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数据图表说课稿
学生会制作表格的意义
《制作表格》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课内容是属于职高《信息与计算机应用》第四章文字处理中第五节《表格制作与处理》,学习表格制作与处理不仅可以巩固前面已经学过的文字编排知识,同时为学习其他图表处理软件打下基础。
根据新课程内容标准,学生必须熟练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
表格制作与处理恰好是人们直观化、形象化地传递信息表达意图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信息处理和加工能力的重要途径。
2、教材处理本节内容信息量较大,涉及到操作点多,例如表格创建、编辑、修饰、计算和排序等操作,如果在一节课中教师拘泥于教材,要求学生掌握表格制作和处理的所有操作点,就无法贯彻新课标精神,所以我把本节课分为两课时,两节课都以案例教学法逐步解决表格编辑、修饰和计算的问题,两节课安排的技能侧重点不一样,前节课侧重学生表格基本编辑能力,后节课侧重表格修饰、计算和排序问题。
如此处理教材的目的,避免误入只重专业技能而轻实用这样一种技能脱离实际的怪圈,可以突出信息技术的应用性,达到解决实际问题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
二、说学生职高生的共性是一般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比较被动,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高一的学生刚接触应用软件不久,一般还没有真正掌握学习应用软件操作的方法,学生来源不同,技能基础和个性差异较大,于是,我们设计的任务要顾及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实用性,要考虑到学生的技能基础和个体差异。
本节课是一次校外公开课,面向的对象是自己不熟悉的其他学校高一学生,而对学生个性事先不大了解,因此,我们的教学设计又要考虑到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整体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安排的任务要符合学生生活实际,还要注意任务的层次性,由学生自主选择,另一方面,有可能因实际情况而灵活调整教学进度和深度,从而保证每位学生都有一定的收获。
三、说教学目标通过学生和教材情况分析,根据新课程思想,我确定本节课的目标如下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表格创建、编辑和修饰的意义;能力目标:(1)掌握表格的创建和编辑的方法。
条形统计图说课稿
条形统计图说课稿尊敬的老师,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种常见的统计图,即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是一种基于条形图的图表,通常用来展示不同类别之间的数量或比例的差异。
在条形统计图中,每个类别都被表示为一段条形,其长度或高度表示数量或比例的大小。
制作条形统计图需要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确定研究对象和变量,以及分类方式。
例如,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一种产品的销售情况,变量可以是销售数量、销售额等,分类方式可以是按月、按地区等。
第二步,收集数据。
根据所选变量和分类方式,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清洗。
第三步,绘制条形统计图。
根据数据的大小和分类方式,绘制条形统计图。
可以使用Excel等统计工具,也可以手绘。
第四步,添加标签和注释。
为每个条形添加标签和数值,以便观察者更好地理解图表。
此外,也可以添加注释、标题等,使图表更具可读性和表现力。
条形统计图在数据分析中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来展示各种数据类型。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应用场景:一、展示比例条形统计图可以用来展示百分比和比例的差异。
比如,在一场调查中,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来展示不同年龄段对某一产品的喜好程度,以及各年龄段中男女比例的差异等。
二、展示数量条形统计图也可以用来展示数量之间的差异。
比如,在一个销售产品的公司中,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来展示不同销售人员的销售量,以便管理人员更好地了解销售情况和员工表现。
三、比较差异条形统计图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类别之间的差异。
例如,在运动竞赛中,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来比较不同选手的成绩,并用不同颜色的条形来区分不同选手。
总之,条形统计图是一种方便易用、表现力强的统计图表。
在数据分析中,它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可以用来展示比例、数量和差异等。
希望本文能对大家了解条形统计图有所帮助。
幼儿园数学教学教案:数据分析与图表制作
幼儿园数学教学教案:数据分析与图表制作作为信息时代的一名幼儿教师,你是否注意到孩子们的数学学习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应用呢?其中之一就是数据分析与图表制作。
数据分析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让他们在做题中懂得用数据来进行分析,通过不同的图表来展现数据的属性等。
本文将系统地介绍幼儿园数学教学教案:数据分析与图表制作的方法。
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据分析概念,掌握基本术语。
2.能够用数据分析方法分析数据,掌握常见的统计工具。
3.培养孩子们的数据分析思维,提高他们统计运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让孩子们了解数据分析的概念与方法。
究竟什么是数据分析呢?数据分析是指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展现数据以及做出决策的整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用到一些基本术语,例如数据源、数据类型、数据值、数据属性等等。
三、教学方法数据分析教学方法有很多,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以实例教学为主。
当孩子们能够看到实例之后,他们就能够更好地理解数据分析的过程。
下面我们就以“我们幼儿园各班级男女生人数”为例,来详细讲解数据分析的过程。
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我们需要收集数据。
我们将从所有班级中收集数据,包括幼儿园大班、中班、小班的数据。
一般来说,数据采集工具具有以下特点:具有统计意义,便于整理和收集,且具有可信度。
收集完数据后,我们就需要整理数据了。
在数据整理过程中,让孩子们练习使用Excel等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与分类。
2.展示数据接着,我们需要用合适的图表来展示已经整理好的数据。
这里我们可以用饼状图、折线图、柱状图、折线图及散点图等。
幼儿园的孩子们一般最容易理解的就是饼状图,我们可以通过饼状图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
3.分析数据我们需要分析已经展示好的数据。
这时候,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做一些简单的统计分析。
例如:男女生数量比例、各班级男女生数量变化等等。
四、教学建议我们为本教案的参考中给出一些建议:1.教师可以鼓励孩子们通过做实际探究,让他们在实际的统计工作中逐步了解数据分析的过程和方法。
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说课稿
04
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实践案例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
总结词
利用Excel进行企业财务报表分析,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财务数据,为决策提 供有力支持。
详细描述
Excel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可视化功能,可以轻松地对财务报表进行数据分析、 趋势预测和比率计算,帮助企业全面了解财务状况,发现潜在风险和机会。
能力目标
学生将能够运用Excel进行财务数据处 理、分析和可视化,提高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02
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基础应用
表格建立与数据输入
总结词:准确高效 总结词:规范标准 总结词:数据验证
详细描述:通过规范化的表格建立和准确的数据输入, 确保财务管理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后续的数据处 理和分析提供可靠的基础。
Excel在预算与成本控制方面具有高效、灵活的特点,有助于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
详细描述
Excel可以快速创建和调整预算计划,实时监控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成本超支问题。此外, Excel还提供了多种成本分析工具,帮助企业深入了解成本构成,优化成本控制措施。
05
课程总结与展望
课程回顾与反思
课程内容
详细描述:遵循统一的表格格式和数据标准,方便数据 的整合与共享,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协作性。
详细描述:利用数据验证功能,对输入的数据进行有效 性检查,防止无效或错误数据的输入,确保财务数据的 准确性。
公式与函数的使用
01
总结词:自动化处理
02
详细描述:利用Excel的公式和函数,实现财务数据的快速计算和分 析,减少人工干预和误差,提高财务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模拟运算表
利用Excel的模拟运算表工 具,对不同的财务方案进 行模拟运算,帮助企业选 择最优的财务方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条形统计图》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条形统计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条形统计图》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一部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概念、特点以及如何绘制和解读条形统计图。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条形统计图的定义、绘制方法、如何通过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以及如何对条形统计图进行美化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和掌握简单的数学概念。
但在统计方面的知识相对较弱,对于条形统计图的认识和应用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统计规律,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概念、特点和绘制方法,能够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并能够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条形统计图的概念、特点和绘制方法。
2.难点:如何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和解读信息,以及如何对条形统计图进行美化。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统计规律。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条形统计图的绘制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中共同探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统计图,引导学生关注统计图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条形统计图的定义、特点和绘制方法,让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
3.实例讲解:通过具体案例,讲解如何绘制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掌握绘制方法。
4.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绘制条形统计图,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解读统计图:引导学生如何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和解读信息,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6.美化统计图:讲解如何对条形统计图进行美化,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四单元《条形统计图》(苏教版)
4.数学建模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构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这些核心素养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旨在提高学生在数学学科领域的综合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认识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结构,理解条形统计图在数据整理和描述中的作用;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条形统计图》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情况?”比如,我们想要了解同学们最喜欢的运动项目,这就需要用到统计图来展示数据。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条形统计图的奥秘。
3.能够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4.掌握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区别和运用。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数据分析观念:通过学习条形统计图,培养学生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使其能够运用统计方法认识事物的规律和内在联系;
2.逻辑推理能力:在制作和解读条形统计图的过程中,锻炼学生逻辑思维,提高推理和判断能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和解读技巧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如何选择合适的条形宽度、高度和间隔。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条形统计图相关的实际问题,例如收集并整理同学们课外阅读的书籍种类和数量。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重点难点解析部分,部分学生对如何正确制作和解读条形统计图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例如多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条形统计图的制作和解读技巧。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数据的表示》说课稿1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数据的表示》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数据的表示》是学生在学习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据的表示方法。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以及如何通过统计图来直观地了解数据的特点和规律。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也是为后面学习更高级的统计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对数据有了初步的认识,掌握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基本方法。
但是,对于数据的表示方法,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绘制统计图的技巧和意义有一定的疑惑,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能够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数据的表示方法,增强对数据的敏感性,培养分析数据、运用数据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能够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统计图的绘制技巧和意义的理解,如何通过统计图来分析数据的特点和规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的数据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这些数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新课:讲解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绘制方法,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统计图的绘制过程和意义。
3.练习巩固: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通过实践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4.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绘制方法,互相学习和交流。
折线统计图说课稿
折线统计图说课稿引言折线统计图是一种常见的数据可视化工具,可以直观地呈现数据随时间变化的趋势。
在本篇说课稿中,我将介绍折线统计图的基本概念、使用方法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一、折线统计图的定义和特点折线统计图是一种使用折线连接数据点的图表,通常用于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横轴表示时间或有序的离散变量,纵轴表示数值。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包括: 1. 可以显示数据的趋势和波动情况; 2. 适用于连续的数据,尤其是时间序列数据; 3. 可以同时显示多个数据系列,方便对比分析; 4. 可以通过添加标记点和标签来突出关键数据。
二、折线统计图的构成要素折线统计图由以下几个要素组成: 1. 标题:简洁明了地描述图表主题;2. 横轴和纵轴:用于表示数据的变量;3. 折线:连接数据点的线段,用于表示数据的趋势;4. 标记点和标签:突出关键的数据点; 5. 图例:用于解释不同颜色或标记的线段所代表的数据系列。
三、折线统计图的使用方法使用折线统计图可以进行以下几个步骤: 1. 收集数据:获取需要呈现的数据,可以是实际观测值或模拟数据; 2. 绘制坐标轴:确定横轴和纵轴的刻度范围,并绘制坐标轴; 3. 绘制折线:根据数据点的数值,绘制连接折线; 4. 添加标记点和标签:标记关键的数据点,并添加相应的标签; 5. 添加图例:解释不同颜色或标记的线段所代表的数据系列; 6. 添加标题和注释:为图表添加标题,以及必要的解释和注释。
四、折线统计图的实际应用案例折线统计图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以下是一个真实的应用案例:分析公司销售趋势假设一个公司想要分析最近两个季度的销售趋势。
他们收集了每个月的销售额数据,希望通过折线统计图来呈现数据。
首先,他们将销售额数据整理成一个数据表格,每一行代表一个月份,每一列代表一个数据系列(例如,不同产品的销售额)。
然后,他们使用数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横轴表示月份,纵轴表示销售额。
他们使用不同的颜色或标记表示不同的产品。
2024年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_1
2024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2024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电子表格加工是广东版《信息技术基础》中的第三章第二节第二课时内容,而图表是本节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与表格信息加工的过程相结合,实现从操作到实际应用的提升,以图表为手段来分析数据,表达结果,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其加工和表达的一般过程。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熟练掌握Excel图表的相关操作;学会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比较分析各类图表的适用范围;经历表格数据加工与表达的过程,形成分析报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图表在呈现数据方面的优越性,提高学生的审美与鉴别能力。
3、教学重点:使用合适的图表类型呈现数据;总结各类图表的适用范围。
4、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问题选择恰当的图表类型;提高对制作报告的认识和审美能力。
二、说教学策略:1、学习环境分析:学校硬件设施比较好,而本课内容重在实践,所以我选择网络教室,便于学生进行练习。
2、学习者分析:本课的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他们已学过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方法,掌握基本的操作技巧,但在应用方面的认识比较肤浅。
因此,我在教学上要注重让学生体验及掌握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法:(1)对照导入法:创设文明班评比的情境,对照不同的呈现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突出图表这种呈现方式的直观性。
(2)任务驱动法:设置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协作的形式自主探究,鼓励发挥组内各成员的所长,合作交流完成任务。
4、学法:(1)小组讨论法:为学生提供表达、交流的机会,通过讨论共同提高对图表的应用认识。
(2)互评学习法:通过小组互评、教师点评,促进知识的建构。
三、说教学过程:1、情境引入:以“高一年级创建文明班集体评比得分统计表”导入新课,采用对照式导入法,进行两个对比,首先是量的对比。
先后给出两个表格,含有3个班和含有10个班的统计表,同样提问三个问题:哪一个班的总成绩最好?从表中的数据来看,哪一个班的表现最平稳?哪一个班的进步很大,保持上升的势头?很明显,在数据量剧增的情况下进行数据分析有相当的困难。
建立数据统计图表的说课稿-乔东超
建立数据统计图表 六、说 教 学 过 程 激发兴趣, 分钟)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2分钟 分钟 明确目标, 分钟) 二.明确目标,提出任务(2分钟 分钟 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分钟 分钟) 三.新知识学习与练习(任务驱动、自主探究)(20分钟) 分钟) 四.综合练习(10分钟) 分钟 任务反馈, 分钟) 分钟 五.任务反馈,学习评价(4分钟 课堂总结, 六.课堂总结,理论升华(2分) 分
建立数据统计图表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本课内容是建立数据统计图表, 本课内容是建立数据统计图表,我就想 在图表上给学生以新颖、 在图表上给学生以新颖、有冲击力的直观感 受,于是就在新华网上图表新闻中选取了与 学生有关的几幅图表, 学生有关的几幅图表,展示图表新闻的新鲜 创意,让学生感受图表的易读性、生动性, 创意,让学生感受图表的易读性、生动性,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导入新课内 容。
建立数据统计图表
一、说教材 本课内容是这章第三节, 本课内容是这章第三节,前面一二节分 别是设计一项社会调查问卷, 别是设计一项社会调查问卷,统计其数据 及对该数据进行分析,第三节也就是本课 及对该数据进行分析, 的内容是利用相关的统计数据, 的内容是利用相关的统计数据,建立数据 统计图表, 统计图表,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在实际 生活中所能发挥的巨大作用。 生活中所能发挥的巨大作用。在本课不仅 是对前面几课学习内容的综合应用, 是对前面几课学习内容的综合应用,还大 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本单元的学 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习推向了一个新层次。 习推向了一个新层次。
建立数据统计图表 二、明确目标,提出任务 明确目标, 展示样例, 展示样例,并使学生明确学习重 难点。提出学习任务, 点、难点。提出学习任务,任务设置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为三个层次,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为三个层次, 分别为基础任务 提高任务、 基础任务、 分别为基础任务、提高任务、挑战自 鼓励有能力学生挑战高层次任务, 我,鼓励有能力学生挑战高层次任务, 实现任务驱动。 实现任务驱动。
北师大版单式《折线统计图》的说课稿范文
北师大版单式《折线统计图》的说课稿范文北师大版单式《折线统计图》的说课稿范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单式《折线统计图》的说课稿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单式《折线统计图》的说课稿1一、说教材《折线统计图》这一单元是四年级下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的基础上,又一次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学生的统计知识在这一课后将再一次得到发展。
而本节课是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是认识折线统计图,并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基于以上认识,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以下几点:二、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并知道其特点。
2、能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同时能够依据数据变化的特征进行合理的推测。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索折线统计图特点与作用的过程,感受从"具体"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本课的教学重点设计为:认识折线统计图并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的特点。
教学的难点则放在:能够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
教学关键: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三、说教学理念本节课,我确立了"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设计理念。
基于这一理念,本节我精心选取了大量的生活素材,使统计知识与生活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提供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让学生在分析数据、解读数据的过程中,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发现数学知识,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四、说教法学法教法: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现在的知识水平,本节课的教学以自主探究为主线,我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小组合作、组织交流等教学方法,让尽可能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数据的可视化表达(说课稿)
教材分析
说联系
第三章第二节第四 部分《利用图表呈
现分析结果》
1.通过典型的应用案例、了解数据采集、分析
课 和可视化表达的基本方法。
程 2.根据任务需求,选用恰当的软件工具或平台
标 准
处理数据,完成分析报告,理解对数据进行保 护的意义。
学情分析
已有知识储备
欠缺的方面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可视化表达,分析数据 解决实际问题
能够选择合适的工具、图 表类型表达数据
深度挖掘、分析数据
大数据时代团队合作和信息共享在解 决问题时重要性
计算思维
数字化学习 信息意识
教学策略
教法
问题探究
最关注话题
90.00%
80.00%
70.00% 60.00%
61.23%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科技前沿
工具
选
择
性
教学过程
环节二
8分钟
课题导入 探索方法 任务探究 成果分享 拓展提升 小结评价
教学过程
环节三
15分钟
小组合作
课题导入 探索方法
小组一
久坐与健康
小组二
焦虑与健康
小组三
睡眠与健康
任务探究
成果分享
拓展提升
小结评价
小组四
早餐与健康
小组五
教学过程
环节三
15分钟
小组合作
课题导入 探索方法
小组一
久坐与健康
0.00%
最关注话题
61.23%
中学生如何管理健康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1、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说课稿4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1、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是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统计的一些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授课的。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学会如何通过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整理和展示数据,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统计知识,对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如何运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整理和展示数据,以及如何通过统计图来分析数据的能力还不够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以及如何通过统计图来分析数据。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学会制作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够通过统计图来整理和展示数据。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制作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过程中,学会如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展示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学会制作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够通过统计图来整理和展示数据。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学会如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展示数据,以及如何通过统计图来分析数据。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和引导发现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掌握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概念。
通过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和交流。
通过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形统计图说课稿
环形统计图说课稿
2.学会选择合适的情境使用环形统计图;
3.掌握环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4.培养数据分析和推理能力。
环形统计图和饼状图类似,但环形统计图中间通常有一个空白
的圆,使得图表更易于读取。
环形统计图适用于呈现相对较少的类别,并且要求每个类别的
比例在整体中有明显差异。
环形统计图适用于较小的数据集,其中每个部分的比例相对较
大或较小,以便读者能够清楚地识别最重要和最不重要的因素。
环形统计图还可以用于对比不同组别之间的比例情况,帮助揭
示差异或趋势。
计算比例:计算每个类别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并转换为百分比。
选择合适的颜色:每个类别在图表中使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区分,以增加可读性。
添加标签:为每个部分添加合适的标签,以便读者能够准确理解每个部分代表的含义。
强调重要信息:可以通过调整部分的圆环宽度或颜色鲜艳度来强调特定的部分。
谢谢!。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第【1】篇〗条形统计图说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思考解决实际问题,在过程中了解条形统计图的不同表现形式,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2、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知道条形统计图表示的数量不仅与所画直条的长度有关,也与一格(1刻度)所表示的数量有关,在矛盾中发展思辨能力。
3、学生通过对比分析,知道在确定一格所表示的数量大小时,须考虑到统计表所提供的数据大小,以使统计图能够完整地表示统计数据,在过程中发展数据分析能力及推理能力。
说教学重点、难点:根据统计表的数据合理定制一格表示的数量。
学科素养:创新意识、思辨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及推理能力。
一、复习引入1、通过统计表,复习条形统计图中的要素,发现问题:格子不够用了怎么办?9 8 7 6 5 4 3 2 1 0运动会中某班购买饮料情况运动会中某班购买饮料情况项目矿泉水果汁汽水运动饮料数量8 2 6 10矿泉水果汁汽水运动饮料2、学生尝试思考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新知探究1、交流成果:a.统计图改成向右画后能够解决问题。
从这个小小的转变中启发思想。
小结:条形统计图可以是向上的,也可以是向右的,还可以向左,向右。
可以向上下左右任意一个方向。
评价:谢谢这位同学,不仅完美的解决了问题,还让我们知道了条形统计图别的表示的方法。
2、交流成果:b.对比向上加格子的方法与一格表示2的方法。
感受数学中更简洁的方法。
看了这位同学的改法,你有什么启发吗?小结:在统计图中,1格可以表示1,也可以表示2。
(还可以表示3、4、5……)评价:仅仅是改变一下每格表示的数量就解决了问题,谢谢这位同学让我们感受到了数学的奇妙之处!掌声!2、那么这些统计图中的1格有表示多少呢?图中的直条又表示多少呢?3、看来直条表示的大小与每一格表示的数量息息相关,那么这张统计图与刚才又有什么不同呢?通过这张图你能看出哪种食品最受欢迎吗?小结:在条形统计图中,直条越长,表示的数量就越大。
《表格的制作与修饰》说课稿.docx
《表格的制作与修饰》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属于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周南岳主编的中职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第四章WORD文字处理屮第五节《表格制作》的内容,学习表格制作不仅可以巩同前而已经学过的文字编排知识,同时为学习具他图表处理软件打下基础。
根据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与中职会考要求,学生必须熟练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
表格制作与处理恰好是人们直观化、形彖化地传递信息表达意图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信息处理和加工能力的重要途径。
2、教材处理木节内容信息量较大,涉及到的操作点多,例如表格创建、编辑、修饰、计算和排序等操作,如果教师拘泥于教材,在一节课中耍求学生掌握表格制作和数据处理的所有操作点,就无法实现教学日标,故我将木节分为两课时,两节课都以案例教学法逐步解决表格编辑、修饰和计算的问题,两节课安排的技能侧重点不一样,前节课侧重学生表格基木编辑、修饰能力,后节课侧重计算和排序问题。
选择表格的制作与修饰作为本次课的教学内容。
如此处理教材的忖的,避免只重专业技能而轻实用这样一种技能脱离实际的现象,可以突出信息技术的应用性,达到解决实际问题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H的。
3、教学目标通过对学生和教材情况分析,根据教学大纲及会考要求,确定木节课的忖标如下:ca知识与技能:◊知道表格中行、歹U、单元格等的概念;◊能熟练地在Word中插入表格,并根据需要进行编辑;◊学会对表格格式化,进行修饰与美化。
依据:学生在学会制作表格的过程中,首先得知道什么是表格,表格由什么组成,然后才去按制作步骤完成一个表格,这样符合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规律;也能让学生在制作过程时比较有条理性地完成。
ca过程与方法:o展示表格样例,让学生通过观察明确表格的组成(行、歹U、单元格);o亲历课程表的制作过程,体验信息技术在制作表格方面的便捷性,增强口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O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和制作表格,进一步熟练掌握表格的创建、编辑与修饰。
Excel公式和函数说课稿范文
Excel公式和函数说课稿范文Excel公式和函数说课稿范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Excel 公式和函数说课稿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Excel公式和函数说课稿1一、说教材本课所使用的教材是云南省实验教材信息技术七年级第一册(零起点)第24课和25课的内容。
从教材的结构上看,本节课的内容一是公式,二是函数,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前面是后面内容的基础,后面又是前面内容的完善和深层次发展,环环紧扣。
从地位上看,公式和函数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在学习完初识Excel、创建数据表、编辑数据的基础上来学习公式和函数,学习好公式和函数对今后的数据的排序、筛选图表呈现关系起到铺垫的作用提供的数据计算的前期知识。
另一方面,对于整个EXCEL 的数据处理而言,它又是一个基础。
在实际生活当中有很多运算都可以通过Excel的公式和函数来解决,实用性很强。
本次说课学生已经学习了24课Excel公式的基础上来学习Excel函数。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授课的对象为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求知欲强、思维活跃。
我校的学生有零起点的和非零起点的学生差异性较大,因此在教学策略上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Excel中数据区域的表示。
(2)理解EXCEL中函数能力目标:掌握常用函数的使用,并能运用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应用能力。
情感目标:(1)让学生亲身体验EXCEL强大的运算功能,通过系统学习,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求学态度,和不断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2)正确合理的安排上网时间。
重点难点:根据教材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为:Excel中函数的使用;单元格区域、运用公式和函数计算。
四、教法、学法1、教法为了达到本节课所制定的教学目标,体现创新教育所提出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教法上以任务作为驱动,引导学生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即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利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任务驱动:通过对上节课的知识的复习引出任务,以三个任务贯穿整节课,任务难处由易到难,学生操作由模仿到探究再到自主完成。
二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第10单元3统计》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第10单元 3统计》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0单元的“3统计”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统计的方法,学会用简单的图表来表示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分类和比较的能力,对于图表也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对于统计的内涵和方法还不是很理解,对于如何设计统计表,如何通过统计表来分析数据等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引导学生的操作实践,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理解统计的方法,提高数据分析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图表来表示数据。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对数据的敏感性和分析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统计的方法,学会用简单的图表来表示数据。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如何设计统计表,如何通过统计表来分析数据等还有一定的困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和学生自主探究法等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统计表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我将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让学生初步感受统计的方法,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探究新知: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实际操作,设计统计表,感受统计的方法,理解统计的意义。
3.巩固新知: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统计方法,进一步巩固对统计的理解。
4.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统计方法,分享自己的收获。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能够清晰地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将从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运用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进行,既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也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
折线统计图说课稿 《折线统计图》的说课稿优秀11篇
折线统计图说课稿《折线统计图》的说课稿优秀11篇数学教师要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以下这11篇《折线统计图》的说课稿是来自于作者的折线统计图说课稿的范文范本,欢迎参考阅读。
《折线统计图》的说课稿篇一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型是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课题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的一课时——《认识折线统计图》。
本课教材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根据新课标中对统计提出的要求,我制定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是:认知目标:让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在统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进行合理推测的能力。
情感目标:①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②通过对东营市各项资料的分析与认识,加强环保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学情分析: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分析,我制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教学重点: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教学难点:总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这是我将采用的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我将其分为以下4个环节:一、情境导入,复习旧知: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的引入素材单一,以书本引例为主,缺乏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不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本节课前我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到了有关东营市小型汽车拥有量的数据,将它作为导入素材,不仅能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更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来源于我们身边,还能增加学生对东营市发展变化的了解,调动学生的兴趣。
接下来,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完成统计图表,并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这是学生的完成的情况,这又是在传统教学中不可能实现的,而在多媒体环境下,教师、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先进的现代化设备将自己的智慧、成果展示给大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能激励他下面的学习。
二、通过对旧知的的复习,我们进入了下一环节:新知的学习。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第【1】篇〗预计目标:1、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知道条形统计图的意义的用途;2、了解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知道条形统计图的意义的用途;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
说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会了制作条形统计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常用统计图来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
二、探究新知1、初步感知条形统计图(1)出示我校1998~XX年人数统计图。
(2)观察这张条形统计图你认为在制作时应注意哪些方面?统计图要标明统计图的名称、制作时间、统计项目等。
统计图的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与水平射线垂直的射线的每一小段长度都相等。
2、制作全校各年级人数统计图。
学生将制作好的作品进行展示。
三、巩固练习将课前调查的全班同学体重的情况制成条形统计图。
四、小结1、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2、你已经知道了关于“条形统计图”的哪些知识?还想知道什么?五、课内作业练习二十五的第2题。
创意、作业〖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第【2】篇〗说教学内容《条形统计图》:四上人教版第七单元内容(第1课时)No.2 说教材分析本单元是集中认识条形统计图,是在学生通过前期学习,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在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不仅要求学会画条形统计图里的条形,然后学会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而且要求体会条形统计图的产生过程。
No.3 学情分析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已经对数据的统计过程有所体验,也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还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具有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能力。
另外,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喜欢探究发现学习,接受知识的能力也较强,而且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及策略。
这些都是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的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作数据图表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制作数据图表,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等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 XP+Office2003》第五章第五节《制作数据图表》,本节课通过将“销售清单”工作表转换为图表和格式化图表这两个任务,讲述饼图的创建方法、其他多种类型图表的应用和编辑。
本节课内容在Excel 2003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前面几节中我们学习了建立工作簿、工作表,录入数据及格式化,以及数据的分类计算等内容。
在很多正式的数据报表中,大堆的数字给人非常烦琐、一时难以捋出头绪的感觉。
此时,如果使用图表就会一目了然,很快明确各数据间的关系,形象具体直观的体现工作表的基本内容,是对前一部分内容的综合、升华;也为后面要学习数据分析、表图合一起到桥梁作用。
2、教材处理
教材中这节内容只有对饼图介绍。
鉴于柱状图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也很广泛,同时为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我增加了柱状图这部分内容。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常见图表功能与使用方法;
②掌握依据工作表创建图表的方法;
③掌握格式化数据图表。
2)、能力目标
①具备熟练运用图表展示数据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举一反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提高与人合作、讨论问题、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
①通过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
②进一步了解自已的专业,树立信心,提高技能水平及创新能力。
4、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认识图表类型并学会创建图表。
2)、教学难点
①创建图表的操作方法;
②根据实际问题选用合适的图表类型。
二、说学生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11级中专计算机班的学生。
很多学生家里就有计算机,他们对“计算机”、“游戏”、“上网”等内容并不陌生,甚至操作熟练,但大多由于兴趣所至,只知皮毛,缺乏对知识系统的学习和全面了解。
目前,我校中专班的学生素质较差,基础薄弱,厌学情绪极高。
他们讨厌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上课精力不集中,喜欢自己在电脑中按照兴趣进行操作。
因此,我认为本节内容应以“任务驱动”为主线,采用小组竞争机制,引导学生全身心参与到教学中来。
三、说教法
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法,并结合引导的方式展开教学。
采用小组竞争机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用实际问题创设情境,带动他们主动探究学习。
四、说学法
在本教学设计中,强调的是让学生体验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引导教学,使学生自主探究操作,与人合作讨论,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成功。
利用每个教学环节强化这一过程,加深印象,体会学习方法,学会知识迁移。
从而完成“学懂”、“学会”、“会学”的知识内化过程。
五、教学环境
50台多媒体计算机教室,自制导课课件,相关软件
六、说教学过程
1、复习对数据进行计算的方法。
(5分钟)
给出工作表,让学生在上节课学习基础上计算“金额合计”与“占总金额百分比”两项数据,进行工作表操作演示。
为本节课教学做好铺垫。
110 饮水机吕静¥234.00 17 ¥3,978.00 3.89%
106 加湿器陈工¥387.00 48 ¥18,576.00 18.16%
107 电饭煲王中¥126.99 44 ¥5,587.56 5.46%
105 电磁炉白岩¥584.44 62 ¥36,235.28 35.43% 销售合计金额¥102,285.09
2、情景导入、激发兴趣(2分钟)
如果你是该红星量贩店小家电柜的销售业务主管,如何根据以上工作表,对电器销售情况做一总结,使其更为明确的展示出来,为今后制定行之有效的销售计划提供依据?
引导学生说出答案——使用图表是个好办法。
根据预习要求,让学生展示自已搜集到的图表,用自已的话说说图表的特点,说说自已找的图表与别人的有何不同。
3、任务一创建数据图表(25分钟)
提出问题:要根据这一工作表新建图表,首先应该做什么呢?如何操作?
要求学生迅速阅读教材P190,进行抢答并逐步演示操作。
【操作】1、在“销售金额合计表”中,选择B2:G8单元格作为图表的数据区。
在学生选择数据区域后,提出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提问】1、在执行创建图表操作前一定要选择区域吗?如果有的同学忘记选择数据区域,在操作中如何解决?
【操作】2、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图表向导”按钮(或选择“插入→图表”命令),
打开图表向导步骤之1“图表类型”对话框。
在“标准类型”选项卡的“图
表类型”表列框选择“饼图”,在“子图表类型”选择“分离型三维饼图”。
【提问】2、在这一步骤中“按下不放可查看示例”这一按钮的作用是什么?
由此问题让学生试着使用此按钮,了解其功能:是用来预览使用某种图表类型生成图表的样子,由此辅助应用者正确选择所需要的图表类型。
【提问】3、EXCEL 2003中还有哪些图表类型,它们分别适用于展示哪些类型的数据?
由此问题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数据需要不同的图表类型来展示,只有了解每种图表类型的特点,才能灵活正确的使用它。
这也作为上机讨论的问题,要求自己探究解决。
【操作】3、选择“下一步”按钮,打开图表向导步骤之2“图表数据源”对话框设置图表的数据源。
在这一步骤中解决数据区域的选择问题。
如果创建图表前已经选择区域,这里的“数据区域”一项就已自动完成,不必再次选择;如果开始没有选择,则这时需要在“数据区域”一项中进行数据区域的选择。
【提问】4、在这一步骤中“系列产生在(行/列)”这一选择的作用是什么?
由此问题让学生明白,何为“数据系列”,讨论“行”与“列”的不同。
数据系列:在数据区域中,同一列(行)的数值数据的集合构成一组数据,
它是绘制在图表中的一组相关数据点。
图表中的每一数据系列都具有特定的颜色或图案,并在图表的图例中进行了描述。
在一张图表中可以绘制一个或多个数据系列,但是饼图中只能有一个数据系列。
系列产生在行:是指把工作表的每一行的数据作为一个数据系列;系列产生在列:指把工作表的每一列数据作为一个数据系列。
【操作】4、选择“下一步”按钮,打开图表向导步骤之3“图表选项”对话框设置图表的各个对象。
在这一步骤中通过讨论,让学生探究学习“图表选项”中的各项内容,自主完成操作。
标题:图表各项标题内容。
图表标题,键入所创建图表的标题“占总金额百分比”。
坐标轴:可以为图表设置坐标轴。
网格线:可以在图表中添加网格线。
图例:可以设置在图表中是否显示图例以及图例的显示位置。
数据标志:可以设置在图表中显示各种数据标志。
数据表:可以设置是否在工作表中显示数据表。
【操作】5、选择“下一步”按钮,打开图表向导步骤之4“图表位置”对话框设置图表的创建位置。
4、任务二格式化数据图表(25分钟)
如何改变目前这个图表的现状呢?怎样才能让它变成我们想要的样子呢?这就需要对图表整体以及图表中各项内容进行编辑。
这个图表完成时,是作为插入对象插入工作表的,它的周围有我们熟悉的八个按制点,这让我们想起了Word 2003中的插入图片,怎么对它进行编辑呢,你有办法了吗?
要求学生迅速阅读教材P192,回答问题并演示操作。
要求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围绕以下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并推举一名代表回答问题并演示操作,从中自主学习图表的整体编辑、图表对象编辑以及图表的格式化。
【提问】6、单击图表区域,则所创建的图表的外框出现八个控制点,此时图表处于选中状态,工作簿窗口中的“数据”菜单有何变化,同时观察“插入”和“格式”菜单中的命令有何变化?
【回答】工作簿窗口中的“数据”菜单将更改为“图表”菜单。
【提问】7、要把前面新建的图表编辑为下图所示格式,如何操作?
要求:区域颜色设置为灰色,字体设置为楷体、14号,边框设置为阴影、圆角效果。
5、体验与探索(30分钟)
【情景假设】加入你是某生产照明设备的工厂检修员,如何做一个“照明设备寿命图”。
1)建立图表:建立的数据图表选择“照明设备”、“功率(W)”、“损坏率”三项数据,选用“柱状图”,图表标题为“照明设备寿命图”。
2)图表修饰:将上面生成的图表存放在A6:F16的区域内,将图表设置成阴影、水平渐变。
照明设备功率(W) 照明时间(天)损坏数损坏率
A 25 100 67
B 40 100 87
C 100 100 43
6、小结(3分钟)
1)图表的创建方法及过程;
2)图表的编辑方法。
七、教学反思
本课学习了利用图表向导制作图表、添加系列、图表对象的格式调整等知识技能。
通过对“销售金额合计”的图表分析操作,同学们了解并学会了怎样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解决我们学习、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科学合理安排时间,更好的利用网络为我们的学习服务。
以上,我从教材、学生、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