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电解质溶液

合集下载

电解液知识点归纳

电解液知识点归纳

电解液知识点归纳电解液是指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导电的溶液。

电解液的研究和应用在电化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电镀、电池、电解制氢等领域。

下面对电解液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1.电解液的定义:电解液是指能够在适当的条件下通过电解过程中分解成离子的溶液。

电解液可以是酸、碱、盐或金属溶液等各种类型的溶液。

2.电解液的导电性原理:当电解质溶解在水中时,离子会分散在溶液中,并形成带电粒子,例如阳离子和阴离子。

在电解过程中,离子会在电场作用下自由移动,形成电流,从而使电解液具有导电性。

3.电解质的种类:根据离子的导电能力,电解液可以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离解成离子,能够很好地导电,如酸、碱和盐溶液;而弱电解质只有一部分离子离解,并且能够与非离子部分形成平衡,导电能力较弱。

4.电解液的电离度:电解液的电离度是指电解质分解成离子的程度,用离子浓度与总浓度之比来表示。

电离度高的电解液具有较好的导电性。

5.电解液的浓度:电解液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中所含有的电解质的量,通常用摩尔浓度来表示。

浓度越高,电离度也越高,导电性也相应增强。

6.电解过程中离子的运动:在电解液中,正离子通过阳极移动至阴极,而负离子则从阴极移动至阳极。

这种离子运动的过程称为电解过程。

在电解过程中,阳极会发生氧化反应,而阴极会发生还原反应。

7.电解液在电池中的应用:电解液是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供电荷载体,维持电池的正常工作。

电池通过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电解液的种类和性质与电池的工作原理密切相关。

8.电解液在电镀中的应用:电解液在电镀过程中起到载流体的作用,能够将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并在工件表面上形成一层均匀、致密且具有特定性能的金属镀层。

电解液的成分和工艺条件对电镀质量有重要影响。

9.电解液在电解制氢中的应用:电解液可以通过电解水制备氢气。

在电解水过程中,水分解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其中氢离子在电场作用下被还原为氢气。

高中化学知识点-化学反应原理-电解质溶液-溶液pH的定义

高中化学知识点-化学反应原理-电解质溶液-溶液pH的定义

pH的含义pH是表示水溶液的酸碱度大小的数值,它是以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数量级作为标度的。

pH的应用范围在0——14之间。

水是最常用的溶剂,用精密仪器测定,纯水也有极其微弱的导电能力。

这是由于水发生了自偶电离H2O+H2OH3O++OH-可以简写成H2OH++OH-在纯水中,H+和OH-的数目相等,所以纯水不显酸性或碱性而呈中性。

但不能说中性的纯水中并不含有H+和OH-。

按质量作用定律,水中的H+和OH-在浓度之间存在下列关系:由于水的电离极其微弱,可把达到平衡时的[H2O]看作常数[H+][OH-]=[H2O]K=K wK w称为水的离子积常数,它表明在一定温度下水中H+和OH-的浓度关系。

经测定,在22℃时,K w=×10-14;50℃时,K w=×10-14;100℃时,K w=×10-13。

可以看出K w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这是因为水在电离时要吸收一定的能量,温度高时比较容易电离的缘故。

一般为了便于计算,在常温下可以认为K w=1×10-14。

如果在水中加入了其它电解质,有时会引起水的电离平衡的移动,H+和OH-的浓度发生改变,即一个增大另一个减小,但达到新的平衡时,仍保持[H+][OH-] =10-14。

根据水的离子积,就可以定量地说明水溶液的酸碱性:在纯水或中性溶液中[H+]=[OH-]=10-7mol·L-1在酸性溶液中[H+]>[OH-] [H+]>10-7mol·L-1在碱性溶液中[H+]<[OH-] [H+]<10-7mol·L-1总之,水的离子积说明,无论是纯水还是水溶液,无论是酸性溶液还是碱性溶液,只要有水存在就同时存在着H+和OH-,[H+]及[OH-]两者的乘积始终保持常数。

因此,知道了H+浓度就可以知道OH-浓度。

为统一起见,一般常用H+的浓度来表示溶液的酸碱度,H+浓度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而OH-浓度越小。

高中化学电解质溶液的误区知识总结

高中化学电解质溶液的误区知识总结

电解质溶液中若干误区1.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

不一定,如金属单质(Cu)2.熔化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不是电解质。

不一定,如液态HCl等共价化合物。

HCl只有在水溶液中才能导电,HCl为电解质。

3.溶于水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

不一定,如Cl2溶于水能导电,Cl2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4.某化合物溶于水能导电一定是电解质。

不一定,NH3、SO2等溶于水能导电,是由于它们与水反应生成NH3•H2O、H2SO3,NH3•H2O是电解质,在水中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NH3、SO2本身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为非电解质。

5.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一定不是电解质。

不一定,如CaCO3等难溶性盐,在水溶液中由于难电离,离子浓度极小,几乎不导电,加热时未达到熔化温度先分解了,但它的结构和组成与Na2CO3相似,CaCO3是电解质,且为强电解质。

6.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强。

不一定,pH=3的CH3COOH与pH=6的HCl,离子浓度前者大于后者,导电能力前者强。

7.强酸(碱)溶液的酸(碱)度一定强。

不一定,如pH=3的CH3COOH与pH=6的HCl酸度前者强。

8.完全电离的一定是强电解质:不一定,在特别稀的溶液中,弱电解质几乎完全电离,因而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的几率几乎为零。

9.[H+]>1×10-7mol/L或pH<7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不一定,纯水在100℃时[H+]=[0H-]=10-6mol/L,pH=6,仍为中性。

10.电离度大的酸(碱)一定就是较强的酸(碱)。

不一定,电离度受温度和浓度的影响较大,只有在条件相同时,比较才有意义。

11.酸碱度相同的酸(碱),其酸(碱)的浓度一定相同。

不一定,因酸有强与弱、—元酸与多元酸之分。

如pH=1的HCl与H2SO4和pH =5的HCl与CH3COOH12.酸一定都是本身能电离出H+的物质。

不一定,如H3BO3显酸性为:H3BO3+H2OB(OH)4-+H+13.碱一定都是本身能电离出OH-的物质。

高中化学知识总结电解质溶液的电导与理论电量

高中化学知识总结电解质溶液的电导与理论电量

高中化学知识总结电解质溶液的电导与理论电量电解质溶液的电导与理论电量化学是一门探索物质变化的科学,而电解质溶液的电导与理论电量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电解质溶液是指溶质中的离子能够在溶剂中自由移动,形成导电的溶液。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性质与理论电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下面将对这两个概念进行总结。

一、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性质电导是指物质对电流的导电程度,通常用电导率表示。

电导率是单位长度内导电质的导电能力,与导电质的浓度和离子的迁移率有关。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质主要取决于其中的电解质的浓度和离子迁移率。

1. 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对电导率的影响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与其中电解质的浓度成正比。

当电解质浓度较高时,离子间的碰撞频率较高,导致电导率增大。

而当电解质浓度较低时,离子间的碰撞频率减小,导致电导率减小。

2. 离子迁移率对电导率的影响离子迁移率是指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的运动速率。

离子的迁移率决定了溶液的电导率。

对于同种电解质,离子迁移率与离子的反应活性有关。

通常来说,离子的较高迁移率意味着溶液的电导率较高。

二、理论电量理论电量是指在理论上可以由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提供的电量。

理论电量的计算可以通过法拉第定律来实现。

法拉第定律指出,在电解过程中,电流的通过量与通过电流的时间成正比。

理论电量(Q)的计算公式为:Q = I × t其中,Q为理论电量,I为电流强度,t为电流通过的时间。

理论电量是由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提供的,因此与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和电流强度相关。

电流强度较大和较高浓度的电解质溶液可以提供更大的理论电量。

三、总结电解质溶液的电导与理论电量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内容。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性质主要与浓度和离子迁移率有关,而理论电量则与电流强度和时间相关。

了解电解质溶液的电导与理论电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质和化学反应过程。

高中化学-电解质溶液章节复习(学生版)

高中化学-电解质溶液章节复习(学生版)

一、电解质的基本概念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解质非电解质定义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____________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___________常见物质与类别所有的离子化合物和部分共价化合物:酸、碱、盐、水、金属氧化物全是_______________:非金属氧化物、氨气及绝大多数的有机物【注意】:(1)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电解质是纯净物,电解质溶液是混合物。

(3)CO2、SO2溶于水能够导电,但溶液中的离子不是他们本身电离所产生的,所以仍为______。

(4)在高中阶段,我们一般认为有机物中只有有机酸是电解质,其它都不是电解质。

2.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定义在水溶液中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有一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电离程度完全、不可逆部分、可逆常见物质强酸:HCl、H2SO4、HNO3等强碱:NaOH、KOH、Ba(OH)2等绝大多数盐:NaCl、CaCO3、CH3COONa等弱酸:CH3COOH、HF、HClO、H2S、H2CO3、H2SiO3等弱碱:NH3·H2O、Cu(OH)2等极少数盐、水物质类别离子化合物与某些共价化合物某些共价化合物在溶液中存在形态离子离子、分子电解质溶液章节复习知识梳理3.物质的导电情况共价化合物:属于电解质的共价化合物只有在溶液中能导电。

离子化合物:熔融状态和溶液中均能导电。

金属:固体和熔融状态下均能导电。

4.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与导电能力取决于自由移动的离子的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1)电解质的强弱与溶解性无关如:NaCl溶液导电性强于AgCl溶液,但两溶液中的溶质都是强电解质(2)电解质强弱与溶液的导电能力无关如:CH3COOH是弱电解质,BaSO4是强电解质(3)电解质不一定导电,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如:NaCl固体是强电解质,但不导电;如Cu能导电,但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浓度)下,当电解质分子离解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

高中电解质归纳整理

高中电解质归纳整理

高中电解质归纳整理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电解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理解和掌握电解质的相关知识,对于我们深入学习化学原理、解决化学问题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咱们就一起对高中阶段涉及到的电解质进行一个归纳整理。

一、电解质的定义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这里要注意几个关键词:“水溶液”“熔融状态”“导电”“化合物”。

也就是说,必须同时满足这几个条件才能称之为电解质。

比如,氯化钠(NaCl)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所以它是电解质。

而像铜、铁等金属单质,虽然能导电,但因为它们不是化合物,所以不属于电解质。

二、电解质的分类电解质可以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两大类。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也就是说,它们在溶液中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不存在分子形式。

常见的强电解质有强酸(如盐酸、硫酸、硝酸等)、强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以及大多数盐(如氯化钠、硫酸铜等)。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溶液中既存在电解质分子,也存在离子。

常见的弱电解质有弱酸(如醋酸、碳酸等)、弱碱(如氨水等)以及水。

三、电解质的电离强电解质的电离用“=”表示,比如氯化钠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Cl = Na⁺+ Cl⁻。

弱电解质的电离用“⇌”表示,以醋酸为例,其电离方程式为:CH₃COOH ⇌ CH₃COO⁻+ H⁺。

在书写电离方程式时,要注意遵循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定律。

四、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溶液之所以能够导电,是因为其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溶液中离子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电荷越多,溶液的导电性就越强。

比如,相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和醋酸溶液,氯化钠溶液的导电性更强,这是因为氯化钠是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离子浓度较大;而醋酸是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离子浓度较小。

但需要注意的是,溶液的导电性还与温度等因素有关。

五、电解质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电解质在化学实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电解实验中,通过电解质溶液的电解可以制取某些物质。

高一电解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电解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电解知识点归纳总结电解是化学学科中的基础知识之一。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电解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它涉及到物质的离子化和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质。

下面将通过归纳总结的方式,对高一电解的知识点进行整理。

一、电解的基本概念电解是指通过外加电源的作用,把化合物溶解在溶液中的离子分解成氧化物和还原物的过程。

其中,氧化物通常在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而还原物则在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二、电解质的分类1.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离解产生离子的物质,如氯化钠(NaCl)、硫酸(H2SO4)等。

2.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部分离解产生离子的物质,如硫酸铜(CuSO4)、乙酸(CH3COOH)等。

3.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不离解产生离子的物质,如蔗糖(C12H22O11)、乙醇(C2H5OH)等。

三、电解液的导电性电解液的导电性取决于其中的电解质的种类和浓度。

浓度越高,导电性越好。

在实际应用中,一般会通过测定电导率(导电性的度量单位)来判断溶液的强弱。

四、电解的原理1. 库仑定律: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与电解质浓度成正比,与导体长度成反比。

2. 法拉第电解定律:电解质在电解过程中的质量与通过的电量成正比,也就是电流量。

五、电解过程中的现象1. 氧化:指物质中的原子或离子丧失电子或氧化态增大的过程。

2. 还原:指物质中原子或离子获得电子或氧化态减小的过程。

3. 气体的电解:气体电解在电解槽中产生气体,如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

六、电解的应用领域1. 电解铝:利用电解的方法从氧化铝中制取铝。

2. 电解水:利用电解的方法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3. 电镀:利用电解的原理,将金属离子沉积到器件表面上,起到保护和美观的作用。

4. 脱色电解:用电流处理染料溶液,使染料分子变为无色物质。

七、常见的电解反应1. 氯化钠电解:在电解槽中,氯离子从阳极电解得到氯气,钠离子从阴极电解得到钠。

2. 铜硫酸电解:在电解槽中,铜离子从阴极得到还原,硫酸根离子从阳极得到氧气。

高中化学电解所有知识点

高中化学电解所有知识点

⾼中化学电解所有知识点 电解(Electrolysis)是将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电解质,(⼜称电解液),在阴极和阳极上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中化学电解所有知识点,⼀起来看看吧。

⾼中化学电解所有知识点:电解的原理 (1)电解的概念: 在直流电作⽤下,电解质在两上电极上分别发⽣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

(2)电极反应:以电解熔融的NaCl为例: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阳极,阳极发⽣氧化反应:2Cl-→Cl2↑+2e-。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阴极,阴极发⽣还原反应:Na++e-→Na。

总⽅程式:2NaCl(熔)2Na+Cl2↑ ⾼中化学电解所有知识点:电解原理的应⽤ (1)电解⾷盐⽔制备烧碱、氯⽓和氢⽓。

阳极:2Cl-→Cl2+2e- 阴极:2H++e-→H2↑ 总反应:2NaCl+2H2O2NaOH+H2↑+Cl2↑ (2)铜的电解精炼。

粗铜(含Zn、Ni、Fe、Ag、Au、Pt)为阳极,精铜为阴极,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阳极反应:Cu→Cu2++2e-,还发⽣⼏个副反应 Zn→Zn2++2e-;Ni→Ni2++2e- Fe→Fe2++2e- Au、Ag、Pt等不反应,沉积在电解池底部形成阳极泥。

阴极反应:Cu2++2e-→Cu (3)电镀:以铁表⾯镀铜为例 待镀⾦属Fe为阴极,镀层⾦属Cu为阳极,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阳极反应:Cu→Cu2++2e- 阴极反应: Cu2++2e-→Cu ⾼中化学电解所有知识点:⽣成物规律 阴得阳失:电解时,阴极得电⼦,发⽣还原反应,阳极失电⼦,发⽣氧化反应; 阴精阳粗:精炼铜过程中,阴极使⽤精铜,阳极使⽤粗铜,最后阳极逐渐溶解,且产⽣阳极泥; 阴碱阳酸:在电解反应之后,不活泼⾦属的含氧酸盐会在阳极处⽣成酸,⽽活泼⾦属的⽆氧酸盐会在阴极处⽣成碱; 阴固阳⽓:电解反应之后,阴极产⽣固体及还原性⽓体,⽽阳极则⽣成氧化性强的⽓体。

高中化学电解反应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电解反应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电解反应知识点总结!一、电解的原理1.电解定义在电流作用下,电解质在两个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过程。

2.能量转化形式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3.电解池(1)构成条件①有与电源相连的两个电极。

②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盐)。

③形成闭合回路。

(2)电极名称及电极反应式(如图)(3)电子和离子的移动方向特别注意:电解时,在外电路中有电子通过,而在溶液中是依靠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即电子本身不会通过电解质溶液。

4.分析电解过程的思维程序(1)首先判断阴、阳极,分析阳极材料是惰性电极还是活泼电极。

(2)再分析电解质水溶液的组成,找全离子并分阴、阳两组(不要忘记水溶液中的H+和OH-)。

(3)然后排出阴、阳两极的放电顺序阴极:阳离子放电顺序:Ag+>Fe3+>Cu2+>H+(酸)>Fe2+>Zn2+>H+(水)>Al3+>Mg2+>Na+>Ca2+>K+。

阳极:活泼电极>S2->I->Br->Cl->OH->含氧酸根离子。

(4)分析电极反应,判断电极产物,写出电极反应式,要注意遵循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

(5)最后写出电解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注意点】1.做到“三看”,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1)一看电极材料,若是金属(Au、Pt除外)作阳极,金属一定被电解(注Fe生成Fe2+)。

(2)二看介质,介质是否参与电极反应。

(3)三看电解质状态,若是熔融状态,就是金属的电冶炼。

2.规避“三个”失分点(1)书写电解池中电极反应式时,要以实际放电的离子表示,但书写总电解反应方程式时,弱电解质要写成分子式。

(2)要确保两极电子转移数目相同,且应注明条件“电解”。

(3)电解水溶液时,应注意放电顺序中H+、OH-之后的离子一般不参与放电。

2二、电解原理的应用1.电解饱和食盐水(1)电极反应阳极反应式:2Cl--2e-=Cl2↑(氧化反应)阴极反应式:2H++2e-=H2↑(还原反应)(2)总反应方程式2NaCl+2H2O2NaOH+H2↑+Cl2↑离子反应方程式:2Cl-+2H2O2OH-+H2↑+Cl2↑(3)应用:氯碱工业制烧碱、氯气和氢气。

高二化学电解质知识点

高二化学电解质知识点

高二化学电解质知识点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能够导电的物质。

在化学中,电解质的概念和性质是高中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介绍高二化学中的电解质知识点,包括电解质的定义、分类、电离程度以及与溶解度的关系等内容。

一、电解质的定义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产生离子的化合物或溶液。

电解质可以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两种类型。

强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完全离解,产生大量的离子。

典型的强电解质包括盐酸、硫酸、氢氯酸等强酸,以及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强碱。

弱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只有一部分分子能够离解成离子,而其余部分仍然以分子形式存在。

典型的弱电解质包括醋酸、碳酸氢钠等。

二、电解质的分类根据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导电能力,可以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离解,产生大量的离子,能够有效地导电。

强电解质主要包括强酸、强碱和盐类。

2. 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只有一部分分子能够离解成离子,其余部分以分子形式存在,导电能力较弱。

弱电解质主要包括弱酸和弱碱。

三、电解质的电离程度电解质的电离程度是指电解质分子在溶液中离解成离子的程度。

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可以通过电离度来表示,电离度一般用α表示。

电离度α的计算公式为:α = (离解的带电粒子数)/(总电解质的浓度或物质的摩尔浓度) ×100%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与其溶液中的浓度有关,浓度越低,电离程度越高。

同样浓度下,强电解质的电离程度要高于弱电解质。

四、电解质与溶解度的关系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与其溶解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电解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液中可溶解电解质的最大量。

溶解度可用溶解度积常数(Ksp)表示。

在电离度高的情况下,溶液中的电解质浓度较大,溶解度积常数Ksp也较大;在电离度低的情况下,溶液中的电解质浓度较小,溶解度积常数Ksp也较小。

此外,还有一些与电解质相关的重要概念和原理,如电离平衡、电解质导电性原理等,在高二化学中也需要重点掌握。

高中化学电解池知识点总结 初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电解池知识点总结 初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电解池知识点总结初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中的电解池是指通过外加电压将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化合物分解为自由离子的过程。

在电解池中,一般会有两个电极,分别为阳极和阴极。

阳极为氧化反应发生的地方,阴极为还原反应发生的地方。

以下是高中化学中关于电解池的主要知识点总结:1. 电解质:能够在溶液中形成离子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例如酸、碱和盐。

2. 溶液电导性:电解质溶液中具有导电性。

电解质浓度越大、离子浓度越高,导电性越好。

3. 电解过程:在电解质溶液中,当外加电压大于电解质的电解电位时,电解质开始分解,形成正负两种离子。

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4. 阳极反应:在阳极,一般会发生氧化反应,产生正离子。

例如:Cl- -> Cl2 + 2e-。

5. 阴极反应:在阴极,一般会发生还原反应,产生负离子。

例如:2H+ + 2e- -> H2。

6. 电解板:阳极和阴极通常使用惰性电极材料,如铂或金,以免影响反应过程。

7. 电解质浓度: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可以影响电解过程的速度。

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8. 电流强度:电流强度与电解质的导电能力和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有关。

电流强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9. 法拉第定律:电解质溶液中的物质的电量与电流强度、电解时间和电解物质的摩尔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F = n × z × e,其中F为电量,n为摩尔数,z为离子的电荷数,e为电子电荷。

10. Faraday常数:Faraday常数代表1摩尔电子数,其值为96,485 Coulombs/mol。

11. 电解质的选择性溶解:当多个电解质混合在一起时,优先溶解的是离子活动性较高的电解质。

12. 水电解:纯水在电解过程中可发生水电离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

2H2O -> 2H2 + O2。

以上是高中化学中关于电解池的一些主要知识点总结。

电解池在生产和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对于理解化学反应、电化学和电解过程有重要意义。

高中化学电解质溶液专题--三大守恒定律

高中化学电解质溶液专题--三大守恒定律

高中化学电解质溶液专题三大守恒定律I.电荷守恒即溶液永远是电中性的,所以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量=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量例如:NH4Cl溶液:c(NH+4)+c(H+)= c(Cl-)+ c(OH-)写这个等式要注意2点:1、要判断准确溶液中存在的所有离子,不能漏掉。

2、注意离子自身带的电荷数目。

例如:Na2CO3溶液:c(Na+)+ c(H+)= 2c(CO32-)+ c(HCO3-)+ c(OH-)NaHCO3溶液:c(Na+)+ c(H+)= 2c(CO32-) + c(HCO3-)+ c(OH-)NaOH溶液:c(Na+) + c(H+)=c(OH-)Na3PO4溶液:c(Na+) + c(H+) = 3c(PO43-) + 2c(HPO42-) + c(H2PO4-) +c(OH-)II.物料守恒即加入的溶质组成中存在的某些元素之间的特定比例关系,由于水溶液中一定存在水的H、O元素,所以物料守恒中的等式一定是非H、O元素的关系。

例如:NH4Cl溶液:化学式中N:Cl=1:1,即得到,c(NH4+)+ c(NH3•H2O) = c(Cl-)Na2CO3溶液:Na:C=2:1,即得到,c(Na+) = 2c(CO32-+ HCO3-+ H2CO3)NaHCO3溶液:Na:C=1:1,即得到,c(Na+) = c(CO32-)+ c(HCO3-) + c(H2CO3)写这个等式要注意,把所有含这种元素的粒子都要考虑在内,可以是离子,也可以是分子。

III.质子守恒即H+守恒,溶液中失去H+总数等于得到H+总数,或者水溶液的由水电离出来的H+总量与由水电离出来的OH-总量总是相等的,也可利用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推出。

实际上,有了上面2个守恒就够了,质子守恒不需要背。

例如:NH4Cl溶液:电荷守恒:c(NH4+) + c(H+) = c(Cl-) + c(OH-)物料守恒:c(NH4+)+ c(NH3•H2O)= c(Cl-)处理一下,约去无关的Cl-,得到,c(H+) = c(OH-) + c(NH3•H2O),即是质子守恒。

高二电解质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二电解质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二电解质知识点总结大全电解质是化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在溶液中能够产生离子的物质。

在高中化学课程中,电解质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涉及到溶液的电导性、电解质解离等相关内容。

本文将对高二电解质知识点进行全面总结,包括电解质的分类、电解质的解离、电解质的性质等内容,旨在帮助高二学生掌握电解质的相关知识。

一、电解质的分类电解质可以分为无机电解质和有机电解质两大类。

1. 无机电解质:无机电解质是由无机酸、无机碱或无机盐等组成的化合物。

它们在溶液中可以解离成离子。

常见的无机电解质有氯化钠(NaCl)、硫酸铜(CuSO4)等。

2. 有机电解质:有机电解质是由有机酸、有机碱或有机盐等组成的化合物。

与无机电解质不同的是,有机电解质的离子化程度较低。

常见的有机电解质有乙酸(CH3COOH)、乙醇(C2H5OH)等。

二、电解质的解离电解质在溶液中的解离是指电解质分子在溶液中分解成离子的过程。

电解质的解离程度与溶液中的浓度、温度等因素有关。

1. 完全电离:如果一个电解质完全解离,其分子将完全转化为离子。

例如,氯化钠在溶液中完全分解成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

2. 部分电离:若一个电解质只有一部分能够解离成离子,这种情况称为部分电离。

例如,乙酸在溶液中只有一小部分分解为乙酸离子(CH3COO-)和氢离子(H+)。

三、电解质的性质电解质的性质决定了它在溶液中的行为及其在电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1. 导电性:电解质的导电性是指它能否导电。

由于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离子,所以能够导电。

而在电解质的固态或纯液态下,由于离子不易移动,所以不能导电。

2. pH值:电解质的溶液通常会影响溶液的pH值。

无机酸和强碱在溶液中完全解离,会产生大量的H+或OH-离子,从而使溶液呈酸性或碱性。

有机酸和弱碱的部分解离量较小,其对溶液的酸碱性影响较小。

3. 氧化还原性:电解质的氧化还原性取决于其中离子的氧化还原能力。

一些金属离子,如铁离子(Fe2+)和铜离子(Cu2+),具有一定的氧化还原性,可以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电解质溶液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电解质溶液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电解质溶液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电解质
凡是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时能电离进而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

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时能电离出
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在外电场作用下,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分别向两极运动,并在两极发生氧化还
原反应。

所以说,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状态时导电是化学变化。

2.分类
(1)强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几乎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2)弱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3.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比较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定义水溶液里完全电离的电解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化学键种类离子键、强极性键极性键
电离过程完全电离部分电离
表示方法用等号“=”用可逆号“”
代表物强酸:HCl、H2SO4、HNO3、HI
强碱:NaOH、KOH、Ba(OH)2、Ca(OH)2
绝大多数盐:NaCl、BaSO4
弱酸:H2S、H2CO3、H3PO4、HF、CH3COOH
弱碱:NH3·H2O
个别盐:HgCl2、
Pb(CH3COO)2
4.非电解质
凡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都不能电离也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常见的非电解质
非金属氧化物:CO2、SO2、SO3、NO2、P2O5
某些非金属氢化物:CH4、NH3
大多数有机物:苯、甘油、葡萄糖
第 1 页共7 页。

高中化学电解质溶液的难点解析

高中化学电解质溶液的难点解析

高中化学电解质溶液的难点解析1.强电解质溶液一定完全电离吗中学阶段,一般认为强电解质在水分子作用下全部电离,而弱电解质则部分电离,这也是区别强弱电解质的依据。

而实际上,强电解质并非全部(100%)电离。

例如:18℃时,0.1mol/L盐酸的电离度(溶液中已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和电解质分子总数的百分比)为92%,0.1mol/L 氢氧化钾电离度为89%,0.1mol/L氯化钠电离度为84%。

可见,强电解质在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为离子,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主要存在形式是分子。

所以,强电解质在溶液中也并非百分百电离,强弱电解质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在中学阶段因强电解质溶液电离程度较大,就认为是全部电离。

在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时,强电解质仍要写成离子形式。

2.强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一定强吗溶液的导电能力取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和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

而离子浓度的大小除了与电解质电离程度有关,还与电解质的溶解度有关。

例如:虽然硫酸钡是强电解质,但是其在水中溶解度很小,造成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很小,导电性很差。

而硫酸钡在熔融状态下,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导电能力很强。

3.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吗一般来说,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大,溶液中离子浓度就越大,导电能力越强。

但是也有特殊情况,即溶液中电解质浓度越大,而其中的离子浓度反而变小。

例如:浓硫酸、浓醋酸,虽然溶液浓度很大,但是由于溶液中水很少,其电离出的离子数目也有限,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较小,造成溶液导电能力较弱。

用水稀释,只有当电解质电离程度增大的倍数大于溶液体积增大的倍数时,离子浓度才是增大的,即导电能力增强。

例如:稀释98%浓硫酸,导电能力增强,当浓度为30%时,硫酸溶液导电能力最强,继续加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又开始变弱。

4.PH<7的溶液一定显酸性吗不一定。

因为KW值受温度影响,所以不能仅靠PH值的大小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

例如:PH=6,在25℃时为酸性,而在100℃时为中性。

高中化学电解质溶液重要的知识归纳

高中化学电解质溶液重要的知识归纳

电解质溶液重要的知识归纳1、能证明HA为弱电解质的事实有:(1)溶液中有电解质的分子、离子共存。

(2)相同条件下与同浓度的盐酸相比较导电能力弱。

(3)0.1mol/L HA溶液pH>1(4)0.1mol/L NaA溶液 pH>7(5)同pH的HCl、 HA稀释相同倍数,HA溶液的pH比HCl小. (6)同体积,同pH的HCl、HA与足量的锌反应时,HA放出的H2多。

(7)同pH的HCl、HA稀释后pH值仍相同、HA稀释的倍数多。

(8)升高温度,HA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

(9)升高温度,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HA溶液红色加深。

(10)分别用pH=2的HCl和 HA中和一定量NaOH,所用HA的体积小。

2、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HCl、H2SO4、HAc相比较(1)C(H+)的大小关系为 H2SO4>HCl>HAc(2)完全中和所消耗NaOH的量。

H2SO4>HCl=HAc3、同体积同pH值的HCl、H2SO4、HAc、相比较(1)与相同的锌粒反应的起始速率大小H2SO4=HCl=HAc。

(2)完全反应放出H2的量 HAc >H2SO4=HCl。

(3)若放出相同量的H2所需酸的体积关系是H2SO4=HCl> HAc时间关系是H2SO4=HCl> HAc(4)稀释相同倍数后pH值的大小关系H2SO4=HCl> HAc。

4、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10-a 若a>7,则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酸或碱;若a<7 则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水解显酸性的盐。

若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C(OH-)=10-24则水电离产生的C (H+)= C(OH-)=10-12。

常温下,0.1mol/L的某碱ROH溶液,若C(OH-)/C(H+)=1012则ROH为强碱5、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强酸,温度适当升高,pH不变;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强碱,温度适当升高,pH减小6、向水中加酸碱,水的电离一般受到抑制,酸或碱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 (H+)<10-7 mol/L 向水中加能水解的盐,水的电离受到促进,氯化铵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0-7 mol/L;pH= 4的HCl中水电离出的C (H+)=10-10 pH= 4的NH4Cl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0-4 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2该溶液的pH值为2或127、pH值之和等于14的强酸、强碱等体积混合后,pH=7pH值之和等于14的强酸、弱碱等体积混合后,pH>7pH值之和等于14的弱酸、强碱等体积混合后,pH<7pH值之和等于14的酸、碱等体积混合后,pH<7,则可能是弱酸与强碱相混合8、等体积的HCl与NH3·H2O混合后溶液显中性则C(NH3·H2O)> C (HCl)混合前HCl中C(H+)与NH3·H2O中C(OH-)的关系C(H+)> C(OH-)。

高中电解池知识点

高中电解池知识点

高中电解池知识点电解池是一个重要的化学实验装置,也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它通过电解的方式将化学反应转化为电能,是电化学领域研究的重要工具。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高中电解池的知识点。

一、电解池的基本构成电解池由两个电极和电解质溶液组成。

电极分为阳极和阴极,它们是由电导性良好的材料制成,如铂、铜、银等金属。

电解质溶液是电解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导电并参与电解反应。

二、电解质的种类电解质是电解池中的溶质,可以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两种。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完全离解,产生大量离子;而弱电解质只能部分离解,产生少量离子。

在电解池中,通常使用强电解质。

三、电解反应的类型电解反应根据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种类可分为金属电解和非金属电解两种。

金属电解是指金属离子在电极上的还原或氧化反应,而非金属电解是指非金属离子在电极上的还原或氧化反应。

电解反应的类型决定了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种类。

四、电解过程的规律1. 阳极反应:在阳极上,通常发生氧化反应。

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被氧化成原子或分子,并释放出电子。

2. 阴极反应:在阴极上,通常发生还原反应。

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接受电子,并还原成原子或分子。

3. 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迁移:在电解过程中,阳离子向阴极迁移,阴离子向阳极迁移。

这是因为正离子向负极移动,负离子向正极移动。

五、电解过程的实验条件电解过程需要一定的实验条件,包括电流强度、电解质浓度、电解时间等。

电流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电解池的电荷量,通常用安培表示。

电解质浓度是指电解质在溶液中的质量或摩尔浓度,通常用克/升或摩尔/升表示。

电解时间是指电解过程持续的时间。

六、电解池的应用电解池在生活和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电解池可以用于生产金属,如铝、锌等。

它还可以用于电镀、电解析水、电解制氢等。

电解池也是电化学分析的重要方法,可以用于测定物质的浓度和电极势等。

高中电解池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通过电解的方式将化学反应转化为电能。

高中化学知识点归纳与分类突破 专题八 电解质溶液

高中化学知识点归纳与分类突破 专题八 电解质溶液

专题八电解质溶液知识点一电解质溶液中的三大平衡1.三大平衡分析判断三大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 示例CH 3COOHCH 3COO -+H +CH 3COO -+H 2O CH 3COOH+OH -AgCl (s )Ag +(aq )+Cl -(aq ) 研究对象弱电解质(包括弱酸、弱碱、水、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盐溶液(包括强酸弱碱盐、弱酸强碱盐、弱酸弱碱盐)难溶电解质(如难溶的酸、碱、盐等)平衡常数K a =c(CH 3COO -)·c(H +)c(CH 3COOH)K h =c(CH 3COOH)·c(OH -)c(CH 3COO -)K sp (AgCl )=c (Ag +)·c (Cl -)影响因素 升高 温度促进电离,离子浓度增大,K a 增大促进水解,K h 增大K sp 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加水 稀释 促进电离,离子浓度(除OH -外)减小,K a 不变 促进水解,离子浓度(除H +外)减小,K h 不变促进溶解,K sp 不变加入相 应离子 加入CH 3COONa 固体或盐酸,抑制电离,K a 不变加入CH 3COOH 或NaOH ,抑制水解,K h 不变加入AgNO 3溶液或NaCl 溶液,抑制溶解,K sp 不变加入反 应离子加入NaOH ,促进电离,K a不变加入盐酸,促进水解,K h 不变加入氨水,促进溶解,K sp不变2.平衡常数(K w 、K h 、K sp )(1)K w 、K sp 曲线(双曲线型)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c (H +)与c (OH -)的变化曲线常温下,CaSO 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K sp =9×10-6](续表)(1)A 、C 、B 三点溶液均为中性,温度依次升高,K w 依次增大 (2)D 点为酸性溶液,E 点为碱性溶液,K w =1×10-14(3)AB 直线的左上方均为碱性溶液,任意一点:c (H +)<c (OH -)(1)a 、c 点在曲线上,a →c 的变化为增大c (S O 42-),如加入Na 2SO 4固体,但K sp 不变(2)b 点在曲线的上方,Q >K sp ,将会有沉淀生成(3)d 点在曲线的下方,Q <K sp ,则为不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CaSO 4(2)K sp 曲线[直线型(pM-pR 曲线)]pM 为阳离子浓度的负对数,pR 为阴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电解质溶液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 .电解质
凡是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时能电离进而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

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时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在外电场作用下,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分别向两极运动,并在两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所以说,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状态时导电是化学变化。

2 •分类
(1)强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几乎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2)弱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4 •非电解质
凡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都不能电离也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常见的非电解质
非金属氧化物:CO、SO、SO、NO、P2O
某些非金属氢化物:CH、NH
大多数有机物:苯、甘油、葡萄糖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 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
(1)微弱: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是部分电离、电离程度都比较小,分子、离子共同存在。

(2 )可逆:弱电解质在水分子作用下电离出离子、离子又可重新结合成分子。

因此,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可逆的。

(3 )能量变化: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吸热的。

(4)平衡:在一定条件下最终达到电离平衡。

2 •电离平衡:当弱电解质分子离解成离子的速率等于结合成分子的速率时,弱电解质的电离就处于电离平衡状态。

电离平衡是化学平衡的一种,同样具有化学平衡的特征。

条件改变时平衡移动的规律符合勒沙特列原理。

(三)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
1.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常数
H20是一种极弱电解质,能够发生微弱电离H2O H + 0H
25C时c(H )=c(OH )=10 mol •L
+ ——14
水的离子积K w=c(H ) • c(OH )=10 (25C)
①K w只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K w增大。

如:100C K w=10-12
②K w适用于纯水或稀酸、稀碱、稀盐水溶液中。

2 .溶液的pH
(1)pH: pH=- lg[c(H +)]。

在溶液的c(H+)很小时,用pH来表示溶液的酸碱度。

(2)含义:pH越大,c(H+)越小,c(OH-)越大,酸性越弱,碱性越强。

pH越小c(H+)。

c(OH-)越小, 酸性越强,碱性越弱。

(3)范围:0〜14
盐类的水解。

2 .盐类水解规律
(1)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两强不水解。

(2)多元弱酸根、正酸根离子比酸式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得多,故可只考虑第一步水解。

(3 )水解是吸热反应,升温水解程度增大。

(4 )单离子水解程度都很小,故书写水解离子方程式时要用“二”,不能用“ r或符号。

盐类水解,水被弱解;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都弱双水解;谁强呈谁性,同强呈中性。

3 •盐类水解的类型
(1)单向水解:强酸和弱碱生成的盐,溶液呈酸性;强碱和弱酸生成的盐,溶液显碱性。

女口NHCI溶
于水:
+ +
NHH + H 2O NH s •H 2O + H
CH s COON溶于水:CHCOO+ H2O 二CH s COOH + OH
(2 )互相促进水解:弱酸和弱碱生成的盐溶于水,电离产生弱酸的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二者分别结合水电离产生的川和OH发生水解,而水溶液的离子积不变,因此促进水的电离使反应进行的程度较大。

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生成的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

女口
CHCOONH溶于水:
CH3COO + NH4+CH s COOH + NH・H 2。

(3)互相抑制水解:能电离产生两种以上的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的盐溶于水,弱酸的阴离子或弱
碱的阳离子均发生水解,但是互相抑制,所以这一类的水解程度较小。

如(NH4)2Fe(SQ) 2溶于水:NH+ + H 2O NH3 •H 2O + H +
2+ +
Fe + 2H 2O ^^Fe(OH)2 + H
NH+水解产生的M对Fe2+的水解起到抑制作用,反之也成立。

★电解质溶液中的守恒关系
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有的正电荷数与所有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

如NaHCO
溶液中:n (Na +) + n(H+) = n( HCO-) + 2n (CO2-) + n(OH-)推出:[Na +] + [H +] = [HCQ] + 2[CQ2-] + [OH-]
2、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离或水解因素,离子会发生变化变成其它离子或分子等,但离子或分
子中某种特定元素的原子的总数是不会改变的。

如NaHCO溶液中:n(Na*) : n(c) = 1:1,推出:
+ - 2
C (Na ) = c (HCO3) + c (CO 3 ) + c (H 2CO)
3、质子守恒:(不一定掌握)电解质溶液中分子或离子得到或失去质子( H+)的物质的量应相等。

例如:
在NHHCO溶液中HC f、H2CO为得到质子后的产物;NH、OH、CQ2-为失去质子后的产物,故有以下关系:c
+ - 2-
(H3O)+C (H 2CO)=c (NH 3)+c (OH )+c (CO 3 )。

(五)电化学
1.原电池
(1)概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实质: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构成前提:能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4)构成条件:①两个电极②电解质溶液③“两极“一液”联成回路④能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5)电极构成:
负极:还原性相对较强的材料。

正极:还原性相对较弱的材料。

(6)电极反应:
负极:失去电子,氧化反应。

正极:得到电子,还原反应。

2•化学电源电池名称负极正极电解质溶液电极反应
干电池Zn C(NH4+) NH4CI和淀粉糊负极:Zn-2e-= Zn2+ 正极:2NH4++2e-=2NH3+H2
银锌电池Zn Ag2O KOH 负极:Zn-2OH--2e-= ZnO+H2O
正极:Ag2O+H2O+2e-=2Ag+OH- 铅蓄电池(放电) Pb PbO2 H2SO4 负极:Pb +SO42--2e-= PbSO4
正极:PbO2+4H++SO42-
+2e-= PbO4+2H2O
氢氧燃料电池Pt
★原电池与电解池的
原电池形成三条件:“三看”。

先看电极:两极为导体且活泼性不同;
再看溶液:两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三看回路:形成闭合回路或两极接触。

1原理三要点:(1) 相对活泼金属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2)相对不活泼金属(或碳)作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3) 导线中(接触)有电流通过,使化_ 学能转变为电能
27原电池: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3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1)定义:金属单质被空气中的成分或其他氧化剂氧化而变质的现象叫做金属腐蚀。

(2 )金属腐蚀的种类分为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两种。

(3 )金属防护
①涂保护层。

如涂油、电镀、表面处理等。

②保持干燥。

③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使其稳定,如不锈钢。

④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即用一种更为活泼的金属与要保护的金属构成原电池。

⑤外加电源法。

将被保护的金属与电源负极相连,电源向该金属提供电子,该金属就不失电
子而得以保护。

4•电解原理及其应用
(1)电解定义: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过程明电解。

(2)装置:电解池(或电解槽)
特点: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形成条件①与电源相连的两个电极②电解质溶液或熔化电解质
⑨形成闭合回路。

(3)电解原理:
与电源正极相连阴离子移向T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与电源负极相连阳离子移向T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4 )电解时电极产物的判断
①阳极产物的判断
首先看电极,如果是活性电极(金属活动顺序表Ag以前),则电极材料失电子,电极溶解。

如果是惰性电极(Pt、Au、石墨),则要再看溶液中的离子的失电子能力。

阴离子放电顺序如下:
S2- > I- > Br- > Cl- > 0H-> SO42-> N03-> F-
②阴极产物的判断
直接根据阳离子放电顺序进行判断,阳离子放电顺序:
Ag+> Hg2+> Fe3+ > Cu2+> H+> Pb2+> Sn2+ > Fe2+ > Zn2+> (H+) > Al3+ > Mg2+> Na+> Ca+> K+
(5)电解应用:
①铜的粗炼
阳极(粗铜):Cu- 2e - =Cu2+
阴极(纯铜):Cu2++2e- =Cu
电解质溶液:CuS04(含H2SO4
②氯碱工业
阳极(钛网):2Cl -- 2e- =Cl2 f
阴极(碳钢网):2H++2e- =H2f
电解质溶液:饱和食盐水
总反应:2NaCl+H20=2Na0H+f H2+Cl2f
③镀铜
阳极(铜):Cu- 2e - =Cu2+
阴极(铁或其他镀件):Cu2++2e- =Cu 电镀液:CuS04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