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检测题—2020秋九年级物理上册教科版课堂复习课件
物理九年级上教科版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综合检测题(含解析)
![物理九年级上教科版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综合检测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ef564c80740be1e640e9abb.png)
a.锯条在石头上反复摩擦,锯条变得烫手;
b.烧红的铁块投入冷水中,铁块逐渐变冷;
c.倒入杯中的热开水,逐渐变成凉开水;
d.用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壁变热;
e.烧开水时,水蒸气将壶盖顶起;
20.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
B.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初温;
C.在烧杯中,分别放入功率相同的电热器,加热时间相同;
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末温。
小聪认为:
(1)步骤A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C,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水和煤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B和D是为了得出水和煤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冬天,小林的爷爷和奶奶分别穿上了羽绒衣和棉衣,他们都说自己的衣服很保暖。小林想知道到底是羽绒保温性能好还是棉絮保温性能好,于是她找来了两只相同的密闭烧瓶分别盛 的热水 ,瓶内分别插入一只温度计,瓶外分别用大小和厚度都相同的羽绒和棉絮包好,放在同一地点使其自然冷却,然后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水温于下表中[ ]。
A.1︰2B.2︰1C.1︰4D.3︰1
7.下列现象中,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酒精涂在手上觉得凉B.冬天晒太阳,人感到暖和
C.锯木头时,锯条会发烫D.烧红的铁块温度逐渐降低
8.在使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时,当用力向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复习题(含答案)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复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ed1165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06.png)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复习题一. 选择题1. 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刮风时灰尘在空中飞舞B. 酒精瓶盖打开可以嗅到酒精气味C. 夏日的“荷城”贵港, 荷花飘香D. 在一杯热水中加盐, 过一段时间整杯水都变咸了2. 关于分子动理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B. 温度越高, 分子的运动越剧烈C.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D.固体很难被压缩, 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质中分子的运动状态跟温度无关B. 温度越高,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C..温度越低,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D..水很难被压缩说明水分子间没有间隙4. 下列现象中与分子运动无关的是()A.挂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B.拆除老旧建筑物时, 灰尘飞舞C. 加了白糖的水会变甜D. 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5.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热量可以从内能少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多的物体B. 0℃的冰水混合物内能为零C. 水的温度越高, 所含热量越多D. 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 温度和内能均不变6.小亮测得甲、乙两杯水的温度分别是45℃和75℃,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甲杯中水的分子运动一定比乙杯中水的分子运动剧烈B. 甲杯中水的内能一定比乙杯中水的内能小C. 乙杯中水的热量一定比甲杯水的热量多D. 乙杯中水的温度降低, 水的内能一定减少7. “母亲节”到了, 小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为妈妈精心准备了一桌美食, 也感受到了劳动的辛苦和快乐。
关于烹饪食物过程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以下认识正确的是()A. 锅一般都是用铁制造的, 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B. 炒菜时, 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菜的内能C. 拌菜时, 要通过搅拌才能更好入味, 说明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D. 炖菜时, 主要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菜的内能增加8. 下列各图所列举的事例中, 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从滑梯滑下, 臀部发热B. 冬天搓手, 手会变暖C. 给试管加热, 水温升高D. 迅速压下活塞, 筒内气温升高9. 下列都是教材中的实验, 其中为了说明“对物体做功, 物体内能增加”的是()A. 图甲: 手帕摩擦塑料丝后, 塑料丝散开B. 图乙: 缝衣针与磁铁摩擦后, 有了磁性C. 图丙: 加热后, 水蒸气把木塞冲出试管D. 图丁:迅速下压活塞后, 浸过乙醚的棉花燃烧10.如表列出一些物质的比热容, 根据表中数据,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物质水煤油冰铝铜比热容/(J•kg﹣1•℃﹣1)4.2×103 2.1×103 2.1×l030.88×1030.39×103A.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B. 物质的物态发生变化, 比热容不变C. 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 铝吸收的热量更多03D. 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 水升高的温度更多11.用两只相同的电加热器, 分别给相同体积的水和某种油加热, 在开始和加热3min时各记录一次温度, 如下表所示。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检测题(解析版)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检测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1fcc5f5e01f69e31433294fe.png)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检测题一.选择题1.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水中放糖后变甜B.起风后灰尘漫天飞舞C.鸭蛋腌制后变咸D.食品垃圾腐烂后臭气熏天2.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小明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A.“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B.人造木板黏结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C.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间有相互的斥力D.“破镜不能重圆”是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3.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其中,分子之间的斥力大小F斥随着分子间距离r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根据图象可知:分子之间斥力的大小()A.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B.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C.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D.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4.将红墨水滴入水中,一会儿整杯水变红了,这一现象中()A.只有水分子运动,进入墨水分子间隙B.只有墨水分子运动,进入水分子间隙C.水分子和墨水分子都在运动,彼此进入对方的分子间隙D.水分子和墨水分子都在运动,只是墨水分子进入水分子间隙5.下列现象中,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是()A.铁锤敲打铁钉,铁钉变热B.饮料放冰箱里,饮料变凉C.勺子放热汤里,勺子变热D.嘴向手“哈气”,手变暖和6.在烹饪美食的过程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A.炒鸡蛋时,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鸡蛋的内能增加B.炖排骨汤时,在汤沸腾后把炖汤的火调小,是为了降低汤的温度C.蒸饺子时,刚出锅的饺子冒“白气”是汽化现象D.煮粽子时,粽叶飘香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7.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越低,含有的热量越少B.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内能C.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机械能越大,内能越大8.下列现象中,利用热传递使物体的内能减小的是()A.来回弯折的铁丝温度会升高B.冬季用热水袋取暖C.冬天手接触冰块会觉得很冷D.自行车轮胎放气时,气门嘴处温度会降低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物体温度相同,内能一定相同B.两物体相比,分子动能越大的物体,其内能越大C.甲物体传递了热量给乙物体,说明甲物体内能大D.扩散现象中,分子可以从低温物体运动到高温物体10.对于同一物态的某种物质,根据c=得知()A.比热跟热量成正比B.比热跟质量成反比C.比热跟温度变化成反比D.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质量与温度变化的乘积之比是个恒量11.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A.阳光照射下,干泥土比湿泥土升温慢B.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C.同种物质状态改变,比热容不变D.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12.下表中有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小张同学根据提供的数据得出了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一杯水比一桶煤油的比热容小B.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比热容大C.水吸收或放出热量的本领较强,常用作冷却剂D.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性质之一,只和物质的种类有关13.冰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快,这是因为热水比冷水的温度高,扩散。
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上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测试
![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上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b81ff65eeff9aef8941e0685.png)
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上《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测试[测试范围:第一章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_和________。
2.如图1所示,两个容积相同的保温杯,同时装满温度相同的热水,过了一会儿,甲杯的外壁比乙杯热,由此可判断________杯的保温性能好,杯壁变热是通过________方式改变了它的内能。
图13.如图2所示是海陆风形成的示意图,海陆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与海洋相比,陆地的比热容较________,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________。
图24.如图3所示是A、B两种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Q与其质量m的关系图,从图中可看出,A燃料的热值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燃料的热值,同种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Q与其质量m的比值________。
图35.生活中的“热”含义非常丰富,物理学中,“天气很热”中的“热”是指________高;“两手相互摩擦手会发热”的“热”是指________增加。
6.“汽车不但要吃油,有时也要喝水”,用水冷却发动机是因为水的________较大,在发动机工作一段时间后,水箱中水的内能会增加,这是通过________方式来改变内能的。
7.同学们写作业时,常会用透明胶带把错误处揭去,操作时往往要把胶带用手按几下使之与纸贴紧,才能揭干净,这是因为用手按几下,可以使胶带与纸之间的分子距离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增大胶带分子与纸分子间的________(选填“引力”或“斥力”)。
8.胡晓同学用电饭煲做饭,过了一会儿听到“噗-噗-噗”的响声,走近一看,发现水蒸气冲动了锅盖。
他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了这一现象:水蒸气对锅盖________,水蒸气的内能__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
9.小明漫步在凤翔东湖湿地公园时,闻到阵阵花香,这是________现象;清晨草叶上的两颗露珠接触后成为更大的一颗水珠,这表明水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_。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一课一练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复习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一课一练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复习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214036726fff705cc170ae9.png)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共40分)1. 下列属于热量单位的是A. 牛顿()B. 帕斯卡()C. 瓦特()D. 焦耳()2. 关于温度、热量、比热容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的冰块,内能可能为零B. 物体内能增大一定是吸了热C. 一碗水倒掉一半后,内能减小D.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3. 在试管中装适量的水,试管口用塞子塞住,用酒精灯对试管加热,如图所示。
加热一段时间后,塞子冲出去了,则A. 加热过程中,酒精的化学能全部转化为水的内能B. 塞子冲出前,试管内气体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大的C. 塞子冲出时,试管内气体温度不变D. 塞子冲出时,塞子增加的机械能是由试管内气体内能转化的4. 图中的示意图形象反映物质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正确的说法是A. 甲是气态B. 乙是气态C. 丙是气态D. 甲是固态5. 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
如图用规格相同的两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同的煤油和水,隔着石棉网同时对两试管加热。
下列各图中的哪一图线能反映该实验情况A. B.C. D.6. 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B.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D. 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7. 生活中小明发现同样的一杯热水,冬天室温低时冷却得快,夏天室温高时冷却得慢。
好动脑筋的小明同学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其中属于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是A. 为什么热水在室温低时比室温高时冷却得快?B. 热水冷却的快慢与质量有关吗?C. 热水冷却的快慢与环境的温差有关吗?D. 热水冷却的快慢与它的质量、温度有关吗?8. 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A. 客厅里摆上鲜百合花,花香弥漫客厅,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B. 在冷、热两杯水中各滴入一滴墨水,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单元检测题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单元检测题](https://img.taocdn.com/s3/m/f76075b1941ea76e58fa04e7.png)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检测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下列生活实例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利用电热水壶将冷水烧开B.用锯锯木头,锯条会发热C.太阳能水箱中的水被晒热D.夏天吹空调,人感到凉爽2 . 我们的家乡四季如画,下列景象中,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热运动的是A.初春的环城河堤柳絮飞扬B.盛夏的尚湖之畔荷花飘香C.深秋的虞山公园红叶飘零D.寒冬的湿地公园烟波浩淼3 . 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块内能为零B.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C.汽油机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反复弯折铁丝,铁丝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铁丝的内能4 . 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甲物体温度降低40℃,乙物体温度升高30℃时,乙物体吸收热量是甲物体放出热量的2倍,甲乙两物体比热容之比是:()A.3:2B.3:8C.4:3D.8:35 . 在水泥路面的道路施工中,其中有一道工序是:大约每隔8m水泥中插入一根长木条,将水泥路面割断成一块一块的,然后再趁水泥还未完全固化时用带有齿的轮在铺设好的路面上划出道道的横线(如图).对下述做法的分析,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最可能的是()A.用带有齿的轮在铺设好的路面上划出一道道的横线,是为了使路面更加美观B.用长木条将水泥路面割断成一块一块的,是为了节约铺设路面的水泥材料C.用长木条将水泥路面割断成一块一块的,是为了防止由于热膨胀导致路面损坏D.用长木条将水泥路面割断成一块一块的,是为了增大路面的摩擦6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不变,它的内能一定不变B.热值大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C.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D.热机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7 . 春天,走在农业生态园的树荫道上,阵阵花香扑鼻,这是由于()A.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有空隙C.分子间的吸引力D.分子间的斥力二、多选题8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B.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C.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D.水和酒精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较多9 . 有关热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水很热,冰块很冷,但它们都具有内能B.吸盘挂钩能固定在墙壁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C.纸团被压缩后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10 . 下列几组生活现象与蕴含的物理知识,对应完全正确的是A.八月桂花飘香——扩散现象B.飞艇飞向天空——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C.系安全带——防止惯性危害D.高压锅易煮熟食物——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三、填空题11 . 汽车沿水平路面高速行驶,车轮与地面之间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____能,轮胎的温度会____.12 . 为了促进广大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我国推行了“学生饮用奶计划”。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检测卷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复习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检测卷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复习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90c6fecbe23482fb5da4c8e.png)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检测卷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共40分)1. 下列物理量中,单位不是焦耳的物理量是A. 功B. 内能C. 功率D. 热量2. 如图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杯中各盛入一定温度和一定质量的水,关于杯中水的内能说法正确的A. 杯中水分子平均运动比杯中的剧烈B. 、两杯中水的内能无法比较C. 杯中水的内能比杯中大D. 杯中水的内能最小3. 如图所示实验或事例,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 由滑梯上滑下,臀部会有灼热感B. 搓手取暖C. 钻木取火D. 水蒸汽将软木塞冲出4. 将的水与的酒精混合后,液体体积小于。
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A. 分子间是有空隙的B.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D. 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5. 在“比较水与煤油吸收热量时温度升高的快慢”实验中,需要控制某些变量,以下做法多余的是A. 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B. 采用酒精灯加热时,酒精灯里加入的酒精量相同C. 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D. 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6. 关于温度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温度的高低表示物体所含热量的多少B. 两物体的温度差越大,传递的热量一定越多C. 含热量多的物体能够将热量传给含热量低的物体D. 热传递时,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7. 下面几个有趣的物理现象中,属于热现象的是A. 在地热喷泉架一个锅,能煮熟食物B. 1988 年在我国山东蓬莱海面出现一次奇特的日出现象,双日重叠,蔚为壮观C. 下雨时,天上先出现闪电而后听到雷声。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测试卷—2020年秋季九年级物理上册(教科版)(共35张PPT)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测试卷—2020年秋季九年级物理上册(教科版)(共3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e4363c5011ca300a7c3901b.png)
6. 小英用铝制高压锅在天然气灶上帮妈妈煲鸡汤 的过程中,涉及到生活中的物理问题,下列判断正确的 是( B )
A.天然气燃烧不充分,热值变小 B.高压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 C.限压阀不断被顶起,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D.鸡汤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不 变
7. 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铝块和铁块(c 铝>c 铁)吸收相 同的热量之后,再将它们互相接触( B )
A.煤油温度先升到 40 ℃ B.同一时刻水的温度比煤油高 C.加热相同时间,水吸收的热量多 D.升高相同的温度,煤油需加热较长的时间
【解析】由题中可知,用同一酒精灯加热,试管规 格相同,则在相同时间内,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同.水 的比热容比煤油大,由 Q=cmΔt 知,若二者质量相同, 在吸收相同热量时,水升高的温度较小;在升高相同温 度时,水吸收的热量多.
【提出问题】 做功与物体内能的变化存在怎样的关系?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1)先用温度计测出气压式喷雾器内气体的温度,如 图甲所示; (2)关闭喷嘴处的阀门,接着用手按压活塞快速打气, 并用温度计测出喷雾器内部气体的温度,如图乙所示; (3)打开喷嘴处的阀门,迅速放出壶内一部分气体, 并用温度计测出喷雾器内部气体的温度。如图丙所示.
(2)色拉油吸收的热量等于水吸收的热量,即 Q 色拉油 =Q 水;
(3)计算出色拉油的比热容为 c = 色拉油 1.8×103 J/(kg·℃);
(4)除了这种方案,你还有其他的方案吗?请简单说 明你的方案: 使相同质量的水和色拉油升高相同的温 度,比较吸收的热量(即比较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的吸 热能力强 .
10. 质量相同的沙石和铁,已知沙石的比热容是铁
的比热容的 2 倍,如果铁吸收热量后温度升高了 48 ℃,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检测题(含答案)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检测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5568ddc77da26925c5b0f1.png)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检测题一.选择题1.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水中放糖后变甜B.起风后灰尘漫天飞舞C.鸭蛋腌制后变咸D.食品垃圾腐烂后臭气熏天2.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小明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A.“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B.人造木板黏结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C.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间有相互的斥力D.“破镜不能重圆”是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3.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其中,分子之间的斥力大小F斥随着分子间距离r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根据图象可知:分子之间斥力的大小()A.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B.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C.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D.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4.将红墨水滴入水中,一会儿整杯水变红了,这一现象中()A.只有水分子运动,进入墨水分子间隙B.只有墨水分子运动,进入水分子间隙C.水分子和墨水分子都在运动,彼此进入对方的分子间隙D.水分子和墨水分子都在运动,只是墨水分子进入水分子间隙5.下列现象中,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是()A.铁锤敲打铁钉,铁钉变热B.饮料放冰箱里,饮料变凉C.勺子放热汤里,勺子变热D.嘴向手“哈气”,手变暖和6.在烹饪美食的过程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A.炒鸡蛋时,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鸡蛋的内能增加B.炖排骨汤时,在汤沸腾后把炖汤的火调小,是为了降低汤的温度C.蒸饺子时,刚出锅的饺子冒“白气”是汽化现象D.煮粽子时,粽叶飘香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7.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越低,含有的热量越少B.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内能C.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机械能越大,内能越大8.下列现象中,利用热传递使物体的内能减小的是()A.来回弯折的铁丝温度会升高B.冬季用热水袋取暖C.冬天手接触冰块会觉得很冷D.自行车轮胎放气时,气门嘴处温度会降低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物体温度相同,内能一定相同B.两物体相比,分子动能越大的物体,其内能越大C.甲物体传递了热量给乙物体,说明甲物体内能大D.扩散现象中,分子可以从低温物体运动到高温物体10.对于同一物态的某种物质,根据c=得知()A.比热跟热量成正比B.比热跟质量成反比C.比热跟温度变化成反比D.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质量与温度变化的乘积之比是个恒量11.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A.阳光照射下,干泥土比湿泥土升温慢B.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C.同种物质状态改变,比热容不变D.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12.下表中有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小张同学根据提供的数据得出了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一杯水比一桶煤油的比热容小B.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比热容大C.水吸收或放出热量的本领较强,常用作冷却剂D.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性质之一,只和物质的种类有关二.填空题13.冰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快,这是因为热水比冷水的温度高,扩散。
初中物理九年级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初中物理九年级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测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ed283c9ec3d5bbfc0a74e6.png)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1于关于分子动理论的描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物体是由分子构成的B 、物体里含有的分子数通常是很多的C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0OC 时分子运动停止了D 、分子间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2、下列事例中,哪一个事例不能表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 A 、衣箱中的卫生球变小了,衣服上充满了卫生球的气味 B 、在皮肤上擦点酒精,立即就能闻到酒精的味道C 、在墙角堆煤,过一段时间,墙表面及其内部靠近表面的一浅层都变黑了D 、看到雪花在空中飞舞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温度降低,它的热量就减少B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 、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能一定增加D 、两个物体的温度相等,它们的内能相等 4、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论解释的是( )A 、春天,柳絮飞扬B 、夏天,槐花飘香C 、秋天,黄沙扑面D 、冬天,雪花飘飘5、下面列举的现象中,由于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的是( ) A 、酒精涂在手背上觉得凉 B 、把铁钉钉进墙里,铁钉变热 C 、水被太阳晒热 D 、烧红的铁块放在冷水中温度降低6、下列情况中,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A 、水温从80O C 上升到90OC B 、把铁圆柱体拉成细铁丝 C 、砖块的体积减少一半D 、水结成冰7、质量相同的A 、B 两种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 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1-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 )A 、液体A 的比热容大B 、液体B 的比热容大C 、两种液体比容相等D 、无法比较 图1-18、如图1-2,右图中的矿泉水从20O C 加热到700C ,吸收的热量是( )A 、5×105JB 、4.2×103JC 、9×103JD 、1.26×105J9 、下图1-3是物理上的一些插图,对插图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a )图所示装置是演示液体的扩散的B 、(b)图所示装置是演示固体的扩散的C 、(c) 图所示装置是演示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大的D 、(d)图所示装置是演示内能转化机械能的10、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下图1-4不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图1-2 图1-311、在每年的“八月桂花遍地开”的旅游季节,游人很远就能闻到桂花芳香。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综合测试试题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综合测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5c657ab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12.png)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创作人:历恰面日期:2020年1月1日一、选择题1.用素描炭笔在纸上画一条线,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这条线是“断裂〞的;将100mL 的酒精和100mL的水混合后,发现总体积小于200mL.基于上述现象所设想的物质微观构造模型较为合理的是〔〕A. 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微粒之间有空隙B. 固体是由微粒组成的,液体是连成一片的C. 液体是由微粒组成的,固体是连成一片的D. 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各个微粒紧靠在一起,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连续体2.炎热的盛夏,人站在水中时感觉凉快,而当人赤脚走在沙土上时却感到烫脚.这主要是因为水和沙具有不同的〔〕A. 热量B.质量 C.比热容 D.密度3.关于物体内能的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锯条内能增加,它一定吸收了热量 B. 在冰块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冰块的内能不变C. 搓手时两手的温度会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手的内能增加D. 反复弯折铁丝使其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铁丝内能增加4.关于热传递和热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热量一定多B. 质量比拟大物体含有的热量比拟多C. 热量总是从含有热量多的物体传递到含热量少的物体D. 热量总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5.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水 4.2×103铝0.88×103煤油、冰 2.1×103干泥土0.84×103沙石0.92×103铜0.39×103根据表中数据,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 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B. 100g水的比热容是50g 水的比热容的两倍C. 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一样的热量,铜块温度变化较大D. 寒冬季节,放在室外盛有水的水缸会破裂,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6. 关于粒子和宇宙,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直接证明了分子间存在引力B. 卢瑟福根据实验建立了原子的核式构造模型C. 摩擦起电是通过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D.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构造,恒星是绝对不动的7.以下说法不能用分子运动理论解释的是〔〕A. 冰冻的衣服变干了B. 煮汤时,放点盐,整锅的汤变咸了C. 八月桂花飘香D. 红墨水滴入烧杯中,整杯水变红了8.以下的日常生活事例,通过做功来增加物体内能的是〔〕A. 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气筒发烫B. 放进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温度升高C. 点燃的爆竹腾空而起D. 用水壶烧水,水蒸气将壶盖顶起9.如下图为教学楼楼道里放置的二氧化碳灭火器,翻开阀门后,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二氧化碳气体的内能增大B. 喷口处冒“白气〞,这是灭火器内喷出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内能增C. 瓶壁有水滴,是液化形成的D. 应用双手抱住灭火器的钢瓶,而不应该握着上面的木支架10.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以下说法中符合题意的是〔〕A. 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B. 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C.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D. 热传递发生在内能大的物体与内能小的物体之间11.关于物体的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B.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通过外界对物体做功C. 在一样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D. 正在沸腾的水吸收热量,温度增加,内能不变二、填空题12.厨师将一勺盐放入汤中,整锅汤都会变咸,这是________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了________.13.将两个外表光滑的铅块互相紧压后,发现它们会粘在一起,这说明________;夏天走进正在使用电蚊香的房间,会闻到一股特殊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________;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14.如下图,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透明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下压,压缩空气________,使筒内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观察到硝化棉________。
(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测试(含答案)
![(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测试(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6caaf8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64.png)
第一章综合测试一、单项选择题〔共10 小题;共30 分〕1.我国很多的民间谚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学问,以下谚语与物理学问对应正确的选项是〔〕A.小小秤砣压千斤——等臂杠杆C.墙内开花墙外香——集中现象B.摘不到的镜中花——光的折射D.下雪不冷化雪冷——凝固放热2.热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电子测温枪是依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B.喷洒消毒液能闻到浓浓的气味,说明分子在做无规章运动C.冬天,室外盆中的水结成冰的物态变化是凝华D.物体吸取热量,温度确定上升3.塑料泡沫具有质轻、隔热、吸音、耐腐蚀等特点。
用塑料泡沫箱可长时间保存冰冻的食品,这利用了该材料的什么性质〔〕A.密度小B.导热性差C.导电性差D.隔音性好4.以下关于内能、热量、温度和做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温度高的物体把温度传给温度低的物体B.某铁块温度降低,内能确定减小C.物体吸热,温度不愿定上升D.一个物体温度上升,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5.质量相等的水和砂石,吸取了相等的热量后〔〕A.砂石的温度高B.水的温度高C.砂石的温度上升得多D.水的温度上升得多6.以下现象中,可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A.液体很难被压缩C.平坦的两块铅挤压后会粘在一起B.端午节粽子飘香D.水和酒精均匀混合后总体积变小7.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热量确定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物体的温度为0 ℃,其内能也为零D.对物体加热,物体的温度确定上升8.在以下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转变物体内能的是〔〕A.用热水袋暖手,手温度上升B.在炉子上烧水,水的温度上升C.将冰块放入饮料中,饮料的温度降低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上升9.物体吸取了热量,则物体的温度〔〕A.确定上升C.确定不变B.确定降低D.可能上升,也可能不变10.把质量相等的两块铁,放入沸水中加热一段时间,取出后快速地放入一样的装有初温相等、质量也相等的酒精和水中,待热平衡后〔不计热量损失〕,关于温度的推断正确的选项是〔〕A.放酒精的温度高B.放水的温度高C.两杯内液体温度一样高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二、填空题〔共8 小题;共16 分〕11.甲、乙两个一样的透亮玻璃水杯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分别盛有质量相等、温度不同的纯洁水,其中甲杯装有常温下水温20 ℃的水,乙杯装有水温80 ℃的热水。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检测题—2020秋九年级物理上册教科版课堂复习课件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检测题—2020秋九年级物理上册教科版课堂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0885480b4e767f5acfcea1.png)
21.屋子修得再大也是临时住所,只有那个小木匣才是永久的家,所以,屋宽不如心宽,身安不如心安! 46.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坏的打算。 49.美丽的蓝图,落在懒汉手里,也不过是一页废纸。 43.频频回头的人,自然走不了远路存梦想,机遇就会笼罩你。 26.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在我们的脑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