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贫困的社会救助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社会贫困的社会救助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脚步不断加快,城市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我国城市贫困问题也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而逐渐显现出来,城市贫困的日益加剧,使越来越多得城市人口生活窘迫,他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受到严重威胁。社会救助作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起着托底的作用,是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保障城市贫困人口基本生活有效途径之一。政府和非政府组织都是社会救助的提供者,两大主体彼此各具优势,若二者能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形成城市社会救助的合力,就能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救助的发展。

【关键词】城市;贫困;社会救助;非政府组织

中国城市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失业和下岗工人大量增加,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相对落后进一步加剧了城市贫困。经过30 多年的大规模、中国政府大力度的扶贫开发,农村的贫困问题己经得到了很大缓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城市社会结构的不断改变,城市贫困人口却日益增加,尤其是城市中的下岗失业人员以及不景气企业中的困难职工开始增多,逐步代替传统的“三无人员”成为城市新贫困群体,他们的生活水平低下,扶贫措施却鲜少关照过他们,有也只局限于一小部分。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防线”,相较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其有覆盖的公众性、保障的基本性、构造的基石性三大特点。开展有效的社会救助工作,解决城市贫困人口的生存问题,保障

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是解决现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凸显出来的社会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现状分析

(一)生理性弱势群体

生理性弱势群体主要指那些由于生理性的原因而在生活的某些方面有所依赖、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和容易被伤害的人群,如残疾人、老年人、儿童、长期病患者等等。他们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残疾人弱势群体

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做了如下界定:“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全世界有 5 亿残疾人,其中 1 亿在中国。1987 年我国第一次抽样调查表明,中国有5164 万残疾人。由于遗传、事故、疾病等难以避免的原因,我国的残疾人口每年以70-80 万的速度增长。2006 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表明,中国有8296 万残疾人,涉及 2.6 亿家庭人口,同期增长水平达到60.7%。

表1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分地区残疾人总量数据表

地区残疾人

数量(万

人)占总人口

比例(%)

地区残疾人

数量(万

人)

占总人口

比例(%)

全国8296 6.34 河南省676.3 7.2

北京市99.9 6.49 湖北省379.4 6.64

天津市57 5.47 湖南省408 6.44

河北省495.9 7.23 广东省539.9 5.86

山西省202.9 6.04 广西337.5 7.23

内蒙古152.5 6.39 海南省49.4 5.95

辽宁省224.2 5.31 重庆市169.4 6.05

吉林省190.9 7.03 四川省622.3 7.57

黑龙江省218.9 5.72 贵州省239.2 6.4

上海市94.2 5.29 云南省288.3 6.46

江苏省479.3 6.4 西藏19.4 7

浙江省311.8 6.36 陕西省249 6.69

安徽省358.6 5.85 甘肃省187.1 7.2

福建省221.1 6.25 青海省30 5.54

江西省276.1 6.39 宁夏40.8 6.83

山东省569.5 6.15 新疆106.9 5.31 由上表可见,在各省、自治区范围内,残疾人都占有相当比重。且由表中数据可知,经济越不发达的地区,残疾人数量占总人口数量反而越高。残疾人由于自身的缺陷,在就业与生活中无疑处于不利或者弱势的地位。尽管中国的残疾人生存状态在建国后有了改善,特别是最近几十年来,中国的残疾人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残疾人的社会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相对于社会

经济的发展水平而言,残疾人的社会、经济地位仍然偏低,他们在生存和发展中所遇到的困难也远远比正常人更多、更严重。

2、老年人弱势群体

老年人属于社会人口中的弱势群体。由于生理的自然衰老及社会变迁过程中利益关系和分配关系的重新调整等原因,不但使老年人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受到限制,而且他们的利益和需求也比较容易受到忽视。老年人口占全社会总人口的比例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成为老龄化社会的标志。我国早己跻身老龄化国家的行列,而目前老龄化趋势还在加剧。

由于老年人常常出现经济困难、患病率高、与子女分离、孤独感强等一系列问题,他们更需要保障。然而,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很完善,尚不具备向全体老年人提供完善社会保障的条件,还无力承担老年人的全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项目。

3、儿童弱势群体

由于儿童年龄小、单纯天真,辨别是非的能力差,自我保护能力弱,对世界和生活环境的认识还停留在幼稚的阶段,所以是一个易受到各种违纪、违法、犯罪行为的侵害的群体,更需要予以特别保护。

(二)城市边缘群体

城市边缘群体通常指生活在城市里但又没有被国家正式雇用的人。他们是所谓“体制外”的人,包括来自农村的民工、从外地到城里闯荡的自由职业者、城市乞丐、外来上访人员、盲流

人员和其他城市外来人口等。他们生活在自身无法融入的社会环境中,在物质、文化、宗教、情感、心理、语言等方面与主流社会存在许多方面的摩擦,不但很难受到平等的对待,而且面临各种生活困难。他们是城市里容易被忽略和被歧视的弱势群体。

90 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改变了以往主要向广东、海南等东部沿海地区流动的情况,开始多元流向,“民工潮”现象成为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道独特而又富有生机的风景线。到目前为止,进城农民工的人数达到了上亿人的规模。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在城市经济、社会生活中往往扮演重要的角色。虽然他们的收入较在家乡时要高,所从事的职业也与农民有很大的差别,而且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和消费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由于制度上他们不是城市社会的一员,他们一直被作为一个游离于主流社会的特殊群体来对待。和城市居民相比,他们在物质生活条件、工作环境、社会身份、福利待遇、社会交往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均处于弱势。目前,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整继续扩大,他们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更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很容易受到侵害。对于这一群体的生存、就业、保障的关注,是涉及中国社会发展与社会保障事业的一个焦点。(三)失业下岗工人群体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失业下岗工人这一社会群体作为新时期改革成本的承担者的存在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目前我国面临的城镇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