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教发展新思路下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朱根东 施燕 万方数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职教发展新思路下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

江苏省高邮市菱塘民族中等专业学校朱根东

江苏省常熟市滨江职业技术学校施燕

摘要:校企合作是一种学校和企业接轨的双赢的合作模式,注重在校理论学习与企业实践锻炼,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校企合作做到了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合作,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全新理念。

关键词:校企合作职业教育产教研结合

引子: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我国的职业教育也得到长足的发展,然而近年来,令我们感到困惑的是:一方面,行业企业需要更多技能型人才的呼声越来越高,另一方面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对口就业困难,用人单位对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认可度却不高。在新形势下采取何种方式来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成为职教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2013年3月至5月,笔者有幸参加了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在系统学习了教育理论与方法、相关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基础上,笔者结合新形势下的一些实际问题探讨校企合作模式的新思路。

一、更新观念,充分认识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无论是北美的“CBE”模式,还是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新加坡的“NYB”模式都通过不同形式的校企合作构建职业教育体系,奠定国民教育基础;然而纵观我国的传统教育,重理论而轻实践甚至无实践、教学内容的死板、教学大纲多年不变等诸多因素严重制约着职教事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很难适应当前社会的高速发展。因此,对新教育模式的不断摸索,逐步形成不同于传统教育的职业教育模式,加强校企合作,职业教育采用“技能+学历”的教育方法,采用“七分实践,三分理论”的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行动为导向,因人因材施教。校企合作模式是一条适应社会需求的职业教育的新思路。

1、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具有创新性。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提出“建立高技能

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并要求成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协调指导机构,把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这一做法提高到制度层面,这是技能人才培养制度的一大创新。

校企合作培养制度是教育与经济相结合的具体化。学校与企业的关系,本质上是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延伸与提升这一关系,深化为合作状态,就明显地使校企合作成为教育与经济密切结合的产物。教育在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同时,以其自身特点影响经济发展,校企合作就是教育根据企业需求,主动适应并为企业服务的合作,教育必须适应经济发展。

2、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具有迫切性。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发生的“技术人才荒”,特别是“高级技术人才荒”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若不尽快解决这一问题,势必拖累社会经济的发展,全面建立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培养出企业急需的各类技能人才,缓解甚至化解“技术人才荒”,无疑是当前企业和职教界必须面对的一项重大而迫切的任务。

3、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来自实践,具有可行性。

在以往的校企合作实践中,我们感到:校企双方都有合作的意愿;只有校企合作,才能产生规模效应;,只有校企合作,才能保证培养质量。实践证明,这种制度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有扎实的文化和专业理论基础,又有与岗位能力要求相对接的专业技能,这样企业满意、学校满意、学生满意、家长满意。

4、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具有双赢性。

校企合作适应社会与市场需要。学校通过企业反馈与需要,有针对性培养人才,结合市场导向,注重学生实践技能,更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校企合作是一种“双赢”模式。学校与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学校利用企业提供设备,企业也不必为培养人才担心场地问题,实现了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节约了教育与企业成本,是一种“双赢”模式。

5、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具有前瞻性。

未来我国经济形势良好,市场迫切需要专业技能人才;同时,教育制度改革迫在眉睫被提上议程,传统教育注定将被革新。企业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企业的壮大亦会反哺学校的发展。校企合作,不仅提高了教育培养人才的力度,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这种“双赢”模式注定在我国发展壮大起来。

二、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类型

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效果。

1、“订单式”的培养模式。

订单式培养模式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学生是由学校选拔的学生和企业招收的员工组成,教育的实施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完成,根据岗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要求确定培养方案,构建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根据企业需要进行技能培训,培训完后,经企业组织考核合格,就可按合同上岗就业。这种合作模式针对性强,突出了职业技能培训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培养出来学生适应性强,就业率高,就业稳定性好,一般可在中专院校运用。

2、“工学交替式”的培养模式。

工学交替式的培养模式,校企双方在长期合作过程中可以优势互补、扬长避短。由于学校的每一个专业不可能都建立良好的校内实训基地,校企双方就牵手订立协议,把企业作为学生的实实训基地,学生在校接受理论知识与初步的技能培养,更高一些的技能培养由企业来承担。实施方式大致采取了如下两种:A、工读轮换制--把同专业同年级的学生分为两半,一半在学校上课,一半去企业劳动或接受实际培训,按学期或学季轮换;B、全日劳动、工余上课制--学生在企业被全日雇佣,顶班劳动,利用工余进行学习,通过讲课、讨论等方式把学习和劳动的内容联系起来。西方有些国家,如德国有的职业技术院校就是这种模式,我国一些职业学校也需要探索这种模式。

3、“校企联合式”的培养模式。

校企联合式培养模式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办班。企业与学校成了办学的伙伴,双方共同出资、共同建设。学校得到了企业办学经费及师资支持的同时,企业则得到了符合自身人才规格需求的未来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校企双方成为了利益共同体。校企双方的互聘,使学生在教学中获得技能训练的过程,既是提高专业技能的过程,也为企业生产产品、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真正实现在育人中创收、在创收中育人。

4、“产学合作式”的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是由企业直接进驻学校,通过企业的生产让学生在学校零距离接触生产过程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什么样的企业可以进入学校,企业怎么进入学校,企业进入学校后应履行什么样的义务,都有严格的规定。通过“产学合作式”培养模式,学校获得企业资助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师生可以通过观摩和师傅的指导,学到了企业生产最前沿的知识与技能。对于专业技术优秀的学生企业可以出一部分费用,资助其继续深造,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深入推进校企合作模式的有效手段。

首先,树立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深刻认识校企合作的意义,职业学校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