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有机化学基础学案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3有机化学基础学案-醛
12醛类基础知识1、乙醛的物理性质色、具有气味的液体;挥发;密度比水,能与水互溶(与苯相比较);能与乙醇、氯仿互溶。
2、乙醛分子结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名称;官能团结构简式。
3、乙醛的化学性质(1)、还原反应(与氢气加成反应)反应方程式:;(2)、氧化反应①燃烧(反应方程式);②催化氧化生成乙酸(反应方程式)。
③乙醛与银氨溶液的反应银氨溶液的配制:在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AgNO3溶液,边振荡边加入2%稀氨水,至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银镜反应:在制得的银氨溶液中加入3—5滴乙醛溶液,振荡后放在水浴中静置加热,观察银镜。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④乙醛与新制的Cu(OH)2反应实验:取约2mLNaOH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观察现象,再滴加3—5滴乙醛溶液,振荡,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醛类(1)、定义:;(2)、醛的分类①醛基的数目:;②烃基是否饱和;③烃基是脂肪烃基还是芳香烃基:;3、饱和一元醛的通式:。
4、醛的物理性质(与醇类相似)5、醛的化学性质(与乙醛相似)以R—CHO为例书写下列方程式⑴还原反应:;⑵氧化反应①催化氧化:;②与银氨溶液反应;③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二、几种重要的醛1、甲醛: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俗称;35%—40%的甲醛水溶液俗称,它具有良好的效果;甲醛的用途有。
2、乙二醛:分子式为;结构简式为;乙二醛与银氨溶液及新制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二、酮类官能团名称为;官能团结构简式为;最简单的酮类物质的的结构简式为;推断饱和的一元酮的通式;与相同碳原子的一元醛的关系。
巩固练习1.下列配制银氨溶液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2 mL AgNO3溶液,再加入过量的浓氨水,振荡,混合均匀B.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2 mL稀氨水,再逐滴加入2%AgNO3溶液至过量C.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2 mL AgNO3溶液,再逐滴加入浓氨水至过量D.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 AgNO3溶液1~2 mL,逐滴加入2%稀NH3水,边滴边振荡,2.下列反应中有机物被还原的是 ( )A.乙醛发生银镜反应B.乙醛转化成乙醇C.工业上用乙醛制乙酸D.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3.某学生做乙醛还原性的实验,取1mol/LCuSO4溶液2mL和0.4mol/LNaOH溶液4mL,在一个试管中混合后加入0.5mol/L40%的乙醛溶液加热至沸腾,无红色沉淀产生,实验失败的原因是A、NaOH不够量B、CuSO4不够量C、乙醛溶液太少D、加热时间不够4.下列物质中,既可被氧化又可被还原的是()A.乙醛 B.乙醇 C.苯酚 D.乙烷5.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内壁有一层银,应该用()A.浓氨水 B.盐酸 C.稀硝酸 D.NaOH溶液6.有机物A和B的分子中都有2个碳原子,室温时A为气体,B为液体,A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含氧的化合物C,加氢还原C生成B,则3种物质是()A.A是CH2==CH2,B是CH3CHO,C是CH3CH2OHB.A是CH3CHO,B是CH2==CH2,C是CH3CH2OHC.A是CH≡CH,B是CH3CH2OH,C是CH3CHOD.A是CH3CH2OH,B是CH3CH3,C是CH≡CH7.橙花醛是一种香料,结构简式为:( CH3)2C==CHCH2C(CH3)==CHCH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橙花醛不可以与溴发生加成反应B.橙花醛可以发生银镜反应C.1mol橙花醛最多可以与2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橙花醛是乙烯的同系物8.下列物质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A.CH3COCH3 B.CH3CH2OH C.C6H5OH D.CH2OH(CHOH)4CHO9.用丙醛制取聚丙烯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类型为 ( )①取代;②消去;③加聚;④缩聚;⑤氧化;⑥还原A.①④⑥B.⑤②③C.⑥②③D.②④⑤10.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和水的有机物的组成里一定含氧元素B.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必然是醛类物质C.醛类化合物既能发生氧化反应又能发生还原反应D.乙醛能发生银镜反应,表现出乙醛有还原性11.关于甲醛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醛是最简单的一种醛,易溶解于水B.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甲醛的水溶液被称之为福尔马林(formalin)D.福尔马林有杀菌、防腐性能,所以市场上可用来浸泡海产品等12.关于丙烯醛(CH2=CH-CHO)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使溴水和KMnO4溶液褪色B.与足量的H2加成生成丙醛C.能发生银镜反应 D.在一定条件下可氧化成酸13.能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鉴别,不.能用溴水鉴别的是()A.甲烷和乙烯B.1,3丁二烯和丁烯C.苯和丙苯D.乙醇和乙醛14.某3g醛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结果析出43.2g银,则该醛为 ( )A.甲醛B.乙醛C.丙醛D.丁醛15.甲醛、乙醛、丙醛组成的混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37%B.16%C.6%D.不能确定16.某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5H10O它能发生银镜反应和加成反应。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3有机化学基础学案-苯
07苯知识梳理1.苯的结构(1)分子式:最简式(实验式):(2)结构式:结构简式:①苯分子中6个H所处的化学环境1866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提出苯环结构,称为凯库勒式:②苯的一取代物只有一种,邻位二取代物只有一种③苯分子中碳碳键的键长都是一样长(1.4×10-10m),这说明碳原子之间形成的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共价建,(3)分子空间构型平面正六边形,12个原子共。
2.苯的物理性质苯是一种没有颜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有毒。
密度比水小,与水不互溶。
3.苯的化学性质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使溴水褪色。
(1)溴代反应原理:装置:(如右图)现象:①向三颈烧瓶中加苯和液溴后,②反应结束后,三颈烧瓶底部出现()③锥形瓶内有白雾,向锥形瓶中加入AgNO3溶液,出现沉淀④向三颈烧瓶中加入NaOH溶液,产生沉淀()注意:①直型冷凝管的作用:(HBr和少量溴蒸气能通过)。
②锥形瓶的作用:(AgBr)③锥形瓶内导管为什么不伸入水面以下:④碱石灰的作用:。
⑤纯净的溴苯应为无色,为什么反应制得的溴苯为褐色:⑥NaOH溶液的作用:⑦最后产生的红褐色沉淀是什么:,反应中真正起催化作用的是(2)硝化反应:原理:装置:(如右图)现象:加热一段时间后,反应完毕,将混合物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在烧杯底部出现注意:①硝基苯溶于水,密度比水,有味②长导管的作用:③为什么要水浴加热:④温度计如何放置:(3)加成反应在催化剂镍的作用下,苯与H2能在180~250℃、压强为18MPa的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4)氧化反应可燃性:。
现象:燃烧产生明亮火焰,冒浓黑烟。
〖例1〗苯环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的交替结构,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是:①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②苯中碳碳键的键长均相等;③苯能在加热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跟H2加成生成环已烷;④经实验测得邻二甲苯仅有一种结构;⑤苯在FeBr3存在的条件下同液溴可发生取代反应,但不因化学变化而使溴水褪色()A.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例2〗将112mL乙炔溶于2mol苯中,再加入30g苯乙烯,所得混合物的含碳的质量分数为()A.75% B.66.75 C.92.3% D.不能确定〖例3〗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主要步骤如下:①配制一定比例的浓硫酸与浓硝酸的混和酸,加入反器中。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3有机化学基础学案-酚
11酚类基础知识1、苯酚的分子结构分子式为结构简式官能团名称2、苯酚的物理性质纯净的苯酚是色的晶体,具有的气味,熔点是43℃,露置在空气中因小部分发生而显色。
常温时,苯酚在水中溶解度,当温度高于时,能跟水以任意比互溶。
苯酚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苯酚毒,其浓溶液对皮肤有强烈的,使用时要小心!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洗涤。
3、化学性质⑴弱酸性(俗名)①②③⑵取代反应:与浓溴水(反应方程式):⑶显色反应:向苯酚的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溶液呈现,这是苯酚的反应,⑷缩聚反应:与甲醛四、苯酚的用途:重要化工原料,制酚醛树脂、染料、药品,稀溶液可用于防腐剂和消毒剂。
苯中含有苯酚杂质,有甲乙两位同学设计了下列两个实验方案,请仔细思考,哪个方案合理?为什么?甲方案:向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溴水后,过滤乙方案:向混合物中加入NaOH溶液后,分液。
巩固练习1.下列关于苯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纯净的苯酚是粉红色晶体B.苯酚有毒,因此不能用来制洗涤剂和软膏C.苯比苯酚容易发生苯环上的取代反应D.苯酚分子里羟基上的氢原子比乙醇分子呈羟基上的氢原子活泼2.有机物分子中的原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
下列各项的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A.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C.苯酸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苯酚苯环上的氢比苯分子中的氢更容易被卤原子取代3.要鉴别苯和苯酚溶液,可以选用的正确试剂是()A.紫色石蕊试液B.饱和溴水C.氢氧化钠溶液D.三氯化铁溶液4.能证明苯酚具有弱酸性的实验是( )A.加入浓溴水生成白色沉淀B.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后,溶液由澄清变浑浊C.苯酚的浑浊液加热后变澄清D.苯酚的水溶液中加NaOH,生成苯酚钠5.除去苯中所含的苯酚,可采用的适宜方法是()A. 加70℃以上的热水,分液B. 加适量浓溴水,过滤C. 加足量NaOH溶液,分液D. 加适量FeCl3溶液,过滤6.下列物质羟基氢原子的活动性有弱到强的顺序正确的是()①水;②乙醇;③碳酸;④石炭酸;⑤乙酸;⑥2-丙醇A.①②③④⑤⑥B.⑥②①③④⑤C.⑥②①④③⑤D.①②⑤④③⑥7.下列说法正确是()A.苯与苯酚都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3有机化学基础学案-脂肪烃的来源
06脂肪烃的来源知识梳理1.几种典型烃的实验室制法 (1)甲烷的实验室制法原理:实验室里通常用 和混和加热而制得。
反应方程式: 反应装置:此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主要取决于药品是否无水(2)乙烯的实验室制法原理: 装置:注意事项:温度必须达到 ℃否则会有其它产物生成 温度计应插入浓H 2SO 4 的作用:(3)乙炔的实验室制法电石,主要成分是________,通常还含有CaS 、Ca 3P 2等杂质,电石中的这些成分遇水都可以发生水解,因此在制取的乙炔气体中通常会含有_________________等杂质气体,需用____________________加以除去。
原理: 装置:注意事项:一般用饱和食盐水与CaC 2反应,这样可以减缓反应速率 2.脂肪烃的工业来源(1)石油的成分——各种烃的混合物 (2)石油炼制方法A .分馏——根据石油中各物质的沸点不同,用加热的方法,使各成分分离,是石油炼制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B .裂化——为了提高轻质油(如汽油)的产量,用加热或催化剂使石油中碳链较长的有机物分解为碳链较短的物质,通常分为热裂化和催化裂化C .裂解——深度裂化,目的是为了获得小分子的烯烃(乙烯丙烯等)D .催化重整——获得芳香烃的主要途径E .催化加氢 〖例1〗某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进行石油蒸馏的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指出实验装置中仪器A 、B 、C 、D 的名称。
A B C D (2)指出该同学所设计的实验装置中存在的错误,并给予改正。
〖例2〗某气体由烯烃和炔烃混合而成,经测定其密度为同条件下H 2的13.5倍,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混合气体中一定有乙炔 B .混合气体中一定有乙烯C .混合气体可能由乙炔和丙烯组成D .混合气体一定由乙烯和乙炔组成随堂练习1.石油炼制过程中,既能提高汽油产量又能提高汽油质量的方法是A .蒸馏B .分馏C .裂解D .催化裂化 2.下列液体分别和溴水混合振荡,静置后分为两层,水层、油层均为无色的是 A .己烷 B .四氯化碳 C .NaOH 溶液 D .直馏汽油 3.下列物质的电子式正确的是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取代的有机产物B .铝热剂C .明矾D .汽油5."辛烷值"用来表示汽油的质量,汽油中异辛烷的爆震程度最小,将其辛烷值标定为100,右图(图3—1—1)是异辛烷的球棍模型,则异辛烷的系统命名为A .1,1,3,3-四甲基丁烷B .2,2,4-三甲基-戊烷C .2,4,4-三甲基戊烷D .2,2,4-三甲基戊烷6.氢核磁共振谱是根据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在谱中给出的信号不同来确定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种类的。
高中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分类及基本性质。
2. 使学生了解有机化学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技能。
二、教学内容1. 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及分类2. 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性质3. 有机化学的发展历程4. 有机化合物的研究方法5.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分类、基本性质及发展历程。
2. 教学难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有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利用实验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4. 采用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糖、醋、酒等,引出有机化合物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分类和基本性质,讲解有机化学的发展历程。
3. 实验:安排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实验,如糖的燃烧、醋的酸碱度测定等,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有机化合物定义、分类和基本性质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关系的理解。
七、拓展与延伸1. 介绍有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医药、食品、材料等领域的有机化合物。
2. 引导学生关注有机化学的最新发展,如生物有机化学、绿色有机合成等。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是否全面讲解了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分类、基本性质和发展历程。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三教案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三教案课题: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教学目标: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及化学性质;2.掌握有机分子的构成方式和命名规则;3.理解有机物的异构现象及其原因;4.能够分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有机物的基本结构和性质;难点:有机物的异构现象及其原因。
教学准备:1.教材《高中化学选修三》2.多媒体教学设备3.实验器材和试剂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展示几种不同的有机物分子结构,引导学生思考有机物的特点和构成方式。
二、讲解1.有机分子的构成方式:讲解有机物由碳、氢、氧、氮等元素构成,介绍有机物的基本结构和键的种类。
2.有机分子的命名规则:讲解有机物的常见命名规则,包括碳链命名、官能团命名等。
3.有机物的异构现象:介绍有机分子的同分异构体及其原因,引导学生探究分子结构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三、实验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观察有机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引导学生探究有机物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四、讨论针对实验结果,让学生分组讨论有机物的异构现象及其原因,加深对有机化合物的理解。
五、总结对课程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六、作业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反馈收集学生作业,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的认识和理解能力,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在实验环节,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展开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验技能。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3有机化学基础学案-重要有机物的转化过程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3有机化学基础学案-重要有机物的转化过程
一、引言
有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性质和结构等方面的知识。
本学案对高中化学教材中重要有机物的转化过程进行了介绍和总结,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
二、重要有机物的转化过程
1. 烷烃的燃烧
烷烃是一类只含有碳和氢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其转化过程中最常见的是燃烧反应。
烷烃在氧气的存在下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2. 醇的脱水反应
醇是一类含有羟基的有机化合物,其转化过程中常见的是脱水反应。
醇与浓硫酸或磷酸等酸性媒介作用下,失去水分形成烯烃。
3. 烯烃的加成反应
烯烃是一类含有双键的有机化合物,其转化过程中常见的是加成反应。
烯烃与氢气、卤素或水等物质发生加成反应,使双键断裂并形成新的化学键。
4. 酯的酸解反应
酯是一类含有酯基的有机化合物,其转化过程中常见的是酸解反应。
酯与酸作用发生酸解反应,生成相应的酸和醇。
5. 酮的氧化反应
酮是一类含有羰基的有机化合物,其转化过程中常见的是氧化反应。
酮与氧气或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使羰基上的碳原子氧化为羧基。
6. 醛的银镜反应
醛是一类含有羰基的有机化合物,其转化过程中常见的是银镜反应。
醛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镜,通过观察镜面的反射情况可以判断醛的存在。
三、总结
有机化学是一个复杂而又有趣的学科,了解有机物的转化过程有助于我们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原理。
本学案中介绍的重要有机物的转化过程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希望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激发对有机化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3有机化学基础学案-重要有机物的转化机制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3有机化学基础学案-重要有机物的转化机制引言本学案旨在介绍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3中有机化学基础部分的重要有机物转化机制。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的合成、结构、性质和反应规律的学科,是化学中的一门重要分支。
本学案将重点介绍几种重要有机物的转化机制。
重要有机物的转化机制1. 醇的氧化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它可以通过氧化反应转化为醛和酮。
醇的氧化反应常用氧化剂如酸性高锰酸钾(KMnO4)或酸性二氧化铬(CrO2(OH)2)进行。
这些氧化剂能够将醇中的氢原子氧化为羰基,从而形成醛或酮。
2. 脂肪酸的酯化反应脂肪酸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可以与醇发生酯化反应,形成酯。
酯化反应常用酸催化剂如硫酸进行。
在酸性条件下,脂肪酸中的羧基和醇中的氢原子发生缩合反应,生成酯。
3. 烷烃的卤代反应烷烃是一类简单的有机物,它们可以通过卤代反应转化为卤代烃。
卤代反应通常采用卤素如氯、溴、碘作为反应试剂。
在光照或加热的条件下,烷烃中的氢原子与卤素发生取代反应,形成卤代烃。
4. 烯烃的加成反应烯烃是一类含有碳-碳双键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可以通过加成反应转化为饱和烃或环化产物。
加成反应通常使用饱和试剂如氢气(H2)或氢氧化钾(KOH)进行。
在适当的条件下,烯烃中的双键断裂,与饱和试剂发生反应,形成相应的产物。
结论本学案介绍了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3中有机化学基础部分的重要有机物转化机制。
醇的氧化、脂肪酸的酯化、烷烃的卤代反应和烯烃的加成反应是有机化学中常见的转化反应。
通过学习这些转化机制,可以更好地理解有机化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高中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分类和特点,理解有机化学的研究方法。
2. 让学生掌握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用途,如烷烃、烯烃、炔烃、醇、醚、酸、酯、糖、脂肪、蛋白质等。
3. 培养学生运用有机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 有机化学的研究方法3. 烷烃的结构、性质和用途4. 烯烃的结构、性质和用途5. 炔烃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分类和特点,有机化学的研究方法,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2. 教学难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有机化学反应机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 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感受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初中阶段学习的有机化合物知识,引导学生思考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2. 讲解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分类和特点,介绍有机化学的研究方法。
3. 讲解烷烃的结构、性质和用途,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烷烃的特点。
4. 讲解烯烃的结构、性质和用途,引导学生认识烯烃的重要性质。
5. 讲解炔烃的结构、性质和用途,让学生了解炔烃的特点。
6. 课堂练习:布置有关烷烃、烯烃、炔烃的性质和用途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所学知识,并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8. 课后辅导:针对学生在课后遇到的疑问,进行解答和指导。
9. 开展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身感受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0.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性质和用途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以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3有机化学基础学案-脂肪烃
05脂肪烃知识梳理一、烷烃1.定义2.分子通式3.物理性质(1)烷烃的熔、沸点随碳原子数变化规律(a)随着分子里含碳原子数的增加,熔点、沸点逐渐,相对密度逐渐;(b)分子里碳原子数等于或小于4的烷烃。
在常温常压下都是,其他烷烃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或;(c)烷烃的相对密度于水的密度。
(2)水溶性——烷烃分子均为分子,故一般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液态烷烃本身就是良好的有机溶剂。
4.化学性质(特征反应)甲烷与纯卤素单质(Cl2)发生反应5.烃的燃烧: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往往燃烧越来越不充分,火焰明亮,并伴有。
烷烃燃烧的化学方程通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烃燃烧的化学方程通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烯烃和炔烃1.定义(1)烯烃:单烯烃:多烯烃:炔烃:2.单烯烃的通式:3.烯炔的加成反应乙烯与HCl的反应:乙烯与H2O的反应:乙烯与氯气的反应:乙烯与H2的反应:乙炔(“能”或“不能”)使溴水褪色。
乙炔与少量溴水反应:乙炔与过量溴水反应:乙炔与足量H2反应:乙炔制备氯乙烯:4.烯烃的不对称加成马氏规则——当不对称烯烃与卤化氢发生加成反应时,通常H加到含H多的不饱和碳原子一侧。
2.二烯烃中的加成反应1,3—丁二烯(结构简式):二烯烃发生加成反应,低温时发生1,2-加成;高温时发生1,4-加成。
请写出2-甲基-1,3-丁二烯与Br2 1:1发生加成反应的方程式3.加聚反应(1)乙烯型加聚反应(1)聚乙烯的合成:nCH2= CH2乙烯聚乙烯注意:a 单体——用以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小分子物质b 链节——高分子化合物中不断重复的基本结构单元c 聚合度——链节的数目n叫做。
由于n不同因此高聚物都是混合物。
(2)聚苯乙烯的合成(3)聚氯乙烯的合成(4)聚丙烯的合成这一类加聚反应都可以理解为以乙烯为母体,其它原子或原子团,去取代乙烯上的H原子。
(2)1,3-丁二烯型加聚反应天然橡胶是异戊二烯(CH2=C-CH=CH2通过加聚反应形成的一类高分子物质。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3有机化学基础学案-酸
13酸类基础知识:1、乙酸的物理性质乙酸是_____色___________味的液体,易溶于__________,熔点为16.6℃,当温度低于16.6℃时,乙酸就会_________的晶体,所以无水乙酸又称______。
2、乙酸的分子结构乙酸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其中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叫做___________。
3、乙酸的化学性质:乙酸在溶于水时,能够电离出___ 和__ _,因而乙酸具有一定的__ _ __。
⑴ 酸的酸性② 乙酸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呈________色;②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③与碳酸钠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碳酸的酸性________醋酸 ⑵乙酸的酯化反应(装置如右图)① 试剂添加顺序 ② 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导气管末端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 ⑥此反应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
4、羧酸 (1)、定义: ; (2)、分类①根据官能团的数目可分为 ; ②根据烃基是否饱和 ; ③根据烃基是脂肪烃基还是芳香烃基: ; ④脂肪酸根据碳原子数目多少,可分为低级脂肪酸和高级脂肪酸 (3)、饱和一元脂肪酸的通式: ; (4)、羧酸的物理性质(类似醇类)一元羧酸,随碳原子数目增加熔沸点 ,溶解性 ;(5)、化学性质(类似乙酸,写出R —CO 18OH 与Na 2C03反应、乙醇反应的方程式)5、几种重要的羧酸 (1)、甲酸:分子式 ;结构简式 ;俗称 ; 从结构上看,其中官能团有 ; (2)、几种高级脂肪酸软脂酸结构简式 ;硬脂酸结构简式 ; 油酸结构简式 ; (3)、乙二酸分子式 ;结构简式 ; 苯甲酸结构简式 ;巩固练习1.下列关于醋酸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醋酸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 B .冰醋酸是无水乙酸,不是乙酸的水溶液 C .醋酸能跟碳酸钠溶液发生反应产生CO 2D .在发生酯化反应时,醋酸分子中羟基中的氢原子跟醇分子中的羟基结合成水 2.下列物质中,最容易电离出H +的是 ( ) A .CH 3COOH B .C 2H 5OH C .H 2O D .C 6H 5OH3.酯化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反应,下列对于酯化反应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酯化反应的产物只有酯 B .酯化反应可看成取代反应的一种 ( ) C .酯化反应是有限度的 D .浓硫酸可作酯化反应的催化剂4.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既能跟乙醇反应,又能跟乙酸反应的是 ( ) A 、Cu B 、CuO C 、CaCO 3 D 、NaHCO 3 5.下列关于乙酸的性质叙述中,错误的是( )A.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所以它可与碳酸盐反应,产生CO 2气体B.乙酸可以和乙醇发生中和反应C.乙酸分子中含有碳氧双键,所以它能使溴水褪色D.乙酸在温度低于16.6℃时,就凝结成冰状晶体6、将一定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后,分别插入①醋酸;②甲醇;③石灰水溶液中,取 出洗涤、干燥称量,质量变化正确的是( )A.①变轻 ②变重 ③不变B.①变轻 ②不变 ③变重C.①变轻 ②不变 ③不变D.①变重 ②不变 ③变重7、下列物质中含有少量的杂质,能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并借助于分液漏斗除去杂质的是( )A.苯中含有少量甲苯B.乙醇中含有少量乙酸C.溴苯中含有少量苯D.乙酸乙酯中含有少量乙酸 8.下列物质中,可一次性鉴别乙酸、乙醇、苯及氢氧化钡溶液的是( )①金属钠 ②溴水 ③碳酸钠溶液 ④紫色石蕊试液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9、能用于除去乙酸乙酯中乙酸和乙醇杂质的试剂是( )A.饱和碳酸钠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C.苯D.水 10、某有机化合物X ,经过如右图变化后可在一定条件下得到乙 酸乙酯。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3有机化学基础学案-同分异构现象
03同分异构现象知识梳理一、同分异构体。
1、同分异构现象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同分异构体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产生同分异构现象的本质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同分异构体的种类:1.碳链异构: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排列方式不同引起的同分异构现象A、首先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得到一种异构体的碳架结构。
B、在主链上减__________________(甲基),连在此碳链上得出含甲基的同分异构体。
C、在主链上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两个甲基的各类通分异构体。
【例1】确定分子式为C6H14的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2.官能团位置异构在有机物中,__________________位置的不同也会导致同分异构现象,书写规则:先排____________异构,再排_________________位置【练习】写出分子式为C4H8的烯烃,可能的结构简式:【例2】分子式为C4H9Cl的有机物,其结构简式可能有几种?试着写出:【例3】C8H10(含苯环)同分异构体:【例4】3.官能团类别异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结】A、碳原子数相同的醇和____是同分异构体B、碳原子数相同的羧酸和______是同分异构体C、碳原子数相同的二烯烃和_____________是同分异构体D、碳原子数相同的烯烃和_________________是同分异构体【练习】1.写出分子式为C4H10O的有机物可能的结构简式2.写出分子式为C5H8O2的有机物可能的结构简式4.立体异构(1) 顺反异构(存在于部分烯烃中)反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顺式:_________ __________H H H CH3C =CC=C 例:2-丁烯的顺反异构:CH3CH3CH3H顺式反式(2) 对映异构——存在于_____________中三、手性分子1、定义:分子不能与其镜像重叠的分子称为手性分子。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3有机化学基础学案-氨基酸和蛋白质
16氨基酸和蛋白质二、氨基酸1、氨基酸的结构:氨基酸是羧酸分子里烃基上的氢原子被氨基(-NH2)取代后的生成物。
氨基酸的命名是以为母体,氨基为取代基,碳原子的编号通常把离羧酸最近的碳原子称为α碳原子,离羧基次近的碳原子称为β碳原子,依次类推。
α-氨基酸的分子结构可表示为:R-CH(NH2)-COOHβ-氨基酸的分子结构可表示为:R-CH(NH2)-CH2-COOH通式,官能团_ ,天然氨基酸都是α—氨基酸。
常见氨基酸有:甘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酸。
氨基酸具有两性,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2、氨基酸的性质⑴物理性质:天然的氨基酸均为晶体,熔点200-300℃,可溶于水,不溶于乙醚。
⑵化学性质:①两性:写出甘氨酸与NaOH和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酯化反应:写出甘氨酸与乙醇酯化的化学方程式:③缩合反应:写出丙氨酸缩合成肽的化学方程式:【例题1】在四种化合物:①NaHCO3、②Al(OH)3、③(NH4)2S、④H2N—CH2—COOH中,跟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都能反应的是A.②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例题2】甘氨酸和丙氨酸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缩合反应生成的二肽化合物共有A.4种B.3种C.2种D.1种三、蛋白质1、蛋白质的组成蛋白质是由__________________等元素组成的,相对分子量_________,属于________,蛋白质在___________的作用下水解的产物是_________。
2、蛋白质的性质:(1)具有胶体的某些性质。
(2)两性:(3)水解:在____或____作用下水解生成多种_____________。
应用:氨基酸的制取。
注意: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α-氨基酸。
(4)盐析:在蛋白质水溶液中加入浓_________溶液,可使蛋白质溶解度____而析出。
盐析___逆,属于_____变化,析出的蛋白质加水后可再________。
(5)变性:在受_____、_____、_____、甲醛、苯酚、_______盐作用或紫外线照射时,蛋白质性质______而凝结析出。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3有机化学基础学案-有机物的结构
02有机物的结构知识梳理一.有机物中主要元素原子的成键特点1.碳原子最外层有个电子,在有机物中总是形成个共价键,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氢原子最外层有个电子,在有机物中总是形成个共价键;氧原子最外层有个电子,在有机物中总是形成个共价键。
2.饱和碳原子是指:;不饱和碳原子是指:。
3.有机物不饱和度的计算方法二.常见有机物分子的空间构型1.结构式:2.结构简式3.键线式:一条短线表示,每个拐点和终点均表示。
4.球棍模型5.比例模型巩固练习1.在大多数有机物分子里,碳原子和碳原子、碳原子和其他原子间相结合的化学键是( )A.都是极性键B.都是非极性键C.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D.都是离子键2.下列事实中,能证明甲烷分子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的是( )A.CHCl 3只代表一种物质B.CH2Cl2只代表一种物质C.CH3Cl只代表一种物质D.CCl4只代表一种物质3.二氟甲烷CF2Cl2(氟里昂—12)是性能优异的环保产品,它可替代某些会破坏臭氧层的氟里昂产品,用做空调、冰箱和冷冻库等中的制冷剂,对二氟甲烷的结构判断正确的是( )A.有两种同分异构体B.为平面型结构C.只有一种结构D.为四面体结构4.请说明下列有机化合物的空间形状,并画出空间结构示意图。
(1)CH3C1(2)HCHO(3)CH2=CCl25.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C原子可能共平面B.除苯环外的C原子共直线C.最多只有4个C原子共平面D.最多只有3个C原子共直线6.CH3-C≡C-CH=CH2分子中有个碳原子共线,个碳原子共面,最少有个原子共面,最多有个原子共面。
7.下列有机物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内的是()8.已知化合物Pt(NH3)2C12分子里的Pt、NH3、Cl等原子或原子团都在同一个平面里,与Pt(NH 3)2C12这一分子式相对应的有如下两种异构体:能说明甲烷分子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形结构,而不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平面正方形结构的理由是( )A.CH3Cl不存在同分异构体B.CH2Cl2不存在同分异构体C.CHCl3不存在同分异构体D.CCl4不存在同分异构体9.对氟里昂-12(结构如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两种同分异构体B.是平面型分子C.只有一种结构D.有四种同分异构体10.甲烷分子中的4个氢原子都可以被取代,若甲烷分子中的4个氢原子都被苯基取代,可以得到的分子如图,对该分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25H20B.所有的碳原子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C.所有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D.此物质属于芳香烃类物质11.下列有机物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12、某烃的结构简式,分子中含有正四面体结构的碳原子(即饱和碳原子)数为a ,在同一直线上的碳原子数为b,一定在同一平面内的碳原子数为c ,则a、b、c分别为 ( )A.4 、3 、5 B.4、3、6 C.2 、5、4 D.4 、6 、413.填表CH3CH2CH2CH3CH3CHCH2CH3CH3CH3CH CHCH314、请写出下列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和键线式。
苏教版高二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 3.1脂肪烃教案1
专题3 常见的烃第一单元脂肪烃第2课时烯烃的加成反应【目标诠释】——我来认识1.掌握加成反应的含义和特点2 .掌握马氏规则和共轭二烯烃的加成3 .了解双烯(加成成环)反应重难点:马氏规则和共轭二烯烃的加成【导学菜单】——我来学习1.乙烯的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不饱和键的两个原子与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物质的反应。
反应机理:断一加二,直接加在不饱和碳上练习: ①写出下列方程式CH2=CH2 + Br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2=CH2 + HC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H2=CH2 + 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写出丙烯与溴化氢的反应方程式CH2=CHCH3 + HB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对称烯烃的加成——加卤化氢马尔可夫尼可夫(V. M. Markovnikov)规律:当不对称烯烃与卤化氢发生加成反应时,氢总是加在含氢较多的不饱和碳原子一侧,简称马氏规则。
在过氧化物(如过氧化氢,过氧化钠)作用下,氢加在含氢较少的不饱和碳1 / 82 / 8原子一侧,称反马氏规则。
练习②试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
3.共轭二烯烃的加成(1)二烯烃的通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类别:两个双键在碳链中的不同位置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C=C=C —C (不稳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C —C=C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C —C —C=C(3)加成反应 1,2-加成和1,4-加成共轭二烯烃在加成反应时表现出一些特殊性,在温度较低时所发生的加成反应称为1,2-加成,在温度较高时所发生的加成反应称为1,4-加成。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3有机化学基础学案-醇
10乙醇醇类知识梳理一、乙醇的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1. 乙醇的分子结构:乙醇的分子式__ __,结构式_ _____,官能团___ ___,结构简式为___ ___或___ ___,乙醇是分子(极性,非极性)。
2.乙醇的物理性质:乙醇俗称_____,色透明挥发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沸点78℃,与水以比混溶,是良好的有机溶剂,密度比水________。
二、乙醇的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1)(2)2.消去反应3.取代反应(1)(2)(3)(4)乙醇知识的网络关系图三、醇类:1.概念:羟基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直接相连的化合物称为醇,直链饱和一元醇的通式为或。
2.醇类的分类:①按烃基类别分类②按羟基数目分类3.醇类物理性质变化规律(1)在水中的溶解性:低级脂肪醇溶于水(2)密度:一元脂肪醇的密度一般 1g/cm3(3)沸点①直链饱和一元醇的沸点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而逐渐②醇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相比,醇的沸点远远烷烃。
4.几种常见的醇:甲醇、乙二醇、丙三醇甲醇:色体,是良好的有机溶剂。
甲醇毒,分子式______,结构简式____。
乙二醇:色体,分子式_____________,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乙二醇是液体防冻剂的原料。
丙三醇:俗称__ ,分子式_______,结构简式____________,有很强的性,可作护肤作用。
随堂练习1.可以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的试剂是A.无水硫酸铜B.生石灰C.金属钠D.胆矾2.乙醇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如图所示:关于乙醇在各种不同反应中断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和金属钠反应键①断裂B.在Ag催化下和O2反应键①④断裂C.和氢溴酸反应键①断裂D.和浓硫酸共热140℃时,键①或键②断裂,170℃时键②⑤断裂3.下列醇类发生消去反应可能生成两种烯烃的是A.1—丙醇 B.2—丁醇C.2,2—二甲基丙醇 D.3,3—二甲基—2—戊醇4.既可以发生消去反应,又能被氧化成醛的物质是()A.2—甲基—1—丁醇B.2,2—二甲基—1—丁醇C.2—甲基—2—丁醇D.2,3—二甲基—2—丁醇5.工业上,为使95.6%的乙醇变为100%的绝对乙醇,常常加入一种物质加热回流一段时间后蒸馏,得到99.5%的无水乙醇,然后再加入另一种物质加热回流一段时间后蒸馏可得到绝对乙醇,这两种物质分别是A. 无水硫酸铜,生石灰B. 无水氯化钙,金属钠C. 生石灰,金属镁D. 浓硫酸,金属镁6.下列有关醇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CH3CH(CH3)CH(OH)CH3命名为2-甲基-3-丁醇B.低级醇(甲醇、乙醇、丙醇、乙二醇)都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C.凡是烃基直接与羟基相连的化合物一定是醇D.硝化甘油是硝酸与乙二醇反应生成的,主要用做炸药A.萃取法B.结晶法C.分液法D.分馏法8.A、B、C三种醇同足量的金属钠完全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消耗这三种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6:3,则A、B、C三种醇的羟基数之比为A.3:2:1B.3:1:2C.2:1:3D.2:6:39.有机物分子式为C4H10O,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H2,该化合物中,可由醛还原而成的有A.1种B.2种C.3种D.4种10.分子式为C5H12O的饱和一元醇,其分子中有两个“-CH3”、一个“-CH-”、两个“-CH2-”和一个“-OH”,它可能的结构有A.1种B.2种C.3种D.4种11.经测定由C3H7OH和C6H12组成的混合物中氧的质量分数为8%,则此混合物中氢的质量分数是()A.78% B.22% C.14% D.13%12.近两年流行喝苹果醋,苹果醋是一种由苹果发酵而成的具有解毒、降脂、减肥和止泻等明显药效的健康食品.苹果酸(α羟基丁二酸)是这种饮料的主要酸性物质,苹果酸的结构式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酯化反应B.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C.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消去反应D.1 mol苹果酸与Na2CO3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 mol Na2CO313.分子式为C3H6O3的物质有多种同分异构体,请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各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高中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分类和命名原则,掌握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有机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和分类2.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3. 烷烃的结构与性质4. 烯烃的结构与性质5. 炔烃的结构与性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分类、命名原则,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与性质。
2. 教学难点: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烯烃、炔烃的结构与性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命名原则。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模型和实验现象,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 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4.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五、教学课时本章共计4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有机化合物的概念与分类1. 导入新课:介绍有机化合物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2. 讲解有机化合物的概念,阐述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的区别。
3. 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包括烃、卤代烃、醇、醚、酸、酯、糖、蛋白质等。
4. 分析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应用。
第二课时: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1. 导入新课:讲解有机化合物命名的意义和重要性。
2. 讲解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包括烷烃、卤代烃、醇、醚、酸、酯等。
3. 举例说明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
4. 练习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巩固命名原则。
第三课时:烷烃的结构与性质1. 导入新课:介绍烷烃的概念和特点。
2. 讲解烷烃的结构,阐述碳原子之间的共价键。
3. 分析烷烃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密度等。
4. 讲解烷烃的化学性质,如燃烧、取代反应等。
第四课时:烯烃的结构与性质1. 导入新课:介绍烯烃的概念和特点。
2. 讲解烯烃的结构,阐述碳原子之间的双键。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3有机化学基础学案-卤代烃
09卤代烃知识梳理一、溴乙烷的性质1、溴乙烷的物理性质: 色液体,沸点38.4℃,密度比水 。
2、溴乙烷的化学性质:(1)水解反应(属 反应)反应方程式: 反应条件: (2)消去反应:反应方程式:反应条件:二、卤代烃: 1、卤代烃的分类:按卤原子的个数可分为 和 ;以分子里烃基的种类分成 、和 ;按卤原子种类分成 、 和 等。
2、饱和一元卤代烃:(A )、通式为: 。
(B )、命名:与烯烃的命名相似。
即:(1)主链的选择: ; (2)编号原则: 。
3、卤代烃的同分异构体 【例题1】分子式为C 5H 11Cl 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
(1)这些同分异构体中发生消去反应能得到 种烯烃;(2)这些同分异构体发生水解、氧化,最终得到 种羧酸。
4、卤代烃的物理通性:卤代烃都 溶于水, 溶于有机溶剂。
卤代烃(含相同卤素原子)的沸点随碳原子数增加而 ,一般密度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而 ,饱和一氯代烃的密度小于1g/cm 3,一溴代烃、一碘代烃以及多卤代烃密度都大于1g/cm 3。
【例题2】下列有机物中沸点最高的是( ),密度最大的是( ) A 、乙烷 B 、氯乙烷 C 、一氯丙烷 D 、一氯丁烷 5、卤代烃的化学通性(卤代烃的化学性质通常比烃活泼,能发生许多化学反应) (1)取代反应 CH 3Cl+H 2O −→− (一卤代烃可制一元醇)BrCH 2CH 2Br+2H 2O −→− (二卤代物可制二元醇)(2)消去反应 CH 3CH 2CHBrCH 3+NaOH ∆−→−醇 BrCH 2CH 2Br+2NaOH ∆−→−醇 三、检验卤代烃分子中卤族元素的方法 【例题3】证明溴乙烷中溴元素的存在,下列正确的操作步骤为 ①加入AgNO 3溶液 ②加入NaOH 溶液 ③加热④加入蒸馏水 ⑤加稀硝酸至溶液呈酸性 ⑥加入NaOH 醇溶液 A.④③①⑤ B.②③⑤① C.④⑥③① D.⑥③⑤① 四、氟氯烃对环境的影响—破坏臭氧层 1.氟氯烃破坏臭氧层的原理 ①氟氯烃在平流层中受紫外线照射产生Cl 原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认识有机化合物第1课时有机化合物的发展和应用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史实2知道有机化合物的分类3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分析,初步了解测定有机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的一般方法。
【课前达标】1 .18世纪初期,_______化学家___________提出有机化学概念,有机化学成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2. 19世纪中叶,德国化学家______,第一次由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尿素,推翻“生命力论”3 .1965年我国首次在人类历史上合成蛋白质——_________________。
4. 目前人工合成有机物超过3000万中。
【课堂印象】一有机化学的发展1、我国早期的有机化学:2、有机化学的形成:3、现代有机化学:【介绍】德国化学家维勒1828年,贝采利乌斯的学生、德国年轻的化学家维勒,在实验室中加热无机物氰酸铵时无意中得到了尿素。
NH4CNO CO(NH2)2 第一次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有机物的生成不必借助于所谓生命力的作用。
4、目前人类发现和合成的有机物超过4000万种。
二、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及分类1 、有机物——含碳化合物,除CO、CO2和碳酸盐外。
2 、有机物的分类【经典例题展示】例.某含氧有机物0.5mol与1.75mol氧气混合后,可恰好完全燃烧,生成33.6 L CO2(标准状况)和27g水,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三、有机化学的应用1、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有机物:2、具有特殊功能有机物的合成和使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
3、有机物在维持生命活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4、药物中大多数是有机化合物,在帮助人们战胜疾病,延长寿命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5、1965年,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诞生。
【课后反刍】1、有机化学概念是下列哪位科学家提出的()A、道尔顿B、阿伏加德罗C、贝采利乌斯D、门捷列夫2、下列常见物质的主要成分不是有机物的是()A、塑胶跑道B、面包C、植物油D、水泥3、迄今为止,人类发现和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已经超过3000万种,从1995年开始,每年新发现和新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已超过100万种。
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的主要原因是()A、含有H元素B、含有O元素C、含有C元素D、研究的人多4、人类第一次用无机化合物人工合成的有机物是()A、乙醇B、食醋C、甲烷D、尿素5、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是由下列哪国科学家完成的()A、美国B、俄国C、中国D、英国6、NH4CNO与尿素的关系是()A、同种物质B、同分异构体C、同素异形体D、同位素7、上海环保部门为了使城市生活垃圾得到合理利用,近年来逐步实施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办法。
其中塑料袋、废纸、旧橡胶制品等属于()A、无机物B、有机物C、盐类D、非金属单质8、鉴别四氯化碳和乙醇两种有机溶剂应该使用什么方法是最简单?书写出鉴别的原理和实验的步骤。
9、经元素分析后,发现某烃的含碳量为82.76%,氢的质量分数则为17.24%,且相对分子质量为58,试推断该烃的分子式。
第2课时有机化合物的发展和应用学习目标1. 知道如何确定有机物的最简式2 .了解李比希提出的基团理论,认识常见的基团以及在有机物中的性质3. 能看懂简单的核磁共振谱图及红外光谱图4. 认识手性分子5. 了解简单有机反应的反应机理【课前达标】对于有机物的研究首先就要知道有机物的组成及结构。
最简式:1.定性分析确定有机物的组成元素(1)有机物组成元素的一般测定方法——燃烧法各元素对应的燃烧产物:C→___________;H→______________N→_________;Cl→_________。
若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则有机物中一定含有C、H元素,要判断是否含氧元素,可首先求出CO2和H2O中的C、H两元素质量和,再与有机物的质量比较,若两者相等,则原有机物中不含氧,否则有机物组成中含氧元素。
(2)其它常见的元素测定方法——钠融法、铜丝燃烧法①钠融法可定性确定有机物中是否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元素②铜丝燃烧法可定性确定有机物中是否存在_______.③元素分析仪可同时对碳、氢、氧、硫等多种元素进行分析。
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_。
2.定量计算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3、确定有机化合物元素组成的仪器:元素分析仪。
(阅读课本P7)该仪器的工作原理是:使用该仪器的优点是:【课堂印象】一、有机化合物组成的研究对于有机物的研究首先就要知道有机物的组成及结构。
1 、定性分析确定有机物的组成元素(1)燃烧法有机物完全燃烧,各元素分别转化为以下物质C→CO2H→H2O N→N2Cl→HCl(2)钠熔法确定有机物中是否含有氮、氯、溴、硫等元素。
有机物与Na混合熔融:N → NaCN Cl → NaCl Br → NaBr S → Na2S(3)铜丝燃烧法确定有机物是否含有卤素将一根纯铜丝加热至红色,蘸取试样,放在火焰上灼烧,若存在卤素,火焰呈绿色2 定量计算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介绍】李比希法:利用CuO在高温下氧化有机物,生成水和二氧化碳H→H 2O 高氯酸镁吸收 C→CO 2 碱石棉吸收确定 C 、H 的量。
【经典例题展示1】实验测得某碳氢化合物A 中含碳80%,含氢20%,又测得该化合物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5。
求该化合物的分子式。
(1)最简式法确定各元素原子个数比,求出最简式根据有机物的M 求出分子式 (2)直接计算法直接求算出1mol 有机物中各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即可确定分子式。
【补充】: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的确定 1.标态密度法:根据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求算该气体的相 对分子质量:M =22.4×ρ2.相对密度法:根据气体A 相对于气体B 的相对密度,求算该气 体的相对分子质量:M A =D×MB3.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经典例题展示2】某有机物A 3.0g 在4.48L O 2中充分燃烧,产物只有CO 2 、CO 、H 2O ,将产物依次通过浓硫酸、碱石灰,浓硫酸增重3.6g ,碱石灰增重4.4g ,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注意】某有机物燃烧产物为CO 2和H 2O ,则需确定该有机物中是否含有O 元素。
m(有机物)>m(C)+m(H)→有机物中含有氧元素 m(有机物)=m(C)+m(H)→有机物中不含氧元素【课后反刍】M 总总n m第3课时有机化合物的发展和应用学习目标1. 知道如何确定有机物的最简式2 .了解李比希提出的基团理论,认识常见的基团以及在有机物中的性质3. 能看懂简单的核磁共振谱图及红外光谱图4. 认识手性分子5. 了解简单有机反应的反应机理第二课时【课前达标】二、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研究科学家主要通过“基团理论”和现代化学测定方法来确定有机物的结构。
1、基团理论:1838年,李比烯提出了“基”的定义(见教材P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有机化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基团理论”对有机化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一理论是由_______率先提出来的。
请写出下列常见基团的结构式:羟基______________,醛基____________,羧基______________,氨基____________甲基_____________。
分别写出羟基和氢氧根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印象】二、有机物结构的研究1 有机物中的基团有机物中的基团具有不同的结构和性质,它们是不带电的。
【介绍】李比希对“基团”概念的贡献;学生阅读教材P8例如:—COOH具有酸性-NH2具有碱性有机物的性质可以看作是各种基团性质的加和。
2 有机物中基团种类的确定——红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是利用有机物分子中不同,测试并记录有机物对一定波长范围的红外光谱吸收情况。
它可以初步判断该有机物中含有那些基团。
【例如】下图是乙醇的红外光谱图:3 核磁共振谱图——确定有机物的结构在核磁共振分析中,最常见的是对有机化合物的1H核磁共振谱(1H-NMR)进行分析。
有机物分子中的H原子核所处的化学环境(附近的基团)不同,表现出的核磁性就不同,代表核磁特性的峰在核磁共振谱图中横坐标(化学位移)的位置也就不同。
例如:分子式为C2H6O的两种有机物1H的核磁共振谱图(教材P9)CCH 3HCOOH CCH3H H 2NNH 2AB分析: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H 3CH 2OH ,乙醇分子中存在三种不同位置的H 原子因此,在核磁共振谱图中就会出现三个峰,峰的高度与H 原子的个数成正比。
甲醚的结构为:其中6个H 都处于同一位置,因此在核磁共振谱图上只出现一个峰。
【典型例题展示】 已知某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 4H 10,其核磁共振谱图如下所示,请写出它的结构式用质谱法还可以测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4 手性分子(1)手性分子定义:分子不能与其镜像重叠的分子称为手性分子。
如:丙氨酸分子有A 和B 两种结构,这两种结构互为镜像且不能重叠,称为___________;与4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相连的碳原子称为_____(2)手性碳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连接在碳原子上时,形成的化合物存在手性异构体。
(3)意义:具有神奇的光学特性 【课堂反刍】C C H H H H H HC CH H H H H OH第4课时 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学习目标 1、了解几种典型的反应机理2、了解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反应机理的基本原理3、通过烃类的取代反应和酯化反应以及酯的水解反应了解有机化学反应的机理 【课前达标】1.图1和图2是A 、B 两种物质的核磁共振氢谱。
已知A 、B 两种物质都是烃类,都含有6个氢原子。
请根据图1和图2两种物质的核磁共振氢谱谱图选择出可能属于图1和图2的两种物质是 ( )A .A 是C 3H 6 ;B 是C 6H 6 B .A 是C 2H 6 ;B 是C 3H 6 C .A 是C 2H 6 ;B 是C 6H 6D .A 是C 3H 6;B 是C 2H 6 2.未知物A 的实验式和分子式都是C 2H 6O 。
A 的红外光谱图如图(a),未知物A 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三个峰图(b ),峰面积之比是1:2:3,未知物A 的结构简式为 。
【课堂印象】三 有机化学反应的研究1 、烷烃与卤素单质的光取代反应机理(自由基反应)反应方程式:CH 4 + Cl 2 CH 3Cl + HClCH 3Cl + Cl 2 CH 2Cl 2 + HClCH 2Cl 2 + Cl 2 CHCl 3 + HCl CHCl 3 + Cl 2 CCl 4 + HCl光照 光照光照 光照反应机理:Cl 2 Cl· + Cl·CH 4 + Cl· CH 3· + HCl CH 3· + Cl 2 CH 3Cl + Cl·Cl· + CH 3Cl ClCH 2· + HCl ……2、 酯化反应及酯类水解反应的反应机理【问题解决】:1、我们知道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能够生成酯,下面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原理:酸脱羟基,醇脱氢2、教材P13问题与解决【典型例题展示1】乙酸和乙醇在浓H 2SO 4存在的条件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现有下列两种有机物:CH 3CO 18OH 和CH 3CH 2OH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酯,则生成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88B .90C .92D .863、同位素示踪法【介绍】同位素示踪法(isotopic tracer method )是利用放射性核素作为示踪剂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的微量分析方法,示踪实验的创建者是Heves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