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考地理复习提纲-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高考地理复习提纲-全
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所处的宇
宙环境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
太阳对地球的
影响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运动的地
理意义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理解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
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解释四季形成的原因
地球的圈层结
构知道地球的圈层结构,了解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一、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1、天体系统的级别
2、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由里向外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类地行星)、木星、土星(巨行星)、天王星、海王星(远日行星)
其中小行星带是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3、地球的特殊性:已知的宇宙中唯一有生物的星球,其原因
是
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
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③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
④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
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太阳能量的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3、太阳辐射能丰富区:青藏高原区,西北内陆,典型城市拉
萨
太阳辐射能贫乏区:四川盆地,典型城市成都
4、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①太阳辐射是大气环流、地表某些物质运动等赖以发生、发展的最主要动力源泉
②太阳辐射的能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
5、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层和色球层,活动周期为11年
6、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影响地球气候:黑子的数量变化与降水的年际变化有相关性
②扰乱地球电离层,无线电短波通信受阻
③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和两极的极光
三、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对比自转公转
2、晨昏线: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在此线上太阳高度是0度。
在太阳直射点上正午太阳高度是90度。
晨昏线的判断方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所经过的晨昏线部分为晨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所经过的晨昏线部分为昏线。
3、时间计算:东加西减。
(加减)
地方时:经度每相差1度,时间相差4min 。
时区:为了统一标准,国际上把经度每隔15°划分为一
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区时:各时区的都已本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使用的时刻,
相邻时区相差1小时。
4、地转偏向力的规律: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赤道不偏。
5、黄赤交角为23°26′,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为66°34′,
6、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原因:黄赤交角的存
在,地球的公转和自转
(自转或公转)运动。
7、各节气的特点研究
夏至日冬至日春分或
秋分日
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
向南北两侧
由南回归线
向南北两侧
由赤道向
南北两侧
节气时间
(前
后)
直射点
位置
移动
方向
对
应
点
春分3月21
日
赤
道
向北 B
夏至6月22
日
北回归
线
向南 C
秋分9月23
日
赤
道
向南 A
冬至12月
22日
南回归
线
向北 D
8、天文四季的划分依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季节变化
气候划分: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
9、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与昼夜长短变化趋势关系
四、地球的圈层结构
外部圈层:位于地表以上,包括大气圈、水圈、Array
生物圈
1、地球圈层结构
内部圈层:位于地表以下,包括地壳、地幔、地核
2、岩石圈:包括地壳全部、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上地幔顶部)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一、地壳内部物质循环如图所示
二、地表形态的变化
1、引起地表形态发生改变的力量包括来自地球内部的内力和
来自太阳的外力,我们统称为地质作用。
内力和外力是一对矛盾,内力形成高生低谷,而外力削低高山填平低谷,二者总是同时作用。
褶皱:形成的地貌是高山、谷地,绝大部分山脉是褶皱山脉;喜马拉雅山
地堑:地貌常呈狭长的凹陷地带如:渭河平原、东非大裂谷
地垒:地貌形成块状山地如:华山、庐山、泰山
2、侵蚀作用
风力侵蚀: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风蚀沟谷、戈壁、裸岩荒漠
风力沉积:沙丘、沙垄、黄土高原的黄土堆积
流水侵蚀: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流水使沟谷加宽加深、瀑布、峡谷、科斯特地貌
流水沉积:山前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3、总结
三、大气受热过程
1、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的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最主要、直接的热源。
2、与大气的保温作用有关的现象
现象成因
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
天低多云时云层反射作用强,到达地面的
太阳辐射少
夜晚多云时气温比晴
天高夜晚多云时大气逆辐射强,地面散失
热量少
人造烟雾的防冻效果可增强大气逆辐射,提高地面温度
晚秋或寒秋,霜冻出现在晴朗夜晚
及“十雾九晴”晴朗夜晚,大气逆辐射低,气温低,易出现霜冻及雾等天气现象
吸收作用:臭氧和氧原子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
3、大气运动
4、热力环流:由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5、风形成的直接原因:大气的水平运动
高空大气风向是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剃度力的共同作用的结果,风
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大气风向是摩擦力、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剃度力的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最终与等压线斜交
风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6、大气环流:使高低纬度之间海路分
布之间的水分和热量得到交换,调整了
全球的水热分布。
①三圈环流所对应的地面气压带风
带:
全球共有7个气压带,6个风带,
其中有3个低气压带。
②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
做周期性季节移动。
北半球,大致是夏季(7月)北移,冬季(1月)南移
③夏季,大陆增温比海洋快,大陆上形成热低压,切割副
热带高气压带,
亚欧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
④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大陆上形成冷高压,切割副极地低气压带,
亚欧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
5、季风环流
①东亚季风:冬季西北风,夏季东南风。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②南亚季风:风向:冬季东北风,夏季西南风。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6、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四、天气系统
1、锋面
2、气压系统
五、水循环
1、水循环的各个环节
2、示意图:
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联系各圈层,进行水分的联系,同时进行物质迁徙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过程延续,使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资源不断得到更新,并能持续利用,水循环还能塑造地表形态六、洋流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自然地理要素与地理环境知道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知道自然地理要素(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的整
体性结合实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结合实例,说明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及垂直地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理解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自然地理要素与地理环境
1、地理环境要素包括: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
2、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生物循环对三大圈层的改造作用)
二、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在任何地理地域五种自然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在某地域环境特征的形成中,地形、气候往往起主导作用
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自然地理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
3、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整个地理环境
状态的改变。
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三、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一般指地带性分布规律与非地带性分布规律,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表形态与聚落及交通
线路结合实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了解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结合实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自然灾害结合实例,简述主要自然灾害(旱涝、台风、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一、地表形态与聚落及交通线路
1、聚落包括:乡村和城市
2、世界城市多分布在水热条件好适宜的平原地区、热带的高原地区、山区的谷地
城市建设最好的地貌条件是大片地形平坦,地势稍高的区
域;因为其利于建筑减少投资;周围平坦的地区农耕活动的农产品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因此,平原是建城的理想地形
热带地区:聚落往往分布在高原上(因为低地过热,不宜居住)
山区河谷:聚落发展空间常受到地形条件的制约,形态往往成为狭长形地带
3、平坦地区利于铁路公路等交通线的建设;地表形态影响交通线的走向、密度、建设投资、技术难度
二、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
1、气候变化的表现:冷暖干湿交替
2、近代(近一、二百年)气候变化的整体趋势:变暖,(但幅度大小不同,有些的方可能降低)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植被的破坏3、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农业:高纬度收益(升温幅度加大,生长期延长,产量增加);中纬度受损(水分亏缺);病虫害爆发受害范
围扩大;农作物分布范围扩大;粮食生产总体下降工业:高纬度供暖耗能减少、低纬度制冷耗能加大,影响能源工业;产生温室气体的工业压力大,节水节能、
耐寒耐热的培育技术市场广阔
人类健康: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疾病发病率和传播范围加大
海平面和海岸带:导致海平面的上升;部分沿海地区被淹;
地下水位抬高、土壤盐渍化,影响农业;
港口设备和建筑物受损影响航运;影响
水产养殖等
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受影响大,某些渔场消失或扩大;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土地荒漠化
三、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1、自然资源概念:人类从自然界直接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包括: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
分类: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
2、水资源:人类较易开发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河流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水资源分布:世界水资源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其根本原因是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不平衡
特征:①时空分布具有不均匀性,
时间分布特点:降水量和径流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和年际变化。
②空间分布差异显著
与人类的关系:水资源的环境价值是调节和改善局部气候和环境
四、自然灾害
1、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
①滑坡、泥石流严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地形(山区)坡度大;地壳运动导致岩石破碎;气候(降水);植被状态。
人为原因:对植被的破坏;工程建设
②关注地震
我国典型地区:华北、西南、西北地区
形成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
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
减轻灾害的措施:建立地震灾害监测预报体系(监测预
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工程
措施);积极开展
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
环保和减灾意识;加强地质灾害的管
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
系(非工程措施)。
2、洪涝灾害的原因(从收支方面思考)
自然原因:降水(降水强度大,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丰
沛导致河流水量大);地形地势(地势低洼,排
水不畅);水系特点;区域内的地形状况等。
人为原因:人口密度大,上游植被破坏较多,水土流失严重;围湖造田;抗灾能力弱
3、干旱灾害的原因
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
自然原因:降水和蒸发的时空变化、气候异常等导致河流水量少及变化大;
人为原因:人口、经济(农业、工业等)需水量大;污染;
浪费(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西北气候干旱、异常,人口压力大,人类活动不合理,如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干旱治理措施:从开源、节流两方面思考。
①跨流域调水;
②修建水库;
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
④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
⑤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
⑥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技术,提高利用率;
⑦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
⑧海水淡化等
⑨规范法律法规;提高水价
4、我国旱涝灾害主要分布于东部季风区原因
副高强弱不稳定,夏季风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伏旱:副高)
5、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原因:降水状况;地表植被;土质特点
人为原因:植被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等
(黄土高原:夏季多暴雨,降水集中,植被破坏,土质疏松,呈直立性)
6、土壤次生盐碱化
分布: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产生原因:自然灾害频繁;旱灾;气候变化(黄淮海平原地形低洼)人为原因:不合理灌溉。
7、地面下沉,沿海地区盐泽化
产生原因:过度抽取地下水
导致问题:地面沉陷,建筑物塌陷,沿海地区海水倒灌治理措施:控制抽取地下水,实行雨季回灌
人口与城市
一、人口增长模式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60亿人口日”(1999/10/12);中国13亿人口(2005/1/6)
3、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
4、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
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6、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
7、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
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8、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
9、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
10、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
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二、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2、人口迁移的判断
①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
②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
③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3、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
4、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
5、人口迁移的意义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6、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对人口迁入地:好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7、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①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②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③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三、人口的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环境人口数量。
2、合理人口容量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
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四、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
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会导致同一种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
2、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3、功能区比较
4、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5、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
种活动的付租能力。
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
6、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7、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
①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②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
③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
④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
8、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
早期: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
一定规模后: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五、城市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
城市等级一般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我国的划分:特大城市(100万以上)、大城市(50~100万)、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20万以下)、以下为县城、建制镇等
依据:城市人口规模
2、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
城市等级低,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
3、城市等级体系
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是与城市的等级相对应的,在同一个区域中,城市的空间分布也与城市的等级密切相关,这些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系统。
六、城市化
1、城市化的含义
①土地的城市化(乡村用地变为城市用地)
②人口的城市化(乡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
③一个城市等级提升的过程
④一个区域城市等级体系形成的过程
2、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
推力: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拉力: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全,交通便利
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4、城市化的意义
①城市市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
②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5、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6、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比较
①发展中国家
起步晚(二战后)
发展快
水平低(平均33%)
发展不合理(出现畸形发展)
处于初期和中期阶段
②发达国家
起步早(第一次产业革命后)
水平高(平均70%)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处于后期阶段
7、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8、如何建设“生态城市”
①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环境污染
②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天人合一”)
七、地域文化
1、地域文化:在一定地域长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
2、地域文化特点
①地域性:范围可大可小
②综合性: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综合结果
③相对稳定性:长期形成的,不断发展变化的
3、地域文化对城市影响的表现:城市建筑、交通工具以及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一、农业区位
1、农业的概念
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
2、农业区位的含义
①农业生产的位置
②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联系
3、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机械、科技决定农业活动的类型和规模的重要因素是市场因素。
4、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5、对农业活动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
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因素)
千烟洲立体农业(地形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农业景观的变迁(市场和政策)
茶叶宜在南方酸性红壤种植(土壤因素)
大城市公路边的乳畜业、园艺业(交通因素)
6、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利用科技改造自然因素例子:培育良种促进农业发展(袁
隆平杂交水稻、橡胶树种植
范围的扩大);改善局部自
然条件发展农业(大棚农业
生产反季节蔬菜)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冷藏技术的进步使世界农业出现专业化和地域化
7、农业地域的含义
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8、影响农业地域类型的因素
①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
②自然条件
③社会经济条件
二、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1、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条件
自然区位条件: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产地);劳动力丰富;生产方式、技术先进
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主要特征
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牧羊)经营方式:家庭大农场
科技应用: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
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较高
发展措施:东水西调
二、季风水田农业
1、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及作物
分布:亚洲的季风区(东亚、东南亚、南亚都有分布)作物:水稻为主(水稻的习性:好暖喜湿)
2、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
①气候以季风为主,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生长
②地势平坦,适宜水田管理
③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④人多地少,生活习惯导致粮食需求量大
⑤水稻生产的历史悠久(7000年历史)
3、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
①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
②单产高,商品率低
③机械化和科学水平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