甾体化合物和甾类药物

合集下载

甾体类化合物的名词解释

甾体类化合物的名词解释

甾体类化合物的名词解释甾体类化合物是一类含有四环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其结构特点是四个环均为六元环,并且第三个环和第四个环共用一个碳原子。

甾体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界中,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

一、甾体类化合物的一般结构甾体类化合物的一般结构由A环、B环、C环、D环组成,其中A环和D环为六元环,B环和C环为五元环。

A环和B环之间通过一个碳原子相连,C环和D 环则共用一个碳原子。

这种结构特点赋予了甾体类化合物许多重要的性质和功能。

二、甾体类化合物的代表性成员1. 胆固醇胆固醇是一种常见的甾体类化合物,存在于动物体内,也可通过饮食摄入。

胆固醇在人体中起到多种重要作用,如构建和维护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合成维生素D和多种激素等。

但是,过量的胆固醇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 类固醇激素类固醇激素是一类由胆固醇合成的甾体类化合物,包括糖皮质激素、雄激素和雌激素等。

它们在人体内起到调节生理功能和维持内分泌平衡的重要作用。

例如,糖皮质激素能够抑制炎症反应,雄激素和雌激素则参与性别特征的形成和性激素水平的调节。

3. 植物甾醇植物甾醇是一类天然存在于植物中的甾体类化合物,其结构与胆固醇类似。

植物甾醇具有降低胆固醇吸收和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的作用,因此常作为功能性食品成分和药物辅助治疗高胆固醇血症。

4. 类固醇类生物碱类固醇类生物碱是一类具有类固醇结构和生物碱性质的甾体类化合物,多存在于植物中。

它们具有抗炎、抗菌、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活性,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例如,甘草中的甘草酸和天然龙胆中的地黄苷都属于类固醇类生物碱。

三、甾体类化合物的应用与挑战由于甾体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因此在医药和生命科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类固醇激素在炎症、免疫性疾病和器官移植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此外,甾体类生物碱也成为新一代抗肿瘤药物的研究热点。

然而,甾体类化合物的研究和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合成复杂度高,合成路线繁琐,制约了甾体类化合物的大规模合成和商业化生产。

甾体化合物

甾体化合物

甾族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组织内,并在动植物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甾族化合物的结构1.基本结构甾类化合物分子中,都含有一个叫甾核的四环碳骨架,环上一般带有三个侧链其通式为:R1、R2一般为甲基,称为角甲基,R3为其它含有不同碳原子数的取代基。

甾是个象形字,是根据这个结构而来的,许多甾体化合物出这三个侧链外,甾核上还有双键、羟基和其他取代基。

二、重要的甾族化合物1.甾醇1)胆甾醇(胆固醇)胆甾醇是最早发现的一个甾体化合物,存在于人及动物的血液、脂肪、脑髓及神经组织中。

3 -羟基-胆甾-5-烯(胆固醇)无色或略带黄色的结晶,m.p148.5℃,在高真空度下可升华,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氯仿有机溶剂。

人体内发现的胆结石几乎是由胆甾醇所组成的,胆固醇的名称也是由此而来的。

2)7-脱氢胆甾醇胆甾醇在酶催化下氧化成7-脱氢胆甾醇。

7-脱氢胆甾醇存在于皮肤组织中,在日光照射下发生化学反应,转变为维生素D3:维生素D3是从小肠中吸收Ca2+离子过程中的关键化合物。

体内维生素D3的浓度太低,会引起Ca2+离子缺乏,不足以维持骨骼的正常生成而产生软骨病。

3)麦角甾醇麦角甾醇是一种植物甾醇,最初是从麦角中得到的,但在酵母中更易得到。

麦角甾醇经日光照射后,B环开环而成前钙化醇,前钙化醇加热后形成维生素D2(即钙化醇)。

维生素D2 同维生素D 3一样,也能抗软骨病,因此,可以将麦角甾醇用紫外光照射后加入牛奶和其他食品中,以保证儿童能得到足够的维生素D。

2.胆汁酸3 ,7 ,12 -三羟基-5 -胆烷-24-酸(胆酸)胆汁酸存在于动物的胆汁中,从人和牛的胆汁中所分离出来的胆汁酸主要为胆酸。

胆酸是油脂的乳化剂,其生理作用是使脂肪乳化,促进它在肠的水解和吸收。

故胆酸被称为“动物肥皂”。

3.甾族激素激素是由动物体内各种内分泌腺分泌的一类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合物,它们直接进入血液或淋巴液中循环至体内不同组织和器官,对各种生理机能和代谢过程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

甾体化合物的名词解释

甾体化合物的名词解释

甾体化合物的名词解释甾体化合物是一类含有三个六元环和一个五元环的脂环化合物。

它们是体内合成激素、维生素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甾体化合物的结构具有独特的环状形式,这使得它们在生物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甾体化合物的结构、作用机制以及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性进行解释。

甾体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是由四个螺环组成,其中三个六元环呈平面,一个五元环则向外突出。

这种结构使得甾体化合物具有平衡和稳定性,有利于其在生物体内的合成和功能发挥。

这些化合物的命名常以“甾”字开始,如胆甾醇、类固醇等,以突出其特有的结构。

甾体化合物在生物体内发挥着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其中最为广为人知的是类固醇激素的调节作用。

类固醇激素是一类具有甾体结构的生物活性物质,包括雄激素、雌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它们通过与细胞内的受体结合,调节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和免疫等生理过程。

此外,甾体化合物还参与胆汁酸合成、维生素D合成以及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调节等过程。

甾体化合物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胆甾醇,即我们俗称的“胆固醇”,是一种人体必需的脂类物质。

它作为细胞膜的重要组分,维持细胞的完整性和功能。

此外,胆固醇还是合成激素、胆汁酸以及维生素D的前体物质,对于人体的正常代谢和健康至关重要。

然而,高胆固醇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合理控制胆固醇摄入量是维护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措施。

除了胆固醇外,类固醇激素也是人体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在维持人体内分泌平衡、性腺发育、骨骼健康以及免疫调节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然而,过度使用类固醇类药物或体内合成异常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副作用,如骨骼疏松、肌肉萎缩等。

因此,在医学应用和药物治疗中,对类固醇激素的使用需要谨慎,并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此外,甾体化合物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功能。

维生素D就是一种具有甾体结构的物质,它在人体中调节钙磷代谢、维持骨骼健康、促进免疫系统功能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甾族类药物

甾族类药物

PART SIX
代谢工程改造微生物
代谢工程(Metabolic engineering)是指利用多基因重组技术有目的的对细 胞代谢途径进行修饰、改造,改变细胞特性,并与细胞基因调控、代谢调控 及生化工程相结合,为实现构建新的代谢途径生产特定目的产物而发展起来 的一个新的学科领域。可以说是基因工程的高级阶段。
代谢工程改造微生物
新金色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neoaurum ST-095),其产物 AD与 ADD 的摩尔比 为 2:1。经过传统的诱变选育,前期获得了一株诱变菌株命名为 M.neoaurum JC-12, 其产物 AD 与 ADD 的摩尔比为 1:10。
参考文献 [1]邵明龙.代谢工程改造微生物合成甾体药物中间体 ADD 和 TS [D].无锡: 江南大学,2016. [2]叶 丽 , 史济平.甾体微生物转化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J].工业微生 物,2001,31(4):40-48. [3] 阳葵; 李晓静; 冯霞; 尹强; 赵海燕 .底物的分散和溶解对甾体微生物酶反 应的影响 [J].微生物学通报,2001,28(6):68-71
甾醇侧链降解 甾醇侧链降解主要是指利用微生物及其产生的酶系,经过 一系列的酶促反应,将甾醇 C17 位的支链进行断裂分解, 生成雄甾-4-烯-3,17-二酮(AD)和雄甾-1,4-二烯-3,17-二 酮(ADD)等甾体药物中间体的过程。 甾体脱氢反应 主要是指甾体母核上的脱氢,具体脱氢反应位点主要包括 C1,2 位,C4,5 位,C7,8 位,C9,11 位,C14,15 位, C16,17 位等。目前,甾体结构上 A 环 C1,2 位点上的脱氢 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这是因为 C1,2 位点上引入双 键之后,其抗炎的效果和作用能够成倍地提高,这也是皮 质激素如氢化强的松与其同系列甾体药物生产的关键步骤。

甾体化合物的重要性综述

甾体化合物的重要性综述

综述甾体化合物的重要性【摘要】甾体以环戊烷并多氢菲—甾核衍生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

它的种类有甾体皂苷、强心苷、蟾毒配基、C21甾醇、胆汁酸类、甾醇、昆虫变态激素。

它能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抗癌、降血糖、降胆固醇、调节免疫力、合成甾体避孕药和激素类药物。

【关键词】甾体种类心脑血管疾病调节免疫力甾体避孕药甾体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类天然化学成分,包括植物甾醇,胆汁酸,C21甾类,昆虫变态激素,强心苷,甾体皂苷,甾体生物碱,蟾毒配基等.尽管种类繁多,但它们的结构中都环戊烷并多氢菲。

本综述就甾体的对于人得重要性方面进行综述。

1.甾体皂苷( steroidal saponins)是天然产物中一类重要的化学成分,大多都具有一定的生理性,在天然产物化学研究中日趋活跃。

据不完全统计,超过90 个科的植物含有甾体皂苷,尤以单子叶植物的百合科、石蒜科、薯蓣科和龙舌兰科等植物报道最多。

由于含甾体皂苷成分的动植物药有相当的疗效。

所以,人们在应用和研究方面越来越广泛。

例如: Dracaena draco 被用于抗腹泻和止血[ 1 ] ,蒺藜用于治疗眼病、浮肿、腹胀、高血压、皮癣和气管炎[ 2 ] , Chlorophytummalayense 对肿瘤有潜在的细胞毒活性[ 3 ] , A gave americana有通便和利尿的作用[ 4 ] , Solanum nigrum 在中国和日本用于对各种癌症的治疗[ 5 ] ,白首乌民间用于滋补药膳,是一种有前途的抗衰老药物[ 6 ] ,虎眼万年青民间用于抗肿瘤[ 7 ] ,西陵知母用于治疗烦热消渴,骨蒸劳热,肺热咳嗽等[ 8 ] 。

它的结构特征甾体皂苷的结构比较复杂,但苷元母核基本为螺甾烷型(spirostane) Ⅰ或呋甾烷型(furostane)Ⅱ。

2.强心苷的治疗心脏及抗癌的作用强心苷是一类具有选择性强心作用的药物,又称强心配糖体。

苷是一类有机化合物,其分子由一个醇基或醇样基团(配基、苷元)结合于数量不等的糖分子而构成。

【全文】甾体类化合物(含甾体皂苷和强心苷)

【全文】甾体类化合物(含甾体皂苷和强心苷)

R
R
中性KMnO4(冷)
或OsO4
HO
Br2/CS2
R
HO
OH
OH
5α,6α-二羟基产物 顺式加成产物
HO
BrBr
5α,6β-二溴产物(反 式加成产物)
双键加溴过程:
CH3
CH3 R
HO
Br+ HO
CH3
CH3 R
Br_
+
Br
CH3
CH3 R
HO
Br
10天后
Br
两个溴都在a键上, 不稳定,易发生消 去反应
(1) 性激素
性腺(睾丸或卵巢)的分泌物,有雄性激素,雌性激素, 妊娠激素三种。生理作用很强,很少量就能产生极大的 影响。
① 睾丸酮
分子式为C19H28O2,学名为17β-羟基-4-雄甾烯-3-酮, 针状结晶,m.p.=155℃,[α]=+209°(c=4,乙醇),不溶 于水,溶于乙醇、醚和其溶剂,在人体内不稳定。
Br H
5.消去反应
消去反应的结果是脱去一些象H2O一样的小分子而生 成双键产物。
当两个被消去基团处在反式双竖键(双a键)容易发生消 去反应;反式双e键或顺式双竖键都不易消去。
H CH3
H3C OH
CH3 R
POCl3--吡啶
H3C
CH3
CH3 R
H 2-烯键化合物
CH3
CH3 R
HO
POCl3--吡啶
1.甾体化合物的结构
甾体化合物基本母核(结构) 为环戊稠多氢化菲,一般含 有三个支链,其中R1、R2常 为甲基,R3因化合物不同而 异。
R2 R3 R1
环戊稠多氢化菲
甾体化合物的立体构型主要有两大类,分别称为胆甾 烷系和粪甾烷系。

第七章----甾体化合物

第七章----甾体化合物

第 七 章 甾体类化合物甾体——化学结构中都具有甾体母核----环戊烷骈多氢菲。

甾体类在结构中都具有环戊烷骈多氢菲的甾核。

甾类是通过甲戊二羟酸的生物合成途径转化而来。

天然甾类化合物的分类 C 21甾: 是含有21个碳的甾体衍生物。

以孕甾烷或其异构体为基本骨架。

C 5、C 6——多具双键C 17——多为α-构型,少为β-构型 C 20——可有>C=O 、-OHC 11——可有α-OHC-3、8、12、14、17、20——可能有β-OH 强心苷 : 是存在于植物中具有强心作用的甾体苷类化合物,由强心苷元和糖缩合而产生的一类苷。

海洋甾体化合物 :不少海洋甾体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

海洋甾体化合物具有活性强、结构复杂的特点。

第一节 强心苷(考点;结构类型,甲乙型) 强心苷是存在于植物中具有强心作用的甾体苷类化合物,由强心苷元和糖缩合而产生的一类苷。

强心苷是治疗室率过快心房颤动的首选药和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主要药物。

第一节、 结构和分类1.基本结构:强心苷是由强心苷元与糖二部分构成。

一.强心苷元部分:强心苷元是由甾体母核与C 17取代的不饱和内酯环组成 。

(1)苷元母核 : 苷元母核A 、B 、C 、D 四个环的稠合构象对强心苷的理化及生理活性有一定影响。

2.结构类型:根据C 17位侧链的不饱和内酯环不同分为:甲型:C 17位侧链为五元环的△αβ-γ内酯 (五元不饱和内酯环); 乙型:C 17位侧链为六元环的△αβ-γδ -γ内酯(六元不饱和内酯环) 这两类大都是β-构型,个别为α-构型,α-型无强心作用。

二、糖部分 根据C 2位上有无-OH 分为α-OH (2-OH )糖及α-去氧糖(2-去氧糖)两类。

后者主要见于强心苷。

强心苷中,多数是几种糖结合成低聚糖形式再与苷元的C 3-OH 结合成苷,少数为双糖苷或单糖苷。

糖和苷的连接方式有三种: Ⅰ型:苷元-(2,6-去氧糖)X -(D-葡萄糖)Y Ⅱ型:苷元-(6-去氧糖)X -(D-葡萄糖)Y Ⅲ型:苷元-(D-葡萄糖)Y X=1-3; Y=1-2 一般初生苷其末端多为葡萄糖。

甾体类化合物

甾体类化合物

12
R
17
11
13
16
1 10
9C
D
2
A
B
8 14
15
3
5
7
4
6
一、甾体化合物旳构造与分类
各类甾体成份C17位都有侧链。根据侧链构造旳不同, 又分为许多种类,如表9-1所示。
表9-1 天然甾体化合物旳种类及构造特点
名称
A/B
B/C
C/D
C17-取代基
植物甾醇
顺、反


8~10
个碳旳
脂肪烃
胆汁酸

(一) 性状 强心苷多为无定形粉末或无色结晶,具有旋光性,C17
位侧链为β构型者味苦,为α构型者味不苦。对粘膜具有 刺激性。
(二) 溶解性 强心苷一般可溶于水、醇、丙酮等极性溶剂,微溶于乙
酸乙酯、含醇氯仿,几乎不溶于乙醚、苯、石油醚等极性小 旳溶剂。
强心苷旳溶解性与分子所含糖旳数目、种类、苷元所含 旳羟基数及位置有关。原生苷因为分子中含糖基数目多,而比其 次生苷和苷元旳亲水性强,可溶于水等极性大旳溶剂,难溶于极 性小旳溶剂。在溶解性旳比较中还需注意糖旳类型、糖和苷元上 羟基旳数目,假如羟基数越多,亲水性则越强,例如乌本苷 (ouabain)虽是单糖苷,但整个分子却有八个羟基,水溶性大 (1:75),难溶于氯仿;洋地黄毒苷虽为三糖苷,但整个分子只 有五个羟基,故在水中溶解度小(1:100000),易溶于氯仿 (1:40)。另外,分子中羟基是否形成份子内氢键,也可影响强 心苷溶解性。可形成份子内氢键者亲水性弱,反之,亲水性强。
4.Rosenheim反应 将样品溶于氯仿,加25%旳 三氯乙酸乙醇溶液,呈红色至紫色。 5.三氯化锑或五氯化锑反应 将样品溶液点于滤 纸上,喷20%三氯化锑或五氯化锑旳氯仿溶液 (不含乙醇和水),于60℃~70℃加热3~5分钟, 样品斑点呈现灰蓝、蓝、灰紫等颜色。

甾体化合物和甾类药物

甾体化合物和甾类药物

(抗早孕药,任娘早期引发流产)
OH
:-- - C 三
17

CCH 3
----
17α · 丙快
σ#'
米非司自同
20世 纪 80年代由法国罗氏公司开发
(米非司嗣200mg+米索前列醇 lmg终止早孕, 90-95%完全流产率 )
四 、 肾上腺皮质激素
CAdrenocorticoids)
况和发展
·肾上腺皮质激素是肾上腺皮质所分泌的一 类激素的总称。
L

是一类维持生命、保持正常生活、促进性器官 发育、维持生育的重要生物活性物质。它们通过
血液传递,以很小的剂量在靶细胞上与受体结合
而起作用。当体内笛体激素水平下降或缺乏时,
机体就会产生严重的症候群,丧失生殖力,甚至 危及生命。
发展历程
• 30年代起步阶段,从动物腺体中提取分离,如辛 丸素、雌二醇等,阐明结构,实验室合成成功
l
号!\几笛体母核
α|α

J

' ­
雄笛炕
CH3
孕笛炕 雌笛炕
第1节
笛体
笛体化合物特殊规定编号
21 2 0 2 2 γr 18 12 19 11 13 7

化合物

R
C
D
14
16 15
2 / / \ \ |10 9
A
3
B
5 7 6
8
4
第1节
笛类药物的命名
指出母核 分子中的不饱和键必须指明其
位置和数目 起基、甲基、卤素作为取代 基,在指明
• 40年代,实用化阶段,采用薯芋皂素为原料,合成 笛类药物,特别是氢化可的松的获得对类风湿关节 炎的治疗意义重大 50至 60年代,笛类避孕药物,人类控制生育 70年代,笛类药物全合成实现工业化

《甾体类化合物》课件

《甾体类化合物》课件

侧链的氧化和环化
氧化反应:将甾体类化合物的侧链进行氧化,生成相应的氧化产物 环化反应:将氧化产物进行环化,生成相应的环化产物 反应条件:氧化反应和环化反应需要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如温度、压力、催化剂等 产物性质:环化产物具有特定的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可以用于药物合成、农药合成等领域
甾体激素类药物
其他生物活性
抗炎作用:抑制炎症反应,减 轻炎症症状
抗肿瘤作用:抑制肿瘤细胞生 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抗病毒作用:抑制病毒复制, 减轻病毒感染症状
抗氧化作用:清除自由基,保 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新药研发方向
心血管药物:开发新型心血管 药物,如降血脂、降血压等
抗病毒药物:研究甾体类化 合物在抗病毒方面的作用
政策支持:政府对 医药行业的扶持政 策将促进甾体类化 合物市场的发展
国际合作:跨国合 作将促进甾体类化 合物市场的全球化 发展
汇报人:
甾体激素类药物是甾体类化合物的重要应用领域 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具有抗炎、抗过敏、抗休克等作用 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哮喘、过敏、风湿病等
甾体抗炎药
甾体类化合物:包括皮质激素、性激素等 应用:在抗炎、抗过敏、抗风湿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作用机制:抑制炎症介质的生成和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代表药物:地塞米松、泼尼松等
增强机体免疫功 能:通过增强机 体免疫功能,提 高机体对肿瘤细 胞的识别和杀伤 能力,达到抗肿
瘤的效果
抗病毒作用
抑制病毒复制:通 过抑制病毒RNA或 DNA的合成,阻止 病毒复制
干扰病毒组装:干 扰病毒蛋白质的组 装,阻止病毒成熟
激活免疫系统:刺 激免疫系统,增强 机体对病毒的抵抗 力
抑制病毒感染:直 接抑制病毒对宿主 细胞的感染,保护 细胞免受损伤

甾体化合物的性质

甾体化合物的性质
氧化
甾体化合物在某些条件下可以被氧化,导致其化学结构发生变化。例如,甾醇可以被氧化成酮或醛。
还原
与氧化相反,甾体化合物也可以被还原。例如,可以将酮还原成醇。
取代反应与合成反应
取代反应
在甾体化合物中,某些位置上的氢原子 可以被其他基团取代。例如,在胆固醇 中,某些氢原子可以被乙酸基取代。
VS
合成反应
用途
甾体化合物可以作为药物原料、添加剂、化妆品成分等,为人类健康和生活品 质的提高做出了贡献。
02 甾体化合物的结构特性
甾环结构
01
甾环是甾体化合物的基本骨架,由四个六元碳环组成,呈环 己烷的构象。
02
甾环中的碳原子均为饱和碳,分别与四个不同的基团相连, 形成四个角。
03
甾环中的碳-碳键长和键角均相等,具有高度的对称性。
甾体化合物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合成反应来 制备。这些反应通常涉及多个步骤,并需 要特定的条件和试剂。例如,通过一系列 的反应可以将简单的化合物转化为胆固醇 。
05 甾体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激素类甾体化合物
雄激素
雄激素是男性主要的性激素,它 能够促进男性性器官的发育和精 子的生成,同时还能促进蛋白质 合成和肌肉生长。
心血管类甾体化合物
心血管类甾体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心血管保护 作用的化合物,它们主要通过调节血脂、抑 制血小板聚集、舒张血管等途径来发甾体化合物的应用
药物研发
01
甾体激素类药物
包括性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 具有显著的生理和药理活性,在 临床上有广泛应用。
抗肿瘤药物
02
03
其他工业应用
化妆品
甾体化合物在化妆品中用作保湿剂、柔润剂等,提高产 品的护肤效果。
高分子材料

药物化学 12 甾体药物

药物化学 12 甾体药物

(五)、甾体化合物构象
R
R
H
H
正系 5β 粪甾烷系 别系 5α 胆甾烷系
CH3 CH3 H H
正系 5β(ea稠合)
R
CH3 CH3 R
H H
别系 5 α (ee稠合)
二、甾体药物
甾体激素是一类重要 的内分泌激素,在机 体的发育、生殖、体 内平衡等方面有广泛 作用。 甾体激素:性激素+肾 上腺皮质激素
OH CH3 3
O
去氢甲睾酮(Methadienone,美雄酮,大力补) 有较强蛋白同化活性。
(三)、孕激素和甾体避孕药 月经周期
根据子宫内膜的变化分成三个期: 月经期(第1~5天)、增生期(第5~14天) 分泌期(第15~28天)。 增生期:卵泡不断分泌雌激素的作用; 分泌期:黄体分泌雌、孕激素的共同作用; 月经期:黄体萎缩,失去雌、孕激素的支持作用。
甲孕酮(Medroxyprogesterone) 在黄体酮分子中17α位引入乙酰氧基,具口服活性; 在C6上引入甲基,不仅可提高分子的脂溶性,延长药 物作用时间,还可明显增强其孕激素活性。
2.甾体避孕药 生殖过程: 卵子的产生 卵子的成熟 排卵 受精 受精卵着床 胚胎发育
分类:
抑制排卵 抗着床 抗早孕
1. 孕激素
O
O
黄体酮(Progesterone) 1934年从雌猪卵巢中分离出活性物质黄体酮, 促进子宫及乳腺发育,维持性周期,保持怀孕等; 临床用于先兆性流产和习惯性流产、月经不调等; 口服经体内迅速代谢而失活,一般采用注射给药 。
a. 睾丸酮类
OH C CH
O
妊娠素(Ethisterone,乙炔睾丸酮) 第一个上市的口服有效的孕激素药;

甾体化合物和甾类药物共65页

甾体化合物和甾类药物共65页

甾体化合物和甾类药物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3 CH3
H CH3
H
常见甾体母核
雄甾烷
H
雌甾烷
CH3 CH2
孕甾烷
甾体化合物特殊规定编号
第1节 甾体
化合物
甾类药物的命名
第1节 甾体
化合物
▪ 指出母核 ▪ 分子中的不饱和键必须指明其位置和数目 ▪ 羟基、甲基、卤素作为取代基,在指明位置
的同时,必须指明α 或 β构型 ▪ 如具有酯结构,一般以XX酸酯结束
第2节 甾体药物
指体内激素及其衍生物或结构改 造后得到的拮抗剂和激动剂
激素的作用
▪ 1、通过调节蛋白质、糖和脂肪等物质的代谢与 水、 盐代谢,维持代谢的稳态,为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 2、促进细胞的分裂与分化,确保各组织、器官的 正常发育、成熟及生长,并影响衰老过程。
▪ 3、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及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发育及 其活动,与学习、记忆及行为有关。
▪ 一个平面的疏水分子
HO
▪ 甾类母核不是必须的
OH
雌二醇
具三苯乙烯结构的 抗雌激素
克罗米芬 他莫昔芬
适应症 不育症 乳腺癌
靶器官 卵巢 乳腺
▪ 氯米芬(克罗米芬)能选择性地对卵巢的雌激素受体具有亲 和力,通过与受体竞争结合,阻断雌激素的负反馈,引 起黄体生成素(LH)及卵泡生成素(FSH)分泌,促进排卵, 治疗不孕症成功率20~80%。
发展历程
▪ 30年代 起步阶段,从动物腺体中提取分离,如睾丸 素、雌二醇等,阐明结构,实验室合成成功
▪ 40年代,实用化阶段,采用薯芋皂素为原料,合成 甾类药物,特别是氢化可的松的获得对类风湿关节 炎的治疗意义重大
▪ 50至60年代,甾类避孕药物,人类控制生育 ▪ 70年代,甾类药物全合成实现工业化
临床用途:女性性功能疾病、更年 期综合症、骨质疏松、口服避孕药等。
雌 性
发展

素 ▪ 雌性激素是甾类激素中最早发现的;
▪ 20世纪30年代,已经从孕妇的尿液中 分离得到雌二醇、雌酚酮和雌三醇,后 来知道前两种是卵巢分泌的原始激素, 雌三醇为它们的代谢产物,三者的活性 为100:10:3


OH

➢ 与母核相连的基 团以实线相连,表 示该基团在环平 面的前方,称 β 构型;
➢ 表示该基团在环 平面的后方,称α 型
17β-羟基-雄甾-4-烯-3-酮
COCH3
O 黄体酮
孕甾-4-烯-3,20-二酮
O O
CH2OCOCH3 CO
OH
➢ 表示该基团在环 平面的后方,称α 型
17α,21-二羟基孕甾-4-烯-3,11, 20-三酮-21-醋酸酯
甾体药物的分类
OH
雄性激素
O
性 激 雌性激素 素
孕激素
O
睾丸酮 COCH3
HO 黄体酮
OH 雌二醇
COCH2OH
HO
CHO
盐皮质激素


O

醛固酮


COCH2OH
激 素
HO
OH
糖皮质激素
O
氢化可的松
一、雌性激素
雌性激素是雌性动物卵巢分泌的一 类甾体激素,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 促进雌性附性器官发育以及副性征的 维持,对机体的代谢、内分泌、骨骼 生长、皮肤等方面有明显的作用。
怎样改进?

性 激
睾酮的结构修饰

(一)酯化
1、酯化后不易代谢,稳 定性 提高
2、酯化后脂溶性增加, 长效
雄 性 激 素
OH
O
睾丸酮

性 激
睾酮的结构修饰

1、 17α-烃基的引入
OH
O
睾丸酮
结论:甲基睾丸素可以口服
原因:改变17 β -羟基的性质
仲醇
叔醇
(甲基睾酮)
蛋白同化激素
▪ 蛋白同化作用,指可以促进蛋白质合成,减少分解代谢, 使体重增加,肌肉发达,同时促进钙、磷的吸收,促进 骨细胞间质形成,加速骨钙化。
第1节 甾体化合物
基本结构:环 戊烷并多氢菲 (甾核)
甾类
甾体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包括植物甾醇、胆 汁酸、昆虫变态激素、强心苷、甾体皂苷、甾体生物碱等。 种类繁多,它们的结构中都具有环戊烷骈多氢菲的甾体母核。
12
R
17
11
13
16
1 10
9C
D
2
A
B
8 14
15
3
5
7
4
6
第1节 甾体 化合物
▪ 4、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与成熟,调节生殖过程。 ▪ 5、与神经系统密切配合,使机体能更好地适应环
境变化。
下丘脑 促激素释放激素
垂体前叶 促激素 靶器官 激素
甾体激素,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性激素, 它是一类维持生命、保持正常生活、促进性器官 发育、维持生育的重要生物活性物质。它们通过 血液传递,以很小的剂量在靶细胞上与受体结合 而起作用。当体内甾体激素水平下降或缺乏时, 机体就会产生严重的症候群,丧失生殖力,甚至 危及生命。

雌 性
2、炔化和醚化(可以口服)


雌性激素的人工合成代用品


OH
激 素
HO
己烯雌酚
雌性激素的 人工合成代用品
1.45nm
OH 0.388nm
1.45nm
0.388nm OH
HO
0.855nm
雌二醇
HO
0.855nm
己烯雌酚(反式)
己烯雌酚(顺式)
OH
OH
雌性激素的构效关系
▪ 雌甾母核,A环芳香化, 3位羟基, 17β-羟基是必 须的,3-OH和17β-OH保 持一定距离,为0.855nm; 分子宽度为0.388nm
二、雄性激素及同化激素
雄性激素
雄性激素主要维持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及促 进第二副性征形成的作用。
雄性激素主要是在睾丸间质细胞在腺垂体分 泌的LH(黄体生成素)刺激下分泌的,其中以 睾丸酮的生物活性最强,主要在肝脏灭活。
雄性激素的主要用途是补充内源性激素不足 以及功能性子宫出血和子宫肌瘤等。
雄 性

雌二醇
HO
雌二醇口服无效,虽然在胃肠道 迅速吸收,但在肝脏很快被代谢。
如何改进?


结构改造目标


▪ 雌二醇已经具有足够的活性,10-8~
10-10mol/L浓度下就有生理作用
▪ 化学结构改造时考虑的问题不是药效, 而是如何使用方便、副作用小
雌性激素的结构改造
雌 性

1、酯化(成为前药,长效)
▪ 蛋白同化作用在雄性激素研究中发现,睾酮不仅具有雄 性激素作用,还有显著的蛋白同化作用。
▪ 临床上利用蛋白同化激素来纠正机体的失氮状态,治疗 病后虚弱、早产儿、老年营养不良、消耗性疾病
发展
激 素
1931年,Butenandt从15吨男性尿液中提取到的 15mg化合物
O
HO
H
雄素酮

性 1935年David从公牛睾丸中分离出的化 激 合物,这是最早获得的天然雄性激素 素 纯品,同年全合成成功。
OH
O
睾丸酮
雄 性 激
素 睾丸在消化道被破坏,体 内代谢快,作用时间短, 在肝脏迅速被灭活,所以 口服实际无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