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2课为人民服务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12课《为人民服务》-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12课《为人民服务》-人教部编版
2.增强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分析课文结构,学会运用逻辑思维进行论述,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3.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深入领会文章中所传递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4.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品味课文中的精彩语句,感悟语言美,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5.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激发学生为国家和民族事业作出贡献的志向。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为人民服务’”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总之,这次教学让我收获颇丰,也让我认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会继续努力,以期在今后的教学中,让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更好的成长。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为人民服务》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做过帮助别人的事情?”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为人民服务”的意义。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文章主题与中心思想的把握:《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的核心在于阐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意义。教学过程中应重点讲解文章如何围绕这一主题展开,通过具体事例、论述和抒情等手法,传达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议论文结构的认识:分析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理解引论、本论和结论的构成,以及如何通过论据、论证方法来支撑论点。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为人民服务》优秀课件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为人民服务》优秀课件
2024/11/3
“为人民服务”这口号是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提出来的,经 历了七十年的风风雨丽,已深深扎进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今天 它也是我们们要学习的课文题目。
2024/11/3
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时期,为克服敌人封锁带来的经济困难, 张思德随警卫营到南泥湾开荒。带领全班战士,克服生活上的许多困难,努 力完成上级交给的生产任务。同时,还照常担负通讯工作,白天生产劳动干 了一天活,不顾劳累,在夜里又长距离步行送信,完成通讯任务。
2024/11/3
开追悼会有什么意义?
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村 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 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能使人民更加团结,使整个民族团结起来。
2024/11/3

结 01 本 文的 中心 思想 是什 么 ?


通过悼念张思德,讲为人民
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
2024/11/3

《为人民服务》是作者1944年9
堂 小
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所作
结 的演讲。这篇演讲稿着重讲述了中国
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为
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一篇典型的
演讲词。
2024/11/3


作 业
1.认清生字字形,描红、临写生字。
2.熟读课文。
2024/11/3

第1、2句是什么关系呢?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
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
因果关系
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 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 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用因果关系把第1、2句连成一句。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2课《为人民服务》图文讲解+知识要点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2课《为人民服务》图文讲解+知识要点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2课《为人民服务》图文讲解+知识要点课文知识点一、理解词语泰山:山名,在山东省。

古人以泰山为高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和重大的、有价值的事物。

鸿毛:大雁的毛,比喻事物微不足道。

精兵简政: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五湖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联系上下文,可理解为革命队伍的人来自全国各地,四面八方。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追悼:指的是怀念死者,表示哀悼的意思。

二、本文结构提出论点(1段)——证明论点(2—4段)——提出号召(5段)文章开头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完全、彻底的为人民服务;然后结合当前的实际,从三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三、作家作品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

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村一个农民家庭。

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作品有《论持久战》《为人民服务》《矛盾论》《实践论》等等。

毛泽东的诗词也很有名,如《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卜算子·咏梅》《长征·七律》等。

四、理解句子1.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文章开篇就点明主题。

整段话表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军队的根本宗旨,张思德同志就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共产党员努力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典范之一。

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革命历史题材的课文,结合学生所知道的事例交流对这段话的理解。

统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为人民服务》优秀课件

统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为人民服务》优秀课件

说说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 面的意思。
全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三个方面 的问题: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 泰山还要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 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误的;三是 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 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想想下面这段话。说说每句话的意思,想 想句子之间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句段精析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 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 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说说每句话的意思,想想句子之间是怎样连起来的。
句段精析
这段话共有四句话。第一句是讲我们要欢迎 批评;第二句话是讲我们欢迎任何人的批评; 第三句话是讲我们接受任何人的批评,只要批 评是正确的我们就改正;
因为……所以…… 如果……就…… 不管……都…… 只要……就……
运用多组关联词语,加强了 语言气势,体现了议论的严密性。
“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
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
处,我们就采用了。 举例论证
举李鼎铭的例子
对上文观点的有力证明
“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 起来了”这个目标是什么?
句段精析
第四句话是讲“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 们就照你的办”。这四句话之间联系紧密,意 思层层递进,句与句之间是围绕一个意思从不同 的侧面展开论述的。
课后习题
思考
说说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 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课后习题
①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革命宗旨 ②为人民的利益而死意义比泰山还重。 ③悼念为人民而死的人,团结全体人民。 ④正确对待困难,对待同志,为人民的利益而团结互助。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2 为人民服务》课件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2 为人民服务》课件
泰山 山名,在山东省。 本文比喻敬仰的人和重大 的、有价值的事物。
巍峨的泰山一直是我们向 往的地方。
鸿毛 大雁的毛。 本文比喻事物微缺乏道。
有的人认为有些事轻于 鸿毛,便不去做。
五湖四海 泛指全国各地。 本文指_____队伍的人来 自全国各地,四面八方。
上大学的哥哥说他们班的 同学来自五湖四海。
人总是要死的,但 死的意义有不同 。中国古 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 司马迁 的说过:“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 而死,就 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 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 益而死的,他的死是 比泰山还要重的 。
尝试背下 来哦
默读第3自然段,看看毛主席 是怎样表达自己观点的?
互动课堂
朗读第1自然段,勾画出与中 心联络最亲密的一句话,找出重点 词语。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 指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 _____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 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 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 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 的一个同志。
点明 主题
全部,没有遗留全心全意源自为人民效劳用举例的方法来证明我们不怕批评。
默读第4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1.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 _____目的,走到一起来了,但要获得成功,还 要团结更多的人。
2.我们要正确对待困难,眼看到成绩、光明,要 进步我们的勇气,不要灰心。
3.要正确对待牺牲。
4._____队伍的人要互相关心、保护、帮助。
泰山
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 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 就比鸿毛还轻。
内容相对 感情相反
阅读链接
读课本?十里长街送总理?片段,交流: 从人们的哪些举动中,能看出总理是为人民 利益而死的?

六年级语文下册为人民服务课文

六年级语文下册为人民服务课文

六年级语文下册为人民服务课文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2课为人民服务课文《为人民服务》是语文六年级下册书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

在此整理了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2课《为人民服务》课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2课《为人民服务》课文(一九四四年九月八日)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

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

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

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

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为人民服务》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为人民服务》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为人民服务》知识点作者介绍: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从1949年到1976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

我会写:彻:彻底透彻贯彻彻夜彻头彻尾迁:迁移迁都拆迁变迁事过境迁泰:泰山泰斗国泰民安泰然处之迫:压迫迫害饥寒交迫从容不迫批:批评批判批驳批示批改标:目标路标商标标题标新立异牺:牺牲牺牛牺牲品炊:炊烟炊具炊帚野炊炊事员葬:葬礼土葬下葬火葬海葬形近字:革(革命)束(结束)彻(彻底)沏(沏茶)泰(泰山)秦(秦腔)迫(强迫)追(追逐)牺(牺牲)洒(洒水)炊(野炊)饮(饮水)多音字:说shuō说服shuì游说正zhèng正常zhēng正月兴xīng兴奋xìng兴趣难nàn苦难nán难免近义词:彻底——全部改正——纠正责任——义务寄托——寄予反义词:压迫——反抗批评——表扬兴旺——萧条提高——降低理解词语:【解放】解除束缚,得到自由或发展;推翻反动统治,特指我国1949年推翻国民党统治。

【法西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意、日三国的统治者实行恐怖独裁,推行侵略政策,被人们称为“法西斯”。

【泰山】泰山:山名,在山东省。

古人以泰山为高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和重大的、有价值的事物。

【鸿毛】大雁的毛,比喻轻微或不足道的事物。

【剥削】无偿地占有别人的劳动或产品,主要是凭借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权来进行的。

【兴旺】兴盛;旺盛。

【追悼】指的是沉痛地怀念死者,表示哀悼的意思。

【寄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根据地】据以长期进行武装斗争的地方,特指我国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

【精兵简政】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五湖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联系上下文,可理解为革命队伍的人来自全国各地,四面八方。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2课《为人民服务》图文讲解+知识要点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2课《为人民服务》图文讲解+知识要点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2课《为人民服务》图文讲解+知识要点课文知识点一、理解词语泰山:山名,在山东省。

古人以泰山为高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和重大的、有价值的事物。

鸿毛:大雁的毛,比喻事物微不足道。

精兵简政: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五湖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联系上下文,可理解为革命队伍的人来自全国各地,四面八方。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追悼:指的是怀念死者,表示哀悼的意思。

二、本文结构提出论点(1段)——证明论点(2—4段)——提出号召(5段)文章开头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完全、彻底的为人民服务;然后结合当前的实际,从三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三、作家作品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

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村一个农民家庭。

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作品有《论持久战》《为人民服务》《矛盾论》《实践论》等等。

毛泽东的诗词也很有名,如《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卜算子·咏梅》《长征·七律》等。

四、理解句子1.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文章开篇就点明主题。

整段话表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军队的根本宗旨,张思德同志就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共产党员努力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典范之一。

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革命历史题材的课文,结合学生所知道的事例交流对这段话的理解。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为人民服务》教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为人民服务》教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为人民服务》教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为人民服务》教案(一)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五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司马迁、鸿毛、兴旺、炊事员。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4.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1.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理解一些含意深刻的句子。

课前准备:1.生字、生词卡片或课件。

2.重点句子的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联系前文,导入新课同学们,通过对本组前两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看到了志士在刑场上视死如归、英雄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历史画面。

缅怀着革命先辈,我们心中涌动着深深的怀念。

今天,我们继续跟随时空的转换,到延安窑洞前去聆听毛泽东主席的深情演讲。

(板书课题)二、激发兴趣,初读感知《为人民服务》这篇演讲稿你们的爷爷奶奶曾经背过、爸爸妈妈也曾经读过,文中究竟散发着什么样的魅力在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呢?1.通过课前阅读“资料袋”和预习课文,你知道《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做的演讲?2.自主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注意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3.交流初读收获⑴认读生字词⑵指读课文,校正读音⑶交流讨论: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三、品析词句,理解感悟围绕“为人民服务”,毛泽东主席是怎样层层深入,进行具体表述的?细读课文,随着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们会感受到毛泽东主席语言表达的魅力。

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课文开头明确提出谁为人民服务,为什么为人民服务?⑴出示句子:“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去掉“完全”、“彻底”两个词,比较读,体会两个词语中包含的意思。

说说八路军、新四军这支革命的队伍为解放人民而不惜流血牺牲的事例。

⑵再读开头,感悟写法。

(直接点题,亮明观点)⑶根据提示背诵: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 )、( ),是( )。

统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为人民服务》优秀课件

统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为人民服务》优秀课件
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结合
具体事例,理解重点句的意思。(重点)
3. 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难点)Biblioteka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预习读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
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遇到读不顺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彻 迁 泰 迫 批
鸿毛:大雁的毛。常用来比喻事物轻微,不值得
一提。
剥削:无偿地占有别人的劳动或产品,主要是
凭借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权来进行的。
五湖四海:泛指全国各地。文中指革命队伍的人来
自全国各地,四面八方。
精兵简政:精简人员,缩小机构。文中是指减轻人
民的负担,使部队、机关变得更精干,
更有战斗力。
探究读
根据朗读指导,朗读课文,探究下列问题:
12 为人民服务
全心全意 服务人民
1944年,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毛泽东
同志迈着沉重的步子走上会台,作了题为《为人
民服务》的演讲。今天,让我们回到张思德同志
的追悼会现场,在毛主席的演讲中缅怀这位为人
民利益而牺牲的好同志。
张思德出生于一个穷苦农民家庭。1933年
加入红军,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
无的放矢。
2.启发性。要通过充实的内容,晓之以理,让
听众心悦诚服地接受演说词需要阐明的意见和观点,
明确努力的方向和行动的目标。
3.感染性。由于演讲词是说给人听的,语言要
明白晓畅、自然朴素,演说者要能够现身说法,与
听众作感情上的交流,同时,为使演讲词以情动人,
在字里行间都应该倾注演讲者的真情实感。
说说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第12课 为人民服务 教学课件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第12课 为人民服务 教学课件
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五页。
三、在下面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 因为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不怕别人批评指正。
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
2.(
)你说的对,我们(
)改正。
只要

3.(
)你认为自己的看法正确,(
)应该坚持到底。
既然

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五页。
课后习题解析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2—3自然段。 解析:背诵课文要建立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 另外,抓 住文章的行文线索,也有助于我们背诵。第2自然段是关于 死的意义和价值的论述。第4自然段是讲为了实现我们共同
爱戴。1976 年1月8日,周总理因病逝世,1月11日,首都人民全部聚集到北
京长安街送总理,场面十分感人。 人总是要死的,但每个人死的意义是不同的。国难当头,那些为了人民
挺身而出的英雄,他们的死的意义是重大的,甚至远重于泰山,他们的牺牲 会沉淀在历史长河中,镌刻进民族魂,被后代永远铭记。这一句也运用了夸 张的手法,赞扬了那些为了国家牺牲的英雄的伟大品质。
第十二页,共三十五页。
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思考:作者是围绕什么进行论述的?
死的意义不同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全段的中心句。
第十三页,共三十五页。
思考: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句进行论述的?
先引用司马迁的话做论据,再具体讲什么样人的死毫无 意义,什么样的人死得有价值。最后肯定张思德的死比泰山 还要重。
第三十一页,共三十五页。
3.读下面这段话。说说每句话的意思,想想句子之间是怎样连 起来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 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 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 的办。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为人民服务》优质课件(共94张PPT)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为人民服务》优质课件(共94张PPT)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 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 就比鸿毛还轻。
品读课文
“为……而死”和“替……去死”,虽 然句子的形式区别不大,但感情色彩有天壤 之别,前一句用“为……而死”极力颂扬为 人民利益而死的行为;后一句用“替……去 死”表现出极为憎恶的感情。
品读课文
学习第3自然段,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
导入二 视频欣赏:电影《张思德》片段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说说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 面的意思。
参考答案: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 讲了四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如何对待 “死”——强调“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 泰山还要重;二是如何对待批评——强调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我们的缺点;三是如何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对待困难——强调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 和光明;四是如何对待死去的同志——强调 不管是谁,只要他做过有益的工作,都要给 他送葬,开追悼会。
12 为人民服务
第1课时
第2课时
新课导入
第1课时
两弹元勋 解放军好战士 党的好干部
邓稼先
雷锋
焦裕禄
写作背景
1944年9月8日,即张思德牺牲后3天,中 央直属机关在延安凤凰山脚枣园的操场上为他 举行了约千人的追悼会,毛主席亲笔写了“向 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联。 下午一点多,毛主席迈着沉重的步子走上祭台, 作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演讲。
寄托哀思 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品读课文
课后交流,你对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这句名言有什么样的理解。思考: 为什么同样是死,有的就重于泰山,有的就轻 于鸿毛?
结合“阅读链接”《十里长街送总理》以及 《十六年前的回忆》,说一说谁的死“重于泰 山”,谁的死“轻于鸿毛”。

小学六年级下学期语文第12课为人民服务课件

小学六年级下学期语文第12课为人民服务课件
创作目的
毛泽东同志亲自参加了张思德的追 悼会,并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 著名演讲。
课文的写作风格
01
0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3
语言特点
文章语言朴素、自然、流 畅,表达出了作者的真挚 感情。
修辞手法
文章运用了排比、对比等 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 动有力。
写作技巧
文章通过讲述张思德同志 的事迹和精神,展现了共 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的宗旨和革命精神。
在分享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观察,阐述 对“为人民服务”的理解,例如在社区、学校、家庭中如何 践行这一理念。
学生提出对课文的疑问和思考
学生提出对课文的疑问和思考,可以激发他们的探究精神和批判性思维,促进他 们对课文的深入思考。
对于学生的疑问和思考,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启发,帮助他们找到答案或 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强调以人民利益为中心,反对个人主义和自私自利的行为。
“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时刻关注人民的利益,尽自己所能去帮助 和服务他人。
“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性
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
国家繁荣昌盛的动力
只有当人们都具备“为人民服务”的 精神,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促 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个国家的人民都具有“为人民服务 ”的精神,将为国家的繁荣昌盛提供 源源不断的动力。
PART 02
课文内容解析
课文结构解析
01
课文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提 出论点、论证论点、总结论点、 号召行动和结尾。
02
每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内容和作 用,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文章结构 。
重点词汇解释
“为人民服务”:指为人民的利益而 工作,是党的根本宗旨。党之所以能 够带领全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打败 日本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反动集团,之 所以能够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 就、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设了崭新 的中国,就是因为党代表了人民的利 益和愿望,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为人民服务”是对每个共产党员 和干部的最低要求,也是最高追求。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为人民服务|人教课标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为人民服务|人教课标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演讲词的普通特点。

2、培养逻辑思想和概括文章次要内容的能力。

3、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努力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教学重点:培养逻辑思想和概括文章次要内容的能力。

教学难点:建立正确的人生观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运用背景材料导入课文。

张思德生平及次要业绩介绍:张思德,1915年出生于四川仪陇县一个贫困农民的家中,从小是个孤儿,苦难的生活磨砺出他坚韧的性情。

1933年5月跟随红军长征。

1937年因伤病被编到警卫连,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年春调回延安,在中央警卫营担任通讯班长。

1942年10月担任中央警卫团兵士。

1944年9月5日,张思德带领兵士挖窑烧炭,窑洞即将挖成忽然塌方,他奋力救出兵士,本人则被砸埋在窑洞里牺牲,时年29岁。

张思德终身是短暂的,他把青春和生命献给了党和人民。

在他牺牲后3天,中共中央警备团为他举行了隆重的悲悼会,毛泽东亲笔题辞:“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并在会上作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

从此,“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流传开来,并成为党的宗旨,每个党员和要求进步的同志的座右铭。

二、听录音或听老师范读课文,初步了解演讲内容,并领会演讲者的感情。

三、先生分组浏览,讨论。

要求:逐段浏览,用简洁的言语概括次要内容。

四、班级讨论、交流。

讨论题:这篇演讲词的主题是甚么?围绕这一主题,演讲者次要讲了哪些内容?提示:这篇演讲词的主题是“为人民服务”,围绕这一主题,演讲者次要讲了以下内容:(1)指出我队伍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2)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3)我们要为人们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4)指出为人民利益而牺牲是“死得其所”,但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5)号召大家悲悼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同志,寄托哀思,团结起来。

这篇演讲词内容丰富,演讲思绪清晰。

这是一篇政论型演讲,这类演讲最大的特点是以理服人,因而理要清,意要明,材料要翔实,逻辑性要强,要自始至终有一条线索贯穿其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文内容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

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

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看到希望,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

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

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

这要成为一个制度。

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

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

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一九四四年九月八日)
毛泽东
资料袋
《为人民服务》是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会议上作的演讲。

张思德出生在四川省仪陇县一个穷苦农民家庭。

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年,经历长征,负过伤。

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经担任过中央警备团警卫班长和毛泽东的卫士。

1944年9目5日,他带领战士在陕北安塞县执行烧炭任务时,即将挖成的窑洞突然塌方,他奋力地战友推出洞去,自己却被埋在窑洞里,牺牲时年仅29岁。

毛泽东在演讲中,号召全党全军向他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