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重点项目
国家“十五”科技发展规划
清洁能源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
1、清洁能源试点示范城市(每个市100万) 2、可工程化的先进的脱硫技术(2100万); 3、循环流化床锅炉工业性示范及技术产业化(2000 万); 试点示范城市:
北京(科技奥运、清洁奥运)、天津、沈阳、公主岭、牡丹江、 呼和浩特、银川、兰州、乌鲁木齐、西安、铜川、重庆、南充、 曲靖、遵义、柳州。
有140个城市空气质量超过三级标准,占统计城市数的 43.5%。
全国主要城市空气污染综合指数
能源与环境
各城市SO2浓度变化
600 500 400 300
1985 1990 1995 WHO推荐值
200
100
0
上北天 沈武广哈 重南西 成大长 济太青 郑兰昆长 杭南石 贵乌福 合南深 呼西厦温 银海拉
*1995年,酸雨沉降,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165亿元,占当 年GDP的1.9%。
*空气污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成为死亡的祸首,列城市 第
二、三位。
酸雨问题已很严重
酸沉降
➢酸雨污染范围已经扩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 原以东以及四川盆地的大部分地区。
➢华中地区及西南酸雨污染区的中心区域的降 水年均PH值低于5.0,酸雨出现频率大于70 %。
“十五”863计划民口的4项重点任 务
1、攻克支撑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技 术;
2、发展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目标的生物、 农业及医药关键技术;
3、掌握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目标的新材料和 先进制造关键技术;
4、突破以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资源、环 保和能源关键技术。
“十五”863计划的战略部署
分为主题和重大专项:
我国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
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深化科技体制 改革,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国家创新体 系;加速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 活质量,增强综合国力和保障国家安全; 大幅度提高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和自主 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全民族的科技素质。
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与安全处置关键技术与设备
附件: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与安全处置关键技术与设备”重点项目申请指南一、指南说明随着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普及和运行,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产量快速增加。
如何解决污泥的处理处置出路,已成为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
研发适合我国国情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关键技术和设备,是我国环境保护的迫切需求,同时对提升我国环保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十一五”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的总体部署,本领域2009年拟启动“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与安全处置关键技术与设备”重点项目,围绕污泥高效脱水、厌氧消化、热解处置、安全堆肥等关键技术与设备,开展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
本重点项目财政专项经费控制额为3000万元,下设4个课题,以课题为基本单元受理申请,每个课题可以由一家单位承担,也可以由多家共同承担。
对于多家共同承担的,由申请单位自行组合形成课题申请团队<同一个课题组只能参加一个申请团队),并提出课题组长和依托单位。
由课题依托单位具体负责课题的申请。
本项目要求产学研结合,体现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原则,采取择优委托的方式确定课题的承担单位。
各课题在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同时,有义务与其他课题协作共同实现项目目标。
各课题申报单位须根据项目申报指南中各课题的控制性考核指标提出详细的课题考核指标。
二、指南内容1.项目名称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与安全处置关键技术与设备2.项目总体目标针对我国当前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难题,重点研发污泥高效脱水、厌氧消化、污泥热解、安全堆肥的关键技术及设备,形成4套适合国情的城市污泥处理处置单元技术系统,并通过优化集成进行项目示范,为污泥处理处置及其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3.项目的课题分解和主要研究内容项目分解成如下4个课题。
各课题的题目和主要研究内容如下:课题1.城市污泥高效脱水关键设备和工艺研发及示范研究目标:针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高效脱水的技术需求,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效节能的污泥脱水关键设备,开发与之配套的污泥脱水高效预处理技术,形成污泥高效脱水组合工艺,并进行示范应用,为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高效脱水提供技术支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大
附件二: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大深度多功能电磁探测技术与系统集成”重点项目申请指南一、指南说明针对我国电磁法勘查技术在探测深度、抗干扰能力和测量精度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的现状,项目以产品为导向,重点开发探测深度在1000米以上、高精度、多功能的电磁法探测仪器及相应的处理解释技术,形成适合我国金属矿资源特点的大深度精细探测的电磁法技术系统,提高我国深部资源勘查技术水平,满足复杂条件下深部资源勘查的迫切需求。
此次发布的是本领域“大深度多功能电磁探测技术与系统集成”重点项目申请指南。
二、指南内容1. 项目名称大深度多功能电磁探测技术与系统集成2. 项目总体目标研发以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CSAMT)测深为主、可开展天然场大地电磁(AMT、MT)及人工场激电(IP、SIP)测深的大功率高精度地面电磁法勘查技术集成系统,建立一套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探测深度达1000米以上的高分辨多功能电磁法探测技术系统,为提升我国矿产资源勘查的“效率、效果、效益”提供技术保障。
3. 项目主要研究内容研制大功率多功能智能化的电磁发射机与分布式同步宽带接收机及高温超导磁场传感器,形成以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CSAMT)测深为主、可进行大地电磁(AMT、MT)、激发极化(IP 、SIP)分布式探测的地球物理电磁法集成系统。
开展抗干扰的数据处理与复杂条件(地形、地质)下二维和三维大地电磁测深、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正反演技术研究,人工场源激发下的谱激电正反演技术研究,通过集成形成一套与大功率多功能电磁探测仪器系统相配套的数据处理与正反演解释软件系统。
4、项目主要考核指标硬件系统:不低于50KW的大功率智能化多功能发射系统;由50部子机组成的分布式宽带数据采集系统,并采用遥测技术,实现子机的控制和数据传输;大动态范围(优于100dB)、宽频带(0~30kHz)高温超导磁场传感器。
软件系统:提交多功能电磁法数据处理与二维、三维正反演解释软件系统一套;运行环境为WINDOWS2000/XP;无需第三方软件支持;实现输入输出数据与模型的可视化。
科技部发布863信息技术领域-重点项目申请指南
科技部发布863信息技术领域-重点项目申请指南
佚名
【期刊名称】《科学中国人》
【年(卷),期】2008(000)012
【摘要】科技部日前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信息技术领域“虚实融合的协同工作环境技术与系统”重点项目申请指南》。
虚实融合是虚拟现实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在复杂产品设计、重大工程论证、复杂系统模拟训练.娱乐学习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重点项目针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在综合考虑我国虚拟现实领域的应用需求、技术体系、研究积累和人才队伍的基础上设立的。
【总页数】1页(P5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0.7
【相关文献】
1.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发布2008年度第一批重点项目申请指南
2.科技部发布了863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薄膜太阳电池成套关键技术”重点项目课题申
请指南3.科技部发布863资环领域4个重点项目申请指南4.科技部发布“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课题申请指南5.科技部发布863新材料技术领域六重
点项目申请指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自然资源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自然资源领域基础研究的若干举措》的通知
自然资源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自然资源领域基础研究的若干举措》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自然资源部•【公布日期】2024.06.30•【文号】自然资发〔2024〕118号•【施行日期】2024.06.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资源其他规定正文自然资源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自然资源领域基础研究的若干举措》的通知自然资发〔2024〕11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其他直属单位,各派出机构,部机关各司局: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切实加强基础研究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础研究工作的有关要求,充分发挥基础研究对全面提升自然资源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源头供给和引领作用,促进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研究提出以下举措。
一、优化突出国家战略需求导向的基础研究任务布局聚焦战略性矿产资源成矿规律与深地资源勘探开采、深海深渊系统认知与海洋极地资源环境安全保障、智能化测绘与地理信息安全、土地系统科学与国土空间数智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论与资源资产核算、土地退化与防治、生态系统安全与保护修复、地质和海洋灾害预警与自主模式等自然资源重要基础研究方向,面向重大应用场景,强化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提供关键理论和方法支撑。
鼓励学科交叉融合,系统提升我国地球系统科学认知水平,逐步构建原创性自然资源理论体系。
突破自然资源核心技术、科研仪器、关键装备与软件中的基础原理问题,为变革性、原创性、颠覆性技术突破提供源泉。
二、强化自然资源科技基础性工作和重大科学工程建设基于自然禀赋特征,依托资源、生态、海洋、林草等领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按统一指标、技术、标准的原则,拓展优化代表性、典型性观测研究站和本底观测场的布局,支持业务观测站网通过升级改造提升服务基础研究的功能,强化山水林田湖草沙等多要素、长时序定点综合观测和站网建设。
二、为便于组织评审,推荐表封面“学科领域”取“所属学科1”填写...
附件1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推荐表推荐人选:学科领域:技术领域:依托单位:推荐单位:填报日期: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二O一二年制填写说明一、填写内容应实事求是、内容翔实、文字精炼。
二、为便于组织评审,推荐表封面“学科领域”取“所属学科1”填写的学科;“技术领域”请从“农业领域”、“能源领域”、“信息领域”、“资源领域”、“环境领域”、“人口与健康领域”、“材料领域”、“先进制造领域”、“其他领域”中选择填写(其他领域指前八个领域不能覆盖的领域)。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
填表时里面有个其他领域选项,主要是针对科技前沿领域范围的,不属于以上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
四、“学习经历”从大学填起。
五、“项目性质及来源”主要对项目的委托方,相关计划名称等作出说明。
六、表中栏目没有内容一律填“无”。
七、在线打印《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推荐表》和附件材料,签字盖章后报科技部。
一、基本信息推荐人选姓名性别国籍民族出生日期专业技术职务证件类型证件号码所从事专业或方向所属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所属学科1 所属学科2电话/传真手机电子邮箱通讯地址邮编学习经历国家院校专业学历/学位起始时间结束时间工作经历国家单位职务起始时间结束时间国内外学术组织及重要学术期刊任职情况组织或期刊名称职务任期依托单位单位名称组织机构代码单位类别主管部门法定代表人所在地区单位地址邮编单位联系人手机电话电子邮箱传真(注:“所属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不属于可写其他;“所属学科1、所属学科2”采用国家标准(GB/T13745-92)直接填选到二级)二、近5年主要科研情况1.承担主要科研任务情况序号项目名称立项编号经费(万元) 起止年月项目性质及来源担任角色2.获得主要科研学术奖励情况序号获奖项目名称奖励名称等级排序获奖时间授予机构3.代表性论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论文)(不超过10篇)序号论文题目作者排序(通讯作者请标注*)期刊名称年份、卷期及页码影响因子SCI他引次数他引总次数4. 获得授权专利情况序号专利名称授权号类别发明人或设计人排序授权时间授权国别或组织5.在重要国际学术会议报告情况序号报告名称会议名称主办方时间地点报告类别6.重要专著情况(不超过5项)序号专著名称出版社发行国家和地区年份三、推荐人选自我评价主要包括研究能力和学术技术水平、对所属科学技术领域和相关产业影响等方面的情况。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处理与资源化关键技术”重大项目课
课题 5. 钢渣活性组分固化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研究目标:针对钢渣排放量大、资源化利用率低等问题,研发钢 渣钙镁活性组分稳定固化及大规模资源化利用的核心技术与装备, 形 成高值化产品体系,提升钢渣利用的经济效益,为难处理冶金废渣的
5
规模化和高值化利用提供新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 研发冶炼液态钢渣改性制备陶瓷等产品关键技术 与装备; 研发废弃钢渣活性组分快速固化及低成本生产泡沫混凝土等 关键技术;研发钢渣中活性钙镁分级提取联产超细碳酸钙、吸音材料 等高值产品关键技术, 优化集成万吨级钢渣梯级利用与大规模处理全 流程工艺。 主要考核指标:形成钢渣制备陶瓷、钢渣生产泡沫混凝土、钢渣 制备碳酸钙和吸声材料等核心技术与装备,实现钢渣掺量>40%;钙提 取率大于 75%,吸声系数大于 0.5;产品符合行业相关行业标准,分 别建成万吨级钢渣制备陶瓷及泡沫混凝土示范工程, 千吨级以上钢渣 制备碳酸钙和吸声材料工业模式装置; 示范工程实现 3-6 个月以上的 安全、经济、稳定运行,全流程“三废”排放达标,节能效益显著; 申请相关国家发明专利及制定编制行业标准。 课题支持年限:2011-2015 年。 课题拟支持的国拨经费控制额: 课题拟支持的国拨经费控制额为 1200 万元,要求申请单位自筹经费不低于 1800 万元。
6
SO2 技术,建立低成本、连续稳定磷石膏制酸工艺;研究尾渣氧化钙 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高值化的钙质下游应用产品;开展磷石膏制酸 关键设备研究,优化集成万吨级硫磺分解磷石膏制酸全流程工艺。 主要考核指标:形成半水石膏节能化煅烧、硫磺低温分解磷石 膏制酸的关键技术和装备,实现半水石膏煅烧成本小于 35kg 标煤/ 吨,磷石膏转化率大于 99%,分解温度小于 1100℃,气相 SO2 浓度大 于 12%,形成 1-2 项尾渣氧化钙高值利用的下游产品及生产工艺;建 立万吨级工业示范工程,实现 3 个月以上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 全流程“三废”排放达标;硫酸生产成本小于 400 元/吨;申请相关 国家发明专利及制定编制行业标准。 课题支持年限:2011-2015 年。 课题拟支持的国拨经费控制额:课题拟支持的国拨经费控制额为 1400 万元,要求申请单位自筹经费不低于 2000 万元,由企业牵头申 报。
农业科技创新支撑计划实施方案
农业科技创新支撑计划实施方案第1章:总论 (3)1.1 背景与意义 (3)1.2 目标与任务 (3)第2章农业科技发展趋势与需求分析 (4)2.1 国际农业科技发展趋势 (4)2.2 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现状与需求 (5)2.3 农业科技创新方向与重点领域 (5)第3章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 (6)3.1 农业科技创新主体与功能定位 (6)3.1.1 (6)3.1.2 科研院所 (6)3.1.3 企业 (6)3.1.4 农民合作组织 (6)3.2 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7)3.2.1 农业科技创新基地 (7)3.2.2 农业科技园区 (7)3.2.3 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 (7)3.3 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与政策环境 (7)3.3.1 农业科技创新机制 (7)3.3.2 农业科技创新政策环境 (8)第四章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8)4.1 资源高效利用技术 (8)4.1.1 土壤改良与地力提升技术 (8)4.1.2 农田水分高效利用技术 (8)4.1.3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8)4.2 生物育种技术 (8)4.2.1 分子育种技术 (8)4.2.2 转基因技术 (8)4.2.3 生物技术育种 (9)4.3 精准农业技术 (9)4.3.1 农业遥感技术 (9)4.3.2 农业大数据技术 (9)4.3.3 智能农业装备技术 (9)第5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 (9)5.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9)5.1.1 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9)5.1.2 构建多元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 (9)5.1.3 强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 (9)5.2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9)5.2.1 完善农业科技推广组织体系 (10)5.2.2 构建农业科技推广协同机制 (10)5.2.3 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 (10)5.3 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创新 (10)5.3.1 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业科技服务模式 (10)5.3.2 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示范模式 (10)5.3.3 创新农业科技服务社会化体系 (10)5.3.4 强化农业科技服务政策支持 (10)第6章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10)6.1 人才培养与引进 (10)6.1.1 加大农业人才培养力度 (10)6.1.2 积极引进农业科技创新人才 (11)6.2 人才使用与激励 (11)6.2.1 合理使用农业科技创新人才 (11)6.2.2 建立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11)6.3 人才发展环境优化 (11)6.3.1 改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工作环境 (11)6.3.2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11)第7章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 (11)7.1 资金投入机制 (11)7.1.1 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体系 (11)7.1.2 设立农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 (12)7.1.3 强化金融支持 (12)7.2 政策支持体系 (12)7.2.1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12)7.2.2 制定优惠政策 (12)7.2.3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12)7.3 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 (12)7.3.1 建立风险投资机制 (12)7.3.2 搭建风险投资平台 (12)7.3.3 完善风险分担机制 (12)7.3.4 加强风险管理 (13)第8章农业科技创新国际合作与交流 (13)8.1 国际合作机制与模式 (13)8.1.1 建立多层次国际合作机制 (13)8.1.2 创新国际合作模式 (13)8.2 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 (13)8.2.1 技术引进 (13)8.2.2 消化吸收与再创新 (13)8.3 国际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平台建设 (13)8.3.1 建立国际农业科技合作信息平台 (14)8.3.2 创建国际农业科技合作实体平台 (14)8.3.3 加强国际农业科技人才交流 (14)第9章农业科技创新监测与评价 (14)9.1 监测指标体系 (14)9.1.1 创新资源指标 (14)9.1.2 创新活动指标 (14)9.1.3 创新绩效指标 (14)9.1.4 创新环境指标 (14)9.2 评价方法与模型 (14)9.2.1 定量评价方法 (14)9.2.2 定性评价方法 (15)9.2.3 综合评价模型 (15)9.3 农业科技创新监测与预警 (15)9.3.1 监测数据收集与处理 (15)9.3.2 预警机制构建 (15)9.3.3 预警信息发布与应对 (15)9.3.4 预警结果应用 (15)第10章组织实施与保障措施 (15)10.1 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 (15)10.1.1 组织架构 (15)10.1.2 职责分工 (15)10.2 实施步骤与时间节点 (16)10.2.1 调研与需求分析(2023年13月) (16)10.2.2 制定实施方案(2023年46月) (16)10.2.3 组织实施(2023年7月2025年12月) (16)10.2.4 监督评估与调整(2026年16月) (16)10.3 保障措施与政策建议 (16)10.3.1 政策保障 (16)10.3.2 技术保障 (16)10.3.3 组织保障 (17)第1章:总论1.1 背景与意义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对粮食安全的挑战,我国农业发展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
环保行业项目的分类及发展你了解多少
环保行业项目的分类及发展你了解多少随着环境的恶化,气候变得越来越极端,环保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重视。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环保项目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环保项目创业有哪些?我们环保可以做什么项目?环保项目分三个方面。
一、在环保产业方面:1、发展先进环保技术和装备,包括污水、垃圾处理,脱硫脱硝,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土壤修复,监测设备等,重点攻克膜生物反应器、反硝化除磷、湖泊蓝藻治理和污泥无害化处理技术装备等;2、发展环保产品,包括环保材料、环保药剂,重点研发和产业化示范膜材料、高性能防渗材料、脱硝催化剂、固废处理固化剂和稳定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替代产品等;3、发展环保服务,建立以资金融通和投入、工程设计和建设、设施运营和维护、技术咨询和人才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环保产业服务体系,加大污染治理设施特许经营实施力度。
二、在节能产业方面:1、发展高效节能技术和装备,包括锅炉窑炉、电机及拖动设备、余热余压利用装备、节能监测技术和装备,重点示范推广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基于吸收式换热的新型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技术等;2、发展高效节能产品,包括家用和商用电器、照明产品、建材产品和汽车等,重点研发和示范具有自主智能财产权的新型节能汽车及配套系统,重点推广能效等级为1、2级的高效节能产品;3、发展节能服务产业,推动节能服务公司为用能单位提供节能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等“一条龙”服务,以节能效益分享方式回收投资的市场化节能服务模式。
三、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方面:重点发展共伴生矿产资源、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汽车零部件及机电产品再制造,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餐厨废弃物、建筑废弃物、道路沥青和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重点解决共性关键技术的示范推广。
国家主要支持的生态环保项目具体如下:根据《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二、创新生态环保投资运营机制(三)深化林业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国有林区和国有林场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森林经营和采伐管理制度,开展森林科学经营。
湖南 2023年度高新技术领域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湖南2023年度高新技术领域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一、申报条件与要求1.申报单位:申报单位应在湖南省境内注册成立并正常运营1年以上,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条件、运行管理规范、科研诚信良好、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其他社会组织等。
2.多个单位组成申报团队联合申报的,应明确1个牵头申报单位,参与单位不超过3家,且应事先签订合作协议,明确任务分工,加盖所有合作单位公章并扫描上传。
3.纳入国家科技统计制度的企业牵头申报项目的,须在申报书中如实填报上年度企业研发投入和研发投入强度情况。
研发投入情况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统计规范(试行)》要求,按规定途径、标准填报年度研发经费(R&D)数据,并上传附表。
鼓励研发投入强度高(如5%以上)的企业牵头申报的项目。
4.加强平台、人才、项目一体化布局,鼓励单位依托省级及以上科技创新平台申报项目,鼓励“三尖人才”等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申报项目,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牵头申报项目。
5.对项目申报进行信用承诺,对申报资料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合规性负责,不得夸大自身实力与技术、经济指标。
应承诺本次申报的项目主要研发内容没有获得国家和省级有关部门的立项支持,以免重复立项、重复支持。
项目一经立项,申报材料中承诺的考核指标,将作为项目任务书明确的考核内容,原则上不予调整。
6.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应为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博士学位的在职人员,且年龄不超过57周岁(1966年1月1日以后出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7.厅市联动项目原则上由联动市州本地企业牵头联合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申报。
单个指南方向联动市州推荐项目不超过3项。
财政支持经费由省级财政和市县财政资金共同组成,市县财政资金按省级财政资金1:1配套。
厅市联动市州科技、财政部门在资源统筹、政策协调等方面加强支撑配合,采取有效措施推动项目成果在本市州应用示范。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计划)
附件1: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重点项目“大型燃煤电站锅炉烟气排放控制技术与装备”课题申请指南一、指南说明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90%二氧化硫、67%氮氧化物、70%烟尘排放量来自于煤炭的燃烧。
其中,燃煤电站、燃煤工业锅炉、燃煤炉窑等烟气排放污染问题最为突出。
围绕我国大气污染控制方面的重大需求和国际技术前沿,通过关键技术研发和系统集成,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燃煤电站、燃煤工业锅炉、燃煤炉窑等烟气排放污染物控制技术与设备,推动我国大气环境质量改善任务十分迫切。
此次发布的是本领域“大型燃煤电站锅炉烟气排放控制技术与装备”重点项目申请指南。
本重点项目下设5个课题,申请单位可以就各课题分别提出申请。
评审过程以课题为单元分别进行,择优确定各课题的承担单位。
二、指南内容课题一、大型燃煤电站锅炉湿法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与示范研究目标:针对我国湿法脱硫工艺能耗较高的问题,以节能和降低脱硝成本为目的,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低成本型湿法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并在300MW等级或以上燃煤电站锅炉进行工程示范,为我国大型燃煤烟气脱硫脱硝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研究内容:基于现有的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开发经济高效、可工业化使用的脱硝剂或添加剂,优化脱硝工艺及脱硫脱硝匹配技术,实现同一装置内同时脱硫脱硝;开发石灰石/石膏湿式脱硫系统降低能耗技术;开发湿法脱硫脱硝一体化设计软件包;建立300MW或以上机组配套的节能型湿法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示范工程,并实现稳定可靠运行。
主要考核指标:(1)形成300MW及以上大型燃煤电站锅炉湿法烟气脱硫脱硝系统设计软件包,并申请软件着作权登记;(2)开发出适用于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的脱硝剂,并说明其成分及在湿法脱硫系统中的使用条件;(3)在300MW燃煤电站锅炉上建立脱硫脱硝一体化集成技术示范工程,综合能耗比传统石灰石-石膏法降低15%以上,脱硝效率稳定达到30%以上,设备国产化率95%以上,整体运行保证率不低于95%,系统连续稳定运行3000h以上。
新晋院士柴立元简介
第6期丁亮等:基于细菌纤维素的阳离子交换膜在水系有机液流电池中的应用研究-7electrical energy[J],Adv Energy Mater,2018,8(8):1-9.&8'Li Y,Liu Y,Xu Z,et al.Poly(phenylene oxide)-based ion-exchange membranes for aqueous organic redox flow battery[J],Ind Eng Chem Res,2019,58: 10707-10712.Bacterial cellulose based cation exchange membranes foraqueous organic flow batteryDING Liang,HOU J ianqiu,YANG Zheng j in,WU Liang,XU Ton g ive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Hefei230041,China)Abstract:Due to the wide range of raw materials,safety and stability,aqueous organic flow batteries are expected to become the next generation of wind energy and solar energy storage devices.If researchers can develop cheap and environmentally-friendly cellulose membranes,then the large-scale development of aqueous organic flow batteries could be developed.However,considering the insufficient retention capacity of the conventional cellulose membrane,they may cause cross-contamination of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lytes if they are used directly.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bacterial cellulose was chosen as the skeleton and introduced copolymers of sodium styrene sulfonate and styrene into the skeleton by insitu polymerization to increase the density.In this way,positive charges can be introduced and finally make cation exchange membranes are prepared.The membrane was applied to a quinone system flow battery with a maximum power density of185mW/cm2.After200cycles of continuous charge and discharge cycles,the coulombic efficiency and energy efficiency maintained99%and80%of initial value, respectively.The average capacity retention of per revolution was99.81%,which is comparable to Nafion membranes performance.By adjust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active electrolyte,it was found that the permeaionofThenegaiveelecTrodeelecTrolyTeisThemaincauseofThecapaciydecay.Key words:ion exchange membrane;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bacterial cellulose;aqueous organic flow battery新晋院士柴立元简介柴立元是有色冶金环境工程领域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主题专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育部科技委环境与土木水利学部委员.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长、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及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带头人.东亚资源再生技术会议国际组委会中国方主席,应对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汞问题政府间谈判专家组专家.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何梁何利基金奖”、“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等荣誉称号,2017年当选中国共产党十九大代表。
2012年度国家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
2012年度国家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
(环境部分)备选项目
一、2012年度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环境部分)支持重点
根据《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部署,“2012年度863计划环境领域支持重点:
(一)废物处置与资源化技术。
重点支持废旧金属再生利用技术、废旧高分子材料利用技术,工业固废资源化技术,城市污泥安全处置及能源利用技术等。
(二)环境清洁技术。
重点支持节能降耗污染减排技术,大气污染净化技术,饮用水深度净化技术、放射性污染防治技术、温室气体减排与资源化技术,全球环境公约限定污染物削减与替代技术等。
(三)环境监测与物联网技术。
重点支持先进环境监测技术装备,智能化环境传感器,基于物联网的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等。
(四)环境与健康。
重点支持新型污染物监测技术,化学品安全风险竞价与污染削减技术,环境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区域环境基准研究等。
二、2012年度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环境部分)备选项目。
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煤矿乏风瓦斯分离与氧化利用关键技术与设备开发”重点项目申请指南
附件4: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煤矿乏风瓦斯分离与氧化利用关键技术与设备开发”重点项目申请指南一、指南说明甲烷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重要温室气体,甲烷排入大气而引起气候异常以及对臭氧层的破坏,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
煤矿乏风是最大的甲烷工业排放源,收集和利用煤矿乏风瓦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我国面临的紧迫任务,因此急需以煤矿乏风瓦斯为对象,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矿乏风瓦斯分离富集与氧化利用技术和设备。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十一五”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的总体部署,本领域2009年拟启动“煤矿乏风瓦斯分离与氧化利用关键技术与设备开发”重点项目,围绕煤矿乏风瓦斯分离、富集和高效氧化利用,开展技术研究和装备开发。
本重点项目拟安排国拨专项经费1500万元,下设2个课题,以课题为基本单元受理申请,各课题在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同时,有义务与其他课题协作共同实现项目目标。
每个课题可以由一家单位承担,也可以由多家共同承担,课题鼓励产学研结合。
对于多家单位共同承担的,由申请单位自行组合形成课题申请团队(同一个课题组只能参加一个申请团队),并提出课题组长和依托单位,由课题依托单位具体负责课题的申请。
各课题申报团队须根据项目申报指南中各课题的控制性考核指标提出详细的课题考核指标,且不得低于指南中的控制性指标。
二、指南内容1.项目名称煤矿乏风瓦斯分离与氧化利用关键技术与设备开发2.项目总体目标针对我国煤矿瓦斯富集与利用的重大需求,以煤矿乏风瓦斯为对象,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并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矿乏风瓦斯分离富集与热氧化利用技术装备。
项目拟在煤矿乏风的净化与减量、高效吸附剂、高效吸附设备、吸附分离安全、低能耗吸附分离工艺、甲烷蓄热高效氧化、热逆流氧化装置稳定运行、热量回收效率和蒸汽品质提高、氧化装置运行能耗降低等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在煤矿乏风瓦斯吸附富集、蓄热逆流氧化技术及应用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矿乏风瓦斯分离富集与高效利用有机结合的完整技术体系。
科技计划项目重点支持领域和优先发展主题
附件2.科技计划项目重点支持领域和优先发展主题一、电子信息1.新型电子材料元器件开展石墨烯、碳化硅、有机发光、大尺寸靶材以及超导、纳米、智能等前沿材料研发;开展半导体场效应管(MOSFET)、绝缘栅晶体管(IGBT)等核心器件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开展以打印OLED用高效空穴传输材料、高色域彩色光刻胶、量子膜、高强玻璃盖板等平板显示材料研发;开展量子通信、导航SOC、光通讯、电子雷管、高速高精度模数转换器等重点应用领域专用芯片,以及国产控制器、存储器、太赫兹、多模信息感知处理等高端芯片研发。
2.高端信息设备与智能终端系统开展类脑智能、量子智能计算、智能语音与自然语言理解、跨媒体感知计算、高级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技术研发;开展超高清、超薄曲面、新型体感交互、自然交互、智能传感、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无人智能系统及人机协同等技术研发;开发车载信息平台、智能显示、穿戴设备、高速实时图像追踪系统等新型智能硬件。
3.云计算技术开展云计算虚拟技术、云安全技术、数据交换、资源互联共享技术研发;研发适应云计算环境下的高性能、高可靠安全技术产品与服务,引导云计算数据中心和大数据服务业发展布局,提升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业能力建设。
开展海量多源异构数据建模、存储、访问以及基于云平台大规模分布式计算和智能分析的大数据服务技术研发;开展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安全关键技术及相关产品的研发。
4.网络与信息安全关键技术开展可信计算、透明加密、云安全、大数据安全、移动安全等信息安全技术研究,开发大规模异构网络空间中的可信管理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制网络身份管理与服务可信等级的评估评价标准与工具;开发大数据环境中的数据保护和隐私保护技术及产品;研发支持主动防御、精准检测、快速响应、智能恢复的一体化信息保障体系构建技术及产品。
5.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融合开展新兴信息技术在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广告、演艺、娱乐、会展等文化产业的深度和创新应用;支持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支持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技术,开展文物信息资源深度开发利用和相关服务技术研发。
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重点项目
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重点项目“二氧化碳的捕集与封存技术”课题申请指南一、指南说明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国际热点问题,二氧化碳因具有温室效应被普遍认为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
研究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经济高效的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推动二氧化碳减排,对于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针对二氧化碳减排的迫切需求,瞄准国际技术前沿,研发吸附、吸收等二氧化碳捕集技术,探索二氧化碳封存技术,为我国二氧化碳减排提供科技支撑,项目下设个课题。
二、指南内容课题一、二氧化碳的吸收法捕集技术研究目标:研发先进实用的高效吸收溶剂、吸收塔填料以及新型高效吸收分离设备和分离技术,发展吸收分离过程模拟和集成优化新技术,通过关键技术的突破,着重研究解决捕集的高能耗和高费用问题,进行中间试验并进行技术经济与风险评价,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吸收法捕集的技术方案。
研究内容:()新型高效吸收溶剂的研制针对燃煤电厂等工业的排放源,采用分子模拟、分子设计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开发高性能、低能耗和低腐蚀性的化学、物理及化学物理耦合吸收溶剂。
测定其中的吸收溶解度和吸收解吸动力学,建立相应的溶解度和动力学模型,研究吸收性能和溶剂分子结构的定量关系,根据不同气体情况研制和优化溶剂体系,并进行硫、碳一体化脱除、以及膜—吸收耦合等新技术的探索性研究。
()特大型吸收设备强化和过程优化通过先进的实验测量技术、计算流体力学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特大型分离设备强化的途径,研制高效吸收塔填料等塔内构件;发展吸收分离过程模拟优化技术,研究节能降耗的新流程,继而形成吸收法捕集的集成技术方案及开发平台。
进行中间试验,获取工艺和能耗数据,进行技术经济与风险评价。
主要考核指标:()针对燃煤电厂等工业的排放源,研发~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效吸收溶剂。
2024年重点项目工作计划(2篇)
2024年重点项目工作计划一、项目背景和目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们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也越来越多。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求,提高我们的竞争力,我们制定了2024年的重点项目工作计划。
本计划将以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福祉、提升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统筹安排各项具体工作任务。
二、项目规划和时间节点:1. 经济发展项目:(1) 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加强新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时间节点:1月-12月。
(2) 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提供贷款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创业和就业。
时间节点:1月-12月。
(3) 加强对外贸易合作,拓展新的国际市场,提升出口质量和规模。
时间节点:3月-12月。
(4)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交通运输、水利和能源领域的重点项目。
时间节点:1月-12月。
2. 民生福祉项目:(1) 加大投入,提高教育和医疗卫生资源的供给水平,改善教育和医疗条件。
时间节点:1月-12月。
(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建设,提高待遇水平。
时间节点:1月-12月。
(3)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改善空气质量和水质,建设美丽宜居的城市环境。
时间节点:1月-12月。
(4) 扩大就业机会,提供更多的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促进就业。
时间节点:1月-12月。
3. 生态环境项目:(1) 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加强工业生产和能源消费的监管,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时间节点:1月-12月。
(2) 加强生态保护,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时间节点:1月-12月。
(3) 加大对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理的投入,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时间节点:1月-12月。
(4) 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加强环境执法力度。
时间节点:1月-12月。
三、项目实施和监督方式:1. 针对各项目设立专门的工作组和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具体的实施和监督工作。
2. 每月召开项目例会,及时调整和协调工作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重点项目
“二氧化碳的捕集与封存技术”课题申请指南
一、指南说明
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国际热点问题,二氧化碳因具有温室效应被普遍认为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
研究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经济高效的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推动二氧化碳减排,对于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针对二氧化碳减排的迫切需求,瞄准国际技术前沿,研发吸附、吸收等二氧化碳捕集技术,探索二氧化碳封存技术,为我国二氧化碳减排提供科技支撑,项目下设3个课题。
二、指南内容
课题一、二氧化碳的吸收法捕集技术
研究目标:
研发先进实用的CO2高效吸收溶剂、吸收塔填料以及新型高效吸收分离设备和分离技术,发展CO2吸收分离过程模拟和集成优化新技术,通过关键技术的突破,着重研究解决CO2捕集的高能耗和高
费用问题,进行中间试验并进行技术经济与风险评价,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吸收法捕集CO2的技术方案。
研究内容:
(1)新型高效吸收溶剂的研制
针对燃煤电厂等工业的CO2排放源,采用分子模拟、分子设计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开发高性能、低能耗和低腐蚀性的化学、物理及化学物理耦合吸收溶剂。
测定其中CO
2的吸收溶解度和吸收-解吸动力学,建立相应的溶解度和动力学模型,研究吸收性能和溶剂分子结构的定量关系,根据不同气体情况研制和优化溶剂体系,并进行硫、碳一体化脱除、以及膜—吸收耦合等新技术的探索性研究。
(2)特大型吸收设备强化和过程优化
通过先进的实验测量技术、计算流体力学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特大型分离设备强化的途径,研制高效吸收塔填料等塔内构件;发展CO2吸收分离过程模拟优化技术,研究节能降耗的新流程,继而形成吸收法捕集CO2的集成技术方案及开发平台。
进行中间试验,获取工艺和能耗数据,进行技术经济与风险评价。
主要考核指标:
(1)针对燃煤电厂等工业的CO2排放源,研发1~2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效吸收溶剂。
(2)研发1~2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效吸收塔填料。
(3)通过过程模拟优化和中间实验,形成1~2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吸收法捕集CO2的新技术。
(4)中间试验规模和指标:
常压(1bar),试验规模为吸收塔径≥200mm,气体处理量≥60
万标准立方米/年,对溶剂的指标要求是在气体含8-15%的CO2的情况下对CO2的循环吸收量≥50~60克/升;
中高压(≥20bar),试验规模为吸收塔径≥60mm,气体处理量≥60万标准立方米/年,对溶剂的指标要求是在气体含30~40%CO2的情况下对CO2的吸收量≥37~50克/升;
试验总体技术经济指标为:CO2捕集率≥90%,CO2的捕集成本比现有吸收技术的可比成本下降20%以上。
(5)申请发明专利2~3项。
课题实施年限:
2008年5月至2010年12月
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
本课题国拨专项经费控制额不超过700万元,要求承担单位自筹或配套研究经费不少于350万元。
课题二、二氧化碳的吸附法捕集技术
研究目标:
研究开发高效节能的CO2吸附材料,发展CO2吸附分离过程模拟和优化新技术。
通过关键技术的突破着重解决CO2捕集的高能耗和高费用问题,进行中间试验并进行技术经济与风险评价,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吸附法捕集CO2的技术方案。
研究内容:
(1)新型高效吸附材料的制备筛选和基础物性研究
针对燃煤电厂等工业过程产生的气体中CO2的捕集问题,通过分子模拟、分子设计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和开发具有高选
择性、高吸附容量、低解吸能耗的新型吸附分离材料。
测定CO2在吸附材料中的吸附基础物性数据,阐明吸附材料结构与其吸附分离CO2性能的内在相关性,为吸附分离整体过程设计提供依据,并最终确立高性能低成本的吸附材料体系。
(2)吸附分离过程优化技术研究
优化设计CO2吸附分离过程的工艺流程,建立实验室规模和中间实验装置,研究确定低操作能耗的工艺参数;开发流程模拟程序并优化分离过程;在确立吸附材料结构和性能与关键设备适配性的基础上,建立从吸附剂研制到吸附塔设计优化的技术平台,形成吸附法捕集CO
2的集成新技术。
进行中间试验,进行相关的技术经济可行性评价。
主要考核指标:
(1)针对燃煤电厂等工业过程产生的含CO2气体,开发1~2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型高效吸附剂。
(2)通过过程模拟优化和中间实验,形成变压或变温耦合吸附/脱附的CO2捕集集成新技术。
(3)中间试验规模和指标为:
常压(1bar),气体处理量≥20万标准立方米/年,对吸附剂的指标要求是在气体含8~15%CO2的情况下对CO2的吸附量≥0.035~0.066克/克;
试验总体技术经济指标为:CO2的捕获率≥90%,捕集成本比现有吸附技术的可比成本下降20%以上。
(4)申请发明专利2~3项。
课题实施年限:
2008年5月至2010年12月
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
本课题国拨专项经费控制额不超过600万元,要求承担单位自筹或配套研究经费不少于300万元。
课题三、二氧化碳的封存技术
研究目标:
针对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减排的迫切需求,对陆地或海底地质咸水层的CO2封存技术进行研究。
瞄准国外发展的最新动向,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实用的CO
2封存技术。
通过关键技术突破,发展适合我国地质条件的低成本、实用性CO2封存技术。
研究内容:
(1)咸水层封存能力评价技术
研究CO2封存条件下温度、压力等物理参数、流体化学组成、骨架岩石的矿物组成(包括新生矿物),以及地球化学作用过程(包括溶解和缓冲、矿物沉淀过程)对于固碳(碳捕获)的影响机制,发展咸水层介质CO2封存能力的评价技术。
(2)咸水层CO2封存体的安全性评价技术
研究咸水层地下水循环属性对于封存安全性的影响。
研究不同沉积类型盖层的力学性质及其对封存体封闭性的影响。
通过岩石力学实验和模拟,研究CO2封存体的水文地质结构对高压突破的影响及盖层破坏机理与过程。
开发封存压力影响下毛细作用对CO2扩散影响的模拟和评价技术。
研究咸水层渗透性及边界条件对CO2运移的影响。
(3)咸水层CO2封存效果的监测技术
研究超临界态CO2、水和烃等多相流体在低pH值的酸性环境中与介质作用机理,开发多相多场耦合模拟技术,研究封存效果与环境安全性评价指标,开发CO2封存环境安全性的示踪、监测与探测
技术。
主要考核指标:
(1)开发一套可用于咸水层CO2地质封存物理模拟研究的实验装置和封存效果监测评价的分析测试流程。
(2)开发一套可用于咸水层CO2地质封存条件下超临界CO2、咸水与岩石相互作用及CO2在咸水层内运移模拟的数值模拟系统。
(3)开展咸水层CO2封存技术现场试验研究;试验需有注入与观测井,封存地质条件超过CO2的临界点即温度>31℃、压力>74bar,CO2注入量>100吨,在观测井中可检测到回归CO2。
(4)申请发明专利2~3项。
课题实施年限:
2008年5月至2010年12月
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
本课题国拨专项经费控制额不超过700万元,要求承担单位自筹或配套研究经费不少于350万元。
三、注意事项
1.本重点项目下设3个课题,申请单位需针对单个课题提出申请。
评审过程以课题为单元分别进行,择优确定各课题的承担单位。
2.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一年以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不包括外国独资企业和外资控股企业)、事业单位均可承担本项目课题。
3.重点项目课题责任人必须是法人,法人是当然的课题依托单位,且须指定一名自然人担任课题组长。
课题组长应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年龄在55周岁以下(截止指南发布之日),具有高级职
称或博士学位,每年(含跨年度连续)离职或出国的时间不超过半年,过去三年内没有863计划信用管理不良记录。
4.对于港澳台优秀科技人员、海外优秀华人学者(包括取得外国国籍和永久居留权的),再满足年龄、职称(学位)等基本条件时,只要正式受聘于课题依托单位,且协议期或聘任期覆盖课题执行期,每年在课题依托单位工作时间不少于6个月,也可作为课题组长。
在课题申请时,由课题依托单位出具相关证明材料。
5. 课题组长申请及负责的科技部三大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和973计划)在研课题累计不得超过一项,同时可参加一项课题(申请或在研);每个参加课题的技术人员最多只能参与三大计划中两项课题的工作。
科技部及所属事业单位借调的与863计划相关的人员不能申请或参加申请。
6.本重点项目各课题鼓励产学研单位联合申请。
7.申报程序和要求:
本项目通过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统一申报。
申请指南在科技部及863计划网站上公开发布。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