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心理学

合集下载

大众传播心理学读后感五百字

大众传播心理学读后感五百字

大众传播心理学读后感五百字篇一大众传播心理学读后感嘿,朋友们!最近我读了一本超有意思的书,叫《大众传播心理学》。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就像在一个神秘的知识宝库里探索。

我发现,原来我们每天接触到的那些信息,比如电视广告、社交媒体的帖子啥的,背后都有着一套心理学的“套路”。

也许你会觉得这有啥大不了的?但我跟你说,这里面的学问可深了!比如说,那些广告为啥就能让我们忍不住想买东西?可能是它抓住了我们心里的小九九,知道我们想要啥,害怕啥。

我觉得吧,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我们不能轻易就被那些传播的信息给“带偏”了。

我们得有自己的思考,不能人家说啥就是啥。

不然,我们不就成了被牵着鼻子走的“小绵羊”啦?就像有时候看到一个网红推荐的产品,心里可能会想“哇,这个看起来好好哦,我要买!”可冷静下来想想,这真的是我需要的吗?读完这本书,我心里一直有个问号: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怎么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各种传播“忽悠”呢?总之,读《大众传播心理学》这一路真好,让我对身边的信息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篇二大众传播心理学读后感哇塞,朋友们,《大众传播心理学》这本书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一开始读的时候,我还在想,这能有啥特别的?不就是讲传播和心理嘛。

但是,越读我越发现,这简直就是一个神奇的世界!你想想看,我们每天在手机上刷到的各种新闻、短视频,它们为啥能吸引我们的注意力?难道真的只是因为内容精彩?我觉得不是,这里面肯定有心理学的猫腻。

比如说,那些标题党,用夸张的标题把我们吸引进去,这是不是抓住了我们的好奇心和猎奇心理?还有那些营销号,总是贩卖焦虑,让我们觉得不买他们推荐的东西就不行,这是不是利用了我们的恐惧心理?我不禁反问自己,我是不是也经常被这些手段给忽悠了?也许是吧,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冲动消费的时候。

但是,读了这本书,我也在想,难道大众传播就只能这样利用我们的心理吗?难道就没有一些正能量的、真正有价值的传播吗?不过,不管怎么说,通过这本书,我好像对这个世界的“套路”了解得更多了,这感觉,还不错!这一路读下来,真好,让我有了更多思考的方向。

《大众传播心理学》.(DOC)

《大众传播心理学》.(DOC)

大众传播心理学一、论述(35)举例说明在新闻报道中如何防止陷入“伪人本主义”。

兴起于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的人本主义是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the third force),是一种心理学新思潮,它以“以人为本”为宗旨,重视研究人的本性、动机、潜能、经验以及价值,主张从人的本性出发研究人的心理,看到了人的心理和人的本质具有的一致性。

我们的社会没有止步于生产时代,而是向大消费时代逐渐发展进步,在大消费时代背景下,个体的需求不断扩大并且得到以往所没有的巨大关注度,媒体作为媒介信息的传播者不仅对这种变化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强化、放大作用。

在无所不包的大千世界里,人作为被传播的对象成为媒体关注的重点,这种以人为本渐渐成为媒体的一种社会责任。

但是,由于传媒业的剧烈竞争,一些媒体难逃欲望陷阱,在报道中貌似“人本主义”,实则挂羊头卖狗肉,过度强调被报道人物的某一方面,忽略了人的基本需要。

违背了“人本主义”的“以人为本”的宗旨,背离了新闻传播的本意和精神。

“伪人本主义”不仅欺骗和伤害受众,还会导致媒体公信力下降,更有甚者,威胁社会安稳及社会价值体系的构建。

如何在新闻报道中防止陷入“伪人本主义”,建议如下:1、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媒体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

没有真实性,新闻就没有价值,没有价值的新闻就没有存在性可言。

以煽动受众情绪,盲目追求轰动效应,夸大、歪曲、捏造新闻事实的报道不但会误导受众,还使媒体自己失去公信力,给社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例如,2012年11月17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所属《今日早报》在头版头条刊登女兵学习十八大的照片,后经查实改版整版的是苹果手机广告,是摆拍的虚拟新闻。

“如此摆拍”会登在头版头条由此可见媒体对新闻图片真实性要求懵然无知,误导和伤害受众的同时也伤害了媒体的形象。

由此可见,新闻报道必须坚持真实性,坚持新闻真实性是防止“伪人本主义”的基础。

2、坚持新闻的客观性原则。

大众传播心理学 教学大纲

大众传播心理学 教学大纲

科技科普主题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大众传播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大众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和受众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传播现象的分析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二、课程目标1. 掌握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2. 了解传播者和受众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规律;3. 掌握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和评估方法;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1. 大众传播心理学概述(4学时)介绍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方法。

阐述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2. 传播者的心理(8学时)分析传播者的认知、情感和动机等心理因素对传播行为的影响。

探讨传播者的个性特征和行为风格与传播效果的关系。

3. 受众的心理(12学时)介绍受众的需求、兴趣、态度和群体心理等对信息接受的影响。

分析受众的认知偏差、刻板印象和信息处理过程。

4. 传播媒体与心理(8学时)研究不同媒介形式对受众心理的影响。

分析媒介内容、设计和呈现方式对受众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干预。

5. 传播效果与评估(4学时)探讨传播效果的概念、理论及影响因素。

学习如何运用科学方法评估传播效果。

6. 大众传播心理学案例分析(4学时)选择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课程评价与考核方式1. 课堂参与度:根据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进行评价;2. 作业:布置相关主题的论文或报告,检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3.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4. 大众传播心理学案例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撰写分析报告,评价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大众传播心理学自我认同理论

大众传播心理学自我认同理论

大众传播心理学自我认同理论
大众传播心理学中的自我认同理论是指个体在群体中形成的自我认同感。

根据这一理论,人们往往会通过与特定群体的认同来塑造自己的身份和自我概念。

这种群体认同可以基于不同的因素,例如文化、国家、宗教、职业等。

自我认同理论认为,个体在与某个群体认同时,会希望被该群体接纳和认可,并通过与群体中其他成员的交流和互动来维持和加强自己的认同感。

这种认同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体的思想、态度和行为。

在大众传播过程中,自我认同理论对人们如何接受和处理信息起到重要的作用。

个体更倾向于接受与自己认同的观点和价值观,而对与之相悖的信息更加抵触和排斥。

这也解释了为何人们往往会选择关注自己支持或认同的媒体、社交圈子或平台。

对于广告和营销等大众传播活动,自我认同理论也常被应用。

通过创造某种群体认同,营销活动可以使产品或品牌与特定的价值观和身份相关联,从而吸引并影响目标受众。

需要注意的是,自我认同理论是心理学上的理论,仅用于分析群体行为和心理过程,并不涉及政治敏感话题或违法内容。

大众传播心理学

大众传播心理学

大众传播心理学第一章一、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有两种视域:传播渠道、认知主体。

二、传播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两个重点:“内向传播”、“传受者”概念。

第二章一、传受者的心理:传受者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其头脑中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二、传者的心理的源泉主要来自物质世界,受者的心理源泉主要来源于媒介世界。

传受者心理的源泉是客观感性世界,因为媒介世界仅仅是它的的模写和拷贝。

三、媒介世界或媒介客体是由三个要素构成的:媒介实体、媒介符号、媒介信息。

四、传受者心理反映的特点有:观念性、主观性和能动性。

(一)观念性:主体的心理表象与客体之间有不对称性,主体对客体只是近似性的反映。

(二)主观性反映:指人们(包括个体和群体)对于同一刺激物产生不同的反映。

造成传受者心理主观反映的原因:1、生理原因:主要体现在个体的神经系统的先天素质及其年龄、性别等方面。

2、心理原因(1)需要。

需要是有机体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需求在其脑中的反映。

(2)动机。

传受者的动机是推动其参与大众传播活动的制作或接收的内部原因,是传受者主体处于积极状态的心理动力。

(3)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对生活方式与生活目标价值的看法。

(4)信念。

信念指主体对于对象的确信不疑的认识体系。

(5)情绪状态。

传受者的情绪状态直接影响他们对某种刺激的认识,并作出某种反映。

3、社会的、民族的、文化的等方面的原因(1)文化水平(2)社会地位(3)文化背景:指传授者的民族特点,包括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地理及各种人文环境。

(三)传受者心理的能动性反映人的心理反映是积极能动的,这种能动性反映必须在实践活动中进行。

人们总是主动地把外界事物变成观念的东西,然后再按照一定的目的通过实践活动的发展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受者通过使用媒介、参与媒介、反馈于媒介等能动性的活动,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而且也对大众传播活动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

四、研究传受者心理实质的意义不仅是为了丰富学科理论,对人类传播现象进行更细致的探究,也是为了净化媒体,监督媒体,使其能真实地反映客观实际,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同时,也是提高人们的媒介素养,培养人们辨识能力的要求。

大众传播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大众传播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大众传播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大众传播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A. 个体心理B. 群体心理B. 媒介心理D. 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心理2. 以下哪项不是传播学中的传播效果理论?A. 强效果理论B. 有限效果理论C. 螺旋沉默效应D. 社会学习理论3. 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主要是指:A. 传播媒介决定受众的价值观B. 传播媒介影响受众的注意力分配C. 传播媒介改变受众的行为习惯D. 传播媒介塑造受众的世界观4. 根据传播心理学,受众对信息的接受和处理通常分为哪几个阶段?A. 注意、理解、记忆B. 注意、兴趣、行动C. 选择、理解、记忆D. 选择、兴趣、行动5.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解释受众选择性暴露的?A. 选择性暴露理论B. 选择性理解理论C. 选择性记忆理论D. 选择性遗忘理论6. 传播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是指:A. 个体对信息的抵触B. 个体对信息的接受C. 个体在认知上的不一致D. 个体对信息的遗忘7. 传播过程中的“沉默的螺旋”现象主要描述的是:A. 受众对信息的普遍接受B. 受众对信息的普遍拒绝C. 受众在意见表达上的从众效应D. 受众在意见表达上的独立性8. 以下哪个不是传播心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演绎法9. 在传播过程中,受众的“认知框架”主要影响:A. 信息的接收B. 信息的处理C. 信息的存储D. 信息的传播10. 传播心理学认为,受众对信息的接受程度与以下哪个因素关系最大?A. 信息的来源B. 信息的内容C. 受众的先前知识D. 受众的情绪状态答案:1. D2. D3. B4. A5. D6. C7. C8. D9. B 10. 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传播心理学中的“选择性理论”。

答:选择性理论是传播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认为受众在面对大量信息时,会根据自己的兴趣、需求和价值观选择性地接收和处理信息。

《大众传播心理学》复习要点

《大众传播心理学》复习要点

1、大众传播的心理效应A. 暗示效应(suggestion effect)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黯淡效应(dimming effect)a. 黯淡效应dimming effect在光线比较暗淡的地方,交往双方因为彼此看不清对方的表情,就很容易减少戒备感而产生安全感的心理现象。

在新闻采访中,可以适当借助暗淡效应来减少采访对象的戒备心理。

B. 巴纳姆效应(Barnum effect)包装效应(packing effect)标签效应(label effect)b. 标签效应lebel effect又叫越轨者效应,指对被贴上标签的个人所造成的种种后果或影响。

标签会影响个人的自我评价。

媒体工作者要善于对自己“贴标签”,注意别人对自己的积极评价,学会放大自己对成功的感受,从而建立自信心。

C. 蔡加尼克效应、菜肴名称效应、出其不意效应、词频效应、从众效应、错误信息效应。

C(1). 菜肴名称效应cooked food name effect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如果将新闻和栏目内容类比为菜肴,则新闻标题和栏目名称就是菜肴名称。

读者首先对那些能够吸引读者眼球的新闻标题和栏目名称予以关注,然后才去阅读相关内容。

对于网络新闻传播而言,新闻标题尤为重要。

C(2). 词频效应word frequency effect人们对高频词的识别快于对低频词的识别。

对于广播电视这种线性媒体来说,有声语言要求通俗易懂,明白晓畅,尽量采用高频词,以方便受众的识别和理解。

D. 登门槛效应、第三人效应、定势效应、对比效应、多米诺骨牌效应d. 登门槛效应foot-the-step-door effect向他人由小到大逐步提出较高的要求而获得成功的现象。

原因在于人们一旦接受一个小要求,就参与了某类事并觉得自己对这类事情负有责任,这就消除了以后从事类似活动的对抗心理。

记者在采访时有时需要采用这种技巧。

F. 反暗示效应、犯错误效应、反馈效应,反向思维效应,飞去来器效应、绯闻效应,冯·雷斯托夫效应、风俗效应、否定效应,附着信息效应。

大众传播心理学

大众传播心理学

大众传播心理学一、论述。

举例说明在新闻报道中如何防止陷入“伪人本主义”关于人本主义,百度百科上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只是提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应着重研究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

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恶是环境影响下的派生现象,因而人是可以通过教育提高的,理想社会是可能的。

这里我们可以结合和“谐社会中”的“以人为本”简单地给出一个定义:人本主义就是以人为本,关心人的价值实现和全面发展。

关注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潜能和自我实现,强调积极关注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发挥人的潜能,重视人的个性发展。

人本主义把人作为“万物的尺度”,一切以人的需要为中心和衡量标准。

按照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需求从衣食住行的最基本的物的需求到安全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呈现出逐渐上升的多层次特点。

与此相对应,人的多层次需求成为新闻报道的核心内容和最常见、是实用的报道角度。

但是随着媒介间竞争的加剧,在名利的驱使下,一些误导公众价值取向,降低公众审美情趣的报道屡见报端,这种表面上关心人的“人文主义”报道,实际上陷入了“伪人文主义的泥潭”。

那么,在新闻报道中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陷入“伪人本主义呢”?1,坚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公平性。

前几年的“杨丽娟事件”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杨丽娟疯狂追星,为了去香港见刘德华一面,他的父亲卖肾,当到达香港会见无果后,杨父跳海自杀,一时间,杨丽娟母女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个别媒体为了独家新闻,出钱让杨丽娟母女住宾馆,条件是其他媒体采访必须经过他们同意。

还有的媒体出钱让杨家去香港,促成新闻事件的后续报道,这种策划出来的新闻有什么真实,客观可言。

在大家开始反思并且批评杨丽娟的疯狂行为时,媒体又从她身边一个一个的离开,带着口诛笔伐离开。

“你们利用完我,就一个个离开了。

”杨丽娟如是说。

在对待当事人上,媒体占上风,对杨丽娟无公平可言,其实,她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2、加强媒体从业者的人文修养和行业的道德自律。

大众传播心理学

大众传播心理学

二、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5W模式:
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发表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 ( 1948 )
媒介传播的关系图谱
从“传授者”到“传播主体”与“接收主体”
从“我与它” 走向“我和你” 从“主-客体关系”走向“主体际关系”
从“控制、影响” 走向“交往”
三、课程学习的内容和要求
①掌握神经生物论、行为主义、精神分析理论、人本主
(四)传播心理学与媒介心理学
媒介心理学的主要实践和研究活动包括:
①心理学者作为广播和电视节目的来宾或主持人,向大家介绍心理学的研究成 果,主要是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解答心理问题;
②为印刷媒介和电视节目制作提供咨询; ③为报纸、杂志撰写专栏文章; ④对大众进行媒介教育; ⑤帮助没有媒介经验的心理学者有效地从事媒介活动,使心理学知识为一般受 众所理解; ⑥研究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媒介对受众心理的影响; ⑦研究媒介新技术环境下人机相互作用,特别是受众对新刺激的认知和情感反 应; ⑧帮助开发新的媒介技术产品,例如虚拟现实技术在心理治疗和心理研究领域 的应用等。
义、认知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观点; ②能够运用相关心理学知识分析媒介内容或现象; ③了解传播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④能够洞悉传播过程中的心理学策略。
*课后拓展阅读书目*
《大众传播心理通论》
作者:李永健
第一章 传播与心理 第二章 心理学与大众传播效果 第三章 认知与信息传播
第四章 公共情绪与大众传播
《传媒心理学》
作者:方建移 张 芹
第一章 传媒心理学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 现代心理学与传媒理论的发展 第三章 传媒心理学研究方法 第四章 影响传媒致效的因素 第五章 传媒表征与刻板印象 第六章 受众心理 第七章 传媒暴力的效果研究 第八章 色情传媒心理影响研究 第九章 传媒影响与亲社会行为的形成 第十章 儿童与电视 第十一章 新闻心理 第十二章 广告心理 第十二章 互联网心理

传播心理学课件

传播心理学课件

传播心理学课件大众传播心理学传播心理学第一章传播心理学的对象和现状一(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学科定位大众传播心理学是由大众传播学与心理学构成的多级交叉学科,它既属于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又可归入传播学中的大众传播理论的一个次级学科。

二(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研究对象有两种视域: 一是传播渠道二是认知主体(一)内向传播是传播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内向传播即自我传播,是人类传播的一种渠道,其他渠道还有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

1、大众传播心理学把传受者在内向传播过程中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作为本学科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

大众传播学与大众传播心理学在研究对象上的区别很大程度反映它们是否把内向传播归入自己的研究领域。

2、大众传播学与传播心理学在研究人的问题上有相通之处,但是他们研究的不是同一层面的问题,前者更注重宏观角度研究人类通过大众媒介进行信息传播活动,在传者与受者之间传递的是信息流,属于社会层面的活动;而后者从微观视角研究传播活动中人么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在传者和受者之间传递的是心里流,术语心理层面活动。

(二)研究传受者心理和行为的特点和规律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具体讲就是研究因大众传播诸因素引起的传受者显在或者潜在的心理和行为的形成、发展、互动等特点和规律及传受者的生理和心理机制的科学。

(人的心理现象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三)新闻心理是主要研究对象(四)“传受者”是传播心理学的一个新概念A引入传受者概念的理由:从传者和受者是“人”的角度来理解;从传者和受者角色互换的角度来理解;从发展的角度来理解。

B这个新概念主要是对传者和受者作心理层面的界定,同时也是对在某些情况下传者和受者作二合为一的理解。

三、传播心理学现状(一)学科构建的可能性:A在“研究人”的问题上大众传播学与心理学有交叉之处;B从心理学家在传播学先驱中的构成比例看,这两门学科源远流长;C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是这两门学科彼此渗透的证明。

传播心理学

传播心理学

4、什么是榜样?怎样理解榜样的力量? 什么是榜样?怎样理解榜样的力量?
榜样又可称为示范者, 榜样又可称为示范者,是指可被观察学习 的对象。既指人的行为,也包括社会事件, 的对象。既指人的行为,也包括社会事件,观 风气等。榜样有正负之分。 念,风气等。榜样有正负之分。好的榜样可以 重塑灵魂, 重塑灵魂,坏的榜样会毁掉人生 榜样” 榜样的力量在于行为 . “榜样”是通过其言 榜样 语和行为来体现的。 语和行为来体现的。行为的劝服力大于口头的 说教,不仅对儿童,就是对成人也如此, 说教,不仅对儿童,就是对成人也如此,所以 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就是对群众无声的教育 榜样的力量在于可以迁移
6、传受者心理反映的特点是什么? 传受者心理反映的特点是什么?
观念性 主观性 能动性
7、构成媒介世界或媒介客体的三个要素---构成媒介世界或媒介客体的三个要素---媒介实体、媒介符号、媒介信息、 媒介实体、媒介符号、媒介信息、
各自的作用、相互的关系、 各自的作用、相互的关系、对传受者心理的 影响
媒介实体:以物质形态出现的媒介工具, ① 媒介实体:以物质形态出现的媒介工具,属于 硬件。 硬件。 物质实体是传播媒介得以存在的首要因素, 物质实体是传播媒介得以存在的首要因素, 即是构成传播媒介的前提条件。 即是构成传播媒介的前提条件。
2、什么是学习的延迟性 ?
所谓的“学习的延迟性” 所谓的“学习的延迟性” 是指人们经观察学习后 所形成的新的行为模式并不是立即外显出来, 所形成的新的行为模式并不是立即外显出来,而 是需要延迟到适当的时机才将之外化。 是需要延迟到适当的时机才将之外化。
3、什么是受众的自我调节? 什么是受众的自我调节?
1、什么是传受者心理的实质 ?
心理是脑的机能; ①脑是心理的器官 ,心理是脑的机能; ②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主观能动 的反映 ; ③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

大众心理学_大众心理[修改版]

大众心理学_大众心理[修改版]

第一节作为生活环境的大众传媒1.大众传媒:报纸、广播、电视、电影、书刊、互联网2.大众传播: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3.一、大众传媒已经成为我们的生活环境二、媒介现实源于客观现实但不等于客观现实三、传媒表征与刻板印象二、媒介现实源于客观现实但不等于客观现实大众传媒的内容往往并不是现实的完全写照,经过了各级各类传播者的选择、解释、重构。

大众传播媒介提供的信息具有以下五项特点:a. 信息并不全然真实地反映世界的真相与全貌;b.信息都经过复杂的筛选、包装、选择与组合;c.可能受到包括记者与编辑、媒体部门与组织负责人、政府、政党、广告主等各种个人或组织的影响。

d.媒体的传播科技特质,规定了媒体的表现形式或者内涵,从而制约了大众传播媒介呈现信息的方式。

e.大众传播的接收者本质上是媒体工业运作下产生的市场商品,作为广告主欲触及的目标对象。

4.昂特曼对《时代周刊》、《新闻周刊》、《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新闻报道进行了研究,认为这些报道由四个突出方面组成,它们构成了新闻解释的结构:事件解析分类概括三、传媒表征与刻板印象表征:人类对其周遭事物,经过知觉而将外在物体或者事件转换为内在心理事件的过程。

传媒表征:指客观事物在传播媒介中的反映,它是受众获得客观世界知识的重要基础。

刻板印象:指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具有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形成途径:1.个人的亲身经验2.社会学习第二节大众传媒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心理学与大众传媒1.传媒与心理发展互为依存、密不可分。

传媒具有寻求信息、人际交往、娱乐休闲等功能,这些功能始终离不开人的心理。

而人的心理发展和社会文化也离不开传媒的巨大影响2.传播学与心理学的学缘源远流长。

传播学的“四大先驱”中就有两位心理学家:勒温(lewin,k.)和霍夫兰(hovland,3.作为传媒心理学研究核心的效果研究,更是体现了传媒与心理学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特点(魔弹论、有限效果论、需要与满足论、积极受众论)。

大众传播心理学的论文.doc

大众传播心理学的论文.doc

大众传播心理学的论文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任何人,都要受到大众传播的影响,只不过影响的性质、程度不同。

以下是大众传播心理学的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大众传播心理学的论文一、对于“大众心理学”的简单概括与理解既然勒庞把那些受集体精神支配的人称之为“乌合之众”,那么人们为什么会加入到群体中去,又如何形成大众心理的呢?首先,人们从个体组织成为一个群体需要一个合适的契机,勒庞在书中写道:“一个偶然聚集在公众场所的人,没有任何明确的目标,从心理学意义上说,根本不能算是一个群体。

”[4]所以形成群体要有某种原因的激发,例如国家大事的影响、民族情结的爆发等。

其次,群体行为可以掩盖个人罪过。

正所谓“罪不责众”,群体具有数量上的优势,而个人在群体的庇佑下可以将责任放下,不具约束力地做事。

例如、抗议罢工等行为都是集体去做的,而单个个体是不可能也不敢于做这些事的。

当然这两件事情是需要集体的力量才能成功,但可以想象个体的心理,在集体的行动中他们是无惧的。

如此,人们便会轻易的选择群体,并追随群体了。

在勒庞的大众心理研究中,人们一旦进入群体,便会进入“无意识”状态。

这种“无意识”指的是群体的冲动、急躁、轻信、缺乏理性与推理能力。

当人们作为个体时是具备理性的,会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分清善恶好坏,但当进入群体时,这种理性便丧失了,群体可能把一个无辜者作为众矢之的,例如,文革中的一些批斗、殴打行为。

然而,领导群体的一些意识观念并不需要多复杂,只需简单逻辑,例如,在一些推翻帝制的运动中,人们的观念是封建专制压迫人们无法生活,要推翻这种政权。

二十世纪纳粹屠杀犹太人时的观念则是犹太人人性恶劣,是低劣的种族,抢我们的饭碗,所以要消灭他们。

而犹太人是否人性恶劣呢,我们都知道犹太人是非常聪明的人种,而这种屠杀不过是种族主义等因素的结果。

而现今,电视演讲中激昂澎湃的话语使人们疯狂的投票,抗议游行中极具煽动性的词汇让人们奋不顾身,所以不论是历史还是现今,只要了解大众心理的特征,并且善加利用,都会是达到目地的有效手段。

大众传播心理学

大众传播心理学

大众传播心理学第一章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和现状一、大众传播心理学(一)概念:是由大众传播学和心理学构成的多级交叉学科,它既可以属于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也可以归入传播学中的大众传播理论的一个次级学科。

它是一门对人类传播现象及其他规律进行综合型与深层化研究的新兴的交叉学科。

(二)学科定位:一个应用心理学,一个大众传播理论的次级学科,(三)研究对象:一是传播渠道;二是认知主体。

(1)“内向传播”是大众传播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①内容传播是“主我(I)”同“宾我(Me)”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既是人的自我需要,也是人的社会需要。

它是人类最基本的传播活动,是人类一切传播互动的前提和基础。

它集中反映了人的神经生理和心理机制的反馈现象。

自我传播的实质是个人的意识活动与思维活动。

完成内在传播的两条途径:不断接受外部信息的刺激;自我认知。

②特点:隐蔽性、内动性、短途性(2)研究传授者心理和行为的特点和规律作为本学科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3)新闻心理是主要研究对象。

(4)“传授者”是大众传播心理学的一个新概念。

这个概念主要是对传者和受者作心理层面的界定。

对于“传受者”概念的理解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解读:第一,从传者与受者是“人”的角度出发:二者作为“人”,在心理和行为活动上有着许多共同点。

第二。

从传者和受者的角色互换的角度来理解,传者与受者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角色经常是发生变化的。

第三,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以接受主体和传播主体取代受众和传者,把传播活动视为这两种主体之间的关系。

(四)研究现状(1)构建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可能性首先,在研究人的问题上,大众传播学和心理学有相交之处其次,从心理学家在传播学先驱者中的构成比例来看,这两门学科的学缘源远流长再者,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是这两门学科彼此渗透的明证(2)构建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现实性①学科未独立的原因:大众传播心理学的母体学科——大众传播学和心理学均数不成熟的学科;研究大众传播心理学的队伍还很弱小。

大众传播心理学(课件整理)

大众传播心理学(课件整理)

第一章社会中的自我社会思维:自我的信念、思维、态度……社会影响:基因、从众、说服、群体影响……社会关系:偏见、攻击、吸引、亲密、利他……一、自我概念:我是谁1.我们:世界的中心人类是一种自我的动物,我们常常将自己看成是世界的中心,常常过于关注自我,并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度。

2、决定自我的社会因素A.我们扮演的社会角色当我们扮演某一个角色时,这个角色会逐渐被我们的自我感觉所接受。

B社会同一性自我概念不仅包括个人身份,也包括社会身份。

对于你是谁的社会定义,暗含你不是谁的定义。

C.社会比较社会比较影响我们对自我的判断。

生活中的大部分围绕比较来进行D.成功或失败自我概念也取决于我们日常生活成败的经验E.其他人的评价公认的成就能增强个体的自我概念。

因为我们看到了别人对自己的积极评价。

F.周围的文化个人主义文化——爱自己集体主义文化——相互依赖型自我二、自我服务偏见1.对积极和消极事件的不同解释人们倾向于一边轻易为自己的失败开脱,一边欣然接受成功的荣耀,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把自己看得比别人要好。

2.每个人都高于平均水平,可能吗当人们拿自己和别人比较的时候,也会出现自我服务的偏见。

在多数主观和社会赞许性方面,大部分人都觉的自己比平均水平更高。

伦理道德、工作能力、优点、驾驶技术、聪明才智、赡养父母、健康、洞察力、摆脱偏见……3.盲目乐观过度的乐观会会增强我们的脆弱性。

由于相信自己总会幸免于难,我们往往不去采取明智的预防措施。

4.虚假普遍性在观点方面,我们过高低估计别人对我们观点的赞成度以支持自己的立场。

三、自我展示1.虚伪的谦虚人们之所以表现谦虚,是为了安抚内心、战术需要及让别人对自己有一个好的看法。

2.自我妨碍由于害怕失败,人们通过设置障碍物来阻扰自己获得成功,以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第二章社会信念与判断1.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人们通常试图将个体的行为或者归结为内部原因(个人性格等),或者归结为外部原因(社会情境等)。

大众传播心理学读后感五百字

大众传播心理学读后感五百字

大众传播心理学读后感五百字篇一大众传播心理学读后感哎呀,读完这本《大众传播心理学》,我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啊!一开始,我觉得这书可能会很枯燥,毕竟心理学啥的,听起来就挺高深莫测的。

但真正读进去,我发现还挺有意思的!它就像一个神秘的宝藏,越挖越有料。

书里讲的那些关于人们如何接收和理解信息的内容,让我恍然大悟。

原来我们在看到一则新闻或者广告的时候,心理活动是这么复杂的!可能我们觉得自己很理智,不会被轻易影响,可实际上,我们的潜意识已经被悄悄地“操控”了。

比如说,那些吸引人眼球的标题和图片,就像钩子一样,一下子把我们的注意力勾住了。

这让我想到自己,有时候刷手机看到那些夸张的标题,不也忍不住点进去看吗?也许这就是大众传播的魔力吧。

还有啊,书里说人们对于信息的信任程度,很多时候不是取决于信息本身的真实性,而是取决于传播者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这难道不可怕吗?我就想,那要是有不良的传播者故意误导我们,我们不就容易上当了吗?不过,读这本书也让我有点纠结。

一方面,我觉得了解这些知识能让自己更清醒,不那么容易被忽悠;可另一方面,我又觉得知道得太多了,会不会对什么都产生怀疑,反而活得太累呢?我觉得这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总之,读《大众传播心理学》这一路,真是让我又惊又喜,又忧又思,感觉还不错!篇二大众传播心理学读后感嘿,朋友们!读完《大众传播心理学》,我可得跟你们唠唠!这书啊,一开始我是硬着头皮翻开的,心里琢磨着:能有多有趣?结果,还真被它给“套牢”了!它就像个侦探小说,一点点揭开大众传播背后那些神秘的心理面纱。

比如说,为什么有些广告能让我们立刻有购买的冲动?难道我们真的那么需要那些东西吗?我觉得吧,可能不是我们需要,而是广告抓住了我们内心的小九九,让我们误以为自己需要。

这难道不是一种“套路”吗?还有那些网络上的热门话题,为什么一下子就能传遍大街小巷?原来这背后也有心理因素在作祟。

人们总是喜欢跟风,觉得大家都在关注的肯定是重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众传播心理学第一章一、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有两种视域:传播渠道、认知主体。

二、传播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两个重点:“内向传播”、“传受者”概念。

第二章一、传受者的心理:传受者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其头脑中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二、传者的心理的源泉主要来自物质世界,受者的心理源泉主要来源于媒介世界。

传受者心理的源泉是客观感性世界,因为媒介世界仅仅是它的的模写和拷贝。

三、媒介世界或媒介客体是由三个要素构成的:媒介实体、媒介符号、媒介信息。

四、传受者心理反映的特点有:观念性、主观性和能动性。

(一)观念性:主体的心理表象与客体之间有不对称性,主体对客体只是近似性的反映。

(二)主观性反映:指人们(包括个体和群体)对于同一刺激物产生不同的反映。

造成传受者心理主观反映的原因:1、生理原因:主要体现在个体的神经系统的先天素质及其年龄、性别等方面。

2、心理原因(1)需要。

需要是有机体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需求在其脑中的反映。

(2)动机。

传受者的动机是推动其参与大众传播活动的制作或接收的内部原因,是传受者主体处于积极状态的心理动力。

(3)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对生活方式与生活目标价值的看法。

(4)信念。

信念指主体对于对象的确信不疑的认识体系。

(5)情绪状态。

传受者的情绪状态直接影响他们对某种刺激的认识,并作出某种反映。

3、社会的、民族的、文化的等方面的原因(1)文化水平(2)社会地位(3)文化背景:指传授者的民族特点,包括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地理及各种人文环境。

(三)传受者心理的能动性反映人的心理反映是积极能动的,这种能动性反映必须在实践活动中进行。

人们总是主动地把外界事物变成观念的东西,然后再按照一定的目的通过实践活动的发展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受者通过使用媒介、参与媒介、反馈于媒介等能动性的活动,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而且也对大众传播活动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

四、研究传受者心理实质的意义不仅是为了丰富学科理论,对人类传播现象进行更细致的探究,也是为了净化媒体,监督媒体,使其能真实地反映客观实际,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同时,也是提高人们的媒介素养,培养人们辨识能力的要求。

第三章一、行为主义(一)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他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从意识改变为行为(即S →R理论),而把内隐的心理结构、意识排除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斯金纳、托尔曼等,把行为主义定义放宽,除了可观察的外显行为以外,还包括整体行为,内隐性的意识历程和中介变量,将S→R变为S →O→R。

(三)行为主义第三代代表人物班杜拉等人提出并发展了社会学习理论。

(四)主要理论1、行为主义理论★(1)定义: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替代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

(2)研究方法:观察法、条件反射法、口头汇报、测验法。

(3)缺点:①否定遗传的作用;②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2、社会学习理论★(1)特点①强调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②强调认知因素,改变了传统行为主义重刺激——反应,轻中枢过程的思想倾向;③强调观察学习,认为许多行为都是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学习来的,特别重视榜样的重要性;④强调自我调节过程,认为人的行为会产生自我评价的反应。

(2)问题无视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多元性,试图用自我效能的群体效应起到改变落后社会现实的作用。

3、班杜拉的交互决定论★环境会决定人的行为,人的行为亦会决定环境。

环境会塑造一个人的认知结构,像信念及期望。

而人的认知结构(信念及期望)又会决定一个人的行为,而人的行为又会改变环境。

在这个过程中,这三个元素(认知结构、外显行为、环境)会互相影响。

4、班杜拉的自我调节理论自我调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自我调节,指人们给自已制定行为标准,用自己能够控制向奖赏或惩罚来加强、维护或改变自己行为的过程。

狭义的自我调节,实际上指自我强化,即当人们达到了自己制定的标准时,用自己能够控制的奖赏来加强和维持自己的行为的过程。

二、榜样(一)观察学习:指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行为后果而获得新行为的过程。

大众传媒是提供观察学习的最佳渠道。

(二)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复现过程→动机过程(三)榜样的力量1、榜样包括人的行为,具有代表性的、值得推广的社会事件、某种观念、某种风气。

2、榜样的力量在于行为;榜样的力量在于可以迁移。

(四)选择的原则1、榜样应有时代性;2、榜样应有广泛性;3、榜样应有教育性。

三、强化(一)强化与强化物强化指采用适当的强化物来增加行为反应的强度、概率或频度的过程,从而达到强化目的。

刺激物则为强化物。

斯金纳认为,凡是使反应概率增加,或维持某种反应水平的任何刺激都可以称为强化物。

(二)强化的种类与功能1、正强化:使学习者继续榜样的行为。

如:食物、表扬、金钱、认可等。

2、负强化:使学习者制止榜样的行为。

如:批评、惩罚、电击等。

3、直接强化:直接作用在学习者身上的强化。

4、间接强化:又叫替代性强化,指间接作用在学习者身上的强化,是大众传播发挥功能的主要途径。

(三)强化的运用(教材P77-78的事例)1、正负强化齐抓,以正强化为主。

2、负强化要把握好度。

☆第四章☆一、精神分析(一)精神分析或心理分析泛称弗洛伊德主义,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创立。

(二)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两大支柱:心理结构的无意识论、心理动力的本能论。

(三)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代表人物:荣格、埃里克森。

二、潜意识与大众传播(一)潜意识是冲动、情欲和可望不可及的记忆表象的贮存库,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二)弗洛伊德的人格论人格部分描述遵循原则本我(id)人格中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的结构快乐原则自我(ego)在与现实接触中分化出来的那部分人格结构现实原则超我(superego)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监督的自我至善原则本我要求自我满足其欲望,超我则要求自我将欲望压抑下去,自我则调和两方面,依照现实环境,采取适当措施。

(三)意识阈意识阈是指一个观念从抑制的状态进入现实观念的状态时必须跨过的那道界限。

由德国近代唯心主义哲学家赫尔巴特提出,较之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更侧重于认识性。

(四)潜意识与传者1、潜意识与传者灵感的产生(1)灵感:指人们在进行创造性活动中,当某种新形象、新观念或新思想从潜意识跃入意识领域时的瞬间心理状态。

(2)灵感产生的条件①认识主体有强烈的创造动机和适量的情绪情感,使心理能量积聚到可以开启意识阈的量。

②原型启发。

2、潜意识与传者的文风文风是潜意识的一种外显形式,传者的文风与其个性有直接关系。

3、潜意识与传者的情结(1)“情结”:心理学术语,由荣格提出。

情结是由一些被意识压抑的意念(即无意识的思想、感情、知觉、记忆等)所组成的具有类似核心作用的复杂的心理现象。

(2)情结的特征①压抑性,情结是由创伤引起的。

②固着性,力比多或内驱力部分地停留在某一较早的发育阶段,不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③情绪性,一种具有情绪色彩的观念。

④核心性,个体潜意识的核心。

⑤泛化性,对事物、情感等的执着追求。

4、人格结构理论★人格定义:是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特征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它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使他具有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品质。

5、意识是唯一能够被个体直接感知的部分。

6、个体无意识包含了一切被遗忘了的记忆、知觉以及被压抑的经验。

三、集体无意识(一)集体无意识是人类祖先遗传下来的心理积淀在现代人潜意识深处的反映,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现代人的心理活动。

(二)对集体无意识的认识1、集体无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人类祖先经验的积淀,是人类作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多表现为本能(先天的行为倾向)和原型(先天的思维倾向)。

2、集体无意识有三个层次:一是人类共性;二是民族性;其三是同一国家(或民族)内部因地域(或地区)造成的区别。

(三)集体无意识与大众传播1、媒介信息应当反映出人类的共性,集体无意识,以媒介信息为载体,反映出全人类共性中最美好的东西。

2、媒介信息应当反映出本民族的特点。

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独特的地理和社会环境,与某一民族种系的特点相互作用的结果积淀于该群体的集体无意识之中,再经外化则表现出该民族自己的个性,即民族性。

3、媒介信息应当反映出本地区(地域)的特点。

地域差别也造就了人们不同的认知方式,反映出不同地区人的集体无意识的不同构成。

四、人格发展阶段论与大众传播(一)人格发展阶段论(教材P104)1、概念即人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提出。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按照生理和心理成长的过程,分为八个阶段。

在每一个阶段里,都会出现相应的影响人格发展的主要心理矛盾和主要的影响者。

如果人们能够正确处理在每个阶段的心理矛盾,其人格的发展就是健全的,反之,则会严重阻碍人格的正常发展。

2、评价(1)局限性①该理论的基调依然保持着弗洛伊德学说中的生物学化的观点;②该理论没有把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摄入自己的视野;③该理论有主观臆想的成分。

(2)发展性①强调人的社会化需要毕生才能完成;②强调人在发展中自我与其社会环境的相互影响;③积极主张在整个发展阶段中都重视家庭、社会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作用。

(二)人格发展阶段论在大众传播中的应用1、节目定位(P105)①在受者年龄上的定位②在传播内容上的定位2、影视节目内容的定级(P108)第五章一、人本主义心理学(一)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的新流派,是继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之后西方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以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影响了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二)代表人物亚伯拉罕·马斯洛、卡尔·罗杰斯。

(三)卡尔·罗杰斯的主要理论及成果对体验的开放;存在性的生命;有机的信任;体验性的自由;创造力。

二、真正“以人为本”的新闻报道,应该以立体的方式看待一个人,而不是简单地突出一个人的某一方面。

只有从立体、全面地角度去描述人物,才能真正体现新闻的“以人为本”。

☆第六章☆一、认知心理学(一)定义广义: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心理主义认知心理学(新行为主义);信息加工心理学。

狭义:信息加工心理学。

(二)认知心理学的几个观点1、人脑是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

2、强调人脑中已有的知识与知识结构对人的行为与当前的认识活动有决定作用。

3、强调认知过程的整体性。

(三)知觉的组织原则1、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原则;2、接近或邻近原则;3、相似原则;4、封闭的原则;5、好图形的原则;6、共方向原则;7、简单性原则;8、连续性原则。

二、受者的认知过程及其特点(一)受者认知过程的模式(见教材P146)(二)对受者认知模式的分析1、注意的选择。

媒介信息通过符号输入作用于受者的感官,根据主体的需要、媒介刺激的物理特性,受众从信息流中选择了少量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