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

合集下载

营养不良名词解释

营养不良名词解释

营养不良名词解释营养不良是指由于营养摄入不足或者摄取的营养物质种类不均衡而导致身体无法得到足够的营养供给,使机体无法正常生长发育和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营养不良可以分为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和微量营养素缺乏两大类。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是指由于蛋白质和能量摄取不足而导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

蛋白质是人体构成组织和细胞的基本物质,能量则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需要的能源。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通常出现在摄取的蛋白质和能量远低于身体需求的情况下,导致机体无法正常生长发育和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常见于发展中国家的儿童和贫困人口,表现为体重下降、肌肉萎缩、身高停滞、免疫力下降等症状。

微量营养素缺乏是指人体在摄取的营养物质中某一种或几种微量营养素缺乏,导致机体无法正常利用营养物质进行生理代谢,进而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常见的微量营养素缺乏症包括维生素缺乏症、矿物质缺乏症等。

维生素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有机物质,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

矿物质是组成机体组织和骨骼的无机物质,如钙、铁、锌、碘等。

微量营养素缺乏常常出现在饮食结构不合理、烹饪加工不当、慢性疾病等情况下。

营养不良对机体的影响可以引起一系列健康问题,包括发育迟缓、体质衰弱、免疫功能下降、营养性贫血、骨骼畸形等。

尤其是在儿童和孕妇中,由于生长发育的需要更为迫切,营养不良对其影响更加严重。

预防和治疗营养不良的关键是要保证均衡的膳食结构和充足的营养摄入。

合理的饮食结构包括在膳食中摄取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满足身体的需求。

此外,加强营养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营养的认识和重视,也是预防和治疗营养不良的重要手段。

儿童营养不良

儿童营养不良

儿童营养不良不仅影响了儿童体质, 而且影响其生存年龄和生存质量,同时 也影响了认知能力和智力发育,特别是2 岁以下儿童。
全球儿童营养不良的现状
全球5岁以下儿童有1.68亿患热能-蛋白质 缺乏,占此年龄组儿童的27%,而亚洲 (主要在南亚)就占70%。
1995年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儿童死亡 (1160万)构成
4.其它:生长激素、胰岛素、雌激素等均有 促进1- 25 (OH)2 D3的作用。
1- 25 (OH)2D3的生理作用
• 1蛋- 白25((COaHB)P),2D以3促增进加小肠肠道粘对膜钙细的胞吸合收成。钙结合 • 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碱性磷酸酶的合成,促
进骨钙素的合成、与羟磷灰石分子牢固结合构 成骨实质。 • 促进间叶细胞向成熟破骨细胞分化,从而发挥 其骨质重吸收的作用。 • 增加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减少尿磷排出、 提高血磷浓度,有利于骨的钙化作用。 • 还参与多种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免疫功能的调 控过程。
• 合理安排生活制度,保证小儿有充足的 睡眠,饮食定时,纠正不良卫生习惯, 养成不挑食、偏食的良好饮食习惯。
• 加强体格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能 力、预防各种感染。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一、概 念
•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儿 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致使钙、磷 代谢失常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
• 以正在生长的骨骺端软骨板不能 正常钙化、造成骨骺病变为其特 征。
6.WHO推荐的诊断标准(人体测量法)
体重低下(Underweight):其体重低于 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均数减2个 标准差,但高于或等于均数减3个标准差 者为中度,低于均数减3个标准差为重度, 此指标主要反映患儿有慢性或急性营养 不良。
• 生长迟缓(Stunting):其身长低于同年 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均数减2个标准差, 但高于或等于均数减3个标准差为中度, 低于均数减3个标准差为重度。此指标主 要反映过去或长期慢性营养不良。

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防治建议

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防治建议
DOI:10.3760/em正j.issn.0578-1310.2010.07.006 通信作者:盛晓阳,20009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Emaii:shengxiaoyangcn@yahoo.com.on);向伟,57031l海口,海南省 人民医院(Email:xiangweiS@163.corn);王卫平,200032复巨大学上 海医学院(Email:wpwang@shmu.edIL on);高举,610041成都,四川 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血液肿瘤科(Email:gaoju651220@126.com)
p.moVL,
榈酸酯后与乳糜微粒结合,通过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而转 运至肝脏并储存。储存在肝脏中的维生素A棕榈酸酯,经 酯酶水解后与视黄醇结合蛋白结合(retinol
binding protein,
RBP),再与前白蛋白结合形成复合体后,释放进入血液并经 血液循环转运至人体不同的组织器官。 维生素A还与铁代谢相关,维生素A缺乏干扰肝脏储 存铁利用,并因此而造成儿童贫血。 3.儿童维生素A的来源及需要量:维生素A来自肝脏、 鱼油、奶制品、鸡蛋等动物性食物;绿叶蔬菜以及黄色或橙色 的水果和蔬菜中富含各种胡萝b素,可在体内转变为维生素 A;强化维生素A和胡萝b素的食品也提供部分维生素A。 婴儿及儿童的维生素A需要最根据母乳中维生素A含 量而推算。WHO及中国营养学会对儿童维生素A的膳食 推荐摄人量见表l【3…。 二、维生素A缺乏的诊断 维生素A缺乏的诊断町依据高危因素、临床表现以及 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综合判断。 1.高危因素:长期摄入不足是导致维生素A缺乏的主 要原因。 2岁以下婴幼儿因生长快速,对维生素A的需要量相对 较高,是维生素A缺乏的高危人群。 母乳维生素A含量丰富,可基本满足婴儿需要。但当 哺乳母亲自身维牛素A缺乏时,母乳维生素A含量显著下 降,导致母乳喂养婴儿维生素A缺乏。 母亲妊娠期维生素A摄入不足、早产/低出生体重、双 胎/多胎等,均使胎儿期储存维生素A不足并造成婴儿出生 早期维生素A缺乏。 膳食中缺乏动物性食物,只能依赖于植物来源的胡萝b 素,是造成贫困地区和素食儿童维生素A缺乏的重要因素, 尤其是在新鲜蔬菜供应不足时,更容易出现维生素A缺乏。 感染状况下,维生素A利用率下降而随尿液排泄增加, 致使体内维生素A水平下降,也是造成维生素A缺乏的重 要因素。维生素A缺乏则又使人体免疫功能下降,进一步

儿童营养状况分析

儿童营养状况分析

儿童营养状况分析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发展。

而营养作为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基础,其状况直接影响着儿童的身体和智力发育。

因此,关注儿童的营养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对于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1、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经济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儿童的饮食质量。

经济困难的家庭可能无法为孩子提供丰富多样、营养均衡的食物,导致儿童营养摄入不足。

2、饮食习惯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影响儿童营养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挑食、偏食、暴饮暴食、过度吃零食等,都可能导致儿童营养失衡。

3、家长的营养知识水平家长对营养知识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孩子的饮食安排。

如果家长缺乏正确的营养知识,可能无法为孩子提供合理的膳食。

4、地域差异不同地区的食物资源和饮食文化存在差异,这也会影响儿童的营养状况。

一些偏远地区可能缺乏新鲜的蔬菜水果和优质蛋白质的供应。

5、疾病因素某些疾病如消化系统疾病、慢性疾病等,会影响儿童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二、儿童常见的营养问题1、营养不良包括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微量营养素缺乏(如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 缺乏性佝偻病、锌缺乏等)。

营养不良会导致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力下降、智力发育受损等。

2、肥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肥胖问题日益严重。

肥胖不仅会增加儿童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还可能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3、营养不均衡部分儿童存在碳水化合物、脂肪摄入过多,而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足的情况。

三、儿童营养状况的评估方法1、体格测量包括身高、体重、头围、胸围等指标的测量,通过与标准生长曲线进行对比,评估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

2、实验室检查检测血液中各种营养素的含量,如血红蛋白、血清铁、维生素 D 等,以确定是否存在营养素缺乏。

3、饮食调查通过询问家长或儿童本人,了解其日常饮食的种类、数量和频率,评估饮食的营养均衡性。

儿童营养状况分析

儿童营养状况分析

儿童营养状况分析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而营养状况作为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儿童的营养状况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现状、影响因素以及改善措施。

一、儿童营养状况的现状当前,在全球范围内,儿童营养状况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贫困地区,营养不良仍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儿童可能面临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微量营养素缺乏(如铁、锌、维生素 A 等),导致生长迟缓、消瘦、免疫力低下等健康问题。

而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儿童营养状况则出现了新的挑战。

例如,肥胖症在儿童中的发生率逐年上升。

过多的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食品的摄入,加之缺乏足够的身体活动,使得越来越多的儿童体重超标,增加了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二、影响儿童营养状况的因素(一)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的经济水平直接影响着儿童的饮食质量。

贫困家庭可能无法为孩子提供充足的营养食物,导致营养不良。

而富裕家庭则可能因为过度满足孩子的口味需求,提供过多的高热量、高脂肪食物,引发肥胖。

(二)饮食习惯儿童的饮食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和环境的影响。

如果家长没有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挑食、偏食、过度进食零食等,都可能导致营养不均衡。

(三)生活方式现代儿童普遍存在户外活动时间不足、沉迷电子设备等问题。

缺乏运动不仅会影响能量的消耗,还可能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进而影响营养的吸收和利用。

(四)教育水平家长的教育水平和营养知识储备对儿童的营养状况也有重要影响。

缺乏营养知识的家长可能无法为孩子提供合理的饮食安排。

(五)社会环境食品广告的诱导、学校周边的不健康食品售卖等社会环境因素,也容易影响儿童的食物选择和消费习惯。

三、营养不良对儿童的危害(一)生长发育迟缓营养不良的儿童身高、体重往往低于正常水平,影响骨骼、肌肉和器官的发育,导致身体和智力发育迟缓。

(二)免疫力下降缺乏必要的营养素会使儿童的免疫系统脆弱,容易感染疾病,且患病后恢复较慢。

微量营养素缺乏症

微量营养素缺乏症

出现营养性贫血、骨质疏松、贫血、高胆固醇血症、皮肤毛发脱色;能力代谢、免疫力和抗氧化力下降等

免疫力和抗氧化力下降、易患克山病、大骨节病、肿瘤等

甲状腺功能减退、影响脑神经发育;过量同样引起甲状腺疾病

营养不良、生长缓慢、骨及软骨生成异常、软骨狼疮、智力呆滞、脑功能减退及神经紊乱等
维生素B1
脚气病
叶酸
产生各种贫血病、白细胞减少及口腔炎等
烟酸
产生代谢障碍,尤其是葡萄糖代谢,将直接影响到神经系统功能;表现为身体疲倦、衰弱、食欲缺乏,严重时将出现癞皮病、口炎和舌炎,最后可能产生神经活动障碍
生物素
造成皮炎和毛发脱落
维生素A
夜盲症;出现上皮干燥、增生和角质化现象,其中以眼部、呼吸道、消化道、尿道及生殖器官受影响最为严重;缺乏维生素A的人一般容易感染疾病,并可能导致成年人不育
微量营养素缺乏症
营养素名称
缺乏症
钠和氯
感觉不好、无精打采、并可造成呼吸功能不全和痉挛

出现运动障碍、心肌衰弱和组织肿胀等症状
钙和磷缺乏
直接影响骨组织的形成,对正在生长发育的个体,则将出现生长缓慢的症状

造成机体代谢障碍

直接表现缺铁性贫血,心理和智力发育损害、疲倦乏力、抗感染力下降等

蛋白质合成障碍影响生长发育,性成熟推迟、食欲缺乏、免疫力和抗氧化力下降、伤口愈合不良、口腔黏膜增生与角化不全等
维生素D
佝偻病。儿童发育停顿,并可能患佝偻。孕妇则可能出现溶骨病。
维生素E
不育症。很有可能有贫血、肌力不足、不育等症状的出现
维生素K
出现皮下骨肉及胃肠出血以及血液凝固的时间延长。
维生素B2

中国儿童存在的营养问题

中国儿童存在的营养问题

中国儿童存在的营养问题
一、营养不足
营养不足是指儿童摄入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不足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求。

在中国,虽然大部分家庭能够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但营养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主要原因是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多样化的食物。

中国儿童营养不足的表现主要包括:
1.生长迟缓:由于缺乏营养,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增长速度减缓,与同龄儿童相比存在明显差异。

2.抵抗力弱:营养不足会导致儿童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容易感染疾病。

3.学习能力下降:缺乏营养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和学习能力,导致学习成绩较差。

二、隐性饥饿
隐性饥饿是指儿童摄入了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但缺乏某些微量营养素,如铁、锌、钙、维生素A等。

这种状况通常是由于饮食结构不合理、食物过于单一所致。

隐性饥饿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具有潜在的危害。

中国儿童隐性饥饿的表现主要包括:
1.贫血:由于缺乏铁元素,儿童可能会出现贫血症状,如乏力、易疲劳等。

2.免疫力下降:缺乏某些微量营养素会导致儿童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容易感染疾病。

3.视力问题:缺乏维生素A可能会导致儿童视力下降,甚至出现夜盲症等问题。

三、超重肥胖
超重肥胖是指儿童体重超过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参考值的上限。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超重肥胖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营养问题。

中国儿童超重肥胖的原因主要包括:
1.高糖高脂饮食:大量摄入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容易导致能量过剩,引发超重肥胖。

2.缺乏运动:现代生活方式中,儿童的运动量减少,导致能量消耗不足,进而引发超重肥胖。

儿童的营养不良

儿童的营养不良

• 消瘦(Wasting):其体重低于同性别、 同身高参照人群值的均数减2个标准差, 但高于或等于均数减3个标准差为中度, 低于均数减3个标准差为重度。此指标主 要反映近期、急性营养不良。
• 采用人体测量方法评价儿童营养状况时 结论应谨慎。因人体测量评价儿童营养 状况常是粗略的评价,并不能代表机体 功能的测定,应结合临床表现、膳食调 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判断,避 免仅以个人身体形态的大小来评价个体 的营养状况。还应考虑其它因素,如遗 传、内分泌、代谢等。
一、概念与现状
营养不良概念
• 长期来人们往往只把营养缺乏看作营养 不良。
• 现认为由于营养失衡或营养过度产生的 肥胖亦属营养不良。
• 世界卫生组织已明确肥胖是一种疾病。 • 营养 不 良(Malnutrition):
营养缺乏(Undernutrition):热能、蛋 白质及微量营养素缺乏。 营养失衡(Overnutrition):肥胖
• 以正在生长的骨骺端软骨板不能 正常钙化、造成骨骺病变为其特 征。
二、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
• 维生素D是一组具有生物活性的脂溶性类 固醇衍生物(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
• 维生素D2存在于植物中;维生素D3是由 人体或动物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日 光中紫外线的化学作用转变而来
• 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在体内无生物活性, 须经过2次羟化作用才能发挥生物效应。 (肝脏、肾脏)
• 临床上有体重下降、皮下脂肪减少,全 身各系统功能紊乱及其它营养素缺乏的 症状与体征;
• 胆固醇值降低,血钾、镁降低,各种维 生素及矿物质缺乏等。
儿童营养不良诊断 标准的演变
1.严重型的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评分方法
(Mclaren,于1967年):

孩子7岁前缺锌挺正常

孩子7岁前缺锌挺正常

孩子7岁前缺锌挺正常类型:孩子7岁前缺锌挺,幼儿园科学饮食家园共育,幼儿园家园共育标题:孩子7岁前缺锌挺正常在儿保门诊经常会有家长问医生,孩子缺锌怎么办?其实,7岁之前,如果微量元素检查结果孩子缺锌,是正常现象。

有研究表明:由于小儿发育快速等生理因素影响,7岁以下大部分会有微量营养素缺乏和不均衡,这是发育过程中的基本营养态势,比如0至6岁儿童缺锌比例从百分之十几到百分之七十多不等。

孩子如果发育很好,身高体重正常增长。

家长就不要过于紧张。

微量元素的检测只是一种筛查手段,是对医生的诊断参考用的。

而且,影响微量元素测定结果的因素太多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由于专家质疑准确性,美国已有一半用头发分析微量元素的实验室关闭。

在英国,仅对测微量元素的试管就有多达8种规定,甚至包括试管上所用塞子的材质都做了限制,以免试管本身的元素干扰检测结果。

而国内目前各个医院的检测手段都没有统一化、标准化,说鱼龙混杂不为过。

那么微量元素要不要测呢?要。

但要看您的孩子是否需要,而不应作为常规检查。

6个月以内的吃母乳就不必做,6个月以后,医生会通过询问父母喂养情况,结合孩子的身体表现,决定是否进行检测。

至于哪些宝宝要补充?那一定不是家长自己决定的。

家长如把关注重点放在微量元素检测结果上,认为只要补充了某种微量元素就高枕无忧,那是不负责任的育儿方法。

正确的认识应是:了解各种食物中所含营养素的内容,如何为宝宝搭配好一日三餐,这才是最好的和最安全的做法。

在儿保门诊经常会有家长问医生,孩子缺锌怎么办?其实,7岁之前,如果微量元素检查结果孩子缺锌,是正常现象。

有研究表明:由于小儿发育快速等生理因素影响,7岁以下大部分会有微量营养素缺乏和不均衡,这是发育过程中的基本营养态势,比如0至6岁儿童缺锌比例从百分之十几到百分之七十多不等。

孩子如果发育很好,身高体重正常增长。

家长就不要过于紧张。

微量元素的检测只是一种筛查手段,是对医生的诊断参考用的。

而且,影响微量元素测定结果的因素太多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由于专家质疑准确性,美国已有一半用头发分析微量元素的实验室关闭。

谈谈我国学前儿童的营养健康问题

谈谈我国学前儿童的营养健康问题

谈谈我国学前儿童的营养健康问题作者:戴玉芳来源:《幸福家庭》2021年第06期导致儿童出现营养健康问题的原因主要有能量过剩、缺乏微量元素以及营养不足。

幼儿期是儿童成长的关键阶段,需要科学合理的营养搭配,本文探讨当前学前儿童存在的营养问题,对影响学前儿童营养状况的因素展开分析,并提出我国学前儿童营养健康问题的解决措施。

现阶段学前儿童存在着生长发育较为缓慢、超重、贫血以及体重低等营养健康问题,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

(一)营养不足问题营养不足主要是由于营养吸收不良、营养摄入不足以及营养过度损耗等多方面因素所产生的其中包括缺乏微量营养素以及能量营养不良。

能量营养不良会引发学前儿童出现体重低、生长迟缓以及消瘦等多种问题。

(二)营养过剩问题通常情况下,学者会用肥胖以及超重描述学前儿童因饮食控制不当产生的营养过剩情况,包括轻度肥胖、中度肥胖以及重度肥胖。

而当前五岁以下儿童整体肥胖率以及超重率相对较高,并且随着儿童年龄不断增长,肥胖问题也会愈加严重。

(三)缺乏微量元素尽管在人体中,微量元素的存在相对较少,但其对于人体的健康以及生长发育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旦人体中某种必要的微量元素呈现出缺乏状态,人体就会在健康方面出现不良反应。

例如,人体一旦缺乏铁元素,就会引发缺铁性贫血的问题;若缺乏碘元素,不仅会对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而且还可能导致儿童智力发育不良以及呆小症,等等。

(一)家庭方面家庭对儿童自身的营养状况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母乳喂养情况、家长营养知识等方面。

其中父母自身营养知识的匮乏以及营养理念的缺失,是导致学前儿童出现营养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个体层面学前儿童自身的遗传、饮食摄入、身体活动以及疾病等方面都会对营养状况产生影响。

如果幼儿不按时吃饭或是挑食,就会引发生长发育迟缓问题。

相反如果食物摄入量超标,同样也会出现超重甚至肥胖等营养过剩问题。

目前,引发学前儿童出现营养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睡前进食、在外就餐以及食用高热量、高脂肪含量食物等。

小儿微量营养素缺乏的防治建议

小儿微量营养素缺乏的防治建议

微量营养索即矿物质和维生素, 意为人体需要较少的营养素。 营养 索是机体维持生存 、 生长发育 、 体力活动和健康人体所需的营养, 有蛋 白 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维生素及矿物质五大类 。 蛋白质 、 脂肪 、 碳水化合 物因为需要量多, 所以在膳食 中所含 比例大 , 为“ 称 宏量营养素” 矿物质 ,
《 求医问药》 下半月干 S e U ekMe i l n s h Me in 2 1 年第 l 卷 第 6 dc A dA kT e dc e 0 2 a i O 期
2 3 3
z J 微量 营养素缺乏 的 防治建议 J xL
白英 丽 全 玉 红
(. 1 吉林 省扶余县 妇幼保 健 院
足月儿生后4 个月) 开始添加强化婴儿食 品及含铁丰富饮食 , 有蛋黄 、 鱼 泥、 肝泥、 肉末等以及富含维生索 C的新鲜蔬菜、 水果的摄入是预防铁缺 乏及缺铁性贫血 的重要措施 建议早产儿 , 低体重儿预防性补充铁。 从生后4 周开始 , 母乳喂养婴 儿补 充元素铁2 / g d, mg k / 配方奶喂养婴儿补充元素铁l / g d mg k / 此外 , 对于婴儿和青 少年等铁缺乏高危人群 , 应定期筛查血红蛋白 浓度, 积极纠正贫血 。 强调对缺铁性贫血的早期发现并积极纠正 。
素食品, 如肝脏、 牛奶 、 蛋黄、 鱼类乳酪等 , 植物性食物中豆类、 酵母及绿
叶 蔬菜 。 受 光疗 或 血液 透 析 治疗 均 应 补充 核 黄素 。 接
32 维 生素B 缺 乏 的治 疗 2
口服核 黄 素每 次 5 , 日两 次 , mg 每 症状 大 多 2 左 右消 失 , 周 见效 缓 慢 的可 改肌 肉注射 , 日1mg 同时 给予 平衡 膳食 , 每 0 , 并可短 期 内给 予较 日常 更 多 的 B族维 生 索 。 目前 尚未 发现 维 生 素 B2 中毒 的 报道 。

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防治的建议(共72张PPT)【72页】

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防治的建议(共72张PPT)【72页】

• 人体不能合成微量营养素。 • 当各种因素造成微量营养素长期摄入不足时
就会产生各种缺乏症状。
• 微量营养素缺乏仍然在世界各地广泛存在并 在发展中国家更为严重峻。
• 维生素A、D,Fe、Ca、Zn等的缺乏威胁着 儿童的正常的生长发育乃至儿童生存。
• 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微量营养素缺乏定义 为“隐性饥饿”。
• 2,角膜干燥、浑浊、软化、夜盲、畏光、眼痛等眼 部症状;
• 3,生长发育障碍:长骨增长迟滞、齿龈发生增生和 角化,牙齿釉质易脱落、失去光泽,易发生龋齿:4, 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性疾病,且 迁延不愈;
• 5:,铁转运障碍而发生贫血,类似缺铁性贫血,血 清铁降低但血清铁蛋白正常,肝和骨髓铁反而增加 。
• 血浆视黄醇蛋白<23.1mg/L时也提示维生 素A缺乏可能。
维生素A缺乏的治疗
• 调整膳食,增加维生素A或胡萝卜素的摄入 ,积极查找导致维生素A缺乏的高危因素和 基础疾病,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 口服维生素A7500-15000ug/dl(2.5-5万u/d) 两天后减为: A1500ug/dl(0.45万u/d)
维生素A缺乏的诊断
• 当血清视黄醇0.7-1.05umol/L是时仍有亚临 床维生素A缺乏风险:由于感染情况下血清 视黄醇浓度下降,因此建议:
• 血清视黄醇浓度介于0.5-1.05umol/L并有高 视黄 危因素的儿童进行相对剂量反应实验以确定 诊断,RDR %=A5-A0/A5*100,大于20 %为阳性 ,表示存在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
显好转,则回顾性诊断为锌缺乏。
三、锌缺乏的预防
• 提倡母乳喂养,母乳不足或不能母乳喂养时,强调选择 强化锌的配方奶。
• 婴儿4~6月龄后,应及时添加辅助食品,建议首选强化

【育儿知识】调查报告称:我国儿童普遍缺乏微量元素

【育儿知识】调查报告称:我国儿童普遍缺乏微量元素

【育儿知识】调查报告称:我国儿童普遍缺乏微量元素日前,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等单位共同发起的“心系好儿童”活动组委会发布的最新《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儿童中营养失衡、营养不良、微量营养素缺乏状况相当普遍。

中国十大城市2岁以内的婴幼儿贫血患病率达24.2%,0岁至6岁儿童缺锌比例为39%,3-12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为9.3%,儿童钙摄入量不足也比较严重,只达到其膳食钙推荐摄入量的1/3左右,而达到标准摄入量的不足5%。

据了解,此次抽样调查包括北京在内的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243479人。

调查结果表明,儿童钙、铁、锌、维生素A等微量营养素缺乏不仅存在于贫困和偏远的农村,还存在于大中城市及近郊的乡镇地区。

同时,从我国城乡儿童的膳食结构来看,城市儿童脂肪摄入占总能量的比例却大于35%(正常为25%-30%),农村儿童脂肪摄入量也在不断地快速增加中。

营养学家表示,微量元素缺乏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并造成民族智能损伤:维生素A和锌缺乏会危及免疫系统,每年导致大约100万幼童死亡,而严重缺铁性贫血是导致每年6万名妇女分娩死亡的罪魁祸首,同时叶酸缺乏每年可导致25万新生儿严重残障。

1.维生素A缺乏表现:专家表示,维生素A缺乏可造成视觉功能的损伤,即使轻度维生素A缺乏也可影响儿童的免疫功能,降低儿童的抗感染力,导致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等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

维生素A缺乏还会导致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及影响骨骼及软组织增长;引起干眼病、夜盲症。

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肉类、乳类、鱼类、蛋类和蔬菜中的胡萝卜、番茄、红薯、菠菜、卷心菜、南瓜、紫菜富含维生素A。

2.锌缺乏表现:食欲降低是婴幼儿缺锌的早期表现之一。

缺锌的孩子味觉减退,对酸、甜、苦、咸分辨不清;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体重不增;抵抗力差,反复感冒或腹泻;易患复发性口腔溃疡;缺锌还会损害孩子的味蕾功能,出现厌食。

富含锌的食物:生蚝、山核桃、扇贝、口蘑、香菇、羊肉、葵花子、猪肝、牛肝等。

青少年常见微量营养素缺乏及营养对策

青少年常见微量营养素缺乏及营养对策

青少年常见微量营养素缺乏及营养对策作者:崔英杰来源:《中国学校体育》2016年第05期矿物质与维生素统称为微量营养素,在人体能量代谢和生理机能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青少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容易缺乏的矿物质与维生素。

一、矿物质1.钙。

钙是青少年生长发育阶段必不可少的,99%的钙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之中,剩下的1%的钙存在于血液、肌肉和神经组织中。

此外,钙能维持多种正常生理功能,如,维持神经、肌肉、血液以及细胞膜正常功能。

2013年中国营养学会在《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提出我国4~18岁青少年每日钙适宜摄入量为800~1200mg。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结果显示,人体的骨峰值大约出现在30岁左右,而青春期是为骨峰值打基础的关键阶段,若钙的摄入不足,则有可能影响骨峰值,从而增加晚年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

富含钙的食物包括豆制品(豆干、豆皮等)、乳制品(牛奶、酸奶等)以及虾米等。

青少年在补充钙的过程中需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加骨骼内钙盐的沉积,从而促进生长;每天晒20min太阳,维生素D能够帮助钙的吸收。

2.铁。

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组成部分,而血红蛋白在氧的转运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铁元素的缺乏在青少年中较为普遍,特别是在耐力项目上,并且男女运动员缺铁的原因不太一样。

有研究显示,女性耐力运动员缺乏铁的主要原因有铁利用率低下,由训练导致的铁需求量增加和血液流失。

而男性耐力运动员主要是由于膳食中的铁无法满足日常训练要求所造成的。

缺铁最主要的症状包括头晕、眼花、乏力、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等。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推荐11~13岁青少年男性铁推荐摄入量为15mg/天,14~17岁为16mg/天,而青少年女性在11~17岁这个年龄段需求量均为18mg/每天,因为女性在生理周期中会每天流失约2mg铁。

饮食中铁的来源主要分为两大类:血基质铁(heme-iron)和非血基质铁(non-heme iron)。

儿童营养保健知识

儿童营养保健知识

儿童营养保健知识小孩子发育需要营养,缺少营养小孩子就不容易长高。

为了让您在写的过程中更加简单方便,一起来参考是怎么写的吧!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儿童营养保健知识,欢迎阅读!儿童营养保健知识方法中国儿童营养缺什么目前我国3~6岁的幼儿最容易发生的营养不足或缺乏,最为突出的是下面几个方面:1、铁的不足或缺乏。

现在大多数铁缺乏的儿童,其症状不是表现为脸色发青,而是验血的时候发现血色素低。

缺铁可影响儿童智力发育,孩子往往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降低,学习努力但成绩不好。

2、维生素D与钙的不足。

儿童每天需要维生素Dloug、钙800毫克,其中从食物中摄入的总钙量只有400~500毫克,一般食物缺乏维生素D。

3、缺碘。

我国除沿海省份,大部分都生活在缺碘地区。

缺碘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

4、维生素的不足。

在我们目前的膳食中,最容易在烹调、加工过程中丢失的物质是维生素,快餐中的维生素就更少的可怜。

蔬菜颜色与营养据调查,蔬菜的颜色深,营养价值就高,颜色浅,营养价值就低。

依次为绿色、黄色、白色这一规律。

绿色蔬菜中包含青菜、菠菜等,营养价值最高。

黄色蔬菜主要有西红柿、胡萝卜、红薯、南瓜、大头菜等,其营养价值居中。

笋、白萝卜等白色蔬菜的营养价值最低。

饮食不当也可致近视最新科学研究表明,三餐食物安排不当,也可导致近视。

所以为避免孩子过早戴上眼镜,除了供给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以外,以下几类食物是不可缺乏的:1、含维生素A的食物。

如:肝、胡萝卜、小油菜、韭菜等。

维生素A参与视紫质的构成,维持正常视觉。

2、含钙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鱼虾、动物骨等;起调节眼球“液压”的作用。

3、含铬的食物,如谷物、肉类、乳酪及蛋黄等,在眼球发育中的作用是使其渗透压保持平衡,否则可导致晶状体鼓出变凸,致使眼的屈光度增大,而成为近视眼。

4、硬质食物,如胡萝卜、水果、甘蓝、动物骨、豆类等,增加咀吃力频率与力度,可促进小儿视力的发育。

儿童营养保健知识技巧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的原因在日常食物中,微量营养素的含量不多,人体中的贮存量也很有限,再加上膳食结构不合理,很容易造成微量营养素的缺乏。

调查:儿童普遍缺乏微量元素

调查:儿童普遍缺乏微量元素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报告称:我国儿童普遍缺乏微量元素。

日前,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等单位共同发起的"心系好儿童"活动组委会发布的最新《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儿童中营养失衡、营养不良、微量营养素缺乏状况相当普遍。

中国十大城市2岁以内的婴幼儿贫血患病率达24.2%,0岁至6岁儿童缺锌比例为39%,3-12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为9.3%,儿童钙摄入量不足也比较严重,只达到其膳食钙推荐摄入量的1/3左右,而达到标准摄入量的不足5%。

据了解,此次抽样调查包括北京在内的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243479人。

调查结果表明,儿童钙、铁、锌、维生素A等微量营养素缺乏不仅存在于贫困和偏远的农村,还存在于大中城市及近郊的乡镇地区。

同时,从我国城乡儿童的膳食结构来看,城市儿童脂肪摄入占总能量的比例却大于35%(正常为25%-30%),农村儿童脂肪摄入量也在不断地快速增加中。

营养学家表示,微量元素缺乏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并造成民族智能损伤:维生素A和锌缺乏会危及免疫系统,每年导致大约100万幼童死亡,而严重缺铁性贫血是导致每年6万名妇女分娩死亡的罪魁祸首,同时叶酸缺乏每年可导致25万新生儿严重残障。

1.维生素A缺乏表现:专家表示,维生素A缺乏可造成视觉功能的损伤,即使轻度维生素A缺乏也可影响儿童的免疫功能,降低儿童的抗感染力,导致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等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

维生素A缺乏还会导致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及影响骨骼及软组织增长;引起干眼病、夜盲症。

2.锌缺乏表现:食欲降低是婴幼儿缺锌的早期表现之一。

缺锌的孩子味觉减退,对酸、甜、苦、咸分辨不清;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体重不增;抵抗力差,反复感冒或腹泻;易患复发性口腔溃疡;缺锌还会损害孩子的味蕾功能,出现厌食。

3.铁缺乏表现:缺铁性贫血对于育龄妇女和儿童的健康影响非常严重,重度缺铁性贫血可增加儿童和母亲的死亡率。

缺铁会损害儿童智力发育,使婴幼儿易激动、淡漠,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还可造成儿童、青少年注意力、学习能力、记忆力异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婴儿及儿童的维生素A需要量根据母乳中 维生素A含量而推算。
11
二、维生素A缺乏的诊断
• 维生素A缺乏的诊断可依据高危因素、临床表 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综合判断。
• 1.高危因素:长期摄入不足是导致维生素A缺 乏的主要原因。
• 2. 2岁以下婴幼儿因生长快速,对维生素A的 需要量相对较高,是维生素A缺乏的高危人群。
5
我国当前存在诸多误区
我国当前在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防治中存在 诸多误区。例如:
1.检测血液中全微量元素浓度来诊断钙、铁、 锌及其他微量元素的缺乏,
2.以食欲低下、烦躁、哭闹等非特异性临床 表现诊断锌、钙、维生素D缺乏等。
6
第一部分:维生素A缺乏
维生素A缺乏的流行病学:维生素A系 指视黄醇(retin01)及衍生物,属于脂溶性维 生素。
维生素A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视觉、上皮 细胞完整、调节糖蛋白合成和细胞分化。
维生素A缺乏时,可引起毛囊角化等皮 肤黏膜改变,以及角膜软化、夜盲等眼部 症状。
7
第一部分:维生素A缺乏
亚临床型的维生素A缺乏则在出现以上 症状前,就已对人体免疫功能造成损害, 使感染性疾病易感性上升,显著增加儿童 患病率和死亡率。
2
参加本建议审定专家组成员
• 陈荣华 董梅 高举 郭锡熔 胡燕 江帆 金星明 黎海芪 李辉 毛萌 沈晓明 盛晓阳 童梅玲 王卫平 昊光驰 昊光驰 向伟 徐秀 杨锡强 赵正言
3
何为“微量营养素”
• 相对于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3大营养 素(macmnutrients),维生素及矿物元素在 人体内的含量有限,每日需要量仅以g或mg 计,因而被称为是“微量营养素”
• 3. 母乳维生素A含量丰富,可基本满足婴儿需 要。但当哺乳母亲自身维牛素A缺乏时,母乳维 生素A含量显著下降,导致母乳喂养婴儿维生素A 缺乏。
12
二、维生素A缺乏的诊断
• 母亲妊娠期维生素A摄入不足、早产/低出生 体重、双胎/多胎等,均使胎儿期储存维生素A 不足并造成婴儿出生早期维生素A缺乏。
• 膳食中缺乏动物性食物,只能依赖于植物来源 的胡萝卜素,是造成贫困地区和素食儿童维生素 A缺乏的重要因素。
• 感染状况下,维生素A利用率下降,也是造成 维生素A缺乏的重要因素。
• 患腹泻、肝胆疾病时,肠道维生素A吸收利用 不良,亦易引起维生素A缺乏。
13
母乳成分与婴儿的关系
• 母乳中的脂肪、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 A、铁等营养素与乳母饮食有关。
• 维生素A还与铁代谢相关,维生素A缺乏干扰 肝脏储存铁利用,并因此而造成儿童贫血。
10
3.儿童维生素A的来源及需要量:
• 维生素A来自肝脏、鱼油、奶制品、鸡蛋 等动物性食物;
• 绿叶蔬菜以及黄色或橙色的水果和蔬菜 中富含各种胡萝卜素,可在体内转变为维 生素A;
• 强化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的食品也提供部 分维生素A。
9
2.人体维生素A的代谢与调节:
• 维生素A及其前体胡萝卜素均在小肠细胞中转 化成棕榈酸酯后与乳糜微粒结合,通过淋巴系统 进入血液循环而转运至肝脏并储存。
• 储存在肝脏中的维生素A棕榈酸酯,经酯酶水 解后与视黄醇结合蛋白结合再与前白蛋白结合形 成复合体后,释放进入血液并经血液循环转运至 人体不同的组织器官。
18
四、维生素A缺乏的治疗
1. 调整膳食,增加维生素A或胡萝卜素的摄入。 积极查找导致维生素A缺乏的高危因素和基础疾病, 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 母乳中的维生素D、E、K不易由血进入 乳汁,故与乳母饮食成分关系不大。
• 母乳第一部分分泌的乳汁脂肪低而蛋白 质多,第三部分乳汁中脂肪含量最高。
14
2.临床表现
• 亚临床型维生素A缺乏无特异性临床表 现。暗适应能力下降是维生索A缺乏的早期 表现。
• 维生素A严重缺乏时可表现为,皮肤干 燥、眼部病变(包括干眼症、角膜软化和夜 盲症)等。
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的防治 建议解读
常州市妇幼保健院
1
2010年2月召开定稿会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 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再次邀请国 内相关领域专家,就当前我国儿童中常见 的维生素A、维生素D、钙、铁、锌的缺乏 进行讨论并制定本建议,希望有助于指导 和规范我国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的防治工 作。
4
“隐性饥饿”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微量营养素缺乏定 义为“隐性饥饿”。
轻度或哑临床型的微量营养素缺乏在儿童 中更为普遍。
亚临床型的微量营养素缺乏,对处于生长 发育快速期的2岁以下婴幼儿可能在尚未被感 知之前,就已经对其体格生长、神经心理发 育、免疫功能等形成不良影响, 为成年期的 慢性代谢性疾病埋下隐患。
在发展中国家中,维生素A缺乏仍然是 威胁儿童健康和生存的主要因素之一。
8
第一部分:维生素A缺乏
• 据WHO估计,全球约33.3%的5岁以 下儿童血清视黄醇<0.7 umol/L,处于维 生素A缺乏风险中⋯。
• 我国2002年的全国性调查结果显示,6 岁以下儿童中血清视黄醇≤O.7 umol/L的 检出率为11.7%,属于轻到中度儿童维生 素A缺乏地区
16Βιβλιοθήκη 三、维生素A缺乏的预防• 积极预防和干预妊娠、哺乳母亲的维生素A缺乏。 • 强调母乳喂养婴儿。当母乳不足或不能母乳喂
养时,强调选择强化维生素A的配方奶。 • 经常食用肝脏等富含维生素A的动物性食物,以
及富含胡萝卜素的绿叶蔬菜和橙色或黄色的水果 和蔬菜,有助于增加膳食维生素A的摄入量; • 强化维生素A或胡萝卜素的食品也可增加维生素 A的摄入。
17
三、维生素A缺乏的预防
• 在维生素A缺乏高发地区,推荐预防性补 充维生素A1500 U/d,或每6个月一次性口 服10万~20万U维生素A。
• 患麻疹、疟疾和结核病等感染性疾病,以 及慢性消耗性疾病时,应及早补充维生素A。
• 对于存在维生素A缺乏高危因素,并伴有 反复感染或者难治性贫血的儿童,应高度警 惕亚临床型维生素A缺乏可能。
15
3.实验室检查
• 血清视黄醇浓度是目前最普遍采用的评 估维生素A营养状况的血液生化指标。
• 5岁以下儿童,血清视黄醇<0.7 umol /L,即可视为维生素A缺乏高风险; <0.35 umol/L ,则确诊为维生素A缺乏。
• 当视黄醇浓度介于0.70~1.05 umol/ L时,仍有亚临床型维牛素A缺乏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