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在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

合集下载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目录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目录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按年级分目录七年级上走进数学世界;有理数;整式的加减;图形的初步认识;数据的收集与表示;七年级下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多边形;轴对称;体验不确定现象;八年级上数的开方;整式的乘除;勾股定理;平移与旋转;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八年级下分式;函数及其图像;全等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数据整理与初步处理九年级上二次根式;一元二次方程;图形的相似;解直角三角形;随机事件的概率;九年级下二次函数;圆;几何的回顾;样本与总体;华东师大版按章节分目录第1章走进数学世界§1.1 从实际问题到方程:1. 数学伴我们成长;2. 人类离不开数学;3. 人人都能学会数学;阅读材料华罗庚的故事;视数学为生命的陈景润;少年高斯的速算;§1.2 让我们来做数学;1. 跟我学;2. 试试看;阅读材料幻方.第2章有理数§2.1 正数和负数:1. 相反意义的量;2. 正数与负数;3. 有理数;§2.2 数轴;1. 数轴;2. 在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2.3 相反数;§2.4 绝对值;§2.5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1. 数轴;2. 在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2.6有理数的加法;1.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2.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2.7 有理数的减法;§2.8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1. 加减法统一成加法;2. 加法运算律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应用;阅读材料中国人最早使用负数;§2.9 有理数的乘法;1.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2.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2.10 有理数的除法;§2.11 有理数的乘方;阅读材料?? 与;§2.12 科学记数法;阅读材料光年和纳米;§2.13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14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2.15 用计算器进行数的简单运算;阅读材料从结绳记数到计算器;小结;复习题第3章整式的加减§3.1 列代数式:1. 用字母表示数;2. 代数式;3. 列代数式;§3.2 代数式的值;阅读材料有趣的“3x+1”问题;§3.3 整式;1. 单项式;2. 多项式;3. 升幂排列与降幂排列;§3.4 整式的加减;1. 同类项;2. 合并同类项;3. 去括号与添括号;4. 整式的加减;阅读材料用分离系数法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供应站的最佳位置在哪里;复习题;课题学习身份证号码与学籍号第4章图形的初步认识§4.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阅读材料欧拉公式;§4.2 画立体图形;1. 由立体图形到视图;2. 由视图到立体图形;§4.3 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4.4 平面图形;阅读材料七巧板;§4.5 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1. 点和线;2. 线段的长短比较;§4.6 角;1. 角;2. 角的比较和运算;3. 角的特殊关系;§4.7 相交线;1. 垂线;2. 相交线中的角;§4.8 平行线;1. 平行线;2. 平行线的识别;3. 平行线的特征;小结;复习题;第5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5.1 数据的收集;1. 数据有用吗;2. 数据的收集;阅读材料赢在哪里;谁是《红楼梦》的作者;§5.2 数据的表示;1. 利用统计图表传递信息;2. 从统计图表获取信息;阅读材料计算机帮我们画统计图小结;复习题;课题学习图标的收集与探讨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详细目录: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6.1 从实际问题到方程;§6.2 解一元一次方程;1. 方程的简单变形;2. 解一元一次方程;阅读材料丢番图的墓志铭与方程;§6.3 实践与探索;阅读材料 2=3吗;小结;复习题第7章二元一次方程组;§7.1二元次方程组和它的解;§7.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7.3实践与探索;阅读材料鸡兔同笼;小结;复习题;第8章一元一次不等式;§8.1认识不等式;§8.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1. 不等式的解集;2. 不等式的简单变形;3.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8.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小结;复习题;第9章多边形§9.1三角形;1. 认识三角形;2. 三角形的外角和;3.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9.2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9.3用正多边形拼地板;1. 用相同的正多边形拼地板;2. 用多种正多边形拼地板;阅读材料多姿多彩的图案;小结;复习题;课题学习图形的镶嵌第10章轴对称§10.1生活中的轴对称;阅读材料剪正五角星;§10.2轴对称的认识;1.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2. 画图形的对称轴;3. 设计轴对称图案;阅读材料对称拼图游戏;§10.3等腰三角形;1. 等腰三角形;2. 等腰三角形的识别;阅读材料 Times and dates;小结;复习题;第11章体验不确定现象§11.1可能还是确定;1. 不可能发生、可能发生和必然发生;2. 不太可能是不可能吗;§11.2机会的均等与不等;1. 成功与失败;2. 游戏的公平与不公平;阅读材料搅匀对保证公平很重要;§11.3在反复实验中观察不确定现象;阅读材料计算机帮我们处理数据;小结;复习题;课题学习红灯与绿灯第12章数的开方§12.1 平方根与立方根;1. 平方根;2. 立方根;§12.2 实数与数轴;阅读材料为什么根号5不是有理数根号5的算法;第13章整式的乘除§13.1 幂的运算;1. 同底数幂的乘法;2. 幂的乘方;3. 积的乘方;4. 同底数幂的除法;§13.2 整式的乘法;1.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2.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3.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13.3 乘法公式;1. 两数和乘以这两数差;2. 两数和的平方;阅读材料贾宪三角;§13.4 整式的除法;1.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13.5 因式分解;阅读材料你会读吗;课题学习面积与代数恒等式第14章勾股定理§14.1 勾股定理;1. 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2.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阅读材料勾股定理史话;美丽的勾股树;§14.2 勾股定理的应用;课题学习勾股定理的无字证明第15章平移与旋转§15.1 平移;1. 图形的平移;2. 平移的特征;§15.2 旋转;1. 图形的旋转;2. 旋转的特征;3. 旋转对称图形;§15.3 中心对称;§15.4 图形的全等;阅读材料古建筑中的旋转对称;-从敦煌洞窟到欧洲教堂课题学习图案设计;第16章平行四边形的认识§16.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6.2 矩形、菱形与正方形的性质;1. 矩形;2. 菱形;3. 正方形;阅读材料黄金矩形;§16.3 梯形的性质;阅读材料四边形的变身术第17章分式17.1 分式及其基本性质;17.2 分式的运算;阅读材料历史上的分数运算法则;17.3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17.4 零指数幂与负整指数幂;小结;复习题第18章?? 函数及其图象18.1?? 变量与函数;18.2?? 函数的图象;阅读材料?? 笛卡儿的故事;18.3 一次函数;阅读材料?? 小明算得正确吗?;18.4?? 反比例函数;18.5?? 实践与探索;阅读材料?? The Graph of Function小结;复习题第19章?? 全等三角形19.1?? 命题与定理;19.2??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阅读材料?? 图形中的"裂缝";19.3?? 尺规作图阅读材料?? 由尺规作图产生的三大难题;19.4?? 逆命题与逆定理;小结;复习题第20章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0.1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0.2 矩形的判定;20.3 菱形的判定;20.3 正方形的判定;阅读材料?? 完全正方形;20.4 等腰梯形的判定;小结;复习题;课题学习?? 中点四边形第21章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21.1 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阅读材料?? 均贫富;21.2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选用阅读材料?? 对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说长;道短;21.3 极差、方差和标准差;阅读材料?? 借助计算机求方差与标准差;早穿皮袄午穿纱;标准分;小结;复习题;课题学习?? 心率与年龄第22章二次根式22.1 二次根式的概念;阅读材料蚂蚁和大象一样重吗?;22.2 二次根式的乘除法;22.3 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小结;复习题;第23章?? 一元二次方程23.1?? 一元二次方程;23.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阅读材料??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23.3?? 实践与探索;小结;复习题第24章?? 图形的相似24.1?? 相似的图形;24.2?? 相似图形的特征;阅读材料黄金分割;24.3?? 相似三角形阅读材料线段的等分;24.4?? 画相似图形;阅读材料数学与艺术的美妙结合-分形24.5?? 图形与坐标;小结;复习题第25章解直角三角形25.1?? 测量;25.2?? 三角函数;25.3?? 解直角三角形;阅读材料?? 葭生池中;小结;复习题课题学习高度的测量;第26章随机事件的概率26.1 概率的含义;阅读材料?? 电脑键盘上的字母为何不按;顺序排列;26.2 概率的预测26.3 模拟实验;小结;复习题;课题学习?? 通讯录的设计第27章?? 二次函数27.1?? 二次函数;27.2??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阅读材料?? 生活中的抛物线;27.3?? 实践与探索小结;复习题第28章圆28.1 圆的认识;28.2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阅读材料你能画吗;28.3 圆中的计算问题阅读材料古希腊人对大地的测量;圆周率;小结;复习题第29章?几何的回顾29.1?? 几何问题的处理方法;29.2?? 反证法;阅读材料?? 几何原本;小结;复习题;课题学习?? 图形中的趣题第30章样本与总体30.1 统计的意义;30.2 简单的随机抽样;阅读材料空气污染指数;30.3 用样本估计总体30.4 数据分析与决策;阅读材料漫谈收视率;小结;复习题;课题学习改进我们的课桌椅.华师大版初中数学按知识模块分目录代数部分:第1章走进数学世界发现数的规律,数的排列规律,叠加规律.第2章有理数§2.1 正数和负数:1. 相反意义的量;2. 正数与负数;3. 有理数;§2.2 数轴;1. 数轴;2. 在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2.3 相反数;§2.4 绝对值;§2.5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1. 数轴;2. 在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2.6 有理数的加法;1.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2.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2.7 有理数的减法;§2.8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1. 加减法统一成加法;2. 加法运算律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应用;§2.9 有理数的乘法;1.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2.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2.10 有理数的除法;§2.11 有理数的乘方;§2.12 科学记数法;§2.13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14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2.15 用计算器进行数的简单运算;第3章整式的加减§3.1 列代数式:1. 用字母表示数;2. 代数式;3. 列代数式;§3.2 代数式的值;§3.3 整式;1. 单项式;2. 多项式;3. 升幂排列与降幂排列;§3.4 整式的加减;1. 同类项;2. 合并同类项;3. 去括号与添括号;4. 整式的加减;用分离系数法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6.1 从实际问题到方程;§6.2 解一元一次方程;1. 方程的简单变形;2. 解一元一次方程;§6.3 实践与探索;第7章二元一次方程组;§7.1二元次方程组和它的解;§7.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7.3实践与探索;第8章一元一次不等式;§8.1认识不等式;§8.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1. 不等式的解集;2. 不等式的简单变形;3.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8.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12章数的开方§12.1 平方根与立方根;1. 平方根;2. 立方根;§12.2 实数与数轴;第13章整式的乘除§13.1 幂的运算;1. 同底数幂的乘法;2. 幂的乘方;3. 积的乘方;4. 同底数幂的除法;§13.2 整式的乘法;1.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2.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3.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13.3 乘法公式;1. 两数和乘以这两数差;2. 两数和的平方;§13.4 整式的除法;1.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13.5 因式分解;第17章分式17.1 分式及其基本性质;17.2 分式的运算;阅读材料历史上的分数运算法则;17.3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17.4 零指数幂与负整指数幂;第18章?? 函数及其图象18.1?? 变量与函数;18.2?? 函数的图象;18.3 一次函数;18.4?? 反比例函数;18.5?? 实践与探索;第22章二次根式22.1 二次根式的概念;22.2 二次根式的乘除法;22.3 二次根式的加减法;第23章?? 一元二次方程23.1?? 一元二次方程;23.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23.3?? 实践与探索;第27章?? 二次函数27.1?? 二次函数;27.2??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27.3?? 实践与探索统计概率部分:第5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5.1 数据的收集;1. 数据有用吗;2. 数据的收集;§5.2 数据的表示;1. 利用统计图表传递信息;2. 从统计图表获取信息;第11章体验不确定现象§11.1可能还是确定;1. 不可能发生、可能发生和必然发生;2. 不太可能是不可能吗;§11.2机会的均等与不等;1. 成功与失败;2. 游戏的公平与不公平;§11.3在反复实验中观察不确定现象;第21章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21.1 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21.2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选用21.3 极差、方差和标准差;第26章随机事件的概率26.1 概率的含义;26.2 概率的预测26.3 模拟实验;第30章样本与总体30.1 统计的意义;30.2 简单的随机抽样;30.3 用样本估计总体30.4 数据分析与决策;几何部分第4章图形的初步认识§4.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4.2 画立体图形;1. 由立体图形到视图;2. 由视图到立体图形;§4.3 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4.4 平面图形;§4.5 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1. 点和线;2. 线段的长短比较;§4.6 角;1. 角;2. 角的比较和运算;3. 角的特殊关系;§4.7 相交线;1. 垂线;2. 相交线中的角;§4.8 平行线;1. 平行线;2. 平行线的识别;3. 平行线的特征;第9章多边形§9.1三角形;1. 认识三角形;2. 三角形的外角和;3.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9.2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9.3用正多边形拼地板;1. 用相同的正多边形拼地板;2. 用多种正多边形拼地板;图形的镶嵌第10章轴对称§10.1生活中的轴对称;§10.2轴对称的认识;1.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2. 画图形的对称轴;3. 设计轴对称图案;§10.3等腰三角形;1. 等腰三角形;2. 等腰三角形的识别;第14章勾股定理§14.1 勾股定理;1. 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2.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14.2 勾股定理的应用;第15章平移与旋转§15.1 平移;1. 图形的平移;2. 平移的特征;§15.2 旋转;1. 图形的旋转;2. 旋转的特征;3. 旋转对称图形;§15.3 中心对称;§15.4 图形的全等;图案设计;第16章平行四边形的认识§16.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6.2 矩形、菱形与正方形的性质;1. 矩形;2. 菱形;3. 正方形;黄金矩形;§16.3 梯形的性质;第19章?? 全等三角形19.1?命题与定理;19.2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19.3 尺规作图19.4?逆命题与逆定理;第20章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0.1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0.2 矩形的判定;20.3 菱形的判定;20.3 正方形的判定;20.4 等腰梯形的判定;中点四边形第24章?? 图形的相似24.1 相似的图形;24.2 相似图形的特征;黄金分割;24.3?相似三角形线段的等分;24.4? 画相似图形;24.5?图形与坐标;第25章解直角三角形25.1 测量;25.2?三角函数;25.3 解直角三角形;高度的测量;第28章圆28.1 圆的认识;28.2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28.3 圆中的计算问题第29章?几何的回顾29.1?? 几何问题的处理方法;29.2?? 反证法;图形中的趣题。

2.2 数轴(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2.2 数轴(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2.2数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理解数轴的意义,理解数轴的三要素.2.掌握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法,以及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3.理解相反数的意义及求法.【过程与方法】通过与温度计的类比认识数轴,初步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与概括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掌握数轴的画法;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求已知数的相反数.【教学难点】有理数和数轴上的的点的对应关系.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 你会读温度计吗?完成课本43页最上面的读温度计的问题.(2) 我们能否用类似温度计的图形表示有理数呢?二、讲授新课:认真阅读课本第43页至45页,完成下列问题(1)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O (叫作▁▁▁),选取某一长度作为▁▁▁▁,规定向右的方向为▁▁▁,就得到了数轴.于是,+3可以用数轴上位于原点右边3个单位的点表示,-4可以用数轴上位于原点左边4个单位的点表示,在数轴上位于原点右边41点表示41,在数轴上位于原点左边1.5的点表示5.1 ,任何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三、例题讲解、巩固提高例1.如图,指出数轴上A ,B ,C 各点表示什么数,并指出数轴上表示2和-3.5的点.解:点A 表示3.5;点B 表示-5;点C 表示-2;表示2和-3.5的点分别是下图中的点D 和点E.练习:画出数轴并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下列个数:23 ,-5 ,0 ,5 ,-4 ,-23 . 四、继续探究2 与 -2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有什么关系?5 与 -5, 23 与 -23 呢? 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特别地0的相反数是0.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练习 : 1、5的相反数是▁▁;▁▁的相反数是-3.5.议一议数轴上的两个点,右边点表示的数与左边点表示的数有怎样的大小关系?数轴上表示的数,▁▁▁边的总比▁▁▁边的大;正数▁▁▁0,负数▁▁▁0,正数▁▁▁负数.练习:比较大小:-3▁5; 0▁-4 ;-3▁-2.5.五、合作交流(1) 什么是数轴?怎样画数轴.(2) 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3) 什么是相反数?怎样求一个数的相反数?(4) 如何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六、随堂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有理数B 、 一个数只能用数轴上的一个点表示C 、 在1和3之间只有2D 、 在数轴上离原点2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2(2)语句:①-5是相反数、②-5与+3互为相反数③-5是5的相反数④-5和5互为相反数⑤0的相反数是0⑥-0=0.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⑥B.②③⑤C.①④D.③④⑤⑥(3)大于-4而小于4的整数有▁▁▁▁▁▁.(4)用“﹤”或“﹥”号填空①-5▁▁-7②0 ▁▁-2③0.01▁▁▁-0.1(5)写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3.4,-3,0,a ,2a-3.七、板书设计八、教学反思数轴是数形转化、结合的重要桥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来体验数轴的形成过程,加深对数轴概念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华师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作业设计

华师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作业设计

七年级数学上册作业设计(华师版)目录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2第二章有理数/32.1有理数/31.正数与负数/32.有理数/42.2数轴/51.数轴/52.在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62.3相反数/72.4绝对值/82.5有理数的大小比较/92.6有理数的加法/10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10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112.7有理数的减法/122.8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131.加减法统一成加法/132.加法运算律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应用/142.9有理数的乘法/15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152.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162.10有理数的除法/172.11有理数的乘方/182.12科学计数法/192.13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02.14近似数/21第二章有理数总结/22第三章整式的加减/233.1列代数式/231.用字母表示数/232.代数式/243.列代数式/253.2代数式的值/263.3整式/271.单项式/272.多项式/283.升幂排列与降幂排列/293.4整式的加减/301.同类项/302.合并同类项/313.去括号与添括号/324.整式的加减/33第三章整式的加减总结/34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354.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354.2立体图形的视图/361.由立体图形到视图/362.由视图到立体图形/374.3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384.4平面图形/394.5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401.点和线/402.线段的长短比较/414.6角/421.角/422.角的比较和运算/433.余角和补角/44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总结/45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465.1相交线/461.对顶角/462.垂线/47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485.2平行线/491.平行线/492.平行线的判定/503.平行线的性质/51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总结/52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预习:阅读课本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之后,你有哪些收获?你有哪些疑问?小结:经过第1章《走进数学世界》的学习,你对数学有哪些认识?你认为如何学好数学?写个数学读后感吧。

2.2.2 在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

2.2.2  在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

12.如图,若 A 是有理数 a 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则关于 a, -1,1 的大小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B )
A.a<1<-1 B.a<-1<1 C.1<-1<a D.-1<a<1
13.下列是我国几个城市某年一月份的平均气温,其中气温最低的城
市是( D )
城市
北京 武汉 广州 哈尔滨
平均பைடு நூலகம்温
(单位: ℃) -4.6 3.8
18.(8 分)画一条数轴,在数轴上分别表示下列各数,并用“>”连 接起来.
+4,+3,-2,-1.5,+312,0,1.5.
解:略
19.(10分)小红在做作业时,不小心把墨水洒在一个数轴上,如图, 根据图中标出的数值,判断墨迹盖住的整数共有多少个?
解:12个
20.(10分)(1)借助数轴,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1到1有3个整数,分别是_____-__1_,__0_,__1__; ②从-2到2有5个整数,分别是_____-__2_,__-__1_,__0__,_1_,__2__; ③从-3到3有____个7 整数,分别是_____-__3_,__-__2_,__-__1_,__0_,__1_,__2_,__3_; ④从-200到200有___4_0个1 整数; (2)根据以上规律,直接写出:从-2.9到2.9有____个5 整数,从-10.1到10.1 有____个21整数; (3)在单位长度是1厘米的数轴上随意画出一条长为1 000厘米的线段AB,求 线段AB盖住的整数点的个数. 解:(3)1000个或1001个
13.1
-19.4
A.北京
B.武汉 C.广州 D.哈尔滨
14.小于 2 的非负整数有__2__个,它们是_0_,__1. 15.在有理数中,最大的负整数是__-1__,最小的正整数是__1__,最大的 非正数是__0__,最大的非负数是_不__存__在___. 16.大于-3 而不大于+3 的整数__6__个. 17.用“<”“>”或“=”填空: -34__>__-34,π_>___3.14,-65_>___-67.

北师大版七上数学2.2《数轴》知识点精讲

北师大版七上数学2.2《数轴》知识点精讲

知识点总结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解题时要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实数与数轴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并能灵活运用。

①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得到数轴("三要素")②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③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外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作用:A.直观地比较实数的大小;B.明确体现绝对值意义;C.建立点与实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注意:⑴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称为数轴的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⑵单位长度和长度单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指所取度量单位的长度,后者指所取度量单位的名称,即单位长度是一条人为规定的代表“1’的线段,这条线段可长可短,按实际情况来规定,同一数轴上的单位长度一旦确定,则不能再改变.⑶数轴的画法及常见错误分析①画一条水平的直线;②在这条直线上适当位置取一实心点作为原点:③一般确定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用箭头表示;④选取适当的长度作单位长度,用细短线画出,并对应标注各数,同时要注意同一数轴的单位长度要一致.2.数轴画法的常见错误举例:3.有理数与数轴的关系:1.一切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2.在数轴上,右边的点所对应的数总比左边的点所对应的数大.3.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注意:数轴上的点不都代表有理数,如π.4.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数轴上右边的数总大于左边的数.因此,正数总大于零,负数总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

做一做(1)规定了______、______和______的______叫数轴。

(2)所有的有理数都能用数轴上的______来表示。

(3)数轴上,表示-3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是______个单位长,与原点距离为3个单位长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_。

2.2 数轴知识点总结与例题讲解

2.2 数轴知识点总结与例题讲解

2.2数轴知识点总结与例题讲解一.本节知识点(1)数轴的定义及其画法.(2)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3)在数轴上比较有理数的大小.二、本节题型(1)在数轴上表示数并比较大小.(2)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3)数轴上点的移动.三、知识点讲解知识点一数轴的定义及其画法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数轴的画法一画、二取、三选、四标.(1)一画画直线,先画一条水平的直线;(2)二取取原点,通常原点画在中间的位置.当负数的个数较多时,选取原点时靠右些;当正数的个数较多时,选取原点时靠左些;(3)三选选正方向,通常选择直线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并标上箭头;(4)四标标数,选取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原点上标0,原点向左依次标数为--;原点向右依次标数为1 , 2 , 3 ,….,1-,2,3对数轴的理解(1)数轴是一条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直线.(2)数轴的三要素: 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3)画数轴时,原点位置的选取和单位长度的大小可以任意选取.(4)画数轴时,三要素缺一不可.(5)数轴要画成一条直线,不要画成一条线段或射线.(6)在数轴上标上箭头表示正方向.(7)在同一条数轴上,单位长度的大小要统一.知识点二、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数轴是数形结合的工具,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正有理数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负有理数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零用原点表示.注意 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数.知识点三、在数轴上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 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的步骤:(1)画数轴;(2)把要比较大小的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3)根据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确定大小.简记为:画数轴、定顺序、定大小.注意 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与点的位置有关,所以在画点时不能出错.四、题型讲解题型一 在数轴上表示数并比较大小例1. 把下列各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用“<”号连结起来.312- , 5.0- , 3. 5 , 0 , 0. 5 , 5.3- , 2 . 分析: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简记为:画数轴、定顺序、定大小.在数轴上画出点的准确位置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解:把以上各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如图所示. 1由数轴可知:5.325.005.03125.3<<<<-<-<-. 题型二 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右边的数减去左边的数.例2. 若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分别是点A 和点B ,则点A 和点B 之间的距离是【 】(A )4- (B )2- (C )2 (D )4解:方法一:如图所示.由数轴可知,点A到原点的距离为1,点B到原点的距离为3,所以点A和点B之间的距离为4,选择【 D 】.方法二:点A和点B之间的距离是()4=+-.-13=31例3. 数轴上与表示1-的点距离3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为_________.分析:本题为易错题,有两种可能的结果:一是该点在表示1-的点的左边,二是该点在表示1-的点的右边.解:分为两种情况:当该点在表示1-;-的点的左边时,该点表示的数为4当该点在表示1-的点的右边时,该点表示的数为2.综上所述,该点表示的数为4-或2.题型三数轴上点的移动例4. 点P从数轴上原点开始,向右移动2个单位,再向左移动5个单位,此时点P 表示的数是_________.分析:为防止出错,应画出数轴,在数轴上找到点P移动的最终位置,从而确定点P 所表示的数.解:3-.例5. 已知A、B是数轴上点,如果点A表示2,将点A向左移动4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7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___.解: 5.例6. 数轴上的一点由+3出发,向左移动4个单位,又向右移动5个单位,两次移动后,这一点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__.解:第一次移动后,这一点表示的数是1-,第二次移动后,这一点表示的数是+4,所以两次移动后,这一点表示的数是+4.例7. 数轴上点A和点B表示的数分别为4-和2,把点A向右移动_________个单位长度,可以使点A到点B的距离是2.【】(A)2或4 (B)4或6 (C)6或8 (D)4或8分析:本题为易错题,学生往往只想到其中一种情况,而忽视问题的另外一种情况.本题中平移点A 后,点A 可能在点B 的左侧,也可能在点B 的右侧,所以要分为两种情况进行研究.解:与点B 距离2个单位长度的点有两个,这两个点表示的数分别为0和4,所以分为两种情况:当点A 向右移动到原点时,移动的单位长度为4;当点A 向右移动到表示4的点时,移动的单位长度为8.综上所述,点A 向右移动的单位长度为4或8,选择【 D 】.综合题型例8. 操作与探索(1)如图所示,写出数轴上点A 、B 、C 、D 表示的数;(2)请你自己画出数轴并表示下列有理数:4,23-; (3)如图所示,观察数轴,回答下列问题:①大于3-并且小于3的整数有哪几个?②在数轴上到表示1-的点的距离等于2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什么?分析: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表示.第(1)问考查的是根据数轴上的点确定表示的数,要明确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方法和特点;第(2)问考查数轴的画法,数轴的画法简记为:一画、二取、三选、四标;第(3)问注意分类讨论.解:(1)点A 、B 、C 、D 表示的数分别是:2,0,5.1,3--;(2)如图所示; 3(3)①整数有:2,1,0,1,2--,共5个; ②3-或1.。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教案设计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教案设计

第2章 有理数 2.1 有理数 2.1.1 正数和负数1.明白生活中存在着无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能举例说明; 2.能体会引进负数的必要性和意义,建立正数和负数的数感.重点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意义. 难点体会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一、创设情境1.回顾小学中有关数的范围及数的分类,指出小学中的“数”是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如:0,1,2,3,…,14,23.2.下面的温度怎样表示?二、探究新知1.在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这样的一些量:如:汽车向东行驶3千米和向西行驶2千米; 温度是零上10 ℃和零下5 ℃; 收入500元和支出237元; 水位升高1.2米和下降0.7米.像这样的日常生活中描述温度的零上多少摄氏度和________________,水位的升高和________________,现金的收入和________________,商品的买进和________________等类似的数量都具有相反的意义,我们称之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问题:你能再举几个其他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3.定义:一般地,对于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可以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的,用过去学过的数表示;把与它意义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的,在过去学过的数(零除外)的前面放上一个“-”号来表示.如:在表示温度时,通常规定零上为“正”,零下为“负”,即零上10 ℃表示为10 ℃,零下5 ℃表示为-5 ℃. (1)正数小学学过的那些数(零除外),如10,3,500,5.5等,都是________.为了加以强调,________前可加上“+”(读作“正”)号,但一般省略不写.如5可以写成+5,+5和5是一样的.(2)负数在正数的前面加上“-”(读作“负”)号的数是________.“-”号不能省略,如:-5,-0.36.(3)0既不是________,也不是________(0不再仅仅表示“没有”,也是正、负数的分界点).三、练习巩固1.(1)向东走5米记作+5米,那么向西走6米记作________;(2)获利200元记作+200元,那么亏损100元记作________;(3)前进10步记作________,那么后退5步记作________;(4)上升10米记作+10米,那么-5米表示________;(5)向东记为正,则-12米的意思是________;(6)海面下-200米相当于________________.2.如果规定一个只能上下移动的物体向上移动为正,那么:(1)物体移动-3 m表示什么意义?(2)物体移动5 m表示什么意义?四、小结与作业小结1.由于实际问题中存在着相反意义的量,所以要引入负数,这样数的范围就扩大了.2正数就是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或在其前面加“+”),负数就是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作业教材第11页练习第3,4题.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逐步引导学生理解负数的产生是高于生活的实际需要,我们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引导学生理解0的含义,体验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1.2 有理数1.掌握有理数的概念,对有理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2.了解分类的标准与分类结果的相关性,初步了解“集合”的含义;3.体验分类是数学上常用的处理问题的方法.重点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难点正确理解分类的标准和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一、创设情境1.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不同类型的数,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又知道了现在的数包括了负数,下面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上任意写出3个数(同时请3个同学在黑板上写出).问题1:观察黑板上的9个数,并给它们进行分类.2.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分类的情况.二、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对写出的数字进行分类,鼓励学生自己概括,最后归纳出我们已经学过的5类不同的数,它们分别是正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2.总结得出“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3.试一试:按照以上的分类,你能做出一张有理数的分类表吗?你能做出以上有理数的分类是以什么为标准的吗?(是按照整数和分数来划分的)4.教师板书总结分类一:有理数⎩⎪⎨⎪⎧整数⎩⎪⎨⎪⎧正整数零负整数分数⎩⎪⎨⎪⎧正分数负分数分类二:有理数⎩⎪⎨⎪⎧正有理数⎩⎪⎨⎪⎧正整数正分数负有理数⎩⎪⎨⎪⎧负整数负分数5.有关集合的简单知识把一些数放在一起,就组成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所有有理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有理数集.类似地,所有整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整数集,所有负数组成的数集叫做负数集,所有正整数与零组成的数集叫做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如此等等.三、练习巩固例 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数集:-18,227,3.1416,0,2017,-35,-0.142857,95%.四、小结与作业 小结有理数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哪几类? 作业教材习题2.1.每个学生的认识水平不同,思维水平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教师课前预期的设计有既定的目标,这是必要的,也是要充分考虑的.但怎样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更好地顺应学生的思维,把握学生生成的一些问题并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有赖于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良好的教学素养和机智的驾驭技巧,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随时提醒自己,倾听学生的发言、关注学生的表情、关注学生的思维.2.2数轴2.2.1数轴1.掌握数轴的三要素,能正确画出数轴;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数;2.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逐步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对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3.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服务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重点正确掌握数轴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难点有理数和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一、创设情境1.请大家看,这是一支温度计(展示温度计图片),它的用途大家是知道的,但是你会读温度计吗?请同学们读出此时温度计所显示的温度.这样看来,液面所在的刻度就表示此时的温度,这说明温度计上的刻度与一些有理数建立了对应的关系,也就是说温度计上的每一个刻度都表示一个有理数.2.在一条东西方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 m和7.5 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 m和4.8 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二、探究新知1.观察温度计的刻度规律,你能发现什么?学生观察温度计,从温度计上发现:刻度有正有负也有0.结合有理数包含正数、零和负数的特点,类比一条直线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成为数轴,于是:因为有零,就必须在直线上取一点,用这个点表示零.(如图1)我们把这个点叫做原点,用大写字母O表示,由温度计的刻度规律可知:原点的一侧表示正数,另一侧表示负数.因而我们就规定原点的其中一侧为正方向,那么另一侧就为负方向.习惯上,当直线水平放置时,原点右方为正方向,原点的左方为负方向,正方向的一侧我们用箭头表示.(如图2)现在同学们来猜想一下,正有理数应该在图2的哪一个区域?负有理数呢?知道正数在原点的右边,那么我们用多长来表示+1呢?怎么办?我们需要规定一个单位长度.(如图3)一旦表示1的点确定了,表示其他的有理数就好确定了.我想请同学们举例说明其他有理数点的确定.(利用成倍的关系)2.这样能用来表示全体有理数的图形我们就找到了,我们把这种图形叫做数轴.现在我请同学们归纳一下数轴有哪几个特点?(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于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归纳数轴的规范画法:(1)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2)刻度要在直线上,且是细短线;数字在下,字母在上.3.动手操作、感受数轴的画法、巩固对数轴的认识.教师活动设计:现在每一位同学都画一个数轴,根据你所画的数轴提出你的问题.学生活动设计:学生动手画数轴,在画的过程中可能有诸多问题,比如:数轴一定是水平放置的吗?原点一定在最中间吗?单位长度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长度?数轴可以画为射线吗?然后学生进行交流,得到数轴规范的画法.三、练习巩固1.判断下列图形哪些是数轴?2.画出一个单位长度是1厘米的数轴,并用刻度尺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1.5, 0, 2, -2, 2.5.3.如图:写出数轴上的点A,B,C,D,E,F表示的有理数.四、小结与作业小结1.数轴的三要素是什么?2.在数轴上,正数和负数分别是怎样排列的?作业教材第16页习题第2,3,4题.本节课从生活中的实际入手,由温度计的具体形象,引出数轴的概念,总结归纳出数轴的三要素和数轴上数字的排列规律.要求学生学会画出数轴,学会在数轴上表示出有理数,初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2.2.2在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1.通过观察数轴上点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2.初步认识图形和数量的对应关系.重点负数和零的大小比较.难点如何启发学生自己得到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并认识其合理性.一、创设情境在小学,我们已知学会比较两个正数的大小,那么,引进负数后,怎样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呢?例如:1与-2哪个大?-1与0哪个大?-3与-4哪个大?二、探究新知1.探寻规律(教材P17探索)(1)请任意写出两个正数,在下面的数轴上画出表示它们的点.你所写的两个数是________>________,观察在数轴上表示它们的点,我们可以发现,较大的数的对应点在较小的数的对应点的________边.(2)生活中,同学们能判断两个气温的高低吗?①某日哈尔滨的气温为-9 ℃,泉州的气温为12 ℃,该日________的气温较高;②把温度计如下图横放,我们可以发现,________的气温会显示在右边.2.总结规律(教材P17概括)规律1:把温度计横过来放,就像一条数轴,类似于气温的高低,我们可以知道,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________左边的数.规律2:从数轴上可以发现,表示正数的点都在原点的________,表示负数的点都在原点的________,所以,我们说:正数都________零,负数都________零,正数都比负数________.3.用“>”、“<”或“=”填空:1________-2;-1________0;-3________-4.三、练习巩固1.判断下列各数是否存在?如果存在,把它们写出来.(1)最小的正整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最小的负整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最大的正整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最小的整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所示的是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a<0B.a>1C.b>-1 D.b<-1四、小结与作业 小结1.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大小是怎样排列的? 2.怎样利用数轴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作业教材第19页习题2.2第5,6题.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结合有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发现正数、零和负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确定了正数、零和负数的大小比较法则,并能通过数轴来比较任意两个非确定数的大小,尤其是要注意掌握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2.3 相反数1.使学生理解相反数的意义;2.使学生掌握求一个已知数的相反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与概括的能力.重点理解相反数的意义,理解相反数的代数定义与几何定义的一致性. 难点多重符号的化简.一、创设情境画一个数轴,并在画出的数轴上,找出表示+5,-5;312,-312;113,-113各数的点来,并标上字母.二、探究新知1.(1)观察+5与-5,312与-312,113与-113,发现这三对数有什么特点?这三对点,各有哪些相同点?哪些不同点?引导学生回答:符号不同,一正一负;数字相同.(2)总结归纳: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它们互为相反数,如+5与-5互为相反数,312与-312互为相反数等等.也可以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相反数,如113是-113的相反数或-113是113的相反数.2.(1)观察+5与-5,312与-312,113与-113,这三对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回答:分别在原点的两侧;到原点的距离相等.(2)总结归纳:这样我们也可以说,在数轴上的原点两旁,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这个概念很重要,它帮助我们直观地看出相反数的意义,称为相反数的几何意义.) 3.强调:零的相反数是零. 这是因为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到原点的距离就是0.这是相反数等于它本身的唯一的数.4.(1)思考:在学习有理数时我们就指出字母可以表示一切有理数,那么数a 的相反数如何表示?(2)引导学生观察,并自己得出结论:数a 的相反数是-a ,即在一个数前面加上一个负号就是它的相反数.例如: ①当a =7时,-a =-7,7的相反数是-7; ②当a =-5时,-a =-(-5),读作“-5的相反数”,-5的相反数是5,因此,-(-5)=5;③当a =0时,-a =-0,0的相反数是0,因此,-0=0.(3)观察:-a =-(-5)表示-5的相反数,那么-(-8),-(+4),-(-15)各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回答:-(-8)表示-8的相反数;-(+4)表示+4的相反数; (4)你能自己总结出简化符号的规律吗? 括号外的符号与括号内的符号同号,则简化符号后的数是正数;括号内、外的符号异号,则简化符号后的数是负数.(可适当表示有三个符号的数)-(-15)表示-15的相反数.三、练习巩固1.填空:(1)+1.3的相反数是________; (2)-3的相反数是________; (3)________的相反数是-1.7; (4)________的相反数是35;(5)-(+4)是________的相反数; (6)-(-7)是________的相反数. 2.简化下列各数的符号:-(+8),+(-9),-(-6),-(+7),+(+5).3.下列两对数中,哪对是相等的数?哪对互为相反数? -(-8)与+(-8);-(+8)与+(-8). 四、小结与作业 小结1.什么样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2.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3.怎样化简多重符号? 作业教材第21页练习第1,2,3题.由于本节课内容是一个全新的内容,学生理解和掌握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在教学时,一定要多给学生以观察思考的时间,及时进行总结和归纳,及时巩固,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概念,同时,要充分利用数轴的形象性特征,让学生直观理解相反数的概念.2.4绝对值1.通过数轴上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引出有理数的绝对值的概念.2.明确绝对值的代数定义和几何意义;会求一个已知数的绝对值;会在已知一个数的绝对值的条件下求这个数.3.体验数学的概念、法则来自于实际生活,渗透数形结合和分类的思想.重点求一个数的绝对值.难点绝对值在数轴上的意义问题.一、创设情境在一节体育课中,老师组织了一次游戏.如图所示,四位同学站在圆上,比赛谁最先到达圆的中心.提问:1.四位同学到达中心的距离相等吗?2.他们的方向会影响距离的长度吗?结论:与方向无关,距离相等.二、探索新知1.找一找数轴上表示1与-1的点,3与-3的点,观察它们到原点的距离各是多少?结论:1与-1到原点的距离相等,3与-3到原点的距离相等.2.概念讲解在数轴上表示-6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是6,表示数100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是100,我们称-6的绝对值是6,100的绝对值是100,也就是说,把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做|a|.3.观察思考:通过求上面数的绝对值,观察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正数)的绝对值有什么特点?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的数(负数)的绝对值又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分类讨论,归纳出数a的绝对值的一般规律.4.总结归纳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零的绝对值是零;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三、练习巩固1.写出下列各数的绝对值:6,-8,-3.9,100,π-5.2.|x|=7,则x=________;|-x|=7,则x=________.3.如果a>3,则|a-3|=________,|3-a|=________.4.若|a-2|=0,则a=________;若|b-4|=0,则b=________.5.计算:(1)|8|+|-8|-|-3|;(2)|-6.5|-|-5.5|.6.给出下列说法:①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②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只有正数;③不相等的两个数绝对值不相等;④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一定相等.其中正确的有()A.0个B.1个C.2个D.3个四、小结与作业小结1.对绝对值概念的理解可以从其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两方面考虑.从几何方面看,一个数a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它具有非负性;从代数方面看,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2.求一个数的绝对值注意先判断这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作业教材第24页练习第1,2,3题.绝对值是中学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具有非负性,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节从几何与代数的角度阐述绝对值的概念,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求一个已知数的绝对值,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代数定义的导出,对“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的理解是教学中的难点.2.5有理数的大小比较1.掌握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会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2.利用各种方法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培养逻辑思维能力.3.情感体验:通过化归思想意识,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与旧知识建立联系,学习新的数学知识,解决新的数学问题,养成全面分析的习惯;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体验教学活动的探索性与创造性,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培养协作精神.重点运用法则,借助数轴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难点利用绝对值概念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一、创设情境1.我们怎样利用数轴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呢?2.我们应该怎么样去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呢?例如-2与-5哪个较大呢?用我们前面所学的知识来比较,就是画出数轴,在数轴上标上-2与-5两个点,因为在数轴上右边的数大于左边的数,所以-5<-2.但如果不用画数轴,我们就可以知道-2与-5哪个较大呢?这个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上的内容.二、探究新知1.正数与负数、正数与0的大小关系是怎样?2.在数轴上表示出-3,-5与-1.3的点,比较它们的大小.3.思考:它们的大小与它们的绝对值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你能总结出比较两个负数的方法吗?4.小结: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利用法则,怎样比较-2与-5的大小?分二步:①先分别求出它们的绝对值,并比较大小.|-2|=2,|-5|=5,且5>2;②根据“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得出结论:-2>-5.因此得出步骤:①分别求出两个负数的绝对值;②比较两个绝对值的大小;③根据“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做出正确的判断.三、练习巩固1.大于-4的负整数的个数是()A.2个B.3个C.4个D.无数个2.冬季某天我国三个城市的最高气温分别是-10 ℃,1 ℃,-7 ℃,把它们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10 ℃>-7 ℃>1 ℃B.-7 ℃> -10 ℃>1 ℃C.1 ℃>-7 ℃>-10 ℃D.1 ℃>-10 ℃>-7 ℃3.比较大小:-3________-2.(用“>”“<”或“=”填空)4.写出一个比-1小的数________.四、小结与作业小结1.有理数比较大小的两种方法:通过数轴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和认识有理数比较大小的法则.2.有理数比较大小关键是两个负数怎样比较大小:(1)先分别求出两个负数的绝对值;(2)比较这两个绝对值的大小;(3)根据“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做出正确的判断.同样,通过数轴比较有理数大小也是一种重要的比较方法.作业教材第27页练习第1,2,3,4题.如何来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这对有些学生来讲可能比较难,为什么-2>-5?要讲清楚这一点,利用数轴较直观,从特殊的例子到一般的规律.另外在讲解例题的时候,首先得强调是在两个负数的前提下,再比较绝对值,所以应先看是怎样的两个数进行比较,正数之间的比较我们早已会了,我们也知道正数大于负数.而有时候我们也往往需要对一些数先进行化简再比较,这一点在练习中有很多同学还是没有注意到.2.6有理数的加法2.6.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1.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合理性;2.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难点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一、创设情境1.一位学生在一条东西向的跑道上,先走了20米,又走了30米,能否确定他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与原来位置相距多少米?2.我们知道,求两次运动的总结果.可以用加法来解答,可是上述问题不能得到确定的答案,其原因是什么呢?二、探究新知1.全班交流:将研究结果进行整理,得到以下几种情形.为了把这一问题说得明确些,现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1)若两次都是向东走,则一共向东走了50米,他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东边50米处,写成算式是(+20)+(+30)=+50.这一运算过程在数轴上可表示为如下图:(2)若两次都是向西走,则他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西边50米处,写成算式是(-20)+(-30)=-50.(3)若第一次向东走20米,第二次向西走30米,在数轴上表示如下图:写成算式是(+20)+(-30)=-10.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同学位于原来位置的西边10米处.(4)若第一次向西走20米,第二次向东走30米,同样可结合数轴上表示可以看到,这位同学位于原来位置的东边10米处,写成算式是(-20)+(+30)=+10.小结:后两种情形中两个加数的正负号不同,通常可称异号.2.请同学们再来试一试,把下列算式中的各个加数不妨仍可看作运动的方向和路程,完成下列填空:(+5)+(-3)=();(+4)+(-10)=();(-3)+(+8)=();(-8)+3=().3.你能发现得到的结果与两个加数的正负号及绝对值之间有什么关系吗?4.再看两种特殊情形:(5)第一次向西走了20米,第二次向东走了20米,写成算式是(-20)+(+20)=();(6)第一次向西走了20米,第二次没有走,写成算式是(-20)+0=().5.从以上(1)~(6)写出的算式中,你能探索总结出一些规律吗?由此可推出如下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正负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正负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4)一个数与零相加,仍得这个数.三、练习巩固1.计算:(1)10+(-4);(2)(+9)+7;(3)(-15)+(-32);(4)(-9)+0;(5)100+(-99);(6)(-0.5)+4.4.2.填空:(1)()+(-3)=-8;(2)()+(-3)=8;(3)(-3)+()=-1;(4)(-3)+()=0.3.两个有理数相加,和是否一定大于每个加数?四、小结与作业小结1.今天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哪位同学来小结一下?2.从上面的练习中,你能总结出在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时的经验教训吗?3.使学生明确:(1)运算的每一步都要有根据;(2)两数相加时,先确定和的符号,再确定和的绝对值.作业教材第31页练习第1,2题.本节课教学从情境入手,通过一系列的活动逐步引导学生探究有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在教学中,尤其要注意正数与负数相加,负数与负数相加的运算,一定要先确定和的符号,再确定和的绝对值.2.6.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加法运算律,能熟练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重点合理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难点理解运算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一、创设情境1.有理数加法的法则是什么?在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时要注意什么?2.小学我们学过哪些加法的运算律?那么,引入负数后,这些运算律在有理数范围内还成立吗?二、探究新知1.任意选择两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分别填入下列□和○内,并比较两个运算结果:□+○和○+□(2)任意选择三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分别填入下列□、○和◇内,并比较两个运算结果:(□+○)+◇和□+(○+◇)2.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3.归纳总结:有理数的加法仍满足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________不变.表示为:a +b =________.(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____________相加,或者先把____________相加,和不变.表示为:(a +b)+c =a +________.三、练习巩固1.在横线上填写运算律名称.(-193)+(-215)+(+193) =(-193)+(+193)+(-2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3)+(+193)]+(-2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215) =-215.2.算一算:(1)16+(-25)+24+(-35);(2)(-3.48)+5.33+(-9.52)+(-5.33)+(-3.05); (3)(-235)+(-314)+(-325)+(+234)+(-113).四、小结与作业 小结1.加法的运算律有哪些?2.怎样运用加法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1)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可以先相加; (2)几个数相加得整数的可以先相加; (3)同分母的分数可以先相加; (4)符号相同的数可以先相加. 作业教材习题2.6第2,3,5题.。

2.2.2 在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教学辅导讲义(华师大版)

2.2.2 在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教学辅导讲义(华师大版)

2.2.1数轴同步讲义基础知识1、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2、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都大于负数。

例题例、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号把这些数连接起来.2-,1,0,54-,3,2.5【答案】见解析,5201 2.534-<-<<<<【分析】首先在数轴上表示出各数,然后根据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由数轴可知,这些数从小到大的顺序为:5201 2.534-<-<<<<.【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比较大小、数轴,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练习1.在5-、1-、0、3这四个有理数中,最小的有理数是()A.5-B.1-C.0 D.32.如图,a与b的大小关系是()A.a<b B.a>b C.a=b D.a=2b3.大于-4.2且小于3.8的整数有()A.5个B.6个C.7个D.8个4.在数轴上表示数1-和2020的两点分别为点A和点B,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A.2018 B.2019 C.2020 D.20215.实数,a b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0a >B .2b >C .a b <D .a b =6.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对应的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a >b >cB .b >a >cC .c >b >aD .b >c >a7.实数a 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若实数b 满足﹣a <b <a ,则b 的值可以是___(任填一个即可).8.四个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分别为A ,B ,C ,D ,这四个数中最小的数的对应点是______.9.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 、b 大小是:a ______b .10.大于2-而小于3的负整数是_______.11.利用数轴比较132-,2,0,1-,12,4-的大小,并用“<”把它们连结起来.12.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0,2,﹣1.5,13-,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号把这些数连接起来.13.将有理数﹣5,0.4,0,﹣214,﹣412表示在数轴上,并用“<”连接各数.练习参考答案1.A【分析】由5-<1-<0<3,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由5-<1-<0<3,可得:最小的有理数是 5.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掌握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B【分析】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法则:①正数都大于0;②负数都小于0;③正数大于一切负数;④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其值反而小,据此判断即可.【详解】解:由数轴可知,b<0<a,即a>b,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正数都大于0;②负数都小于0;③正数大于一切负数;④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其值反而小.3.D【分析】在数轴上表示出-4.2与3.8的点,进而可得出结论.【详解】解: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大于-4.2且小于3.8的整数有-4,-3,-2,-1,0,1,2,3共8个.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数轴,根据题意画出数轴,利用数形结合求解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D【分析】由数轴上两点间距离可得AB=|-1-2020|=2021.【详解】解:AB=|-1-2020|=2021,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数轴上两点间距离;会求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是解题的关键.5.C【分析】根据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分别判断即可.【详解】解:由图可得:-1<a<0,1<b<2,,∴a<0,b<2,a b故选项A、B、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6.A【分析】根据数轴左边的点所表示的数小于右边的点所表示的数解答即可.【详解】由数轴得:a>b>c,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和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熟练掌握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的大小关系是解答的关键.7.0(答案不唯一)【分析】根据a的范围确定出﹣a的范围,进而确定出b的范围,判断即可.【详解】解:由数轴可知,1<a<2,﹣2<﹣a<﹣1,∵﹣a<b<a,∴b可以在﹣1和1之间任意取值,如﹣1,0,1等,故答案为:0(答案不唯一).【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数轴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有理数的大小关系.8.A【分析】根据数轴的定义即可得.【详解】由数轴的定义得: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左边的总小于右边的,则这四个数中最小的数的对应点是A,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掌握理解数轴的定义是解题关键.9.<【分析】数轴上原点右边的数都大于0,原点左边的数都小于0,数轴右边的数始终大于数轴左边的数.【详解】a b、都在数轴原点的左边∴<<a b0,0观察数轴得,a在b左边,a b∴<<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数轴、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等知识,是重要考点,难度较易,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10.-1【分析】在数轴上找出-2与3之间的数,进而可得出结论.【详解】由图可知,大于-2而小于3的负整数是-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分类与大小比较,熟知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大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1.数轴见解析,114310222-<-<-<<<【分析】根据数轴上的点与实数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数轴上的点比较大小的方法是左边的数总是小于右边的数,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114310222-<-<-<<<.【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大小比较,由于引进了数轴,我们把数和点对应起来,也就是把“数”和“形”结合起来,二者互相补充,相辅相成,把很多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在学习中要注意培养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12.数轴见解析,11.5023-<-<<【分析】先将各数表示在数轴上,再依据数轴上右边的数大于左边的数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如下:故11.502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比较有理数的大小,熟练掌握比较有理数大小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3.见解析,11 54200.424-<-<-<<【分析】先把各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再从左到右用“<”连接起来即可.【详解】解:如图所示:故1154200.42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数轴及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熟练掌握数轴及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是解题的关键.。

2.2.2 在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

2.2.2 在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

-4 -3 -2 -1 O 1 2
知识检测
情境引入
新课探究
互动合作
当堂检测
课后反馈
2、一个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5,这个点先向左边移动3个单位,然 后再向右边移动6个单位,这时它表示的数是多少呢?
-2
如果按上面的移动规律,最后得到的点表示的数是2,则开始时它表示 什么数?
-1
知识检测
情境引入
新课探究
a、b 的大小关系?
a
b
0
a<b<0
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a
b
a<b
知识检测
情境引入
新课探究
互动合作
当堂检测
课后反馈
7、如图,数轴上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是a、b,你能获得哪些正确
的信息?
A
B
–1
a
0
1
b
知识检测
情境引入
新课探究
互动合作
当堂检测
课后反馈
1、一个点从原点开始,先向右移动2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6个单位 长度,最终表示的数是几?
知识检测
情境引入
新课探究
互动合作
当堂检测
课后反馈
–7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数的大小
数在数轴上的位置

0_小__于__正数
0在__左___ 正数在__右___

负数_小__于__0
负数在__左__ 0在__右___

负数_小__于__正数
负数 在_左___ 正数在__右___
课后反馈
3、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1000 < 0.1 (3)0 > -10

鹿泉市七中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有理数 2.2 数轴 2.2.2 在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课件 新版华

鹿泉市七中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有理数 2.2 数轴 2.2.2 在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课件 新版华

思考
1.条形图和扇形图在直观反映统计信息时 各自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条形图 优点 能清楚地反映每个项目的具体数
目 , 便于相互比较. 缺点 不容易看出各个部分在总体中所
占的百分比.
扇形图 优点 能清楚地反映各部分在总体中
所占的百分比. 缺点 不容易看出各部分的具体数目.
思考
2.怎样画扇形图?
因为组成扇形图的各扇形圆心角的和是 360° , 所以只需根据各种节目所占的百分比 就可以算出対应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12.一辆货车从百货大楼出发负责送货,向东走了 4 km 到达小明家,继续走 了 1.5 km 到达小红家,又向西走了 10 km 到达小刚家,最后回到百货大楼.
(1)以百货大楼为原点,以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用 1 个单位长度表示 1 km, 请你在数轴上表示出小明、小红、小刚家的位置.
(2)小明家与小刚家相距多远? (3)若货车每千米耗油 0.05 L,那么这辆货车共耗油多少升?
杂乱无章的数据不利于我们发现其中的规 律 , 为了清楚地发现数据中的规律 , 需要対数 据进行整理.
统计中经常用表格整理数据 , 用划记法记录 数据 , 例如画〞正”字 , 请完成以下表格 :
全班同学最喜爱节目的人数统计表
节目类型 划记 人数 百分比
A 新闻
4 8%
B 体育
10 20%
C 动画
15 30%
解:(1)如答图所示,A、B、C 分别表示小明家、小红家、小刚家.
第 12 题答图 (2)小明家与小刚家相距:4+4.5=8.5(km). 答:小明家与小刚家相距 8.5 km. (3)这辆货车此次送货共耗油(4+1.5+10+4.5)×0.05=1(L). 答:这辆货车共耗油 1 L.

华师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 在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课件牛老师牛老师

华师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 在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课件牛老师牛老师

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新课讲解
问题 下图中的温度计横过来放,就像一条数轴.从这个事 实中,你能得到怎样的启发?
新课讲解
与温度计类似,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 边的数大.利用数轴可以比较数的大小.
-3 -2 -1 0 1 2 3 越来越大
由正负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容易得到如下大小比较法则: 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都大于负数.
11 2






新课引入
3.填空 数轴上表示负数的点在原点的______边,表示正数的点在原 点的______边,原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
4.比较下列数的大小 (1)2______1; (2)2.7_____2.71.
思考:在小学里,我们已经学会比较两个正数的大小, 那么,引进负数以后,怎样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呢? 例如,1与-2哪个大?-1与0哪个大?-3与-4哪个大?
随堂即练
2.在数轴上把下列各数表示出来,并比较
它们的大小: 4 ,7,-3.5,0,4 .
5
3
4 5
0
4 3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3.5 < 4 < 0 5
<
4 <7 3
课堂小结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正数都大于零, 负数都小于零,正数都大于负数.
新课讲解
例1 将下列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并用“<”号

接起来:
3,0,1 5, 4. 6
解:容易知道 1 5 <3, 6
再由大小比较法则,得 4<0<1 5 <3. 6
新课讲解

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

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
6
大顺序排列,用“<”号连接起 来.
例2 、比较下列各数的大小: -1.3,0.3,-3,-5 .
课堂练习
1.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正确: ⑴ 2.9>-3.1; ⑵ 0< - 14; ⑶ - 10> - 9; ⑷ - 5.4< - 4.5
2.用“<”号或“>”号填 空: ⑴ 3.6 2.5; ⑵ -3 0; ⑶ -16 -1.6; ⑷ +1 -10; ⑸ -2.1 +2.1; ⑹ -9 -7
预习反馈(一)
§2.2.1 数轴
1. 1℃和-2℃那个温度高?-1℃与0℃哪个 温度高?这个关系在温度计上表现为怎样 的情况?
2. 把温度计横过来放,就像一条数轴,能否 从中发现在数轴上怎样比较两个有理数的 大小?
大家看到的是
温度计
§2.2.1 数轴
低-
高+
小 左边
右边 大
预习反馈(二)
§2.2.1 数轴
七年级 数学
§2.2.2在数轴上比较 数的大小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思源实验学校 王彦国
复习导入:
§2.2.1 数轴
在小学我们已经学会了比较两个正 数的大小,如5>2,那你又知不知 道:-7与2、-4与0、-4与-3的大小呢?
学习目标:
§2.2.1 数轴
1、通过观察数轴上点的位置关系,学会利用 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2、进一步认识图形和数量的对应关系,即数 形结合的思想
表示的数为( )
A. 6或-6
B. 6
C.-6
D.3或-3
【解析】选A.到原点距离是6的点有两个,分别在原点的
两侧,且所表示的数符号相反.
课堂小结:
§2.2.1 数轴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各章知识点总结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各章知识点总结

第1章 走进数学世界1.在n ·n 的正方形方格中,有1²+2²+3²+…2.幻方: 三阶幻方:四阶幻方: 第2章 有理数2.1.1正数和负数定义:像﹣2、﹣2.5、﹣237、﹣0.7这样的数是负数,像13、3.5、500、1.2这样的数是正数.(正数前面有时也可以放上一个“+”<读作“正”>号)☀注意: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1.2有理数分类:方法1:整、分法方法2:正、零、负法16 2 313 5 11 108 9 7 612 414 15 1 有理数整数 分数正整数 负整数 零 正分数 负分数数集的定义:把这些数(指上文提到的有理数)放在一起,就组成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上文有理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有理数集.2.2.1数轴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2.2.2在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方法: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都大于负数.2.3相反数几何定义:1.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分别位于原点的两旁,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2.只有正负号不同的数成为互为相反数.(例:数a的相反数是﹣a,﹣a的相反数是a)☀注意:零的相反数是零.变为相反数的方法:通常在一个数的前面添上“﹣”号,表示这个数的相反数.(在一个数的前面添上“+”号,仍表示这个数本身.(例题解析)正负号组合化简方法:1.根据相反数的意义.2.数前面负号的个数。

负号的个数为偶数个时,取正;负号的个数为奇数个时,取负.2.4绝对值定义: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取一个数的绝对值的结果: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2.零的绝对值是零.3.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4.任何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总是正数或0(通常也称非负数).即对任意有理数a,总有|a|≥0.2.5有理数的大小比较除(2.2.2)在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的方法: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2.6.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法则内容:1.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正负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正负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4.一个数与零相加,仍得这个数.法则扩充总结:正正相加,和大于其中任意一个加数;负负相加,和小于其中任意一个加数;正负相加,和大于负数,小于正数.(正指正数,负指负数)☀注意:一个有理数由正负号和绝对值两部分组成,进行加法运算时,应注意确定和的正负号及绝对值.2.6.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字母表示:a+b=b+a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字母表示:(a+b)+c=a+(b+c).2.7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字母表示:a-b=a+(-b)2.8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方法:1.按照运算顺序,从左到右逐步运算.2.用有理数减法法则,统一为只有加法运算的和式.加法运算律的应用:因为有理数的加减法可以统一成加法,所以在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适当应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补充概念:从1开始逐步增大的连续奇数的和等于奇数个数的平方;从2开始逐步增大的连续偶数的和,等于偶数个数的平方加偶数个数.2.9.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内容: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两数相乘,若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则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2.9.2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字母表示:ab=ba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字母表示:(ab)c=a(bc)分配律:一个数与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字母表示:a(b+c)=ab+ac积的正负号与各因数的正负号之间的关系:几个不等于零的数相乘,积的正负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的个数为奇数时,积为负;当负因数的个数为偶数时,积为正. 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零,积就为零.2.10有理数的除法倒数的定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有理数的除法转为乘法的方法: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作除数.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零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都得零.2.11有理数的乘方定义及相关内容: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aⁿ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aⁿ读作a的n次方,aⁿ看作是a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a的n次幂.幂的特点:(根据有理数乘法法则)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2.12科学记数法定义:一个大于10的数就记成a×10ⁿ的形式,其中1≤a<10,n是正整数.像这样的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注意:1.a的整数数位只有一位.2.n是原数的整数数位少1.2.13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1.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2.同级运算,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进行;3.如果有括号,就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然后算大括号里的.补充: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乘方和开方叫做第三级运算.☀注意:进行分数的乘除运算时,一般要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把除法转化为乘法.2.14近似数一个与实际非常接近的数,称为近似数.题型分析:科学记数法中a×10ⁿ看它精确到哪一位,就看a最右边的那个数字在原数中是哪一位.☀注意:1.题目要求精确到十位、百位等,往往采用科学记数法,而要求精确到十分位、百分位等,往往不采用科学记数法.2.对一个比较大的数,取近似值往往采用科学记数法,因为科学记数法中的精确度只看a.3.取近似值有三种方法:四舍五入法、去尾法、进一法,要根据题的要求和实际情况而定.2.15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略第二章小结第三章整式的加减3.1.1用字母表示数☀注意:1.式子中出现的乘号,通常写作“·”或忽略不写.2.数字与字母相乘时,数字通常写在字母前面.3.除法运算写成分数形式.4.括号前面的乘号也要被省略.3.1.2代数式定义:由数和字母用运算符号连接所成的式子,称为代数式.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3.1.3列代数式列代数式的原因:在解决问题时,列出代数式,使问题变得简洁,更具一般性.3.2代数式的值定义:一般地,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中的运算关系计算得出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3.3.1单项式定义:由数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注意:1.当一个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1”通常省略不写.2.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通常写成假分数.3.3.2多项式定义: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一个多项式含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3.3.3升幂排列与降幂排列定义:把一个多项式各项的位置按照其中某一字母指数的大小顺序来排列.从大到小为降幂排列,从小到大为升幂排列.☀注意:1.重新排列多项式时,每一项一定要连同它的正负号一起移动.2.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字母的多项式,常常按照其中某一字母的升幂排列或降幂排列.3.4.1同类项定义: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等的项叫做同类项.所有的常数项都是同类项.3.4.2合并同类项法则: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保持不变.3.4.3去括号与添括号去括号法则: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改变正负号;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正负号.添括号法则:所添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改变正负号;所添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正负号.☀注意:添括号与去括号的过程正好相反,添括号是否正确,不妨用去括号检验一下.3.4.4整式的加减运算步骤: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第3章小结第4章图形的初步认识4.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立体图形展示图:柱体锥体球体多面体的定义:每一个面都是平的的立体图形叫做多面体.☀注意:圆柱、球体等含有曲面的立体图形不称为多面体.4.2.1由立体图形到视图视图的定义:视图来自于投影.中心投影的定义:从一点发出的这种投影称为中心投影.平行投影的定义:平行投影是在一束平行光线照射下形成的投影.物体的三视图及其定义:从正面得到的投影,称为主视图;从上面得到的投影,称为俯视图;从侧面得到的投影,称为侧视图,依投影方向不同,有左视图和右视图.通常将主视图、俯视图与左(或右)视图称做一个物体的三视图.因而,三视图一般画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4.2.2由视图到立体图形☀注意:1.画出来的是平面图形.2.画出能看到的轮廓.3.画出能看到的棱、尖点.4.3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略4.4平面图形圆的特性:由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多边形的定义:由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多边形.三角形在多边形中的意义:在多边形中,三角形是最基本的图形.每个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从n边形的某一顶点出发引对角线,能得到(n-3)条对角线,能分成(n-2)个三角形.4.5.1点和线点存在的意义:表示那些大小尺寸可以忽略的物体.许多点的聚集又可以表现不同的图形.线段的意义:线段是无数排成行的点的聚集.多面体各部分名称示意图:面棱顶点关于线段的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射线的定义:把线段向一方无限延伸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射线.直线的定义:把线段向两方无限延伸所形成的图形叫做直线.关于直线的基本事实:(三种说法)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4.5.2线段的长短比较比较方法:1.用刻度尺量,比较大小2.将其中一条线段移到另一条线段上去加以比较.中点的定义: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叫做这条线段的中点.题型分析:一条直线上有n个点,线段的条数为n(n-1)/2条.☀注意:线段的和差往往用图形语言告诉我们,我们要善于挖掘图形语言.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1.点在直线上;2.点在直线外.欧拉公式:顶点数+面数-棱数=2(应用的范围是多面体)4.6.1角角的?定义:由两条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的?定义: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图形.射线的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起始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始边,终止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终边.表示角的方法:1.两个端点及一个顶点(表示时要把表示角的顶点的字母写在中间);2.一个顶点(顶点处只能有一个角时才能用此方法);3.一个阿拉伯数字或希腊字母(先标出后才能用)平角的定义:绕着端点旋转到角的终边和始边成一直线,这时所成的角叫做平角.周角的定义:绕着端点旋转到终边和始边再次重合,这时所成的角叫做周角.角度的单位换算:1°=60′ 1′=60″(1度等于60分,1分等于60秒)☀注意:描述物体运动的方向时,要以正北、正南方向为基准.4.6.2角的比较和运算题型分析:从一点引出n条射线,确定角的个数为n(n-1)/2个.角的平分线的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4.6.3余角和补角余角的定义: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互余.补角的定义: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关于余角、补角的定理: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注意:互余和互补有时通过特殊的位置(即图形语言)告诉我们.第4章小结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1.1对顶角对顶角的?定义:两个角具有相同的顶点,且其中一个角的两边分别与另一个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我们把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对顶角的?定义: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不相邻的一对角叫做对顶角.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5.1.2垂线垂直、垂足、垂线的定义: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等于90°,两线互相垂直,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我们把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关于垂线的基本事实: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垂线段的定义: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这一点与已知直线相交的点所在的线段叫做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5.1.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同位角的定义:内错角的定义:同旁内角的定义:5.2.1平行线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的表示的方法:例:直线a与直线b互相平行,记作“a∥b”. 两条不相交的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或平行.关于平行线的基本事实:1.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2.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5.2.2平行线的判定判定方法: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关于垂直、平行的性质: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5.2.3平行线的性质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第五章小结。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2.2.2在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2.2.2在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

《2.在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本课是在学习了正负数的意义和数轴的概念后,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数轴作为数形结合的典范,是用“长度”度量各类量的抽象。

本课的学习将对理解相反数,绝对值的概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为推导有理数的运算法则,求不等式组的解集,以及研究平面直角坐标系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数轴概念的产生所渗透的类比、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利用数轴上的点的位置关系比较有理数大小的法则;2.理解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零的合理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温度计的观察和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有理数,探索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进一步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反过来又服务于生活;2、通过画数轴,给学生以图形美的教育感受,同时由于数形的结合,学生会得到和谐美的享受。

负数和零的大小比较【教学难点】如何启发学生自己得到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的约定,并认识其合理性。

教师准备:课件、多媒体、三角板学生准备:三角板、直尺一.创设情境和学生一起讨论:(1)数轴怎么画?它包括哪几个要素?(2)任意写出两个正数,在数轴上画出表示它们的点,较大的数与较小的数的对应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3)大于0的数在数轴上位于原点的哪一侧?小于0的数呢?二、探索归纳在小学里,我们已学会比较两个正数的大小,那么,引进负数以后,怎样比较任意两个有理数的大小呢?例如,1与-2哪个大?-3与-4哪个大?想一想:1℃与-2℃哪个温度高?-1℃与0℃哪个温度高?这个关系在温度计上为怎样的情形?把温度计横过来放,就好比一条数轴.从中能否发现在数轴上怎样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让学生从讨论中发现,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大。

由此容易得到以下的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

三.实践应用四.例1:将有理数3、0 、-4、516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用“<”号连接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律探询:

1. 2. 3. 4.
温度计就像一根数轴,从中我们可以知道比 较有理数大小的规律: 正数大于0。 负数小于0。 正数大于负数。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 的数大。 (反过来怎么说呢?)
数轴上的两点,右边点表示的数与左边点表示的数的 大小关系如何? 越来越大
-3 -2 -1
0
1
2
3
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 正数大于0, 负数1)
比较下列每组数的大小:
-2和+6; (2) 3 0和-1.8; (3)- 和-4; 2 |
解:
(1)-2<+6 (正数大于负数); (2)0>-1.8
|
(负数小于零);
|
3 3 - ( 3) 所对应的点在-4 - >-4 (数轴上, 2 2
所对应点的右侧)。
做一做:
1、将有理数4、0、2.33
、-4按从小到大的 顺序排列,用“<“号连接起来。
2、比较下列各数的大小。
-1.3 -1.8
-3
-6
练一练:
请你写出所有适合下列条件的数,并把它 们记在数轴上。 ①小于3的正整数。 ②大于-5的负整数。 ③大于-2且不大于3的整数。
在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

读出温度计上各点表示的温度数,然后回答。
-6 A -5 -4 -3 B -2 C -1 0 D E 1 2 F 3 G 4 5
① D、E、F、G各点的温度是多少?其中E、F、G 三点的温度比D点的温度高还是低? ② A、B、C、D各点的温度是多少?其中A、B、C三 点的温度比D点的温度高还是低? ③ 分别读出A、B、C和E、F、G各点的温度,比较它 们的高低。 ④分别读出A和B、B和C、E和F、F和G、A和C、E和G 各点的温度并比较它们的高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