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中学全等三角形证明及方法总结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证明三角形全等方法总结

初中数学证明三角形全等方法总结

初中数学证明三角形全等方法总结姓名:__________指导: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在证明线段或角相等时,解题的关键往往是根据条件找到两个可能全等的三角形,再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最后得出结论.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以证明分别属于两个三角形中的线段或角相等.下面介绍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几种方法,供同学们参考.一、利用公共角证明全等【例题1】如图1,已知AB =AC, AE =AF,BF 交CE 于点O.图1求证: ∠ABF =∠ACE.分析:要证明∠ABF=∠ACE,只需证明△BOE≌△COF 或△ABF≌△ACE. 而由图形可知∠A 是公共角,又由已知条件AB =AC, AE=AF, 所以△ABF≌△ACE(SAS),于是问题获证.证明:略.二、利用对顶角证明全等【例题2】如图2,点B、E、F、D 在同一条直线上,AB =CD,BE =DF,AE =CF,连接AC 交BD 于点O.图2求证:AO =CO.分析:要证明AO=CO,只需证明△AOE≌△COF或△AOB≌△COD 即可.根据现有条件都无法直接证明.而由已知条件AB =CD,BE =DF, AE =CF 可直接证明△ABE≌△CDF,则有∠AEB=∠CFD,进而有∠AEO=∠CFO,再利用对顶角相等即可证明△AOE≌△COF(AAS)于是问题获证.证明:略.三、利用公共边证明全等【例题3】如图3,已知AB =CD,AC =BD.图3求证:∠B =∠C.分析:设AC 与BD 交于点O,此时∠B 与∠C 分别在△AOB 和△DOC 中,而用现有的已知条件是不可能直接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需添加辅助线来构造另一对全等三角形.此时可以连接AD,那么AD 是△ABD 和△DCA 的公共边,这样可以证明△ABD≌△DCA(SSS),从而可证明∠B =∠C,于是问题获证.证明:略.四、利用相等线段中的公共部分证明全等【例题4】如图4,点E、F 是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上的两点,AF =CE.图4求证:BE∥DF.分析:要证明BE∥DF, 只需证明∠BEC =∠DFA,此时可以转换为证明∠AEB =∠CFD, 进而证明△AEB≌△CFD(SAS). 而AE = AF - EF , CF = CE - EF , 故AE = CF .证明:∵ 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 AB∥CD,AB = CD,∴ ∠BAE = ∠DCF,∵ AE = AF - EF , CF = CE - EF , AF =CE,∴ AE = CF,∴ △AEB ≌ △CFD(SAS),∴ ∠AEB =∠CFD,∴ ∠BEC =180° - ∠AEB = 180° - ∠CFD = ∠DFA,∴ BE∥DF.五、利用等角中的公共部分证明全等【例题5】如图5,已知∠E =30°,AB =AD,AC =AE,∠BAE=∠DAC.图5求:∠C 的度数.分析:已知∠E =30°,要求∠C,可考虑证明△ABC≌△ADE , 由∠BAE =∠DAC , 结合图形可知∠BAC =∠DAE,于是问题获解.证明:∵ ∠BAE=∠DAC,∴ ∠BAE + ∠EAC = ∠DAC + ∠EAC,∴ ∠BAC =∠DAE,∵ AB =AD,AC =AE,∴ △ABC ≌ △ADE(SAS),∴ ∠C = ∠E = 30° .六、利用互余或互补角的性质证明全等【例题6】如图6,已知∠DCE =90°,∠DAC =90°,BE⊥AC 于点B, 且DC =EC, 能否找出与AB + AD 相等的线段,并说明理由.图6分析:由于AC =AB + BC,可以猜想AC =AB + AD,或BE =AB + AD,此时只需证明AD =BC 即可.而事实上,用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到∠DCA =∠E,从而证明△ADC ≌ △BCE,问题获证.注意考点: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证明:∵ BE⊥AC,∴ ∠EBC = 90°,∵ ∠DCA + ∠ACE = ∠DCE = 90°,∠E + ∠ACE = 90°,∴ ∠DCA =∠E,∵ ∠DAC = ∠EBC = 90°,DC =EC,∴ △ADC ≌ △BCE(AAS),∴ AC = BE , AD = BC,∴ AB + AD = AB + BC = AC = BE .七、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构造全等三角形证明全等考点: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例题7】如图7,点P 是∠ABC 的平分线BN 上一点,PE 垂直AB 所在的直线与E , PF 垂直BC 所在的直线于F, ∠PAB + ∠PCB = 180°.图7求证:PA = PC.证明:∵ BN 是∠EBC 的角平分线,PE⊥BA,PF⊥BC,∴ ∠PEA = ∠PFC = 90°,PE = PF ,∵ ∠PAB + ∠PAE = ∠PAB + ∠PCB = 180°,∴ ∠PAE = ∠PCF,∴ △PAE ≌ △PCF,∴ PA = PC.八、利用截长补短法构造全等三角形证明全等所谓截长法是指在较长的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等于较短的线段,而补短法是指延长较短的线段等于较长的线段,通过截长补短可以把分散的条件相对集中起来,以便构造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全等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全等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全等三角形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几何学中的基础知识之一。

全等三角形指的是具有相同形状和大小的三角形,它们的对应边和对应角分别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对于解题和证明都有很大的帮助。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全等三角形的知识点。

1.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包括以下几点:(1)对应边相等,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则它们的对应边相等。

(2)对应角相等,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则它们的对应角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则它们的面积相等。

2.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判定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有以下几种方法:(1)SSS判定法,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2)SAS判定法,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一条边和夹角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3)ASA判定法,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一对角和夹边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4)AAS判定法,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对角和一条边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3. 全等三角形的应用。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在解题和证明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几何证明中常常会用到全等三角形的知识。

例如,通过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推导出它们的其他性质,进而解决一些几何问题。

此外,在实际生活中,全等三角形的知识也有着一定的应用。

例如在建筑、工程等领域,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以进行测量、设计和施工等工作。

总之,全等三角形是几何学中的重要概念,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对于学习和应用几何知识都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的总结,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

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总结

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总结

证明全等三角形的一般方法一、当已知两个三角形中有两边对应相等时,找夹角相等(SAS)或第三边相等(SSS)。

例1.如图1,已知:AC=BC,CD=CE,∠ACB=∠DCE=60°,且B、C、D在同一条直线上。

求证:AD=BEAEB C D图1二、当已知两个三角形中有两角对应相等时,找夹边对应相等(ASA)或找任一等角的对边对应相等(AAS)例2. 如图2,已知点A、B、C、D在同一直线上,AC=BD,AM∥CN,BM∥DN。

求证:AM=CNM NA CB D图2三、当已知两个三角形中,有一边和一角对应相等时,可找另一角对应相等(AAS,ASA)或找夹等角的另一边对应相等(SAS)例3. 如图3,已知:∠CAB=∠DBA,AC=BD,AC交BD于点O。

求证:△CAB≌DBAD COA B图3四、已知两直角三角形中,当有一边对应相等时,可找另一边对应相等或一锐角对应相等例4.如图4,已知AB=AC,AD=AG,AE⊥BG交BG的延长线于E,AF⊥CD交CD的延长线于F。

求证:AE=AFAF ED GB C图4五、当已知图形中无现存的全等三角形时,可通过添作辅助线构成证题所需的三角形例5.如图5,已知△ABC中,∠BAC=90°,AB=AC,BD是中线,AE⊥BD于F,交BC于E。

求证:∠ADB=∠CDEA图5D CB A F E DC B A 常用证题技巧一、倍长中线(线段)造全等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 例1、已知,如图△ABC 中,AB=5,AC=3,则中线AD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二、截长补短 1、如图,ABC ∆中,AB=2AC ,AD 平分BAC ∠,且AD=BD ,求证:CD ⊥AC三、借助角平分线造全等2、如图,△ABC 中,AD 平分∠BAC ,DG ⊥BC 且平分BC ,DE ⊥AB 于E ,DF ⊥AC 于F. 求证:BE=CF四、借旋转造全等三角形例1 正方形ABCD 中,E 为BC 上的一点,F 为CD 上的一点,BE+DF=EF ,求∠EAF 的度数.五、涉高可用求面积法14.矩形ABCD 的边AD 上有一点P ,PQ ⊥AC 于点Q ,PH ⊥BD 于点H ,AB=6,C D B A ED G FCB AAD=8,则PQ+PH 的______________值;六、巧用角平分线定理及逆定理证题17.如图10,BD=CD ,BF ⊥AC ,CE ⊥AB.求证:点D 在∠BAC 的平分线上.18. 已知,如图11,在△ABC 中,∠C=900,AD 平分∠BAC ,DE ⊥AB 于点E ,点F 在AC 上,BD=DF.求证:(1)CF=EB ;七、巧用线段垂直平分线证题:例2. 如图,在△ABC 中,BC=8cm,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点D ,交AC 于点E, △BCE 的周长等于18cm, 则AC 的长等于( )例5.如图,△ABC 中,AB 与AC 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F,且分别交AB 于D ,交AC 于E 。

全等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全等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全等三角形知识点归纳全等三角形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它对于解决几何问题有着关键作用。

下面就来对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点进行一个全面的归纳。

一、全等三角形的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全等用符号“≌”表示,读作“全等于”。

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也就是说,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它们相对应的边的长度是一样的。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对应角的度数完全相同。

3、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

因为对应边相等,所以三条边相加的总和也相等。

4、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由于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所占的空间大小也就一样。

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边边边”(SSS):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比如有三角形 ABC 和三角形 DEF,如果 AB = DE,BC = EF,AC = DF,那么三角形 ABC ≌三角形 DEF。

2、“边角边”(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例如在三角形 ABC 和三角形 DEF 中,AB = DE,∠A =∠D,AC = DF,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3、“角边角”(ASA):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假设三角形 ABC 和三角形 DEF 中,∠A =∠D,AB = DE,∠B =∠E,那么三角形 ABC ≌三角形 DEF。

4、“角角边”(AAS):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比如三角形 ABC 和三角形 DEF 中,∠A =∠D,∠B =∠E,BC = EF,这两个三角形就是全等的。

5、“斜边、直角边”(HL):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在直角三角形 ABC 和直角三角形 DEF 中,如果斜边 AC =斜边DF,直角边 BC =直角边 EF,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四、寻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的方法1、有公共边的,公共边是对应边。

例如三角形 ABC 和三角形 ABD,AB 就是两个三角形的公共边,是对应边。

证明全等三角形黄金总结(初中几何)

证明全等三角形黄金总结(初中几何)

证明全等三角形黄金总结全等三角形是初中几何的重点学习内容,学习好初中几何有利于将来学习高中立体几何,更有助于日常的几何关系处理。

这里,结合本人经验,给亲爱的初中同学总结了一下比较典型的证明方法,希望可以帮到学子学习上更上一层楼。

全等三角形指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及三个角都对应相等,全等三角形共有5种基本的判定方式:1. SSS(只要两个三角形对应的三条边长度一样,即可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边边边)举例:如下图,AC=BD,AD=BC,求证△ACD与△BDC全等。

证明:AC=BD,AD=BC,CD=CD(SSS).∴△ACD≌△BDC.2. SAS(只要两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相等,且两条边的夹角也相等,即可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边角边)举例:如下图,AB平分∠CAD,AC=AD,求证△ACB≌△ADB全等。

证明:∵AB平分∠CAD.∴∠CAB=∠BAD.∵AC=AD,∠CAB=∠BAD,AB=AB(SAS).∴△ACB≌△ADB.3. ASA(只要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且两个角夹的边也对应相等,即可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称:角边角)举例:如下图,AB=AC,∠B=∠C,求证△ABE≌△ACD.证明:∵∠A=∠A,AB=AC,∠B=∠C(ASA).∴△ABE≌△ACD.4. AAS(只要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且其中一个相等的角的侧边也对应相等,即可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称:角角边)。

注意:不要与ASA(角边角)搞混。

举例:如下图,AB=DE,∠A=∠E,求证△ABC≌△EDC。

证明:∵∠A=∠E,∠ACB=∠DCE,AB=DE (AAS).∴△ABC≌△EDC.5. HL(只要两个直角三角形的一条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即可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称:斜边、直角边)(Rt:直角三角形)举例:如下图,Rt△ADC与Rt△BCD,AC=BD,求证△ADC≌t△BCD.证明:AC=BD,CD=CD(HL).∴△ADC≌t△BCD.注意事项:SSS、SAS、ASA、AAS可用于任意三角形;HL只限于直角三角形.注意SSA、AAA不能判定全等三角形.几何题要多加练习,熟练掌握以上5种方法即可破解大部分初中几何难题。

数学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数学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数学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我们要证明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

全等三角形意味着两个三角形的所有边和角都完全相等。

为了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我们需要使用一些特定的方法。

这里我们介绍五种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1. 边边边 (SSS)
2. 边角边 (SAS)
3. 角边角 (ASA)
4. 角角边 (AAS)
5. 角角角 (AAA)
我们将通过例子来解释如何使用这些方法。

通过解方程组,我们得到: [{a: -b - c + g + h + i, d: -e - f + g + h + i}]
但在这个问题中,我们不需要解方程组,而是要理解如何使用三角形全等的五种证明方法。

现在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解释如何使用这五种方法:
假设我们有两个三角形ABC和DEF,其中 AB=DE, BC=EF 和∠A=∠D。

根据边角边(SAS) 方法,我们可以证明三角形ABC和三角形DEF是全等的。

其他四种方法也可以通过类似的方式进行解释。

总结:
1. 边边边 (SSS):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边都相等,则它们是全等的。

2. 边角边(SAS):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和一个夹角相等,则它们是全等的。

3. 角边角 (ASA):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一个角和它所夹的两边都相等,则它们是全等的。

4. 角角边 (AAS):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和一个非夹的边相等,则它们是全等的。

5. 角角角 (AAA):即使两个三角形的所有角都相等,它们也不一定全等。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五种证明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五种证明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五种证明方法一:SSS判定法(边边边判定法)该方法基于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即三角形的三边相等。

假设有两个三角形ABC和DEF,若AB=DE,BC=EF,AC=DF,则可以得出两个三角形全等。

证明:假设有两个三角形ABC和DEF,且已知AB=DE,BC=EF,AC=DF。

通过图形可以发现,若容器DAB将图形DEF旋转并平移后完全重合于ABC,则两个三角形全等。

因此,通过旋转和平移操作,将DEF旋转至直线AC上的点F与C匹配,同时将点F移动至点C。

由于线段DE和线段AC相等,而由已知条件可知线段DF与线段AC相等,所以线段DC也与线段AC相等。

因此,可以得出点C与点D重合,即三角形DEF重合于三角形ABC,证明了两个三角形全等。

方法二:SAS判定法(边角边判定法)该方法基于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即当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和夹角分别相等时,它们全等。

假设有两个三角形ABC和DEF,若AB=DE,角A=角D,BC=EF,则可以得出两个三角形全等。

证明:假设有两个三角形ABC和DEF,已知AB=DE,角A=角D,BC=EF。

根据已知条件可以得出角D与角A相等,以及线段DE与线段AB相等。

通过这两个已知条件可以得出点D与点A重合,即三角形DEF与三角形ABC重合,证明了两个三角形全等。

方法三:ASA判定法(角边角判定法)该方法基于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即当两个三角形的两角和一边分别相等时,它们全等。

假设有两个三角形ABC和DEF,若角A=角D,角B=角E,AB=DE,则可以得出两个三角形全等。

证明:假设有两个三角形ABC和DEF,已知角A=角D,角B=角E,AB=DE。

根据已知条件可以得出角D与角A相等,角E与角B相等,以及线段AB与线段DE相等。

通过这三个已知条件可以得出三角形DEF与三角形ABC完全重合,证明了两个三角形全等。

方法四:HL判定法(斜边和高判定法)该方法基于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即当两个三角形的斜边和高分别相等时,它们全等。

三角形全等证明

三角形全等证明

三角形全等证明三角形全等,是初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几何学的基础性质。

在数学应用过程中,经常需要通过证明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以推导出相应的性质和结论。

因此,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方法和技巧,对于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升以及应用能力的提高都是至关重要的。

三角形全等一般是通过三边、两边一角和两角一边的相等关系来进行判断的。

其中,三边全等为SAS,两边一角全等为ASA,两角一边全等为AAS。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三种全等证明方法。

SAS法则:指边边边全等法则,即通过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来证明它们全等。

为了使用SAS法则进行证明,需要找到两个三角形,保证它们的一条边相等,与另一个角的度数相等,并且另一条边也相等。

例如:两个三角形的所有角度相等,但是形状有所不同。

假设第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AB等于第二个三角形的一条边DE,第一个三角形的另一条边AC等于第二个三角形的另一条边DF,第一个三角形的内角CAB等于第二个三角形的内角EDF,则可以通过SAS法则进行全等证明。

ASA法则:指角边角全等法则,即通过两个三角形的夹角和它们的一条边来证明它们全等。

为了使用ASA法则进行证明,需要找到两个三角形,保证它们的一条边相等,与另两个角的度数依次相等。

例如:两个三角形,假设它们共享一条边AB且角A和角B的度数分别等于角D和角E的度数,并且另一个角在两个三角形中分别为角C和角F,则可以通过ASA法则进行全等证明。

AAS法则:指角角边全等法则,即通过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和一个边来证明它们全等。

为了使用AAS法则进行证明,需要找到两个三角形,保证它们的两个角度相等,并且另一条边也相等。

例如:两个三角形中,假设它们的两个角都相等,其中一个角为角A,另一个角为角B,且两个三角形的边AC和BD相等,则可以通过AAS法则进行全等证明。

总结来说,三角形全等是通过三边、两边一角和两角一边的相等关系来进行判断的。

三边全等法则SAS、角边角全等法则ASA和角角边全等法则AAS,都有着自己的证明方法。

全等三角形证明判定方法分类分析情况总结

全等三角形证明判定方法分类分析情况总结

,.全等三角形(一)SSS【知识要点】1.全等图形定义:两个可以重合的图形称为全等图形.2.全等图形的性质:(1)全等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2)全等图形的面积相等3.全等三角形:两个可以完满重合的三角形称为全等三角形( 1)表示方法:两个三角形全等用符号“≌”来表示,读作“全等于”如ABC与DEF 全等,记作ABC ≌DEF(2)符号“≌”的含义:“∽”表示形状相同,“ =”表示大小相等,合起来就是形状相同,大小也相等,这就是全等.(3)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极点叫做对应极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4)证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平时把表示对应极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地址上.4.全等三角形的判断(一):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与成“边边边”或“ SSS”.AB DEA D如图,在ABC 和DEF 中BC EFAC DFB CE FA 50 , BC 9cm,CE 5cm ,求EDF 的度数及CF的长.例 3.如图,已知:AB=AD, AC=AE,BC=DE,求证:BAE CADABDEC例 4.如图 AB=DE, BC=EF,AD=CF,求证:(1)ABC≌DEF( 2) AB//DE, BC//EF ADABC ≌DEFB C【典型例题】A EF 例 1.如图,ABC ≌ADC ,点B与点D是对应点,BAC26,且B20, S ABC1,求CAD , D ,ACD 的度数及ACD 的面积.B CD例 2.如图,ABC ≌DEF,A D,.例 5.如图,在ABC中 C90 , D、E分别为AC、AB上的点,且BE=BC,DE=DC,求证:( 1)DE AB ;( 2) BD均分ABC(角均分线的相关证明及性质)AEDBC【牢固练习】1.下面给出四个结论:①若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则它们形状必然相同;②若两个图形的形状相同,则它们必然是全等图形;③若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则它们必然是全等图形;④若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则它们的大小必然相同,其中正确的是()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2 .如图,ABD ≌CDB ,且AB和CD是对应边,下面四个结论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ABD和 CDB 的面积相等ADB、ABD和 CDB 的周长相等C、A ABD C CBD B CD、 AD//BC 且 AD=BC3 .如图,ABC≌BAD ,A和B以及C和D分别是对应点,若是D CC 60,ABD35 ,则BAD 的度数为()A、85B、 35C、60D、 804 .如图,ABC ≌ DEF ,AD=8,BE=2,则AE等于()A 、6B、 5C、 4D、 3CEA BBAFD EA E DB C第5题图C第6题图DF第 4题图5.如图,要使ACD ≌ BCE ,则以下条件能满足的是()A 、AC=BC, AD=CE, BD=BE B、 AD=BD, AC=CE, BE=BDC 、DC=EC, AC=BC, BE=AD D 、AD=BE,AC=DC, BC=EC6.如图,ABE≌DCF ,点A和点D、点E和点F分别是对应点,则AB=,A,AE=,CE=,AB//,若AEBC ,则DF与BC的关系是.7 .如图,ABC ≌AED ,若B40 ,EAB30, C45 ,则 BAC,D,DAC.DC BAE DCAEFB D E C第 9题题图8.如图,若 AB=AC,BE=CD,AE=AD,则ABE ACD,所以AEB,B第 8第7题图题图,BAD.BAE9.如图,ABC ≌ DEF ,C90 ,则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C与 F互余B、 C与 F互补C、A与E互余D、 B与 D互余10.如图,ACF≌DBE,E30 ,ACF 110 , AD 9cm,CD,求 D 的度数及BC的长.E FA B C D 11.如图,在ABC 与ABD 中,AC=BD,AD=BC,求证:ABC ≌ABDD CA B全等三角形(一)作业1.如图,ABC ≌CDA ,AC=7cm,AB=5cm.,则AD的长是()A、7cmB、5cmC、8cmD、无法确定,.2.如图,ABC ≌DCE ,A48 ,E62 ,点B、C、E在同素来线上,则ACD 的度数为()A、 48 B 、38C、 110D、 623.如图,ABC ≌DEF ,AF=2cm,CF=5cm,则AD=.4.如图,ABE ≌ACD , A 100 , B 25 ,求BDC 的度数.AD EB C5.如图,已知,AB=DE, BC=EF, AF=CD,求证: AB//CDA BFCE D,.6.如图,已知AB=EF, BC=DE, AD=CF,求证:①ABC ≌FED②AB//EFED FA CB7.如图,已知AB=AD, AC=AE, BC=DE,求证:BAD CAEABECD,.全等三角形(二)AD=AE,∠ 1=∠ 2,由此你能得出哪些结论?给出证明.【知识要点】定义: 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几何表示A D 【例 3】如图已知: AE=AF,AB=AC,∠ A=60°,∠ B=24°,求∠ BOE的度数 .BEB C E FO如图,在ABC 和 DEF 中,ACAB DEF【例 4】如图, B,C, D 在同一条直线上,△ABC,△ ADE是等边三角形,B E ABC ≌ DEF (SAS)BC EF求证:① CE=AC+DC;②∠ ECD=60°.E【典型例题】A【例 1】已知:如图, AB=AC, AD=AE,求证: BE=CD.ABDC【例 5】如图,已知△ ABC、△ BDE均为等边三角形。

2021初中数学证明三角形全等方法总结

2021初中数学证明三角形全等方法总结

2021初中数学证明三角形全等方法总结在证明线段或角相等时,解题的关键往往是根据条件找到两个可能全等的三角形,再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最后得出结论.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以证明分别属于两个三角形中的线段或角相等.下面介绍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几种方法,供同学们参考.一、利用公共角证明全等【例题 1】如图 1,已知 AB = AC, AE = AF,BF 交 CE 于点 O.图 1求证:∠ABF =∠ACE.分析:要证明∠ABF=∠ACE,只需证明△BOE≌△COF 或△ABF≌△ACE. 而由图形可知∠A 是公共角,又由已知条件 AB = AC, AE= AF, 所以△ABF≌△ACE(SAS),于是问题获证.证明:略.二、利用对顶角证明全等【例题 2】如图 2,点 B、E、F、D 在同一条直线上,AB = CD,BE =DF,AE = CF,连接 AC 交 BD 于点 O.图 2求证:AO = CO.分析:要证明 AO=CO,只需证明△AOE≌△COF 或△AOB≌△COD 即可.根据现有条件都无法直接证明.而由已知条件 AB =CD,BE = DF, AE = CF 可直接证明△ABE≌△CDF,则有∠AEB=∠CFD,进而有∠AEO=∠CFO,再利用对顶角相等即可证明△AOE≌△COF(AAS)于是问题获证.证明:略.三、利用公共边证明全等【例题 3】如图 3,已知 AB = CD,AC = BD.图 3求证:∠B =∠C.分析:设 AC 与 BD 交于点 O,此时∠B 与∠C 分别在△AOB 和△DOC 中,而用现有的已知条件是不可能直接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需添加辅助线来构造另一对全等三角形.此时可以连接 AD,那么 AD 是△ABD 和△DCA 的公共边,这样可以证明△ABD≌△DCA(SSS),从而可证明∠B =∠C,于是问题获证.证明:略.四、利用相等线段中的公共部分证明全等【例题 4】如图 4,点 E、F 是平行四边形 ABCD 的对角线 AC 上的两点,AF = CE.图 4求证:BE∥DF.分析:要证明BE∥DF, 只需证明∠BEC =∠DFA,此时可以转换为证明∠AEB =∠CFD, 进而证明△AEB≌△CFD(SAS). 而 AE = AF - EF , CF = CE - EF , 故 AE = CF .证明:∵ 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 AB∥CD,AB = CD,∴∠BAE = ∠DCF,∵ AE = AF - EF , CF = CE - EF , AF = CE,∴AE = CF,∴ △AEB ≌ △CFD(SAS),∴ ∠AEB =∠CFD,∴ ∠BEC =180° - ∠AEB = 180° - ∠CFD = ∠DFA,∴ BE∥DF.五、利用等角中的公共部分证明全等【例题 5】如图 5,已知∠E =30°,AB = AD,AC = AE,∠BAE=∠DAC.图 5求:∠C 的度数.分析:已知∠E =30°,要求∠C,可考虑证明△ABC≌△ADE , 由∠BAE =∠DAC , 结合图形可知∠BAC =∠DAE,于是问题获解.证明:∵ ∠BAE=∠DAC,∴ ∠BAE +∠EAC= ∠DAC +∠EAC,∴ ∠BAC =∠DAE,∵ AB = AD,AC = AE,∴ △ABC ≌ △ADE(SAS) ,∴ ∠C = ∠E = 30° .六、利用互余或互补角的性质证明全等【例题 6】如图 6,已知∠DCE =90°,∠DAC =90°,BE⊥AC 于点 B, 且DC = EC, 能否找出与 AB + AD 相等的线段,并说明理由.图 6分析:由于 AC = AB + BC,可以猜想 AC = AB + AD,或 BE =AB + AD,此时只需证明 AD = BC 即可.而事实上,用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到∠DCA =∠E,从而证明△ADC ≌ △BCE,问题获证.注意考点: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证明:∵ BE⊥AC,∴ ∠EBC = 90°,∵ ∠DCA +∠ACE= ∠DCE = 90°,∠E +∠ACE= 90°,∴ ∠DCA =∠E,∵ ∠DAC = ∠EBC = 90°,DC = EC,∴ △ADC ≌ △BCE(AAS),∴ AC = BE , AD = BC,∴AB + AD= AB + BC = AC= BE.七、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构造全等三角形证明全等考点: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例题 7】如图 7,点 P 是∠ABC 的平分线 BN 上一点,PE 垂直 AB 所在的直线与 E , PF 垂直BC 所在的直线于F, ∠PAB + ∠PCB = 180°.图 7求证:PA = PC.证明:∵ BN 是∠EBC 的角平分线,PE⊥BA,PF⊥BC,∴ ∠PEA = ∠PFC = 90°,PE = PF ,∵ ∠PAB + ∠PAE = ∠PAB + ∠PCB = 180°,∴ ∠PAE = ∠PCF,∴ △PAE ≌ △PCF,∴ PA = PC.八、利用截长补短法构造全等三角形证明全等所谓截长法是指在较长的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等于较短的线段,而补短法是指延长较短的线段等于较长的线段,通过截长补短可以把分散的条件相对集中起来,以便构造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证明判定方法分类情况总结.docx

全等三角形证明判定方法分类情况总结.docx

.\全等三角形(一)SSS【知识要点】1.全等图形定义:两个能够重合的图形称为全等图形.2.全等图形的性质:(1)全等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2)全等图形的面积相等3.全等三角形:两个能够完全重合的三角形称为全等三角形( 1)表示方法:两个三角形全等用符号“≌”来表示,读作“全等于”如ABC与DEF 全等,记作ABC ≌DEF(2)符号“≌”的含义:“∽”表示形状相同,“ =”表示大小相等,合起来就是形状相同,大小也相等,这就是全等.(3)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4)证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4.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与成“边边边”或“ SSS”.AB DEA D如图,在ABC 和DEF 中BC EFAC DFB C E FABC ≌DEFA 50 , BC 9cm,CE 5cm ,求EDF 的度数及CF的长.例 3.如图,已知:AB=AD, AC=AE,BC=DE,求证:BAE CADABDEC例4.如图 AB=DE, BC=EF,AD=CF,求证:(1)ABC≌DEF( 2) AB//DE, BC//EF ADB C【典型例题】A 例 1.如图,ABC ≌ADC ,点B与点D是对应点,BAC26,且B20, S ABC1,求CAD , D ,ACD 的度数及ACD 的面积.B CD例 2.如图,ABC ≌DEF,EF A D.\例 5.如图,在ABC中 C90 , D、E分别为AC、AB上的点,且BE=BC,DE=DC,求证:( 1)DE AB ;( 2) BD平分ABC(角平分线的相关证明及性质)AEDBC【巩固练习】1.下面给出四个结论:①若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则它们形状一定相同;②若两个图形的形状相同,则它们一定是全等图形;③若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则它们一定是全等图形;④若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则它们的大小一定相同,其中正确的是()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2 .如图,ABD ≌CDB ,且AB和CD是对应边,下面四个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ABD和 CDB 的面积相等ADB、ABD和 CDB 的周长相等C、A ABD C CBD B CD、 AD//BC 且 AD=BC3 .如图,ABC ≌BAD ,A和B以及C和D分别是对应点,如果D CC 60 ,ABD35 ,则BAD 的度数为()A、85B、 35C、60D、 804 .如图,ABC ≌ DEF ,AD=8,BE=2,则AE等于()A 、6B、 5C、 4D、 3CEA BBAFD EA E DB C第 5 题图C第 6 题图DF第 4 题图5.如图,要使ACD ≌ BCE ,则下列条件能满足的是()A 、AC=BC, AD=CE, BD=BE B、 AD=BD, AC=CE, BE=BDC 、DC=EC, AC=BC, BE=AD D 、AD=BE,AC=DC, BC=EC6.如图,ABE≌DCF ,点A和点D、点E和点F分别是对应点,则AB=,A,AE=,CE=,AB//,若AEBC ,则DF与BC的关系是.7 .如图,ABC ≌AED ,若B40 ,EAB30 , C45 ,则 BAC,D,DAC.DC BAE DCAEFB D E C第 9 题题图8.如图,若 AB=AC,BE=CD,AE=AD,则ABE ACD,所以AEB,B第 8第 7 题图题图,BAD.BAE9.如图,ABC ≌ DEF ,C90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C与 F互余B、 C与 F互补C、A与E互余D、 B与 D 互余10.如图,ACF≌DBE,E30 ,ACF 110 , AD 9cm,CD 2.5cm,求 D 的度数及BC的长.E FA B C D 11.如图,在ABC 与ABD 中,AC=BD,AD=BC,求证:ABC ≌ABDD CA B全等三角形(一)作业1.如图,ABC ≌CDA ,AC=7cm,AB=5cm.,则AD的长是()A、7cmB、5cmC、8cmD、无法确定.\2.如图,ABC ≌DCE ,A48 ,E62 ,点B、C、E在同一直线上,则ACD 的度数为()A、 48 B 、38C、 110D、 623.如图,ABC ≌DEF ,AF=2cm,CF=5cm,则AD=.4.如图,ABE ≌ACD , A 100 , B 25 ,求BDC 的度数.AD EB C5.如图,已知,AB=DE, BC=EF, AF=CD,求证: AB//CDA BFCE D.\6.如图,已知AB=EF, BC=DE, AD=CF,求证:①ABC ≌FED②AB//EFED FA CB7.如图,已知AB=AD, AC=AE, BC=DE,求证:BAD CAEABECD.\全等三角形(二)AD=AE,∠ 1=∠ 2,由此你能得出哪些结论?给出证明.【知识要点】定义: 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几何表示A D 【例 3】如图已知: AE=AF,AB=AC,∠ A=60°,∠ B=24°,求∠ BOE的度数 .BEB C E FO如图,在ABC 和 DEF 中,ACAB DEF【例 4】如图, B,C, D 在同一条直线上,△ABC,△ ADE是等边三角形,B E ABC ≌ DEF (SAS)BC EF求证:① CE=AC+DC;②∠ ECD=60°.E【典型例题】A【例 1】已知:如图, AB=AC, AD=AE,求证: BE=CD.ABDC【例 5】如图,已知△ ABC、△ BDE均为等边三角形。

初中八上全等三角形证明方法归纳经典全

初中八上全等三角形证明方法归纳经典全

【第1部分 全等基础知识归纳、小结】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

两个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对应角。

概念深入理解:(1)形状一样,大小也一样的两个三角形称为全等三角形。

(外观长的像)(2)经过平移、旋转、翻折之后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称为全等三角形。

(位置变化)2、全等三角形的表示方法:若△ABC 和△A′B′C′是全等的,记作“△ABC ≌△A′B′C′”其中,“≌”读作“全等于”。

记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是工具、手段,最终是为了得到边等或角等,从而解决某些问题。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中线,角平分线对应相等。

(3)全等三角形周长,面积相等。

4、寻找对应元素的方法 (1)根据对应顶点找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以对应顶点为顶点的角是对应角;以对应顶点为端点的边是对应边。

通常情况下,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对应顶点的字母都写在对应的位置上,因此,由全等三角形的记法便可写出对应的元素。

(2)根据已知的对应元素寻找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图3图1 图2(3)通过观察,想象图形的运动变化状况,确定对应关系。

通过对两个全等三角形各种不同位置关系的观察和分析,可以看出其中一个是由另一个经过下列各种运动而形成的;运动一般有3种:平移、对称、旋转;5、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深入理解)①边边边(SSS)②边角边(SAS)③角边角(ASA)④角角边(AAS)⑤斜边,直角边(HL)注意:(容易出错)(1)在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至少有一边对应相等(边定全等);(2)不能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是,㈠三个角对应相等,即AAA;㈡有两边和其中一角对应相等,即SSA。

全等三角形是研究两个封闭图形之间的基本工具,同时也是移动图形位置的工具。

重点中学全等三角形证明及方法总结

重点中学全等三角形证明及方法总结

ABCD P O7题图ED CBA全等三角形的证明及做几何题的方法总结1、如图△ABC 中,F 是BC 上的一点,且CF =12 BF,那么△ABF 与△ACF 的面积比是_____2、如图17所示,在∠AOB 的两边上截取AO =BO ,OC =OD ,连接AD 、BC 交于点P ,连接OP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①△APC ≌△BPD ②△ADO ≌△BCO ③△AOP ≌△BOP ④△OCP ≌△ODP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③④ 3、如图,CE 平分∠ACB ,且CE ⊥DB ,∠DAB =∠DBA ,AC =18cm ,△CBD 的周长为28 cm ,则DB = 。

4、如图在△ABC 中,AB=AC,点D 为AB 的中点,DE ⊥AB,交AC 于E,已知△BCE 的周长为10cm,且AC-BC=2cm ,求△ABC 的周长。

5、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中,AC 平分∠BAD ,CE ⊥AB 于E ,且∠B+∠D=180︒,求证:AE=AD+BEABDCE 126、在△ABC 中, AB = AC , AD 和CE 是高,它们所在的直线相交于H . ⑴若∠BAC = 45°(如图①),求证:AH = 2BD ; ⑵若∠BAC = 135°(如图②),⑴中的结论是否依然成立?请在图②中画出图形并证明你的结论.图①E H DCBA CBA图②(1)D PE CBA (2)DPECBA(3)PCBAHDEABC7、在△ABC 中,AC =BC,∠C =90°,将一块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斜边AB 的中点P 处,将三角板绕P 点旋转,三角板的两直角边分别交AC 、CB 于D 、E 两点,如图(1)、(2)所示。

问PD 与PE 有何大小关系?在旋转过程中,还会存在与图⑴、⑵不同的情形吗?若存在,请在图⑶中画出,并选择图⑵或图⑶为例加以证明,若不存在请选择图⑵加以证明.8、如图已知: △ABC 中,∠ABC 的平分线与∠ACB 的外角平分线交于D ,DE∥BC 交AB 于E ,交AC 于F 。

中考数学复习指导:浅析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思路及方法

中考数学复习指导:浅析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思路及方法

浅析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思路及方法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是初中数学知识的一个重点,考试时经常会以填空、选择、解答题的形式出现.所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学习非常重要.通过探索,我们发现: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共有5种:SSS、SAS、ASA、AAS、HL (只适合直角三角形).一、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思路(一) 定义法: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二) 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将解决的问题归结到证明某两个三角形的全等后,采用哪个全等判定定理加以证明,可以按下图思路进行分析:(三) 平移、旋转或对折后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二、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一) 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一:SSS (边边边),即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例l 如图1,已知AB=CD,AC=BD,求证:∠A=∠D.思路点拨:此题只要巧妙地作一条辅助线即连结BC,再根据已知条件就可以利用SSS 来判定三角形全等,从而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D.证明连结BC,在△ABE与△DCE中,∵AB=CD,AC=BD,BC=CB,∴△ACD≌△BDC.(SSS),∴∠A=∠D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例2如图2,AB=AC,BD=CD,求证:∠1=∠2.思路点拨:此题有一个隐含的条件(公共边),再根据已知条件利用SSS来判定三角形全等,从而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DB=∠ADC,从而得到∠1=∠2(二) 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二:SAS (边角边),即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例3 如图3,已知AB=AD,若AC平分∠BAD,问CA是否平分∠BCD? 为什么?思路点拨:此题只要巧妙利用隐含的条件(公共边),再根据已知条件就可以利用SAS 来判定三角形全等,从而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CB=∠ACD.证明∵AC平分∠BAD,∴∠CAB=∠CAD.在△ACB与△ACD中AB=AD,∠CAB=∠CAD,AC=AC,∴△ACB≌△ACD.(SAS)∴∠ACB=∠ACD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CA平分∠BCD.(三) 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三:ASA (角边角),即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例4 如图4,已知∠A=∠C,AF=CE,DE∥BF,求证:△ABF≌△CDE.思路点拨:此题先根据DE∥BF可知∠l=∠2.再由已知条件就可以利用ASA来判定三角形全等.证明∵DE∥BF,∴∠1=∠2.在△ABF与△DCE中,∠A=∠C,AF=CE,∠1=∠2,∴△ABE≌△ACD.(ASA)(四) 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四:AAS (角角边),即两角及其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例5如图5,CD⊥AB,BE⊥AC,垂足分别为D、E,BE交CD于点F,且AD=DF,求证:AC=BF.思路点拨:此题由CD⊥AB,BE⊥AC,可知∠FDB=∠CEF=90°,再根据∠CFE=∠BFD,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可知∠C=∠B,从而由已知条件就可以利用AAS来判定三角形全等.证明∵CD⊥AB,BE⊥AC,∴∠FDB=∠CEF=90°,又∵∠CFE=∠B,∴∠C=∠B.在△ADC与△FDB中,∠ADC=∠FDB,∠C=∠B,AD=DF,∴△ADC≌△FDB (AAS),∴AC=BF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例6 如图6,已知:∠C=∠D,∠BAC=∠ABD,求证:OC=OD.思路点拨:此题有一个隐含的条件(公共边),再根据已知条件就可利用AAS来判定△ADB≌△BCA,从而得到AD=BC,然后再根据AAS来判定△ADO≌△BCO,从而得到,OC=OD例7如图7,AB,CD相交于点O,且AO=BO,试添加一个条件,使△AOC≌△BOD.思路点拨:可添加∠C=∠D (用AAS证之) 或∠A=∠B (用ASA证之).(五) 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五:HL(斜边、直角边),即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例8 如图8,AB=CD,DF⊥AC于F,BE⊥AC于E,DF=BE,求证:AF=CE.思路点拨:直接利用HL判定方法证出Rt△ABE≌Rt△CDF.例9 如图9,∠B=∠D=90°,要证明△ABC与△ADC全等,还需要补充的条件是.思路点拨:此题只要巧妙利用隐含的条件(公共边),再根据已知条件添加BC=CD (或AB=AD) 就可以利用HL来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证明∠B=∠D=90°,∴△ABC和△ADC是直角三角形.在Rt△ABC与Rt △ADC中,∵AC=AC,BC=CD,∴Rt△ADC≌Rt△BCD.(HL)例10 如图10,A,F,E,B四点共线,AC⊥CE,BD⊥DF,AE=BF,AC=BD.求证:△ACF≌△BDE.思路点拨:此题根据条件首先利用HL判定方法证明得到Rt△AEC≌Rt△BFD,从而得到∠A=∠B,然后再利用SAS证明得到△ACF≌△BDE.证明∵AC⊥CE,BD⊥DF.∴△AEC和△BFD是直角三角形.在Rt△AEC与Rt△BFD中,∵AE=BF,AC=BD,∴Rt△AEC≌Rt△BFD,(HL)∴∠A=∠B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又∵AE=BF.∴AE-EF=BF-EF,即AF=BE.在△ACF和△BDE,∵AC=BD,∠A=∠B,AF=BE,∴△AFC≌△BDE (SAS).总之,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思路及方法多种多样,老师们应加强对课本习题和中考典型题目的研究,立足基础、力求变化、锻炼思维、灵活应用,巧添辅助线,让学生在学会解题的同时,真正做到“做一题,通一类,会一片,得一法”.。

全等三角形 知识点总结

全等三角形 知识点总结

全等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在初中数学学习中,我们学习到了三角形的全等。

全等三角形是初中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也是基础中的基础。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都是我们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

本文将对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这一部分内容。

一、全等三角形的定义什么是全等三角形呢?全等三角形是指在三角形的三个对应角相等、三个对应边相等的情况下,我们就可以称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

用符号来表示的话,就是∆ABC≌∆DEF,其中A、B、C分别是∆ABC的三个顶点,D、E、F分别是∆DEF的三个顶点。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对应角相等如果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那么它们的三个对应角分别相等。

也就是说,在全等三角形中,三个对应角是相等的。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2:对应边相等如果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那么它们的三个对应边分别相等。

也就是说,在全等三角形中,三个对应边是相等的。

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3:对应线段相等如果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那么它们的对应线段(如中线、角平分线等)也相等。

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全等三角形有几种判定方法,下面我们分别来看看。

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一:SAS判定法SAS判定法是指边-角-边全等判定法。

也就是说,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一个角和两个边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

判定条件:如果在两个三角形中,一对对应边相等,且夹在中间的对应角也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二:ASA判定法ASA判定法是指角-边-角全等判定法。

也就是说,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和一个夹在中间的边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

判定条件:如果在两个三角形中,一对对应角相等,且夹在中间的对应边也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三:SSS判定法SSS判定法是指边-边-边全等判定法。

也就是说,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

(完整版)全等三角形知识总结和经典例题

(完整版)全等三角形知识总结和经典例题

全等三角形复习[ 知识要点 ]一、全等三角形1.判定和性质一般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边角边( SAS)、角边角( ASA)具备一般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判定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HL )角角边( AAS)、边边边( SSS)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性质对应中线相等,对应高相等,对应角平分线相等注:①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必须有一组边对应相等;② 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2.证题的思路:找夹角( SAS)已知两边找直角( HL )找第三边( SSS)若边为角的对边,则找任意角( AAS)找已知角的另一边(SAS)已知一边一角边为角的邻边找已知边的对角(AAS)找夹已知边的另一角(ASA)找两角的夹边(ASA)已知两角找任意一边(AAS)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对应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平分线相等。

4、全等三角形的对应中线相等。

5、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

6、全等三角形周长相等。

( 以上可以简称 :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相等)7、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SSS)8、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SAS)9、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SA)10、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AS)11、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HL)运用1、性质中三角形全等是条件,结论是对应角、对应边相等。

而全等的判定却刚好相反。

2、利用性质和判定,学会准确地找出两个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边与对应角是关键。

在写两个三角形全等时,一定把对应的顶点,角、边的顺序写一致,为找对应边,角提供方便。

3,当图中出现两个以上等边三角形时,应首先考虑用 SAS找全等三角形。

4、用在实际中,一般我们用全等三角形测等距离。

以及等角,用于工业和军事。

有一定帮助。

5、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判定: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平分线上做题技巧一般来说考试中线段和角相等需要证明全等。

全等三角形证明判定方式分类总结

全等三角形证明判定方式分类总结

全等三角形证明判定方式分类总结全等三角形是指具有完全相同形状和大小的三角形。

在几何学中,判定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是一种重要而基础的推理方法。

全等三角形的证明判定方式主要有三种:SSS全等定理、SAS全等定理和ASA全等定理。

接下来我将分别介绍这三种定理的内容及具体应用。

1.SSS全等定理SSS全等定理是指当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相等时,这两个三角形就全等。

具体表述为: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SSS全等定理的证明方法主要是通过边的长度作为条件来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在实际问题中,当已知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分别相等时,可以直接通过SSS全等定理来判定这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例如,当已知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等于3cm、4cm、5cm时,即可判定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2.SAS全等定理SAS全等定理是指当两个三角形的一条边、夹角和另一条边分别相等时,这两个三角形就全等。

具体表述为: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一条边、夹角和另一条边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SAS全等定理的证明方法主要是通过一条边、夹角和另一条边的关系来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在实际问题中,当已知两个三角形的一个夹角和两条边分别相等时,可以直接通过SAS全等定理来判定这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例如,当已知两个三角形的一个夹角为60度,两个边分别等于4cm和6cm时,即可判定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3.ASA全等定理ASA全等定理是指当两个三角形的一条角、边和另一条角分别相等时,这两个三角形就全等。

具体表述为: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一条角、边和另一条角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ASA全等定理的证明方法主要是通过一条角、边和另一条角的关系来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在实际问题中,当已知两个三角形的一个角和两条边分别相等时,可以直接通过ASA全等定理来判定这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例如,当已知两个三角形的一个角为30度,两个边分别等于5cm和7cm时,即可判定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全等三角形证明技巧总结

全等三角形证明技巧总结

全等三角形证明技巧总结证明全等三角形的方法有很多,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证明技巧总结。

1.SSS法(边边边全等法):利用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相等来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具体步骤为:(1)首先确定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分别相等,并证明它们分别对应相等的角相等。

(2)然后证明这两个相等的角所对应的边也相等。

(3)最后,可以得出两个三角形全等。

2.SAS法(边角边全等法):利用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夹角分别相等来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具体步骤为:(1)首先确定两个三角形的一些角相等,并证明它们的对应边相等。

(2)然后证明这两个相等的边所对应的角也相等。

(3)最后,可以得出两个三角形全等。

3.ASA法(角边角全等法):利用三角形的两个角和夹边分别相等来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具体步骤为:(1)首先确定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并证明它们的夹边相等。

(2)然后证明这两个夹边所对应的角也相等。

(3)最后,可以得出两个三角形全等。

4.AAS法(角角边全等法):利用三角形的两个角和一个非夹边的相等来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具体步骤为:(1)首先确定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并证明它们的非夹边相等。

(2)然后证明这两个非夹边所对应的角也相等。

(3)最后,可以得出两个三角形全等。

5.RHS法(直角边-斜边-直角相等法):利用三角形的直角边和斜边分别相等来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具体步骤为:(1)首先确定两个三角形的一个直角边和斜边相等,并证明它们的斜边相等。

(2)然后证明这两个相等的斜边所对应的直角边也相等。

(3)最后,可以得出两个三角形全等。

6.共边法:若两个三角形的其中两边相等,并且这两边的一端相连,且对应的角也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具体步骤为:(1)首先确定两个三角形的一个边和它的一端与另一个边共线,并且这两边相等。

(2)然后证明这两个相等的边所对应的角也相等。

(3)最后,可以得出两个三角形全等。

7.旋转法:利用三角形的旋转操作来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三角形全等证明方法

三角形全等证明方法

三角形全等证明方法在几何学中,全等是指两个或多个几何体的大小、形状以及内部结构完全相同。

对于三角形而言,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长相等,对应的角度也相等,则它们是全等三角形。

在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时,有多种方法可以使用,本文将详细介绍其中的几种方法,并给出说明和举例。

【1. SSS (Side-Side-Side) 全等法】SSS全等法则是指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相等,则它们是全等的。

这个证明方法简单直接,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证明:Step 1: 确定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相等;Step 2: 可以使用尺规作图工具在纸上绘制出两个三角形;Step 3: 通过测量确定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相等;Step 4: 通过观察可以得出结论,即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

例如,我们要证明△ABC ≡ △DEF。

我们已知AB = DE,BC = EF,AC = DF。

根据SSS全等法则,根据给定的条件可以得出结论,即△ABC ≡ △DEF。

【2. SAS (Side-Angle-Side) 全等法】SAS全等法则是指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边和夹角分别相等,则它们是全等的。

这个证明方法也是常用的,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证明:Step 1: 确定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边和夹角分别相等;Step 2: 可以使用尺规作图工具在纸上绘制出两个三角形;Step 3: 通过测量确定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边和夹角分别相等;Step 4: 通过观察可以得出结论,即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

例如,我们要证明△ABC ≡ △DEF。

我们已知∠BAC = ∠EDF,AB = DE,AC = DF。

根据SAS 全等法则,根据给定的条件可以得出结论,即△ABC ≡ △DEF。

【3. ASA (Angle-Side-Angle) 全等法】ASA全等法则是指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和夹边分别相等,则它们是全等的。

这个证明方法也非常常用,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证明:Step 1: 确定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和夹边分别相等;Step 2: 可以使用尺规作图工具在纸上绘制出两个三角形;Step 3: 通过测量确定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和夹边分别相等;Step 4: 通过观察可以得出结论,即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

全等三角形证明方法总结

全等三角形证明方法总结

全等三角形证明方法总结1.SSS全等法(边边边法):当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相等时,可以判定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2.SAS全等法(边角边法):当两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夹角分别相等时,可以判定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3.ASA全等法(角边角法):当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和夹边分别相等时,可以判定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4.RHS全等法(斜边直角边法):当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个直角边分别相等时,可以判定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5.AAS全等法(角角边法):当两个三角形的两对边分别成比例,且夹角相等时,可以判定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以下将分别对这几种全等三角形证明方法进行详细说明:1.SSS全等法(边边边法):SSS全等法是利用三角形的边长进行全等判断的方法。

当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相等时,可以判定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证明方法如下:(1)已知ABC和DEF有AB=DE,BC=EF,CA=FD。

(2)连接AC和DF。

(3)由已知条件可知△ABC≌△DEF,即三边相等,因此两个三角形全等。

2.SAS全等法(边角边法):SAS全等法是利用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夹角进行全等判断的方法。

当两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夹角分别相等时,可以判定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证明方法如下:(1)已知ABC和DEF有AB=DE,∠B=∠E,BC=EF。

(2)连接AC和DF。

(3)由已知条件可以得出∠BAC=∠EDF,通过AB=DE可以得出△ABC≌△DEF,即两个三角形全等。

3.ASA全等法(角边角法):ASA全等法是利用三角形的两个角和夹边进行全等判断的方法。

当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和夹边分别相等时,可以判定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证明方法如下:(1)已知ABC和DEF有∠A=∠D,AB=DE,∠B=∠E。

(2)连接AC和DF。

(3)根据已知条件可得出∠ACB=∠DFE,由AB=DE可以得出△ABC≌△DEF,即两个三角形全等。

4.RHS全等法(斜边直角边法):RHS全等法是利用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个直角边相等进行全等判断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CD P O7题图ED CBA全等三角形的证明及做几何题的方法总结1、如图△ABC 中,F 是BC 上的一点,且CF =12 BF,那么△ABF 与△ACF 的面积比是_____2、如图17所示,在∠AOB 的两边上截取AO =BO ,OC =OD ,连接AD 、BC 交于点P ,连接OP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①△APC ≌△BPD ②△ADO ≌△BCO ③△AOP ≌△BOP ④△OCP ≌△ODP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③④ 3、如图,CE 平分∠ACB ,且CE ⊥DB ,∠DAB =∠DBA ,AC =18cm ,△CBD 的周长为28 cm ,则DB = 。

4、如图在△ABC 中,AB=AC,点D 为AB 的中点,DE ⊥AB,交AC 于E,已知△BCE 的周长为10cm,且AC-BC=2cm ,求△ABC 的周长。

5、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中,AC 平分∠BAD ,CE ⊥AB 于E ,且∠B+∠D=180︒,求证:AE=AD+BEABDCE 126、在△ABC 中, AB = AC , AD 和CE 是高,它们所在的直线相交于H . ⑴若∠BAC = 45°(如图①),求证:AH = 2BD ; ⑵若∠BAC = 135°(如图②),⑴中的结论是否依然成立?请在图②中画出图形并证明你的结论.图①E H DCBA CBA图②(1)D PE CBA (2)DPECBA(3)PCBAHDEABC7、在△ABC 中,AC =BC,∠C =90°,将一块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斜边AB 的中点P 处,将三角板绕P 点旋转,三角板的两直角边分别交AC 、CB 于D 、E 两点,如图(1)、(2)所示。

问PD 与PE 有何大小关系?在旋转过程中,还会存在与图⑴、⑵不同的情形吗?若存在,请在图⑶中画出,并选择图⑵或图⑶为例加以证明,若不存在请选择图⑵加以证明.8、如图已知: △ABC 中,∠ABC 的平分线与∠ACB 的外角平分线交于D ,DE∥BC 交AB 于E ,交AC 于F 。

求证:BE=EF+CF9、在△ABC 中∠BAC 是锐角,AB=AC ,AD 和BE 是高,它们交于点H ,且AE=BE ;(1)求证:AH=2BD ;(2)若将∠BAC 改为钝角,其余条件不变,上述的结论还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10、已知: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BAC=90°,BD 平分∠ABC ,CE 垂直于BD 交BD 的延长线于E ,求证:CE=12 BD.总结:如何做几何证明题知识归纳:1. 几何证明是平面几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着很大作用。

几何证明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平面图形的数量关系;二是有关平面图形的位置关系。

这两类问题常常可以相互转化,如证明平行关系可转化为证明角等或角互补的问题。

2. 掌握分析、证明几何问题的常用方法: (1)综合法(由因导果),从已知条件出发,通过有关定义、定理、公理的应用,逐步向前推进,直到问题的解决;(2)分析法(执果索因)从命题的结论考虑,推敲使其成立需要具备的条件,然后再把所需的条件看成要证的结论继续推敲,如此逐步往上逆求,直到已知事实为止;(3)两头凑法:将分析与综合法合并使用,比较起来,分析法利于思考,综合法易于表达,因此,在实际思考问题时,可合并使用,灵活处理,以利于缩短题设与结论的距离,最后达到证明目的。

3. 掌握构造基本图形的方法:复杂的图形都是由基本图形组成的,因此要善于将复杂图形分解成基本图形。

在更多时候需要构造基本图形,在构造基本图形时往往需要添加辅助线,以达到集中条件、转化问题的目的。

一、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两条线段或两个角相等是平面几何证明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相等关系。

很多其它问题最后都可化归为此类问题来证。

证明两条线段或两角相等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其它如线段中垂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也经常用到。

二、证明直线平行或垂直在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中,平行与垂直是两种特殊的位置。

证两直线平行,可用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的关系来证,也可通过边对应成比例、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证明。

证两条直线垂直,可转化为证一个角等于90°,或利用两个锐角互余,或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来证。

三、证明一线段和的问题 1、在较长线段上截取一线段等一较短线段,证明其余部分等于另一较短线段。

(截长法)2、延长一较短线段,使延长部分等于另一较短线段,则两较短线段成为一条线段,证明该线段等于较长线段。

(补短法)初中几何证明技巧(分类)证明两线段相等1.两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相等。

2.同一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

3.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或底边的高平分底边。

4.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或对角线被交点分成的两段相等。

5.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到三顶点距离相等。

6.线段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段距离相等。

7.角平分线上任一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8.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且平行于第三边的直线分第二边所成的线段相等。

*9.同圆(或等圆)中等弧所对的弦或与圆心等距的两弦或等圆心角、圆周角所对的弦相等。

*10.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的切线长相等或圆内垂直于直径的弦被直径分成的两段相等11.两前项(或两后项)相等的比例式中的两后项(或两前项)相等。

*12.两圆的内(外)公切线的长相等。

13.等于同一线段的两条线段相等。

证明两个角相等1.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同一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

3.等腰三角形中,底边上的中线(或高)平分顶角。

4.两条平行线的同位角、内错角或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5.同角(或等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

*6.同圆(或圆)中,等弦(或弧)所对的圆心角相等,圆周角相等,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7.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8.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9.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外角等于内对角。

10.等于同一角的两个角相等。

证明两条直线互相垂直1.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或底边的中线垂直于底边。

2.三角形中一边的中线若等于这边一半,则这一边所对的角是直角。

3.在一个三角形中,若有两个角互余,则第三个角是直角。

4.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

5.一条直线垂直于平行线中的一条,则必垂直于另一条。

6.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则两直线垂直。

7.利用到一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8.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9.利用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10.在圆中平分弦(或弧)的直径垂直于弦。

*11.利用半圆上的圆周角是直角。

证明两直线平行1.垂直于同一直线的各直线平行。

2.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的两直线平行。

3.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

4.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

5.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

6.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7.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延长线)所得的线段对应成比例,则这条直线平行于第三边。

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1.作两条线段的和,证明与第三条线段相等。

2.在第三条线段上截取一段等于第一条线段,证明余下部分等于第二条线段。

3.延长短线段为其二倍,再证明它与较长的线段相等。

4.取长线段的中点,再证其一半等于短线段。

5.利用一些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三角形的重心、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等)。

证明角的和差倍分1.与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思路相同。

2.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证明线段不等1.同一三角形中,大角对大边。

2.垂线段最短。

3.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4.在两个三角形中有两边分别相等而夹角不等,则夹角大的第三边大。

*5.同圆或等圆中,弧大弦大,弦心距小。

6.全量大于它的任何一部分。

证明两角的不等1.同一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

2.三角形的外角大于和它不相邻的任一内角。

3.在两个三角形中有两边分别相等,第三边不等,第三边大的,两边的夹角也大。

4.同圆或等圆中,弧大则圆周角、圆心角大。

5.全量大于它的任何一部分。

证明比例式或等积式1.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线段成比例。

2.利用内外角平分线定理。

3.平行线截线段成比例。

4.直角三角形中的比例中项定理即射影定理。

5.与圆有关的比例定理---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及其推论。

6.利用比利式或等积式化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