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有哪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有哪些?

摘要:供应链金融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是风险大、风险难以控制,供应链金融的作用并非在于消除了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风险,而是对其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做出了较强的管控,以较低风险的形式对较高风险的企业和市场业务进行了开拓,供应链金融的风险仍然贯穿于供应链金融服务过程的始终,因此充分了解供应链金融服务过程中的风险,防范于未然,有助于避免大面积风险的爆发,控制不良贷款,将风险降到最低。本文主要对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运营风险进行分析讨论,以兹参考。

一、认识供应链金融

当前国内经济持续转型升级,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经济升级的突破口和着力点的背景下,金融端已成为供给侧改革的关键。特别是我国正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乃至“创造”强国迈进,“产融结合、脱虚向实”推进之下,更需要加强金融支持和服务。

供应链金融作为应“产业发展需求”而生的金融服务形式,不管对于国际发展战略与进程,还是国内转型战略与进程,供应链金融都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供应链金融不仅仅是一种融资服务,供应链运营效率的提升、供应链整体竞争力的提升、生态圈的建立和繁荣也是供应链金融的非常重要的使命。因此,供应链金融有望成为金融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

对于供应链金融的理解,基于不同的参与主体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不同视角:

●一是来自物流服务商,可以理解为为商品流通的整个过程提供运输保管和金融监管服务,是将金融业务与商品物流相结合,相互协作、共担风险的过程;

●二是来自核心企业,可以理解为在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供应链生态圈中,对上下游企业的资金可得性以及成本控制进行优化的过程;

●三是来自金融机构,可以理解为以核心企业为基础将供应链上的上下游企业及物流企业看作一个利益共同体,基于交易过程,结合动产抵质押,对供应链中的不同节点提供金

融产品和服务的过程。

相较于传统的贸易融资,供应链金融服务完成了从满足单一客户个别贸易环节的融资需求,向为整个供应链提供综合服务方案的转变,在充分掌握供应链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基础上,紧紧围绕业务操作流程设计和寻求资金安全保证,利用核心企业的雄厚实力和信用向其上下游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因此,供应链金融的业务特点最为典型的是连续性、封闭性和自偿性,具体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信贷准入评价的基础是基于整个供应链,如核心企业行业地位情况、财务实力如何以及是否具备一定管理供应链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基于核心企业提供的信息对其他供应链成员进行准入评价,如在供应链中的地位、与核心企业的合作历史、信用状况等。由于供应链中的企业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业务关系,供应链金融在为供应链上单个企业缓解资金压力的同时,实际上提升了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

供应链金融业务下资金发放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通过技术控制措施,资金用途限定在与核心企业相关的采购、生产、流通和销售活动当中,专款专用,封闭运营,既方便了银行对

于企业经营行为的动态监测,也有效降低了贷款资金的偿还风险。

供应链金融以供应链中的贸易活动为基础。通过放款条件的设定引导销售收入直接用来偿还授信,贸易活动中产生的资金流是最为直接也是最有保证的还款来源。银行通过控制货物的所有权、企业应收账款等,同时引入并依托完善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全面掌握核心企业、供货商、经销商等的物流信息,实现资金流、物流以及信息流的“三流合一”,切实做到资金的有效监控以及安全和回笼。

从企业需求角度来看,根据社科院的估计,中国非金融企业应收账款余额规模早于2012年便已超过16万亿元,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也显示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已于今年8月底达到13万亿元的规模。而对于供应链金融服务的主要需求者的中小型工业企业,总应收账款规模已超过6万亿元。应收账款融资作为供应链金融重要的融资模式,应收账款规模的不断增长为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供应链金融风险的识别

供应链金融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是风险大、风险难以控制,供应链金融的作用并非在于消除了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风险,而是对其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做出了较强的管控,以较低风险的形式对较高风险的企业和市场业务进行了开拓,供应链金融的风险仍然贯穿于供应链金融服务过程的始终,因此充分了解供应链金融服务过程中的风险,防范于未然,有助于避免大面积风险的爆发,控制不良贷款,将风险降到最低。

影响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部的宏观层面的风险,二是微观

的运营风险。外部环境主要由供应链金融各主体活动所依赖的经济环境、法律制度以及技术环境等构成,对于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开展起到指导、保障以及约束作用。然而对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说,在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过程中,外部的宏观层面的风险一般是外生的变量,无法掌控,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金融机构通常更注重微观上的运营风险的识别。

1. 供应链金融的运营风险

供应链金融利用供应链各主体利益的共同点为链上的中小企业融资,其设计及结构上有极强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大大降低了融资企业违约的风险。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多样的参与主体、灵活的融资模式以及复杂的契约关系,造成供应链金融在实际运营中存在一定的风险,主要表现为:

核心企业的道德风险。由于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中大都处于主导的地位,因此其成为供应链金融在运行期间的风险的核心变量。核心企业的道德风险使得其由风险的控制者转变为系统风险的“源泉”。核心企业通常是行业龙头,资金雄厚,实力和规模较大,核心企业通过为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担保等方式,使得中小企业的资信状况得以提高,从而获得银行贷款。由于核心企业是供应链中物流和资金流的枢纽,银行在贷前及贷后环节通过从核心企业获取的综合信息和供应链成员的交互信息,如交易规模、交易条件、结算方式以及信用记录等,间接掌握供应链成员企业的经营状况、资信状况等关键性信贷决策依据指标。同时,由于核心企业是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开展生产活动和贸易活动的依托,核心企业的信用水平直接决定了应收账款的可回收性及存货价值变现能力。然而,如果核心企业急功近利,仅仅注重一时的效益,利用其优势地位,在与上下游的中小企业的业务谈判中选择尽量有利于自己的方式,例如压低价格、缩短交货期、延长付款时限、提前预付款时间等,仍将导致中小企业资金紧张;即便中小企业通过融资令资金紧张情况得以缓解,核心企业仍可能会变本加厉进一步挤占其资金。当中小企业的债务负担不断积累达到较难承受的边缘,将造成整个供应链链条的不稳定,带来了风险。

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供应链金融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中小企业,其违约的风险较高、信用风险大,原因在于:首先,中小企业规模小、实力薄弱,能够抵押的优良资产较少,较少有实力雄厚、资信状况好的企业为其提供担保;其次,中小企业一般缺少核心技术,产品技术含量不足,盈利能力较差;最后,中小企业一般财务管理水平不高,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