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加法》教案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第1课时《认识加法》教案(2024秋)
2.1 认识加法【课题名称】第6课时认识加法【课型、课时】新授课 1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24页。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演示,知道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并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
2.通过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加法的含义。
[难点]能正确观察情境图,口述题意,列出算式。
【课前准备】[教师]教具:圆片[学生]学具:圆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左手拿起2支粉笔,右手又拿起1支粉笔,然后合在一起。
[教师]把你看到的跟大家说一说。
预设:一只手有2支粉笔,另一只手有1支粉笔,合起来有3支粉笔。
教师注意规范学生的语言,抓住“合起来”一词,告诉[学生]这样的过程就是合并。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合并”的知识。
[设计意图]利用身边的素材创设情境,使学生能把观察到的情境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初步理解合并的意思,为新课的探究打下基础。
二、交流实践、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科书P24情境图[教师]仔细观察,说一说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同桌之间先互相说一说,再在全班交流。
预设:学生结合课前活动,可能会说出:这幅图中左边有3个橙气球,右边有1个蓝气球,把这些气球合起来一共是4个气球。
(参照教科书图)2.在操作中理解合并。
[教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示刚才的过程吗?预设1:画图的方法,先画3个橙气球,再画1个蓝气球,然后合起来,表示一共有4个。
预设2:摆小棒的方法,先摆3根橙色小棒,再摆1根蓝色小棒,然后合起来,表示一共有4个。
预设3:摆圆片的方法,先摆3个圆片,再摆1个圆片,然后合起来,表示一共有4个。
[教师]这三种方法由相同的地方吗?预设:用橙色的3个气球、3跟小棒、3个圆片表示右手的3个气球,用蓝色的1个气球、1跟小棒、1个圆片表示左手的1个气球,[教师]我们把左边的3个橙气球和右边的1个蓝气球合并在一起,用这个大圈来表示“合并”在一起的意思。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1-5的加法教案
1. 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课主要采用讲授法、直观演示法、操作活动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1-5的数字和加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直观演示法:教师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让学生形象地理解加法运算。
答案:小刚有4个球,他扔掉了2个,还剩下4 - 2 = 2个球。
10. 例题10:小芳有3个冰淇淋,她吃掉了1个,还剩下多少个冰淇淋?
答案:小芳有3个冰淇淋,她吃掉了1个,还剩下3 - 1 = 2个冰淇淋。
九.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1-5的数字和加法运算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明确加法的概念,掌握1-5的加法运算。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1-5的数字和加法运算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数字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1-5的数字和加法运算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1-5的数字和加法运算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加法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1-5的数字和加法运算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在1-5的数字和加法运算新课呈现结束后,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3.5 加法 (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标题:3.5 加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加法的概念,理解加法的意义。
2.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
3. 培养学生运用加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加法的概念2. 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3. 加法的应用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物品的数量。
2. 提问:如果再增加一些物品,我们该如何表示呢?二、探究(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用数一数的方法,将两组物品合并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加法的意义。
2. 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出加法的概念: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3. 教师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
三、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10以内数的加法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错误并讲解正确答案。
四、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加法进行解答。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加法的应用,如购物时计算总价、统计数量等。
五、拓展(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10以内数的加法题目,让学生进行抢答。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加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六、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加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提问:加法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加法的概念,并掌握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
2. 学生能够运用加法解决简单问题。
3.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应给予个别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加法。
3. 在练习环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计算准确性,及时纠正错误。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了加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个别辅导。
同时,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加法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第5课时《加法》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第5课时《加法》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两个一位数相加的方法。
–认识加法符号“+”。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两个一位数相加的方法,认识加法符号“+”。
•教学难点:理解概念“加法”及其操作方法。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教学课件、小黑板、教学实物道具等。
2.学生准备:学习用书、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讲解“加法”的概念,并简单介绍“+”符号的含义,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 学习与练习1.让学生观察教师进行两个一位数相加的实际操作,并引导学生模仿操作。
2.让学生口头解答一些简单的加法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3.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答案。
3. 拓展与应用1.让学生做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加法题目,如:班里有5个男生,加上3个女生一共有几个人?2.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加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场景。
4. 总结与作业布置•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并布置相关的练习作业。
五、板书设计•加法的基本概念:“+”符号•例题:2 + 3 = 5•实际生活中的加法应用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示范和实际操作,激发了学生对加法的兴趣,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后续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加法的概念,并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掌握加法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
人教版一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减法的初步认识加法》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减法的初步认识加法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讲解,学生能够初步认识加法,掌握简单的加法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喜爱。
二、教学重点1.了解加法的概念及简单计算方法。
2.掌握加法的运算规则。
3.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
三、教学内容1.什么是加法?2.加法的运算规则。
3.加法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2.教具:数字卡片、计算板、彩色笔等。
3.教案:教师备课内容、学生课后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在全班同学的共同参与下,通过实际物品来展示加法的概念,引导学生感受加法的意义和实际运用。
2. 讲解加法概念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初步了解加法是对物品的数量合理计数方法,并介绍加法的运算规则。
3. 进行加法计算练习老师设计一系列简单的加法计算题目,让学生在计算板上进行计算,帮助他们掌握加法的运算规则。
4. 拓展加法知识通过游戏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将加法运用到更多的场景中,加深他们对加法的理解。
5. 总结与反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说出今天学到的知识和感悟,并进行互相交流和反馈。
六、课堂作业布置适量的加法练习题目,巩固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了解学生对加法的初步认识情况,考虑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为下节课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认识加法,掌握简单的加法计算方法。
感谢大家的聆听!愿大家在数学的世界里越走越远,谢谢!。
202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加法
202X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加法一堂好的职教课必须突出能力目标,一门好的职教课程一定有明确的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完成这些任务,并练出办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练出自学的能力,学到相干知识,获得实际成果。
今天作者在这里整理了一些202X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加法,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02X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加法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1—112页的例1和例2,第111页、113页上面“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二十六的第1—2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初步掌控运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进程:一、复习1.少先队采集中草药。
第一小队采集了1250克,第二小队采集了986克。
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克?让学生先解答,再说一说整数加法的意义和运算法则。
2.笔算。
4.67十2.5= 6.03十8.47= 8.41—0.75=让学生列竖式运算,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并注意检查学生竖式的书写格式是否正确。
二、新课1.教学例l。
(1)通过旧知识引出新课。
教师再出示一次复习的第l题,把已知条件和问题稍作改动,变成例l。
让学生读题, 知道题意。
(2)引导学生比较整数加法和小数加法的意义。
教师:“例1与复习中的第1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例1应当用什么方法运算?为什么要用加法算?”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说出:从复习的第1题可以看出整数加法的意义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从例1可以看出小数加法的意义和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由于要把两个小队采集中草药的千克数合起来,所以要用加法运算。
(3)引导学生知道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师板书横式以后,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写竖式,并提问:“为何要把小数点对齐?”然后把以千克作单位的小数改写成以克作单位的整数,列出竖式,并提问:“整数加法应当怎样算?”引导学生说出运算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从个位加起。
一年级上册数学《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加法》教案
2024秋季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加法》教案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正确认读和书写5以内的数,理解加法的含义。
•掌握5以内数的加法运算,能够正确计算加法算式。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实际意义。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以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体验加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表达。
二、教学重点掌握5以内数的加法运算,理解加法的实际意义。
三、教学难点理解加法的概念,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加法算式。
四、教学资源•数字卡片(1-5)。
•实物或图片(如苹果、玩具等),用于演示加法运算。
•加法练习题。
•多媒体课件或黑板。
五、教学结构设计1.复习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复习5以内的数,进行数数游戏。
•创设一个购买物品或合并物体的情境,引出加法的概念。
2.初读课文识记生字•如有相关课文,指导学生阅读并识记生字。
•强调加法的基本符号“+”和等号“=”,以及它们的意义。
3.整体感知理清层次•通过实物或图片演示,让学生观察并理解加法的实际过程。
•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加法的过程,如“1个苹果加2个苹果等于3个苹果”。
4.教学活动•小组合作活动:学生分组使用数字卡片和实物进行加法运算,并互相交流结果。
•个人练习活动:完成加法练习题,巩固加法运算的技巧。
•游戏环节:设计有关加法的小游戏,如“快速加法接龙”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5.总结拓展•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加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拓展思考:让学生想象生活中其他可以用加法来表示的情境,并分享给大家。
六、板书设计《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加法》加法:合并同类物品的数量-------------------例子:1 + 2 = 3+合并得到符号:“+” 加法符号“=” 等号七、课后反思课后,教师应反思学生对加法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运算的掌握情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加法》优质课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加法》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加法》优质课教案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和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编写。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能够运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插图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好奇心强,善于模仿,注意力容易分散。
在此基础上,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数量的概念,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掌握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加法计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难点:理解加法的基本原理,能够运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插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操作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和体验加法的过程,加深对加法的理解。
4.交流讨论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PPT、教学卡片、小动物玩具、水果图片等。
2.学具:练习本、笔、彩色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故事《小动物交朋友》引入加法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加法的意义。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PPT,呈现一组图片,如水果、小动物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物品数量。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加法》教案
《加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4~25页。
教学目标1.通过熟悉的情境和操作演示活动,体会加法的意义;经历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抽象为加法运算的过程,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
2.认识“+”号,会读加法算式,会根据直观图计算5以内的加法。
3.通过学生操作、演示、表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观察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
4.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和游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和对数学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理解加法的含义,正确读写加法算式。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的意义,并能将加法的知识运用于生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纸片。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师:同学们,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分与合》,先一起来回顾一下。
1、填空2、对口令,看谁的反应快(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对《2—5的分与合》进行复习回顾,为学习《1~5的加法》奠定基础。
)二、观察图片,展开新课1.引导观察,感知加法的含义。
(1)师:今天,有几个小朋友跟我们一起学习,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边说边出示主题图1)学生回答:左边有三个小朋友,右边有一个小朋友。
师:图中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生:四个,左边有3个,右边有1个。
师:非常好。
下面请同学上台来用课前准备好的圆纸片代替小朋友,表示一下图中我们看到的人(之后电脑演示用圆纸片代表小朋友在一起的过程。
)师:大家刚才表现都很好。
我们看到,算小朋友的总个数就是把左手的和右手的小朋友放到一块儿,也就是合起来的意思。
(教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合起来的动作,初步渗透加法的含义。
)师: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表示合起来的过程(教师板书“+”,并带领学生读一读)。
把3和1合起来,我们就能用加法来表示(板书:3+1=4)。
读作:3加上1等于4(强调:“+”为加号)。
[设计意图]:由直观图抽象到数字的加法计算,使学生感知加法的含义,并知道加法算式的写法及读法。
(2)刚才我们认识了新朋友“+”,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问题(PPT动态呈现蝴蝶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师:小朋友刚才说的都很好。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加法)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加法)人教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一年级的数学教案,主题是“解决问题(加法)”。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人教版教材,在这一章节中,学生将学习如何通过加法来解决问题。
具体内容包括:1. 理解加法的概念;2. 学会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3. 掌握加法的运算规则。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 理解加法的含义;2. 能够运用加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 掌握加法的运算规则。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则是让学生理解加法的运算规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PPT、实物模型、练习题等教具和学具。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例如:“小猫有3条鱼,小狗有2条鱼,他们一共有多少条鱼?”让学生们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然后,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让学生们实际操作,巩固他们对于加法的理解。
例如:“小明有2个糖果,小红给了小明3个糖果,小明一共有多少个糖果?”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把加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展示出来。
例如:加法:A +B = C七、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们回家后巩固加法的知识。
例如:1. 小猫有3条鱼,小狗有2条鱼,他们一共有多少条鱼?2. 小明有2个糖果,小红给了小明3个糖果,小明一共有多少个糖果?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加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生活中学以致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如,他们可以回家后,数一数家里有多少个兄弟姐妹,然后把他们的年龄加起来,看看一共是多少岁。
这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的一年级数学教案“解决问题(加法)”。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实践情景的引入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帮助他们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情况联系起来。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5加法》9-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5加法》9-人教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是讲解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中关于加法概念的内容,主要着眼于3.5加法单元。
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以及加法的基本性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基本的加法运算技巧,为以后更复杂的数学运算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加法的基本概念,学会简单的加法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准确进行一位数的加法运算,并能够理解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加法的基本概念2.一位数的加法运算方法难点:1.理解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2.掌握将加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四、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呈现一幅简单的加法算式图片,让学生猜猜是什么运算符号,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第二步:讲解加法的基本概念(10分钟)老师通过板书及简单的例子,向学生讲解加法的概念,并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练习。
第三步:练习一位数的加法运算(15分钟)学生进行一位数的加法运算练习,老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鼓励学生多多练习。
第四步:讲解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10分钟)老师向学生讲解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通过例题帮助学生理解这两个定律。
第五步:综合练习(15分钟)学生进行综合练习,通过一些综合性的题目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点。
五、课堂检测通过口头提问、小测验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课堂检测,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点。
六、课堂反思老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情况,思考哪些地方可以改进,以及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相关概念。
七、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可以是继续练习加法题目,也可以是设计一些生活中的加法问题供学生解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建立对加法的基本认识,掌握简单的加法运算方法,为日后更复杂的数学运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能够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加法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加法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加法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加强学生的整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这节课我们来复习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
二、复习1、学生拿出学具袋中的进位加法卡片,学生自己整理,小组合作进行整理。
教师参与学生的合作2、学生说说自己的整理过程3、请你观察你的整理结果,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说一说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4、你在做的时候应该怎样计算?学生说计算方法。
用凑十法三、课堂练习:1、请你自己选择你喜欢的算式计算,在作业本上写一写。
2、学生计算四、独立作业:与家长做口算卡五、课堂小结:说说你学会了什么?〖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加法公开课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初步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和是6、7的加法。
2、使学生从小朋友参加植树活动的情境中知道根据一幅图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体会两道相应的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3、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渗透简单的函数思想。
教学重点:由一图列出两式,并能正确、合理的计算出两式结果。
教学难点:根据一副图写两个算式。
教学准备:教师:教学光盘、4个红菜椒、3个绿菜椒、。
学生:10根小棒。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奠定基础2+2=3+2=5+0=1+4=3+3=2+4=2+4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二、运用情境,探索交流(一)创设情境在植树节里,植树小队的'小朋友出发了,你们瞧!(教师出示主题图)。
1、观察一下,你看到了什么?(原来有5个小朋友去植树,又来了1个小朋友。
)2、师:你观察的可真仔细。
根据这个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3、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加法)(二)学习5+1和1+51、师:好,你怎么列式回答的?(5+1=6)这里的5表示什么意思?(原来有5个小朋友);1表示什么意思?(后来来的一个);那6呢?(一共有6个小朋友)。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加法》优质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加法》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加法》是针对一年级学生编写的一篇优质课教学设计。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能够解决简单的加法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加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数学,对于加法概念和运算方法还比较陌生。
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需要通过直观的图片和实例来帮助理解。
同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活动来吸引他们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加法的意义,掌握加法的运算方法,能够解决简单的加法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体验到数学的乐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加法的意义,掌握加法的运算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解决实际的加法问题,理解加法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场景和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加法的意义。
2.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合作学习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与加法相关的图片、实物、卡片等教具。
2.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套加法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动的场景,如小猫和小狗抢食物的故事,引出加法的问题。
让学生思考小猫和小狗一共吃了多少块食物。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与加法相关的图片和实物,如苹果、小鸟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总数。
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加法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如数数、卡片配对等,来理解和掌握加法的运算方法。
4.巩固(5分钟)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出题并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的内容。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5加法》21-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5加法》21-人教版
教学目标
1.掌握加法的基本概念。
2.熟练掌握1-20的加法计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案、板书及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册及文具。
3.教室环境整洁有序,确保学生学习的安静环境。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导入
1.师生互动,复习前几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回想起已学过的数学知识。
2.展示一些有关加法的图片或具体例子,引起学生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第二部分:讲解
1.对加法的概念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认识加法运算的意义。
2.介绍加法运算符号“+”,并举例解释其运用方法。
3.针对1-20的加法计算,逐一讲解并示范如何进行加法运算。
第三部分:练习
1.让学生进行课本上相关练习的完成,以巩固所学知识。
2.师生互动,鼓励学生在纸上进行加法计算练习,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第四部分:分享
1.学生展示自己的答案,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
2.引导学生分析每道题目的解题过程,加深对加法计算方法的理解。
巩固练习
1.布置课后练习,要求学生完成相关习题,加深对加法运算的掌握。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数学计算,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总结
1.回顾本节课上所学内容,强调关键知识点。
2.鼓励学生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相信学生们对加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会有所提高,为以后学习更复杂的数学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加法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加法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加法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理解加法的含义,认识“+”。
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
能正确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
二、加法的含义:可以用小棒等学具代替气球,动手操作,感知合并的过程,理解加法的意义。
加号“+”表示合起来的意思。
感知加法的含义: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的意思,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仔细观察上图,小丑一共有多少个气球?求3个红气球和1个绿气球放在一起一共有多少个气球,就是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
●●●+●=●●●●,可以看出来3个和1个合起来是4个。
3.列加法算式。
把3和1合起来,用符号“+”连接,算式与合在一起的结果用“=”连接。
根据题意写成加法算式为:3+1=4,读作:3加1等于4。
三、加法的计算方法有几只小松鼠在树上玩耍,它们有的在吃松子,有的在树枝间跳来跳去。
那树上一共有几只松鼠呢?1.理解题意:树上有3只松鼠,又跑来2只,求一共有几只松鼠。
用一个●表示一只松鼠,试着画一画,●●●+●●=●●●●●,即3+2=5。
2.探究3+2的计算方法⑴方法一:点数法。
用点数法计算就是按顺序一只一只地数出松鼠的只数。
一只一只地数出松鼠的数量:1、2、3、4、5,一共5只。
所以3+2=5。
⑵方法二:接着数。
用接着数计算就是在原有松鼠只数的`基础上接着往下数,数到几,一共就有几只。
树上原来有3只松鼠,那我们就从3后面接着数:4、5,一共5只。
所以3+2=5。
⑶方法三:用数的合成计算。
利用数的合成计算,几和几组成一个数,几加几就等于这个数。
3和2合起来可以组成5,所以:3+2=5四、看图计算:1.“︸”叫大括号,是“合起来”的一种图示表达方式。
把左右两边的物体起来,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
2.看图列加法算式时,直接把图中左、右(上、下)两部分的个数相加即可。
两个数相加时,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最后的计算结果不变。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加法教案第【2】篇〗学习目标:1.通过对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整理,发现其中的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加法》教案及反思
加法【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加法的概念,掌握加法的基本方法;2.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加法计算,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3. 学生能够发现加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教学重点】1. 理解加法的概念,掌握加法的基本方法;2. 熟练运用加法计算。
【教学难点】1. 发现加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2.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数一数;2. 教师将两张卡片放在桌上,问学生:两个数字加起来等于多少?3. 接着,教师将三张卡片放在桌上,再次问学生:三个数字加起来等于多少?通过这样的引导,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认识到加法的概念。
二、讲解加法的基本方法1. 教师将两个数字写在黑板上,并用“+”表示它们的和;2. 教师示范如何用竖式计算加法,让学生跟随着一起练习;3.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进位的规则,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运算规律。
三、进行练习1. 分发练习册,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加法练习;2. 教师辅导部分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帮助他们弥补加法计算能力方面的不足;3. 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利用加法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小明今天吃了两个苹果,明天又要吃一个苹果,那么他一共会吃几个苹果?通过这样的实际应用场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加法的实际意义。
四、总结课堂内容1. 教师引导学生从课堂练习中总结加法的基本方法;2. 让学生回答一些总结性问题,检测他们对加法概念的掌握程度;3. 最后,提醒学生合理使用加法知识,不要在计算中出现错误。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加法的概念,并讲解加法的基本方法。
通过练习和实际应用场景的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加法的意义及运算规律。
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有效地使用加法知识,同时注意巩固学生的基本技能,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以内数的加法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以内数的加法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以内数的加法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第40-41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填写加法算式。
2、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
3、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理解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的加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迁移导入。
师:可爱的小动物们带着一群数学娃娃来和我们捉迷藏了,瞧!你能猜出它们后面藏的'是哪一个数字吗?(多媒体出示5以内的分成与合成)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一)、学习主题图。
1、师:(出示主题图)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2、交流结果,师小结:原来有3人浇花,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
3、理解加法的含义。
(1)、原来有3个人,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
象这样把3人和2人合起来就可以用加法计算。
写成算式:3+2(板书3+2)(2)、认识加号。
(板书加号)(3)、那3+2等于多少呢?(板书:=5)你是怎么知道的?4、理解算法。
5、读算式。
6、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7、指导写算式。
8、小结:像这样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可以用加法来计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
(板书:加法)(二)、学习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的画面。
提问: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2、让学生说图意。
3、把1个小朋友和2个小朋友合起来是几个小朋友呢?那么1加2等于几呢?你怎么算出来的?4、读算式并说说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三、综合运用,巩固提高。
1、“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依次说图意、填算式,再交流每道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
选择其中的两道,说说是怎样算出得数的。
2、“想想做做”第2题。
根据第1小题,弄清题目要求,让学生先画圆再填得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加法》教案
为您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加法》教案,谢谢阅读。
更多相关教案请点击【】。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加法》教案(一)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3页例题及做做,完成练习三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 号和= 号,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能通过操作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看图说数字。
2.示图(幻灯片)
师: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画,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了小熊在打鼓。
生2:我看到了5只小动物在跑步比赛,小兔跑在最前面。
生3:我还看到一只小鸟在喊。
师:这只小鸟说了些什么呢?
教师领读,学生读:一二三四五
[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很快吸引了学生,打开你看到了什么? 这一话题,学生像小鸟归巢一样叽叽喳喳说开了,想表现的欲望非常强。
一组朗朗上口的顺口溜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旧知,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
如果这一幅图制作成课件,配以动态展现,效果就更好了。
二、探究新知
1.引题。
师: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这时的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老师反复操作活动片,如右图)
生1:小狗和小猫赶上了小兔。
生2:现在小狗、小猫和小兔排在一起跑。
生3:原来小兔跑在最前面,现在小狗、小猫和小兔一起跑在最前面。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1只小兔和2只小狗、小猫跑在一起,就是合起来的意思(老师一边说一边用手势表示合起来)。
它们合起来有几只?
生:它们合起来有3只。
师:你们知道这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吗?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认识它。
(板书:加法)
[通过演示,学生发现1只小兔和2只小狗、小猫跑在一起,引出它们合起来有3只,很自然地产生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而且使学生明白了加法原来就在身边。
]
2.直观演示,感知含义。
师:1只小兔和2只小狗、小猫合起来用数字表示,就是几和几加起来?
生1:1和2加起来等于3。
师:同学真聪明!在数学上,1和2加起来,用+ 表示,等于3,用=3 表示。
板书:1 + 2 = 3
加号等号
读作:1加2等于3。
教师领读,学生读。
师:我们今天认识了两个新朋友,你准备怎么记住它们?
生1:加号像一个+字架,等号像一双筷子。
生2:我是这样记的:原来就有一横,后来又有一竖,它们合起来就成了加号啦,上下两横一样长,是相等长的就是等号。
师:同学们的想法形象又神奇。
[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提出了那么多新颖别致的想法,有从形象上,也有从含义上的,这不仅对加号和等号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3.观察画面,体会含义。
让学生看书上气球图。
师:谁来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生:3只红气球,1只蓝气球,合起来有4只气球。
师:与同桌一边说一边用手势表示,并且讨论怎样列式计算。
根据回答板书:3+1=4。
让学生读一遍算式。
[反思:我觉得这一环节处理得不恰当,教师一步一步牵着学生
走,固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学生对加法已有初步认识,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讨论、探究。
]
4.发散联想,理解含义。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生1:我妈妈给我买回1个本子,我爸爸又给我买回2个本子,我一共有3个本子,1+2=3。
生2:我们家有2个大人,1个小孩,一共有3个人,2+1=3。
生3:我们学校一年级有3个班在二楼,1个班在三楼,一年级一共有4个班,3+1=4。
生4:我们教室讲台上面有1盏灯,我们座位上面有4盏灯,
一共有5盏灯,1+4=5。
[从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学生学得主动积极,思路丰富多彩,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
三、巩固提高
1.动手操作。
(1)第23页做一做。
学生一边摆一边说,然后一学生上台在磁性黑板上演示。
(2)看算式,摆小棒。
2+1 1+1 2+2
教师出示口算卡,学生用小棒摆,同桌互相检查。
[教师注重采用多种形式的训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过程。
练习设计围绕加法认识这一重点,采取摆图片说算式,看算式摆小棒、画填方格、独立笔答、开放题等形式,使学生的知识构建在活动中,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达到了预定目的。
]
(3)用5个△摆出不同的加法算式。
学生独立操作,然后汇报。
1+4 3+2 4+1
2.发展题(印发)。
(1)看算式,先画○表示,再填得数(印发)。
①1+2=□_________。
②2+1=□_________。
(2)直接填得数
2+1=□3+2=□1+3=□
3.开放题:□+□=5。
【设计说明】
加法是在学生认识了1~5的数、比大小、第几、几和几(组成或分解)后进行的,是计算教学的起始课。
初步认识加法,知识虽然简单,却对以后的学习计算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教学中,共设计四个环节,层层推进。
1.直观演示,初步感知加法含义;
2.观察画面,体会加法含义;
3.发散联想,理解加法含义;
4.动手操作,巩固加法含义。
首先让学生观察小动物比赛情境,把观察到的在小组内交流,
使学生初步感知合起来就是加起来的意思,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究欲望。
接着,通过观察书上气球图,同桌一边说一边用手势表示图意,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法的含义,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然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列举用加法来表示的事例,增进对加法含义的理解,使学生感悟到加法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最后是让学生动手摆学具,先是看算式摆,然后是用5个学具摆出不同的加法算式,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意识。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加法》教案(二)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加法》教学设计教案
第5课时
教学内容:加法(第23页-第24页的内容:加法的初步认识)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P27页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使学生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单的方法。
3、通过学生操作、表达使学生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
4、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5、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掌握对自己合适、喜欢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课件,苹果树图、小草图
生:小棒或学具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电脑演示:从美丽的大森林外景到草地内景再到陆续飞落草地吃食的小鸟并对四只小鸟加以特写。
同时还伴随着清脆的鸟叫声。
2、问:老师想知道有几只小鸟,谁愿意帮我?你是怎么知道的?
3、多媒体继续演示:又飞来一只小鸟(学生观察)
问:这时你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些什么?
4、一共有几只小鸟?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4+1= )
二、合作交流,探索发现
1、小组合作,探索多种算法
问:4+1等于几?你是怎样算出来的?请把你的方法告诉你小组的同学们。
2、全班交流算法。
(对得出不同算法的小朋友给予鼓励,并板书5)
师:刚才有一位小朋友是用我们学过的4和1拭目以待组成来计算的,这个办法很好,你能用这种方法也来试着算一算吗?同桌互说。
三、分层练习,辨析理解
1、做一做第1题
(1)先请学生看图说图意,,再请小朋友在全班交流。
(2)学生汇报算式;3+2=5 ,2+3=5
师: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观察上面的这两个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使学生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 2、做一做第2题
要求学生边摆边列算式。
四、寓练于乐,巩固深化
1、游戏一:贴苹果
要求:在苹果图片上写出5以内的加法算式并贴到苹果树上去。
游戏方式:以小组合作方式,大家摆学具说算式,一人写算式。
评价方式:请学生当小法官
2、红花配绿叶
要求:这绿叶上的算式,找到相应的红花答案
游戏方式:以小组合作方式,比一比哪能个小组找到的红花答案多。
评价:给找到正确答案多的小组奖励团结协作智慧星
五、作业完成第27页的第1 4题
| | |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