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逆转文稿演示

合集下载

动脉硬化不稳定性斑块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_董波讲稿.pptx

动脉硬化不稳定性斑块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_董波讲稿.pptx

血管病变—AS及斑块不稳定性 研究的四个热点问题
• 一. EC是AS发生的基础与前提 • 早期发病机制的问题:强调EC功能异常重
要性
• AS是一个以VEC损伤为基础、以血管慢性炎症 为特征的病理过程。
•.
• (一)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
• 1 调节血管舒张功能 • 2 抗炎症功能及抗黏附功能 • 3 调节脂蛋白代谢 • 4 抗凝功能
内皮功能障碍危险因素
肥胖: 1 中心性肥胖内皮细胞或血管平滑肌细
胞产生氧化自由基增加 2 脂肪细胞分泌炎症因子 3脂肪细胞分泌脂联素少,抵抗素增多
内皮功能障碍危险因素
吸烟: 雪茄烟可引起ICAM-1,E一选择素
及VCAM-1表达
高血压:
• 内皮细胞功能损伤;心脑血管病的基础
内皮功能障碍危险因素
糖尿病: 就是心血管疾病 1 氧化应急概念:高血糖刺激血管 细胞,产生氧自由基 2 糖基化血红蛋白等代谢产物
代谢综合症两大热点
b-细胞失代偿 IGT
2型糖尿 病
内皮功能障 碍
微血管并发症
加速动脉粥样 硬化的发生
高胰岛素血症
中心性肥胖 高血压 血脂异常
纤溶系统异常
炎症反应、内皮损伤
内皮损伤最新危险因素: (ATPIII危险因素分层)
• AICS的病人血清及单核细胞分泌MMP的 活性亦明显升高。
• Zymorgrphy测定活性
巨噬细胞导致斑块不稳定机制
• (1) 巨噬细胞可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1、MMP2、MMP3及MMP9,分解 细胞外基质,使纤维帽变薄。
• (2)巨噬细胞增多可明显增加细胞因子 如IL-1、TNF及MCP-1的表达,加重斑块 内局部炎症反应。

颠覆:逆转冠心病斑块的研究进展及生活方式医学

颠覆:逆转冠心病斑块的研究进展及生活方式医学

颠覆:逆转冠心病斑块的研究进展及生活方式医学什么是冠心病冠心病是一种缺血性心脏病,是指向心脏提供血液的动脉血管(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出现胸痛、胸闷等不适症状。

冠心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这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很难逆转而导致的,血管中的斑块一旦形成,很难彻底消除,目前的单纯药物治疗方法,只能通过长期用药以稳定病情,防止斑块进一步扩大。

逆转斑块,是防治冠心病的临床抓手与终极目标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公布的世界非传染性疾病分布图中,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最主要的致死原因,而动脉粥样硬化是其主要的病理生理基础。

动脉粥样硬化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是一个多细胞、多因子参与的复杂疾病。

虽然,国际上有关冠心病的临床试验都以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卒中等作为主要研究终点,但是从病理生理学的角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逆转或者消退,才应该是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靶点以及终极临床治疗目标。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一般是在数年或数十年间逐渐形成,而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血栓并发症则是突然发生,且经常无任何预警信号。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很可能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活化”)和愈合(“钝化”)之间的平衡被打破。

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部分斑块确实很难或不可能逆转,比如斑块完全钙化、血管成「陶瓷」样改变的病情,即通俗意义上的硬斑块。

但是,相当一部分软斑块,还是可以有被逆转的极大的可能性的。

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影响身体内的大中动脉,如冠状动脉、颈动脉、脑动脉、肾动脉等,其斑块形成过程所用的时间,因人因病而异。

就拿最容易检查到的颈动脉斑块来说,通常一个人颈动脉的粥样硬化斑块大约从青春期(15岁左右)就开始隐隐发育,至40岁左右变得明显,而到60岁左右,查遍颈动脉没有发现一枚动脉硬化斑块的人就屈指可数了。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后期发生了许多实质性的改变,逆转后期斑块非常困难,所以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逆转,尤其是早期快速逆转是非常必要的。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逆转的治疗和挑战-PPT课件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逆转的治疗和挑战-PPT课件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Pollack CV, et al. The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2019(34)4: 417-428
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事件的三个主要环节
减少OX-LDL 底物形成 抑制血栓 的形成 抑制氧化的 LDL-C 的形成
降血脂
传统疗法
抗血小板聚集
difference t
(d)
0.24士0.19 4.59
p p<0.01
In PAS group, vascular stenosis was decreased by 24% after treatment.
0.7 0.6 0.5 0.4 0.3 0.2 0.1 0 血管狭窄程度 治疗前 治疗后
动脉粥样硬化累及全身血管床
脑血管疾病 24.7% 冠状动脉疾 病
7.4%3.3% 3.Fra bibliotek%29.9%
3.8% 3.8%
11.8 11.9% %
19.2%
外周动脉疾病
CAPRIE Steering Committee. Lancet 2019;348:1329-1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能逆转 还是不能逆转 挑战
Comparison of vascular plaque stenosis AS and PAS therapy ( X±s)
0.68士0.18
0.53士0.19
0.15士0.11
3.13
p<0.01
0.58
In AS group, vascular stenosis was decreased by about 15% after treatment.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逆转的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逆转的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逆转的研究进展王姗;孙桂波;罗云;孙晓波【摘要】Atherosclerosis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death all over the world.Although now many drugs have been widely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 , there are still many patients who cannot be cured , especially those with advanced atherosclerosis plague.So the research on the regression of atherosclerosis , es-pecially rapid regression is in need .The research on reverse of atherosclerosis has some breakthrough in recent twenty years , especially in the area of the rapid reversal of advanced plaques , and some new mechanisms have been confirmed , including mac-rophage migration , polarity of macrophag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crophages and the change of blood lipid , which offers hope for finding more effective drugs in future .%动脉粥样硬化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全世界最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

刚查出了颈动脉斑块,能逆转和消除掉吗?这种情况的人是有机会的

刚查出了颈动脉斑块,能逆转和消除掉吗?这种情况的人是有机会的

刚查出了颈动脉斑块,能逆转和消除掉吗?这种情况的人是有机会的展开全文【专业医生为您做解答】有朋友问:刚则查出长了颈动脉斑块,还能逆转和消除掉吗?这是一个很多人非常关心的问题,有人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斑块是不可逆转的,但也听到过有些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干预治疗,斑块缩小甚至消失了,那么斑块究竟能不能逆转和消失呢?先来了解一下动脉斑块是如何发生的?所谓斑块是一种形态学上的描述,实质上它是血管壁中脂质化物质形成的团块,这些团块的组成成分包括脂肪类物质比如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还有机体用于清除血管异物的吞噬细胞等等,由它们混杂在一起而形成,在斑块形成的早期,大量甘油三酯等脂肪通过低密度脂蛋白被运送进血管内皮细胞中,起过一定的限量时,机体就会调动吞噬细胞来吞噬过多的脂肪,以达到清除的目的。

但随着脂肪数量的增多,一来吞噬细胞的数量越来越不够用,吞噬了大量脂肪的吞噬细胞因过量吞噬发生了死亡,就会像皮肤“化脓感染”一样形成“粥”一样的坏死物质,这样的物质形成了便积存在了血管壁中而无法得到清除,越积越多就形成了斑块。

由此可见,在血管内皮中积存的脂肪较多、吞噬细胞尚能发挥吞噬作用而未发生坏死、还没有大量形成“粥”状物质的这个阶段,如果能采取大量减少脂肪进入血管内皮,同时增强并促进吞噬细胞吞噬功能,将血管内皮中的脂肪慢慢清除掉,就可以阻止斑块的进一步形成并清除掉脂肪堆积形成的团块。

而一旦错过了这样的机会,有了“粥”状物质的形成,特别是这些“粥”状物发生钙化、纤维化成为了血管壁的一部分时,便不可能再被清除,成为了不可逆转的病变。

因此,能够得以逆转并清除的斑块是指早期形成的斑块,这一阶段在控制血压、血糖、戒除烟酒等避免血管内皮受损的基础上,严格控制血脂特别是降低运送脂肪进入血管内皮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将有机会逆转与清除掉早期斑块(早期软斑)。

国内外研究证实:将低密度脂蛋白至少控制在2.1mmol/L以下才可能有这样的结果,特别是能降低至1.8mmol/L以下获得的机会会更大;低密度脂蛋白得到这样的控制,即便是对已经形成的不可逆斑块,也可以起到缩小与稳定的作用。

动脉硬化可逆转

动脉硬化可逆转

02
动脉硬化的预防和治疗
健康的生活方式
戒烟
戒烟是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的重 要措施。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 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动脉硬化

限制饮酒
过量饮酒会损害血管健康,因此 应限制饮酒。建议男性每天不超 过两杯,女性每天不超过一杯。
减轻压力
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会影响血管 健康,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减轻 压力。例如,进行冥想、瑜伽等 放松练习,或与亲友交流、参加
将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结合起来,可以提 高锻炼效果。
避免过度运动导致身体损伤,适度运动有 益于血管健康。
寻求专业帮助和治疗
01
02
03
进行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可以帮助发现潜 在的血管问题,及时采取 措施。
就医咨询
如有疑虑或出现相关症状 ,应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和建议。
遵从医嘱
根据医生建议调整生活习 惯或接受相应治疗。
限制饮酒
过量饮酒会损害血管健康,建议适量饮酒或 避免饮酒。
坚持规律作息
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维护血 管健康。
坚持健康饮食和营养补充
控制热量摄入
避免高热量、高脂肪、高糖的食物, 以控制体重和血脂水平。
增加蔬菜和水果摄入
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 素,有助于降低血脂和血压。
适量摄入蛋白质
动脉硬化可逆转
2023-11-09
目 录
• 动脉硬化概述 • 动脉硬化的预防和治疗 • 动脉硬化可逆转的证据和案例 • 动脉硬化可逆转的实践和方法 • 结论和建议
01
动脉硬化概述
定义和病理学特征
定义
动脉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血管疾病,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过程。
病理学特征

ASCVD患者逆转斑块他汀治疗专家共识(全文)

ASCVD患者逆转斑块他汀治疗专家共识(全文)
[关键词]他汀类;斑块逆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argets of statin therapy which effectively decrease cholesterol influx into plaque while increase cholesterol efflux from plaque and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SCVD.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SCVD)包括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和外周血管疾病[1],其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AS)。AS是脂代谢紊乱和炎症性血管疾病,他汀类药物具有调脂和抑制炎症作用,临床试验证明他汀治疗可以逆转AS斑块,降低心血管事件,为了采用循证依据指导临床实践,特撰写本专家共识。ASCVຫໍສະໝຸດ 患者逆转斑块他汀治疗专家共识(全文)
他汀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可以显著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事件。分析六项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血管内超声(IVUS)评价冠脉斑块体积变化的临床试验:他汀治疗后LDL-C显著降低到53~79mg/dL(1.4~2.1mmol/L)冠脉斑块体积保持不进展,若同时升高载脂蛋白A1(Apo-A1)>9%(达到1.35~1.5g/L)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8%(达到45~55mg/dL)(1.2~1.4mmol/L) 可以观察到冠状动脉斑块的逆转。这可以作为他汀类药物治疗减少胆固醇流入斑块和增加胆固醇流出斑块的目标值,对ASCVD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SATURN研究[13]是一项双盲、平行阳性药物治疗对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共入选1385例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比较瑞舒伐他汀(40mg/d)或阿托伐他汀(80mg/d)治疗104周后冠脉斑块的变化。结果显示,瑞舒伐他汀40mg/d较阿托伐他汀80mg/d能更显著的降低LDL-C水平(瑞舒伐他汀组:62.6mg/dL;阿托伐他汀组:70.2mg/dL,P<0.001)并升高HDL-C水平(瑞舒伐他汀组:50.4mg/dL,较基线升高11.3%;阿托伐他汀组:48.6mg/dL,较基线升高8.7%;两者比较P=0.01)。IVUS评价冠脉斑块进展的主要有效性参数PAV中位数的变化显示两组斑块均出现逆转(瑞舒伐他汀组-1.22%,阿托伐他汀组-0.99%,与基线比较均P<0.001),两组间比较虽然瑞舒伐他汀组好于阿托伐他汀组,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17)。次要有效性参数TAV中位数的变化同样显示斑块逆转(瑞舒伐他汀组-6.39 mm3,阿托伐他汀组-4.42 mm3,与基线比较均P<0.001),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这项研究进一步证实两种他汀均可以通过强效降低LDL-C并升高HDL-C逆转斑块,瑞舒伐他汀较双倍剂量阿托伐他汀比较将LDL-C降低至更低水平同时更大幅度的升高HDL-C,可以获得更强的斑块逆转效应。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逆转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逆转
斑块总体积(TAV)的变化( mm3 )
患者百分比 (%)
P=0.07
P=0.02
SATURN研究分析:降脂幅度与斑块逆转
J Am Coll Cardiol. 2012; 59 (13) Suppl Sxxx
整个队列的TAV变化与各项血脂生化指标之间的关联度
指标
r(相关系数)
P
LDL-C
0.11
患者好转后要求出院,表示回家修整后赴上级医院诊疗。
内皮损伤 炎性细胞进入内皮下 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趋化 细胞粘附分子表达增加 巨噬细胞吞噬氧化LDL 指纹和脂质斑块形成 泡沫细胞形成
01
04
02
03
传统概念:斑块逐渐增大,狭窄。 消退斑块是重点。 现代概念:斑块稳定与否。
MI前罪犯病变的狭窄程度
独特的抗血小板血栓 形成作用 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沉积 降低纤维蛋白原、血粘度和PAI-1
减少炎症反应
恢复内皮功能 改善内皮依赖血管扩张 改善血管反应
*关于以上4项作用和作用机理, 他汀之间有显著的差异
研究时间
LDL-C的变化 (%)
达到的LDL-C (mg/dL)
HDL-C的变化 (%)
达到的HDL-C (mg/L)
2 –2
IVUS 血脂
血脂
随机试验期
血脂 安全
安全
Nicholls et al. N Engl J Med. 2011;365:2078-2087.
活性导入期
阿托伐他汀
瑞舒伐他汀
-1.5
-1.0
-0.5
0.0
斑块体积百分比(PAV)的变化
-1.22
-0.99
P=0.17
P<0.001

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PPT文档资料

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PPT文档资料

Law MR, et al. BMJ. 2019;326:1-7
降低相同LDL-C,两种他汀并未显示相同获益
——新公布:来自美国临床实践医疗管理数据库的回顾性分析
阿托伐他汀 (n=61,324)
辛伐他汀 (n=19,585)
对因剂量因素导致的两种他 汀降低LDL-C水平的预期差
事件减少(%)
异调整后,
极高危:
1)急性冠脉综合征 2)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糖尿病
LDL-C<80(1.8mmol/l)
诸骏仁 2019年6月厦门心血管年会
不断深入的他汀疗效指标
我们经常听到的有关他汀疗效的研究结果报告:
■ 他汀使LDL-C降低了多少…… ■ 他汀使斑块阻断/逆转了多少…… ■ 他汀使心血管事件降低了多少…… 替代终点 临床终点
■ AHA/ASA(2019)
Primary Prevention of Ischemic Stroke Guidelines for Prevention of Stroke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o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在LDL-C降低幅度具可比性
的情况下,与辛伐他汀相比, 服用阿托伐他汀,心血管事
14%
件风险显著降低14%。
主要终点:服用他汀类药物3个月后因如下情况而住院: 心肌梗死、卒中或TIA、胸痛(心绞痛)或冠脉疾病、血管疾病、或某些类型心脏手术 美国心脏协会第47届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和预防年会
次要终点分析: 阿托伐他汀比辛伐他汀更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
■ ADA
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19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以逆转和完全消退吗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以逆转和完全消退吗

改变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
戒烟可以显著降低动脉粥 样硬化斑块的风险,限酒 可以减少酒精对血管的损 害。
增加运动
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以促进 血液循环,有助于减轻血 管炎症反应,减少斑块的 形成。
控制体重
肥胖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 风险,控制体重可以降低 血脂和血压,有助于稳定 斑块。
饮食和营养补充
低脂饮食
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 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 谷类等富含纤维的食物的摄入
改变生活方式的证据和机制
戒烟限酒
戒烟限酒能够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降低血浆中的炎症因子水平, 从而稳定斑块,降பைடு நூலகம்心血管事件
风险。
运动和减肥
运动和减肥能够降低血压、血糖和 血脂水平,改善身体代谢状态,从 而有助于逆转和消退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能够改善心理健康,降低 应激激素水平,从而有助于稳定斑 块,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以逆转 和完全消退吗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概述 • 斑块的逆转与消退 • 斑块逆转和消退的证据和机制 • 斑块逆转和消退的挑战与前景
01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概述
定义和分类
定义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涉及脂质代谢异常和血管壁的病变 。斑块是AS的特征性病理变化,主要累及大、中动脉。

增加抗氧化剂的摄入
如维生素C、维生素E、硒等, 可以减轻血管炎症反应,降低 氧化应激反应,有助于稳定斑 块。
补充鱼油
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鱼油可以 降低血脂,减轻血管炎症反应 ,有助于稳定斑块。
减少盐的摄入
过多的盐摄入会导致高血压, 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减少 盐的摄入有助于稳定血压和心

动脉粥样硬化(1) ppt课件

动脉粥样硬化(1)  ppt课件

炎症反应
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涉及多种炎症因 子的释放和激活,如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等。
流行病学
01
02
03
发病率
动脉粥样硬化是全球范围 内的主要心血管疾病之一 ,发病率逐年上升。
危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吸烟、肥胖等是动脉粥 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
地域差异
安全的治疗方法。
针对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内皮 细胞功能紊乱等不同机制的药物
正在研发中。
一些新药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并显示出良好的初步疗效和安
全性。
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通过改变或修复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基因来治 疗疾病。
基因治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识别和验证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基因变异和功能上。
不同地区和种族的发病率 存在差异,可能与遗传、 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有 关。
02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慢性过程 ,通常始于青少年时期,随着 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重。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多种因 素有关,包括遗传、环境、生 活方式等。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中, 脂质在动脉内皮细胞下沉积, 形成脂纹,进而发展为纤维斑 块和粥样斑块。
预防措施
定期体检
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 ,及早发现并控制相关危险因
素。
控制慢性疾病
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的管理和控制。
心理调适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减轻 压力和焦虑。
遗传咨询
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建 议进行遗传咨询和风险评估。
05
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新药研发

瑞舒伐他汀对65岁以上老年人劲动脉斑块的疗效观察

瑞舒伐他汀对65岁以上老年人劲动脉斑块的疗效观察

瑞舒伐他汀对65岁以上老年人劲动脉斑块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65岁以上老年人颈动脉斑块的逆转作用。

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7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65岁以上老年颈动脉斑块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和非诺贝特组,各44例。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颈动脉斑块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2年后瑞舒伐他汀组LDL-C、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颈动脉斑块体积明显减小。

非诺贝特组治疗2年后LDL-C水平低于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hs-CRP水平没有显著变化,斑块总体积较治疗前增加。

结论:瑞舒伐他汀在安全降低血脂水平的同时,能够逆转颈动脉斑块。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颈动脉斑块;逆转;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在保持长时间的临床“沉默”之后,以重大心血管事件,例如心肌梗死,为其首发临床征象[1]。

目前已有报道,他汀治疗可明显延缓,甚至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其作用机制与他汀类药物可全面调节血脂,抗炎,抗氧化,保护血管等作用有关,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减少心血管事件(ASCVD)发生风险的基石。

瑞舒伐他汀是临床上常见的降低血脂的药物,大量临床经验已经证明瑞舒伐他汀能够降低高血脂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

本研究目的为评估瑞舒伐他汀对颈动脉斑块的作用,进一步探讨其心血管保护机制。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2017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65岁以上老年颈动脉斑块患者8 8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79.40±6.35)岁。

将其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和非诺贝特组,各44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脂水平、合并疾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入选标准:年龄>65岁;符合降脂治疗指南标准的颈动脉斑块患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共振成像
• 直接看血管腔和血管壁 • 可以再造三维图像 • 优点
– 无创检查 – 可提供动脉壁、腔和斑块的二或三维图像 – 可以分析斑块的成分
• 缺点
– 是一项新技术,其有效性还未得到充分验证
血管壁体积=1076mm3
– QCA不能发现早期AS – CIMT虽然可以作为各期AS进展的marker,但不
(n=520) ATV 80mg (n=519)
24m 24m
18m 24m
LDL-C 的变化
(%)
达到的 LDL-C (mg/
dL)
HDL-C 达到的 的变化 HDL-C (%) (mg/L)
PAV 的 变化(%)
TAV变 标化TAV的
化百分
变化
比(%) (mm3)
-53.2 60.8 +14.7 49.0 -0.79**
他汀类药物调脂以外的作用
独特的稳定斑块作用
• 不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加 强斑块帽,抑制斑块破裂
• 对中心脂质的消耗和稳定作 用
• 抑制巨噬细胞等
*关于以上4项作用和作 用机理, 他汀之间有显 著的差异
独特的抗血小板血栓 形成作用
• 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沉积 • 降低纤维蛋白原、血粘度和
PAI-1
恢复内皮功能
血管内超声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
• 优点
– IVUS可在体精确测量斑块负荷,重复性好
• 缺点
旋转式探头
– 有创检查 – 虽然IVUS被证明是验证抗AS治疗减少
斑块负荷最直接的指标,但其对未来
正常冠脉解剖
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还不十分确定
IVUS测量方法图示
血脂指标用平均值表示,如非特别提示IVUS数值用中位数表示. $完成研究的患者. 绿色值表示数值上的逆转. ns 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P<0.001, ***p<0.0001 与基线相比; †P<0.05, ††P<0.01 与对照组相比. ATV=阿托伐他汀, RSV=瑞舒伐他汀;TAV=粥样斑块总体积, PAV = 粥样斑块体积百分比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逆转文稿演示
• 53岁男性患者,因“腹胀10多天”于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诊断 “腹胀待查(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淋巴瘤?)”,诊断“糖尿 病”1年。
• 经治疗腹胀减轻,腹水减少。某日突发言语障碍,右侧肢体活动障碍, 持续1小时左右症状减轻。4天后再次右侧肢体无力,言语障碍,伴反 应迟钝。
• 转入我科治疗。查体不全运动性失语,右侧中枢性面舌瘫,右上肢肌 力0级,右下肢肌力Ⅳ级,右侧病理反射阳性。
• 头颅磁共振:左额、顶叶,左侧侧脑室后角旁及胼胝体体部急性脑梗死,左 侧颈内动脉颅内段闭塞,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右侧颈内动脉虹吸部C2段及 双侧大脑后动脉P2段管腔局限狭窄。
• 予双抗、瑞舒伐他汀钙片20mg qn。 • 患者好转后要求出院,表示回家修整后赴上级医院诊疗。
• 优点
– 能更准确地测定管腔:通过对狭窄的量化分析,改善 了血管造影的图像
– 检查结果与未来心血管事件相关
• 缺点
– 对动脉壁的检测效率很低: AS是动脉壁而不是腔的病 变
– 不能发现早期AS病变
血管造影照片
IVUS
未显示有 AS病变
几乎没有AS病变 AS病变
Circulation 2001
冠状动脉造影低估了AS病变
A B B-A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Carotid Intima Media Thickness(CIMT)
• 采用B超直接在体测定劲动脉的厚度 • 血管壁的厚度和AS的严重程度及CV事件相关 • AS是全身性疾病,颈动脉的AS可以预测其他血管床的
病变 • CIMT是无创的,所以无法了解斑 块的形态
n=44,疑似CHD但关脉造影正常
经IVUS检查
52%
无AS病变
48%
经IVUS检查
有AS病变
Eur Heart J 1996
动脉血管重构
- 血管 +
- 腔径 +
AS斑 块
内向型(负 性)R
过度代偿 (动脉瘤)
“理想的”外向 型R
不全性外向 型(正性) R
瘢痕形 成
斑块破裂
血管 事件
Circulation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和发展
内皮损伤
炎性细胞进入内皮下 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趋化 细胞粘附分子表达增加 巨噬细胞吞噬氧化LDL
泡沫细胞形成 指纹和脂质斑块形成
冠状动脉中破裂斑块 带血栓的显微照片
不稳定性斑块与临床事件关系
• 传统概念:斑块逐渐增大,狭窄。 • 消退斑块是重点。 • 现代概念:斑块稳定与否。
病人数
多数心肌梗死由轻度狭窄引起
MI前罪犯病变的狭窄程度
血管造影照片
IVUS
未显示有 AS病变
几乎没有AS病变 AS病变
Circulation 2001
• 维持斑块的生物学稳定性是治疗的关键 • 狭窄严重时的斑块, 急性改变少见 • 轻中度狭窄时的斑块, 常为多发性 • 轻中度狭窄时的斑块, 引发大多数临床事件 • 治疗易损斑块是关键
/
-12.5**
-49.7 78 +8% 53.0 -0.0014
mm/yr
/
/
(CIMT)
ns†
-38.6 82.9 +19.8 55.2 62.6 +11.2 50.4 -1.22***
/
-6.39**††
-41.4 70.2 +8.7 48.6 -0.99***
/
-4.42**
能直接看AS斑块 – IVUS可以连续并细致的分析斑块体积,但几乎
无法显示斑块的成分 – CMR是相对新的技术,显示了较好的前景,但
缺乏验证
他汀类:多方位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
• 降脂作用 降低TC和LDL-C,降低冠心病死亡率,比传统类
降脂药物更为有效
• 降脂外作用 抗炎、抗氧化、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并稳定动脉粥 样硬化斑块等作用
不稳定性斑块的特点
• 斑块内含有大量炎性细胞 (巨噬细胞),巨噬细胞密 度高是不稳定斑块的主要 特点。
• 平滑肌细胞少。 • 纤维帽薄,纤维帽易降解。 • 质脂核大。
脂质核
外膜
脂质核
外膜 不稳定性斑块与稳定性斑块的区别
稳定性斑块
评价血管影像技术
Carotid IMT IVUS
QCA
CMR
血管造影
• 改善内皮依赖血管扩张 • 改善血管反应
减少炎症反应
瑞舒伐他汀逆转斑块的循证证据充分
研究 时间
ASTEROID1 RSV 40mg (n=346$)
METEOR2 RSV 40mg
(n=624) Placebo (n=252)
COSMOS3 RSV 2.5-20mg
(n=126)
SATURN4 RSV 40m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