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组织管理沟通未来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四、沟通机制
从上述学习型组织的特征来看,真正优秀的学习型组 织一定是建立在良好的沟通机制上的。第一,组织内部的 气氛是宽松的,相互之间对待过失的态度是宽容的;第二 ,组织中管理层和非管理层的等级差异不存在或不明显, 更多的是一种平等的相互扶持的关系;第三,组织中的每 个成员都是积极的、开放的,他们都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 的知识成果,并乐意采纳他人的建设性意见,及时修正自 己的错误或观点;第四,部门间经常交流,合作频繁,不 会为了各自的利益明争暗斗;第五,组织与外部社会保持 联系和沟通。
第13章 13章
组织管理沟通未来发展趋势
与天地相应,
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 ———《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
本章目标
了解组织管理沟通未来的发展趋势 认识未来的管理沟通渠道 了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媒介融合的趋势 认识学习型组织的沟通原则 了解虚拟组织沟通的特征 了解网络沟通的特征 认识网络沟通的优势和劣势 了解网络环境下的组织沟通伦理
5
13.2.1 互联网技术发展概述
从1969年互联网的雏形诞生至今,互联网已经历了40 多年的发展历程。其中几次大的技术变革,不仅使技术本 身日渐成熟,也使互联网从纯技术的领地走进了大众的生 活,并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日益深刻的影响。
一、互联网的诞生
互联网的雏形ARPAnet(阿帕网)于1969年诞生于美 国,它是美国国防部的高级计划研究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ARPA)的一个实验性网络, 最初ARPAnet只有4台计算机相连。为了应付可能发生的战 争,ARPAnet的设计目标之一是,即使它受到外来袭击仍能 正常工作,即计算机可以通过任一路由而不是固定路由发 送信息。这种特性使计算机网络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7
三、新一代互联网的发展
WWW技术使互联网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了高速成长期。但是,技术的发展 永远不会停止脚步。新一代互联网作为技术性的概念越来越普及,未来的互联网 发展取决于一些基础的核心技术:IPV6、网格技术、P2P技术、语义网技术等。 1.IPV6 IPV6是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技术。它是下一代互联网甚至下一代移动网 络的基本协议,将大大提高下一代互联网的地址容量。 2.网格技术 2.网格技术 “网格技术”是网络计算技术的一个新发展。网格计算技术水平的高低, 反映了网格处理信息能力的高低。 3.P2P技术 3.P2P技术 P2P技术,也称为对等网络(peer to peer)技术,这是一种网络结构的思想 ,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它与目前网络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客户端/服务器( Client/Server)结构(也就是WWW所采用的结构方式)的一个本质区别是,整个 网络结构中不存在中心节点(或中心服务器)。在P2P结构中,每一个节点( peer)大都同时具有信息消费者、信息提供者和信息通信三方面的功能。在P2P 网络中,每一个节点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对等的。 4.语义网技术 4.语义网技术 语义网技术是备受IT界关注的核心技术。它是一种能理解人类语言的智能 网络,不但能够理解人类的语言,而且还可以使人与电脑之间的交流变得像人与 人之间的交流一样轻松。 8
11
学习型组织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组织结构、组织氛围、管理理念以及沟通机制等等。 组织结构、组织氛围、管理理念以及沟通机制 一、组织结构 学习型组织的结构是全通道式的(见下图),从决策层到 操作层,中间相隔层次极少。组织的边界将被重新界定, 组织由多个创造性个体组成,它尽最大可能将决策权向组 织结构的下层移动,让最下层单位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并 对产生的结果负责。
13.2.2 媒介融合趋势及影响
媒介融合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它既是未来网络技术发展的一 种趋向,也是其他媒体发展的共同趋势。
一、媒介融合的层面
媒介融合体现在五个层面: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平台融合、市场融合以及机构融合。 媒介融合体现在五个层面: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平台融合、市场融合以及机构融合。 技术融合,指的是各种媒体在信息的采集、制作与发布等各个环节的技术越来越趋同, 技术融合 进而统一。技术融合是媒体融合的基础,而技术融合的前提是各种媒体所共同面对的数字化 技术变革。 业务融合,指的是各种媒体在信息生产及经营等方面的业务将产生更多的交叉、互动。 业务融合 跨媒体的合作报道、合作栏目、合作经营等逐渐推动各媒体自身的业务改革,最终将基于跨 媒体整合形成新的信息生产流程与分工模式。原有的媒体产品形态也将随之发生一些变化, 新的媒介产品将出现。 平台融合,是指各种媒体的发行平台的逐渐融合。从目前的技术来看,网络具有整合各 平台融合 种媒体的发行平台的能力,手机媒体的移动传播特性也使它具有一定的潜能。但从长远来看 ,将有更好的平台出现。无论这种平台是什么,它一定是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 市场融合,是指各种媒体的受众市场逐渐汇集成一个大的市场,这是业务融合和平台融 市场融合 合后的一种自然结果。 机构融合,它是媒体融合的最高层次,是支持媒介融合的体制性条件。它意味着一个传 机构融合 媒集团的内部机构的重组,也意味着各个传媒集团之间的合作甚至融合。同时,传媒业之外 的其他机构,如电信业、IT业的机构,也将以某种方式向传媒业渗透,并与传媒机构进行紧 密的合作。
全通道式组织结 构
12
二、组织氛围
学习型组织的氛围是开放的、宽松的。在传 统组织中,尽管也承认非正式沟通网络的不可避 免,却认为非正式沟通网络的活动与组织无关, 甚至不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因此对其采取压制 的态度。而在学习型组织中,那些由研发人员和 工程师们因为相同兴趣、爱好或类似追求而组成 的非正式沟通网络则被视作有利于增进员工之间 的相互信任、知识共享、专业讨论以及知识创造 。因此在学习型组织中,管理层对于非正式沟通 网络是默许、认可的,有时甚至是鼓励的。
3
4.电子论坛(BBS) 电子论坛是供企业发布信息和员工自由发表言论的地方。目前电子论坛一般与 电子公告牌相结合使用,用户可以将自己对某产品的建议或对某事的看法写成小文章 张贴在电子公告牌上,也可以对公告牌上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 电子论坛的另一重要作用是发布新闻。基于内部网络的新闻发布,可以满足内 部员工对公司经营信息的需求,为此,企业可以借助内部网络新闻发布系统出版电子 刊物,替代传统的内部刊物。 5.即时通信 网络即时通信工具已经迅速发展为人们最常用的网络通信方式之一,也是目前 使用率最高的网络软件。QQ、MSN、飞信等都是目前非常流行的网络即时聊天工具 ,此外还有各个专业网站附带的即时聊天软件,例如阿里巴巴的诚信通、163的网易泡 泡、校内网的校内通等。不可否认,即时通信非常深刻地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 作。某些企业禁止在工作时间使用即时通信工具,但是员工也没有完全脱离这些软件 的使用;某些企业甚至鼓励员工使用即时通信工具以降低企业运作成本。
1
13.1 组织管理沟通未来发展趋势的概述
未来的组织管理沟通是指在新的组织结构、新的观念 、新的技术下,通过各种形式实现组织内部及组织外部信 息传递和交换的过程。
一、未来的组织发展趋势
未来的组织有两大发展趋势:第一,从传统的机械体 系向更为有机的体系转变,这种转变基于这样的一种认识 ,即组织的竞争优势取决于组织对知识资产或人力资本进 行有效管理的能力;第二,随着跨国组织的不断膨胀,未 来组织的地域跨度越来越大,分支机构分布范围越来越广 。 为了能够适应这种发展趋势,组织需要创建一种学习 型机制,充分有效地运用网络信息技术以及开发和利用人 力资源以增强组织竞争力。因此,学习型组织、网络沟通 及虚拟组织不仅是这种趋势下的必然产物,而且也将成为 今后较长时间内未来组织发展的必由之路。
10
13.3 学习型组织的沟通原则
学习型组织的概念由彼得·圣吉提出,十多年 来在全球范围的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彼得· 圣吉在其经典著作《第五项修炼》中,对学习型组 织作了这样的描述:在学习型组织中,“人们不断 地扩张自己的能力,去创造他们所真正期望的结果 ;人们可以释放出他们郁结已久的激情;人们可以 不断学会如何在一起学习”。 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沟通的过程。因此,沟通 对于一个学习型组织而言是相当重要的,它渗透于 学习型组织的各个环节。一个组织要保持持续学习 的能力就必须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信息的交流。
6
二、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两次飞跃
1974年,文特·瑟夫和鲍勃·坎提出了TCP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IP协议(Internet Protocol)。所谓协议就是计算机之间进行通 信时的一种“语言”,计算机只有利用协议才能与其他的计算机进行“对 话”,实现信息的交换,而不同的网络间只有采用统一的协议才能互通互 联。TCP/IP协议在被提出10年之后的1983年,才被指定为网络的标准协议 ,为所有的网络采用。此时,美国的全国性互联网才真正地建立起来。 可以说,TCP/IP协议成为互联网的标准协议,是互联网技术史上的第 一次飞跃。这也被认为是全球互联网正式诞生的标志。 技术的进一步变革,使互联网逐渐走出了实验室。在技术方面,欧洲 粒子物理实验室的蒂姆·伯纳斯·李在1989年提出了WWW(World Wide Web——万维网)的技术构想,从根本上为互联网成为一种传播媒介奠定 了基础。这可以看作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第二次变革。由于WWW的出现 ,原本只是技术人员专利的互联网技术逐渐平民化。这为互联网上各种应 用程序的开发提供了基础,也使得网络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得到了广泛运用 。
9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媒介融合的影响
媒介融合虽然在网络平台中表现得更充分,但是, 它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主要表现在: 1.媒介融合趋势下的跨媒体内容开发将促进媒体重 组及跨媒体合作机制形成。 2.媒介融合趋势下媒体“自产自销”的模式将演变 成“初级生产商+加工商+营销商”的模式。 3.媒介融合趋势将促进多种信息接收终端的开发, 以支持多元化的市场。 4.媒介融合趋势下IT产业与电信业等产业力量将全 面向传媒业渗透。
4
响
13.2 互联网技术发展概述与媒介融合趋势及影
信息技术成就了互联网。在互联网中,用户 能够得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和数据,从最新的科技 、金融动态,到求购、供给信息……互联网为用 户提供了众多不同的沟通新手段,从电子邮件、 在线聊天,到BBS、网络会议等,可以不受时间和 空间的限制,尽情享受沟通的快乐和便捷。 “数字化生存”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 题。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传媒业内各 种媒介之间多种功能一体化的融合趋势,不断地 改变人们接收、传播信息的途径和方法。
2
二、未来的组织沟通渠道
除了传统的沟通方式,运用信息技术,企业会逐步建立企业内部 网、企业外部网和互联网三网合一的网络沟通渠道。 企业的网络沟通方式多种多样,主要的形式包括以下几种: 1.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沟通是指企业计算机网络上的各个用户之间通过电子邮 件进行沟通、交流的方式。电子邮件沟通可以实现一对一的通信需要 ,也可以实现一对多、多对多的通信需要。因此,利用电子邮件这个 渠道,企业管理者可以向某个个体传递信息,也可以向某个群体发送 会议通知、备忘录等。电子邮件的其他功能包括转发邮件、建立新闻 组、订阅电子刊物等等。 2.网络电话 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利用网络进行实时通话的梦想成真。 网上电话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电脑对电脑的通话、电脑对电话的 通话和电话对电话的通话。 3.网络传真 传真是企业进行外部沟通的主要形式之一。传统的传真技术通过 当地、国内或国际长途线路,存在费用昂贵的缺点。
13
三、管理理念
学习型组织的管理遵循的是一种富有弹性的管 理理念,即柔性管理理念,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 场及其生存环境。这种理念的内涵包括:第一, 应变能力,即培养组织成员具有应对各种变化的 能力,以调整思路,避免威胁;第二,承受能力 ,即培养组织成员在面临由变化所带来的负面影 响时,能够表现出坚强、有韧性,以积极的态度 战胜困难或危机的能力;第三,自主管理能力, 即培养组织成员具有诸多方面的能力:边工作边 学习、掌握工作和学习紧密结合的方法、发现工 作中的问题、自行构建团队、自己选择沟通时机 和方式、自己决策、组织实施、检查效果以及自 我评估等。
四、沟通机制
从上述学习型组织的特征来看,真正优秀的学习型组 织一定是建立在良好的沟通机制上的。第一,组织内部的 气氛是宽松的,相互之间对待过失的态度是宽容的;第二 ,组织中管理层和非管理层的等级差异不存在或不明显, 更多的是一种平等的相互扶持的关系;第三,组织中的每 个成员都是积极的、开放的,他们都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 的知识成果,并乐意采纳他人的建设性意见,及时修正自 己的错误或观点;第四,部门间经常交流,合作频繁,不 会为了各自的利益明争暗斗;第五,组织与外部社会保持 联系和沟通。
第13章 13章
组织管理沟通未来发展趋势
与天地相应,
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 ———《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
本章目标
了解组织管理沟通未来的发展趋势 认识未来的管理沟通渠道 了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媒介融合的趋势 认识学习型组织的沟通原则 了解虚拟组织沟通的特征 了解网络沟通的特征 认识网络沟通的优势和劣势 了解网络环境下的组织沟通伦理
5
13.2.1 互联网技术发展概述
从1969年互联网的雏形诞生至今,互联网已经历了40 多年的发展历程。其中几次大的技术变革,不仅使技术本 身日渐成熟,也使互联网从纯技术的领地走进了大众的生 活,并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日益深刻的影响。
一、互联网的诞生
互联网的雏形ARPAnet(阿帕网)于1969年诞生于美 国,它是美国国防部的高级计划研究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ARPA)的一个实验性网络, 最初ARPAnet只有4台计算机相连。为了应付可能发生的战 争,ARPAnet的设计目标之一是,即使它受到外来袭击仍能 正常工作,即计算机可以通过任一路由而不是固定路由发 送信息。这种特性使计算机网络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7
三、新一代互联网的发展
WWW技术使互联网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了高速成长期。但是,技术的发展 永远不会停止脚步。新一代互联网作为技术性的概念越来越普及,未来的互联网 发展取决于一些基础的核心技术:IPV6、网格技术、P2P技术、语义网技术等。 1.IPV6 IPV6是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技术。它是下一代互联网甚至下一代移动网 络的基本协议,将大大提高下一代互联网的地址容量。 2.网格技术 2.网格技术 “网格技术”是网络计算技术的一个新发展。网格计算技术水平的高低, 反映了网格处理信息能力的高低。 3.P2P技术 3.P2P技术 P2P技术,也称为对等网络(peer to peer)技术,这是一种网络结构的思想 ,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它与目前网络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客户端/服务器( Client/Server)结构(也就是WWW所采用的结构方式)的一个本质区别是,整个 网络结构中不存在中心节点(或中心服务器)。在P2P结构中,每一个节点( peer)大都同时具有信息消费者、信息提供者和信息通信三方面的功能。在P2P 网络中,每一个节点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对等的。 4.语义网技术 4.语义网技术 语义网技术是备受IT界关注的核心技术。它是一种能理解人类语言的智能 网络,不但能够理解人类的语言,而且还可以使人与电脑之间的交流变得像人与 人之间的交流一样轻松。 8
11
学习型组织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组织结构、组织氛围、管理理念以及沟通机制等等。 组织结构、组织氛围、管理理念以及沟通机制 一、组织结构 学习型组织的结构是全通道式的(见下图),从决策层到 操作层,中间相隔层次极少。组织的边界将被重新界定, 组织由多个创造性个体组成,它尽最大可能将决策权向组 织结构的下层移动,让最下层单位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并 对产生的结果负责。
13.2.2 媒介融合趋势及影响
媒介融合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它既是未来网络技术发展的一 种趋向,也是其他媒体发展的共同趋势。
一、媒介融合的层面
媒介融合体现在五个层面: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平台融合、市场融合以及机构融合。 媒介融合体现在五个层面: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平台融合、市场融合以及机构融合。 技术融合,指的是各种媒体在信息的采集、制作与发布等各个环节的技术越来越趋同, 技术融合 进而统一。技术融合是媒体融合的基础,而技术融合的前提是各种媒体所共同面对的数字化 技术变革。 业务融合,指的是各种媒体在信息生产及经营等方面的业务将产生更多的交叉、互动。 业务融合 跨媒体的合作报道、合作栏目、合作经营等逐渐推动各媒体自身的业务改革,最终将基于跨 媒体整合形成新的信息生产流程与分工模式。原有的媒体产品形态也将随之发生一些变化, 新的媒介产品将出现。 平台融合,是指各种媒体的发行平台的逐渐融合。从目前的技术来看,网络具有整合各 平台融合 种媒体的发行平台的能力,手机媒体的移动传播特性也使它具有一定的潜能。但从长远来看 ,将有更好的平台出现。无论这种平台是什么,它一定是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 市场融合,是指各种媒体的受众市场逐渐汇集成一个大的市场,这是业务融合和平台融 市场融合 合后的一种自然结果。 机构融合,它是媒体融合的最高层次,是支持媒介融合的体制性条件。它意味着一个传 机构融合 媒集团的内部机构的重组,也意味着各个传媒集团之间的合作甚至融合。同时,传媒业之外 的其他机构,如电信业、IT业的机构,也将以某种方式向传媒业渗透,并与传媒机构进行紧 密的合作。
全通道式组织结 构
12
二、组织氛围
学习型组织的氛围是开放的、宽松的。在传 统组织中,尽管也承认非正式沟通网络的不可避 免,却认为非正式沟通网络的活动与组织无关, 甚至不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因此对其采取压制 的态度。而在学习型组织中,那些由研发人员和 工程师们因为相同兴趣、爱好或类似追求而组成 的非正式沟通网络则被视作有利于增进员工之间 的相互信任、知识共享、专业讨论以及知识创造 。因此在学习型组织中,管理层对于非正式沟通 网络是默许、认可的,有时甚至是鼓励的。
3
4.电子论坛(BBS) 电子论坛是供企业发布信息和员工自由发表言论的地方。目前电子论坛一般与 电子公告牌相结合使用,用户可以将自己对某产品的建议或对某事的看法写成小文章 张贴在电子公告牌上,也可以对公告牌上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 电子论坛的另一重要作用是发布新闻。基于内部网络的新闻发布,可以满足内 部员工对公司经营信息的需求,为此,企业可以借助内部网络新闻发布系统出版电子 刊物,替代传统的内部刊物。 5.即时通信 网络即时通信工具已经迅速发展为人们最常用的网络通信方式之一,也是目前 使用率最高的网络软件。QQ、MSN、飞信等都是目前非常流行的网络即时聊天工具 ,此外还有各个专业网站附带的即时聊天软件,例如阿里巴巴的诚信通、163的网易泡 泡、校内网的校内通等。不可否认,即时通信非常深刻地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 作。某些企业禁止在工作时间使用即时通信工具,但是员工也没有完全脱离这些软件 的使用;某些企业甚至鼓励员工使用即时通信工具以降低企业运作成本。
1
13.1 组织管理沟通未来发展趋势的概述
未来的组织管理沟通是指在新的组织结构、新的观念 、新的技术下,通过各种形式实现组织内部及组织外部信 息传递和交换的过程。
一、未来的组织发展趋势
未来的组织有两大发展趋势:第一,从传统的机械体 系向更为有机的体系转变,这种转变基于这样的一种认识 ,即组织的竞争优势取决于组织对知识资产或人力资本进 行有效管理的能力;第二,随着跨国组织的不断膨胀,未 来组织的地域跨度越来越大,分支机构分布范围越来越广 。 为了能够适应这种发展趋势,组织需要创建一种学习 型机制,充分有效地运用网络信息技术以及开发和利用人 力资源以增强组织竞争力。因此,学习型组织、网络沟通 及虚拟组织不仅是这种趋势下的必然产物,而且也将成为 今后较长时间内未来组织发展的必由之路。
10
13.3 学习型组织的沟通原则
学习型组织的概念由彼得·圣吉提出,十多年 来在全球范围的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彼得· 圣吉在其经典著作《第五项修炼》中,对学习型组 织作了这样的描述:在学习型组织中,“人们不断 地扩张自己的能力,去创造他们所真正期望的结果 ;人们可以释放出他们郁结已久的激情;人们可以 不断学会如何在一起学习”。 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沟通的过程。因此,沟通 对于一个学习型组织而言是相当重要的,它渗透于 学习型组织的各个环节。一个组织要保持持续学习 的能力就必须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信息的交流。
6
二、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两次飞跃
1974年,文特·瑟夫和鲍勃·坎提出了TCP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IP协议(Internet Protocol)。所谓协议就是计算机之间进行通 信时的一种“语言”,计算机只有利用协议才能与其他的计算机进行“对 话”,实现信息的交换,而不同的网络间只有采用统一的协议才能互通互 联。TCP/IP协议在被提出10年之后的1983年,才被指定为网络的标准协议 ,为所有的网络采用。此时,美国的全国性互联网才真正地建立起来。 可以说,TCP/IP协议成为互联网的标准协议,是互联网技术史上的第 一次飞跃。这也被认为是全球互联网正式诞生的标志。 技术的进一步变革,使互联网逐渐走出了实验室。在技术方面,欧洲 粒子物理实验室的蒂姆·伯纳斯·李在1989年提出了WWW(World Wide Web——万维网)的技术构想,从根本上为互联网成为一种传播媒介奠定 了基础。这可以看作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第二次变革。由于WWW的出现 ,原本只是技术人员专利的互联网技术逐渐平民化。这为互联网上各种应 用程序的开发提供了基础,也使得网络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得到了广泛运用 。
9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媒介融合的影响
媒介融合虽然在网络平台中表现得更充分,但是, 它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主要表现在: 1.媒介融合趋势下的跨媒体内容开发将促进媒体重 组及跨媒体合作机制形成。 2.媒介融合趋势下媒体“自产自销”的模式将演变 成“初级生产商+加工商+营销商”的模式。 3.媒介融合趋势将促进多种信息接收终端的开发, 以支持多元化的市场。 4.媒介融合趋势下IT产业与电信业等产业力量将全 面向传媒业渗透。
4
响
13.2 互联网技术发展概述与媒介融合趋势及影
信息技术成就了互联网。在互联网中,用户 能够得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和数据,从最新的科技 、金融动态,到求购、供给信息……互联网为用 户提供了众多不同的沟通新手段,从电子邮件、 在线聊天,到BBS、网络会议等,可以不受时间和 空间的限制,尽情享受沟通的快乐和便捷。 “数字化生存”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 题。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传媒业内各 种媒介之间多种功能一体化的融合趋势,不断地 改变人们接收、传播信息的途径和方法。
2
二、未来的组织沟通渠道
除了传统的沟通方式,运用信息技术,企业会逐步建立企业内部 网、企业外部网和互联网三网合一的网络沟通渠道。 企业的网络沟通方式多种多样,主要的形式包括以下几种: 1.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沟通是指企业计算机网络上的各个用户之间通过电子邮 件进行沟通、交流的方式。电子邮件沟通可以实现一对一的通信需要 ,也可以实现一对多、多对多的通信需要。因此,利用电子邮件这个 渠道,企业管理者可以向某个个体传递信息,也可以向某个群体发送 会议通知、备忘录等。电子邮件的其他功能包括转发邮件、建立新闻 组、订阅电子刊物等等。 2.网络电话 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利用网络进行实时通话的梦想成真。 网上电话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电脑对电脑的通话、电脑对电话的 通话和电话对电话的通话。 3.网络传真 传真是企业进行外部沟通的主要形式之一。传统的传真技术通过 当地、国内或国际长途线路,存在费用昂贵的缺点。
13
三、管理理念
学习型组织的管理遵循的是一种富有弹性的管 理理念,即柔性管理理念,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 场及其生存环境。这种理念的内涵包括:第一, 应变能力,即培养组织成员具有应对各种变化的 能力,以调整思路,避免威胁;第二,承受能力 ,即培养组织成员在面临由变化所带来的负面影 响时,能够表现出坚强、有韧性,以积极的态度 战胜困难或危机的能力;第三,自主管理能力, 即培养组织成员具有诸多方面的能力:边工作边 学习、掌握工作和学习紧密结合的方法、发现工 作中的问题、自行构建团队、自己选择沟通时机 和方式、自己决策、组织实施、检查效果以及自 我评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