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秦汉部分重点

合集下载

历史秦汉知识点

历史秦汉知识点

历史秦汉知识点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这段时间涵盖了秦朝和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时期。

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秦朝,而后继位的汉高祖刘邦建立了汉朝。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逐步探索秦汉时期的重要知识点。

1. 秦始皇和统一六国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

秦始皇通过一系列的征战和政治手段,统一了六国,消除了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

他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推行统一的法律、货币和文字,修筑万里长城等。

2. 秦始皇的法律制度和秦朝的中央集权秦始皇实行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以巩固他的统治。

他颁布了法令,统一了刑法和律法,加强了中央集权。

他还推行了统一的货币制度,方便了国内贸易和税收征收。

此外,秦始皇还推行了统一的文字——小篆,使得文字的使用更加统一。

3. 秦始皇修筑长城和兵马俑的发现秦始皇修筑了万里长城,以保护北方边境不受外敌入侵。

长城是世界上最长的防御工程,也是中国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此外,秦始皇的兵马俑也是其统治的象征之一。

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品,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4. 汉朝的建立和刘邦的功绩汉朝是秦朝的继任者,刘邦被尊为汉高祖,成为汉朝的开国皇帝。

刘邦在起义中击败了秦朝的统治者,建立了汉朝。

汉高祖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如赦免逃亡者、减轻税收负担等,使得民众对他的统治感到满意。

5. 汉朝的文化和科技发展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不仅在政治和军事上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还在文化和科技方面有了显著的发展。

在汉朝,文学、艺术和科学都得到了重视。

汉朝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化人物,如司马迁、刘向等。

6. 董仲舒和儒家思想的复兴汉朝时期,儒家思想得到了重视和复兴。

董仲舒是汉朝时期的一位重要儒家学者,他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天地之间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董仲舒的思想影响了后来的儒家学派,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7. 华阳夫子和《战国策》华阳夫子是汉朝时期的一位重要史学家和文化人物,他撰写了《战国策》一书。

先秦秦汉时期具体知识要点

先秦秦汉时期具体知识要点

先秦秦汉时期具体知识要点先秦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从公元前约1000年至公元前221年,主要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另一个重要时期,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主要包括秦朝和汉朝两个王朝。

以下是先秦时期和秦汉时期的具体知识要点。

先秦时期:1.春秋时期(公元前771年-公元前476年):春秋时期是诸侯争霸的时期,以鲁国的春秋时期编年史《春秋》为依据命名。

这一时期,列国之间发生了大量的战争和政治斗争,诸侯国的权力逐渐增强,各国势力发生变化。

2.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战国时期是春秋时期之后,到秦灭六国之前的时期。

这一时期,战争更加频繁,列国之间的力量角逐达到高潮。

同时,思想家和学派如孔子、老子、墨子、荀子、韩非子等纷纷涌现,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3.儒家学说的兴起: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立者,他提倡“仁”的思想,主张以仁爱为核心的人伦关系和治国理政。

儒家思想强调人伦和道德修养,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4.道家学说的兴起: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立者,他提出了自然无为、返璞归真的思想,主张顺其自然,追求心灵的自由和真实的自我。

5.墨家学说的兴起: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立者,他主张兼爱无攻,提倡爱与和平,反对战争和优越观念,对中国的思想和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6.韩非子学说的兴起:韩非子提出了法治思想,主张法律的严格实施和权力的集中,为秦国的法家思想奠定了基础。

秦汉时期:1.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

秦始皇的最大成就是统一六国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整合。

他还实行了一系列重要的制度,如统一文字、度量衡和货币制度等。

2.兵马俑:秦始皇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是中国的重要考古发现之一、兵马俑规模庞大,形象逼真,展示了古代中国兵器和军事制度的高度发展。

3.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该朝代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和军事措施,如实行分封制、推行县制和科举制,加强中央集权和军队建设等,为中国历史上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

秦汉通史知识点梳理总结

秦汉通史知识点梳理总结

秦汉通史知识点梳理总结一、秦朝的建立1. 秦朝的建立时间为公元前221年,由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2. 秦朝的政治制度以法家思想为主,实行了一系列集权措施,例如推行郡县制、设立三公九卿、实行统一的度量衡、货币等,加强中央集权,从而统一了中国各个地区的政治制度。

3. 秦始皇统一货币,推行了标准币制,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导致民不聊生。

4. 秦始皇推行了中央集权的行政区划,确立了郡县制,对推行中央集权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中央集权过重,给地方政权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导致了地方政权的腐败。

5. 秦始皇推行了统一的度量衡制度和文字,统一了货币、车轮、纸张,提高了国家的统治效率。

6. 秦朝推行的中央集权政策给国家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例如,中央集权导致了陈胜、吴广等农民起义的兴起,最终秦朝灭亡。

二、汉朝的建立1. 秦朝灭亡后,刘邦在汉中称帝,建立了西汉政权,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封建王朝。

2. 汉朝时期,实行了相对开明的政治制度,设立了三公九卿制度,保留了中央集权的同时,也给地方政权一定的自治权。

3. 汉朝开启了丝绸之路的交通,促进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塑造了中国开放的国际形象。

4. 汉朝时期,开始兴建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水利工程,如引黄河灌溉工程、修建漕渠等,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为国家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5. 汉武帝推行的火铳制度,为中国古代军事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6. 汉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开始了两汉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比较稳定,国家繁荣富强的一个时期。

三、秦汉帝国的社会变迁1. 秦汉时期,中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经济社会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国家实力不断增强,国家社会风气优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2. 秦汉时期,国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导致商业发展受到限制,商人地位低下,劳动阶层处于统治阶级的压迫之下,社会矛盾逐渐加剧。

秦汉史知识点总结

秦汉史知识点总结

秦汉史知识点总结一、秦朝1. 秦朝的建立:秦国起初是战国七雄之一,由秦孝公、秦惠文王等君主逐步扩张国土,最终由秦始皇一统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封建国家。

2. 统一的手段: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统一全国,包括推行郡县制、设立郡守、建立车同轨、量度衡、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修筑宫殿城郭、修筑连横长城等。

3. 秦朝的法制:秦始皇推行了一系列法律制度,其中最著名的是《秦法》,对刑法、官职、官制等进行了改革。

4. 秦朝的政治:秦朝设立了三公九卿制,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实行胡服骑射,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5. 秦朝的经济:秦朝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推行土地制度和均田制,用法治的手段来加强中央政府的控制力。

6. 秦朝的外交:秦朝对外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对匈奴、楚国、燕国、韩国等进行了征讨。

二、西汉1. 文景之治: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后,他采用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巩固统一,治理政治,修筑宫殿城郭,加强中央集权,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

2. 汉初的法制和政治:汉高祖建立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和政治制度,其中最著名的是刘邦颁布的《泾阳令》,规定了一系列的刑法。

3. 西汉文帝的丰功伟绩:西汉文帝时期开创了西汉的黄金时代,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改革。

4. 汉武帝的个人经历:汉武帝李世民进行了一系列的外交征战,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5. 西汉的经济发展:汉代各种织造业都有很大发展,取得了长足和迅猛的进步,同时也在农业和商业、工商业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三、东汉1. 光武中兴:新朝吕王刘秀在光武中兴后即光武帝,实行均田制及贵族土地改革政策,发展农业,赋税减免,百姓生活得到改善。

2. 十常侍之乱:中期政治集团混战,导致朝政不断动荡,社会权利更加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形成权力的极端集中。

3. 国外交往: 董仲舒、张衡、张骞等人赴外国交流,使中国和外国建立友好的关系。

4. 王莽新政:期间短暂的新朝建立, 经济制度有所改进, 政治混乱,王莽下台,光武帝复辟汉室.5. 社会发展: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形成独立部落,其中南越国最强大,成为东汉对外交往的重要对象。

初中秦汉知识点总结

初中秦汉知识点总结

初中秦汉知识点总结一、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王朝,统一了中国的大部分领土,建立了统一的制度和文化。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便着手进行一系列的政治、军事和文化改革,使得整个中国都受到了深远的影响。

1. 统一六国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他便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以巩固自己的统一政权。

他废除了分封制度,设立郡县制,统一了货币和文字,还推行一系列的中央集权的政策,使得全国各地都接受了相同的制度和文化。

2. 修筑长城秦始皇在位期间,着手修筑了中国境内的第一条长城,以防范北方的游牧民族侵袭。

这条长城的修筑工程十分庞大,也为后世的长城建造奠定了基础。

3. 统一文字和度量衡秦始皇统一了货币和文字,制定了一种标准的文字和度量衡标准,使得交流和贸易更加便利。

4. 建立皇权思想秦始皇还实行了一系列的中央集权的政策,以加强王权的统治,推崇法家思想,设立丞相,贯彻法制,大力发展农业和手工业,以及推崇勤政爱民的思想。

5. 修建兵马俑秦始皇还驾下令修建了著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这一巨大的工程不仅展现了秦朝皇帝的权势,也展示了中国古代的工匠技术和艺术水平。

二、汉朝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王朝,其文化、政治和经济都达到了一个高峰。

汉朝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文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影响深远。

1. 刘邦称帝刘邦在经过一系列的战争后,最终打败了楚汉之争的吕后,以刘姓为帝号,改国号为汉,定都长安,建立了西汉的朝代。

2. 让位给文景刘邦去世后,由其儿子刘盈即位,即文帝,由其兄刘恢辅佐,在位初期由萧何辅佐政务,实行了大赦革除恶律令,推行温和的政治和宽严相济的政策,对深受战乱和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3. 设立县制西汉开始实行了县制,以发展生产和贯彻中央政策,在农业生产、税收以及执法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兴办文化事业西汉时期,兴办了一系列的文化事业,推行了儒家思想,设立太学、学校和书院,培养了一大批的学者和文人,为后世的文化和教育事业奠定了基础。

历史秦汉知识点提纲

历史秦汉知识点提纲

历史秦汉知识点提纲历史对人名、地名的记忆。

很多历史人物的名字不是很好记忆,或者记在后面,忘记前面了。

我们可以把某一个历史人物与相关的事件联系起来,这样就好记忆了。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历史秦汉知识点提纲,希望对你们有帮助!历史秦汉知识点提纲11、秦统一天下的必然性和条件。

2、秦始皇建立和巩固统一和中央集权的措施。

3、从正反面分析秦亡汉兴的原因。

5、秦皇、汉武多方面的活动。

6、理解和评价焚书坑儒、独尊儒术。

董仲舒的思想背景,内容,作用。

7、自春秋、战国经秦到西汉治国思想的变动和影响。

8、秦汉与匈奴,西域,越族的关系;9、张骞和班超的贡献;丝绸之路。

10、造纸术,地动仪,张衡,华佗,王充,司马迁和《史记》,数学和封建教育。

11、秦汉出现的封建社会的社会问题及表现。

(土地兼并、政治[]、思想)12、秦汉是对后世具有开创性的朝代,秦汉奠定了我国后来2000年封建社会的基本格局,基本特点。

如何理解?有那些史实?(统一的国家格局;君主中央集权的政治格局;多种土地制度基础上的的封建小农经济格局;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融合的多民族格局;对外交流的开放格局;以儒家为主体重的思想格局;以应用技术为主的世界的传统科技与文化格局。

) 历史秦汉知识点提纲2先秦1、西周的兴衰。

2、分封制的内容、实质。

3、全面理解和说明春秋到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由奴隶社会瓦解到封建制度确立,分裂割据走向统一集权,民族融合局面出现的历史发展趋势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表现。

4、正确评价春秋战国期间的兼并战争。

5、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作用和实质(是在经济,政治上确立了封建制度。

是怎样体现和完成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发展趋势)。

6、战国时封建经济发展的具体成就(铁器、牛耕、水利、手工业和商业)。

7、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流派,内容,结局。

注意儒家,道家和法家。

8、天文、医学和诗经。

9、孔子(重点)、荀子,孟子,韩非和屈原。

说明:先秦时期多年未出大题,一定要注意复习到位,特别是百家争鸣,春秋战国的社会发展趋势。

秦汉总结知识点初一

秦汉总结知识点初一

秦汉总结知识点初一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有许多值得关注的知识点。

在初一历史课程中,我们通常会学习到一些关于秦汉时期的知识,本文将就秦汉时期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这一历史时期。

一、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度的专制王朝。

由秦始皇刘邦建立,统一六国,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制度。

在初一历史课程中,我们主要要了解以下几个知识点:1. 统一六国:秦朝统一六国的战争是秦朝的重要历史事件。

其中的战争有咸阳战役、巨鹿之战、长平之战等。

这些战争带来了秦朝的统一,也导致了许多古迹和遗址的产生。

2. 自焚:秦始皇在位期间,实行极端的专制统治。

统一六国之后,他镇压反抗,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强化自己的权力。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焚书坑儒的事件。

他焚烧了大量的古代经典书籍,并处死了很多儒生,削弱了反对的力量。

3. 直道而行:秦始皇还进行了一些重要的政治改革,最著名的就是他积极推行直道而行、标准尺度自一。

二、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当长的王朝,持续了400多年。

在这个时期中,中国社会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值得我们关注的知识点有:1. 刘邦称帝: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他是在楚汉战争之后,经过长期的战斗,最终击败了项羽,称帝建立了汉朝。

这个历史事件对汉朝的兴衰产生了深远影响。

2. 创立中央集权制:刘邦在位期间,颁布了一系列的措施,推行中央集权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保证了政治的稳定。

3. 文景之治:刘邦的继任者汉文帝和汉景帝在位期间,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使汉朝的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这一时期也被称为文景之治。

4. 西汉时期的经济发展:在西汉时期,中国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农业生产的增加为汉朝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基础,也为其文化的繁荣提供了保证。

5. 十常侍之乱:东汉时期的末年,十常侍专权,导致司马朝外戚势力崛起,在军事政治上频频干涉,举国危难甚伟。

七年级秦汉时期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秦汉时期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秦汉时期知识点总结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中,秦汉时期是一段非常重要的时期,这段历史时期涵盖了从公元前221年到公元220年前后的时段,这个时期的重要性体现在其政治制度的发展、边疆地区的开发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等方面。

下面我们来一起总结一下七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秦汉时期的知识点。

一、政治制度方面1. 建立郡县制度:秦朝时候废除了诸侯国,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郡县制度。

这样做的目的是削弱地方势力,增强中央集权。

2. 设立三公九卿制度:这个制度是指在朝廷中设立三位大臣(太师、太傅、太保)和九个卿(礼、兵、御、士、太仆、司徒、司空、宗正、大理),实行官员分工制,以实现专业化管理。

3. 统一度量衡:在秦朝的时候,国家开始实行统一的度量衡标准,使得全国各地的计量单位统一,为贸易、交通等活动提供了便利。

二、军事方面1. 南征北战:秦朝时期,秦始皇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南征北战,最终统一了中国。

他还组织了对匈奴的战争,并修建了万里长城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

2. 兵器制造:秦朝时期,兵器制造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秦始皇采用了铸造技术,制造了大量的兵器,并进行了标准化管理以提高制造效率。

3. 骑兵的发展:在秦汉时期,骑兵得到了大力发展,成为重要的战斗力量。

秦朝时期,始皇帝组建了七十万骑兵,汉武帝时期,燕然山上的马腾群起谋反时,刘秀领兵就是以骑兵为主力。

三、经济方面1. 创造“钱”的概念:在秦朝的时候,出现了中国第一个铸造的标准货币-“刀、布、钱”,这个货币制度大大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 营造工程:秦始皇下令修建了连接长城、紫金山的灵渠,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房屋修缮以及道路铺设等,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 发展农业:在政治的统一下,秦汉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农业方面,青苗法被推广,使农业生产得到了很大提高。

总结: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发生了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涉及到政治制度、军事、经济等多个领域。

高一历史先秦秦汉知识点

高一历史先秦秦汉知识点

高一历史先秦秦汉知识点在高一历史学习中,先秦和秦汉时期是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

这个时期涵盖了从秦朝的建立到西汉朝的兴起,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下面将介绍一些先秦和秦汉时期的知识点。

1. 先秦时期: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到公元前221年,这一阶段主要包括战国时期以及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先秦时期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春秋时期:春秋时期是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的一个历史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

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如孔子、墨子、韩非子等。

春秋时期还出现了分封制和诸侯国体制,打下了中国封建制的基础。

- 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是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的一个历史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战乱频繁的时期。

七国争霸,相互间进行割据和战争。

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如墨子、荀子、韩非子等。

战国时期还出现了诸子百家各种思想流派的兴起,为后来的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奠定了基础。

2. 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从秦朝的建立到西汉朝的兴起,这一时期主要包括秦朝和西汉两个朝代。

- 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由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

秦始皇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推行法律制度、统一文字、修建长城等。

这些措施对于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西汉:西汉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长的王朝,从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汉武帝是西汉的一个重要皇帝,他开启了西汉的黄金时代。

在这个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3. 先秦和秦汉时期的重要人物和事件:- 孔子: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对于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提出了仁、义、礼、智等思想,形成了儒家学派。

- 墨子:墨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他主张兼爱、非攻,极力反对战争和暴力,提出了对外和平、对内和谐的主张。

先秦秦汉时期具体知识要点

先秦秦汉时期具体知识要点

先秦秦汉时期具体知识要点先秦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以周朝灭亡和秦国统一中原为标志,标志着中国历史从封建制度向封建制度过渡。

在这一时期,中国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学派和思想家,为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是关于先秦时期的一些重要知识要点。

1.春秋战国时期:先秦时期分为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和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春秋时期是一个战争频繁的时期,诸侯国之间相互争斗,对抗政权的形成和变革起到了重要作用。

战国时期是春秋时期的延续,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之一,国家之间发生了许多大规模的战争和政权变动。

2.孔子与儒家学说: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是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为后世影响深远。

孔子提倡仁、礼、义等传统美德,认为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达到社会和谐。

儒家学说强调道德修养和人伦关系的重要性,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墨子与墨家学说:墨子(公元前470年-公元前391年)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他提出了墨家学说,强调兼爱和非攻的原则。

墨子反对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公平、爱国主义等观点,对后世的思想和道德观念产生了一定影响。

4.道家学说:道家学说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

道家强调宇宙的无为而治、人的自然和谐,主张追求无为而治的境界,追求真理和智慧的境界。

5.兵家学说:兵家学说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代表人物有孙武、吴起等。

兵家学说强调战争的艺术和策略,提出了许多关于作战、兵法的观点,对后世的战争理论和军事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6.法家学说:法家学说兴起于战国时期,代表人物有韩非、商鞅等。

法家强调法制和政治手段的重要性,主张强权政治和法治统一,对中国古代法制和政治思想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7.秦朝统一中原:秦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后一个统一中原的国家,由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集权制度的王朝,秦朝。

七年级历史上册9-15课重点知识总结

七年级历史上册9-15课重点知识总结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九课.秦统一中国一、秦灭六国1、(1)过程: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

(2)原因:①人民希望过上安定生活。

②秦经过商鞅变法后,实力超过东方六国。

③战国以来,统一成为大势所趋。

④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3)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秦朝的建立(1)时间:公元前221年(2)建立者:嬴政(秦始皇)(3)都城:咸阳(今陕西咸阳)(4)地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进入封建社会)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1)国家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2)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3)在地方上,废分封,立郡县。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重点)(1)政治上: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采用皇帝称号,并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废分封,立郡县。

(2)思想文化上:统一文字,以小篆为标准文字,后来又推行一种新的字体——隶书(文化上);焚书坑儒(思想上)。

(3)经济上:统一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为标准货币;统一度量衡。

(4)交通上:统一车轨,修筑驰道,开凿灵渠。

(5)军事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丞相的职责:行政。

太尉的职责:军事。

御史大夫的职责:监察。

★秦朝的地方制度:郡县制。

★秦朝的标准文字是小篆,后推广隶书。

货币的标准样式是圆形方孔半两钱。

★经济文化措施的影响:促进了全国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焚书坑儒”目的:加强思想统治。

影响: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秦长城起至点:西起临洪,东至辽东。

★向秦始皇建议实行郡县制和焚书坑儒的是李斯。

★秦的疆域,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1)史学成就:《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

初中历史秦汉时代知识点大全

初中历史秦汉时代知识点大全

初中历史秦汉时代知识点大全秦汉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革和事件,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初中历史中关于秦汉时代的知识点。

一、秦始皇统一中国秦始皇是秦朝的开国皇帝,他统一了六国,结束了战国时代的分裂局面,使中国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他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例如统一文字和货币、修建万里长城等。

然而他的暴政和严酷的统治方式也引起了民众的不满,最终导致秦朝的灭亡。

二、汉朝建立与刘邦秦朝灭亡后,刘邦在项羽的帮助下建立了汉朝,并成为了第一个汉朝的皇帝。

刘邦着力发展农业和经济,减轻了百姓的赋税负担,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以维稳国家。

他还开创了统一中央集权制度的汉朝王朝,奠定了两汉时期政治制度的基础。

三、汉武帝与郡县制刘邦之后的汉武帝是汉朝最著名的皇帝之一。

在他的统治下,汉朝扩大了国土,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其中最重要的是实行了郡县制,将全国分为郡县,分别设置官员来负责地方政务。

这种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了两千多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丝绸之路的开通汉朝时期,中国与西方开展了广泛的贸易往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丝绸之路的开通。

丝绸之路是一条连接中国和中亚、西亚以及欧洲的贸易路线,它不仅促进了中国的对外贸易,还传播了中国的文化、科技和艺术。

五、文化繁荣与科技进步汉朝是中国的文化繁荣和科技进步的时期。

在此期间,汉代文学以“赋、诗、赋、史”为代表,成为了中国文学的高峰之一。

在科技方面,汉朝的医药学取得了重要的飞跃,著名的医药书籍《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等问世。

六、三国分裂与西晋建立东汉末年,中国出现了连年的战乱和动荡,最终导致了三个国家的形成:魏、蜀、吴。

三国之间长时间的争斗导致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崩溃。

三国时期的结束标志着一个统一的大一统政权的瓦解,在此之后,西晋建立,结束了三国混乱的局面。

总之,秦汉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之一,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历史]中国古代先秦和秦汉历史知识点汇总

[历史]中国古代先秦和秦汉历史知识点汇总

【阶段特征】先秦时期包括自远古至秦统一前的历史,是我国古代历史的发源阶段。

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1.奴隶社会的基本特征:①奴隶制社会经历了夏(奴隶制的形成)、商(奴隶制的发展)、西周(奴隶制的鼎盛)、春秋(奴隶制的解体)四个阶段;②政治制度方面,夏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商强化了国家机器,西周实行分封制,春秋的争霸战争和铁器、牛耕的出现,使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基础双双走向瓦解。

通过春秋争霸,客观上加快了统一步伐,促进了民族融合;③文化的灿烂表现为商文化的成熟,春秋时期老子、孔子两位思想家、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等。

2.春秋战国时期的基本特征:奴隶制度瓦解和封建制度形成。

(1)政治上:①王室衰微,权力下移,政权逐步掌握在新兴地主阶级手中,他们利用政权力量,进行自上而下的变法、改革,随之各国政治体制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逐步建立起来;②大国争霸,战争频繁,社会由分裂走向统一;③民族融合加速华夏族逐步形成。

(2)经济上:①基本特征:井田制逐渐崩溃,封建制生产关系萌生并逐步取代奴隶制生产关系;②生产力:铁器和牛耕的使用;③战国时期,一些国家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3)文化上:①科技成就主要产生于与人们生活最密切相关的领域,如天文历法、物理、医学等;②社会大变革突出而集中地反映在思想文化领域中。

秦汉时期的基本特征:封建社会初步发展。

(1)政治上:①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确立并得以巩固,官僚制度取代世卿。

刺史制度、察举制、郡县制和封国制不断发展;②封建制度的弊端开始显露:外戚宦官专权问题、豪强地主问题、土地兼并问题等;③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形成并不断发展,国家版图大大开拓;④对外交往初步发展。

(2)经济上:①封建经济初步发展;②秦朝实现国家统一,统一度量衡、货币,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但暴虐统治又破坏了生产力发展;③两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④经济发展主要是在黄河流域的北方地区;⑤对外贸易频繁、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开通。

秦汉三国知识点归纳总结

秦汉三国知识点归纳总结

秦汉三国知识点归纳总结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王朝,由秦国的嬴政建立,历时15年(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

而汉朝则是继承了秦朝基础,由刘邦建立,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封建王朝,共历时近四个世纪(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

随后,中国进入了三国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政权割裂而形成三个相对独立政权的时期,分别为魏国、蜀国和吴国,持续了近一百年。

以下是对于秦汉三国时期重要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1. 秦朝:- 王莽篡位:“新”,称帝,史称“王莽新朝”。

- 统一的法律制度:实施“均田制”、“骊山科”和“齐民要术”等政策,加强中央集权。

- 兵马俑: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品,规模宏大,栩栩如生。

- 高渐离:被称为“诗仙”,代表了秦朝时期的文化成就。

2. 汉朝:- 文景之治:以汉武帝刘彻为代表,实行“肆策”。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较大的成就。

- 丝绸之路:开辟了与西域贸易的通道,加强了东西方的联系,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

- 司马迁:《史记》的作者,汉代重要的历史著作。

- 董仲舒:倡导儒家思想,被称为东汉儒学的创始人。

3. 三国时期:- 刘备、关羽、张飞:刘备是蜀国的创立者,关羽和张飞是蜀国的重要将领,三人被誉为“桃园三结义”。

- 曹操:魏国的奠基人,被誉为“曹孟德”,他实行了一系列改革,统一北方势力。

- 孙权:吴国的奠基人,他继承了孙策的势力并发展壮大,成为曹魏的对手。

- 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的一场决定性战役,刘备与孙权联手击败了曹操,为吴蜀两国赢得发展的机会。

以上是对于秦汉三国知识点的归纳总结,秦朝的统一、汉朝的兴盛以及三国时期的分裂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对于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及其演变过程以及统一和分裂的原因有很大帮助。

秦汉知识点总结

秦汉知识点总结

秦汉知识点总结一、秦朝知识点总结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一个君主国家所统一的封建制国家,它的建立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1. 秦朝的建立秦朝建立的标志是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长达五百多年的战乱。

秦国历经战争,逐渐壮大,最终由秦始皇继任为秦王并消灭六国,统一中国。

2. 秦朝的政治制度秦始皇实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权的措施,推行了郡县制、郡县官制、丞相制、郡县封君制等政治制度,使政权更加集中化。

3. 秦朝的社会经济秦朝实行了一系列变革,如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修筑了万里长城、修筑了连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灵渠等,使得国家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

4. 秦朝的文化发展秦朝开创了国家统一的文字,实行了统一的文字制度,推广了统一的货币和度量衡,这些对中国的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汉朝知识点总结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中央集权国家,它的建立标志着春秋战国时期的终结,随着汉朝的兴起,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1. 汉朝的建立刘邦自称汉王,建立了西汉朝,结束了秦朝的短命统治。

西汉朝实现了国家的统一,恢复了公元前200多年春秋战国时期的繁荣局面。

2. 汉朝的政治制度汉朝实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如推行了三公九卿制,设立了太监,推行更加严密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

3. 汉朝的社会经济汉朝实行了一系列开放政策,如放宽了土地所有制,使用人民的劳动力修筑大兴安岭长城,加强了对外交通的管理,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4. 汉朝的文化发展汉朝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鼎盛时期,士人墨客风行一时,史诗、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在这一时期大量涌现,开创了古代文学的新局面。

总结起来,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时期,它的政治制度、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了解秦汉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演变过程,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秦汉通史知识点总结

秦汉通史知识点总结

秦汉通史知识点总结一、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1. 秦朝的建立: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由秦始皇嬴政在秦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 秦始皇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

3. 统一文字、度量衡:秦始皇统一了文字,统一度量衡,推行了统一的货币制度,统一了全国的货币,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发展。

4. 建立了修筑长城的政策:秦始皇修筑了万里长城,防范北方的匈奴族的侵袭,确保了国家的安全。

5. 实行郡县制度:秦始皇推行郡县制度,进行了土地的重新平均分配,推行了墨家的法家思想,加强了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

6. 修筑陵墓:秦始皇修筑了兵马俑、万里长城和东方的海名山等一系列工程,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筑陵墓等一系列举措,提高了国家的文化和军事实力。

7. 兵马俑:秦始皇为了保卫自己去世后能够灵魂永驻故乡,特命人们偷偷的制作兵马俑,使其伴随自己陵墓之旷城中,成为国家的符号而被廉价忠实的反映出来。

8. 惩处儒生:秦始皇对贵族采取容忍政策,对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的儒生却采取恶劣打击,进行了大规模的镇压和惩治措施。

9. 起初秦朝云云、和争众犹不不不。

10. 秦始皇去世:秦始皇因为长期的奢靡生活和崇拜妄想的政策,导致了民怨深重,公元前210年病逝。

二、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1. 西汉的建立:汉高祖刘邦在楚地起义反秦后,终于合秦亡国的仇敌,在西汉的历史前进新开了篇章。

2. 治城制度:汉高帝实行以城治地的方式,逐步解决时的一些矛盾,形成了一些土地的相对稳定的榷场。

3. 政策发展和经济发展:西汉开始实行土地中的私有制,并且一些古老的乡村土地进行了重新公有田制度,从而促进了国家第一时期的经济的发展。

4. 推动先秦帝制:西汉开始逐渐推动先秦的制度,集中了国家的政权,加强了中央集权。

5. 实行铸币:成就了中国最早的纸币,流通以使用,提高了商品换佘的效率。

先秦、秦汉时期具体知识要点

先秦、秦汉时期具体知识要点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1讲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通史体系建构先秦(远古至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秦汉(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时期,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政治上,从分封制、宗法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经济上,经历了由原始农业到小农经济的演变,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

小农经济形成并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向封建土地私有制转化。

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商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思想文化上,从百家争鸣到儒学独尊,儒学官方地位得以确立,中国传统文化奠基并发展起来;文学体裁多样;实用科学兴起。

一、回归基础主干知识再回顾一、夏、商、西周时期1.夏朝: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的制度开始,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2.商朝:(1)王位世袭制:方式有父子相传和兄终弟及。

(2)王权特点:国家大事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3)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作为臣服于商朝的方国首领。

3.西周:(1)分封制目的:进行有效统治,拱卫王室。

内容:①对象: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②义务:诸侯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权利: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实行再分封,并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权利。

影响:①积极:巩固王权,加强统治;开发边疆,稳定秩序;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

②消极: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国势力壮大,到西周后期,分封制遭到破坏;等级森严,等级观念浓厚。

(2)宗法制目的:巩固分封制所形成的统治秩序。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特点: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族权和政权结合,家国一体。

先秦、秦汉时期具体知识要点

先秦、秦汉时期具体知识要点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1讲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通史体系建构先秦(远古至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秦汉(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时期,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政治上,从分封制、宗法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经济上,经历了由原始农业到小农经济的演变,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

小农经济形成并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向封建土地私有制转化。

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商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思想文化上,从百家争鸣到儒学独尊,儒学官方地位得以确立,中国传统文化奠基并发展起来;文学体裁多样;实用科学兴起。

一、回归基础主干知识再回顾一、夏、商、西周时期1.夏朝: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的制度开始,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2.商朝:(1)王位世袭制:方式有父子相传和兄终弟及。

(2)王权特点:国家大事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3)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作为臣服于商朝的方国首领。

3.西周:(1)分封制目的:进行有效统治,拱卫王室。

内容:①对象: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②义务:诸侯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权利: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实行再分封,并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权利。

影响:①积极:巩固王权,加强统治;开发边疆,稳定秩序;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

②消极: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国势力壮大,到西周后期,分封制遭到破坏;等级森严,等级观念浓厚。

(2)宗法制目的:巩固分封制所形成的统治秩序。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特点: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族权和政权结合,家国一体。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9课 秦统一中国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秦统一中国设计说明战国后期,秦国成为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具备了统一天下的基础。

秦国用10年的时间攻灭东方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应使学生理解秦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以及从秦朝开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成为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学习目标1.了解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基本情况。

2.掌握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的措施。

难点:秦统一中国的意义、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史料研读法、情境创设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等。

资源与工具(一)资源1.拓展阅读:《史记》(书目)。

2.影视作品:《中国通史》(纪录片)。

(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教师首先让学生回顾第二单元所学的内容,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春秋战国时期,战争不断,人民渴望和平、统一,最终是哪个诸侯国实现了统一大业,以及它是如何发展壮大的,它的统治者又是如何巩固统治的。

二、预习检查1.说说秦灭六国的时间、顺序。

2.秦朝为了巩固统一而采取了哪些措施?三、学习任务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出示材料,引导学生思考这则材料反映了秦惠文王的什么愿景。

材料于后世千秋万代,每一家的窗台上,我大秦的明月必朗照之。

学生回答:秦国能够一统天下。

教师提问:预习了本课后,你认为他的愿望实现了吗?学生回答:实现了。

教师过渡:秦是如何统一中国的?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接下来,我们一起来通过学习《秦统一中国》一课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以电视剧台词为导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带着疑问学习新课,了解并思考本课主要内容。

四、学习任务二秦灭六国教师活动:出示材料,引导学生思考秦国能够灭六国、统一中国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国秦汉部分重点
1、简述宗法制的核心内容及发展过程。

这种制度确立于夏朝,发展于商朝,完备于周朝,影响于后来的各封建王朝。

宗法制度的核心内容有三:其一是嫡长子继承制。

其二是分封制。

其三是严格的宗庙祭祀制度。

东周秦汉以后,郡县制代替分封制,官僚制代替世卿世禄制,族权与政权逐渐分离,宗法制度失去了它赖以存在的重要基础和政治功效,宗法制度和宗族社会走向解体。

2、概述中原地区(两周三晋地区)战国时期乙类墓葬形制及陶器组合的演变规律。

①战国早期,皆为竖穴土圹墓。

春秋时就出现的头龛,此时十分流行。

随葬品或在龛内或在头前方。

葬式为屈肢为主。

②战国中期,继续流行竖穴墓,开始出现洞室墓。

洞室分横室和竖室两种,洞室小于墓道。

这种洞室墓当是从竖穴墓的头龛发展来的。

器物组合同上期。

③战国晚期,洞室墓增多(郑州等地还出现了一种竖穴空心砖椁墓,一般有头龛)。

一般以盒形的陶敦(盒)代替了豆,“幎目”不见。

④陶器的分期:陶器组合:三晋两周地区战国时期陶器墓随葬陶器组合主要以河南洛阳中州路墓地、河南陕县后川墓地、山西长治分水岭墓地、山西长子墓地为代表。

战国早期,以鼎、豆、壶组合占绝对优势的中州路墓地陶器组合,不同类别的陶器墓随葬鼎数亦有别。

陶鼎数量由可达5个递减为不超过1个。

战国中期,后川墓地陶器墓出现了陶列鼎(M2075),本期后川和中州路墓地陶器墓皆盛行鼎、豆、壶。

战国晚期的陶器墓以中州路墓地第七期为代表,以鼎、盒、壶为典型组合的现象集中表现于乙、丙类墓中。

战国时期仿铜陶礼器的发展进入高峰期。

战国中期偏晚以后,在大型墓中也出现了全部以陶礼器随葬的情况。

3、乙类墓葬透露出的信息
第一,几乎全部墓葬都使用了陶礼器,说明战国时期,士的地位已没有以前尊贵,他们所使用的礼器已下降到庶民,或庶民升级为士,这是等级制度的一大变化。

第二,洞室墓的出现,究其社会原因,可能还是在“事死如生”愿望所驱使,将地上住宅建筑模拟到地下。

对传统棺椁制度的一个变革。

第三,战国晚期还存在一种不用陶礼器随葬的墓。

“事死如生”观念得到更彻底的实践,人们努力实现地下生活和地上生活的一模一样。

4、三晋两周地区战国墓葬的分类
三晋两周地区已经发掘出土的墓葬,根据墓葬形制,可以根据墓葬的规模、形制、棺椁和随葬品等级差别,分为三类。

甲类:大型墓,多重棺椁,以青铜器礼器(或仿铜陶礼器)为核心的随葬品。

墓圹巨大,有较长的墓道,二条或一条;墓室填土往往有积石、积炭或积沙;出有成组的青铜礼器或仿铜陶礼器。

较大的墓,又出编钟、编磬等乐器;都有车马器、兵器、工具和成套的玉石佩饰。

乙类墓:中型墓,葬具用单棺单椁,随葬器物以陶器为主,出成组的仿铜陶礼器。

墓主的身份为无田禄的士或与士极接近的这一阶层。

丙类墓:小型墓,单棺无椁或无棺无椁墓,随葬品的很少,只以日用陶器随葬,墓主应是庶民百姓。

5、(中原)三晋两周地区战国墓分期
战国早期:前5世纪前半叶至前4世纪中叶。

战国中期:前4世纪中叶至前3世纪前半叶。

战国晚期:前3世纪前半叶至秦统一。

6、(中原)三晋两周地区战国各类墓葬的特点
甲类墓葬:战国早期,都只用青铜礼器和乐器随葬,基本上不用仿铜陶礼器。

青铜礼器的组合为鼎、簋(敦)、壶、舟、盘、匜、甗;或是代替簋(敦)的带盖豆,或是二者并用。

乙类墓:各地发现极多,以洛阳地区战国墓为主。

还有辉县、陕县、郑州几处的魏国墓地;邯郸百家村、齐村和邢台南大汪发掘的赵国墓地;(上党郡)长治分水岭的韩国墓地。

这些墓地年代的下限都在战国晚期,墓葬形制及器物组合大体同于洛阳东周墓。

丙类墓:中州路的东周墓地中,有近百座这类小墓,大部分无随葬品,或有少量石饰或小石圭。

年代从春秋到战国皆有。

墓主身份应属庶民。

同一“邦墓”之地中,出现这种庶民墓,表明了封建制初起时,阶级阶层的激烈变化,原系贵族的,已降为庶民。

7、洛阳东周王陵分为三个大区:
王城陵区(城外春秋,城内战国早期)
成周陵区(战国)
周山陵区(春秋中晚期)
8、器物的型式与分期
鼎的形制演变规律
腹深保持中等,圆底或圜底向平发展。

附耳由直耳向外侈、外折,由长方向椭圆形发展。

盖由无钮及平环,半圆形钮具存,但盖顶由低向高发展。

三足由高向低,由直足向外折,由柱状→兽形足。

盖豆的变化规律
由高圈足向低圈足,圈足由细变粗。

腹部纵剖面由近似长方形向半月形。

盖钮由小喇叭形向大喇叭形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