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非大河文明

合集下载

《亚非大河文明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亚非大河文明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亚非大河文明》导学案一、导入你知道亚非大河文明是什么吗?它是指发源于亚非大陆的几条重要河流流域所形成的文明,包括尼罗河文明、底格里斯-幼发拉底河文明、印度河文明和黄河-长江文明。

这些文明曾经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璀璨的文明之一,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遥的影响。

二、目标1. 了解亚非大河文明的观点和范围。

2. 了解各个亚非大河文明的特点和贡献。

3. 理解亚非大河文明对人类历史的重要意义。

三、进修过程1. 介绍亚非大河文明的观点和范围(10分钟)亚非大河文明是指发源于亚非大陆的几条重要河流流域所形成的文明。

主要包括尼罗河文明、底格里斯-幼发拉底河文明、印度河文明和黄河-长江文明。

这些文明在古代曾经繁荣发展,为人类历史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2. 介绍尼罗河文明(20分钟)尼罗河文明是指发源于非洲的尼罗河流域所形成的文明。

埃及古文明是尼罗河文明的代表,古埃及人民利用尼罗河的水资源进行农业生产,发展了灌溉农业和水利工程。

同时,他们还建立了庞大的金字塔和神庙,创造了浩繁科学技术成就,如日历、医药等。

3. 介绍底格里斯-幼发拉底河文明(20分钟)底格里斯-幼发拉底河流域是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发源地,也是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

这里曾经出现了苏美尔文明和巴比伦文明,他们发展了农业、手工业和贸易,创造了楔形文字,建造了巴比伦花园、巴比伦塔等建筑奇迹。

4. 介绍印度河文明(20分钟)印度河文明是指发源于印度次大陆的印度河流域所形成的文明。

印度河流域是古代印度河谷文明的发源地,这里发展了城市文明、农业、手工业和贸易。

印度河文明的代表城市有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这些城市遗址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和遗迹。

5. 介绍黄河-长江文明(20分钟)黄河-长江文明是指发源于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所形成的文明。

中国古代文明是黄河-长江文明的代表,这里发展了农业、手工业、商业等多种产业。

中国古代人民创造了浩繁科学技术成就,如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初中历史亚非大河文明教案

初中历史亚非大河文明教案

初中历史亚非大河文明教案
1. 了解亚非大河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情况;
2. 掌握尼罗河文明、底格里斯-幼发拉底河文明和黄河文明的特点;
3. 探讨亚非大河文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4.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明观念。

二、教学重点:
1. 亚非大河文明的定义和主要代表文明;
2. 尼罗河文明、底格里斯-幼发拉底河文明和黄河文明的特点;
3. 亚非大河文明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1. 亚非大河文明与其他文明之间的联系;
2. 亚非大河文明的衰落原因。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老师简要介绍亚非大河文明的概念,激发学生对该课题的兴趣。

2. 学习(15分钟)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亚非大河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情况,特别是尼罗河文明、底格里斯-幼发拉底河文明和黄河文明的特点。

3. 讨论(15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亚非大河文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并就亚非大河文明与其他文明之间的联系展开探讨。

4. 总结(10分钟)
学生回顾学习的内容,总结亚非大河文明的特点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5. 作业布置(5分钟)
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网络,了解亚非大河文明的衰落原因,并撰写一份结合具体历史事件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亚非大河文明的定义、主要代表文明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的历史意识和文明观念。

但也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同时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设计,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学习。

第一课 亚非大河文明

第一课 亚非大河文明

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1)古代埃及:1、“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古代埃及位于非洲北部的尼罗河流域。

(1)尼罗河定期泛滥,促进灌溉农业的发展。

(2)按照尼罗河水的涨落和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埃及人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

(3)尼罗河水流平缓,是一条宝贵而又可靠的交通运输线,促进了尼罗河流域的统一。

2、发展历史:(1)公元前3500年前后,尼罗河沿岸出现几十个小国,标志着尼罗河流域进入了文明时代。

(2)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初步建立起统一的埃及国家。

(3)公元前15世纪,埃及国力强盛,对外扩张,开疆拓土,成为地跨亚、非两洲的帝国。

(4)公元前6世纪,古代埃及被波斯所灭。

(5)7世纪,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古代埃及人与阿拉伯人逐渐融合。

3、政治制度:君主专制制度。

(1)古代埃及国王称为“法老”,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独揽国家行政大权,主宰国家经济,控制国家军队和司法。

(2)为了使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神圣化,法老自诩为“太阳神之子”。

还动用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为自己修建了宏大的陵墓——金字塔。

4、文化成就:(1)建筑: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

①金字塔的精密程度体现了古代埃及高超的科技水平。

②金字塔的高峻威严体现了古代埃及王权的神圣权威。

③金字塔作为法老的陵墓反映了古代埃及的宗教信仰,即“灵魂不死”。

④成功组织修建金字塔反映了古代埃及强大的动员能力和先进的组织水平。

(2)文字:古代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叫“象形文字”。

它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前后,是一种与事物形状相似的文字,并有一定的读音。

(3)天文历法: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

把一年划分为“泛滥季”、“播种季”、“收获季”3个季节,每季4个月,每月30天,岁末加上5天宗教节日,一年365天,与回归年的天数仅有1/4天误差。

后来的罗马历法和我们今天通用的公历,都源于此。

(4)医学:在制作“木乃伊”的过程中,初步知道了“解剖学”的知识,懂得了“血液循环与心脏跳动的关系”,掌握了高超的“防腐技术”。

亚非大河文明

亚非大河文明
有一种动物,早上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晚上用三只脚走 路,这是什么动物
你所说的动物就是人.埃迪帕斯如此回答。
“因为人在婴儿时用四足爬行,长大后用两足行走,等到老年时就得借助于拐 杖了。”
“你答对了 ”狮身人面兽说完便生气地自杀了。
胡夫金字塔内部示意图
帝王墓前的塑像及陵墓入口
图坦卡蒙的金面罩
同样是人,他们却要远离城市 居住;同样是人,他们却被看成是 不可接触的“贱民”;就连死了, 也要埋到人迹罕至的地方。这是一 种什么制度,为什么会沿续到今天?
3.种姓制度
婆罗门——祭司、贵族.他们主要掌握神权,占卜 祸福,垄断文化和报道农时季节,在社会中地位是最 高的。
刹帝利——雅利安人的军事贵族,包括国王、武 士及各级官吏,掌握国家的除神权之外的一切权力。
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 地涌流而出,养活着埃及……一 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 呼吸.
没 Egypt is the gift of the Nile.
有 尼
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
孟斐斯 Memphis
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国家
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统一
金字塔一方面是古代劳动人 民留给后人的一座艺术丰碑,因 为它充满了埃及人民的智慧;另 一方面,又是埃及劳动人民受统 治者剥削和压迫的历史见证.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
幼发拉底河 Euphartes River
底格里斯河 Tigris River
公元前3500年 汉谟拉比 统一两河流域, 建立强大的中 央集权国家 古巴比伦现大致位 于伊拉克境内
古巴比伦城复原图 巴别塔想象图

《亚非大河文明》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亚非大河文明》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亚非大河文明》教学分析在中学历史课程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关于亚非大河文明的教材内容。

这一部份内容涵盖了古代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谷和黄河流域等地区的文明发展历程,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对《亚非大河文明》教材进行分析,探讨其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等方面。

一、教学内容《亚非大河文明》教材主要涵盖了古代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谷和黄河流域等地区的文明发展历程。

其中,埃及文明以尼罗河为中心,发展了奇特的宗教、建筑和艺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则以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为基础,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城邦文明;印度河谷文明则在印度次大陆形成了奇特的文明体系,发展了印度教和佛教等宗教;黄河流域文明则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发展了华夏文化和儒家思想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进修《亚非大河文明》教材,学生应该能够了解不同地区的文明发展历程,掌握各地文明的特点和贡献,认识到文明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性。

同时,学生还应该能够培养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理解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综合能力。

三、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引导学生进修《亚非大河文明》教材。

起首,可以通过讲授和讨论的方式介绍各地文明的发展历程、特点和影响,让学生对各地文明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其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钻研,让他们深入了解各地文明的细节和互动干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钻研能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展示图片、视频和实物等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增强他们的进修体验。

综上所述,《亚非大河文明》教材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进修这一部份内容,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地区的文明发展历程,培养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理解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综合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多种方法来引导学生进修,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亚非大河文明的观点和特点;2. 掌握亚非大河文明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代表性文明;3. 能够分析亚非大河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古代亚非文明知识点总结重点

古代亚非文明知识点总结重点

古代亚非文明知识点总结重点一、古代亚非文明概述。

1. 定义与范围。

- 古代亚非文明是指古代亚洲和非洲地区最早产生的文明。

亚洲主要包括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古代印度文明、古代中国文明;非洲主要指古代埃及文明等。

这些文明都发源于大河流域,被称为大河文明。

2. 产生的共同条件。

- 水源充足。

- 大河流域提供了丰富的水源,满足了人类生存和农业灌溉的需求。

例如,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为埃及带来了肥沃的土壤,古埃及人在尼罗河两岸发展农业。

- 土壤肥沃。

- 河流泛滥带来的淤泥使土地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的种植。

两河流域的土壤肥沃,苏美尔人在此种植大麦、小麦等作物。

- 气候适宜。

- 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大多气候温暖湿润,适合人类居住和发展农业。

古代印度的印度河流域气候条件有利于农业生产,孕育了哈拉帕文明。

二、古代埃及文明。

1. 地理位置。

- 位于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

尼罗河由南向北注入地中海,其定期泛滥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2. 文明发展历程。

- 早期王朝时期(约公元前3100 - 2686年)- 埃及实现了统一,建立了早期王朝。

- 古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686 - 2181年)- 以金字塔的建造为重要标志。

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体现了古埃及高超的建筑技术和宗教信仰。

例如胡夫金字塔,是埃及最大的金字塔。

- 中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040 - 1786年)- 重新统一后,经济有所发展,水利灌溉工程得到修建。

- 新王国时期(约公元前1567 - 1085年)- 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对外扩张。

图特摩斯三世时期,埃及的版图达到最大。

3. 文化成就。

- 象形文字。

- 是古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由表意符号、表音符号和限定符号组成。

它被刻在神庙、陵墓等建筑上,记录了古埃及的宗教、历史等信息。

- 宗教信仰。

- 多神崇拜,太阳神拉被视为最高神。

古埃及人认为法老就是神在人间的化身,法老死后会成为奥西里斯神。

1.古代亚非大河文明

1.古代亚非大河文明

第1课时古代亚非大河文明一、古代埃及(非洲)1.地理位置:在非洲的东北部,莽莽沙漠之中,尼罗河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

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水退以后留下了肥沃的黑土,有利于农作物的种植。

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是埃及文明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因此,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赞叹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课本第4页小字)2.产生发展: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小国。

公元前3000年,埃及初步统一,定都孟菲斯。

公元前15世纪,图特摩斯三世在位时,埃及国力强盛、疆土不断扩大,成为地跨亚非两洲的军事帝国。

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国家波斯所灭。

3.金字塔。

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称为法老,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

为什么每个国王即位以后,都要为自己建造陵墓呢?古埃及的法老们不仅仅满足生前统治着人世,幻想死后复活成神,永远庇护着他们的子孙后代。

根据古埃及的宗教和神话,只有保存好尸体,灵魂才有寄托的地方,才能复活。

因此,他们把尸体挖去内脏,浸入盐水等防腐剂,填以香料,用麻布裹紧。

这种可以保存很久的尸体叫做“木乃伊”。

金字塔就是存放法老的木乃伊的地方,是他死而复活后的“永世的城堡”。

这便是每个法老即位以后都要为自己修筑陵墓的原因。

金字塔的建筑群,散布在尼罗河的下游,已经勘察到的金字塔大约有八十座。

其中,有三十多座可见其原有轮廓,其余的只剩一些废石堆了。

这些金字塔中,规模最大的是第四王朝的第二代法老胡夫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原高146.59米,由于长期的风化剥落,现高仅为137米,共用230万块大小不等的石灰石和花岗岩垒叠而成,平均每块巨石重约 2.5吨。

胡夫金字塔不仅外观雄伟,而且内有结构复杂的“地下宫殿”,整个建筑设计严密,工程牢固,历时几千年还安然屹立于尼罗河畔。

为什么金字塔千年不倒呢?金字塔有两个忠实“保镖”—52度“角”和方锥体的“形”。

金字塔面与面之间的角度是51度50分9秒,这与有“自然塌落现象的极限角和稳定角”之称的52度角相差无几,而52度角被认为是最稳定的角,这说明金字塔是按照这种“极限角和稳定角”来建造的。

第1课_亚非大河文明

第1课_亚非大河文明

阿育王石柱
阿育王
佛教
公元前6世纪 1、创立时间:
公元前6世纪,古代印度…社会矛盾尖 2、创立背景: 锐…诞生了
3、创立人:
寻求解脱生、老、病、死等苦难的办法 4、创立目的: 乔达摩· 悉达多(释迦摩尼) “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宣扬的种姓制 5、教义: 宣扬“众生平等”的政治动机(目的):
反对婆罗门宣扬的种姓制度


首陀罗(第四等级) (奴隶阶层) 被征服者、贫困破产的人 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剥削和 奴役,从事最酷、最累、最脏的职业
种姓制度
阅读课本p8资料,探究课本中的三个问题。 1)婆罗门贵族宣扬造物主创造等级说的目的是什么?
维护高级种姓的统治
2)理发师儿子的故事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当时不同种姓之间壁垒分明、 等级森严的社会状况
公元前 3500年
出现小国
进入文明时代
发明和传播腓尼基字母文字
腓尼字母 希腊字母 拉丁文字
犹太人的祖先
“没有国家的民族”
两河流域古文明的奠基者 楔形文字的创造者
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被发现的经过: 1901年,法国考古学家在伊朗的 苏撒考古时发现,后被劫夺到巴 黎的卢浮宫博物馆
1)法典颁布者: 汉谟拉比 2)法典目的: 巩固统治,维护社会秩序 3)法典价值/影响/地位:
摩亨佐•达罗遗址
一支外来民族改变 了一切
雅利安人入侵
——“出身高贵的人 ”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 地位,必然要采取许多 措施。其中最有特色的 是种姓制度,又叫“婆 罗门制度”。
“不平等是神的旨意”
婆罗门(第一等级) (宗教祭司阶层)
祭司和贵族 掌握神权 刹帝利(第二等级) (军政王公阶层) 国王、武士、官吏 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生产平民阶层) 吠 舍(第三等级) 社会等级制度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 一、二等级

古代亚非文明也被称为大河文明古代北非和亚洲的大河流域

古代亚非文明也被称为大河文明古代北非和亚洲的大河流域

古代亚非文明也被称为大河文明古代北非和亚洲的大河流域,沃野千里,灌溉便利,独特的农耕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古代居民很早便在这些地区生产劳动,生息繁衍,所以大河流域成为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古代大河流域以农业文明为特征,农业是这些地区最主要的生产部门,也是这些地区国家形成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这些亚非文明古国,就是在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并表现出自己的文明特征。

大河文明特征:地理位置:大河流域及其封闭性经济:农耕经济政治:村落社会与中央集权国家文化:具有独特地域特征的文化以农耕经济为基础的大河文明的特点是:稳定持重,但不思变革;注重防卫手段,但缺乏出击精神;推崇道德,但轻视效率;安贫乐道,但不具冒险精神。

如大河文明造就的中国的战略文化,崇尚“人之初,性本善”,崇尚“和为贵”,将基本战略目标定位于守国土、求统一、保和平,将“不战而屈人之兵”作为战争手段选择的最高境界。

历史事实简介大河文明与农业文明古代大河流域以农业文明为特征,农业是这些地区最主要的生产部门。

在原始农业出现后,人类便逐渐定居下来,聚落成一个个村社。

距今一万年左右,在广袤无垠西亚的土地上便有原始农业出现。

由于地理位置、气候特征等的不同,大河流域的物产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有所差异。

大河文明与农业灌溉东方村社居民建库蓄水,挖沟修渠,灌溉排涝。

北非的尼罗河定期泛滥,埃及人的灌溉农业特别发达。

西亚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时涨时落,来势凶猛,常常泛滥成灾,两河流域的居民需要修筑堤坝沟渠来蓄水排涝,才能耕种收获。

村社的管理形式村社里的居民很少与外界交往。

他们共同祭神拜物,由年长者管理。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自给自足的社会组织。

宗法制是中国古代村社的管理形式,这是由父系氏族社会的家长制演变而来的。

村社的世系以父系计算,宗族主支配着家族成员,甚至对他们有生杀予夺之权。

中央集权的形式在大河流域,疆域辽阔,农田灌溉常常需要高度集中的国家权力。

亚非大河流域出现的文明古国

亚非大河流域出现的文明古国

1.亚非大河流域出现的文明古国
亚非文明古国都以灌溉农业的产生和发展为基础,为一种农业文明,都产生于大河流域。

c长江、黄河流域出现了古代中国文明,印度河、恒河流域出现了古印度文明,西亚两河流域出现了古巴比伦王国,尼罗河流域出了古埃及文明。

2.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及图
古代埃及在约公元前3100年就产生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金字塔为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它为古埃及国王的陵墓,外形似汉字的“金”字,气势雄伟,象征了国王显赫的权力,也是古代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体现。

其中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

3.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

该法典维护奴隶制度,也是历史上已知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4.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公元前15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出现了种姓制度,将社会成员划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等级界限森严。

种姓制度对印度当今社会仍有影响。

5.古代希腊
古代希腊文明产生于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以工商业、航海业发达和奴隶制民主政治为特色,雅典为古希腊著名的城邦。

古希腊文明为西方文明的源头。

6.古代罗马
古罗马文明产生于意大利半岛。

公元前6世纪末,产生了罗马奴隶制共和国,后不断扩张。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独揽大权,罗马共和国发展为罗马帝国,形成地跨欧、亚、非三洲的辽阔疆域,将地中海变成内湖。

亚非大河文明

亚非大河文明

P8活动题:(1)阅读资料,说说婆罗门贵族宣 扬“造物主创造等级说”的目的是什么?(2)理 发师儿子的故事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3)种姓 制度对印度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 (1)目的在于维护高级种姓的统治 (2)反映了当时不同种姓之间壁垒分明、等级森 严的社会状况
(3)(提示:随着印度社会的发展,种姓制度逐 渐成为社会前进的障碍,激化社会矛盾)
二、古代西亚国家
1、地理位置 亚洲西部
新 月 沃 地
在图中找到两河流域
•沃地的东部
两河流域的自然条件
•干旱少雨,河水流量也 不稳定
当地居民如何发展生产 •依靠人工修建的灌溉系统 2、两河流域的早期居民及文明发展历程 •苏美尔人 •约公元前3500年:小国 •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 统一两河流域
1、地理位置 位于非洲的北部 (东北部)
2、文明的历程(时间事件)
公元前3500年前后:几 十个小国 约公元前3100年: 美尼斯 初步建立起统一 的埃及国家 公元前15世纪:埃及国 力强盛,成为地跨亚非两 洲的帝国 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
灭亡
3、尼罗河 世界第一 长 河 流向: 自南向北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
这一发明对后世影响很大,后来的罗马历 法以及我们今天通用的公历,都源于此。
④ 医学
制作木乃伊, 初步知道了解剖 学的知识,懂得 血液循环与心脏 跳动的关系,并 开始分科治病。
木乃伊制作过程 详见《图册》P3
一、古代埃及知识小结 1、地理位置
2、文明的历程(时间事件)
公元 前3世纪, 阿育王 大力弘 扬佛教。 自此, 佛教开 始向外 传播
三、古代印度知识小结 1、地理位置 2、河流 3、文明发展历程 4、种姓制度

第一课_亚非大河文明(古代埃及)

第一课_亚非大河文明(古代埃及)
四大文明古国都源于北纬30度左右 的大河流域。这些大河流域气候湿润, 光热充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源 充足,交通便利,为文明起源提供了物 质基础,从而形成了各自的文明。
四大文明古国: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 古代印度、古代中国
说一说:你发现这四大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有什么共同点?
均在河流两岸
1、自然环境
1、四大文明古国——亚非大河文明
四大文明古国: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 中国 时间:公元前3000多年——公元前2000多年 文明:文字、金属铸造、灌溉农业、城市 希腊城邦、古罗马——西方文明之源 时间:公元前8世纪 文明:民主政治、科学、艺术、思想
2、西方古典文明——地中海沿岸
早期人类文明大多发源于大江大河流域 的原因有哪些?
7、古埃及文明的代表—— 医学 古埃及人为什么要制成木乃伊保存尸体? 怎么制作的?这过程中体现了哪些医学成就?
要灵魂不死(阿蒙神)必须 保存肉体,才能在冥世中生 活。
解剖学,懂得血液循环与 心跳的关系,分科治病,掌 握高超的防腐技术。
说说尼罗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对古代埃及 文明的影响?
1、埃及位于非洲的北部,这里是大干旱地区 的一部分,终年雨量稀少,尼罗河成了唯一的 水源。若无此水源,埃及人将无法生存。 2、尼罗河定期泛滥,为古代埃及的农耕提供 了肥沃的土壤。 3、尼罗河便于航行,为古代埃及的统一提供 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4、古代埃及人观察尼罗河水泛滥,发现其规 律,发展起天文学,如制定了太阳历。
请你结合七年级上册所 学的自然环境的知识, 分析古埃及的自然环境:
(1)埃及的位置?
地处非洲 东北 ,东接 红海 和 阿拉伯 大沙漠,南接非洲内 陆的原始丛林,西接 撒哈拉 大沙漠,北滨 地中 海,是欧 亚非三洲的联结点。

14、亚非大河文明

14、亚非大河文明

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14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习共同体__________【学习目标】1.了解古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文明产生的自然环境, 体会大河流域在古代文明中的重要作用,认识自然环境与人类文明的相互关系。

2.了解古埃及、古代西亚的代表性文明成就,理解他们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

3.知道种姓制度,理解早期的国家形态和各阶层的不同生活状况。

4.了解佛教的产生及传播,理解宗教信仰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

【课堂导学】一、复习旧知:回忆七下所学:亚非大河流域文明是指哪些国家?有何共同点?二、新课:古代埃及:1. 阅读课文,结合七年级所学和地图1-1说明古代埃及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河流等角度)。

2. 请以年代尺的形式画出古埃及国家的发展史?(可参考以下角度兴起、发展、强盛、衰亡)3. 结合课文图文资料说明尼罗河对古代埃及政治进程产生了哪些影响?4. 古代埃及君主专制制度的表现有哪些?5. 关于金字塔:(1)是古埃及法老的______。

现在,在尼罗河下游散布着约____座金字塔,其中国王_____的金字塔最大。

(2)金字塔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有人认为金字塔是由当时的奴隶所建,也有人认为它们是比当时地球人类先进的“天外来客”所建,你认为古代埃及人是如何建造金字塔的?(3)请结合课文资料说说金字塔为什么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6. 古代埃及对人类文明的代表性贡献有哪些?(从建筑、文字、历法、医学等角度介绍)7. 结合课本P4资料1、2和七年级所学,说说尼罗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对古代埃及文明的影响?古代西亚国家1..读书本第5页图1-5,结合七年级所学知识,回答:“新月沃地”的自然环境?2.请简单讲述两河流域的发展史?3.阅读书本《汉谟拉比法典》有关资料,回答:(1)法典制定的目的?(2)阅读第6页法典部分规定,从这些条文中,简单分析古巴比伦的社会阶级状况?并说说这些规定与现代的法律精神有什么不同?(3)由此,你得出法典的实质是?(4)法典的历史价值?(5)法典上使用的文字是什么文字?发明者是谁?4、结合图1—5和阅读卡介绍“新月沃地”的其他古老民族还有哪些?5、小结:古代北非和西亚产生过哪些古老的文字?它们对世界语言文化的发展有什么贡献?古代印度:1.阅读课文说说古代印度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2.请介绍古代印度文明的发展史?3.种姓制度:(1)种姓制度的形成:_______人进入印度后,内部逐渐产生了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等级制度,称为种姓制度。

《亚非大河文明导学案》

《亚非大河文明导学案》

《亚非大河文明》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亚非大河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掌握亚非大河文明的主要特点和影响。

3. 分析亚非大河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和影响。

导学内容:一、亚非大河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历程1. 亚非大河文明包括尼罗河文明、底格里斯河文明和幼发拉底河文明。

2. 尼罗河文明起源于公元前5000年,位于非洲埃及地区。

3. 底格里斯河文明起源于公元前3500年,位于今伊拉克地区。

4. 幼发拉底河文明起源于公元前3000年,位于今印度河流域地区。

二、亚非大河文明的主要特点和影响1. 农业的发展:亚非大河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文明之一,发展了灌溉农业。

2. 城市的兴起:亚非大河文明形成了许多城市,如尼罗河文明的底比斯、底格里斯河文明的乌尔、幼发拉底河文明的哈拉帕。

3. 文明的繁荣:亚非大河文明在农业、手工业、商业、建筑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4. 宗教的发展:亚非大河文明形成了各自的宗教体系,如埃及的太阳神教、美索不达米亚的神庙崇奉、印度的印度教。

三、亚非大河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和影响1. 亚非大河文明的发展为后世文明提供了借鉴和启迪。

2. 亚非大河文明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成就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遥的影响。

3. 亚非大河文明的宗教体系对后世宗教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导学活动:1. 分组讨论,了解亚非大河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小组展示,介绍亚非大河文明的主要特点和影响。

3. 个人思考,分析亚非大河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和影响。

4. 总结讨论,探讨亚非大河文明与其他文明的联系和互动。

导学延伸:1. 阅读相关资料,深入了解亚非大河文明的具体内容和特点。

2. 参观博物馆或展览,感受亚非大河文明的历史文化底蕴。

3. 撰写小论文,探讨亚非大河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通过本次导学,学生将对亚非大河文明有更深入的了解,进一步认识到古代文明对摩登社会的重要影响,培养了他们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了他们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 亚非大河文明
找一找 亚非文明古国的位置 文明诞生的标志?
金字塔
狮身人面象
一、古埃及
地理位置 非洲北部
河流 尼罗河
文明诞生时间 公元前3500年前后
国家统一时间 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 尼罗河的赠礼?
位置、气候——灌溉水源 交通运输
国王VS法老 太阳神之子
政治首领和宗教首脑
图坦卡蒙黄金面罩
(1)A是哪国国王?该国国王被称为什么? 你知道最大的金字塔是谁的陵墓吗?
古埃及 法老
胡夫
(2) B是谁?他的儿子破坏了民主推选首领 的制度,而用一种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制 度代之以巩固王权,你知道他们分别是什 么制度吗?
大禹 世袭制 禅让制
(3)C是谁?他制定了什么法典?你知道 他在位时制定的法典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
古巴 比伦
古印 度
古代 中国
亚洲 西部
亚州 南部
亚洲 东部
两河 流域
公元前 《汉谟拉比法典》、楔形 3500年 文字、空中花园、太阴历、
星期制度
恒河、印公元前 度河 2500年
阿拉伯数字、佛教
长江 黄河
夏朝 甲骨文、青铜器
有一位21世纪的学生穿越时空回到了古代, 这里正进行最杰出人物的大选,下面是几段 竟选词: A、我是太阳神之子,我在位时建 成了最大的金字塔; B、我是著名的治水 英雄,驯服了涛涛洪水,各部落首领都向我 朝贡;C、我统一了两河流域,在位时还制 订了最古老的成文法典-------
重要遗址: 哈拉帕 摩亨佐•达罗
种姓制度
梵天

婆罗门(第一等级)

祭司贵族 掌握神权


刹帝利(第二等级)

国王、武士、官吏
, 森
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吠 舍(第三等级)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级
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
一、二等级
首陀罗(第四等级) 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剥削 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 公元前15世纪,埃及国力强盛, 成为地跨亚非两洲的帝国。
• 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所灭。
二、新月沃地 古巴比伦
地理位置
亚洲西部
河流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文明诞生时间
公元前3500年 国家统一时间
公元前18世纪 汉谟拉比
目的
巩固统治,维 护奴隶主的利 益
原则:
以眼还眼,以 牙还牙
阶级歧视
世界上迄今发现Βιβλιοθήκη 古代第一部比较 体现了残忍、吗? 汉谟拉比 《汉谟拉比法典》
奴隶主阶级
完备的成文法典
不平等
楔形文字
苏美尔人
空中花园
文明成就
《汉谟拉比法典》 楔形文字 空中花园 太阴历 星期制度
西亚其他民族:
希伯来人——犹太人 腓尼基人——字母文字(为欧洲的字母文字奠
定了基础——希腊字母——拉丁字母)
古代印度
地理位置 亚州南部
河流 恒河、印度河 文明诞生时间
公元前2500年
印度早期文明: 哈拉帕文化
金字塔
法老陵墓
把权力和财富带到来世 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
最大:胡夫金字塔
象形文字 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
哈特谢普苏特的木乃伊
木乃伊
灵魂不死
医学成就 解剖学 血液循环与心脏 跳动的关系
分科治病
太阳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 尼罗河水的涨落和农作物生长规律
泛滥季、播种季、收获季
影响:后世的罗马历法、公历都源 于太阳历
佛教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尊称:释迦牟尼
时间:公元前6世纪 教义: 宣扬众生平等
忍耐顺从、刻苦修行
发展:公元前3世纪 阿育王
佛教传播
文明成就
阿拉伯数字 佛教
人类早期文明
文明古 地理位 大河流 文明孕 文明成果



育时间
古代 埃及
非洲北部
尼罗河
前3500 年左右
金字塔、太阳历、 象形文字、医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