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家思想对意境论形成的影响
《2024年道家哲学与山水艺术》范文
《道家哲学与山水艺术》篇一一、引言道家哲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对中国的艺术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山水艺术作为中国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其与道家哲学的关系尤为密切。
本文将探讨道家哲学与山水艺术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道家思想在山水艺术中的体现及影响。
二、道家哲学的基本思想道家哲学以“道”为核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主张回归自然、无为而治。
道家认为,万物皆由“道”而生,人应顺应自然规律,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这种思想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文学、艺术等领域。
三、道家哲学与山水艺术的关联1. 山水艺术的起源与道家哲学山水艺术起源于古代中国,其形成与发展与道家哲学密切相关。
道家思想强调自然之美,主张通过观察自然、感悟自然来达到心灵的净化。
这种思想为山水艺术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素材。
2. 道家哲学在山水艺术中的体现(1)意境:道家哲学追求的是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境界。
在山水画中,画家通过运用笔墨、色彩等手段,营造出一种空灵、幽远的意境,使观者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2)构图:道家哲学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在山水画的构图上,画家追求的是一种自然、随意的布局,不刻意追求形式上的完美,而是将山水的形态、气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3)技法:道家哲学强调内心的修炼与感悟。
在山水画的技法上,画家通过运用虚实相生、留白等手法,表现出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同时,这些技法也体现了画家内心的情感与修养。
四、道家哲学对山水艺术的影响1. 促进了山水艺术的发展道家哲学为山水艺术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创作灵感,使山水艺术得以蓬勃发展。
在道家哲学的影响下,山水画等艺术形式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2. 提升了山水艺术的审美价值道家哲学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强调自然之美。
这种思想使得山水艺术更加注重表现自然的美丽与和谐,提高了山水艺术的审美价值。
同时,道家哲学的思想内涵也为山水艺术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语言。
道家艺术精神影响下的京派小说之“意境”
须先具一颗虚静之心 。张彦远在《 历代名画记》 中论画日: “ 凝神遐想 , 晤自然 , 妙 物我两忘, 离形去智。身固可使如槁
盈
创 作 研 究 ・当 代 文 坛 ・2 2. 01 1
木, 心固可使如死灰 , 不亦臻于妙理哉 !所谓画之道也。意 ” N,能虚静则空明, D 、 空明则能 “ 澄怀味象” 宗炳语 ) 此乃 ( ,
也都 像 是 沉 落 遗 忘 于 宇 宙 悠 渺 的 太 空 中 , 境 旷 邈 幽 意
深。 ④由此可知, ” 中国绘画 ( 包括 山水画与花鸟画 ) 既是一
王》 。由此可知,意境” ) “ 的本质就是通过塑造生动具体的
艺术形象( )来引发悠悠情思从有限 ( 实 , 实体的景物描写)
种意境之画 , 以我之自然合自然界之 自然 , 虚实结合, 浑然
之美) 上去寻找美, 而且从我与物的精神联系上去寻找美, 把美看作是一种生活的境界, 一种令 人忘怀一切的特 定情 境。这一思想是发端于庄子学派的 , 而为后来的 ‘ 意境 ’ 说 所本。 ④不同于李泽厚等认为 “ ” 意境” 理论仅源于庄子 , 叶 朗的看法是由老 、 庄美学共同导流而出: 意境说是以老子 “ 美学( 以及庄子美学) 为基础的。离开了老、 庄美学, 不可能 把握 ‘ 意境 ’ 的美学本质。⑨另有学者则以山水为中介从相 ” 关角度对意境美学理论的形成作了总结 :意境的形成与道 “ 家思想的影响是息息相关的 , 同时又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象 作为表现对象的艺术实践 日益成熟的美学概括。而道家思 想对艺术、 美学的影响, 在许多地方又是通过 自然山水这一
的这 一美 学特 质 与其创造 者 的 画家身份 是分 不开 的 , 主要 是 一种 由“ 的意境 ” 形 成 的“ 小说 ) 画 所 文( 的 意境 ” 秉 承老 庄及其 影 响下 的 中国古典 艺术 精神 而来 。 , 关键 词 : 派小说 , 京 意境 ; 家 艺术精 神 道
论道家哲学对艺术的影响.doc99
论道家哲学对艺术的影响道家创立于春秋后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思想学派之一,它影响着整个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
道家哲学以其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征使得中国传统艺术底蕴更为浓厚,神秘。
道家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
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老子论“道”,首先是世界本原。
总的来说,老子所说的道有三方面的涵义:其一,道是先于天地的混成之物;其二,道是存在于万物之中的普遍法则;其三,道无形无象。
“贵柔”是老子论“道”的另一个重要思想,诸如:“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弱者道之用”,“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等等。
庄子是战国中后期道家学派的代表,庄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是齐物论,它是一种齐彼此,齐是非,齐物我的相对主义理论。
他提出“万物一齐”,为老子的“贵柔”和“不争”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中国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书法、绘画、音乐、雕塑和建筑,门类众多。
他们在与道家哲学的不断碰撞和融合中形成了各自独具的特色并且展示着它们的风采。
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思想,即“一”分为“二”,“二”分为“三”,“三”化为万物,天地万物都由“一”产生,最后又消亡而回归于“一”。
“道”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战国时期《周易•系辞传》中说“一阴一阳谓之道”、“形而上者谓之道”、“虚而无形谓之道”,这种哲学思想,决定了中国文化艺术的取向,即用线条的形式来表现艺术。
书法线条有虚实、刚柔、动静之分,而虚柔静实为阴,实刚动则为阳。
线条的千变万化使得书法作品的神韵和风采也各不相同.因此,我们说;“书法不仅把握了物象的实质,而且着重表现出一种思想、一种精神、一种哲学理念”。
道家哲学中“循环论”、“万物一体论”的观点从一开始便影响着我们的审美观和观察事物的方式。
老子提出“道法自然”,认为“自然”是事物的理想状态,只有在自然的状态下所创造出来的作品才能打动人心,才能表现宇宙天地之大美,达到至高的艺术境界。
意境论
意境的始基在先秦道家的“体道”的境界。
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和庄子也生活于周朝衰落的“礼崩乐坏”时期,社会混乱,为治理社会,提出治理的方略,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道家认为“, 道”是“物之初”,是宇宙的本体,社会要得到治理,人生要获得自由,就必须“体道”。
“体道”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要进入“虚静”、“无己”、“心斋”、“坐忘”等心理状态。
可见最早的意境基本上是一种人生哲学。
到了魏晋六朝时期,刘勰把哲学的命题转为文学理论命题。
他的《文心雕龙·隐秀》篇是文学意境说的雏形,所谓“义主文外”、“文外之重旨”,直接启示了司空图的“音员外之致”说、“象外之意”说。
但明确提出“意境”概念则是唐代的王昌龄,他在《诗格》的著作中提出“三境”说。
他认为:诗有三境,即“物境”、”情境”和“意境”。
在不少关于意境的研究中,认为物境是“物”与“境”的结合,情境是“情”与“境”的结合,意境是“意”与“境”的结合,“意”就是主观的情思“, 境”就是客观的景物“, 意境”就是主客观的结合“, 意”与“境”这两者是一种平列的结构“, 意境的美学特征在于意与境二者的浑然融彻,具体地说,它表现为主观和客观的契合无间、艺术形象的情景交融”。
这种说法,长时间流行,被看作是意境的不刊之论。
实际上这种主、客二分的说法只是概括了一般的艺术形象的特征,完全没有切入到意境的特殊内涵,这可能与宋代普闻在《诗论》中的说法有关。
他说:“天下之诗,莫出于两句:一曰意句,二曰境句。
境句易琢,意句难制。
境句人皆得之,独意句不得其妙者,盖不知其旨也。
”这种说法把“意”与“境”分得过分清楚,太机械。
似乎“境”就是纯粹的景物摹写,“境”可以无情意的渗入,这显然是不妥的。
影响所及,人们把意境看成是意与境平列相加,就更不妥了。
1. 情景交融说这主要是吸收明清两代的理论资源所形成的看法。
“情景交融”论从宋代提出,到明清时期在诗论、词论、画论、戏曲论中触目可见。
特别是到了明代的谢榛、清初的王夫之和其后的李渔那里,几乎把话说尽。
“意境”在文学中的特征及作用探析
“意境”在文学中的特征及作用探析作者:马莉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13年第07期摘要:所谓“意境”,起源于道家“虚静”、“空灵”、“心斋”、“守静”、“坐忘”,在文学作品中是指所描绘的生活画卷与表现的情感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情调或者艺术境界,是虚与实、情与境的完美结合。
意境作为一个中国古代文论独创的概念,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审美方式。
意境具有时间性、当下性、二重性的特征。
意境的分类大致有刘熙载分类法和王国维分类法。
我国对意境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所以深入研究“意境”是很有意义的。
关键词:意境起源分类特征一、“意境”说的起源及发展“意境”说渊源于道家在“虚静”、“空灵”、“心斋”、“守静”、“坐忘”中而能显现“玄通”、“玄览”、“神遇”、“意致”的能力和能传道、悟道的思想,使中国古代诗学一直贯穿、围绕着一条以意境说、境界论为核心的主线。
境界一词在先秦就有了,诗经就有“疆”、“境”等字眼,《国语》、《左传》、《列子》等出现了,毛诗序就有境,疆也,从逻辑上产生的“境”是疆土,是空间上的概念,以后就变成了“境”,在许慎之前就产生了,说明“境”产生得比较晚,起源可以追溯到《庄子》。
庄子曰:“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
”(《庄子·秋水》)这里的意致指的就是无法用言语表达,需要用心去思考的那些精妙和无形的东西。
另外,庄子在《庄子·天地》中还提出了“象罔”的说法,就是一种虚实结合、空灵、玄妙的结合。
其实意境的主要内涵也就在于“意致”和“象罔”。
只有达到言辞无法描绘,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状态,才能真正达到认知与审美统一的至高境界。
总之,老庄认为传道、悟道贵在一种自我领悟、思考,这种境界没有具体含义,无法用语言交流。
这也是“意境”最玄妙的精神源头。
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中第一次用“境”这个词来评价嵇康和阮籍的诗,说他们的诗“境玄意淡”,这可以被看做是文学意境论的开端。
到了唐朝鼎盛时期之后,意境的概念全面形成。
道家哲学美学思想对意境说产生的影响
道家哲学美学思想对意境说产生的影响摘要:道家是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提倡自然无为,提倡与自然和谐相处。
本文主要分析道家哲学美学思想对我国古代意境说产生的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道家哲学美学思想、意境说、影响道家是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提倡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道德、知足为美,讲究遵循大道贵信上德,是由宇宙的辽阔、自然的完美和人类局限而来,是从有限和无限、无为与有为的辨证中而出现的感受。
道家思想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美学思想精髓影响了无数文人墨客。
道家美学的核心观念就是“天人合一”,在道家看来,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因此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
”《庄子·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则将“天人合一”的思想表达得更为清晰。
老子说:“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与的者,同于德;于天者,同于天。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天者,天亦乐得之。
”可见,与道—人和德—人关系一样,与“天”保持一致的人,天也乐意得到他或包容他。
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所以,总体来说自然、简洁、朴素、清净高远是道家美学的思想特征。
先秦哲学史上,庄子深入探讨了语言与意义的矛盾,提出“言不尽意”和“得意忘言”的观点。
庄子的言意观凭藉魏晋玄学为桥梁,与文学思想相接触,最终形成了中国文学“意在言外”的含蓄传统,为中国古代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言意之辨是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
在先秦哲学史上,深入探讨语言和意义的矛盾之人是庄子。
庄子的言意观主要集中于《外篇》的《天道》、《秋水》和《杂篇》的《外物》。
“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
”——《庄子•秋水》“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道家美学思想与中国画的意象表达
道家美学思想与中国画的意象表达道家美学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之一,它对中国传统文化及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画的意象表达方面,道家的美学思想更是催化了中国画的独特风格和魅力。
本文将从道家美学思想对中国画的意象表达的影响方面进行探讨。
一、“无为而治”与意象意境在道家思想中,又有“天人合一”之说,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在代表了天地人三者的“人”中,画家通过对自然观察的笔触和意境表达,将情趣融入到画面中,烘托画面的意境,创造出自然、空灵、虚静的艺术境界。
例如唐代花鸟画家郑燮的作品《松竹梅图》中,画面寥寥三物,整张画笔触疏松,用墨浓淡自然,梅花在画面中不张扬,却使画面更具诗意情趣,展现出墨韵幽雅的艺术感受。
二、“有为之用”与颜色运用虽然道家主张“无为而治”,而中国画更是追求自然本真的气质,但在画面构成方面,为了表达自然之美,画家必须对色彩运用有所创造和转化。
道家有“有为之用”之说,意指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力的使用才能推动它们的进程。
在中国画的意向表达中,也有类似的情况,画家需要适时地运用不同的颜色,丰富画面的层次感和气韵。
在中国画的颜色运用中,画家尤其注重色彩的渲染效果。
例如明代画家徐渭的作品《溪山·三带彩图》中,他以“水墨渲染、彩石点缀”的方法,将线条与色彩协调统一,将色彩渲染巧妙地融入到画面构架之中,富有层次感,同时也使画面更具生动与艺术性。
三、“守一”与意象的表现道家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就是“守一”,认为天地万物皆由“一”而生,这也是中国画家在意象表达时所倡导的一种思想。
画家在绘画作品时,往往通过意象守一的方法,在笔墨中抓住事物本质,追求真实而简约的表现手法。
在中国画中,要守一必须求得恰好的平衡点,不是简单的平衡,而是把平衡带入到主体之中,将形态、气氛与情感协调一致。
例如清代画家齐白石的作品《远山图》,其宽笔文墨的手法,丰富而具有变化的表现,大胆地描绘了山水的许多形态,在细致入微的表现中,形象真实而有生气,形成了一种美的意境。
道家与美学“意境”
与“意境 ”混为一淡。清代 画论家布颜 图在《画字心法 问答》 中说 :“情景者境界也。”即把“境界 ”规定 为“情景交融”后 , 王 国维在 《人 间词 话 》中也用 情景交 融解 释 “意 境 ”或 “境 界”。如今 同意“意境”就是情景交融说的也大有人 在。如李 可染说 :“意境 是艺术 的灵魂 ,是 客观事物 精粹 部分 的集 中,加 上人的思想感情的 陶冶 ,经过高度艺术加工 ,达到情 景交融 ,借 景抒情 ,从 而表现 出来 的艺术境 界 ;诗 的境界 , 就叫做意境。”那么这就有 一个 问题 :既然“意象 ”也讲心与 物 、情与景 的交融合一 ,那它与 “意境”的区别又在哪儿呢?
关键词 :意境 ;境 界 ;意象 中图分类号 :B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09—8666(2009)06—0047-03
意境在 中国传统文化 中具 有重要的地位 ,其背 景可上 溯至先秦 道家 、魏晋 玄学 ,到 明清时期逐渐 演化 为 中国美 学 的核 心范畴 和基本范 畴 ,也是 最具 民族 特色 的审美 范 畴 。近代 以来 ,由梁 启超 的“新 意境说”到王 国维的 “境 界 说”,拉开现代 意境理论 的序幕 。随后 ,从宗 白华 、李泽厚和 朱光潜 的意境研究 ,再到 当代 “意境热”的兴起 ,意境理 论 研究又不断深入 ,再次成为学界研究 的热 点。这正是 到了 现代 以后 “将 意境作 为现代文 论和美学 的一个术 语 ,广 泛 地用于 中国古代文艺 、现 当代 文艺 和外 国文艺 的研 究 、赏 析和评论领域。 一…·对于意境 现代化 的追求 ,是当代创作 界 、批评界和理论界的一种普遍 心理趋 向。”Ⅲ
意境 同其他 美学 范畴的出现一样 ,是经历 了漫长的孕 育过程 的。中国传统文化 的滋养造就 了意境 的产生。任何 美学理论 都有其哲学 渊源 ,“意境 ”内涵若 要溯源 ,可从 老 庄美学中寻得根据 。再加上佛教的传人 ,佛经的翻译 ,以及 宋 明理 学 对 佛 、道 思 想 的 吸 收 、融 会 。 意 境 说 有 着 深 刻 的 儒 、释 、道哲 学 的烙 印 。现 在 就 意 境 的 发 展 过 程 与哲 学 思 想 对 其 的 影 响 做些 探 讨 。
浅议意境说与道家哲学美学思想
老子哲学中与“道”和“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气”。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认为在无形无象的“道”中始终贯穿着“气”,“气”较之“道”、“象”更加难以言说,但从老子的论述中可以得知, “气”蕴含在无形的“道”中,同时也是“道”的依存状态,言“气”既是言“道”。换言之,“道”之所以能成为天地万物生机活力的根源,就因为它是生命始基之“气”,只要把握了“气”,也就把握了“道”,把握了宇宙的本体。庄子对“气”的论述是建立在老子“气”论基础上的,《庄子·知北游》有“通天下一气耳”,《庄子·至乐》有“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这里,庄子是进一步指出了作为宇宙本体的“气”具有变化性、整体性和始基性,“气”是宇宙本体无穷生命力的表现。
(一)“道”之虚无
老子把“道”视为宇宙万物的本原,认为“道”既是永恒的又是不断运动的,既是可感知的又是恍惚而不可捉摸的。在对“道”的论述中,老子体现出了他的对立统一思想,引出了一系列二元对立的元素,其中的“有”、“无”、“虚”、“实”等概念即构成了后世“意境”理论的核心。老子认为,“道”是“有”、“无”的统一,“虚”、“实”的统一。他认为有了这种统一,万物才能流动、运作,才能生生不息。老子说:“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又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里是指“有”给人的便利,全靠“无”的作用。车轮中心的圆孔是空的,所以能转动;盆子的中间是空的,所以能盛东西,房子中间和门窗是空的,所以能住人。可见,在“有”、“无”、“虚”、“实”中,老子更着重“虚”、“无”,而“虚”和“无”的思想进入艺术领域,就形成了含蓄、虚构的原则。在老子那里,“有”、“无”、“虚”、“实”是相生互补的,这在后来的“意境”理论中,就形成了有无相生、虚实相成的特点,直接生发了中国艺术特有的含蓄美、空灵美。中国传统艺术特别重视“有”、“无”、“虚”、“实”相生相成所引发之“意境”美,这不仅表现在文学创作上,绘画、书法、雕塑也同样如此。可以说,中国艺术所造之境,多是虚境与实境的结合,结合的最佳状态谓之有“意境”。而“意境”的这一特点要求的理论渊源乃在老子的“道”论中。
浅析道家语言哲学对艺术理论“意境”说的影响
浅析道家语言哲学对艺术理论“意境”说的影响作者:李婧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2年第12期摘要:为了解决言意矛盾,道家先哲继承了远古先圣“立象以尽意”的做法,走到“以象反名言”的道路上来。
古代诗学中的意象、意境范畴的产生是与这种言语实践分不开的。
关键词:意象;意境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5-0001-02一直以来,无论是在绘画还是诗歌领域,中国艺术的审美理想就在于追求空白,但试想如果真是完全空白的话,那就什么意蕴也无法表达了。
苏辙在《论语解》中说:“贵真空,不贵顽空。
盖顽空则顽然无知之空,木石是也。
若真空,则犹之天焉!湛然寂然,元无一物,然四时自尔行,百物自尔生。
”中国艺术所追求的空白不是“顽空”,而是“真空”。
这种“真空”实际上也是一种“境”。
而要想表现这种“真空”,表现这种意“境”又必须用“实”。
正如清初画家笪重光说:“空本难图,实境清而空景现。
神无可绘,真景逼而神景生”(《画荃》);只有虚实相生的手法才能使“无画处皆成妙境”(《画荃》)。
这也是邹一桂所说的“实者逼肖,虚者自出”(《小山画谱》),王船山所说的“抟虚成实”(《诗绎》)。
在中国古代诗学作品中,这种用以表现“空”、“虚”、“境”的“实景”、“真景”实际上也就是“象”。
“意象”的最初来源是先秦典籍《周易》中的“卦象”。
关于卦象的起源,《周易·系辞》中有:“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
又有:“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由此可以看出,“象”是为了表达那些难以用名言、概念表达的“天下之至赜”,是为了解决“言不尽意”的矛盾而产生的。
《老子》中也多次提到“象”,“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二十一章),“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四十一章)。
这里的“象”只是一种形象化的符号,是老子哲学中呈现本体的一种图式,还不是后世文学中所讲的“意象”。
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学审美精神的影响
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学审美精神的影响【摘要】中国文学的独特风貌早已闻名于世。
中国文化的两大思想架构--儒家和道家,对中国文学审美风貌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影响。
在中国,儒家思想注重社会礼法秩序,而道家更强调一种超礼法的“形而上”风范,因而道家在文学审美整体形式的把握上,则更为突出。
这一观点,已为许多的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所不断论述。
不管怎样,道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之巨大,已是不争的事实。
【关键词】道家思想;审美意识;审美规律;审美情趣要想探讨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就应该先对道家涵义作一注解。
道家学派由老子开创,后有杨朱、尹文等发展老子思想,他们俱游于齐稷下学宫,称稷下黄老之学。
然后,庄子集道家思想之大成。
与儒家相对应,人们习惯把道家学说简称为“道家”。
道家以“道”贯天地,以人为核心,以自然秩序、社会秩序和心灵平衡合为一体为目标。
道家思想既重人生,也重自然。
道家不是在以人与自然物、生物的区别中确定人在世界的地位和价值,而是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的人与物的统一和联系中来定位人的价值。
道家追求人格理想,老子推崇圣人人格,庄子推崇真人、至人、神人。
道家的人格具有超越性和神异性的特征,主要表现有二:一是人如何超越人生困境和世俗精神环境,以及对宁静心理环境的追求。
包括生死大限的解脱,时困命囿的摆脱,哀乐情欲的化解等;二是人又如何获得精神逍遥的自由境界。
这是庄子人格理想之所在。
它包括形体的逍遥(“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庄子·逍遥游》),心的逍遥(“不知耳目之所宣,而游心乎德之和”《庄子·德充符》)。
道家的人生价值和人格理想的宗旨是逍遥自然,以“游”为中介,即游身于世外,又游心于“道”。
这是道家的人生价值,也就是其人格理想。
由此可以看出道家思想博大、幽远、玄远、无涯,是无限的。
道家是一个存在于虚实之间的东西。
也由此可见,道家自产生之日起,就注定要与中国文学结缘,且自始至终相伴。
道家渗透文学,文学体现道家,是一种多层次衍射的文化现象。
浅论中国画的意境理论沿承道家学说的精华
浅论中国画的意境理论沿承道家学说的精华摘要:中国艺术高度的表现性、抽象性和写意性的根源是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两大学派,孔子的儒家思想和老子的道家思想都给予中国艺术不同的影响,前者讲仁、义、礼、智、信,后者讲道、玄、空、无、虚;前者讲规矩讲方圆,后者讲自然讲天真;前者认为艺术的功能是成教化助人伦,后者认为艺术是人心灵的表达。
对于中国艺术来说,其创作动力和核心是作为主体的人的精神,艺术创作者先是从一个表面的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的状态,其内心的所有感情聚积起来到达充沛,由外部条件来实现这种情感的爆发。
相对于儒家更加理性的、更注重人伦的哲学理论来说,老庄强调自在自然的哲学给了中国艺术更大的自由和更多的启示。
关键词:虚;静;气;空白;意境1 不可言说性老子和庄子都意识到,面对终极实在之物的时候语言是无能为力的。
老子反复观察和思考的世界是日常观察到的符合常识的世界,无论多么真实其都具有非永恒性。
而“道”就其不可言说的永恒性来说是无法预先决定或者命名的,不等同于任何可命名的事物。
它是非存在,即相当于无。
老子首先提出了“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但“道”到底是什么?无法确切解释。
因为“道”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它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却又高于“象”和“状”,是万物之源。
意境与道家“天人合一”的学说也有着深刻的渊源。
在老子庄子看来,一切事物的“道”,即本性,并不是存在于事物的外表,而是深藏于事物的内在深处,并且要持一种心境来参悟。
这里甚至可以感受到老子从哲学层面上对于时间空间的一个回答,同时老子将非存在与存在的世界联系了起来,即非存在是永恒的,而存在是短暂和有限的。
老子持有这样的观点,无论非人类的宇宙还是我们所能感受到的自然都以“道”这样自发无为的方式运行。
我们所感受到的自然的无为是“道”的显现,自然也以此存在于“道”中。
庄子虽然也承认“道”是万物本源,但庄子与老子的“道”不尽相同。
道家对艺术文学的看法作文
道家对艺术文学的看法作文道家思想对艺术文学的影响道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艺术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家的“自然”“无为”“虚静”等观念,不仅影响了艺术家和文学家的创作理念,也塑造了他们的审美标准。
“自然”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
道家认为,大自然是最完美的艺术品,它的运行遵循着一种自然而然的规律,无需人为的干预。
因此,艺术家和文学家应该追求自然的表现,摒弃刻意的雕琢和矫揉造作。
这种“自然”的观念在艺术文学中表现为对真实、质朴、自然美的追求。
例如,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山水田园诗,就是追求自然美的典型代表。
“无为”是道家思想的另一个重要概念。
道家认为,“为”会带来种种弊端和束缚,只有“无为”才能达到一种自由、和谐的状态。
在艺术文学中,“无为”的观念表现为对创作技巧的克制和对情感表达的适度。
艺术家和文学家应该避免过度追求形式和技巧,而应该注重内心的体验和情感的自然流露。
这种“无为”的观念在艺术文学中表现为对简约、含蓄、淡雅的追求。
例如,中国古代绘画中的水墨画,就是追求“无为”的典型代表。
“虚静”是道家思想的又一个重要概念。
道家认为,人应该保持内心的虚静,排除杂念和干扰,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艺术文学中,“虚静”的观念表现为对创作心态的要求。
艺术家和文学家应该保持一种超脱、冷静的心态,避免被外界的干扰和影响。
这种“虚静”的观念在艺术文学中表现为对超脱、冷静、深邃的追求。
例如,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禅意诗,就是追求“虚静”的典型代表。
道家思想对艺术文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它不仅影响了艺术家和文学家的创作理念,也塑造了他们的审美标准。
道家的“自然”“无为”“虚静”等观念,为艺术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我们理解艺术文学的本质和意义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诗词意境解析道家思想与自然之美
诗词意境解析道家思想与自然之美诗词意境,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传达着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道家思想与自然之美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诗词创作中亦有着密切的联系。
本文将通过对几首经典诗词的解析,探讨道家思想与自然之美在诗词意境中的体现。
其一,道家思想的核心观念之一是“无为而无不为”,主张顺应自然,追求自然与人的和谐相处。
在《诗经》中,有一首《采薇》的诗句:“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知其故,出自蒿里。
”这首诗表现了一种宁静、自然的意境。
诗人用“采薇”这一动作刻画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抒情,同时也通过述说“岁亦莫止”的意象,表达了自然循环的无穷无尽,与道家思想相契合。
诗歌中使用了自然界的象征物“薇”,将人的行为与大自然景象相结合,体现了顺应自然的道家思想。
其二,自然之美在诗词意境中占据重要地位。
宋代诗人林则徐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首诗抒发了人们对大自然恢弘力量的赞美之情。
从“一岁一枯荣”这一描写四季循环的图景,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深刻体悟。
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则表达了自然界的无限生机与循环,与道家思想中追求天人合一的理念不谋而合。
其三,道家思想与自然之美在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得到了充分融合。
这首诗以壮丽的自然景色描绘开头:“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两句诗表达了自然界宏伟壮丽的景象。
而后,诗人又以自然界的流动、变化来表达“虽无人迹,时有猿声啼不住”的意境。
这种表现方式不仅凸显了道家思想中“无为而无不为”的理念,也通过描绘大自然中的生灵活动,带给读者崭新的感受。
综上所述,诗词意境中的道家思想与自然之美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独特的审美视觉与情感体验。
通过诗人们对大自然的描绘与思考,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道家思想中顺应自然、追求自由自在的核心理念。
诗词意境中的道家思想与自然之美,既传达了作者内心世界的表达与情感体验,又让读者与自然界建立了更为紧密的联系,这是中国古代文化独特的财富,值得我们深入探索与体味。
道家的道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道家的道对中国文学的影响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哲学、文学创作和审美观念方面。
道家思想的主要经典是《道德经》和《庄子》,这些文献强调自然、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等理念,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启示和塑造作用。
以下是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学的一些影响:1.自然与道:道家思想强调顺应自然、追随道的原则。
这种理念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学,使文人在创作中追求表达自然之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这种观念在诗歌、山水画等文学艺术形式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2.无为而治: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对文学中的创作态度产生了影响。
一些文人在创作中追求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艺术表达,强调“道法自然”而不强求刻意的修辞和华丽的表达。
3.超越物我之分:道家思想认为物我之分是虚妄的,主张超越对立,追求超越个体、超越物质的境界。
这一思想在文学作品中表现为超越俗世、追求灵魂升华、追求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境界。
4.反思人生:道家思想强调超越功名利禄的追求,提倡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
这种思想在文学作品中常表现为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5.语言的隐晦与寓意:道家文献中常采用象征性、寓意深远的语言表达,强调言语的隐晦和深意。
这种表达方式对后来文人创作产生了影响,促使他们在作品中追求更多层次的寓意和抽象的表达。
6.独立个体的追求:道家思想强调每个个体的独立性和独特性,鼓励人们发挥自己的特长,追求个体境界的提升。
这一观念在文学创作中体现为对个体经验、个人感悟的关注,以及对个体情感、命运的表达。
总体而言,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文学创作的态度到审美观念的塑造,都体现了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学的深刻渗透。
境界名词解释古代文论
境界名词解释古代文论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境界”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且深邃的名词。
境界这一概念的形成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
从哲学层面看,道家的“道”与“自然”观念对境界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道家追求一种与自然合一的状态,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达到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
例如庄子笔下的那些超凡脱俗的人物,像“逍遥游”中的大鹏,它凭借着巨大的翅膀,扶摇直上九万里,这不仅仅是一种物理空间上的超越,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象征。
它象征着一种超越平凡、追求自由、宏大而深邃的精神境界。
这种境界是一种对世俗束缚的挣脱,对无限自由的向往。
在文学理论中,境界的内涵更是多维度的。
唐代王昌龄提出“物境”“情境”“意境”三境说。
“物境”侧重于对客观事物的描绘,就像王维的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用简洁而精准的语言勾勒出了沙漠中孤烟升腾、黄河上落日浑圆的壮阔景象,这就是对物境的一种营造。
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准确的描写,将客观的大漠、长河等景象呈现在读者眼前。
而“情境”则更多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如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这里面蕴含着诗人深深的相思与无奈之情,这种情感与眼前的暮春景象相融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情境。
“意境”则是更高层次的境界,它是物境与情境的完美融合并且升华。
像陶渊明的诗,他笔下的田园生活,既有田园风光的清新自然描绘,又有诗人对这种宁静、质朴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之情,这种情与景的交融达到了一种深远的意境,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宁静的田园之中,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与慰藉。
到了近代,王国维对境界的论述更是将这一概念推向了新的高度。
他认为“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他强调境界的有无是评判文学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准。
在他看来,境界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是有我之境,诗人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花上,花的不语和乱红飞过秋千的景象都染上了诗人的哀愁。
而“采菊东篱下,南山见悠然”则是无我之境,诗人以一种淡然超脱的心态去描绘眼前的景象,看似无我,实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的体现,是一种物我两忘的和谐状态。
道家思想对中国山水画论的影响
道家思想对中国山水画论的影响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山水画从萌芽于晋,“水不容泛,人大于山”(《历代名画记》)到脱离于宫廷建筑,再到唐代山水画之变,宋元山水画之成熟都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
道家思想主张“天人合一”、“有无相生”等,这些思想正是山水画主体精神的表达。
道家思想的“无名之朴”促进了水墨山水画的产生,由此水墨山水画成为主流并且贯穿山水画发展的始终。
1、思想影响了山水画的精神传达道家思想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认为“道”是世界的最高真理,“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在道家看来,事物虽然千变万化,但在各种变化的底层,事物演变的法则并不改变”①,这个“法则”即为道。
道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当然也存在于中国山水画中。
虽然老庄无心研于艺术但其思想却对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山水画。
第一个将道和山水画联系在一起的是宗炳的《画山水序》,开篇为“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
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
”意思是道内含于生命体中而通过物体现出来,画家应澄清其怀抱,去除胸中杂念而体味道所显现之物象。
至于山水其形质所至,必能从中发现道之所在。
“圣人以神法道”、“山水以形媚道”等,都体现了道家思想,可见宗炳把画山水当作是一种体味道家思想的行为。
正如王永亮所说:“宗炳不仅认为画中有道,而且将老子的哲学思想作为自己画论的理论依据。
”②道家思想浸入绘画领域,在理论上宗炳发其踪,后人发扬之。
王微的著作《叙画》也有道家的思想,他对山水画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论述。
他提出“明神降之”,意为审美主体在无欲无知的精神状态下完全打开心灵与审美对象合二为一,这与道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不谋而合。
在道家看来,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因此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
”天人本是合一的。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是老子勾画的宇宙生成模式。
天、地、人和宇宙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都不能离开道而独立存在。
道家学说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影响
道家学说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影响道家学说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影响一、介绍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其中美学理念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道家学说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道家学说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影响。
二、道家学说的基本原理道家学说的核心思想是“道”和“无为而治”,相信“道”作为宇宙的本源和规律,所有事物都应当遵从自然规律而自然而然地发生。
三、道家学说对中国画的影响道家学说对中国画艺术影响深远。
其思想强调“道”和“无为而治”,所以在艺术中,画家要追求自然和谐,不动声色地表现自然景象,避免过度表达和装饰,大力强调省略和留白,追求“有墨不随形”的表现方式。
四、道家学说对中国音乐的影响道家学说极力倡导宁静无声、静思、静听,崇尚“五音”的调和,主张“无声胜有声”,这些思想对中国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孕育了中国独特的音乐风格。
五、道家学说对中国文学的影响道家学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认为生命是宝贵的,应当珍惜。
这种保护生命的思想渗透到了中国文学中,成为了一种文学意象和情感基础。
六、道家学说对中国建筑的影响道家学说重视“物不为用,为之而无为”,相信“以无所不为,而无不为”,提倡依据自然规律而设计,中国古代建筑大量运用自然元素,以达到凝重、宁静、优雅的效果。
例如,古代建筑的飞檐翘角、石墙花窗、雕梁画栋等都蕴含了浓厚的道家文化内涵。
七、结论可以看出,道家学说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它倡导自然和谐,崇尚无为自然,这种思想反映在各种艺术形式中,使中国传统艺术表现出独特的韵味。
今天,虽然在现代社会,很难继承传统的思想和理念,但我们仍然可以从古代的道家学说中,汲取更多的启示和领悟,继承并传承中国传统美学,让它在今天的社会中得以发扬光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道家思想对意境论形成的影响
内容摘要:道家的代表主要有老子和庄子,这两位都可以算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提倡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这些思想就相关我国古代就形成的意境说,而意境说的形成离不开道家思想的影响。
正文:道家思想、老子、庄子、意境论、影响
作为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的起源很早,在传说中轩辕黄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而其师承,广成子,出身更耐人寻味。
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
西汉初年,汉文帝、汉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国,使人民从秦朝苛政中得以休养生息。
历史称之为文景之治。
其后,儒家学者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并被后世帝王采纳。
道家从此成为非主流思想。
虽然道家并未被官方采纳,但继续在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魏晋玄学,宋明理学都揉合了道家思想发展而成〔1〕。
佛教传入我国后,也受到了道家的影响,禅宗在诸多方面受到了庄子的启发。
道家在先秦各学派中,虽然没有儒家和墨家这么多的门徒,地位也不如儒家崇高。
但随着历史的发展,道家思想以其独特的宇宙、社会和人生领悟,在哲学思想上呈现出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
道家提倡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道德、知足为美,道家思想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推崇其“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天人合一”也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道家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体的、密不可分的,人就是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
庄子在《庄子﹒齐物论》中提到“天地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句话就是道家中主张“天人合一”思想的最好写照,庄子在他的言论中也曾多次提及此观点,一次又一次地将道家思想由于宇由本身便是一种生命形式,所谓“体用无穷”用今天的话来说是诗人对生命律动的体验;而意境便是这种生命律动的表现;“游无朕”,原意是对“道”的审美把握,是一种“振于无境故寓诸无境”(《庄子·齐物论》)的自由境界,这里是指意境追求的最高审美效果,“无朕”兼有无我、无形、无迹之意,即在一种“超以象外”的生命律动(如阴阳、虚实)中,体味到生命节奏--道的本真状态。
清晰的向世人展示。
同样的,老子亦是有此主张,老子说“由于宇由本身便是一种生命形式,所谓“体用无穷”用今天的话来说是诗人对生命律动的体验;而意境便是这种生命律动的表现;“游无朕”,原意是对“道”的审美把握,是一种“振于无境故寓诸无境”(《庄子·齐物论》)的自由境界,这里是指意境追求的最高审美效果,“无朕”兼有无我、无形、无迹之意,即在一种“超以象外”的生命律动(如阴阳、虚实)中,体味到生命节奏——道的本真状态〔2〕。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也间接的表示出了老子“天人合一”的思想。
总之,道家的思想自始至终透露着自然、朴素、简洁和清静高远的幽深的因素。
道家遵循“致虚极,守静笃”的观点对待世界,一方面奠定了道教尚自然、去雕饰、和谐统一的美学基础,另一方面成就了道家“虚静”说的美学思想。
中国古代文论批评中的文学本源论中提到“文源于物”和“文源于道”两个观点。
文源于物,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曾说“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可见,对于“文源于物”这个观点他是认同的,众所周知的是,毛泽东在文学上的造诣是很高的,尤其是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把握和理解,这点是少有人可以与其匹敌的。
《易传》中有说到的两个观点在这里可以作为例证“意象以尽意”、“观物取象”,这里面就渗透了观象以天和观法于地的思想,处处都透露着文源于物的“物感说”〔3〕。
文源于道,这个说法最早见于《文心雕龙·原道》篇,讲的是文与道的关系,刘怨认为文源于道二对于这尸点,向无异辞〔4〕。
但是,对于刘肥所讲的“道”的涵义,对于刘艇提出的文源于道的思想实质,历来的研究者,却众说纷纭,各执己见。
《原道》是《文心雕龙》的
第一篇,刘勰在里边表达了自己对文学的基本观点,特别是“文原于道”的原则。
他之所谓“道”,实际就是客观规律,是宇宙间的真理。
这个真理或规律,他称之为“自然之道”。
所谓“自然”,就是客观存在;“自然之道‘就是从客观存在里综合得出的真理,是符合于客观存在的规律。
他认为一切思想意识,一切学术文化,都来自客观存在;文学创作也不例外,都必须服从于客观规律或真理,所以他称之为“道之文”。
“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天道论的自然规律的体现。
中国道家思想处处透露着洒脱的气息,在这里套用苏轼的一句话: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者也。
这里就体现出了言意矛盾,《易·系辞上》:“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老庄认为思维和语言是不能完全达意的。
晋·欧阳建《言尽意论》:“世之论者以为‘言不尽意’由来尚矣。
”朱自清《诗文评的发展》:“原来我们的‘求好’的艺术论渊源于道家,而道家不信赖语言,以为‘言不尽意’,所以崇尚‘无端崖之辞’。
”后多用为书信结尾套语,表示意有未尽。
我十分赞同老庄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观点,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但语言并不是思维唯一的工具,有时还要靠别的东西。
同时,有时候无声也胜于有声。
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中首先用“境””的概念来评论嵇康、阮籍的诗,说他们的诗“境玄意淡”,并提出“文外之重旨”、“余味曲包”等重要问题,在这里可视为文学意境论的萌发。
我认为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意境论的说法与道家思想的关系密切,意境论的四个艺术特征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生命律动、韵味无穷。
情景交融是情景论里面的重要观点,对于言、象、意、道,有这样一种说法“言描绘形象,形象里蕴含着思想、内容和意义,意义中包含了规律和本质”。
虚实相生的观点道家思想中就更为明确了,“无为”到底是虚还是实呢?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是老子首先提出的哲学范畴,道是宇宙的本原,同时又是宇宙发展变化的动力和其发展变化所遵循的规律。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说道按着道的法则演化成一种混沌状态,进而生成阴阳二气,阴阳二气交合而生成和气,阴阳二气再加上和气,共同生成了宇宙万物,“有”和“无”本就是相伴相生的。
生命律动,《庄子·应帝王》:“体尽无穷而游无朕”,由于宇由本身便是一种生命形式,所谓“体用无穷”用今天的话来说是诗人对生命律动的体验;而意境便是这种生命律动的表现;“游无朕”,原意是对“道”的审美把握,是一种“振于无境故寓诸无境”(《庄子·齐物论》)的自由境界,这里是指意境追求的最高审美效果,“无朕”兼有无我、无形、无迹之意,即在一种“超以象外”的生命律动(如阴阳、虚实)中,体味到生命节奏--道的本真状态。
韵味无穷,庄子“重神不重形,精神与道合一”,刘安《淮南子》:“以神为形之君,又不否定形的作用;以神为主者,形而从利;以形为制者,神而从害”。
重在其貌离神合的境界,以离形得似得到变形传神的效果。
道家的“虚静”之说对意境论的影响也是十分的深远的,《庄子·人世间》中有说到“虚而待物,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庄子主张以“忘我”、“丧我”、“虚己”的深刻体验去替代社会纷繁的追求。
“两忘而化其道”(《庄子·大宗师》)中表现出“忘”和“化”是心灵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忘为外在适然融合而无心”,“化”为随变化而变化,参与大化流行而安于所化〔5〕。
宗白华在他的《美学散步》中提到“中国诗人、画家确是用‘俯仰自得’的精神去欣赏宇宙,而跃入大自然的节奏里去‘游心太玄’。
”只有内心足够虚静,才会有如此的体会,才可能把思想升华到如此的高度〔6〕。
道家哲学是对文化的反思和理解,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深处体现的精髓。
我们处于一个纷繁而忙碌世界,但是,与匆忙之中也不忘老庄,他们引导我们体验着一种别样的人生的方法境界,一种不拘小节得意忘形的艺术境界。
庄子对言意关系的提出,特别是言不尽意、得意忘形理论的流行,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巨大影响。
庄子的言意理论在魏晋被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注重“意在言外”的文学传统,并且为意境论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