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标准。
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
4、国家药品标准体系更加健全完善,在引导我国医药产业技术进步及优化升级中发挥更大作用。
编制目标完善中药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控制模式▪1.建立符合中药特点、能够从整体上有效反映中药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均一稳定等特征的中药质量控制模式。
2.建立中药有效性、安全性评价方法。
逐步做到每个品种都要有科学规范的安全性数据,要有与活性直接相关的有效性控制方法和专属的能反映整体特征的质量标准。
全面提高和完善中药材(包括民族药)、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重点研究道地药材与非道地药材、野生与栽培药材品质的特异性和常用中药材专属性检测方法,深入研究并建立能有效控制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质量的方法。
▪3.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质量标准体系,逐步由单一指标性成分定性定量向活性、有效成分及生物测定的综合检测过渡,向多成分及和指纹或特征图谱整体质量控制模式转化。
▪4.完善内源性有毒成分和外源性有害物质限度控制方法,增强检测方法的专属性建立中药安全性数据库。
▪5.探索建立以中药对照提取物为对照的质量评价体系。
▪6.加强指纹和特征图谱、DNA分子鉴定、一测多评等新的分析方法和检测技术的应用。
六个坚持1.坚持保障药品质量、维护人民健康的原则。
2.坚持继承、发展、创新的原则。
2015版《中国药典》四部介绍及其在中药分析鉴定中的应用
![2015版《中国药典》四部介绍及其在中药分析鉴定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845e3f2a32d7375a517802d.png)
2015 年版《中国药典》四部介绍及其在中药分析鉴定中得应用李峰2015年版《中国药典》已于2015年6月5日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正式颁布。
2015年版《中国药典》最大得变动之一就是将原药典各部附录整合, 并与药用辅料标准单立成卷,首次作为《中国药典》第四部,解决了长期以来药典各部共性检测方法重复收录、彼此之间方法不协调、不统一、不规范, 给药品检验实际操作带来不便得问题。
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就是保证《中国药典》执行得重要基础,就是2015 年版《中国药典》水平与特色得重要体现, 也就是系统阐述药品检测技术、传播药典知识得良好教科书, 对于强化药品监管手段, 保障药品质量不断提高,促进先进检测技术应用与行业健康必将发挥积极得作用。
一、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介绍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内容包括凡例、通则与药用辅料。
药典通则涵盖了通用性要求、检验方法、指导原则以及试剂与标准物质等药品标准得共性要求, 就是药典标准得基础, 不但反映了我国药品质量控制整体状况与药品检验技术水平;同时也对规范药品研究、生产、检验、加强药品监管发挥重要作用。
现就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整体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1、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增修订整体情况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收载通则总数317个, 将药典一部、二部、三部制剂整合后共计38个,检测方法附录287个,其中新增通则28个(检定方法通则27个、制剂通则1个), 整合通则63个, 修订通则67 个; 新增生物制品总论3个; 指导原则共计30个, 其中新增15个,修订10个。
辅料收载总数约270个品种, 其中新增137 个,修订97个,不收载2个。
2、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主要特点2、1 整体提升质控水平《中国药典》凡例、通则、总论就是药典得重要组成部分, 对药品标准得检测方法与限度进行总体规定, 对药典以外得其她药品国家标准具同等效力。
《中国药典》2015年版微生物培训2
![《中国药典》2015年版微生物培训2](https://img.taocdn.com/s3/m/1341bea6bcd126fff6050b57.png)
色念珠菌、黑曲霉
色念珠菌、黑曲霉
通用要求变化——菌种及菌液制备
9203: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知道原则——菌种
药品微生物检验用的试验菌应来自认可的国内或国外菌种保藏机 构的标准菌株,或使用与标准菌株所有相关特性等效的可以溯源的 商业派生菌株。
标准菌株的复苏、复壮或培养物的制备应按供应商提供的说明或 按已验证的方法进行。
9203: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
“微生物限度检查应在不低于D级背景下的B级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 行”。
9205:药品洁净实验室微生物检测和控制指导原则——
用于指导药品微生物检验用的洁净室等受控环境微生物污染情况的 检测和控制。
通用要求变化——试剂和试药
试剂和试药
中和剂、灭火剂和表面活性剂均应对微生物无毒性, 其相互间具有相容性,有利于样品中微生物的分散。
适用性检查:白色念珠菌、黑曲霉于20-25℃培养不超过5天。 与对照培养基比较,比值在0.5-2范围内,且菌落大小、形态一 判断标准 致。
阴性对照:20-25℃培养5天无菌落生长。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示例
名称
沙氏葡萄糖琼脂+抗生素 (当细菌超标引起需氧菌总数超标时用)
阴性对照及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同沙氏葡萄糖琼脂,增加抑菌性检查试验。
稀释液
1.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
2.PH6.8无菌磷酸盐缓冲液、PH7.2无菌磷酸盐缓冲液、 PH7.6无菌磷酸盐缓冲液;如需要可在上述稀释液灭菌前 加入表面活性剂或中和剂等。
3.0.9%无菌氯化钠溶液。
通用要求变化——培养基
对照培养基 按标准物质管理,由中检院负责研制分 发。
培养基适用性试验 2皿(0.5~2.0),2管(生长良 好)。
(完整版)2015年版《中国药典》凡例和通则学习(1)
![(完整版)2015年版《中国药典》凡例和通则学习(1)](https://img.taocdn.com/s3/m/75dfb58558f5f61fb7366672.png)
项目与要求
制剂中使用的原料药和药用辅料,均应符合本版药典的规定;本版药典 未收载者,必须制定 符合药用要求的标准,并需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 门批准。同一原料药用于不同制剂(特别是给药途径不同的制剂)时,需根 据临床用药要求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项目。
制剂生产企业使用的药用辅料即使符合本版药典药用辅料标准,也应进 行药用辅料标准的适用性验证。药用辅料标准适用性验证应充分考虑药用辅 料的来源、工艺,以及制备制剂的特点、给药途径、使用 人群以及使用剂 量等相关因素的影响。
明显提高 (六)安全性控制项目大幅提升 (七)进一步加强有效性控制
凡例
一、总则 二、正文 三、通则 四、名称与编排 五、项目与要求 六、检查方法和限度 七、标准品与对照品 八、计量 九、精确度 十、试药、试液、指示剂 十一、动物实验 十二、说明书、包装、标签
总则
1、明确了药典的组成、内容、英文名;
2018年10月
目录
➢ 药典概况 ➢ 凡例 ➢ 通则(注射剂)
2015版《中国药典》概况
国家法典 质量准绳 技术标准 行业必备
《中国药典》由国家药品监 督管理部门颁布,是国家为保 证药品质量、确保民众用药安 全有效、质量可控而制定的药 品法典。可以说是药企药品研制、 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 都必须严格遵守的法定依据, 是国家药品标准的核心组成部 分,是最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 药品标准。
中国药典2015年版: 由一部、二部、三部、四部及其增补本组成
一部 二部 三部 四部
• 中药 • 化学药 • 生物制品 • 通则和药用辅料
总则
2、明确了凡例与通则的地位;
凡例是制定和执行药典必须了解和遵 循的法则,是解释和说明《中国药典》 概念,正确进行质量检验提供指导原则。 将正文、通则及质量检定有关的共性问 题加以规定,避免全书中重复说明。其 内容同样具有法定约束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版药典一部简介
• 药典正剪切了一些药典的正文,理解下各个词汇的意思!
2015版药典一部简介
左侧显示的为药物的品名、来 源、性状。品名包括中文名、汉 语拼音及拉丁名,植物油脂和提 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名称 不设拉丁名。 来源一般描述为“本品为**的 加工炮制品”,其中药材产地加 工及炮制规定的干燥方法如下图 所示。 性状项下一般记载药品的外观、 质地、断面、臭、味、溶解度及 物理常数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 药品的质量特性。
2015版药典简介
• 2015版药典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 收载品种显著增加:基本实现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生物制品 全覆盖,中药、化学覆盖率达到90%以上,对部分标准不完善、 多年无生产、临床不良反应多、剂型不合理的品种加大调整力度, 本版药典不再收载2010年版药典品种共计43种。 • 药典标准体系更加完善:将过去药典各部附录进行整合,归为本 版药典四部,形成了涵盖原料药及其制剂、药用辅料、药包材、 标准物质等更加全面、系统、规范的药典标准体系。
谢谢观赏
WPS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2015版药典简介
• 药品有效性控制进一步完善:一部部分中药材增加了专属性的显微鉴别 检查、特征氨基酸含量测定等,在丹参等30多个标准中建立了特征图谱。 二部采用了离子色谱法检测硫酸盐或盐酸盐原料药中的酸根离子含量等 等。 • 药用辅料标准水平显著提高:本版药典收载药用辅料更加系列化、多规 格化,以满足制剂生产的需求,增订可供注射用等级辅料21种。 • 进一步强化药典标准导向作用:本版药典通过对品种的遴选和调整、先 进检测方法的收载、技术指导原则的制定等。 • 本版药典继续秉承保护野生资源和自然环境、保持中药可持续发 展、倡导绿色标准的理念,不再新增处方中含豹骨、羚羊角、龙骨等濒 危物种或化石的中成药品种。
2015版药典简介
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 品以及放射性药品等,品种共计2603 种。三部收载生物制品137种。为解 决长期以来各部药典检测方法重复收 录,方法间不协调、不统一、不规范 的问题,本版药典对各部药典共性附 录进行整合,将原附录更名为通则, 包括制剂通则、检定方法、标准物质、 试剂试药和指导原则。重新建立规范 的编码体系,并首次将通则、药用辅 料单独作为《中国药典》四部。四部 收载通则总计317个,药用辅料270种。
2015版药典一部简介
• 2015版药典一部收载中药,目录有新增品种名单、未收载2010 年版药典中的品种名单、凡例、品名目次、药材与饮片、植物油 脂与提取物、成方制剂与单位制剂,最后为索引。
2015版药典一部简介
• 当我们需要查阅 某中药时,可以 从药典一部的 “品名目次”或 者“索引”中根 据笔划多少或者 汉语拼音的第一 个字母来检索某 种药品在多少页 啦!
2015版药典简介
• 《中国药典》2015年版由一部、二 部、三部和四部构成,收载品种总 计5608种,其中新增1082种。一部 收载药材和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 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等,品种 共计2598种,其中新增的药材有木 芙蓉叶、红花龙胆、岩白菜,新增 的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很多,其中 有一捻金胶囊、小柴胡泡腾片、六 味香连胶囊等等计400余种。未收 载2010年版药典(一部)中的品种 有7种:紫河车、河车大造丸、小 儿腹泻外敷散、补肾固肾丸、生血 丸、益血生胶囊、安坤赞育丸。修 订的品种有517种。
2015版药典一部简介
• 药物的浸出物和含量测定检查要符 合药典要求。性味与归经项下的规 定,一般是按中医理论和经验对该 饮片性能的概括。功能与主治项下 的规定,一般是按中医或民族医学 的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对饮片所作 的概括性描述。饮片的用法与用量 除另有规定外,指水煎内服,用量 指成人一日常用量。贮藏项下的规 定,系对药品贮藏与保管的基本要 求,除矿物药应置干燥洁净处不做 具体规定外,一般以遮光、避光、 密闭、阴凉处、凉暗处、冷处等名 词术语表示。
2015版药典一部简介
2015版药典一部简介
处方一般指的 是成方制剂的 处方。
制法等同于生产 工艺,主要记载 规定工艺中的主 要步骤和必要的 技术参数,一般 应明确提取溶剂 的名称和提取、 分离、浓缩、干 燥等步骤及必要 的条件。
注意系指主要 的禁忌和不良 反应。
2015版药典一部简介
特征图谱或指纹图谱一 般在植物油脂和提取物 中会用到。
2015版药典培训
2015版药典培训
• 2015版药典简介 • 药典一部简介
2015版药典简介
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 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 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持 编纂、颁布实施。1949年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已编 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简称《中国药典》)有 1953、1963、1977、1985、 1990、1995、2000、2005、 2010年版共九个版次。《中 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 版为第十版药典。2015年2 月4日,第十届药典委员会 执行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通 过了本版药典,2015年6月 5日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 理总局批准颁布,自2015年 12月1日起实施。
2015版药典简介
• • 现代分析技术的扩大应用:本版药典在保留常规检测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 了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专属性和稳定性。 药品安全性保障进一步提高:比如一部制定了中药材和中药饮片中二氧化硫残留 量限度标准,建立了珍珠、海藻等海洋类药物标准中有害元素限度标准,制定了 人参、西洋参标准中有机氯等16种农药残留的检查,对柏子仁等14味易受黄曲霉 毒素感染药材及饮片增加了“黄曲霉毒素”检查项目和限度标准。二部增加对手 性杂质的控制,静脉输液及滴眼液等增加了渗透压摩尔浓度的检测,增加了对注 射剂与滴眼剂中抑菌剂的控制要求等。三部加强对生物制品生产用原材料及辅料 的质量控制,规范防腐剂的使用,加强残留溶剂的控制等等。
2015版药典一部简介
• 右侧为药物的鉴别和检查。鉴 别项下包括经验鉴别、显微鉴 别和理化鉴别。显微鉴别中的 横切面、表面观及粉末鉴别, 均指经过一定方法制备后在显 微镜下观察的特征。理化鉴别 包括物理、化学、光谱、色谱 等鉴别方法。 • 检查项下规定的项目要求系指 药品或在加工、生产和贮藏过 程中可能含有并需要控制的物 质或其限度指标,包括安全性、 有效性、均一性与纯度等方面 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