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弟子规》养成好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弟子规》是根本的根本。因为没有《弟子规》的学习,或者说学的不好,做的不到位,所取得的成果只是暂时的,不管多么漂亮都是花瓶里面的花朵,没有根,用不了多久就会枯死。所以,做人要学习《弟子规》、践行《弟子规》,用《弟子规》规言行,用《弟子规》养成行为习惯。
一要说了就做到。“凡出言,信为先”开口说话,诚信为先,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诚实守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是全部道德的基础。诚实,就是忠诚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就是遵守诺言、不虚伪欺诈。“言必信,行必果”《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邓析子·转辞》:“一言而非,驷马不能追;一言而急,驷马不能及。”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语,都形象地表达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品质。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人们不但为诚实守信的美德大唱颂歌,而且努力地身体力行。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话说出口了,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说到做到。一个言而无信的人,是不堪为伍的。
二要耐心听别人讲话。有些人表达自己的观点,却总是随意打断别人说话,是对人极不尊重。耐心听他人说话,首先体现的是对他人的尊重,这种尊重最容易被对方接受,并且产生共鸣。所以,“上帝给人两个耳朵,却只给人一个嘴巴,意思是要多听
少说。”马车越空,噪音越大。越能耐心听他人说话,越是了解自己的不足,也越是谦虚。学会了如何倾听,人们甚至能从谈吐笨拙的人那里得到效益。因此,会用心倾听各种声音,而不去粗鲁地打断别人或随意插嘴,是人们应有的良好素质。杰出人物往往善于耐心听他人说话,倾听他人的意见。只有倾听,才能在同伴中建立信任;只有倾听,才能了解他人的思想、个性、爱好和期盼;只有倾听,才能捕捉到外界的各种信息,以利于自己做出正确的思想和判断。
三要按规则行动。人们为了有序生活,为了和谐相处,制定了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和章程。这些制度、章程、行为规,就是人们平时统称的“规则”。按规则办事是和平共处的基本准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是人们在生活中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它告诉人们做任何事都要有规则,懂规则,守规则。如果每个人只从自身利益出发,不遵守公共规则,不考虑他人的意愿,这世界必定永无宁日,也必定危及每个人的利益。养成做事遵守有关规则,习惯于公共场所排队,而拒绝投机取巧,反映了一个人的素质。只有规则的遵守者,才有可能成为规则的受益者;也只有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才能有所创新,进步和发展。
四要时刻记住自己的责任。责任无处不在,存在于每一个角色。父母养儿育女,老师教书育人,医生救死扶伤,工人铺路建桥,军人保家卫国……人在社会中生存,就必然要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甚至对祖国承担并履行一定的责任。所谓的责任意识,
就是清楚明了地知道自己的责任,并自觉、认真地履行责任的心理特征。有责任意识,再危险的工作也能减少风险;没有责任意识,再安全的岗位也会出现险情。责任意识强,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责任意识差,很小的问题也可能酿成大祸。有责任意识的人,受人尊敬,招人喜爱,让人放心。中华民族历来重视责任意识的培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的是热爱祖国的责任;“择邻而居”讲述的是孟母历尽艰辛、勇于承担教育子女的责任;“卧冰求鱼”是对恪尽孝道的责任意识的传颂……在现代社会里,人们相互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分工日益增细,分工越细越需要责任心,因为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职,都可能导致整个事业的崩溃。一个人,只有尽到对父母的责任,才是好子女;只有尽到对国家的责任,才是好公民;只有尽到对下属的责任,才是好领导;只有尽到对企业的责任,才是好员工。一代代人的责任心状况,将对人类的生存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只有每个人都认真地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社会才能和谐运转、持续发展。
五要节约每一分钱。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孔子将“节用”作为仁人君子日常生活的一种美德加以倡导。每个人的节俭不仅仅显示了个人的道德观与生活能力,也与整个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节约每一分钱的实质是节约资源,并从中体验人类的高尚情感与博大智慧。生活中无处不在提示人们厉行节约:街道垃圾箱推行垃圾分类管理,节约资源的意识就在冷静思考的一秒钟里树立起来;餐厅标语“一粥一
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提醒人们珍惜粮食;洗刷间“水是生命之源,请节约用水”提示人们节约水源;生活富裕了,“吃有余”不再是热情、有情义的表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现在更应该深刻地理解其意义;“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日常饮食不要挑食,不可以偏食,三餐常吃八分饱,不可增加身负担。精打细算远胜于大手大脚,不是抠门小气,而是精于理财合理消费的表现。“勤俭节约的美德如甘霖,能让贫穷的土地开出富裕的花;勤俭节约的美德似雨露,能让富有的土地结下智慧的果”。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厉行节约的习惯于细微之处体现着一种大爱,体现着高尚的道德修养。
六要天天锻炼身体。健康第一是教育永恒的方针,也是人们幸福的基本保障。健康无论对个人,还是对家庭和社会,也无论年老年少,都是最最重要的!现在是两高一低:生活水平高,医疗条件高,健康状况低。主要是缺乏锻炼!人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锻炼有益健康”。但有人说工作太忙,哪有时间锻炼?有人说身体好着呢,不用锻炼;也有人说锻炼太累不如歇会儿,久而久之,发胖,身体状况越来越差,甚至疾病缠身。事实表明,参与有规律的锻炼会使人身体棒、感觉爽,精力充沛。体育锻炼的最大作用在于全面增进人的健康,一是预防心血管病,二是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三是提高消化系统的功能,四是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五是降低糖尿病发生的危险性,六是预防骨裂,七是
保持身体活动的能力,八是控制体重与改变体型,九是延年益寿。一千多年前,在古希腊山岩上刻着这样一句格言:“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这句格言,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哲理——健壮体魄人人都可得到,那就得积极运动,坚持锻炼身体。
七要把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稍稍留意便会发现,图书馆、阅览室、学校、商场等很多公共场合都有“请将看后的书放回原处”、“请将用后的雨伞带回来”、“请将用过的公共物品还回”等类似的标语。这一方面是提醒,另一方面也说明用完东西不能“归位”的不文明现象。很多人经常因为找不到要用的东西翻箱倒柜,甚至大动肝火,既浪费时间,又影响身心健康,真是很不值得。要是此前能养成良好习惯,用过东西放回原处,什么东西放在什么地方就会一目了然,有时候取放东西就像本能一样自然,根本不会花费什么时间。在公共场合用过东西放回原处,表面上看只是方便了别人,其实也是方便了自己。人们为何不从小培养孩子这种美德呢?要教育引导孩子,一是借用的东西要及时归还至原处;二是运动之后要把运动器材放回原处;三是看过的书要放回原处;四是东西用完之后要放回原处;五是用餐后餐具要放回原处。善始善终是十分必要的,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这不仅有助于培养思维的有序性,也有益于其责任心的形成,能帮助节省很多不该浪费的时间,提高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八要及时感别人的帮助。在生活中得到过他人热心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