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60例临床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60例临床总结

【摘要】选用《中医古典》及现代药典筛选的中草药组成的中妇号方剂(红藤、败酱、黄柏、地丁、苦参、臭灵丹、苡仁),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根据“中药新药治疗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的临床指导原则”有关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痊愈28例,显效16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显效率为73.3%,总有效率为96.7%。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中药灌肠;临床观察

近年来,由于人工流产等计划生育手术率居高不下及某些社会问题,造成了妇科炎症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或失治误治,或治疗不彻底,迁延日久,很容易导致慢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官的慢性炎症,包括慢性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积水、输卵管卵巢炎及输卵管卵巢囊肿、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临床表现为慢性盆腔痛,不孕及异位妊娠,月经异常,有时低热,肛门坠胀,腰骶痛,性交痛,白带增多,抵抗力下降时有急性发作[1]。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危害女性身心健康。单一用药难以奏效,加用中药疗效显著。现将完整的60例病例整理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资料共60例,均为2003年3月~2005年12月我院妇科门诊或住院病人。全部病例均系已婚,其中:住院病人50例,门诊病人10例;年龄20~30岁者42例,31~40岁者14例,41~50岁者4

例;病程不足1年者17例,1~3年者10例,4~6年者2例,6年以上者1例。

1.2症状、体征及病情分度

从症状来看,以下腹疼痛者最为多见,有52例,其中胀痛40例,刺痛2例,隐痛10例。腰痛者44例,带多或带下黄臭者32例,痛经12例,经量增多16例,经期延长14例,继发性不孕10例。妇科检查:子宫活动受限、压痛者42例;附件一侧或双侧增厚、压痛者48例;一侧或双侧附件包块者18例。实验室检查:血象增高4例,血沉增高4例,白带常规检查清洁度ⅲ度及以上者44例,b超检查示盆腔炎占位者18例。根据病情分度,轻度16例,中度40例,重度4例。中医辨证属瘀毒内结者42例,气滞血瘀者18例。

1.3诊断及病例选择标准

根据卫生部1993年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药新药治疗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的临床指导原则”[2]中有关慢性盆腔炎的内容制定诊断标准如下:

(1)症状:①下腹部及腰部疼痛;②下腹坠胀;③腰骶部酸痛。以上症状常在劳累、性交后、排便时及月经前后加重。④可伴有低热,月经、白带增多等。

(2)妇科检查:①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或粘连;②附件一侧或双侧可触及条索状物,并有轻度压痛;③子宫一侧或双侧有片状增厚、压痛;④在盆腔一侧或两侧触摸到包块,边界欠清,有压痛。以上临床症状、妇科检查各具备1项以上,并有b超提示炎性包块,

或白带检查有异常者可诊断为慢性盆腔炎。

(3)病情程度评分标准:根据妇科检查,子宫活动受限、压痛5分;子宫一侧或双侧片状增厚或扪及包块,边界欠清,压痛5分;子宫一侧或双侧呈条索状压痛5分;下腹腰部酸痛3分;带下增多1分;低热疲乏1分;经期腹痛1分;月经不调1分;病程每增加1年增加0.5分。其积分大于15分者为重度,10~14分者为中度,5~9分者为轻度。

2治疗方法

选用《中医古典》及现代药典筛选的中草药组成的中妇?号方剂,药物组成为:红藤、败酱、黄柏、地丁、苦参、臭灵丹、苡仁,浓缩至150~200ml,温度在30~35℃之间。直肠进入7~18cm进行肛滴(输液器)缓慢给药,30~45min完成。每天1次,10天为1疗程,外用t.d.p(特定电磁波治疗器)热照于小腹部。灌肠治疗3个疗程详细记录进行疗效评定。治疗期尽量不用其他药物以影响疗效评定。

3治疗结果

3.1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卫生部1993年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中药新药治疗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的临床指导原则”[2]有关慢性盆腔炎的内容制定疗效评定标准如下:

(1)痊愈: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均正常,治疗后病情程度评分为0(病程积分除外)。

(2)显效:症状消失,妇科检查有明显改善,治疗后病情程度评分较治疗前降低2/3以上。

(3)有效: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均有所减轻,治疗后较治疗前病情程度评分降低1/3~2/3。

(4)无效:症状、体征及治疗后病情程度评分无明显改善者。3.2

治疗结果

治疗3个疗程后,60例病例中,痊愈28例(占46.7%),显效16例(占26.7%),有效14例(占23.3%),无效2例(占3.3%),总显效率为73.3%,总有效率为96.7%。

4讨论

慢性盆腔炎属中医妇科腹痛、带下病、痛经、症瘕、不孕等病范畴。中医认为本病多因经期、产后胞室空虚,摄生不洁或不慎,湿、热、毒邪乘虚而入,日久湿热邪气结聚胞室,瘀毒内结,气滞血瘀而成。因而,对本病的治疗应以清热解毒,除湿行气,活血化瘀为主。中妇ⅰ号选用的红藤、败酱、黄柏、地丁、苦参,臭灵丹、薏仁等选方精炼,使用安全,在治疗过程中共奏清热解毒除湿、行气活血止痛、消症散结的功效。采用局部用药的方式,能使药力直达病所而起到治疗作用,在使用过程中未发现不良的副作用。

采用中药灌肠缓注的治疗方式,主要是因为直肠与子宫、附件相邻,彼此静脉丛交相吻合,药物经直肠粘膜吸收后,除发挥全身治疗作用外,更主要的是能有效地发挥局部用药效应,药物直接渗透至病变部位,从而能较长时间地维持有效药物浓度,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使增生纤维组织软化,利于炎症病灶消散吸收;[3-4]辅助热(t.d.p)电磁波既保持中药的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功能,又可借热力适达腹肌,加强局部血液循环的改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