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导学案

合集下载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导学案)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导学案)

第四课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一、教学目标1.识记运动、相对静止、规律的含义。

2.理解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3.理解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及其方法论。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

2.难点:物质与运动关系、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三、自主预习(一)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和。

2.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①运动是物质和,世界上不存在脱离的物质。

②运动是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脱离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3.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区别:①含义不同。

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静止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没有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②特点不同:运动是的、的和的;静止是的、的和的。

联系:①静止是运动的一种。

②物质世界是和的统一。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的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和。

)(二)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的含义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的、的、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①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也不能被。

·②普遍性:、和,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3.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的方法论要求(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规律,按办事,而不能规律。

一旦违背规律,必然受到。

(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的。

人可以在和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四、自主探究探究一:根据书本P3l探究材料,回答:慧能、毕尔生、黑格尔和柏格森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犯了什么错误?探究二:在古希腊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一次外出时忘了带钱,便向他的邻居借。

过了很久,这个人总不还钱,邻居便向他讨债。

第四课 第二框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导学案

第四课 第二框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导学案

第四课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导学案高二朱雪云【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运动的含义;相对静止的含义;规律的含义。

理解: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运用:列举实际事例,说明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2)能力目标: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并能够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使学生懂得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运动的绝对性的同时,还承认相对静止的重要作用,从而承认世界是可知的,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勇气和信心,反对离开相对静止谈运动,避免犯形而上学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的错误。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及其确立依据: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运动是有规律的。

(2)难点: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基础知识梳理】1、什么是运动?有什么特点?试举例说明。

(1)含义:(2)特点:2、物质与运动有什么辩证关系?(1)区别:(即含义)(2)联系:(1)(2)3、什么是静止?有什么特点?试举例说明。

(1)含义:(2)内容:①从时间上看:②从空间看:4、运动与静止有何辩证关系?(1)区别:(2)联系:5、什么是规律?规律有什么特点?(即原理)6、规律是客观的和普遍的,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应该怎么做?(即方法论)【预习自测】(要求: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互批,找出问题,并商量解决。

A级问题为识记内容,B级问题为理解内容,C级问题为拓展内容,D级问题为难度较大的问题,同学们可选做。

)1. (A级)1.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A.五种基本运动形式的总和B.意识以外的所有变化C.自然界的一切变化和过程D.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2. 2011年5月24日,搭载一名意大利、一名俄罗斯和一名美国宇航员的“联盟”号载人飞船TMA-20从国际空间站返回地球。

这三名宇航员的身体对于高速飞行中的载人飞船来说,其位置是保持不变的。

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课堂导学案

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课堂导学案

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小组__________[学习目标]1.识记三个概念(运动、静止、规律);理解两个关系(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与静止的关系);2.把握:两个观点(物质是运动的;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3.通过学习,锻炼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并能够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①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②运动和静止的关系③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按客观规律办事。

[知识梳理]一、教材助读(一)运动和物质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运动的含义:2.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密切联系、不可分割、辩证统一。

①②③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也不存在脱离物质的运动()。

〖方法论〗(二)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辩证唯物主义讲的静止,是一种。

①②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区别、辩证统一。

区别:①含义不同。

②运动是的、的和的;而静止是的、的和的。

联系:①是的一种特殊状态。

②物质世界是和的统一。

〖方法论〗(三)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1、规律的含义:2、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①客观性:②普遍性:〖方法论〗(四)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重点)〖原理内容〗:〖方法论〗二、判断自测(具体要求:独立思考、写出理由)1.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静止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昼夜循环,苹果落地,属于自然规律。

3.人们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也可以制定,废除,创造,消灭和改变规律。

4.规律就是我们常讲的定律。

5.规律有好坏的。

6.思维规律是主观的。

7.规律是无条件的,是永恒不变的。

8.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相互制约三、知识结构——构建体系,把握联系[预习思考]探究一: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导学案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导学案

富县高级中学政治导学案高二政治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第七课时导学案编制人:赖东亮审核人:授课时间:学生完成所需时间:20分钟班级姓名第小组一、学习目标:能说出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规律的客观性的内容二、知识链接: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联系。

(2)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①规律是___的。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②规律是___的。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

方法论: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照。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在________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三、探究质疑探究一:想一想,物质和运动是什么关系?探究二:人类根据什么发现并制造出新的元素?四、当堂检测1、唯心主义在物质和运动关系的错误是:A、否认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夸大相对静止的存在C、认为物质和运动是可以分离的D、否认运动的主体是物质2、“拔苗助长”没有“助长”反而“助死”的原因是:A、人的主观能动性还没有发挥出来B、违背了植物生长的规律C、人们不可能认识植物生长的规律D、没有做到亲身实践3、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拔苗助长,苗枯田荒。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B、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C、尊重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D、解放思想是取得成功的条件4、教材32页,诡辩家欧布里德借钱的故事中,他犯的错误是:A、夸大了静止的相对性,否认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B、夸大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否认了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C、把运动看成是精神的运动,否认了物质似乎运动的主体D、承认了运动的绝对性,也承认静止的相对性5、下列说法的错误与欧布里德一样的是:A、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B、吾心即是宇宙,宇宙既是吾心C、头痛医头,脚痛医脚D、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6、有人认为“水往低处流”是客观规律。

学生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导学案.doc

学生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导学案.doc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学习目标】1.识记并理解运动、静止、规律的概念。

2.准确把握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理解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3.憧得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4.明确物质世界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增强在实践中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

重难点:1、物质与运动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2、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按客观规律办事【预习案】阅读书本P31- 34页,自主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

一、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1、运动的含义。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切事物、现象的和。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1运动是物质的和,世界上不存在脱离的物质。

%1物质是的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区别:①含义不同。

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静止主要有两方而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没有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②运动是的、的和的;而静止是的、的和的。

联系:①是的一种特殊状态。

②物质世界是和的统一。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和O)二、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的含义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的、的、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1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也不能被“(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1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3、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的方法论要求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规律。

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4、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的。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导学案

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导学案

一、课题:《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哲学生活》第四课第二框P31--34)二、学习目标:1、正确理解运动和规律的概念。

2、正确看待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3、通过举例说明我们要遵循规律,同时可以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教学重点:2、3 难点:2三、课型:独立课四、课时:1五、学习内容及程序:(一)复习旧课:堂上默写。

(二)学习新课环节一:学生课前自学书本知识完成下面内容。

一、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1、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

2、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是运动的承担者。

注:脱离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脱离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3、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1)运动是、永恒的和-_。

2)静止是的、暂时的和。

静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没有发生变化;二是物体相对于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3)物质世界是和的统一。

二、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本质的、、的联系。

2、规律的特点:规律是___________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____________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而不能违背规律。

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4、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 ______ 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 _________________ ,改造_____________ ,造福人类。

环节二: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探究1:欣赏以下诗句,找出他们的共同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中。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导学案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导学案

第四课探索世界的本质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识记:运动的含义;静止的含义;规律的含义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理解: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规律的客观性运用: 结合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科学执政等社会热点,说明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过程与方法:要在分析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中,培养辨证思维能力。

培养和训练透过现象认识规律的能力,并能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知道世界是可知的,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勇气和信心。

理解规律是客观的和普遍的,我们要尊重规律,自觉地按规律办事。

学习重点、难点: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按客观规律办事课前预习案基础知识,自学梳理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1) 哲学上讲的运动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________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的_______和_________。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________的物质。

运动是______的运动,________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________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2)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________中,没有_______的物质,因而运动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但是,就物质的具体存在方式来说,它又有_______的一面。

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________的一种特殊状态。

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其_________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_______来说没有发生某种特殊的运动。

因此,静止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确认__________的同时,也肯定________的存在。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导学案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导学案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导学案【课标要求】理解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理解分析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提高不断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能力,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

【重点难点】重点: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及方法论要求难点: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命题规律】常以成语、俗语、名言、典故、诗文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哲学概念与原理的理解,应培养扎实的语言功底,灵活运用哲学知识。

自主学习一: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探究一:想一想,为什么会天天日往月来呢?为什么年年岁岁寒暑相推呢你还能否举出运动的一些事物或是现象吗?1 运动的含义:宇宙间一切()()的()和()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探究二:回忆刻舟求剑的故事,想一想:楚国人为何没有找到剑?犯了什么错误?① ( )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 )的物质,离开运动谈物质是( )探究三:《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

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想一想:能不能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人的“心”的运动?到底是什么在运动呢?有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呢?②、运动是( )的运动,( )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离开物质谈运动是( )。

→思考总结:运动和物质的关系【例1】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上,正确的认识有(D )①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③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④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A ①③B ②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3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探究四:想一想:世界上有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有人说,世界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

例如,某些物体从出现的第一天起就没有动过,大雁塔在西安,故宫在北京就是如此。

请你分析一下,这句话错在哪里?结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 )、( )探究五:参阅教材欧布里德借钱的故事想一想:欧布里德为什么会犯如此荒唐的错误?如果你是法官,你会如何判呢?(1)哲学上讲的静止——运动的一种( )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导学案-2017最新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导学案-2017最新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导学案【课程标准要求】辨析实例,说明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阐述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意义。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1)运动的含义;(2)规律的含义2、理解(1)物质和运动的辨证关系;(2)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分析宇宙间一切事物及现象的能力;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并能够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反对形而上学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感悟我国立足于实践,坚持科学发展观,按规律办事,为人民造福。

【难点、重点】1.物质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3.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政情分析2014年7月8日,习总在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上首次提出“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

”这“三个规律”“三大发展”是引领“经济新常态”的目标方向。

1、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是“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发展,是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的发展,是“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

这意味着,在经济发展中要保持战略定力与战略眼光,做到蹄疾步稳、行稳致远。

‖这几年,中国经济从高速运行,变成中高速,从百分之十几,降到百分之七,甚至破七。

高速运行若干年后,经济增长速度都会有一个回落,这也是经济风险的自然释放。

从这点来说,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就是对经济规律的遵循。

2、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是“经济要上台阶,生态文明也要上台阶”的发展,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 4.2《认识运动_把握规律》导学案1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 4.2《认识运动_把握规律》导学案1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导学案1【学习目标】1.理解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把握规律的客观性。

2.要在分析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中,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培养和训练学生透过现象认识规律的能力,并能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

3.认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知道世界是可知的,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勇气和信心。

理解规律是客观的和普遍的,我们要尊重规律,自觉地按规律办事。

【重点难点】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2.遵循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课前预习案】【知识梳理】(具体要求:详读教材,结合自学讲义,15分钟内速记重点原理,建议:理解记忆法;关键词记忆法;要点记忆法。

)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思考:物质的根本属性即物质的唯一特性,对吗?温馨提示:①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这是说物质的本质。

客观实在性是从总体上泛指人们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这是可感知的物质的共性,是说物质绝对的、不变的特性,即存在于可感知的各种客观实在之中的根本特性。

②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这是指物质存在的状态,或者说“客观存在”本身的属性,它是相对于物质的其他属性而言的。

③物质除了上述属性外,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许多属性。

2.运动和物质的关系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强调运动)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载体(强调物质)温馨提示::机械运动的载体是宏观物体;化学运动的载体是原子、离子;生物运动的载体是生命有机体;思维运动的载体是人脑。

思考:能不能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人的“心”、概念或精神的运动?③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

3.静止的含义是什么?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1)区别:①含义不同:②特点不同: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导教学案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导教学案

第四课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导学学案课前预习学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运动的含义;静止的含义;规律的含义;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理解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规律的客观性2、能力目标: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能够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

3、情感、态度、值观目标:在初步树立唯物主义的自然界、世界观的基础上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规律观课堂探究学案知识点一: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合作探究】材料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斗转星移,海陆变迁;铁生锈,事物腐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小时四条腿,长大两条腿,老了三条腿;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结合课本 31 页第一段思考:1、他们都属于什么运动形式?说明什么观点?2、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什么呢?3、如果离开运动那么具体的物质形态会怎么样?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运动和物质的关系是什么样的?4、结合材料和课本 31 页第二段思考:机械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社会运动、思维运动的载体各是什么?所以,运动和物质的关系又是什么?如果离开物质谈运动又导致什么样的观点?【知识归纳】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的运动是指2、运动与物质的关系(1)(2)(3)【典型例题】1.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是(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B.所有的物质都是运动的C.所有的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D.所有的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所有的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知识点二: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合作探究】材料: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其一:原文: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我在年少时外出,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故乡。

我口音虽未改变,但我那双鬓却已经斑白。

所有儿童们看见我,都没有一个认识我的;他们笑着互相问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呀?其二:原文: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人教政治高二必修4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导学案.docx

人教政治高二必修4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导学案.docx

4. 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一、学习目标1、识记运动、相对静止、规律的含义2、理解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的原理及方法论要求二、学习任务1、【学生抢答】列举你所知道的运动形式。

2、合作探究1:运动篇【小组讨论】。

(1)如果天宫二号、燃烧剂等具体的物质形态不运动,它们存在还有意义吗?这说明什么哲学道理?(2)上述各种运动的载体是什么?说明什么哲学道理?知识小结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1. 运动的概念: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 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1)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3. 合作探究2:静止篇【小组讨论】。

对接后,天宫二号相对于天舟一号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同时天宫二号、天舟一号都围绕地球飞行,这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知识小结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3.静止的含义: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两个方面的含义:(1)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2)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体系來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4.运动与静止的关系(1)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2)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4、合作探究3:规律篇【小组讨论】。

(1)天宫二号根据天气状况选择在2016年9月15日晚发射,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2)材料屮的假设和论证,说明了什么道理?知识小结运动是有规律的1 •规律的含义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屮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特征:(1)规律具有客观性规律的客观性就是指规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2)规律具有普遍性白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和变化发展的过程屮,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3.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认识】高二政治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导学案新人教版

【认识】高二政治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导学案新人教版

【关键字】认识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高二政治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导学案新人教版一、预习导学:根据学习目标自读教材,在自主预习的基础上完成下列填空和判断。

(一)、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______和______。

2、运动与物质的关系:对立统一关系(1)物质是_______的,运动是物质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运动是_______的运动,_________是运动的承担者。

(3)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____________唯物主义观点,反对脱离物质谈运动的_________观点。

3、运动与运动(1)运动的含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运动的一种___________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___________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__________,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2)特点:运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统一(联系):物质世界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统一。

第一,运动是一种___________的运动,是运动的____________。

第二,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运动的统一。

(4)反对夸大绝对运动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反对夸大相对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解析“人一生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与“人一生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各自蕴含的哲学道理?(二)、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1)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_______的,是不以_________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导学案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导学案

第四课研究世界的实质第二框认识运动掌握规律班级:姓名:学习目标⑴ 识记○ 运动的含义。

○ 相对静止的含义。

○ 规律的含义。

⑵ 理解○ 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知识○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⑶ 运用○ 列举实质案例,联合有关哲学原理,谈论假如只认可运动的绝对性,目标而否定静止的相对性会致使的结果,剖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何要坚持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一致。

○ 世界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广泛的。

列举实质案例,剖析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人在规律眼前其实不是力所不及的。

能力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质的能力,培育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的实质,并能够自觉目标地依据客观规律做事的能力。

经过学习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使学生懂得辩证唯物主义在认可运动感情的绝对性的同时,还认可相对静止的重要作用,进而认可世界是可知的,在生目标活、学习和工作中加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勇气和信心,反对走开相对静止谈运动,防止犯形而上学的相对主义和狡争辩的错误。

学习要点、难点要点:物质与运动关系,规律的广泛性和客观性及方法论难点: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学法指导谈论法研究法讲解法知识链接朋友送给我一个蝴蝶的茧。

听说那会变为一只紫色的漂亮蝴蝶。

一天,那蛹破了一个小口,我坐在桌子前,认真地看着蝴蝶宝宝费劲地挣扎着,想要破茧而出。

仿佛母亲临盆同样,那个看不清形状的小生命折腾了好几个小时,仍是没有什么进展。

又过了一会儿,它仿佛疲惫不堪了,停了下来。

我决定帮它一把,于是把剩下的那部分剪开了一道口。

小蝴蝶终于完整出来了。

但是,它没有像我料想的那样展翅翱翔。

它小心翼翼地颤动着一对皱巴巴的翅膀,身体还像一个肿肿的小虫。

它一直没有飞起来。

它向来在我的桌子上,带着那对紫色的、萎缩的翅膀和一个肿胀的身体颤抖着蠕动,直到死亡的到临。

以后,从朋友那里得悉,正是我的好意和性急葬送了蝴蝶漂亮的生命。

由于,大自然设计的每一步都有其存在的意义。

在蝴蝶破茧而出的挣扎中,它会把身体里剩余的水分挤到翅膀里,这样,当它终于自由的那一刻,它才能拥有轻快的身体和丰盈的双翅。

导学案1——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导学案1——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4.2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导学案高二年级政治学科主备人夏国稳【导、思】【学习目标】1.理解哲学上运动的概念2.理解物质和运动的关系3.理解什么是静止、包含哪两方面的含义,运动与静止的关系4.理解规律的内涵以及特点5.明确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学习重难点】重点: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与静止的关系难点: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自主学习】1.什么是运动?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如何?2.如何理解“没有物质的运动和没有运动的物质,同样是不可理解的”?3.什么是规律?如何理解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4.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是什么?【议、展、评】【合作探究】探究一:豫剧历史悠久,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

但随着多元文化媒体发展和人们文化艺术需求的多样化,豫剧格式化表演、缓慢板腔体节奏、难懂的行腔归韵,越来越不适应当代人的审美需求。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豫剧工作者们引入市场机制,把传统戏曲艺术和现代媒体相合;在继承豫剧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融合其它艺术门类优秀艺术元素,大胆探索创新;立足群众,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入群众生活积累艺术素材,通过多种形式调动群众参与创作和展演,经过不断努力,以《梨园春》为代表的影视栏目品牌和以《程婴救孤》为代表的舞台剧品牌先后涌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豫剧发展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知识,说明豫剧发展为何能迎来“又一个春天”。

①坚持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豫剧工作者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为豫剧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②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豫剧工作者引入市场机制,融入其他艺术元素(或:尊重市场规律和艺术规律),拓展了豫剧的发展空间。

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豫剧工作者适应时代要求,不断努力,打造了一大批豫剧精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④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促进豫剧的良性发展。

探究二.蝗虫总是成群飞行,但在高速飞行时却不会发生碰撞,这是因为它们的大脑处理电子和化学信号的方式很独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课探索世界的本质
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物质与运动关系,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及方法论
难点: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学法指导
讨论法探究法讲授法
知识链接
朋友送给我一个蝴蝶的茧。

据说那会变成一只紫色的美丽蝴蝶。

一天,那蛹破了一个小口,我坐在桌子前,仔细地看着蝴蝶宝宝费力地挣扎着,想要破茧而出。

好像母亲分娩一样,那个看不清形状的小生命折腾了好几个小时,还是没有什么进展。

又过了一会儿,它好像筋疲力尽了,停了下来。

我决定帮它一把,于是把剩下的那部分剪开了一道口。

小蝴蝶终于完全出来了。

然而,它没有像我预料的那样展翅飞翔。

它战战兢兢地抖动着一对皱巴巴的翅膀,身体还像一个肿肿的小虫。

它始终没有飞起来。

它一直在我的桌子上,带着那对紫色的、萎缩的翅膀和一个肿胀的身体哆嗦着蠕动,直到死亡的来临。

后来,从朋友那里得知,正是我的好心和性急断送了蝴蝶美丽的生命。

因为,大自然设计的每一步都有其存在的意义。

在蝴蝶破茧而出的挣扎中,它会把身体里多余的水分挤到翅膀里,这样,当它终于自由的那一刻,它才能拥有轻盈的身体和丰盈的双翅。

问题:1、我的主观愿望和客观结果是否一致?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形吗?
2、从哲学上看,人们怎样才能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变成现实的东西?
基础梳理
一、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1、运动的含义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和。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①运动是物质的和,世界上不存在脱离的物质。

②运动是的运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区别:①含义不同。

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静止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没有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②运动是的、的和的;而静止是的、
的和的。

联系:①是的一种特殊状态。

②物质世界是和的统一。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和。


二、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含义
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的、的、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①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也不能被。

(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


②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3、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的方法论要求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规律。

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4、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的。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互动探究
探究一:阅读思考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1、谈谈你对《易传》这句话的理解。

2、你能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3、世界上有没有不运动变化的事物?
探究二:阅读教材第31页第二个方框中的内容,探究下列问题
1、能不能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人的“心”、概念或精神的运动?
2、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人的“心”、概念或绝对精神的运动是一种什么观点?
3、有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探究三:阅读教材第32页第一个方框中的内容,探究下列问题
1、有人说,世界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例如,某些物体从出现的第一天起就没有动
过,大雁塔在西安,故宫在北京就是如此。

请你分析一下,这句话错在哪里?
2、世界上有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但是,有些人却把二者割裂开来,你能列
举一些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或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例子吗?
探究四:阅读教材第33页第二个方框中的内容,探究下列问题
1、“永动机”为什么无法制造出来?
2、什么是规律?它有哪些特点?
3、人们“永动机”梦想的失败和焦耳后来的成功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4、规律是客观的,规律也是普遍的,这是否意味着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呢?
请你结合实例予以说明。

巩固练习
(B级)1.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这首诗说明了()A.事物运动是永恒的 B.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C.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D.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A级)2.“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疾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上述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A.看待事物既要看到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又要承认静止的相对性
B.做工作必须承认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C.办事情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D.人们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A级)3.“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

”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 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B级)4.地球好比一只陀螺,它绕着自转轴不停地旋转,每转一周就是一天。

地球不但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公转一周为一年,且存在周期性变化。

这一事实体现了
()
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地球是自然界运动的载体
C.地球运动是地球上生物产生的前提 D.事物运动的具体形式是相同的
(A级)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运动都必修有自己的承担者或者叫载体。

否则,这种运动根本不会存在。

运动的承担者是()A.人类社会 B.自然界 C.物质 D.宏观物体
(B级)6.英国哲学家比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我国唐代的著名和尚慧能也有类似的观点。

《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比尔生和慧能的观点属于( ) A.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B.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C.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的观点 D.神创论观点
(B级)7.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当晚,北京西南、东北方向出现降雨,而且云带不断向城区“合围”。

气象部门果断实施大规模人工消雨作业。

直到开幕式结束,“鸟巢”上空滴雨未下。

这次人工消雨体现了
( )
A.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臆造的联系 B.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D.规律是客观的,人能够认识、利用规律
(B级)8.历史上曾显赫一时的古楼兰人竞神秘地消失了。

考古证实,当时规模稍大的墓穴,要用掉大小树木600多棵,等到人们认识到砍伐森林、破坏环境的恶果,在实地“严禁砍伐活树,否则罚马一匹”时,“楼兰已毁”,已无力回天了。

题中材料告诉我们()A.规律是客观的,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B.整体总是大于部分
C.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D.规律是客观的,违背客观规律必受惩罚(B级)9.“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C.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是运动的承担者(B级)10.求真务实不能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

彼时的“真”不能代替此时的“真”,彼事的“实”不能代替此事的“实”。

其中的哲理是()
A、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
B、事物运动的方式是永恒不变的
C、真与假或虚与实是交织在一起的
D、事物的运动变化是不可捉摸的
(C级)11.近日,山东省出台《实施集中集约用海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草案》,意在打造黄河流域出海大通道经济引擎、环渤海经济圈南部隆起带、贯通东北老工业基地与长三角经济区的枢纽、中日韩自由贸易先行区,拓展发展空间,拉动内需,推动经济文化强省建设。

草案目前已处于专家论证阶段。

初步测算,到2020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九大核心区总投资上万亿元,集中集约利用海陆总面积约1600平方公里,其中近海陆地600平方公里,填海造地420平方公里,高涂用海180平方公里,相关联的开放式用海400平方公里,相当于在海上再造一个陆域大县。

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谈谈山东省集约用海初步构想的可行性。

第四课第二框参考答案
目标检测1~5. BCDAC 6~10. BDDBA
11、答:(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

这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

山东集约用海初步构想是在正确认识山东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作出的可行性构想。

(2)规律是客观的,并不表明人们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变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山东省集约用海初步构想是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山东的实际出发,发展经济,造福山东人民的重要举措,必将有利于促进山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