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有用与无用写作指导与示例
高考模拟作文“‘有用’与‘无用’”导写及范文3篇
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有用’与‘无用’”导写及范文3篇【原题呈现】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明清之际一批思想家提出“经世致用”的主张,认为学问必须有益于解决社会问题;庄子却说“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有现代学者认为:“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
对于“有用”与“无用”的内涵与关系,你有怎样的思考?请自定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1)理解有用和无用的内涵和关系。
长期以来,我们国人喜欢从功利角度判断是有用抑或是无用,习惯于排斥无形的精神世界。
对国人来说,无用很大程度上是指精神世界的一切。
可是却不知,它们能丰富我们的生活,涵养我们的人格。
它们能给我们提供人生的意义,提供精神的支撑,它们使我们情感有所寄托。
恰如莫言在诺贝尔颁奖典礼晚宴致答谢词的时候提及到:“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文学的最大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
”(2)具体行文时,考生可以分析“有用”与“无用”的辩证关系,比如面对同一件事物或一个人,有些人看来有用,有些人看来无用,或者在此时无用,而在其他时候有用。
世俗之士所谓的“有用”,不一定是真有用,而他们所说的“无用”,可能恰恰却有着莫大之用。
【写作思路】第①②段:开篇引论、中心论点。
第③④段:分析问题| “有用”意味着经世致用,意味着能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知识,他们是推动人类文明前行的力量。
第⑤⑥段:分析问题| 但是那些所谓“无用”的知识也有其大用。
第⑦段:分析问题| “有用”知识与“无用”知识相辅相成。
第⑧段:批判现实| 急功近利、摒弃“无用”知识的社会现象。
第⑨段:解决问题| 同时探寻“有用”与“无用”学问。
第⑩段:结尾。
【优秀范文】1披星戴月探问苍穹,亦将诗酒猖狂(写作知识点:化用法起标题。
2024-2025学年上学期河南九师联盟高二语文期中测试作文“有用与无用”导写+素材+范文2篇
2024-2025学年上学期河南九师联盟高二语文期中测试作文“有用与无用”导写+素材+范文2篇【原题呈现】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材料一:器而不可用,工不为也。
学而无所用,学将何为也?——程颢、程颐《二程集·粹言·论学篇》材料二:2020年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以676的高分报考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消息一出,舆论一片哗然,“冷门专业”“学考古没有什么用”“毕业后不好找工作”“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就应选择好就业、高回报的专业”等网络声音持续不断;如今时隔四年,钟芳蓉再次出现在网络媒体,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此时的她已经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敦煌研究院,未来将主要从事敦煌石窟的考古报告工作,她用自己的行动回应了四年前的争议,找到了“心之所归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本道作文题是材料组合式作文。
材料一为北宋思想家“二程”的名言,材料二为当下社会热点话题,审题时应二者兼顾,首先应明确两则材料的核心内涵。
材料一名言的意思为:器物如果不能使用,那么工匠就不需要做出来;学习的内容如果没有用处,那还学习做什么?该则材料强调了“学以致用”的重要性。
材料二审题的重点在于钟芳蓉面对“考古无用”的争议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坚持了下来。
该则材料强调了冷门专业未必无用,有用无用需要自己去辨识。
两则材料从核心立意上看是对立的,其最佳立意重在引导学生辩证看到“有用”与“无用”的关系。
所谓“有用”,是指事物具有物质层面的价值,能给人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益处。
所谓“无用”,是指事物不具备这种实用性,起码在当下不能给人带来实惠。
“有用”与“无用”在特定条件下也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这与学生刚学习过的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老子〉四章》与《五石之瓠》中涉及的“有”和“无”的辩证关系相联系,能够引发考生更加深入的思考。
典话题作文题写作指导《有用与无用》写作
典话题作文题写作指导《有用与无用》写作篇一:材料作文“有用与无用”写作指导与示例材料作文“有用与无用”写作指导与示例【文题展示】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有的人自认为在做有用的事,事实证明价值却不大;有的人喜欢做些无用的事,但留下的东西却让后人受用无穷。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看法也不尽相同,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写作指导】1.关于审题有的人自认为在做有用的事,事实证明却价值不大;有的人喜欢做些无用的事,但留下的东西却让后人受用无穷。
这是一则有思辨色彩、富有哲理的材料。
材料中“有用的事”和“无用的事”是两个重要的概念,“有用的事”前面有“自认为”,后面有“价值不大”词语,可见“有用的事”并非真的有用,或者只能说是暂时有用,短期有效,从长远来看真是无用,或者是害人不浅的。
“无用的事”前面有“喜欢”一词,后面有“留下的东西让人受用无穷”一句,可见“无用的事”并非无用,只是短时看不出来,或者暂时效果不太明显,但从长远来看,对人生发展非常有利,是真正有用的东西。
作者或命题者意在批评“做有用的事”的人,因为事实证明做有用的事,价值不大。
同时肯定“做些无用的事”的人,因为能够“让后人受用无穷”。
这种现象生活中普遍存在,联系生活,“有用的事”所指可以很多,追求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或利益;跟升官、发财、成名有关的事;追求急功近利、名利至上的实用主义;过分看重早教、购买学区房进名校、参加奥数培训班等短期教育行为;选择将来能够找到好工作、发财的专业,选择能考取公务员、有房有权有钱的职业;跟GDP有关的政府官员热衷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跟政绩有关的房地产开发、土地拍卖、仿古街区。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有用与无用
学习这些看似“无用”的知识,假以时日,逐步积累,在关键时刻,就会发挥 作用,诚如老庄所云:“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构思本文最重要的是要在开头交代清楚“无用”与“有用”的内涵。 “无用”可指那些不受关注的领域、长远有益而当前看不到利益的事物、精 神追求、文学哲学美学专业等。“有用”则指现实的功名利禄、热门专业和 行业、考试考证等具有“实用价值”的事物。
立意上,最好由个人的体验、认识和选择上升到自我精神品质和人生价 值的最大化追求、国家民族的长远需要,如此,“小我”才能升华到“大 我”,“小用”才能转变为“大用”。一个民族之所以处于时代洪流而屹立 不倒,依靠的是精神和思想。所以,“无用”与“有用”看似是个人的选择, 实则是关乎国家民族的大事。学生在二者的关系上容易陷入二元对立的思维 局限,认为“无用”既然有“大用”,那就应该摒弃“有用”之“小用”。 这种想法没有考虑到二者的辩证关系,比如现实主义者常常追求“有用”, 这种“有用”可以满足人们的物质基础,但是理想主义者常常执着于“无 用”,而“无用”会提升人的思想境界,是精神的底子。
其一,可以分析“有用”与“无用”的辩证关系,同一件事物或一个人,有些 人看来有用,有些人看来无用,或者在此时无用,在彼此有用。世俗所谓的 “有用”,不一定是真的有用,而世俗说的“无用”,可能关键时候有大用。
其二,可以谈“无用”与“大用”之间的联系。中国人喜欢从实用(功利)角度 判断有用还是无用,这就排斥了看不见的精神世界。所谓无用之用,很大程度 上是指精神世界的一切。全文可就为什么人们不知无用之用展开,谈无用之用 的内涵,谈无用之用才是真正的大用。
材料作文“有用或无用”导写及例文PPT课件
勿为名利遮望眼,收获恬淡闲适人生。陶渊明不为
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做了八十多天的县令,抛弃名利,回
乡“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
而赋诗。”过着恬淡闲适的田园生活。为什么他能“结
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呢?因为他“心远地自偏”,没有
名牵绊,没有利缠身。他没有被名利遮住眼睛,他顺着他
的本心,回归田园,卸下名利的枷锁,回到他的精神家园。
抛弃名利,陶渊明收获了恬然. 自乐的人生。
17
勿为名利遮望眼,获取快乐人生。还记
得葛存壮吗?他在《红旗谱》、《决裂》等
电影塑造了多少个令人们难以忘怀的形象,
但他淡泊名利,对待生活始终保持开朗、平
和的心态。如果他为了名利,一味地陷入影
圈,我想,他塑造的形象不会这么令人深刻,
他也不会始终保持开朗、平和的心态,也不
.
21
物质世界是客观的,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许我
们终不能成一代大师,留传世杰作,但是我们却能够心怀
有限中求无限的信念,“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
贵”,以内心的坚守,将所谓有用之事看得豁达一些.否
则,唯此是念,害怕失去,即使得到也无甚快意,终将被
时光淘尽.正如苏轼,远谪黄州前,他是政治失意的,
但当他让心中高于现实的放旷、对人生的热爱不再受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 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勿为名利遮望眼, 方能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活出自我,活出精 彩人生。
.
19
例文: 有限中求无限 “吾生也有涯”的我们往往易陷入实用主义的罗 网,在现今高强度的生活中来往奔走,不免身心俱疲,总 觉得生活不应就这样被所谓有用之事充斥。正如黄公 望的《富春山居图》近年来成为文化大事,我想,这正是 因为它寄寓了高于现实、让生命富有诗意的无限意义, 方能在历经六百年时光淘洗之后,在那代代人所谓有用 之事烟消云散之后,在今天仍闪耀心灵的璀璨光辉。 于有限中求无限,需要我们拥有坚实的信心和脚 踏实地的勇气。但是上述这两点往往在大多数人心中 被机械地转化成努力工作,占有更多的物质资源,使自己 过上更体面的生活。这固然有其合理性。但若一个人 心中被如此想法充斥,那么他终可能会因失去更高于 现实的信仰,失去诗意生活的能力,而渐渐异化为工 作的奴隶,无法体味这仅有.一次的人生的况味。 20
2024届高三作文模拟写作训练:有用与无用
2024届高三作文模拟写作训练:"有用与无用"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人生的付出,有的是“有用之用”,比如识字班中认的字,数学课上学的题,升学考试,十分有用;有的却是“无用之用”,比如蹲在路边看蜗牛慢慢爬,躺在草地看白云轻轻飘,宅在家中做喜欢的小手工,漂在海上让思绪“云卷云舒”……往往让人生充盈丰满的同时,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人民日报》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佳作精选展示有用之用行万里之途无用之用获多彩人生《老子》中云:“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古人的话语穿过时间的缆索,越过历史的长河,回响在今人的耳畔,告诉我们:人生的付出,有的是“有用之用,有的却是“无用之用”。
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图四海者,匪怀细以害大。
此间少年,岳岳冠盖彦,英英文字雄,当以有用之用行万里之途,无用之用获多彩人生。
有用之用--阅千卷之书,行万里之途。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世间可能有迟到的收获,但绝不会有白费的努力。
遥望千年文豪苏东坡,如果不是苏母的言传身教,苏洵的耳口相传,小时的遍览古籍,青年的写诗作文,他又如何能写出光耀千年的诗词文章?再观今者周树人,如果不是小时祖母的熏陶,没有去日本留学的经历,他又怎能一语刺穿封建的黑暗,揭开社会的遮着布?人生没有白读的书,更无白走的路。
“有用之用”可以让我们遇见更好的自己,从而在更广阔的世界里遨游。
无用之用--看花开花落,获丰盈人生。
涓流虽寡,浸成江河;爝火虽微,卒能燎原。
“无用之用”看似微小却能提升我们的境界,扩充我们的格局。
沉淀是为了更好地积攒力量。
再次把我们的目光聚焦于苏轼,乌台诗案的打击,让他得以在黄州的佛教寺庙里看清了最真实的自我,伟大的人格便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再把镜头对准孟德尔,对碗豆日复一日的观察,一次又一次地栽种,让他获得了“遗传学之父”的称号,“无用之用”并非“无用”而是潜稳移默化地给我们的人生!定好了航向,让我们在前行的道路上不必彷徨。
2023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写作:“有用”与“无用”的内涵与关系导写与范文
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写作:“有用”与“无用”的内涵与关系作文题目:明清之际一批思想家提出“经世致用”的主张,认为学问必须有益于解决社会问题;李白吟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千古名句。
庄子却说“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有现代学者认为:“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
”对于“有用”与“无用”的内涵与关系,你有怎样的思考?请自定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佳作展示兼用有无(48分)庄子说,“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明朝的大儒则说,“学则经世致用”。
我却想说,所谓有用与无用,无非是“明用”与“暗用”,本就是硬币的正反两面,无分彼此,皆有其用。
无用不同于有用,在于其作用往往是潜在的、不易察觉的。
我们称读书上进为有用,而仰望星空为无用,因为前者确定性地带来世俗的名利,而后者的作用往往局限于陶冶人们的内在。
同样的,于国而言,或许经济发展因为其能为每一个人带来直接可感的利益而被视为有用,而文化的保存与艺术的发展则是无用。
可见,有用与无用的界定并非根据其作用的有无,而是根据其作用的直接性。
有用之事诚能经世治民,在人生与社会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归根结底,我们生活在一个快速发展的世界。
生活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任何事首先考虑的必须是效率。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是我们社会的真实写照。
因此,无论是迫在眉睫的产业升级,还是分秒必争的高考备考,无形中的倒计时都要求着我们重理科而轻文科,重应试而轻积累,选择立刻见效的有用而不把功夫费在无用之事上,的确是一种适应社会的选择。
然而,有用之用想要长久发挥,往往需要暗中无用的功用。
如果说有用之事如同一剂药到病除的猛药,那么无用之事便如同一服调养身体的补品,滋补人们的内心,充实国家的底色。
宋濂读完了四书五经,选择了归隐修行,从中体悟到自然之理,将儒学化进散文中,成为了一代大家。
2023届高考写作指导:“有用与无用”作文导写+课件19张
灵魂的生活比物质的获得更充实。想象一下,在一个静谧的下午,迎着软软的阳光, 坐在一把藤椅上,左手一杯茶,右手一本书,在鸟儿的叫声中开启美好的阅读时光, 这是多么惬意而舒适的享受啊!真正的宁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愿意在忙碌的 生活中抽取片刻时间,在自己的内心种菊修篱。或许这些无法让你获得功名利禄,但 是这是精神的交汇、思想的升华、心灵的净化,可以让你在繁忙的生活中寻得自己的 小确幸。
当今社会,人潮汹涌,如何追求现实利益的最大化早已成了人们心中无法挣脱的铁链 和枷锁。选择专业时,这样的声音充斥,“不要选这个专业,不好就业,学了没用!” 当孩子捧起一本课外书籍,“别看那没用的书了,现在不是你看书的时候,要好好学习 才有用。”蒋勋先生曾说:“一个唯利是图的社会,每一个人都会在物化自己和他人的 过程中成为受害者。”我们的行为都像物品一样,被冠以“有用的”、“无用的”的定 语。
周国平先生曾有那么一句话: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 终成一无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陈道明喜欢从有用的世界挣脱出来,做一些无 用之事:读书,练字,下棋。冯小刚取笑他这么做远不如一场饭局来得有用,陈道明却 淡淡回应:不为无用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有用,意味着一种奴役;无用,才意味着 从容自得。
有用无用作文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 抄袭。
相对抽象的题目有助于锻炼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化抽象为具象的能力,把抽象理论对应生动现实的能 力。
“有用与无用”是著名的思辨命题,古往今来,
不停地被思考,被争论,被用以对应各种各样的现实。 应该说是个有容量,有广度,有深度的题目。
一、关于题意。
材料一:《庄子》中,惠子对庄子说:“你的观点 听起来很好听,但且大, 人所用的只是脚能踩踏的一小块罢了。若只留下脚下踩 踏的一小块,其余全都挖掉,一直挖到黄泉,那这块大 地对人来说还有用吗?”
材料二:避雷针的发明者,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 有一次邀请人们参观他的新发明,其中一个阔太太问: “可是,它有什么用呢?”富兰克林回答道:“夫人, 新生的婴儿又有什么用呢?”
❖ 骈死槽枥,辱于奴隶,不如一骡一驴,到了真伯 乐的眼里,就成了千里马一匹!
❖ 方言土话,市井俚语,学者不屑一顾,到了李清 照的词里,就成了漱玉之珠玑!
❖ 定海神针,锈迹斑斑,形似破铜烂铁,到了孙悟 空的耳里,就成了如意金箍棒!
❖ 子虚乌有,小说家言,不登大雅之堂,到了曹雪 芹的手里,就成了文学之华光!
加深刻地反思我们的时代,反思我们的教育,反思个人 的发展,反思我们民族发展的方向,反思我们共同的未 来。
作文只有联系活生生的现实,才能表现出生机勃勃 的感染力。
一类立意举例: 于无用处寻珍宝 落花尚余香,无用即有用 无用之用创造无限价值 用慧眼认识价值 莫被有用遮望眼 有用无用,时间见证 打倒实用主义 放下世俗的心,干些无用的事 我们需要无用功 天下没有无用之物 别急,会有用的
对应社会背景: 当今时代,是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急功近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有用”与“无用”导写及范文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有用”与“无用”导写及范文文题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①《五石之瓠》中惠子说“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说他“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则所用之异也”。
——《庄子·内篇·逍遥游》②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庄子《庄子·人间世》③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shānzhí用陶土捏制器皿)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④文学和科学比确实没有什么用处。
但是它的没有用处正是它伟大的用处。
——莫言⑤当中国的文学家、科学家开始做很多“无用”的事时,就离诺贝尔奖不远了。
我们现在很多人都在做“有用之用”的事,跟钱权相关的。
——白岩松以上材料引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这是一道综合古今引语的新材料作文题。
材料中的五个方面,其共同的主旨应该是“无用”即“有用”,即“无用之用”。
因为五则材料都是在说“无用”并非真的“无用”,所以,“无用之用”就是以上作文材料的主旨和中心论点,我们写作文的时候,应该把重点放在“无用之用”上,不能偏颇到单说“无用”或“有用”上。
在这一点上,应当能够紧紧围绕“无用之用”展开论述,点明“无用之用”深刻含义,辩证地看到“无用之用”,并且可以此为总论点,分解成各个表述不一而道理相同的子论点。
凡是把重点放在“有用”或单方面的“无用”上进行强调的,均是明显地偏离主题了,同学们需要注意应该将自己的文章重点放在“无用之用”上。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出自《庄子·人间世》的最后一段:“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
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其实它说明了一个道理: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但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
有用无用作文素材
有用无用作文素材篇一:“有用”“无用”书材料及例文【原题呈现】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读书分两种,一种是有用的书,跟钱、权与名利有关,读它可以帮你升学、谋生,获得利益;一种是无用的书,不教授技能,或对升学、应聘与挣钱没有直接帮助,但可养心读什么书,这是个人趣味的问题(《百家讲坛》易中天语)罗素说:要多读点“无用的书”,那些看似无用的书,里面有思想,有哲学与乐趣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2、不少于800字;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本次作文评讲重点】1、新材料作文类型、命题特点及其审题方法2、留心处皆素材3、作文的语文味和文化味4、写出“我”的感受,表达“我”的思考,展示“我”的视野5、对照思维及辩证思维【阅卷场学生例文精选】道是无用却有用顺德一中高三18班:王胜男这是一个拥有《人间喜剧》的年代,我们却出不了巴尔扎克;这是一个拥有《百年孤独》的时代,我们却还没有马尔克斯或许是因为我们看了太多“有用之书”,看似有用却庸碌无为,“无用之书”看似无用却有用,令人不得不读(开篇不俗,活用素材,文学气息浓厚)无用之书看似无用,实则修身养性,增益其所不能我们读《凡尔登湖》,可以明了为何梭罗穷其半生,陪伴在湖畔的平和和宁静;我们读《战争与和平》,可以懂得最终胜利的他们有着怎样一腔热血和柔情;我们读《史记》,可以从中看到人性与文化,以史为镜,照亮未来《般若心经》中有句话叫“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意思是看上去存在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而看上去不存在的事物实际上又是存在的这难道和读书不是一样的吗?“世界上开满的,不是邪恶之花,而是庸碌之花”,一些书籍能教你谋生,教你得权,却无法教予你智慧,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权倾势去,钱财两空读书读的是思想,读的是心灵,读的是智慧这样我们才得以修身养性,增益吾辈之所不能(读书十二载,文章阅无数,留心处皆素材,深刻处见思想更多的同学却是心中有“米”,却难见炊烟,煮不成一锅熟饭作者笔下素材信手掂来,切合题意,运用得当不足之处:分论点和分析不大一致,“修身养性,增益其所不能”没有体现此也为多数同学写作通病)无用之书看似无用,实则发人深省,引人深思《论语·述而》有云:子不语,怪力乱神蒲松龄却反其道而行之,将狐妖鬼怪描写得淋漓尽致,成就一部神作——《聊斋志异》那里面有讽刺当权者的小故事,也有歌颂人性美好的传奇君不见肉食者鄙到处有,却无曹刿为之谋;君不见官虎吏狼欺民甚,松龄斥之无痕迹《聊斋志异》看似只是一部鬼怪小说,故事诡异而充满奇思异想,实则却将当权者虚伪的面孔揭露无遗,大快人心,同时发人深省“天下难治,人皆以为民难治也,不知难治者非民也,官也”其“无用之书”,道是无用却有用(论点、论据、论证大体一致作者视野开阔,语言运用娴熟)无用之书看似无用,却如同一颗种子,你只有细心浇灌,用心扶植,才能看到其茁壮成长,读懂有用之处古典文学著作《红楼梦》,读了一两遍看到的是表面上的人物、对话、和景物描写,只有读多几次,细心揣摩,才能看到那其中不仅仅是这么简单,而是像一棵大树的根基般深沉、复杂有对人际关系的体现,有对诗句的品味,还有对古代封建制度的批判和鞭挞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多读多思考,自然就能懂得那无用之处深藏的道理(从如何读无用之书角度展开)道是无用却有用,“无用之书”让人修身养性,“无用之书”发人深省,“无用之书”更需要我们耐心品味揣摩其实“无用之书”才是真正的有用之书!评分:52分谢老师评语:对材料写作主题词把握准确,切合题意主要围绕“会怎样”“怎么做”角度展开行文结构清晰,规范素材运用娴熟,活用素材、化用素材,精当而得体语文味、文学味浓厚不足之处:第二自然段分论点和论证分析不一致无用之用,方为大用顺德一中高三14班:张明霞北宋的张载曾这样说自己读书的目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纵访古今,无数的文人志士为自己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追求而博览群书修养德操可现如今,书却被分为了“有用”和“有用”两类难道,“无用”的书真的无用吗?(引用名言,提出问题,引发思考)我认为,绝非如此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无用”的书,使我们精神更加丰盈,人生也更加圆满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将读书分为三种境界,读书,使我们“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使我们“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使我们于那灯火阑珊处寻得至真挚的感悟这里所读的书,便是“无用”之书“无用”的书,使我们看到了人类绮丽多彩的文化,培养我们的品格,并于关键的人生路指引我们做出正确的抉择,这样的书,便是大用之书,故无用方为大用(无用的书,如何使我们精神更加丰盈,人生更加圆满,可以更具体一点,分析略显空泛,缺乏论据的有力支撑)“无用”的书会愉悦我们的精神,以思想和哲学的乐趣启迪人生在“无用”的书中,我们看到了酾酒临江、横塑赋诗的曹孟德;看到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李谪仙;看到了满怀壮志呼啸而出“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的黄巢;看到了梭罗于瓦尔登湖畔垂钓那一天的星河在“无用”的书中,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人生,它刺激我们对于世界的感知,丰愉我们的精神,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我们的人生(活用素材、化用素材,技巧娴熟)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曾这样批判当代的大学生,称他们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与当代人过分追求“有用”是密不可分的“有用”的书使许多人得到了所追求的权、利,但它使我们思维模式僵化,无法产生自由的思想,去追求模式化的成功,但这样就真的有用吗?(钱理群的例子很有力度,但作者蜻蜓点水,没有深入展开可惜!同时为何追求权、利,会导致思维僵化,费解,缺乏逻辑)“无用”之书是一壶酒,取天地日月江河之精华,采楚河边的岸芷汀兰,披上唐朝的霓裳羽衣,再由贵妃纤纤的素手包装,经历千秋万代的洗礼,沉睡于地下开封之时香飘四溢,喝的人酐畅淋漓,岂不快哉!(文采飞扬,增色不少)就按照罗素所说的,要多读点无用的书以纸墨间的书香馥郁,赶走功利方块的铜臭,还读书人一片真正的清新,以无用为大用,幸哉!朋友,你今天读了什么书呢?评分:52分谢老师评语:作者具有较好的写作基本功,阅读丰富,视野开阔行文主要围绕“会怎样”的角度展开,结构清晰不足:片段分析的能力仍需加强,说理的逻辑仍需提高篇二:材料作文讲评“无用与有用”材料作文讲评“无用与有用”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
材料作文“有用或无用”导写及例文
例文的语言和文采
使用了生动的词汇和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
例文2 :材料作文
例文的主题和论点
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我选择了主题C,并提出了论点D。
例文的论证和观点分析
对材料中的观点和论据进行了深入剖析,并通过逻辑推理证明了自己的观点。
材料作文“有用或无用”导写及 例文
有用或无用-主题介绍
本次演讲将带您深入了解材料作文,并探讨以“有用或无用”为主题的写作。 了解材料作文的定义和为何选择该主题作为例子。
导写材料作文的步骤
1
总结材料的主要内容
2
概括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找出主要论点。
3
构建作文的逻辑结构
4
组织你的写作,确保逻辑清晰、条理清 楚。
分析材料的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和论据
仔细阅读给定材料,理解其中的观点和 论据。
提炼作文的主题和论点
根据材料,确定自己想要表达的主题和 论点。
例文1 :材料作文
例文的主题和论点
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我选择了主题A,并提出了论点B。
例文的论证和观点分析
对材料中的观点和论据进行了深入剖析,并通过合适的例子进行佐证。
例文的结构和组织
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写作:做有用的事与做无用的事
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写作:做有用的事与做无用的事作文材料有的人自认为在做有用的事,事实证明价值却不大;有的人喜欢做些无用的事,但留下的东西却让后人受用无穷。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看法也不尽相同,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思考。
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展示做点无用之事,等等你的灵魂葛嘉怡当今时代,多少人为了金钱而孜孜营求,认为追求物质才是有用之事;攘攘世间,多少人因为利益而碌碌奔忙,认为丰富精神只是无用之功。
也无怪乎我们能看到那么多信仰失落、文化粗鄙而不自知不自明的人——人们,请停下追逐“有用”之事的脚步,做一些无用之事,等一等你的灵魂。
其实,一个人纵使物质财富如何丰富,如果精神家园不在,他所攫取的一切有用之物,实则不能弥补自己残缺的灵魂。
我特别仰视乔布斯的一句令人深省的格言:“我愿意用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
”是的,众人可望不可求的科技巨宝在乔布斯眼中却比不上与哲人沟通的一个下午!当肤浅的物质与虚幻的欲望占据了我们的内心,当对权力与名望的渴望遮蔽了我们的双眼,我们应该反思:人行亦行的有用之事是否真正能够带给我们快乐与价值?庄子有言:“人皆知有用之用,而不知无用之用也。
”此言切中肯綮。
比如北京的古城墙,它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可这些古人给我们留下的厚重宝藏,如今却被那些追寻“有用”之事的人轻易摧毁从而代之以林立高楼。
是的,在他们眼中,GDP比文化遗产重要得多,手中鲜红的钞票比丰富精神重要得多……殊不知,当人们争相奔逐在“有用”之路上的时候,人们便一天天寂寞了心灵、贫乏了精神,最后一个个变成了易中天口中“身强体壮,东张西望,钱包鼓鼓,六神无主”失去灵魂的空心人……可是,如果你去印度,你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里的公路特别的破旧。
那里最好的路都赶不上我们中国的二级公路,但只要你沿着公路走,每隔数公里你就会发现一座华丽的教堂,其华丽的程度难以用语言来形容。
高考作文:高考材料作文“有用”与“无用”写作指导
高考作文:高考材料作文“有用”与“无用”写作指导高考作文:高考材料作文有用与无用写作指导高考材料作文有用与无用写作指导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走进书店,最畅销的全是一些有用的书,考试类啊,健康类啊,营销类啊……读它可以直接帮你升学、谋生,获得利益。
其实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
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这样的机会。
不仅读书是这样,世上很多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无用和有用是相对的,材料中所说的无用并非真的无用,而是告诫人们要耐住寂寞,多方积淀,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后,无用就变成了有用,在不经意间也许就超越了自己。
参考以下立意:1、无用实则有用,成功往往垂青于有准备之人2、厚积才能薄发,多方积淀方能助你成功3、切勿急功近利,超越自己往往是在不经意间其他立意,只要符合材料含意均可。
要想有用应多些无用之思有用与无用,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
没有有用,无所谓无用;没有无用,也无所谓有用。
读书学习,要学以致用,自然要重视有用的东西,但也不能急功近利,只讲现实主义,不讲浪漫主义,人还有精神上的诉求,需要空灵和超脱,正如那棵无用的大树(引材料)。
生活在物质丰富今天的我们,是不是应当多想些无用的价值,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
复旦一位教师表示,有用能让学生踏上社会后,吃饱肚子,获得经济独立。
而社会发展,也非有用不能维持。
他不忧虑学生无远大理想,倒担心他们过早地向往无用境界,忽视基本功。
当今时代,未缺无用之思,实乏有用之才。
这话不能说没有道理,可惜带有较大的片面性。
学生读书成才,自然不能忽视学习有用的东西,以便踏上社会后,能吃饱肚子,获得经济独立,乃至过上富裕的生活。
然而,人不同于动物,不是活着就是一切,不是只关心有助于维持自身的生存和繁殖的有用东西。
高考模拟作文“有用与无用”导写及范文
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有用与无用”导写及范文【原题呈现】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造型不一的杯碟、设计独特的摆件、软萌可爱的玩偶……这些物品都有着一个共同特点:好看,却不一定实用,网友们将这一类物品戏称为“美丽废物”。
但也有网友认为,看似无用的物件蕴含着不可替代的治愈力量,也是生活不可缺少的调味剂。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这是一道任务驱动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以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好看却不实用的物品(“美丽废物”)引入,启发我们思考“有用”与“无用”的关系。
同一件事物或一个人,有些人看来有用,有些人看来无用,或者在此时无用,在彼此有用。
世俗所谓的“有用”,不一定是真的有用,而世俗说的“无用”,可能关键时候有大用。
由此我们可知,材料包含的就是一个“无用与有用”的话题,并且我们可以理解材料的观点集中表现为:看似无用,其实有用。
“有用”与“无用”,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
没有“有用”,就无所谓“无用”;没有“无用”,也无所谓“有用”。
在这个追求经济效益的时代,实用主义不断盛行,人们总会习惯于问:“这有什么用?”一般人的理解的“有用”,是指物质之用,功名之用,富贵之用。
于是,有用的宽敞马路取代无用的狭窄胡同,有用的经济书籍取代无用的哲学书刊。
人们对“有用”趋之若鹜,却来不及等待“无用之用”。
要重视“无用”的价值,就要破除当前危害最大的急功近利的心态,让传统文化、审美文学还原人的纯真,带给人静谧与美好,成为人们在高速发展时代中的定海神针。
写作时要分析什么是“有用”,可以列举现实当中“有用”的事情或工作,比如法律、医学、机械制造等,重点分析其现实意义和功利价值,也就是说,需要肯定其“有用”。
“无用”之事也需要列举出来,比如对文学、艺术的爱好看似无用,但是实际上它们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在关键的时候起到精神支柱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作文有用与无用写作指导与示例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材料作文“有用与无用”写作指导与示例【文题展示】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有的人自认为在做有用的事,事实证明价值却不大;有的人喜欢做些无用的事,但留下的东西却让后人受用无穷。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看法也不尽相同,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1.关于审题有的人自认为在做有用的事,事实证明却价值不大;有的人喜欢做些无用的事,但留下的东西却让后人受用无穷。
这是一则有思辨色彩、富有哲理的材料。
材料中“有用的事”和“无用的事”是两个重要的概念,“有用的事”前面有“自认为”,后面有“价值不大”词语,可见“有用的事”并非真的有用,或者只能说是暂时有用,短期有效,从长远来看真是无用,或者是害人不浅的。
“无用的事”前面有“喜欢”一词,后面有“留下的东西让人受用无穷”一句,可见“无用的事”并非无用,只是短时看不出来,或者暂时效果不太明显,但从长远来看,对人生发展非常有利,是真正有用的东西。
作者或命题者意在批评“做有用的事”的人,因为事实证明做有用的事,价值不大。
同时肯定“做些无用的事”的人,因为能够“让后人受用无穷”。
这种现象生活中普遍存在,联系生活,“有用的事”所指可以很多,追求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或利益;跟升官、发财、成名有关的事;追求急功近利、名利至上的实用主义;过分看重早教、购买学区房进名校、参加奥数培训班等短期教育行为;选择将来能够找到好工作、发财的专业,选择能考取公务员、有房有权有钱的职业;跟GDP有关的政府官员热衷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跟政绩有关的房地产开发、土地拍卖、仿古街区。
与此相反的“无用的事”所指同样很多,崇尚心中的事业理想、精神生活;跟升官、发财、成名没关系的、能丰富情感、滋养精神的事;选择为民谋福利的民生工程以及尊重大自然的生态建设;淡泊名利、不求功利、本真地享受生活;选择不能发财的冷门专业甘之如饴,并且留下了值得称道的东西;注重学习方法、培养良好习惯、养成文明礼貌、品德高尚风气的学校教育;倡导学生读书、在读书中提升阅读素养、培养能力的做法;淡化物欲和名利的思想、亲近大自然、用文学净化心灵的举动;亲近文化名人、走进经典名着的读书活动;坚守民族气节、弘扬民族道德的行为;坚持理想的信念;保持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
2.关于立意立意应该从材料出发,是对材料的发掘和提炼。
考生应该准确诠释什么是所谓“有用的事”,什么是在有些人看来“无用的事”,然后要揭示“有用的事”只是暂时有用,短时有效,长远看实则无用,而且对人生或社会发展还有害的真相或本质,与此同时,还要分析“无用的事”实则包含着有用的道理,只是暂时看不出来,不明显罢了,从长远来看,从发展来看,从科学性看,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因为它是心灵世界的东西、精神层面的事情,事关人的思想性格品德的养成,事关人生发展的基本素质、能力要求、幸福追求。
考生可以侧重一个方面,而兼顾另一方面,但要把道理说清楚,把“有用”与“无用”的辩证关系阐述清楚,这是审题的关键,也是评判作文审题立意的重要因素。
3.思路指导“有用”和“无用”是本则材料的核心词,相反相成,不可分割。
而从材料的倾向看,着意于强调看似无用的东西实际是有用的,所以写作的着力点主要在表现实际“有用”的“无用”。
具体写作角度有:①剖析认识实质。
频频出现“无用论”的实质是什么是功利化的认识,是狭隘的思想,是肤浅的认知水平,是目标主义。
无目的的旅游最美,无目的的观影最美,无目的的交友最美,无目的的艺术创造最美……②分析二者关系。
首先,“有用”和“无用”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共同构成“用”的完满。
其次,“有用”和“无用”会相互转化,“有用”会转化为“无用”,“无用”也会转化为“有用”。
此时有用,彼时或许无用;此地有用,彼处可能无用。
③列举现实病例。
在这个成功,金钱,权力,名位充斥的时代,“无用论”自然在很多人的心里勃勃生长,并表现为现实的行动。
个人层面,功利化认识,功利化做人,结果成为扁平人,甚或空心人;信誉不佳,美誉不足,交不到真朋友,不会有大格局。
政府层面,功利化发展,为了眼前的税收和产值,破环环境,高耗资源,不顾子孙后代。
教育方面,功利化教育,对就业无用的不学,结果就是创新能力不足,人文素养欠缺,人格发育不健全,很多成为问题孩子。
【作文例文】有用与无用(70分)风萧萧处,多少莘莘学子星夜兼程赴考场;温柔乡里,多少贪官污吏机关算尽赴名利;平凡城市,多少工作家庭拼命工作求生存;一国一家,多少人物大笔一挥便是发展图强。
倘将上述均归为“有用”之行列,试问岂不是过于草率“急之国”的人们,可以为的是名利,但大多只为了生存。
当然,这绝不曾与“无用”相违背,因为“无用”并非简单的时间挥霍,更多只是精神诉求、心态平和。
可以想见,提“贫家子弟”的人只是在混淆概然而放眼大千世界,“有用”、“无用”已成为一对互不共生的矛盾,原因很简单,“有用”看不清“无用”的价值,“无用”也不明白“有用”的意义。
于是一边高举儒家大旗,一路高歌猛进;一边却心浸老庄思想,躺在室外桃源。
不过倒也奇怪,儒家华丽外衣里包裹的只是名利,而非急躁,与速度毫无关系。
子曰:“欲速则不达。
”心急气躁如何能求得名利倒是黄老学说彻底无为,无为成为避世,自然无法成为主流价值观。
只能说,提出“无用”之人同样在混淆概念,心急与名利并无必然联系,甚至恰好相反,心急做的只能是无用功。
追本溯源,英国工业革命兴起速度之风,进而世界风行,传至中国亦不能例外。
回想马克思﹒韦伯对工业革命的结论:生命本是一张由意义构成的丰富之网,而当下人们早就把这张网给撕破了。
换而言之,“有用”被撕成了“无用”,“无用”进化成为“有用”,甚至成为财富、声誉、地位的代名词。
由是,二则本末倒置、南辕北辙、愈演愈烈、一发而不可收拾。
试举一例,一件艺术品究竟有用没用对艺术家而言,“有用”因为这是自己的生存之道。
于是急于求成、粗制滥造、推向市场,遇到一个心求“无用”的买家为粉饰自己本无知的修养,成为“有用”的门脸道具,于是在市场经济体系下恶性循环,艺术家生产出越看似“有用”的“无用”产品,消费者越买进装饰“无用”的“有用”之作,可谓一拍即合。
坚持“无用”的艺术家就算作品真成了无用,大概也会用心将其成为“有用”。
灵感孕育激情、汇聚洒脱,泼墨写意,正如品茗一般,三月不知肉味,倘若遇一知己子期,纵是一生潦倒也无复何求。
见高更情愿放弃城市生活与野人同吃同住,梭罗身由心往,居瓦尔登湖畔。
伴随实用主义的大厦将倾,恐怕人们才会明白“有用”引人前行,而“无用”才是生命的归宿啊。
有用与无用(66)生于“急之国”的我们从甚至未出生起就被功名所困,忙碌的生活更是使我们的情感与精神世界额色彩单调而乏味。
我想说,“缓缓你不停奔跑的脚步吧,让蜗牛牵引你去花园走走。
”现代人都有急于求成的毛病,都市的柏油路太硬,踩不出足迹,于是我们只成了一个个匆匆过客,而不知道生活终究为了什么。
这样的社会风气不仅应追究于个人,更应整个社会反省。
在学术界,清华大学为了校庆而特意将“着名校友”的照片拼制成“二校门”的形状,至顶的都是政界名流,依照级别逐个而下,而更多的学者、专家则不见其影。
这便是现今高校的缩影。
如同一个小小官场,有言道:“大学之大,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
”作为中国学术界的先锋都如此弃大师于不顾,以功名定义成就,那又如何指望社会有个积极的风气。
因此,大学们应更重视学术为“有用”,给正在下坠的灵魂们一个有力的托举。
无用与有用并非绝对的。
所谓厚积薄发正是这个道理。
乔布斯读大学时几乎花光了养父母的积蓄,但是贫穷并未阻挡他作出正确的选择:放弃父母期许的大学学位,选择退学。
事实证明他是对的。
退学后他学习的他所喜爱的美术字体看似无用,但他运用到了之后电脑开发的过程,微软也借鉴与此。
乔布斯当初的选择也只是出于精神需求,但日后这成为了他成功路上的一把钥匙。
智者的才能就体现在他们目光远大,而不是一时求成。
有人说,贫穷的人只有靠夜以继日的苦读才能与富人喝上一杯咖啡,鼓励他们做无用之事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秤界定什么是成功。
“喝咖啡”在我看来并非人生的终极目标。
我们努力、奋斗,不只是为了获得物质生活,更重要的是充实内心,修身养性。
而真正能填补人精神空虚的正是看似无用的精神食粮。
想起钱钟书的《围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
多少人在垂涎于富人们的财富,而富人们更容易领悟精神生活的重要性。
只有灵魂跟上脚步,生活才有意义。
上蹿下跳,四处叫嚣的那是内心空虚的人,升官成名又有何用智者的人生如同喝茶,水是沸的,心是静的,他们懂得真正有用的不是如那氤氲般缱绻般飘散的名利,而是留在杯中的甘甜。
有用与无用(65分)记忆中,“有用”与“无用”的论述应该是道家学说的一个亮点。
那般的朴素辩证法与后来所谓的一些玄学上的释义其实大多共通。
之于我个人而言,我选择以“有用”为始态,以“无用”为终态。
生发于“有用”,回归于“无用”。
有些人说得不错,那些贫困出身的子弟,正式夜以继日地努力做了“有用”之事,才能获得与不同出身的人同等的地位。
这也许过于现实,但也正是现实应该教会我们的——奋斗拼搏追求“有用”之道。
人的一生姑且不谈出生与死亡,单是过程就足以精彩,点缀其中的“繁星”便是无数的理想与目标,这样的目标无论是大是小,使得其所安贫乐道,抑或是孙文所道“天下为公”,周恩来所言“为中华崛起而读书”,都要经过不懈的努力将其付诸实现。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王选院士、陈景润教授为了看似“无用”的1+1做大量时间的研究;可以想象海明威用铅笔写作时的样子,一遍遍擦去重复修改的身影;能够体会到钱钟书专心致志做学问完全不为外界所干扰的静心。
这便是“有用”。
褪去追名逐利、升官发财的俗套本质是对理想目标至高无上的信仰和追求,值得喝彩。
既然如此,何为“无用”,它的意义又是什么,也许就是抽象的“让脚步暂停等灵魂跟上,以平和的心境迎接新境界”,或者说,回归生命的本真色彩,掷弃浮华与喧嚣,叶落归根。
也许有人会疑惑不解,为什么像巴菲特、比尔·盖茨一样的名人会选择早早地推出那个给自己带来无限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圈子。
道理其实很简单,他们经历过了,享受过了“有用”,最终悟出了“无用”的真谛。
正如乔布斯所言:“过程就是奖励”。
是时候让自己放下一切,让心态归于平静,去做些平日没有机会完成的事吧。
抽出时间读一本好书;和家人聚会;带上相机去公园捕捉瞬间的美丽;回望人生一笔一画勾去“清单”上的项目,然后会心一笑。
我想这些就是人生的大道了吧。