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伙伴》教学设计
《三个好伙伴》教学设计
![《三个好伙伴》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2b75924dd36a32d7375810b.png)
《三个好伙伴》宫献伟诸城市密州街道大华小学教案背景:《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新课程主张开展具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
德国古典美学家曾提出“艺术就是游戏”的观点。
它们有着共同的本性。
游戏活动能增进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养成开朗活泼的性格,乐观向上的心态。
我从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发现在小学低年级开展具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是让学生积极参与美术学习的好办法。
让他们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教学课题:三个好伙伴教学方法:教法:喜欢游戏是儿童的天性。
在教学中,我把美术学习与游戏活动紧密相连,采用以游戏法、情境激励法为主,尝试法,谈话法等为辅,创设与教材相适应的乐学氛围,使学生主动参与、愉悦表现,在游戏情境中尽情体验美术的魅力。
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标。
因此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我教给学生的方法: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发现,在合作中尝试,在实验中创新。
教材分析:本课将三原色、三间色的色彩知识巧妙地贯穿在学生的游戏活动中,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精神,教材将红红、黄黄、蓝蓝设计为三个可爱的好伙伴,增强了教材的趣味性和人文性。
我把本课设计为以美术为切入点的综合性艺术课。
让学生在“学”与“玩”中实现个性的发展,在游戏情境中体验三原色的魅力。
教学目标:1.认识三原色,了解三原色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能观察力,发现间色的秘密,形成对色彩敏锐的感受力和运用色彩大胆的表现能力。
3.让学生充分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
4.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播放课件请出三个伙伴,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三个好伙伴,他们分别是红红、黄黄、蓝蓝。
(板书课题)二、感受认识三个好伙伴(出示课件)1、他们在争先恐后地跟你们作介绍呢。
穿红色衣服的红红,黄色衣服的黄黄,穿蓝色衣服的蓝蓝,他们各自都有个全名,分别是大红、柠檬黄、湖蓝。
七个好伙伴教学设计
![七个好伙伴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4e23fb6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4e.png)
七个好伙伴教学设计引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起到关键作用的,但是,教师并不能独自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需要与各个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和配合。
而这些教学资源就是教师的好伙伴,能够有效地辅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提升教学效果。
本文将介绍七个好伙伴教学设计,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一、抽象思维在教学设计中,抽象思维是教师必备的一项能力。
通过抽象思维,教师能够将抽象的概念和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案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是教师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好伙伴。
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师能够将教学内容以图文、音频、视频等形式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资源,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三、互动教学互动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设置各种互动环节,增加课堂的互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四、课堂评价课堂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评价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考试、作业、小组评价等方式进行课堂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设置不同形式的评价任务,提高教学反馈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五、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一种将实际情境引入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式。
通过情境教学,教师能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应用知识。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组织实地考察、模拟实验、案例分析等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六、个性化教学个性化教学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指导。
2023年三年级上册《好伙伴》教学设计(通用8篇)
![2023年三年级上册《好伙伴》教学设计(通用8篇)](https://img.taocdn.com/s3/m/73ab724a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b9.png)
2023年三年级上册《好伙伴》教学设计(通用8篇)三年级上册《好伙伴》教学设计篇1这篇课文写的是三个好伙伴之间的感人故事——护林员马哈多带着猎狗在山上救回一只受伤的乌鸦,帮它养好伤;乌鸦叼肉给掉进枯井的猎狗吃。
故事真实感人,赞美了人与动物、动物和动物之间的美妙情意。
本课的教学设计,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自读自悟;重视朗读训练,使学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1、相识“巡、逻”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自己的感受。
4、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之间的美妙情意。
懂得人与动物是好挚友,挚友之间要相互关切,懂得爱惜动物。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感悟伙伴间的情意以及动物的灵性。
2、理解马哈多为什么激烈得流下眼泪,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生字卡片、挂图、课件等。
一课时教学要求1、相识“巡、逻”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谈话导入,引发阅读期盼1、孩子们,信任你们都有自己的好伙伴,对吗?那能说说你的伙伴是谁吗?(学生自由说)2、今日,老师给大家带来的这个小故事,题目也是《好伙伴》(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预设:谁和谁是好伙伴?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3、过渡:是啊,好伙伴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瞧一瞧吧!由学生谈自己最熟识的好伙伴导入新课,自然而然地引出课题,预设的问题也引发了学生的阅读期盼。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1、带着问题初读课文,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相识文中出现的生字,读通课文。
2、同桌互读,订正读音3、检查生字、生词的认读、理解状况。
预设:“巡逻”一词可以结合生活阅历来理解。
“着急担心”一词可引导学生结合语境来理解。
留意“汪汪叫拨开着急”的读音4、检查读文。
(依据学生的读文状况进行评价)5、你们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你们都读懂了哪些问题?(解决课前提出的浅显问题)自主识字,发挥特性;同桌互读,合作沟通;理解生词,结合生活,朗读文本,整体感知。
小学音乐人音三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3课好伙伴-噢!苏珊娜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人音三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3课好伙伴-噢!苏珊娜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31f5a45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d7.png)
《噢!苏珊娜》教学设计大井中心校钟程芳教学目标.在愉悦欢乐的音乐环境中,感受到歌曲所托载的深刻情谊,从而珍惜友谊。
1.通过聆听、律动、旋律线等方式学习歌曲。
2.对附点节奏、反复记号的学习。
教学重难点重点:附点节奏的学习掌握。
难点:旋律起伏与情感变化。
教学时数:一课时课时类型:唱歌综合课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师:学习这堂课之前我想问问同学们,有没有好久没见到的童年玩伴?生:(举手)(抽问)。
师:老师想介绍一位新朋友给大家认识,他也有一位好久不见的好朋友,现在老师将播放一段音乐,伴着音乐我们一起听一听杰克和苏珊娜的故事。
师:(播放音乐)(故事)现在杰克即将去见苏珊娜,他想在见到苏珊娜时为她唱这一首歌,我们一起来学习学习吧!三.新课教学(一)聆听歌曲。
1.感受音乐情绪。
问:音乐带给你什么样的情绪?2.再次聆听,自由用身体表达表达(学会用身体表达歌曲)(二)节奏学习。
1.师示范两条节奏并进行节奏教学。
2.用拍手、跺脚、说话等方式重复练习节奏。
3.敲打节奏,学生区分,并抽同学试一试。
(三)知识学习。
1.反复记号的介绍。
2.反复记号的学习。
(四)旋律学习。
1.用琴教唱,用“la”模唱。
2.慢慢用唱名模唱,调整音准、音色等问题。
3.跟师模唱,边划旋律线边寻找歌曲中相似乐句再区分。
(五)歌词学习。
1.再次完整聆听全曲。
2.带节奏和律动读歌词,旋律变化时情感需变化。
3.看看歌词中提到的地名风光。
(六)全曲表现。
1.保持正确的歌唱姿势,划旋律线有感情地演唱。
2.五弦琴的弹奏,欣赏不一样音色的歌曲。
3.师弹琴,生小声跟唱并模仿弹五弦琴动作。
4.跟着音乐伴奏演唱歌曲,边唱边律动(与同学互动)(七)课堂总结。
同学们,杰克见到苏珊娜并为她唱了这首歌,现在我们学习了这首歌曲,我们见到好久不见的小伙伴也为他们唱起这首歌吧!。
部编道法一年级我的好伙伴教学设计
![部编道法一年级我的好伙伴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1c40388998fcc22bdd10d4d.png)
《我的好伙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观察身边人的方法和能力,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一位小伙伴的特点,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
2、学习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把作文写具体、生动,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写文章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从中可以体验到写作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写出人物的个性品质,把文章写具体生动,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小表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范文导航。
1、同学们,看见我站在这儿一定很奇怪吧,有的同学一定在想:这位老师来我们班干什么呀?告诉你们吧,我是来和大家交朋友的。
因为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呀,真了不起,每次文明班级评比,你们都榜上有名,每次学校开展活动,你们都搞的有声有色,真让我羡慕。
今天,我特地来和你们交个朋友,向你们学习学习,大家愿意吗?(愿意)2、首先自我介绍一下吧。
我叫张苑。
我很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因为和孩子们在一起学习,一起做游戏,我觉得自己又回到了童年时代。
虽然我平时很严厉,对学生要求很严格,可是我还是很喜欢他们的。
记得有一次上语文课,我正在讲台上讲课,突然发现有一个小男孩趴在桌子上,没听讲。
我感到很纳闷,他平时上课可是听的最认真,发言最积极的呀!今天这是怎么啦?难道是生病了?趁着大家读书的机会,我悄悄地来到他身边,俯下身去,轻轻地问道:“怎么啦?”他慢慢地抬起头来,小声地说:“老师,我不舒服。
”刚说完,只听“哇”的一声,他吐了,桌子上,书上,到处都是脏东西,我的衣服上也溅到了一些,一股臭味直往鼻子钻。
旁边的学生又是捂鼻子,又是往旁边让。
那位小男孩也涨红了脸,不知如何是好。
我赶紧从衣袋中掏出餐巾纸,一边帮他擦,一边安慰他:“没关系,老师帮你擦,吐出来就会舒服多了。
等一会儿老师带你去找医生看看。
”没过一会儿,下课铃响了,我赶紧牵着他来到医院,医生看了之后说问题不大,只是消化不良,吃点药就没事了。
小学美术_好伙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美术_好伙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7db9f1ac850ad02de8041ce.png)
三个好伙伴教学设计教学依据: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湘版)二年级上册第二课《三个好伙伴》课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认识三原色,了解三原色的重要作用。
2、能运用三原色进行想象画创作,提高想象力、色彩感受力与绘画表现力。
3、体验绘画造型活动的乐趣,增强美术学习兴趣,增强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认识三原色,并能运用三原色进行想象画创作,提高想象力、色彩感受力与绘画表现力。
教具:课件、红红、黄黄、蓝蓝、玻璃杯,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水。
学具:画纸、水彩笔一、游戏导入,感知色彩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儿歌,大家想不想读啊?师播放儿歌幻灯片,生读儿歌。
(师板书:三个好伙伴)师问:同学们儿歌中的三个好伙伴是谁呀?生:红红、黄黄和蓝蓝。
2、引发学生思考:师:大家知道红红、黄黄、蓝蓝为什么是好伙伴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老师先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好不好?生:好。
3、探究实验,感知“色”的变化(1)师将准备好的红黄蓝三色水用滴管滴到盛满清水的杯子里进行两两混合。
(让学生上台参与)让学生观察色彩产生的变化。
板书:红+黄=橙黄+蓝=绿红+蓝=紫(2)师播放幻灯片并小结。
同学们红、黄、蓝不仅可以调出橙、绿、紫,还可以调配出千变万化的色彩。
但是红、黄、蓝这三种颜色是其它颜色调不出来的,它们是三原色。
)(板书:三原色)“原”是原来就有的意思,红、黄、蓝是色彩王国里最基础的颜色。
4、小训练:寻找身边的哪些物品是红、黄、蓝三个颜色?生回答。
师小结,同学们说的非常好,看来大家在平时都很爱观察。
其实,红、黄、蓝不仅在教室里还在生活里。
红红、黄黄、蓝蓝今天也都带来了自己的好伙伴,大家看认不认识。
师播放图片,生观看。
5、联想感受,获得新知师小结,同学们红、黄、蓝是构成美丽大自然的基本颜色,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他们的身影。
下面请同学们感受一下,红、黄、蓝三种颜色你能联想到什么呢?分别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生交流,师引导。
二年级美术上册《三个好伙伴》教学设计
![二年级美术上册《三个好伙伴》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fe61b65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53.png)
二年级美术上册《三个好伙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学习和了解《三个好伙伴》这幅作品的内容和表现手法。
2. 培养学生观察艺术作品的能力,理解艺术作品所传达的情感。
3.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进行艺术创作。
教学内容:1. 《三个好伙伴》的图片展示和介绍。
2. 学生观察和讨论作品的内容、线条、颜色、形状等要素。
3. 学生通过绘画或手工制作,表达自己对“好伙伴”主题的理解和想象。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通过问答或展示图片等方式引起学生对《三个好伙伴》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和猜测。
第二步:欣赏与分析将《三个好伙伴》的图片展示给学生观看,使用简单的语言介绍作品的内容,让学生了解画面中的三个主要元素:一只鱼、一只鸟和一只蝴蝶。
然后,老师引导学生发现画面中还有其他的要素,并就这些要素与鱼、鸟、蝴蝶之间的表现手法进行讨论和分析。
例如,线条的形状、颜色的运用等。
第三步:思考与讨论老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例如:- 画家想通过这幅作品表达什么情感?- 鱼、鸟和蝴蝶分别代表什么意义?- 你认为画家为什么选择了这些要素和表现手法?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想法和观察,进行思考和发表个人观点,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话语表达出来。
第四步:艺术创作在讨论的基础上,老师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作。
可以借助模板或素材图片,让学生绘画或手工制作自己对“好伙伴”主题的理解和想象。
在创作过程中,老师可以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例如:-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自己心目中的“好伙伴”形象。
- 引导学生注意元素的结构和排列,可以通过简单的线条、形状和颜色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
第五步:分享和展示学生完成艺术创作后,进行作品展示和分享。
学生可以依次向全班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单介绍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想法。
同时,老师也可以借此机会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鼓励,鼓励他们继续发挥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好伙伴》教学设计
![《好伙伴》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35ad5b4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2d.png)
《好伙伴》教学设计《好伙伴》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启发学生联想、想象,指导学生用颜色水吹出色彩艳丽的图画,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及造型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向往未来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了解色彩水的用途,掌握吹色彩水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在基本形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创作新颖奇特,富有儿童特色的图画。
教学准备:纸张颜料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生活动:30分钟。
一、语言情景导入画画离不开各种颜色,各种颜色都是好朋友,在我们的画面上经常结伴在一起玩,但是有一天,这些伙伴里少了三个朋友,他们是:红红、蓝蓝和黄黄,可能是他们三个家伙在和其他的颜色捉迷藏,于是其他的颜色都要一起去找这三个朋友,怎么找呢?就要请同学们来帮忙,大家愿不愿意帮助他们呀?(善良、热心的小朋友们肯定会说愿意帮忙,于是引出下一步)二、讲授新课1、先请大家把红、黄、蓝三种颜色拿出来,藏起来。
(学生操作)2、现在红红、蓝蓝和黄黄已经藏好了,找朋友的游戏开始了:大家知道,颜色和颜色之间互相调和就可以调出另一种颜色,要大家帮的忙就是把其他这些颜色进行调和,看看能不能发现红红、蓝蓝和黄黄。
好了,开始吧!3、学生开始操作,用除了红、黄、蓝三种颜色以外的其他各种颜色进行调和实验。
根据色彩原理,同学们不可能调出红、黄、蓝这三种颜色。
(这个游戏似乎有点残酷,注定同学们是不能帮其他颜色找到红红、蓝蓝和黄黄的。
因为红、黄、蓝在色彩学上叫做“原色”。
之所以叫做“原色”,就是因为这三种颜色通过彼此的反复调和,可以调出其他各种丰富的颜色。
而反过来用其他各种颜色通过调和的方法,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调出它们这三种颜色的。
同学们进行多次的实验,调出来的是各种各样的“复色”,在这个过程中,大家虽然没能帮助找出红、黄、蓝这三种颜色,却得出了变化丰富的“复色”,也是一种体验和收获。
)4、经过一段色彩调和的实践,我问大家:你们都调出了什么颜色?学生会展示出来,这个时候教师要及时地表扬、肯定同学们调出的颜色都很漂亮,并请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调色实验的心得:比如某颜色是怎么调出来的等等。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3课好伙伴《原谅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3课好伙伴《原谅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9f828b4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3e.png)
在素质方面,学生们普遍具有较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他们对音乐课程充满热情。同时,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较强,喜欢尝试新事物,敢于挑战自我。然而,部分学生在课堂行为习惯方面有待提高,如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纪律意识不强等。针对这一情况,我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堂行为习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原谅我》这首歌吗?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展示歌曲《原谅我》的MV或音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魅力。
简短介绍歌曲《原谅我》的背景和情感内涵,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歌曲《原谅我》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歌曲《原谅我》的基本概念、旋律和节奏。
过程:
讲解歌曲《原谅我》的定义,包括其主要旋律和节奏。
2.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
3.加强课堂管理,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度,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课后作业
1.请学生根据歌曲《原谅我》的旋律和节奏,编写一段歌词,表达自己对朋友或家人的歉意和请求原谅的心情。
答案示例:
-歌词:
-朋友啊,对不起
-我犯了一个错
-请求你原谅我
强调歌曲《原谅我》在音乐学习和情感表达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运用歌曲。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歌曲《原谅我》的短文,以巩固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我的好伙伴》
![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我的好伙伴》](https://img.taocdn.com/s3/m/36e94701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14.png)
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我的好伙伴》教案一:认识数0教学目标:1. 能正确听、说、认、读数0,并能将其与相应的数量进行对应。
2. 能正确区分并说出数0与其他数的不同。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正确理解和识别数0。
2. 培养学生对数0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识别数0,并能将其与相应数量进行对应。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小黑板。
2. 数字卡片、计数棒。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热身:唱《数之歌》。
2. 导入:显示数字卡片上的“0”,并询问学生这是多少。
二、呈现(10分钟)1. 用计数棒的形式出示不同数量的物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 显示数字卡片上的“0”,通过观察计数棒的数量,帮助学生理解数0表示“没有”。
3. 引导学生观察和对比不同数量的物品和数0。
三、讲解(15分钟)1.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讲述数0的特点和意义。
2. 讲解数0的基本读法和书写形式,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识别数0。
3. 运用小黑板,让学生模仿写出数0。
四、练习(15分钟)1. 按照教师提示,学生齐读数0和相应数量。
2. 配对练习:教师口讲数0的形象和相应的数量,学生举牌或指指对应的数字卡片。
3. 分组活动: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一人出示数量为0的物品,其他组员观察并说出相应的数量。
五、巩固(5分钟)1. 出示图片,让学生看图说物品的数量以及数0的意义。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数0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完成《我的好伙伴》第一课的相关练习册作业。
2. 预习下一课《认识数1》。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初步认识了数0,并能将其与相应数量进行对应。
教师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然而,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加一些实践性的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全面和深入。
同时,教师还需要多注意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中来,完成教学目标。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好伙伴》教案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好伙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d5b6f910a6f524cdbf8524.png)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好伙伴》教案1.吹奏乐《同伴实行曲》这是一首用管乐器(包括铜管乐器、木管乐器及玎击乐器)演奏的实行曲。
作者泰克早年曾在军队中供职,在此期间创作了本曲,但起初他们的乐队队长并不欣赏此曲,而且还加以嘲讽。
后来,泰克廉价将其卖给了出版商,结果演出后却受到人们极大的欢迎,作者由此一举成名。
乐曲的曲名系以后所加,用以表示对旧时军乐队中同伴们给予他的关心和协助的感激。
2.合唱曲《船歌》这是作曲家黎英海为我国电影《两个小足球队》所写的一首插曲,它描绘了青少年们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表现了他们的真诚友谊和远大理想。
歌曲由两个乐段构成。
第一乐段包含各为3小节的四个乐句,旋律线条作波浪形起伏,6/8拍的节奏富有动感,形象地描绘了小伙伴们在水波上划动桨儿轻快行驶的情景。
合唱部分主旋律是第二乐段的紧缩,在歌中起到副歌作用。
“啦啦啦”和“啊”的唱词增添了歌曲轻松、欢快的气氛。
3.歌曲《噢!苏珊娜》这首歌曲是美国作曲家福斯特创作中深受音乐爱好者的喜爱流传最广的一首。
曲调素材精练,易唱,易记,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歌曲不但表现了对朋友的真诚的情意,也是对生活中美好事物追求的一种向往。
全曲有六个乐句,其中三个乐句是完全相同的,另两个乐句仅是在句尾的落音上稍作变化,整个曲调五个乐句都是重复第一乐句(4小节)轻快、流畅的音乐主题,仅仅在歌曲的中间部分有一个对比乐句,它是前半句节奏的拉宽,切分节奏的使用在情绪和旋律的色彩上起到了变化,把歌曲推向高潮,点明了“朋友”这个主题情感的表现。
后半乐句又回到了主题音调上,使单一的音乐主题在持续反复之中表现出起伏,好像在倾诉着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
4.歌曲《原谅我》这是一首3/4拍美国儿童歌曲,曲调短小精悍,歌词简练,明快的旋律表达了一个孩子对以往的错,勇于向朋友倾诉,求得原谅的真切心情。
歌曲由四个乐队构成的一段体,每个乐句都以弱起进入,采用了“”基本节奏,仅仅在最后一个乐句稍作变化。
语文S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好伙伴》教案教学设计(2)
![语文S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好伙伴》教案教学设计(2)](https://img.taocdn.com/s3/m/1f329cf1c8d376eeaeaa3116.png)
语文(S)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8* 好伙伴语文(S)教学设计
教课板材:语文(S)三年级上册文:8* 好伙伴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这篇课文是阅读课文。
课文写护林员马哈多救了一只乌鸦,乌鸦成了马哈多和猎狗的朋友,他们友好相处。
具体写乌鸦为落在井里的猎狗送食物的事。
本课教学设计以“读(课文)—圈(生字)—画(新词)—匡(三字或四字词语)—拼(生字)—写(生字)—组(两个词语)”七步曲完成自学课文,充分调动学生预习自觉性,扫清学习课文生字的障碍,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再通过“自己读——质疑——再读——交流——感悟”等多种形式的学习,理解、感悟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互帮互助的诚挚情谊。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互帮互助的诚挚情谊。
2. 培养学生爱护动物、和动物友好相处的意识。
3. 认读文中“巡、逻、汪、拨、焦”5 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明白马哈多看着他的两个好伙伴,为什么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教学难点:
抓住“好伙伴”的表现,体会它们之间如亲人般互相关心、爱护的深情。
课前准备:
1.体现动物诚挚情谊的录像片段
1
语文(S)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8* 好伙伴
2.温馨的音乐曲
3.友情和交友格言
4.歌曲《永远是朋友》
教学步骤:
2
语文(S)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8* 好伙伴
3
语文(S)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8* 好伙伴
4。
小学音乐人音三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3课好伙伴-同伴进行曲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人音三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3课好伙伴-同伴进行曲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627b89e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0b.png)
同伴进行曲教案
【课时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激发同学们对音乐欣赏的兴趣,感受乐曲所表达的情感,体会同伴之间珍贵的友谊之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形谱以及体态动作,感知音乐的节奏,以及音的高低、长短和强弱等音乐要素的变化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并能初步感受进行曲的音乐风格特点。
知识与技能:能够听辨相似乐段,能用相应的动作准确表示所听的乐曲部分。
【教学重点】:
感知音乐的节奏,以及音的高低、长短和强弱等音乐要素的变化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并能初步感受进行曲的音乐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用相应的动作准确表示所听的乐曲部分
【教学过程】。
小学音乐人音三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3课好伙伴-《噢!苏珊娜》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人音三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3课好伙伴-《噢!苏珊娜》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754336c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29.png)
6.随琴演唱(慢速快速)
1)歌词咬字清晰
2)声音状态轻松、活泼
强调高音的歌唱状态
3)完整演唱
7.随伴奏跟唱
8.带学生律动完整演唱(学习牛仔舞)
预估时长:20分钟
设计意图:
了解歌曲背景,讲解后学生再次聆听,模仿弹奏、律动感受,进一步熟悉歌曲。
歌词比较密集,认识一下歌词,能够更快熟悉歌曲。
预估时长:5分钟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让学生能够感受歌曲情绪。
三、新课教学
1.出示课题,讲解故事。
2.出示歌谱,再次聆听。
引出并介绍“五弦琴”,跟音乐模拟弹奏。
3.四二拍声势为歌曲伴奏(生自主选择)
解决:弱起小节是弱拍,不拍击或轻拍击
4.四二拍声势,用“la”模唱全曲。(找出相同旋律)
5.认识歌词:同桌互相熟悉歌词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1.完整演唱歌曲《噢!苏珊娜》给家人欣赏;
2.自选律动表演方式演唱歌曲《噢!苏珊娜》给家人欣赏。
教学反思
2.小组合作探索多种方式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子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师生问好
创新音乐问好。
预估时间:3分钟
设计意图:
创设欢快的音乐教学环境。
二、新课导入
1.创设情景导入:
介绍路易斯安那州,感受西部牛仔风格。(聆听伴奏,进行律动)
2.完整加歌词聆听,感受歌曲情绪。(了解歌词,感受情绪)
课题
《噢!苏珊娜》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状态完整演唱歌曲,并能做到咬字清晰;
2.在老师引导下,随歌曲旋律用多种律动方式为歌曲表演;பைடு நூலகம்
小学音乐人音三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3课好伙伴-噢苏珊娜教案
![小学音乐人音三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3课好伙伴-噢苏珊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12a130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20.png)
《噢!苏珊娜》教学设计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三课授课教师:钟韵教材分析:这首歌曲是美国作曲家福斯特作品中深受音乐爱好者喜爱、流传最广的一首。
曲调素材精炼,易唱,易记,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歌曲不仅表现了对朋友真诚的情意,也是对生活中美好事物追求的一种向往。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表现欲望高,模仿能力强,音乐知识的学习才刚刚起步,在教学中,通过游戏,律动等教学手段,努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和谐互动的气氛中主动参与学习,在体验中感受和表现音乐,从而促进学生发展。
教学过程追求动静结合、张弛有度,让音乐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
通过整体感知、模仿、听唱法、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感知音乐、表现音乐、享受音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以聆听为主,从体验入手,学会用流畅轻快的声音唱好歌曲《噢!苏珊娜》。
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充分利用学生的特点,用欢快的舞步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3、认识沙蛋和碰铃,能够用沙蛋和碰铃为歌曲伴奏。
方法与过程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以合作学习为主要的模式,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使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情感与态度感受美国乡村音乐的歌曲特点,能用欢快热情的音乐表现好伙伴之间的友谊之情。
教学重点:用欢快的情绪,口齿清晰的演唱歌曲《噢!苏珊娜》。
教学难点:准确演唱弱拍的附点节奏。
教学准备:钢琴,课件,沙蛋,碰铃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初听歌曲,简介歌曲背景。
P.组织教学,课前问好。
1 .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首歌曲,一起来听一听,你觉得这是一首中国歌曲还是外国歌曲呀?你说的很对!是一首节奏非常欢快的美国乡村民谣。
乡村音乐:是一种具有美国民族特色的流行音乐。
它的曲调简单,节奏平稳,有的歌曲是在抒发自己的情感,有的歌曲就是在讲述一段动人的故事。
演唱者通常是用弦乐为歌曲伴奏,有吉他、小提琴、五弦琴等,其中以吉他伴奏的最为常见。
二、学习歌曲1.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曲名字叫做《噢!苏珊娜》。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好伙伴》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好伙伴》](https://img.taocdn.com/s3/m/55561b6e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8a.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好伙伴》
一、活动目标:
1. 了解动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2. 观察和发现动物之间的合作行为。
3. 培养幼儿关心和爱护动物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 教学挂图:展示动物合作的图片。
2. 故事书或视频:关于动物伙伴的故事。
3. 动物卡片:一些常见的动物图片。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动物伙伴的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
2. 观察图片:展示教学挂图,让幼儿观察并讨论动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3. 分享故事:请幼儿分享自己知道的动物伙伴的故事,或者阅读相关故事书。
4. 卡片游戏:将动物卡片发给幼儿,让他们找到相互依存的动物伙伴,并讲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5. 讨论: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和爱护动物,如不随意伤害小动物、保护环境等。
四、活动延伸:
1. 让幼儿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动物好伙伴,展示在班级墙上。
2. 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或自然博物馆,了解更多动物之间的关系。
五、注意事项:
1. 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引导他们主动发现和探索。
2. 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认知水平适当调整活动内容。
3. 在讨论爱护动物的环节,要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一年级美术下册《我的好伙伴》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美术下册《我的好伙伴》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8fc70dc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d5.png)
3.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4.加强团队合作指导,培养学生相互尊重、协作互助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观察与表达:学生能够细致观察自己和好伙伴的外貌、表情和动作,并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描述。
1.学生完成绘画作品后,教师组织一次课堂展示,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
2.邀请学生自评、互评,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让学生在评价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强调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和创作过程中的亮点,同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为学生今后的绘画学习指明方向。
4.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巩固学生对观察、表达和绘画技巧的掌握,强化学生对友谊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发展阶段,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善于观察和模仿。在本章节学习中,学生对绘画表现自己与好伙伴的兴趣浓厚,但可能在观察、表达和绘画技巧方面存在一定难度。此外,学生在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方面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
-设想二: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强调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和创作过程中的努力,同时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5.课后拓展:鼓励学生将作品带回家,与家人分享创作过程和友谊故事,加深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
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一个关于友谊的故事,如《夏洛的网》中夏洛和威尔伯的深厚友谊,引发学生对本节课主题“我的好伙伴”的兴趣。
3.家长参与评价:请学生将绘画作品带回家,与家长分享创作过程,家长针对作品给出积极、具体的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幼儿好伙伴游戏活动教案
![幼儿好伙伴游戏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23e9b6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30.png)
幼儿好伙伴游戏活动教案一、活动名称,好伙伴游戏。
二、活动目的,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促进幼儿之间的友谊和互助精神,同时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活动对象,3-6岁的幼儿。
四、活动准备:1. 游戏场地,室内或室外均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场地。
2. 游戏道具,篮球、足球、绳子、小球、气球等。
3. 师生配比,每个游戏小组由1名老师和3-5名幼儿组成。
五、活动流程:1. 游戏一,传球比赛。
目的,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准备,篮球或足球。
活动过程,将幼儿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站成一排,第一个幼儿手持球,传给下一个幼儿,依次传到最后一个幼儿手中,然后再传回来。
传球时,幼儿要保持专注,配合默契。
比赛结束后,老师可以鼓励幼儿分享传球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
2. 游戏二,绳子拉力赛。
目的,锻炼幼儿的力量和团队合作能力。
准备,一根长绳子。
活动过程,将幼儿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站在绳子的两端,进行拉力比赛。
老师可以引导幼儿在比赛中互相鼓励,共同努力,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
3. 游戏三,气球接力。
目的,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准备,气球若干个。
活动过程,将幼儿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站在起点线上,将气球夹在腿中,用腿夹住气球,然后用手传递给下一个幼儿。
比赛过程中,幼儿需要灵活运用自己的身体,保持平衡,同时要和队友配合,顺利传递气球。
4. 游戏四,小球投篮。
目的,培养幼儿的集中注意力和动手能力。
准备,若干个小篮球或塑料球。
活动过程,将幼儿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站在投篮点前,用手持球投篮。
老师可以在旁边引导幼儿注意投篮的姿势和力度,同时鼓励幼儿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六、活动总结:1. 游戏活动结束后,老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总结,让幼儿分享游戏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2. 老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活动。
3. 游戏活动结束后,老师可以与家长交流,分享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和成长。
小学音乐人音三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3课好伙伴-《噢,苏珊娜》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人音三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3课好伙伴-《噢,苏珊娜》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9db0fda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30.png)
《噢,苏珊娜》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歌曲《噢,苏珊娜》教学目标:1、通过发声练习的训练,使学生能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2、附点四分音符和弱起十六分音符的准确演唱。
3、带有音乐性的演唱歌曲,从而体会美国乡村音乐的音乐风格。
教学重点:能用柔和的声音流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1、弱起十六分音符的准确进入。
2、能带有音乐性的演唱歌曲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背景音乐播放《噢,苏珊娜》伴奏音乐。
学生进教室二、发声练习1、教师无声的在钢琴上弹奏音阶。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心里有一个音高的概念,为后面的演唱音符做准备】2、连接语:小朋友们,老师带来了三个小音符。
出示卡片:do mi sol 学生模唱。
3、连接语:老师用这三个小音符组成了一条好听的旋律。
(黑板上旋律摆放)生演唱。
【设计意图:这个发声练习可以在歌曲教学前统一学生的音色,附点的提前预设为歌曲教学中的附点演唱打下基础】三、曲谱练习1、音乐律动连接语:老师同样用一些小音符编了几条旋律,当同学们听到以的do、re开头的音乐旋律,请用摇摆拈指的动作律动,当听到其他音符出现的旋律,大家用邀请的姿势表示。
师唱《噢,苏珊娜》歌曲的曲谱,请学生按座位顺序进行律动,在反复中练习。
【设计意图:在教师演唱曲谱过程中让学生可以熟悉歌曲旋律,培养学生记忆音乐旋律的能力。
】2、教师将完整曲谱展示在黑板上,尾音空出。
连接语:同学们,你们能唱出每一句的尾音吗?尾音接唱,请学生上台贴音符。
(假如有难度,教师可以使用钢琴帮助用听辨单音的方法完成这个环节。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在之前的律动中记忆旋律的能力,无法达成目标的学生培养听辨能力】3、完整曲谱演唱:可以用乐句之间接唱的形式,再完整演唱。
可以加入之前的律动动作,按照乐句律动。
4、用lu哼唱完整旋律。
【设计意图:在多次的练习中熟悉曲谱并可以熟练的演唱曲谱,为后面的歌曲教学做准备】四、歌曲教学1、初听歌曲:(教师范唱)连接语:老师要用这段旋律唱首歌,大家听听看,你能听出老师唱了些什么吗?是唱给谁的?生回答【设计意图:初听歌曲感受音乐风格,在歌声中体会到伙伴之间的友谊】2、再听歌曲:(教师范唱)连接语:老师想邀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欢送朋友,大家用动作,老师用歌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伙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明白马哈多看着他的两个好伙伴,为什么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教学重点:
抓住“好伙伴”的表现,体会它们之间如亲人般互相关心、爱护的深情。
教学难点:
抓住“好伙伴”的表现,体会它们之间如亲人般互相关心、爱护的深情。
教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手段、方法: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伙伴》,(板书:伙伴),我们来回忆一下课文讲了关于伙伴的哪些事。
(生回答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随生回答板书:马哈多猎狗伙伴乌鸦
师:发生在猎人马哈多、猎狗、乌鸦三个好伙伴之间的故事,给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师: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好好的读读课文吧!
二、细读文本,升华感动
师:读着课文你有没有被具体的内容所深深的打动以至于想说点什么?
师:看来,我们真的是被三个好伙伴的故事深深的感动着,下面就请大家默读课文,看看那些地方使你深受感动,勾画出相关的语句,并想一想为什么使自己感动。
师:好了,如果你有了感动就找你小组的伙伴说一说,把感动传递给他。
师:好了,谁愿意把你的感动与大家说一说,让大家分享?
(1)第二段:“马哈多把受伤的乌鸦带回了家,给它抹药,帮它养伤。
”
学生读后谈感动,从哪些词体会到马哈多对乌鸦的关爱?抓住带回家、抹药、养伤来理解。
师:是呀,交朋友就得用真诚打动对方,就得用心去交。
板书:用心交。
(2)第三段:“马哈多和猎狗外出护林,乌鸦就守在家里。
护林回来,乌鸦‘哇哇’地叫着迎接他们,日子过得很富有诗意。
”学生读后谈感动。
师:你怎样理解富有诗意?
师:从中你体会到三伙伴在一起相处得怎么样?
师:是呀,好伙伴在一起生活会很幸福,很开心。
板书:幸福、开心。
(3)第四段:“马哈多两天两夜都没见到可爱的猎狗了。
他很担心,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像得了一场大病。
”学生读后谈体会。
师:你生过大病吗?当时你心里感觉怎样?你能想象得到马哈多当时的心情吗?
师:是呀,好伙伴就该互相牵挂。
板书:互相牵挂。
师:你能把这种担心牵挂之情读出来吗?
感情朗读这一段。
(4)第五段:“‘猎狗你究竟在哪里呀?’马哈多抬头望望乌鸦,那乌鸦也飞出飞进,焦急不安。
”学生读后谈感动。
师::焦急不安是什么意思?
师:你能把那种焦急不安读出来吗?
重点指导“猎狗你究竟在哪里呀?”这句话。
多找几个同学来读,读后学生之间进行评价。
读出那种焦急不安之情。
顺便课件出示:猎狗你究竟在哪里呀?
乌鸦叼着肉在前面飞,马哈多紧紧地在后面追。
他要去看个究竟。
师:读读这两句话,你知道究竟在两个句子中意思吗?
师:像这样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中意思不一样,叫做一词多义的现象。
回忆一下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有没有遇到过这种一词多义的现象。
谁能举一个例子?(学生举出一词多义的现象)
(5)第八段:“乌鸦怕它饿死,就一次一次地给它送食物。
”学生读后谈感动。
师:你怎样理解“一次一次”?
师:是呀,好伙伴就该互相关爱,互相帮助。
板书:互相关爱、互相帮助。
(6)第九段:“马哈多看着他的两个好伙伴,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学生读后谈感动。
师:马哈多心理在想什么?
师:是呀,拥有这样的两个好伙伴怎能不让人感动呢?
三、回忆全文,质疑问难
师:刚才,同学们畅谈了感动,愿意与老师合作把这种感动读出来吗?
师:你们来读使你感动的地方,我来读剩下的部分。
(师生配乐合作朗读全文)
师:读完三个好伙伴的故事,我们沉浸在感动中,再读读课文看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生再读全文,质疑问难,全班解决)
四、升华理解,扩展再创造
师:读到这里你是不是对“伙伴”有了更深的理解?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你对“伙伴”的理解吗?
师:那就根据你对“伙伴”的理解按照这样的格式编一首小诗,送给自己的好伙伴。
课件出示:送给好伙伴的诗
伙伴就该……伙伴就该……伙伴就该……与好伙伴在一起会……
五、故事扩展
师:生活中什么样的伙伴才是真正的好伙伴呢?让我们来看一个故事,看一看谁才是玛莎的好伙伴?
课件播放故事。
六、友谊格言欣赏
师:交朋友就得用心去交,课下我们收集了一些关于如何结交朋友,如何与朋友相处的格言,读一读,选自己喜欢的读给同学们听,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师:选自己喜欢的格言背下来,作为自己结交朋友时的座右铭。
七、歌曲升华
师:最后让我们伴着《永远是朋友》这首歌,找到自己的好伙伴,说一说自己的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